地球運動-地球自轉的教案_第1頁
地球運動-地球自轉的教案_第2頁
地球運動-地球自轉的教案_第3頁
地球運動-地球自轉的教案_第4頁
地球運動-地球自轉的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球運動——地球自轉的授課方案一、知識與技術1.認識地球自轉的方向、速度和周期。2.認識地球公轉的方向、軌道、周期和黃赤交角。3.認識地球自轉和公轉的互有關系。二、過程與方法1.經過觀察或用地球儀操作演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學會用科學正確的語言等方式表示地理現象、概括地理特點的能力。2.經過讀圖、畫圖、解析問題等活動,學習運用地理圖表獲取地理知識的能力,并初步成立空間思想能力。三、感神態度價值觀1.經過認識地球自轉和公轉運動的特點和規律,使學生進一步成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2.經過讓學生參加多樣的學習活動,促使學生養成觀察、思慮和積極公布個人見解的優異的學習習慣。授課重點難點解析本節內容揭穿了地球運動的基本特點,是地球科學重要的理論基礎,并為理解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確定了基礎。地球自轉和公轉的互有關系是本節的重點,黃赤交角的形成是難點,難在成立較強的空間看法。授課中經過利用教具進行演示或讓學生參加演示活動,側重引導學生觀察思慮,將有利于學生深入、全面地理解地球自轉和公轉的特點及兩者的關系。本節內容學生在初中地理課已有所認識,授課中可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運用演示、觀察、提問、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授課過程設計【導入】前兩節課,我們學習了地球的宇宙環境,以及人類對宇宙的新研究。從這節課開始,我們要把研究的重點轉向人類賴以生計的家園——地球。【提問】運動是物質的實質屬性,哪位同學能依照初中所學的知識,說一說地球是怎樣運動的?【演示】發給每位學生(或兩人、四人)一個地球儀。若只有一個地球儀,可請

l~2

位學生到講臺前演示地球的自轉,要修業生注意地球自轉的方向,留神觀察在北極上空或南極上空看地球的自轉方向有何不一樣。【表達】確定地球自轉方向時要注意:地球在太空中的運動一個顯然的特點是它有自己的旋轉軸,這個軸和地表的兩個交點我們定義其為南極和北極(實質上把哪一個定義為北極點,哪一個為南極點其實不重要)。地球南、北方向是由南、北兩極的地址來決定的,是絕對的。地球上的東西方向則隨地球自轉而變化,是相對的。【演示】要修業生演示地球儀,思慮:怎樣確定地球的自轉周期?地球自轉周期終歸是多長?請學生聯系物理課和初中地理課所學知識回答。【提問】確定地球自轉周期為一天(24小時)的參照物是什么?對地球而言,太陽是天空中最亮的天體,因此人們選擇太陽作參照物,一天是24小時,叫做一個太陽日。但這不是地球自轉的真切周期,科學家們選擇了遙遠的恒星作參照物,由此確定地球自轉的周期。這是為什么?【演示】教師自扮地球,讓前排一位學生扮作太陽,再讓最后一排的一位學生扮作遙遠的一顆恒星。教師面對太陽,也面對與之在同素來線上遙遠的恒星,邊轉出發體演示自轉,邊搬動腳步演示繞太陽的公轉。教師自轉360°后,正好面對遙遠的恒星,卻不是正好面對太陽。由于教師已繞太陽公轉了大體一度,因此必定再多轉約1°,才能正好面對太陽。【提問】以兩個不一樣參照物確定的地球自轉周期,哪個是真切的周期?周期的時間是多長?確定真切周期的意義是什么?【表達】太陽日是人們生活中最常用的周期,如計量一天的長度,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等。【活動】讓學生用太陽日計算地球自轉的角速度。【提問】教師用地球儀演示自轉運動,問:地球自轉時,各地的角速度可否都同樣?自轉線速度大小可否同樣?【演示】用地球儀向學生演示地球的自轉運動。【表達并提問】我們很顯然看到除了南北兩極外,其他各點的角速度都同樣,其角速度約為每小時15°,嚴格地講,這里應該用360°除以地球的自轉真切周期(即一個恒星日)來計算,想想為什么?由于各緯線圈的長度不同樣,因此同樣是自轉一周,不一樣緯度的地方,其走過的行程是不同樣的,顯然赤道地區的自轉線速度最大,赤道向兩極減小為零。【提問】地球運動的另一種形式是繞日公轉,哪位同學能依照初中學習的知識和教材插圖1.22所給信息,演示地球的公轉?【演示】讓學生以講桌面作為地球公轉軌道平面,演示地球公轉運動。提示學生注意掌握住地球公轉的方向和公轉的狀態,讓其他學生觀察和議論演示可否正確。【提問】你能總結出地球公轉的方向?公轉中地軸的姿態嗎?【閱讀】學生讀書圖1.20和表1.2及教材有關內容,解析說明地球公轉的軌道和速度特點,說明兩者間的關系。【表達】由于地球公轉軌道是近似正圓的橢圓形,因此太陽位于橢圓的一個焦點上,使地球繞日公轉中出現近期和遠日現象。開普勒第三定律證明:地球位于近期點及周邊時,公轉速度快,位于遠日點及周邊,公轉速度慢,表1.2已說明這點。地球公轉速度變化很小,但地球在近期點周邊公轉運動快,所用時間短;遠日點時,公轉速度慢,所用時間長,這對地球上冬夏天節的時間長短都有必然影響。【演示】要修業生用手撥動地球儀自轉,同時手持地球儀使其公轉,演示自轉和公轉的疊加運動。【提問】地球運動是自轉和公轉兩種運動疊加而成的,兩種運動同時存在,親密聯系,這種聯系在時間上和空間上詳盡表現是什么?【活動】讓學生分組用地球儀邊演示邊思慮和討論上述問題。【總結】地球自轉和公轉運動互有關系,密不能分。表現在時間上:地球公轉一周為360°,是一恒星年,相當于地球自轉了365日6時9分10秒。在空間上:地軸和公轉軌道平面(黃道面)之間有66°34′的傾角,且北極永遠指向北極星周邊,由此產生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的夾角—黃赤交角,為23°26′,如書圖1.22以下圖所示。【活動】要修業生在圖上描述出黃道面和赤道面的交線(簡稱黃赤交線),在圖1.22上圖中也畫出黃赤交線,同時畫出四條太陽直射光輝(用直線箭頭來表示)。觀察二分二至時太陽直射光輝與黃赤交線的關系及在一年中怎樣變化。【提問】太陽直射光輝和黃赤交線的關系在一年中是怎樣變化的?研究兩者關系有什么意義?【總結】太陽直射光輝與黃赤交線的關系,在一年中,自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轉年春分,由0°逐漸擴大到360°,可利用太陽直射光輝與黃赤交線所成的夾角,確定二分二至日及其他日期,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空間地址。【觀察】圖1.23,太陽直射點在地球表面由S23°26′→0°→N23°26′→0°的回歸運動—回歸年。【思慮】地球上哪些自然現象與地球自轉有關?哪些自然現象與地球公轉有關?請同學課下思慮。板書設計地球運動方向自轉

周期速度特點23時56分4自西向東(繞地軸)

15°/時地軸指向不變自轉與公轉同時、疊加

黃赤交角23°26′回歸年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公轉365日6時59′/時地軸相對于黃道傾斜(繞太陽)自西向東30㎞/秒成66°34′夾角9分10秒授課方案方案二〖導入新課〗1.觀察式導入:引導學生觀察《北京天文館中的傅科擺》景觀圖,研究傅科擺是怎樣證明地球自轉運動的。2.提問式導入:①為什么在地球上看日月星辰是東升西落?②地球上為什么會有晝夜交替?③地球上為什么會有春、夏、秋、冬四時變化?④為什么冬天晝短夜長,夏天晝永夜短?〖地球自轉方向的授課〗1.演示:教師轉動地球儀,說明地球自轉的看法。2.提問:學生表述地球自轉方向。3.演示:變換地球儀的觀察角度,分別從北極和南極上方觀察地球儀的轉動情況。4.提問:從北極和南極上空看地球自轉分別是什么方向?〖地球自轉周期的授課〗1.提問: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樣知道地球自轉了一周?2.演示:任意轉動地球儀。3.提問:地球自轉了幾周?(學生回答不出來)4.講解:確定地球自轉周期必定采用參照物,參照物就是恒星和太陽,分別為恒星日和太陽日。5.板圖:《恒星日和太陽日表示圖》6.啟示:恒星其實不是恒定不動的,而是在高速運動的。為什么地球上的人們看不出恒星在運動?(學生回答距離遙遠)那么試想一下,若是人們處在恒星的地址回首望地球,可否看到地球在運動?(學生回答不能夠)。7.講解:恒星日是某一恒星連續兩次經過上中天的時間間隔,所需的時間是23時56分4秒,這是地球自轉的真切周期(自轉360°)。太陽日是太陽連續兩次經過上中天的時間間隔,所需時間是24小時。由于日地距離較地球和恒星的距離近的多,又由于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在繞日公轉,因此一個太陽日,地球要自轉360°59ˊ,時間上比恒星日多3分秒。〖地球自轉速度的授課〗1.讀圖:《自轉角速度和線速度》。2.計算:地球自轉的平均角速度(360°÷24小時=15°/小時)。3.觀察:不一樣緯度的線速度變化規律。4.講解:地球表面除南北極點外,任何地址的角速度都相等,而線速度則由于各緯線圈周長不一樣出現差異,由赤道向兩極遞減,南北兩極線速度為零。〖地球公轉的方向、軌道、速度、周期的授課〗1.表達:開普勒三定律。2.讀圖:《地球公轉的軌道》3.講解:地球的繞日運動,稱為地球的公轉。其方向同地球自轉方向一致,也為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向下看,地球沿逆時針方向繞太陽運轉。地球公轉的軌道是一個橢圓,太陽位于橢圓的一個焦點上。因此,日地距離不斷隨地球公轉發生變化,出現了近期點和遠日點,公轉速度也相應發生了變化。4.讀表:《地球在公轉軌道不一樣地址時公轉速度的變化》5.講解:地球公轉在每年一月初到達近期點,此時,地球公轉角速度和線速度都達到最大;每年七月初到達遠日點,此時,地球公轉角速度和線速度都達到最小。6.講解:由于地球繞日公轉的同時,太陽也在運動,因此,以太陽作為參照物時地球公轉的周期(回歸年),要比以恒星作為參照物時地球公轉的周期(恒星年)要短,前者為365日5時48分46秒,后者為365日6時9分10秒。7.板書:方向:自西向東軌道:橢圓,太陽位于橢圓的一個焦點上〖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關系——黃赤交角的授課〗1.演示:地球公轉和二分二至時地球與太陽的相對地址。2.讀圖:《二分二至時地球的地址與黃赤交角》3.講解:地球公轉有兩個重要特點:一是地軸與公轉軌道面(黃道面)保持66°34ˊ的交角;二是地軸的空間指向基本不變,北極延長線指向北極星。因此,地球自轉形成的赤道平面和公轉形成的黃道平面構成23°26ˊ的交角,稱為黃赤交角。它是地球自轉和公轉運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