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心大廈項目概況_第1頁
上海中心大廈項目概況_第2頁
上海中心大廈項目概況_第3頁
上海中心大廈項目概況_第4頁
上海中心大廈項目概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海中心大廈,中國第一高樓,高度

632

米工程投資額:148億元工程期限:2008年—2014年金茂大廈、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以及正在建設中的上海中心大廈,將構成上海陸家嘴天際線的塔尖。2008年

8月

30日,高達

492米的環球金融中心宣布正式啟用。與此同時,毗鄰環球金融中心,正在準備開工建設一幢更高的摩天大樓——上海中心大廈。根據規劃,上海中心大廈的主樓為

124層,總高度為

632米,結構高度為

565.5米(原公布為

580米),這兩個高度均超過了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建成之后,上海中心大廈將當之無愧地成為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大廈的占地面積

3.04萬平方米,容積率為

12.5,項目建成后,總建筑面積將達到

55.88萬平方米——遠遠超過毗鄰的環球金融中心(38萬

m2)。不過,在總建筑面積中,上海中心大廈的地上建筑面積約為

37.97萬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達到約

17.92萬平方米(包括地下停車庫面積約

1萬平方米,2000個停車位)。另外,上海中心大廈規劃有

5層的裙房,高度約

35米。值得一提的是,之前上海市有關部門曾經公布上海中心大廈高度為

580

米,此次,報告中提及其主樓高

127層,結構高度約為

565.6米,而建筑高度將達到驚人的

632米。上海中心大廈的開發建設和運營,由上海中心大廈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于

2008年

11月

29日進行主樓樁基開工,它將超過

20.5米的金茂大廈和

492米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成為中國第一高樓,也將成為完全符合“綠色建筑”標準的摩天大樓。2010年7月19日,上海黃浦江兩岸風景。項目地塊上海中心大廈項目坐落在小陸家嘴的黃浦江沿岸,地塊的正式名稱是

E14單元

Z3-1、Z3-2地塊,其東至東泰路、南依銀城南路、北靠花園石橋路,西臨銀城中路,北對金茂大廈,東接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做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核心區——陸家嘴金融城最重要的標志性功能建筑。根據制定于

1993年的《上海陸家嘴中心區規劃設計方案》,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心所在地以及陸家嘴

Z3-2地塊,將建設

3

幢超高層的標志性建筑,形成“品”字形布局。其中,陸家嘴

Z3-2

地塊是“上海中心”所在地,Z3-2地塊座落在浦東陸家嘴金融中心區的東泰路、銀城南路和花園石橋路交界處。地塊北側是金茂大廈,東側是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南側是滔滔黃浦江。項目所在地塊曾被稱作“小陸家嘴核心區域最后一塊待建地塊”,被用作陸家嘴高爾夫練習場,目前租期已滿的土地早已被收回,土地收回等準備工作也都完成,只待“上海中心”方案確定、擇日動工的消息。高達

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廈,是首次在軟土地基上建造重達

85萬噸的綠色環保建筑。大廈旋轉、不對稱的外部立面可使風載降低

24%,減少大樓結構的風力負荷;雙層表皮內外立面間的空中中庭形成了獨立的生物氣候區,可以改善大廈內空氣質量,創造宜人的休息環境;創新的幕墻技術與傳統的直線型建筑相比眩光度降低

14%;大廈螺旋頂端可以用來收集雨水,進行回收利用;大廈頂部將安裝風力渦輪發電機,為建筑提供綠色電能。設計方案上海中心項目的規劃方案投標始于2005年4月,前后歷時三年多,共進行了三輪,十多家國際及國內一流的設計單位參與了這一方案的競標。2006年上海市政府啟動全球方案征集計劃,當時包括國際著名的美國SOM建筑設計事務所、美國KPF建筑師事務所等都提交了正式的設計方案,國內上海現代建筑設計集團也組織了集團內部的設計單位進行設計。此前美國SOM建筑設計事務所在其官方網站公布設計的方案,其建筑被稱為“Shanghai-Center”。但這一方案在項目正式啟動之后不久就被否定。2008

4

24

日,在上海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上,上海中心的最后兩個候選方案曝光——龍型方案和尖頂型方案。最后中標的龍型方案,來自美國GENSLER事務所,建筑外觀宛如一條盤旋升騰的巨龍,“龍尾”在大廈頂部盤旋上翹,“其優勢在于頂端可以借由天線,進一步攀高”;而最后落選的尖頂型方案,來自國際頂尖級建筑大師諾曼福斯特領導的英國福斯特事務所,建筑呈筍型結構,下部寬闊,由三點支撐,到最高處變成一個尖頂,在交錯的鋼筋掩映下,猶如“竹筍”破土。兩個方案的建筑高度都在580米,分別比金茂大廈和環球金融中心高出近

160米和88米。而且,在兩個方案中,上海中心與東方明珠、金茂大廈和環球金融中心一樣,都將設計專門的“上海最高觀光平臺”。在方案確定前,有關方面曾表示,兩個方案規劃總體造價相當,但建造起來各有難度,龍型方案的優勢在于頂端可以借由天線進一步“長高”。最終,上海中心確定了“龍型”外觀方案。上海中心大廈裙樓的入口部分采用親切透明的設計風格,以此來迎八方客。裙樓本身為購物聚會的理想選擇。位于大廈前顯著位置的圓形下沉式廣場通向裙房的地下部分,以及去往觀光廳的電梯。投資方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擬與上海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總公司、上海建工集團合資組建項目公司開發Z3-2地塊,分別占股

45%、51%和

4%,注冊資本

54億元。隨著陸家嘴金融開發區的發展,現在對于金融企業入住供不應求。根據整個陸家嘴地區的規劃,小陸家嘴地區是

1.7

平方公里,總的面積也有所控制。從黃浦江到上海中心一共是三個層面,靠黃浦江第一層面大致都在

100

米左右,第二個層面比如說像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包括上海船廠,最高一個層面就是環球金融、上海中心和金茂。所以對于整個陸家嘴地區的建筑容量、高度,也是隨著陸家嘴金融功能的需求發展來確定的。上海中心大廈乃城中之城,上下共分為九個區域,每區

12到

15

層不等。每一區的幕墻間都有大量的公共空間,而每一區本身也分為不同的功能塊來迎合租客的日常需要。不同的電梯負責將人送到不同的樓層,地下停車場也和周圍的金茂,環球金融中心聯通。規劃五大業態作為一幢綜合性超高層建筑,上海中心大廈以辦公為主,其他業態有會展、酒店、觀光娛樂、商業等。大廈分為

5大功能區域,包括大眾商業娛樂區域,低、中、高、辦公區域,企業會館區域,精品酒店區域和頂部功能體驗空間。其中“世界之巔”即是功能體驗區,有城市展示觀看臺,娛樂,VIP小型酒吧、餐飲、觀光會晤等功能。另外,在本項目的裙房中還設有容納

1200

人的多功能活動中心。此外,機動車停車位布置在地下,可停放

2000輛。2008年

8月

31日,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宣布對外開放位于

94層、97層和

100層的三個觀光廳,其中,其中位于

474米高的

100層觀光廳是一條長達

55米的懸空觀光長廊,“是目前世界上人可到達的最高的觀光設施。”然而,環球金融中心宣稱的這個“最高”記錄,將在上海中心大廈建成之后,隨著后者“頂層功能體驗區”的開放而被打破——不過到時,真正的“世界之巔”也不一定能屬于上海中心大廈。上海中心大廈外層幕墻逐層收窄,賦予了大樓優雅的錐度造型。而幕墻上的一條

V

型溝槽則是用來突出大樓的螺旋造型。14

萬平方米柔性幕墻,共

19317

塊,要求能夠抵御

13

級臺風,難度系數在幕墻界堪稱世界之最。外幕墻玻璃設置了重重防護。第一道防護是使用自爆率接近于零的超白玻璃,第二道防護是在玻璃中加杜邦

SGP

結構性膠,這種膠承載力更大、耐久性更強,即使玻璃在劇烈的錘擊試驗下慢慢破裂,所有碎片也能牢牢附著在膠片上。位于大樓頂部整合在幕墻中的風力發電機組可降低大樓能耗,同時漏斗形的護墻能將雨水收集入蓄水池中,處理后作為大廈中水使用。中水年利用量達

23.5噸,雨水年利用量約

2萬立方米。從左至右:迪拜哈利法塔(Burj

Khalifa

Tower),設計高度

828米(162層);莫斯科(RussiaTower)俄羅斯大廈,設計高度

612米(118層);韓國仁川雙子塔(Incheon

Towers),設計高度613米(151層);美國芝加哥螺旋塔(ChicagoSpire),設計高度

609米(150層)。世界第一高樓目前,世界上已經建成最高的商業大樓,應該是阿聯酋迪拜的哈利法塔(Burj

Khalifa

Tower)原名迪拜塔(Burj

Dubai)。哈利法塔由迪拜地產巨頭艾馬爾地產公司(Emaar

Properties)開發,總投資超過

20億美元。美國SOM、比利時Besix、韓國三星組成的建筑聯合體負責實施,美國著名建筑設計師阿德里安·史密斯(Adrian

Smith)負責設計方案(他也是上海金茂大廈的設計者)。2004年

9月

21日正式開工。該樓采用多管塔狀結構,基座形似花瓣,主樓為Y型結構,外形富于太空時代風格。建造這座巨型建筑共使用

33

萬立方米混凝土、6.2

萬噸鋼筋及

14.2

萬平方米玻璃。大廈內設有

56

部高速升降電梯,速度最高達每秒17.4米,由地面直達162樓頂層,只需2分鐘。另外還有雙層的觀光升降機,每次最多可載42人。為了修建哈利法塔,共調用了大約4000名工人和100臺起重機。2009年1月17日,哈利法塔高度達到了最終的828米,是人類歷史上首個高度超過800米的建筑物,入選吉尼斯世界紀錄世界最高建筑物。此前世界最高建筑物,是

553.3

米高的加拿大國家電視塔,建成于1973年。2010年1月4日晚,迪拜酋長謝赫穆罕黙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揭開被稱為“世界第一高樓”的“迪拜塔”紀念碑上的帷幕,宣告這座著名建筑正式落成,并將其更名為“哈利法塔”。哈利法塔地上為162層,樓板面積達

34.4萬平方米。39層以下為喬治·阿瑪尼設計的豪華酒店,43至108樓有高達700間豪華公寓供出售,76樓還有一座游泳池,111

層至154層為辦公室和會議室,124

樓為觀景平臺(約

442

米),156

層以上的樓頂塔尖內包含通訊廣播設施。哈利法塔內部設計了4個避難所,每30層一個,用于對付火災和恐怖襲擊等緊急情況。近年來,眾多“在建”的超高層大樓正在迅速突破人類的超高層建筑極限。高度

609

米的芝加哥“螺旋塔”,2007

6

月開建,原定于

2011

年底完工,但是由于金融危機為退后。螺旋塔建成后將取代澳大利亞墨爾本的

Q1大廈(323米),成為世界最高的住宅大樓。韓國準備投資

30億美元,建造

613米高的松島仁川雙塔,作為新松島市的城市開發區中心。2007年

9月,612米高的俄羅斯大廈破土動工,它是莫斯科國際商業中心的關鍵建筑,由福斯特事務所設計。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該大樓宣布停工,預計要到

2016年才能建成。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全球有

4

個號稱高于千米的“待建大樓”(計劃),全部位于中東:科威特早在

2005年,策劃建一座

1001米高的“絲綢城”;巴林也于

2006年提出要建

1022米高的“穆爾詹塔”;2007年

3月,迪拜房地產公司“納克希爾”宣布,計劃在迪拜建一座高達

1200米的“Al-Burj塔”;2008

2

月,有媒體披露,沙特親王阿勒瓦利德掌控的帝國控股公司,計劃投資建設高達

1600

米的“英里塔”(MileHighTower),預計投資百億美元——“英里塔”一旦建成,將比“哈利法塔”高出近

800

米。雖然,這些千米大廈都還停留在圖紙階段,質疑它們的可行性,包括抵御風力、高層電梯運載等技術難題的大有人在,但爭當“世界第一”的難度可想而知。上海中心大廈正在建設中,其

632

米的高度已無望世界第一,但是建成之后,其高度毋庸置疑將成為中國第一高樓,排名世界前三名之內。它將與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心等組成上海超高層建筑群的“金三角”。世界上

1000幢最高建筑物大部分在中國說起世界上高樓林立的國家,你最先想到的是哪個,是美國還是歐洲國家?或許你不知道,其實很多世界頂尖級的高樓就在離我們不遠的地方,世界

1000幢最高建筑物中的多數在中國!北京、上海、廣州的高層建筑數量都超過了美國紐約。僅上海

18層以上的高層建筑就超過

4000幢,在

2010年前還要再新建

1000

幢以上,而紐約的高層建筑不過才

1000

多幢,上海的高層建筑數量不但超過了紐約,甚至比美國東海岸的高層建筑總和還要多。在中國這個人多地少的國家,大量修建高層建筑,可以有效解決建筑用地與農業用地之間的矛盾。對于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資源消耗有重要意義。上海中心大廈大事記2008年

11月

29日,上海中心大廈基礎工程動工。2010年

3月

28日,上海中心大廈經過連續

60多個小時的作業,28日晚順利完成

6.1萬立方米的大底板混凝土澆筑工作2010年

9月

18日,上海中心大廈正式開工。2010年

9月

28日,上海中心主樓完成地下結構建設,躍出地面

2層,從

0米向

632米攀升,據悉,年內上海中心將完成地上

10層的建設2010年

12月

20日,錦江酒店將與上海中心大廈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以各持股

50%模式合資建設上海中心

J酒店,預計會在

2014年年底或

2015年初開業2011年

6月

20日,上海中心主樓突破百米2011年

12月

6日,上海中心主樓突破兩百米2012年

5月

16日,上海中心主樓突破三百米2012年

7月

31日,第一塊幕墻安裝2010年3月28日,上海中心大廈(632米,中國第一高樓)工地上,18臺三一泵車運行60小時,完成

61000

立方米大底板混凝土的澆注任務。這是我國民用建筑領域一次性連續澆筑方量最大的基礎底板工程。其大底板是一塊直徑121米、厚

6米的圓形鋼筋混凝土平臺,位于深31.4米、局部深34.4米的深基坑底部,面積相當于1.6個國際標準足球場大小。2010

9

17

日,從金茂大廈俯瞰上海中心大廈核心筒施工現場。大底板下面是支持整個大廈的

955

根鋼筋混凝土鉆孔灌注樁。每根樁直徑

1

米,深度達到

86

米,最大承載力達到

3000

噸,用來承載80多萬噸的大廈主體結構,有助于控制沉降。遵循綠色環保的施工宗旨。上海中心大廈采用“超深、大尺寸鉆孔灌注樁工藝”,避免了常規鋼管樁基施工過程中,造成的土體擠壓對周邊環境的影響,以及噪聲、廢氣等污染物的排放。2010

9

28

日,上海中心大廈主樓完成地下結構建設,躍出地面

2

層,從

0

米向

632

米攀升,上海建工集團計劃當年完成地上10層的建設目標。2011

年1月6日,上海中心大廈核心筒施工現場。上海中心大廈采用“巨型框架-核心筒-伸縮桁臂”抗側力結構體系。巨型框架由8根鋼骨混凝土主柱、4根角柱及8道位于設備層的箱型環帶桁架組成。主柱截面尺寸最大為

3.7X5.3

米。核心筒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壁厚達到

0.5-1.2

米,使用

C60混凝土。結構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2011

年4月4日,俯瞰上海中心大廈核心筒施工現場。使用的鋼平臺液壓爬升技術,是上海建工集團經過長期研究和不斷完善的超高層建筑施工先進技術。過去的機械爬升技術,在桁架層時必須拆卸,現在不用拆卸,每層桁架層施工可節約一個月,可為整個項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