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84/84醫用高壓氧艙安全治理與應用規范前言隨著高壓氧醫學的迅速進展,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新的氧艙設備標準、治理規范、技術規程等文件,中華醫學會高壓氧醫學分會第七屆委員會于2013年10月在全體委員會議上討論決定對《醫用高壓氧艙治理與應用規范》(簡稱《規范》)進行修訂。此次修訂是在2004年版《規范》的基礎上,依照國家現行的各種法規、標準,參照國內外有關規范,結合近年來國內臨床實踐和實驗研究,對原有內容進行了部分修改和補充,旨在使高壓氧治療的臨床應用與安全治理于一體,體現醫療安全與設備安全并重的理念,冀希望新修訂的《規范》成為從業人員在高壓氧醫學工作中遵循的準則。修訂《規范》過程中,在廣泛征詢了中華醫學會高壓氧醫學分會第七屆委員會全體委員意見的基礎上,通過常委會討論,對《規范》內容和條文進行了審修,增加了安全治理和資料保管制度、高壓氧治療中并發癥的處理、艙內護理技術、氧艙使用單位安全治理差不多要求,修改了氧艙消毒隔離制度等。在此,謹向支持和參與這項工作的同仁們致以誠摯的謝意!隨著醫療技術及治理要求的不斷提高,以及新的文件出臺和新問題的出現,《規范》還需要接著完善修訂。希望在今后的工作實踐中,依靠全體從事高壓氧醫學的同仁共同努力,進一步完善《規范》,保障高壓氧醫學質量,使高壓氧醫學事業健康進展。中華醫學會高壓氧醫學分會二〇一五年七月目錄第一部分工作人員職責高壓氧科(室)主任(負責人)職責高壓氧科(室)醫師職責高壓氧科(室)護士長職責高壓氧科(室)護士職責高壓氧科(室)主任技師、高級工程師職責高壓氧科(室)工程技術人員職責嬰兒氧艙工作人員職責操艙人員職責陪艙人員職責高壓氧從業人員衛生保障第二部分科室建制與治理制度高壓氧科(室)工作人員配備高壓氧科(室)安全治理制度空氣加壓氧艙治療患者進艙須知氧氣加壓艙治療患者進艙須知嬰兒氧艙治療患兒家屬須知氧艙消毒隔離制度高壓氧科(室)資料保管制度機房治理制度供氧間治理制度液氧儲槽治理制度儲氣罐與配套壓力容器治理制度配電屏和配電箱治理制度氧艙設備保養與維修制度一、日常保養制度二、維修工作制度氧艙設備中修和大修具體內容氧艙使用單位安全治理差不多要求第三部分操作規程及應急預案空氣加壓氧艙操作規程氧氣加壓艙操作規程嬰兒氧艙操作規程遞物筒操作規程高壓氧艙內護理技術操作常規空氣加壓氧艙緊急情況處理應急預案氧氣加壓艙緊急情況處理應急預案嬰兒氧艙緊急情況處理應急預案第四部分臨床應用適應證一、急癥適應證二、非急癥適應證禁忌證一、絕對禁忌證二、相對禁忌證常用高壓氧治療方案一、成人常規高壓氧治療方案二、嬰幼兒高壓氧治療方案三、減壓病治療方案四、高壓氧治療中并發癥的處理(一)驚厥型氧中毒(二)氣壓傷(三)減壓病第五部分附錄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醫用空氣加壓氧艙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醫用氧氣加壓艙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醫用氧艙用電化學式測氧儀四、高壓氧臨床應用技術規范五、醫用氧艙安全治理規定(氧艙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六、關于停止醫用高壓氧艙從業人員集中培訓工作的函七、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監督治理方法第一部分工作人員職責高壓氧科(室)主任職責一、在院長和職能部門的領導下,全面負責本科室的醫療、教學、科研、安全及行政治理工作,并做好醫德醫風教育。二、制訂科室工作打算并組織實施,經常督促檢查,按時總結匯報。三、帶領醫護人員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分析研究疑難病例,組織搶救危重病人,不斷提高醫療質量,參加院內外疑難危重病例會診,制訂治療方案。四、組織全科人員開展高壓氧治療的新業務、新技術和新方法的科學研究,及時總結經驗,指導并撰寫學術論文。五、組織、領導本科工作人員的業務學習和技術考核,提高本科室人員的技術水平。六、組織并擔任臨床教學任務,安排進修、實習人員的培訓工作。七、經常督促本科室各項制度的落實,檢查各項操作規程的執行情況,抓好安全教育,嚴防差錯事故。八、組織、督促氧艙技術人員按國標《醫用空氣加壓氧艙》、《醫用氧氣加壓艙》及《氧艙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的要求,對高壓氧艙進行安全檢查、定期維護保養和維修,以保證高壓氧治療安全。高壓氧科(室)醫師職責一、在科主任領導下,負責一定范圍的醫療、教學、科研及行政治理工作,嚴格落實三級檢診制度。二、負責本科室的門診及院內外常規會診工作,掌握高壓氧治療的適應證和禁忌證。進行全面診查和必要的輔助檢查,認真書寫病歷,制定治療方案,做好觀看記錄。三、依照病情決定是否需要醫務人員陪艙治療,及時作出適當處理。每療程結束后作出病情及療效小結。四、每次治療前后均應巡視病人,注意病情變化,尤其有危重患者搶救時,不得擅離職守。五、嚴格執行氧艙安全操作規程及各項規章制度,杜絕差錯事故。六、參加業務學習和專業培訓,擔任帶教老師,指導進修、實習人員的培訓學習,認真總結經驗,撰寫論文。七、負責對患者進行高壓氧治療知識的宣傳和安全教育。高壓氧科(室)護士長職責一、在科主任和護理部領導下,負責本科室護理、操艙和部分行政治理工作。二、負責護理人員分工排班,制訂護理工作打算并組織實施,并督促檢查完成情況。總結經驗,不斷提高護理質量和技術水平。三、督促護理人員加強工作責任心,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嚴防差錯事故。四、做好衛生宣教和消毒隔離工作,防止艙內交叉感染。五、負責科室物品和藥物、醫療設備治理工作。六、協助科主任組織和指導進修、實習人員學習,并擔任護理帶教工作。七、積極開展護理科研工作,及時總結經驗,撰寫論文。八、經常征求患者和家屬的意見,定期召開座談會,不斷改善服務態度和護理質量。高壓氧科(室)護士職責一、在科主任和護士長領導下進行工作,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嚴格執行醫囑,按時完成治療、護理工作。二、認真做好進艙治療的安全教育,嚴格進行進艙人員的安全檢查;詳細介紹進艙須知,指導正確使用氧氣面罩。三、負責氧艙操作,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和治療方案。四、認真填寫各項護理、治療及操作記錄。五、參加教學和科研工作,努力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提高護理技術水平。六、做好清潔衛生和消毒隔離工作。高壓氧科(室)主任技師、高級工程師職責一、在科主任領導下,主管高壓氧艙設備的治理工作。二、熟悉各種儀器的原理、性能和使用方法,協助科主任制訂技術操作規程和質量操縱措施,并督導落實。三、負責檢查監測儀器、儀表的準確性并負責儀器儀表的調試、鑒定、操作、檢測和維修保養。四、制訂氧艙的維修和改造打算并監督實施,負責組織并參與氧艙的年度安全檢查和審核工作。五、擔任教學任務,指導和培訓下級技術人員,解決疑難技術問題。擔任進修、實習人員的培訓工作并負責其技術技能考核。六、了解國內外專業技術信息,應用先進技術開展新技術、新業務,總結經驗,撰寫論文。氧艙工程技術員職責一、依照本單位氧艙的結構和性能特點,制訂安全操作、維護保養、定期檢驗和維修打算,保證設備安全運行。二、熟悉設備的結構、性能和工作原理,負責設備的調試、操作、維修保養、定期校驗工作,及時查找并消除隱患。三、負責空氣壓縮機操作,定時向儲氣罐加壓充氣,保證氧艙治療供氣。四、負責器材、物料、工具的預備、登記和保管。五、負責設備的使用登記,定期統計上報。六、建立和保管技術檔案,內容包括:(一)廠方提供的設計資料和產品資料:1.文件清單;2.醫用氧艙產品合格證書,內容包括:艙體和配套壓力容器的合格證書和質量證明書(應符合《容規》的有關規定),醫用氧艙各系統檢驗、調試報告,醫用氧艙所用安全附件和儀器、儀表的產品合格證;3.醫用氧艙使用講明書;4.醫用氧艙竣工圖,包括:醫用氧艙總體布置圖,艙體及配套壓力容器總圖,供排氧、加減壓系統流程圖,電氣系統原理圖和接線圖,單人醫用氧艙只提供艙體竣工圖。5.監檢單位出具的《醫用氧艙產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證書》。(二)驗收報告。(三)使用資料:1.氧艙使用治理登記本;2.氧艙日常維護保養(至少每月一次)記錄;3.氧艙一年期檢查和三年定期檢驗的登記表(內容詳見《氧艙安全技術監察規程》);4.氧艙維修實施打算及總體調試試驗報告。操艙人員職責一、高壓氧艙操作人員原則上由護士、工程技術人員擔任,應經指定的機構進行的專業培訓學習,考核通過取得《醫用氧艙從業人員培訓合格(上崗)證》、《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后,方可上崗操作。二、熟練掌握高壓氧艙設備各系統的要緊結構、性能及使用方法。三、樹立安全意識和責任感,熟悉高壓氧對人體各系統的生理阻礙以及可能發生的毒副作用及并發癥。四、開艙前,認真檢查各種設備、儀表、供氣、供氧系統,確保其正常安全運行,做好進艙者的生理指標監護、輔助治療的預備,并向患者與陪護人員進行“入艙須知”的安全宣教,介紹供氧裝置和通訊設備的使用方法。五、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多人空氣加壓艙每臺由二人專門操作(單人氧艙每臺由一人操作)。堅守崗位,不做與操艙無關的情況。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氧艙操縱臺工作區域。六、嚴格執行醫囑,不得擅自改動治療方案。七、高壓氧治療過程中,應指導艙內人員做好耳咽管調壓動作,防止各種氣壓傷,并認真觀看和了解病情,如患者出現氧驚厥前驅癥狀時應及時采取措施。八、減壓時囑艙內人員注意保暖,必要時使用空調加溫,并嚴禁屏氣以防肺氣壓傷。九、準確填寫操艙記錄。十、治療結束,進行艙內清掃工作,完全通風、消毒,并保證各種設備儀器處于正常狀態,以便隨時使用。十一、遇有機械故障時,應立即報告科室負責人及相關部門,采取相應措施,確保艙內人員安全。十二、熟練掌握氧艙應急情況處理規則,并定期進行演練(每三個月一次)。十三、如配置計算機操縱系統,應按其有關規定操作。嬰兒氧艙工作人員職責一、具有高度的責任心,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程,保證高壓氧的安全治療。二、掌握小兒生理特點,及時調整環境條件,如溫度、濕度等。三、熟悉患兒病情,治療前詢問有無發熱、腹瀉,吐奶、抽搐、昏睡、咳嗽、哭鬧不止等專門情況及治療前進食時刻,檢查督促更換尿布。認真執行治療方案。四、嚴格檢查入艙物品,被褥衣物等必須為純棉制品,杜絕靜電火花及不安全因素。五、隨時監測艙內氧濃度,觀看患兒治療反應;治療完畢后,患兒無不良反應方可離去。六、急、危、重癥患兒的治療需請專科醫務人員現場協助,并由??祁A備好急救藥品與器械。七、治療中發生緊急情況時,應立即停止供氧供電,快速開啟排氧調節閥門,減壓出艙。八、記錄治療過程及患兒病情變化。九、嚴格進行艙內外物品及環境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十、治療中非工作人員不得進入治療室。操艙時,不得做與工作無關的情況。陪艙人員職責一、對危重、昏迷及行動不便等患者必須進艙陪護。二、加壓前協助操艙人員按進艙須知要求做好安全及高壓氧治療常識宣教工作。三、備好必需藥品、急救器材及儀器。四、治療過程中協助患者調節耳咽管、正確使用吸氧裝具,指導患者自然呼吸式吸氧,幸免過度呼吸,并檢查吸氧裝具有無漏氧情況。五、加壓前,應夾閉患者身上的各種引流管;減壓時,應將患者身上的各種引流管開放,以便引流通暢。六、治療過程中應嚴密觀看病情,注意生命體征等變化,按醫療操作常規完成規定護理、治療打算。如有專門情況應及時匯報,正確處理。七、氣管切開或氣管插管患者應及時吸痰,保持呼吸道通暢。八、依照病情需要/遵醫囑,按照操作規范進行輸液、注射、采血、氣動呼吸機或簡易呼吸機等操作。九、及時、如實做好護理、治療記錄。十、患者出艙后應觀看詢問有無不適,及早發覺并及時處理。十一、艙內發生其他專門情況時,及時發覺、如實報告并采取相應措施。高壓氧從業人員衛生保障一、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二、凡患有以下疾病者,一般不宜從事高壓氧醫療專業工作:(一)減壓病及其后遺癥;(二)自發性氣胸、肺大泡;(三)難操縱的高血壓病、心臟傳導阻滯、病竇綜合癥;(四)重度貧血、出血性疾病;(五)化膿性中耳炎、耳咽管堵塞;(六)癲癇、精神疾??;(七)氧敏感者。(八)其他專門情況。三、加強軀體鍛煉,注意營養,增強體質。四、初次進艙或脫離高氣壓環境超過三個月者,應先行加壓鍛煉(2-3ATA、30min),適應者方可從業。五、為適應高氣壓環境和降低減壓病發生率,應每月進行一次加壓鍛煉。六、執行陪艙任務者,進艙前充分休息、情緒飽滿,并無明顯不適。月經期、孕期、過度疲勞者暫不陪艙。七、陪艙結束后,應就地休息半小時,如有不適,應及時診查,及時處理。八、如條件許可,陪艙人員出艙后應進行熱水浴,進食熱飲。九、進艙頻度每日不超過一次,如確有專門情況需要,亦應間隔12小時以上再次進艙。十、每次陪艙后,酌情休息半天。十一、凡進入高壓氧艙進行救治工作的本科及相關科室醫務人員,均應由有關部門按進艙次數發給進艙補助費。第二部分科室建制與治理制度高壓氧科(室)工作人員配備標準參考表
艙型醫師護士技術人員氧氣加壓艙嬰兒艙1名1~2名1名成人艙1名1~2名1名空氣加壓艙1~10人≥1名≥2名1名11~20人≥2名≥3名≥1名20人以上≥3名≥4名≥2名注:擁有多臺(種)艙(型)的單位應相應增加工作人員配備,單人艙(含嬰兒氧艙)應保證每1臺配備許多于1名操艙人員。所有從業的專職或兼職醫務人員均須經指定的培訓基地培訓獲得《醫用氧艙從業人員培訓合格(上崗)證》,氧艙治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須經技術監督局指定培訓基地培訓獲得《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方可上崗。高壓氧科(室)安全治理制度一、貫徹執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相關部門、行業的安全技術規程等。二、在院領導和相關職能部門直接領導下開展各項安全治理工作。三、由院設備治理部門負責氧艙設備安全治理和監督檢查。四、嚴格執行氧艙的購置驗收、維護保養、檢驗、檢定、修理改造、報廢等有關規定。五、及時向所在地市級監管部門報告氧艙的變更和年度檢查中發覺的問題以及處理措施等情況;六、按規定對高壓氧從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業務培訓、考核,持證上崗;七、嚴格執行各級各類人員的崗位職責和氧艙的各項操作規程。八、高壓氧工作場所,如治療廳室、氧氣間、機房等,須備消防器材,并嚴禁吸煙。九、科室設有安全員,定期檢查更換消防器材與安全狀況,及時消除隱患,確保科室各部位、氧艙各系統安全,應急通道暢通,標志明顯。十、全科工作人員按照火災消防要求分工明確,定期演練并做紀錄。十一、愛護氧艙設備,不得隨意搬動、拆卸或外借儀器設備。十二、氧艙運行期間,工作人員不得擅離值守,不得進行氧艙設備的維修操作。十三、保持高壓氧艙治療廳室整潔安靜,禁止無關人員入內,維持良好的工作環境??諝饧訅貉跖撝委熁颊哌M艙須知一、患者必須經高壓氧??拼蠓驒z查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后憑卡治療,按指定的時刻準時到達。二、嚴禁將火種(如:打火機、火柴、電子產品及可能導致靜電火花的材料或玩具等)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揮發物品(如汽油、油脂、發膠、含易燃制劑的噴霧劑等)帶入艙內。三、勿將手表、鋼筆、真空杯及其他治療無關的物品帶入艙內。四、治療期間不宜吃易產氣類及有異味的食物,如豆制品、蔥、蒜等。五、進艙治療前應主動、如實報告軀體狀況(如感冒、月經來潮、病情變化、服藥等情況),并排空大、小便。六、進艙治療全過程必須服從醫務人員的指導和安排,感受不適或發覺患者病情變化時應及時報告醫務人員,服從指導及處置。七、正確使用緊急呼叫裝置。愛護艙內設施,切勿隨意亂動,以免發生意外。八、保持艙內安靜整潔。氧氣加壓艙治療患者進艙須知一、患者必須經高壓氧??拼蠓驒z查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后憑卡治療,按約定的時刻準時到達。二、治療前一天應洗頭洗澡,進艙前嚴禁使用發膠及面部油脂類化妝品。三、自帶衣物及被褥一律不得入艙,全部更換高壓氧治療專用的全棉服裝及被褥。四、將頭發加濕并全部塞入純棉帽內。五、進艙治療前應主動、如實報告軀體狀況(如感冒、月經來潮、病情變化、服藥等情況),并排空大、小便。六、嚴禁將火種(如:打火機、火柴、爆竹、雷管、電子產品及可能導致靜電火花的材料或玩具等)和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揮發物品(如汽油、油脂、發膠、含易燃制劑的噴霧劑等)及鋼筆、手表、真空杯、書報等與治療無關的物品帶入艙內。七、在艙內盡量自然舒適躺好,嚴禁劇烈活動。八、進艙治療全過程必須服從醫務人員的指導,感受不適時,應及時報告醫務人員,服從指導與處置。九、愛護艙內設施,切勿隨意亂動,以免發生意外。嬰兒氧艙治療患兒家屬須知一、嚴禁攜帶玩具及易燃易爆品入艙。二、患兒入艙前需換純棉衣服、包被及尿布,經檢查無誤方可入艙。三、新生兒入艙前1小時喂半量奶。四、入艙前應解好大小便。五、嬰幼兒在治療中由醫務人員全程治理監護,家屬不得遠離治療室,保證隨時聯系。氧艙消毒隔離制度一、壓縮空氣和氧氣必須符合衛生學標準(參照GB/T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二、每人專用一次性吸氧面罩,損壞或污染應及時更換。三、每艙次治療結束后應通風換氣,及時做平面清潔衛生,艙內用紫外線照耀30min(須遮蓋觀看窗有機玻璃)。也可用臭氧發生器或空氣消毒機進行消毒。四、艙內使用的痰盂、便盆、垃圾桶應每艙次治療結束進行清洗。五、氧艙體表應定期清潔,內壁應定期用消毒液擦抹。六、患者專用衣服、鞋子,每療程應更換一次。七、氣性壞疽、破傷風和其它不明緣故傳染病的病原體感染患者,應該單獨艙室治療,嚴禁與其他患者同艙治療?;颊叱雠摵螅撌冶仨氝M行嚴格終末消毒處理:(一)空氣消毒:3%過氧化氫或者過氧乙酸熏蒸,3%過氧化氫按照20ml/m3氣溶膠噴霧,過氧乙酸按照1g/m3加熱熏蒸,濕度70-90%,密閉24小時;5%過氧乙酸溶液按照2.5ml/m3氣溶膠噴霧,濕度為20%-40%。(二)艙室內壁、地板、椅子、桌子等物體表面的消毒,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三)患者盡量選用一次性診療器械、器具及其它物品,使用后應進行雙層醫療垃圾袋密閉包裝,焚燒處理。必須重復使用的醫療器械,應先消毒,后清洗,再滅菌。消毒可采納含氯消毒劑1000-2000mg/L浸泡30-45分鐘,有明顯污染物時應采納含氯消毒劑5000-10000mg/L浸泡消毒≥60分鐘,然后按規定清洗、滅菌。(四)患者用過的床單、被套等盡量按專門醫療廢物焚燒處理。無明顯污染需重復使用的,單獨收集,用1000-2000mg/l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60分鐘后,或者壓力蒸汽滅菌后,密閉包裝,標示清晰,送洗滌中心清洗消毒后,方可使用;對污染程度嚴峻的按感染性醫療廢物處理。(五)所用敷料、一次性醫療用品等應遵循《醫療廢物治理條例》的要求,及時裝入雙層黃色醫療廢物袋中密閉運送焚燒處理。(六)過氧乙酸、含氯消毒劑應現用現配。(七)患者應固定專用治療、護理用具,如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輸液用品等(八)艙室經完全清潔消毒后,作空氣培養,3次陰性方可供他人使用。(九)醫護人員應做好職業防護,防護和隔離應遵循WS/T311的要求;接觸患者時應戴一次性手套,手衛生應遵循WS/T313的要求。八、每周清洗消毒呼吸三通管及吸排氧軟管一次,以1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再用清水沖凈,晾干備用。九、每季度進行艙內空氣培養。十、傳染病患者應單獨開艙治療,嚴禁與其他患者同艙治療,治療后應進行消毒處理。高壓氧科(室)資料保管制度一、國家及相關部門、行業制定的相關法律法規、安全技術規程、治理規范等資料。二、科室各項規章制度、崗位職責及操作規程等。三、人員證件:1.醫師資格證、醫師執業證;護士執業證;技術人員崗位證(復印件)。2指定機構頒發的《高壓氧從業人員培訓合格(上崗)證》。3.國家質量技術監督行政治理部門頒發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氧艙設備維護保養R3)。4.業務進修學習及培訓等證明或記錄。四、氧艙資料:1.區(縣)級質量技術監督行政治理部門頒發的醫用氧艙“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表”。2.?。ㄖ陛犑校┬l生與打算生育委員會二類醫療技術審核通過批文。3.氧艙及配套壓力容器的設計、制造、安裝、改造、維修等技術資料和驗收報告、日常維護保養、日常安全檢查記錄。4.氧艙的操作和運行記錄。5.安全附件、安全愛護裝置及儀表校驗、檢定記錄、報告,以及修理和更換紀錄。6.氧艙年度檢驗及全面檢驗報告及整改記錄等資料。7.事故或者異常情況所采取的應急措施和處理情況記錄等資料。五、高壓氧治療相關文書及資料(包括高壓氧專科病歷、患者知情同意書、患者登記本、患者治療單、操艙記錄、排班表、交班本、急救藥品及物品治理登記、氧艙消毒設施、物品治理登記等)。六、科室大事記及其他資料。機房治理制度一、無關人員不得擅自進入機房二、機房內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和其他雜物。各種油料應放入專用容器,存入油庫或指定地點。三、機房內應設有消防器材,并應定期維護保養及檢查更換。四、機房內嚴禁吸煙,嚴禁明火作業。五、機房內的機械設備必須有專人負責治理,使設備保持完好狀態,出現故障要及時排除。六、機器運轉過程中,操作人員不得擅自離開崗位,應經常監視各種儀表的工作情況并做好記錄。空氣制備完畢及時關機,并做好設備的排污處理。七、治療結束后,機房治理人員離開機房時,應切斷電源,關好門窗。八、保持設備和室內清潔整齊。供氧間治理制度一、無關人員不得入內,氧氣設備應指定專人負責治理操作。二、室內應經常通風;冬季室內溫度應保持在18℃上下。三、嚴禁煙火;設備檢修需明火作業時,必須將所有氧氣瓶移出供氧間,系統內的氧氣必須完全排除,經檢測確認室內氧濃度已與大氣氧濃度一致后方可作業。四、操作人員不得穿帶釘鞋,不得帶火種和易燃物進入供氧間。室內應備有滅火器材。五、供氧間的照明應使用防爆燈及開關,或者將開關設在室外。門窗應朝外開,并加防護;門窗玻璃應無氣泡產生聚光鏡作用,防止因聚焦而產生高熱。六、操作人員必須熟悉供氧流程和減壓器的使用方法,具有熟練安全操作技術。氧氣輸出壓力宜調至0.5-0.6MPa。七、嚴禁雙手及衣服沾有油脂或戴有油脂手套去操作氧氣設備,所使用的工具須經脫脂處理。八、供氧間的工具應固定專用,不得隨意借出或挪作他用,以免沾有油污。九、氧氣瓶在裝入匯流排之前,應將氣瓶出口清理潔凈,以免塵土等帶入供氧系統。十、開關氧氣瓶閥門時,動作應緩慢。使用后瓶內應留有不低于0.1MPa的余壓。十一、使用后待充氧氣瓶和待用的氧氣瓶應有明顯標記分開存放。十二、氧氣瓶在運送和裝卸時,應戴好瓶帽,并應幸免碰撞。十三、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作好使用記錄和統計。十四、嚴格按照《氣瓶安全監察規程》的有關規定治理和使用氧氣瓶,并定期檢查。使用前應檢查氧氣合格證、瓶色(天藍色)及有無異味。十五、每天工作結束,必須關閉供養閥門。液氧儲槽治理制度一、儲槽及附屬設備必須指定專人負責操作及維修保養。二、儲槽間及周圍環境嚴禁煙火。三、任何人員不準攜帶火種進入儲槽間。四、操作人員必須熟悉儲槽及附屬設備的結構、性能和操作規程。五、無關人員不得入內。六、每天須檢查內筒壓力的變化并做好記錄。當發覺超過或低于規定壓力時,必須立即調整到規定壓力。七、依照液氧使用情況及時加注液氧,以確保氧氣的供應。八、液氧儲槽出現故障時,應立即維修,排除故障。九、每天工作結束,必須關閉供氧閥門。儲氣罐及配套壓力容器治理制度一、儲氣罐、油水分離器和空氣過濾器按規定辦理壓力容器使用登記手續。過濾器內的填料應定期更換(每年至少一次)。二、指定專人負責使用治理。三、罐內的空氣儲量,應滿足每天開艙治療的需要,空氣質量須符合衛生學要求(參照GB/T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四、開排氣閥時動作應緩慢柔和。五、定期進行排污保養。六、保持室內的設備的整潔。七、定期(每年一次)檢驗、分析罐內氣體衛生質量,確保壓縮氣體清潔無害。配電屏和配電箱治理制度一、無關人員不得進入配電屏間,室內不得存放其他物品。二、配電屏和配電箱操作人員必須了解和掌握配電原理、安全操作知識和維修保養技術。三、配電屏和配電箱應經常擦拭,保持清潔。四、配電屏和配電箱附近應備有消防器材;并定期保養、檢查、更新,以防失效。五、配電屏周圍應鋪設絕緣膠板,配電屏應裝柵門。六、檢查時,特不是設備檢修時,應設有“正在檢修,切勿合閘”的標牌,以防止發生意外事故。七、配電屏和配電箱內的部件,不得隨意拆卸,如要改變線路,須經設備組負責人批準。氧艙設備保養與維修制度一、日常保養制度(一)保證各艙室正常開艙使用所必備的條件。(二)保證氧艙各附屬系統設備正常運行所必備的條件。(三)保證壓縮空氣系統和供氧系統所規定的壓力值及儲氣量。(四)定期對動力機械系統進行必要的保養,添加或更換潤滑油,對制冷劑不足的空調裝置應及時添加。(五)操作人員應嚴守崗位,隨時巡視設備運行情況。(六)設法排除氧艙及附屬設備在運行中出現的一般性故障。(七)對儲氣罐、油水分離器、空氣過濾器、空氣冷凝器等定期進行排污處理。(八)開機及停機時應檢查各閥門開關位置是否正確。對氧艙應急排氣閥手柄應經常拉動檢查。(九)經常擦試設備以保持清潔,不得留有油污及水滴。(十)各種儀表應按期送檢。(十一)作好日常維護記錄及每班工作記錄。二、維修工作制度(一)維修工作要盡量保持設備的完整性。安裝時,要注意清除異物;安裝后,注意檢查有無漏裝、錯裝,特不要注意電氣設備的正確接線。(二)維修時,帶電設備一定要先斷開電源,并掛上警示標志,以防他人合閘。帶電作業時,除選用例行的安全工具外,并由一人監護,一人工作。(三)拆卸壓力容器時,要先行卸壓,防止傷人事故。加壓系統需維修時,必須在患者出艙后,方可進行。(四)機器設備安裝完畢后,須反復試機。試機前,應清理好場地;試機時,要有專業人員在場,大修后的空氣壓縮機須進行磨合運行。(五)機器設備大檢修時,對維修或更換的器材、零件及改換的項目等,應詳細記錄,作為本單位高壓氧治療設備的技術檔案資料妥善保管。氧艙設備中修和大修具體內容一、中修,每3年一次(一)對氧艙機械設備進行部分或總體解體、檢查、清洗、換油、修復或更換超限的易損零件、部件,測試機械性能。(二)清洗氧艙空氣循環系統、更換空氣凈化的過濾填料。(三)檢查氧艙外觀有無破損,愛護層是否完好,焊縫、管道接頭及法蘭、閥門等有無泄漏。(四)檢查艙門、遞物筒、觀看窗密封墊有無老化,必要時進行更換。(五)檢查、檢修氧氣減壓器、調壓器截止閥。(六)檢查、檢修電氣系統。(七)校驗各壓力系統的壓力儀表、供氣系統及測氧儀(每年1次)。(八)檢查、校驗各系統安全閥(每年1-2次)。(九)檢查各艙室加減壓性能,進行氣密性試驗和緊急卸壓試驗。(十)校驗消防和應急呼叫裝置。二、大修,每10年一次(一)完成中修的各項內容。(二)對氧艙機械設備進行解體,全面檢查、修理和試驗。(三)對所有電動機進行檢修、清潔和軸承換油。(四)從外觀看氧艙有無局部變形等異常情況,如有嚴峻銹蝕,應進行完全除銹防腐。同時應進行壁厚測量或焊縫無損傷檢驗。(五)更換觀看窗有機玻璃。(六)檢修各系統閥門。(七)檢修氧艙全部電氣設備,測試電源線路絕緣電阻,檢查配電屏內電氣元件固定和接觸是否良好,性能是否正常。(八)氧艙總體測試。(九)氧艙總體重新噴漆。(十)氧艙的儲氣罐、過濾器、油水分離器按壓力容器安全監察規程進行檢驗、登記。注:年度檢查與定期檢驗內容及實施詳見《氧艙安全技術監察規程》氧艙使用單位安全治理差不多要求(1)對氧艙的購置、使用登記、氧艙操作、維護保養、報廢處理、年度檢查、申報定期檢驗等氧艙安全治理工作和安全運行負責;(2)使用單位及其要緊負責人對使用的氧艙安全負責;(3)依照氧艙技術特性以及使用安全治理的實際情況,任命安全治理負責人;配備1名~2名具有中專以上(含中專)學歷的工程技術人員,作為安全治理人員承擔氧艙的使用安全治理和維護保養、年度檢查等工作;(4)氧艙安全治理人員和維護保養人員經培訓、考核,取得《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后,方能夠從事使用安全治理、維護保養工作,對其安全治理、維護保養工作負責;(5)高壓氧科(室)人員經指定機構培訓、考核取得《高壓氧從業人員培訓合格(上崗)證》,對所進行的工作負責;(6)應當采購具有相應許可資質單位制造同時監檢合格的氧艙;(7)氧艙安裝、改造、調試完成后,組織有關人員對氧艙進行驗收,同時出具氧艙驗收報告;驗收項目應當包括氧艙制造、安裝、改造質量技術資料是否齊全以及檢驗、試驗的結果是否符合相關安全技術規范及其相應標準、設計文件的要求等;(8)依照使用安全治理工作的實際情況,制定事故應急專項預案,建立應急救援組織,配置救援裝備;(9)在氧艙定期檢驗有效期屆滿的1個月往常,向檢驗機構提出定期檢驗申請;(10)依據國家衛生行政治理部門的相關法規、規章的規定購置和使用氧艙。第三部分操作規程及應急預案空氣加壓氧艙操作規程一、開艙前預備(一)每次開艙前檢查氧艙各系統是否處于完好工作狀態。二)檢查壓縮空氣氣源,儲量滿足治療的需要,并打開供氣閥。(三)檢查氧氣氣源,并打開氧源閥,供氧壓力應高于艙壓,0.4-0.7MPa。(四)檢查操縱臺上各加減壓和供排氧閥門是否關閉。(五)打開操縱臺上的總電源開關,接通所需使用的各種儀器、儀表電源(監視器、測氧儀、電腦、對講機、音箱、空調、電磁閥等),開啟艙內照明開關。(六)檢查病人吸氧裝具連接是否正確,指導病人正確的吸氧方法并試吸氧。(七)檢查并關閉遞物筒內外蓋,關閉內外蓋上的平衡閥。(八)如有霧化吸氧裝置,應調試安裝好霧化藥物瓶。(九)對入艙人員進行安全檢查。(十)宣教進艙須知(詳見進高壓氧艙須知)。(十一)多人艙操作人員不得少于2人。(十二)氧艙運行期間,注意觀看儀器、儀表和艙內情況,不得脫崗。工作期間嚴禁做一切與工作無關的情況。二、氧艙工作過程(一)加壓時期1、加壓前通知艙內人員預備加壓并告知加壓注意事項(包括耳咽管調壓、引流管、輸液、氣管插管/套管的氣囊的治理及生命體征觀看等)。應嚴格掌握加壓速度,加壓初始時期應緩慢加壓,在表壓為0.1-0.15MPa時,總加壓時刻不得少于15分鐘。2、加壓過程中,應經常詢問艙內人員的感受及中耳調壓情況,如艙內人員反映耳悶耳痛不適時,應減慢加壓速度或暫停加壓或適當減壓,囑病人反復做中耳調壓,如上述措施不能解決耳部疼痛,則考慮減壓出艙,并通知大夫做好對癥處理。3、注意調節艙內溫度。(二)穩壓時期1、艙內壓力加至治療壓力后,打開操縱臺上的供氧閥和霧化吸氧操縱閥,通知患者戴好面罩開始吸氧。供氧壓力宜保持在0.5-0.6MPa范圍內,同時打開操縱臺上的排氧閥。保持艙壓穩定,如有升高或降低時,應及時排氣或補氣。2、監測艙內氧濃度,嚴格操縱在23%以內。如氧濃度增高過快應立即查明緣故并排除,同時艙內應通風換氣。(三)減壓時期1、通知艙內人員預備減壓并告知減壓注意事項(包括耳咽管調壓、引流管、輸液、氣管插管/套管的氣囊的治理及生命體征觀看等),摘掉吸氧裝具,嚴格按規定減壓方案操作,表壓≧0.12MPa,總減壓時刻許多于30分鐘。減壓時期應嚴格監測艙內氧濃度。2、減壓期間要求艙內人員保持安靜,不要站立、走動或活動軀體,注意保暖。3、注意調節艙內溫度。(四)減壓出艙后1、患者出艙后,對艙內進行常規的檢查、清理和消毒,關閉操縱臺電源及各種閥門,手操器旋鈕復位歸零。2、關閉氧氣氣源。3、將操艙記錄等填寫完整。氧氣加壓艙操作規程氧氣加壓艙加壓介質為氧氣,安全操作極為重要,保證一人操作一艙,操艙人員必須堅守崗位,患者在艙內時,操艙人員不得以任何理由擅離職守。一、進艙前預備(一)檢查氧艙設備及電器操縱系統是否處于完好狀態,氧艙必須保證在無故障的情況下,才能開艙使用。(二)檢查氧氣氣源及加濕裝置水量是否充足。(三)檢查操縱臺上各加減壓和供排氧閥門是否關閉。(四)檢查測氧儀是否處于良好工作狀態。(五)檢查艙內床單被褥是否潔凈,將艙門打開,推出滑動床,預備接治患者。(六)協助患者將自己的衣物全部脫掉,更換高壓氧治療專用的純棉服裝,將頭發加濕并全部塞入純棉帽內,嚴格檢查,嚴禁攜帶易燃、易爆、火種及與治療無關物品。督促患者將化妝品、發膠全部洗凈。(七)安裝并固定好防靜電裝置。(八)向患者詳細交代艙內注意事項及中耳調壓方法,幫患者調整舒適體位,關好艙門。(九)再次核對患者的姓名、年齡、診斷、高壓氧治療方案,填寫氧艙操作記錄單。二、操作過程(一)通知患者做好預備,開始加壓,告知加壓注意事項。(二)打開供氣閥進行加壓,初始時期應緩慢,并隨時詢問艙內患者的感受,嚴格按治療方案掌握加壓時刻。(三)當表壓升到0.02MPa時,應進行艙內換氣“洗艙”。其方法是打開輸出閥,保持輸入和排出流量相等,氧濃度達75%后關閉輸出閥接著加壓。(四)隨時注意患者反應,如有耳悶耳痛等不適,應減慢加壓速度或暫停加壓甚至適當減壓,待不適消除后再接著加壓,假如不能消除耳痛或有其他情況出現,則應減壓出艙。(五)依照患者實感溫度操縱制冷裝置,當艙壓升至預定的治療值時,關閉進氧閥,記錄時刻并開始計為穩壓時刻。(六)穩壓后氧濃度(體積分數)應保持在80%以上。(七)掌握好通風換氣,一般每隔15-20分鐘換氣一次,每次3-5分鐘;或采納持續供氧換氣方式(8-10L/分鐘)。(八)穩壓時刻結束時,通知患者做好減壓預備,告知減壓注意事項。打開排氣閥,嚴格按減壓方案開始減壓。(九)當艙壓回零,艙內氣壓確已解除,打開艙門,協助患者出艙,填寫完整治療記錄。三、出艙后的清理(一)每位患者治療結束后,整理艙內各種物品,檢查設備確認無故障后,用消毒液擦洗消毒,以備使用。(二)每天治療結束后,關閉操縱臺各種開關按鈕及閥門,關閉氧氣氣源及總電源。嬰兒氧艙操作規程一、治療前常規檢查氧艙有機玻璃筒體、所有儀表、檢測系統、供排氧系統等部件,一切正常方可使用二、關閉在嬰兒艙操縱板上的供排氧閥及氧艙減壓閥,然后緩慢開啟氧氣瓶調節器或供氧管路截止閥,再逐漸調整減壓閥的輸出壓力,輸出壓力不得大于0.15MPa。三、打開艙門,拉出托盤,用純棉被服包裹嬰幼兒后放置在托盤上,側臥固定,然后輕輕推入,關緊艙門。四、開啟供氧操縱閥、供氧流量計針型閥進行加壓。減壓時開啟排氧閥和排氧流量計針型閥。加、減壓過程宜平緩。五、嬰幼兒治療所采納的加減壓速率、治療壓力及治療時刻由醫務人員按嬰幼兒年齡及病情制訂,嚴密觀看嬰兒情況。六、高壓氧治療氧濃度(體積分數)應達到80%以上。七、嚴密觀看并記錄患兒治療情況,做好操艙記錄。八、操艙結束后,打開艙門,拉出托盤,抱出嬰幼兒,觀看無異常情況方同意離開。九、治療中如發生緊急情況應快速排氣,并調節艙門緊急減壓。遞物筒操作規程一、由艙內向艙外傳遞物品(一)由艙外操作人員關閉并鎖緊外蓋,關閉壓力平衡閥。(二)由艙內操作人員打開內蓋壓力平衡閥,以便向筒內充氣加壓。(三)當平衡閥氣流聲消逝時,或筒外蓋上壓力表與艙內壓一致時,表明筒內壓力已與氧艙壓力平衡,即可松開閉鎖裝置,打開內門。(四)放入需要遞出的物品,關閉并鎖緊內蓋,關閉其平衡閥。(五)通知艙外操作人員,可進行取物操作。(六)艙外操作人員得到艙內報告后,先打開外蓋壓力平衡閥,進行減壓。當遞物筒壓力表指針回零或平衡閥氣流聲已消逝。即可松開閉鎖裝置,打開外蓋,取出物品。(七)由于遞物筒外蓋是外開式結構,在開蓋操作時必須注意安全。1.必須在筒內壓力完全解除后,方可松開閉鎖裝置;2.操作人員應站在遞物筒開口一側操作,以防筒內的余壓或操作錯誤時,因筒內壓力而造成損害。二、由艙外向艙內傳遞物品(一)操作人員應檢查遞物筒外蓋處于何種狀態,如處于關閉時,應按一、(六)程序操作。(二)放入需要遞進的物品。(三)關好外蓋,關閉壓力平衡閥。(四)通知艙內操作人員可進行取物操作。(五)艙內操作人員得到艙外的通知后,進行取物操作,其程序,按一、(二)(三)操作。(六)取出物品后應及時關閉內蓋和壓力平衡閥??諝饧訅貉跖搩茸o理技術操作常規高壓氧治療期間,由于艙內氣壓變化,對艙內的護理技術操作有特不要求,應加以注意,并做好艙內搶救治療用的藥品、物品及醫療器材的預備、檢查工作。一、開啟安瓿由于高壓氧艙內壓力與安瓿內壓力不平衡,當安瓿內壓力低于艙內壓,開啟時玻璃碎片易落入瓶內污染藥品;當艙內壓低于安瓿內壓時,玻璃易向外飛濺。(一)使用10ml以上較大安瓿時,宜在艙外將藥液抽入針管,帶入或從遞物筒傳入艙內,應固定針管針頭連接部及針栓。(二)可能在艙內使用的安瓿,應在安瓿頸部劃好劃痕,用75%酒精消毒后以無菌紗布包裹后再開啟。(三)注意無菌操作。抽吸藥液前觀看藥液內有無玻璃碎片;查對后注射。(四)在艙內可能使用的藥劑應多配備。二、靜脈輸液加壓或減壓時,由于艙內壓力變化,輸液瓶內和莫菲氏管內的氣體體積和壓強也相應改變。(一)若為硬質材料密封輸液瓶宜采納長針頭排氣,將長針頭插到液平面之上,調節瓶內外壓力平衡,同時夾閉排氣管;若為軟質輸液袋,夾閉排氣管,不需做其他專門處理。(二)加壓時由于莫菲氏管內氣體被壓縮而體積變小,液平面會上升到較高的位置,甚至會看不到液體點滴,因此,加壓前應將莫菲氏管內液平面調到較低水平;加壓過程調整操縱液體滴速。(三)減壓時,艙內壓力降低,莫菲氏管內氣體膨脹,莫菲氏管內液平面回落,應觀看其高度并做相應調整;減壓過程調節操縱液體滴速。三、負壓吸引器的使用空氣加壓氧艙中配備利用艙內外壓力差而起負壓吸引作用的裝置。使用艙內負壓吸引裝置時,隨艙內壓力升高,使負壓吸引力也增大,應防止吸引管對鼻、咽、氣管粘膜的損傷;因此,須緩慢打開,調整到合適吸引強度,壓力表上顯示壓力不應超過26.7kPa(200mmHg)。如負壓吸引裝置與電動吸引器連接,則在常壓下以及加壓初期和減壓末期艙壓小于0.02-0.03MPa時,能夠使用電動吸引器。如無負壓吸引裝置,用腳踏機械式負壓吸引器或50~100ml針筒進行人工負壓吸引。四、病人所帶導管的治理(一)入艙前認真檢查患者所帶的各種導管的名稱、部位、作用,可做標記。(二)觀看引流物性質、顏色、數量,防止逆流。(三)各種導管應妥善牢固地固定,防止移位、脫落或掉落患者體內。(四)加壓時夾閉引流管,減壓時開放所有導管,保持引流通暢。(五)帶有套囊的氣管插管/套管,加壓時應適當加注空氣,保持其密封作用。減壓時應抽出適量空氣,以免空氣膨脹而造成氣囊破裂或壓迫氣管壁造成損傷;氣囊中也可抽出氣體再注入適量生理鹽水(加減壓時液體體積不改變),減壓出艙后抽出液體再注入適量空氣。五、采血在高壓氧艙內采集周圍靜脈血或動脈血標本的操作與常壓下相同,但血標本經遞物筒由艙內傳出過程的操作有專門要求:(一)
血常規的血標本應加到稀釋液內,標本瓶應直立不密封。(二)
裝有血標本的注射器應將針頭插入橡皮塞內,用膠布把針管與針拴固定,針管與針頭連接部粘牢,以防止在遞物筒內減壓過程中血液里的氣體體積膨脹,推出針栓致使標本報廢。六、呼吸器(一)艙內專用(氣動)呼吸機:連接艙內呼吸機專用供氣供氧接口,按照呼吸機操作常規操作;(二)簡易呼吸器:是麻醉科常用器材,高壓氧艙內應常規配備簡易呼吸器,同時兩端能與供氧管及吸氧裝具良好連接,依照患者病情按照常規進行操作??諝饧訅貉跖摼o急情況處理應急預案當艙內發生火災意外事故時,操作人員應沉著果斷地作出如下處理:1.迅速關閉供氧、供氣閥門,切斷總電源開關。2.啟動艙內水噴淋系統或使用艙內滅火器滅火,如安裝有應急供氣系統應同時開啟應急供氣系統閥門,指導艙內人員戴好吸氧裝具呼吸、開啟緊急卸壓閥,盡量幸免呼吸道損傷和窒息。3.迅速打開排氣閥及艙外緊急卸壓閥,盡快減壓至常壓。4.通過對講裝置冷靜、沉著地安撫艙內患者及陪艙人員。5.迅速打開艙門,救出艙內人員。6.通知醫院相關科室進行搶救。如發生減壓病應設法加壓救治。7.愛護現場,立即如實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及省市級高壓氧質控中心,查清火災事故緣故。以上規則應定期(至少每3個月1次)進行演練并記錄。注:事故發生時本科相關人員應各司其職,如有可能以上幾項同時進行。氧氣加壓艙緊急情況處理應急預案氧氣加壓艙發生緊急情況時,差不多為火災,患者要緊為嚴峻燒傷,窒息及減壓病,故應采取以下緊急措施:一、立即切斷總電源。二、立即關閉供氧閥門。三、立即打開所有排氣閥,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盡快打開艙門。四、用備好的消防器材,迅速將火撲滅,救出患者。五、立即通知科室主任及大夫,預備好一切搶救物品,對患者進行急救。六、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同時,及時向醫院相關部門匯報。七、愛護好現場,以便查明事故緣故。嬰兒氧艙緊急情況處理應急預案一、高壓氧治療中嬰幼兒發生危及生命安全的緊急情況(如:嘔吐、窒息、抽搐、紫紺等),應立即減壓,盡快出艙進行救治。二、治療中氧艙設備發生故障時,盡快減壓出艙。三、嬰兒艙一旦發生火險時,就應立即關閉進氧閥,調節艙門減壓出艙,組織搶救并報告醫院相關部門。第四部分臨床應用高壓氧治療適應證與禁忌證一、適應證以下列入的病癥供參考。(一)急癥適應證1.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其他有毒氣體中毒;2.氣性壞疽、破傷風及其它厭氧菌感染;3.減壓?。?.氣體栓塞癥;5.各種緣故引起心肺復蘇后急性腦功能障礙6.休克的輔助治療;7.腦水腫;8.肺水腫(除心源性肺水腫);9.擠壓綜合征;10.斷肢(指、趾)再植及皮膚移植術后血運障礙;11.藥物及化學中毒;12.急性缺血缺氧性腦病。(二)非急癥適應證1.CO中毒及其它中毒性腦病;2.突發性耳聾;3.缺血性腦血管疾病(腦動脈硬化癥、腦血栓、腦梗塞、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4.顱腦損傷(腦挫裂傷、血腫清除術后、腦震蕩、腦干損傷、軸索損傷)5.腦出血恢復期;6.骨折及愈合不良;7.中心性漿液性視網膜脈絡膜炎;8.昏迷與植物狀態;9.高原適應不全癥;10.周圍神經損傷;11.顱內良性腫瘤術后;12.牙周?。ㄑ祝?;13.病毒性腦炎;14.面神經炎(貝爾氏麻痹);15.骨髓炎;16.無菌性骨壞死;17.腦癱;18.胎兒宮內發育遲緩;19.癲癇(非原發性);20.糖尿病及糖尿病足;21.冠心?。ㄐ慕g痛、心肌梗死等);22.快速性心律失常(房顫、早博、心動過速);23.心肌炎;24.周圍血管疾病(脈管炎、雷諾病、深靜脈血栓形成等);25.眩暈綜合征(梅尼埃綜合征等);26.慢性皮膚潰瘍(動脈供血障礙、靜脈淤血、褥瘡);27.脊髓損傷;28.消化性潰瘍;29.潰瘍性結腸炎;30.傳染性肝炎(使用傳染病專用艙);31.燒(燙)傷;32.凍傷;33.植皮術后;34.整形術后;35.運動性損傷;36.放射性損傷(骨壞死、軟組織損傷、膀胱炎、直腸炎);37.惡性腫瘤(與放療或化療并用);38.視神經損傷;39.疲勞綜合征;40.血管神經性頭痛;41.膿皰瘡;42.銀屑??;43.玫瑰糠疹;44.多發性硬化;45.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炎;46.復發性口腔潰瘍;47.麻痹性腸梗阻;48.支氣管哮喘;49.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50.老年性認知障礙性疾病二、禁忌證(一)絕對禁忌證未經處理的氣胸(二)相對禁忌證1.重癥上呼吸道感染;2.重度肺氣腫;3.支氣管擴張癥;4.重度鼻竇炎;5.心臟Ⅱ度以上房室傳導阻滯;6.血壓過高者【21.3/13.3kPa(160/100mmHg)】;7.心動過緩(<50次/分);8.未經處理的惡性腫瘤;9.視網膜剝離病人;10.早期妊娠(三個月內);11.活動性內出血及出血性疾病;12.結核性空洞形成并咯血者;13.早產兒、極低體重新生兒(≤2000g);14.肺大泡。常用高壓氧治療方案一、成人常規高壓氧治療方案
方式
艙壓ATA(表壓MPa)加壓時刻(分鐘)穩壓時刻(分鐘)吸氧方式
減壓至第一停留站時刻(分鐘)
停留站壓力/停留時刻(ATA/分鐘)空氣加壓面罩吸氧1.7(0.07)
2.0(0.1)
2.5(0.15)
3.0(0.2)10
10~15
10~20
20110
70~90
110
70
90
95
70O230min×3間歇10min×2
O230~40min×2間歇10minO230min×3間歇10min×2O230min×2間歇10min
O240min×2間歇10minO220min×4間歇5min×3
O230min×2間歇10min
10
10
10
10
10
10~15
1.3/5
1.3/5
(1.6/5)1.3/10
(1.6/5)1.3/10
(1.6/5)1.3/101.6/151.3/15氧氣加壓2.0(0.1)2.5(0.15)3.0(0.2)
10~15
10~2020
60~80
6040~50
O2
O2O2
10
1010~15(1.3/5)
(1.6/5)1.3/101.6/151.3/15注:1.表中艙壓系指絕對壓力;2.氧氣加壓方式洗艙后的氧濃度>75%;穩壓后>80%;3.第一停留站后移至第二站或出艙,于數分鐘完成。二、嬰幼兒高壓氧治療方案年齡加壓時刻(min)艙壓(ATA)表壓(MPa)穩壓時刻(min)減壓時刻(min)新生兒(1~30天)10~151.5(0.05)20~3010~15嬰兒(1~12月)151.6~1.8(0.06~0.08)3015幼兒(1~3歲)201.8~2.0(0.08~0.1)4020注:1.所用壓力值為絕對壓;2.洗艙后艙內氧濃度應>>75%;穩壓后>80%;3.3個月內小兒每天可治療1~2次,兩次間至少間隔6個小時以上,5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休息2天;3個月以上小兒每天可治療1~2次,兩次間至少間隔6個小時以上,5~10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休息2~3天;4.洗艙方法:①常壓門縫洗艙法:患兒入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南昌航空大學《旋律寫作基礎(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市華二附中2025年高三年級下學期十月份月考英語試題含解析
- 上海海洋大學《普通動物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南通如皋市2025屆高三二模(4月)英語試題含解析
- 濮陽石油化工職業技術學院《生物醫用材料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麗水學院《ACCASBR戰略商務報告》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共享員工協議書合同書協議書
- 二零二五集體林地承包租賃合同
- 抵押借款合同范例范例
- 二零二五版餐飲出租簡單合同范例
- 新課標背景下:如何進行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 ISO9001-2015質量管理體系審核案例分析19個
- 現金盤點表完整版
- GB/T 25146-2010工業設備化學清洗質量驗收規范
- GB/T 212-2008煤的工業分析方法
- GB/T 17390-2010潛油電泵拆卸報告的編寫
- 班主任工作坊活動方案
- 中醫科物理治療登記表
- 國開電大 管理概論 形考任務一(畫組織結構圖)
- 三自由度并聯機器人結構設計
- 墨爾本介紹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