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期中考試知識點_第1頁
八年級上冊期中考試知識點_第2頁
八年級上冊期中考試知識點_第3頁
八年級上冊期中考試知識點_第4頁
八年級上冊期中考試知識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八年級上冊期中考試知識點】一、水中生活的動物1、目前已知的動物約150萬種,其中哺乳動物4000多種,鳥類9000多種,昆蟲100萬多種。按有無脊柱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按生活環境分為陸地生活動物、水中年話動物和空中丕活動物。2、水生動物最常見的是魚,止匕外,還有①腔腸動物,如海葵、珊瑚蟲;②軟體動物,如烏賊、章魚;③甲殼動物,如蝦、蟹;④哺乳動物,如海豚、鯨魚等;⑤爬行動物,變口龜至其他永生動物。3、魚適應水中生活最重要的兩個特點:①能靠游泳來獲取食物和防御敵害。 ②能在水中呼吸。4、四大家魚是:青魚、鯉魚、草魚和浦魚。5、魚是較低等的脊椎動物。6、魚的外形呈梭形,其作用是:減少游泳阻力,適于游泳。魚體分三大部分:頭部、軀干部和尾部。7、魚在游泳時主要靠身體軀干部和尾鰭的左右擺動擊動水流產生前進的動力,其它魚鰭起輔助作用。魚在運動時,背鰭、胸鰭和腹鰭都有維持平衡的作用,尾鰭有決定魚運動方向的作用。8、魚的感覺器官是側線(感覺水流、測定方向)。9、魚鯉為鮮紅色,因為內含豐富的毛細血管;鯉絲既多又細,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觸面積,促進血液和外界進行氣體交換。10、水由魚口流入鯉,然后由鯉蓋后緣(鯉孔)流出。鯉是魚的呼吸器官,鯉絲密布毛細血管,在水流經鯉絲時,水中溶解的氧氣進入鯉絲的毛細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鯉絲排放到水中;所以經鯉流出的水流與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氣的含量減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11、魚類的主要特征有:適于水中生活;體表被鱗片;用鯉呼吸;通過尾部的擺動和鰭的協調作用游泳。卵生。變溫動物。12、海葵、海螢、珊瑚蟲等腔腸動物結構簡單,它們有口無肛門,食物從口進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殘渣仍由口排出體外。13、河蚌、田螺等軟體動物的身體柔軟,靠貝殼來保護身體。烏賊、章魚貝殼退化,也是軟力動物。14、蝦類、蟹類、水蚤等甲殼動物體表有質地堅硬的甲。15、水中的各種生物都是水域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之間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形成緊密而復雜的聯系,同時又都受水域環境的影響,其種類的變化和數量的消長都會影響到人類的生活。16、海馬、中華鋁等是魚類,鯨、海豚、海豹是哺乳動物,龜、海龜是爬行動物。二、陸地生活的動物 蚯蚓1、陸地環境特點與陸生動物的適應:①氣候干燥……有防止體內水分散失的結構,如爬行動物有角質的鱗或甲,昆蟲有外骨骼.②缺少水的浮力……具有支持軀體和運動的器官.,有多種運動方式.如:爬行、行走、跳躍、奔跑、攀援等,以便覓食和避敵。③氣態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氣中呼吸的、 位于身體內部的呼吸器官,如肺和氣管(蚯蚓例外,靠體壁呼吸)④晝夜溫差大,環境變化快而復雜……有發達的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對多變環境及時作出反應。2、蚯蚓是環節動物,生活在富含腐殖質的濕潤土壤中,以植物枯葉、朽根等為食。通過肌肉和剛毛的配合使身體蠕動,靠能分泌粘液、始終保持濕潤的體壁呼吸。可根據環帶著生在身體前端來判斷首尾(環帶也叫生殖帶)。此類動物還有沙蠶、水蛭等。3、蚯蚓身體分節的意義:可使蚯蚓的軀體運動靈活自如、轉向方便。4、用手指觸摸蚯蚓體節近腹面處,有粗糙不平的感覺,用放大鏡觀察,看到腹面有許多小突起就是剛毛,剛毛的作用是協助運動(固著;支持)5、蚯蚓在潮濕土壤的深層穴居的原因:因為能為蚯蚓提供適宜的生存、生活的環境及繁衍的條件,一般包括適宜的溫度、濕度、氣態氧、食物和便于避敵的棲息場所等。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體溫,因此只能生活在溫度變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層。6、在觀察蚯蚓的實驗中為什么要經常用浸水的濕棉球輕擦蚯蚓體表, 使體表保持濕潤:蚯蚓沒有呼吸系統,要靠能分泌粘液、始終保持濕潤的體壁呼吸。7、蚯蚓的生活環境:具有一定溫度和濕度、溫差變化不大、富含腐殖質的土壤中穴居生活。生活習性和食性:一般晝伏夜出,以植物的枯葉、朽根和其他有機物為食。8、大雨過后蚯蚓會紛紛爬到地面上來原因:大雨過后,過多的雨水會將土壤中的空氣排擠出去,于是穴居的蚯蚓被迫爬到地表上來呼吸。9、蚯蚓的呼吸過程:蚯蚓的體壁密布毛細血管,空氣中的氧氣先溶解在體表粘液里,然后進入體壁的毛細血管中。體內的二氧化碳也經體壁的毛細血管有體表排出10、身體由許多相似的環狀體節構成的動物叫環節動物,如蚯蚓、沙蠶、水蛭。三、陸地生活的動物----兔1、哺乳動物:具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體表被毛,體溫恒定等特征.如兔、大熊貓2、恒溫動物:可通過自身的調節而維持體溫的恒定,使體溫不隨外界的變化而變化的動物,包括鳥類和哺乳動物.反之,體溫隨環境溫度變化而改變的動物是變溫動物,如蛇、昆蟲等。恒溫意義:減少對外界環境依賴性,擴大生活和分布范圍。3、兔:體表被毛(保溫作用),用肺呼吸,心臟四腔,體循環和肺循環兩條途徑,體溫恒定,牙牙齒分為門齒和臼齒,盲腸發達(在細菌作用下,有助于植物纖維的消化),大腦發達,四肢發達靈活。4、跳躍是兔的主要運動形式(后退比前腿長且肌肉發達) 。5、兔的食性:植物(草)。兔的身體分為:頭、軀干、四肢和尾四部分。6、兔的牙齒分化為門齒和臼齒。門齒似鑿子適于切斷食物,臼齒咀嚼面寬闊適于磨碎食物。兔的盲腸發達,這與兔吃植物的生活習性相適應。狼、虎等哺乳動物還有鋒利的犬齒,用于撕裂食物(也用于攻擊捕食)。6、膈是哺乳動物特有的結構。7、足夠的食物、水分、隱蔽地是陸生動物生存的基本環境條件。8、兔與人的內部結構相似,說明人與兔的分類地位很接近,同屬于哺乳動物,但人的盲腸已退化(為闌尾),因為人是雜食性的。四、空中飛行的動物---家鴿1、空中飛行的動物有昆蟲、血蝠、鳥類等。2、世界上的鳥有9000多種。除了鴕鳥和企鵝等少數鳥不能飛行外,絕大多數都善于飛行。飛行使鳥類擴大了活動范圍,有利于覓食和繁育后代。3、鳥適于飛行的特點:①體呈流線型(可以減少飛翔時空氣的阻力)②體表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③胸部有高聳的龍骨突,長骨中空(內充空氣)④胸肌發達⑤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統發達,消化、吸收、排除糞便都很迅速。⑥心臟四腔,心搏次數快,循環系統結構完善,運輸營養物質和氧氣的能力強。⑦有發達的氣囊,既可減輕體重又與肺構成特有的雙重呼吸。⑧喙短,口內無齒,無膀胱,直腸短,糞便尿液及時排出,(這些都是為了減輕體重,適于飛行)。總之鳥類是體表被羽、前肢變成翼、具有迅速飛翔能力、內有氣囊、體溫高而恒定的一類動物。4、翼(翅膀)是鳥的飛行器官。氣囊輔助肺的呼吸。五、空中飛行的動物---昆蟲1、昆蟲是種類最多的一類動物,超過100萬種,也是唯一會飛的無脊椎動物,因而是分布最廣泛的動物。飛行擴大活動范圍,有利于覓食、繁殖。2、昆蟲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一般有3對足,2對翅。蜘蛛、蝶蚣、蝦、蟹等都不是昆蟲,但它們都是節肢動物。節肢動物的特點是:身體由很多體節構成,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分節。3、昆蟲的外骨骼是覆蓋在昆蟲身體表面的堅韌的外殼,有保護和支持內部柔軟器官、防止體內水分蒸發的作用,外骨骼不能隨著身體的生長而生長,發育過程中有蛻皮現象。4、仔細觀察蝗蟲的胸部和腹部。可以在左右兩側找到排列很整齊的一行小孔,這就是氣門。氣門與蝗蟲體內的氣管連通著,氣門是氣體進入蝗蟲身體的門戶,5、節肢動物:①特征:身體由許多體節組成,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分節。②如:所有昆蟲、蜘蛛、蝶蚣、蝦、蟹等。兩棲動物: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鯉呼吸,經變態發育成為成體,營水陸兩棲生活,用肺呼吸,同時用皮膚輔助呼吸。代表動物:青蛙、蟾蛛、大蛇。六、動物的運動:有多種多樣的運動形式:飛行、游泳、爬行、行走、奔跑等。動物運動依賴于一定的結構。1、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由骨骼(包括骨和骨連接)和肌肉(骨骼肌)組成。骨骼是由多塊骨連結而成。2、骨骼肌包括中間較粗的肌腹和兩端較細的肌腱(乳白色) ,一組肌肉的兩端分別附著在不同骨上.骨骼肌受神經刺激后有收縮的特性。3、骨骼肌只能收縮牽拉骨而不能推開骨,所以與骨相連的肌肉至少有兩組,相互配合完成各種活動【特別是伸、曲肘動作: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伸肘4、雙臂自然下垂,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舒張;雙手豎直向上提起重物或雙手抓住單杠身體自然下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收縮。5、運動系統的功能:運動、支持、保護。在運動中,神經系統起調節作用,骨起杠桿的作用,關節起支點作用,骨骼肌起動力作用。可見,人體完成一個運動都要有神經系統的調節,有骨、骨骼肌、關節的共同參與,多組肌肉的協調作用,才能完成。6、骨、關節和肌肉的關系:骨骼肌收縮,牽動著它所附著的骨,繞著關節活動,于是軀體就產生了運動。7、運動系統在神經系統控制和調節,以及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的配合下共同完成運動(能量來自有機物的分解)。運動能力發達,利于捕食和避敵,以適應復雜多變的環境。8、關節是由關節面、關節囊和關節腔三部分組成。關節面包括關節頭和關節窩。使關節牢固的結構特點是:關節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韌帶。使關節運動靈活的結構特點是:關節面上覆蓋一層表面光滑的關節軟骨,和關節囊的內表面還能分泌滑液,可減少運動時兩骨間關節面的摩擦和緩沖運動時的震動。9、脫臼:關節頭從關節窩滑脫出來。(由于進行體育運動或從事體力勞動,因用力過猛或不慎摔倒所致。)六、動物的行為:動物所進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動就是動物的行為。1、按行為表現不同可將動物行為分為攻擊行為、取食行為、防御行為、繁殖行為、遷徙行為等;而按獲得途徑不同可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2、先天性行為指動物生來就有的、由體內遺傳物質決定的行為(本能行為) ,對維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蜘蛛織網、蜜蜂采蜜、螞蟻做巢等。而學習行為則是指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適應環境能力也就越強,對生存也就越有意義。2、社會行為:營群體生活的動物,群體內部不同成員之間分工合作,共同維持群體的生活,從而具有的行為。(注意:并非所有營群體生活的動物都具社會行為,如蝗蟲群體沒有。)3、社會行為具有以下特征:①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②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③有的還形成等級4、通訊:一個群體中的動物個體向其他個體發出某種信息,接受信息的個體產生某種行為反應的現象。分工合作需隨時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動作、聲音、和氣味等。蝶蛾類昆蟲可用性外激素(氣味)通訊。蜜蜂跳舞一動作 黑長尾猴一聲音 螞蟻一氣I5、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誘劑,可以誘殺農業害蟲;在農田間放一定量的性引誘劑,干擾雌雄沖之間的通訊,是雄蟲無法判斷雌蟲的位置,從而不能交配,這樣也能達到控制害蟲數量的目的。即:(1)制造昆蟲性外激素誘殺昆蟲;(2)制造干擾使昆蟲不能識別同種昆蟲的性外激素。6、由于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存在,生物與環境才成為統一的整體。七、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動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維持自然界中生態平衡②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③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2、生態平衡: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叫做生態平衡。.食物鏈和食物網中的各種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 相互制約的關系。其中任一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影響整個生態系統。正是由于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各種生物與環境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動物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可供人類食用、藥用、觀賞用等。.生物防治:利用生物來防治病蟲害,如以蟲治蟲、以鳥治蟲、以菌治蟲等。.生物反應器:所利用的技術是轉基因技術。利用生物做“生產車間”,生產人類所需的某些物質,這個生物或生物的某個器官即生物反應器。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應器是“乳房生物反應器”。它的意義在于:生產成本低、效率高,設備簡單、產品作用效果顯著,減少污染等優點。.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結構和功能來發明創造各種儀器設備的方法。7見仿生例子:飛機一一鳥的飛翔; 薄殼技術一一烏龜的背甲;雷達一一蝙蝠的回聲定位;熒光燈一一螢火蟲的發光原理;宇航服一一長頸鹿的脖子。探究實驗案例分析:下面是小明同學撰寫的實驗報告,他的設計與解釋是否合理?如有不當請給予糾正,并說出你的理由。1、仔細觀察蝗蟲的胸部和腹部,可以在左右兩側找到排列很整齊的一行小孔,這就是氣門。氣門與蝗蟲體內的氣管連通著,氣門是氣體進入蝗蟲身體的門戶』依據給出■提出問題:氣門是蝗蟲氣體進入的門戶嗎?做出假設:氣門是蝗蟲氣體進入的門戶。材料用具:(1)兩只活蝗蟲;(2)兩只試管;(3)清水;(4)玻璃條;(5)細線。實驗步驟:(1)向兩支試管中加入等量的水,分別標號為AB;(2)將蝗蟲用細線固定在玻璃條上;(3)將一只蝗蟲頭浸沒到A試管的水中、將另一只蝗蟲的胸腹部浸沒到 B試管水中。過一段時間觀察。實驗預期結果:B試管中蝗蟲死亡、A試管中蝗蟲仍然活著實驗結論:氣門是蝗蟲氣體講入的門戶。討論:選擇兩只大小、生活狀況相同的蝗蟲,目的是減少其他因素對實驗的干擾2、探究螞蟻的覓食行為:取一紙板,在同一直線上分別設置 AB、GD四個點,分別放上糖,辣椒醬、酸醋、面包,然后平放于蟻穴附近,觀察并回答下列問題:(1)提出問題:螞蟻能識別并取食食物嗎?⑵做出假設:螞蟻能識別并取食食物。(3)實驗中,放置辣椒醬,酸醋的作用是:形成對照。(4)預期現象:螞蟻紛紛爬向糖和面包。(5)得出結論:螞蟻能識別并取食食物。(6)實驗結束后如何處置螞蟻:放回大自然。3、設計探究實驗背景知識:蚯蚓生活在潮濕、疏松、富含有機物的土壤中。它的身體由許多體節構成,體表濕潤并且有許多粗糙的剛毛。蚯蚓依靠肌肉和剛毛運動。請你設計一個實驗來探究:蚯蚓在什么樣的物體表面爬得快(1)我提出的問題是:蚯蚓在什么樣的物體表面爬得快?(2)我的假設是:蚯蚓在粗糙的表面爬得快。(3)實驗方案設計:將個體粗壯的活蚯蚓放在粗糙紙板上,觀察它的運動;將個體粗壯的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觀察它的運動;重復上述實驗 3-5次。⑷預測結果:蚯則在粗糙的物體表面上運動得更快。(5)得出結論:蚯期在粗糙的物體表面上運動得更快。4、不少昆蟲有趨向光源的習性。昆蟲都有趨光性嗎?根據你的生活經驗作出假設,并任選3-5種昆蟲,如螞蟻、蟋蟀、蚊子、蠶蛾、嶂螂等,設計實驗探究:是不是所有昆蟲都有趨光性。作出假設:不是所有的昆蟲都有趨光性。提出問題:所有的昆蟲都有趨光性嗎?設計實驗:①取螞蟻、蟋蟀、蚊子、蠶蛾、嶂螂各5只。②把這5種昆蟲同放在一個暗箱內,然后用手電向暗箱一側射進光亮,過了一段時間,蚊子、蠶蛾發現光亮,飛向有光的一側,而蟋蟀、螞蟻和嶂螂卻沒有一只趨向光源。③重復上述實驗3?5次。實驗現象:蚊子、蠶蛾發現光亮,就向光飛過去,而蟋蟀、螞蟻和嶂螂卻沒有一只趨向光源實驗結論:并不是所有昆蟲都有趨光性。一般蛾類和蚊子有趨光性。5、某同學想探究土壤濕度對蚯蚓生活的影響,未完成,請你接著做。(1)你認為他可在潮濕、疏松、富含腐殖質的環境中才能找到試驗用的蚯蚓。(2)按照科學實驗的要求,他必須設計對照實乙/更具有說服力。在這個實驗中土—壤濕度(或水分)是變量,要控制好。 一⑶你作出的假設是:土壤濕度對土壤有影響(4)請你設計一個實驗來探究土壤濕度對蚯期的影響:(只寫出具體操作步驟即可)準備一個盒子,底面鋪上一層干土,在其中一半澆適量水,然后把 10只形態大小相似的蚯蚓放在中間,盒子蓋上蓋子,幾分鐘后觀察即可。(5)實施計劃(6)得出結論:土壤濕度對蚯蚓的牛活有影響。(7)表達交流6、菜青蟲是生活在十字花科蔬菜菜葉上的一種深綠色的小肉蟲, 它是菜粉蝶的幼蟲。十字花科植物的花一般由四片花瓣組成,并且這四片花瓣呈十字形排列,大白菜、卷心菜、油菜等都屬于十字花科的蔬菜。(1)提出問題:菜青蟲總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這一行為是先天性行為嗎 ?(2)作出假設:菜青蟲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它生來就有的攝食本能,是先天性行為。(3)設計并實施方案?培養菜青蟲:尋找菜青蟲卵,找到后將卵隔離飼養.制取汁液:取白菜、卷心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葉片榨取汁液.用汁液涂濾紙:將榨取的汁液涂在濾紙上.觀察:用未涂汁液的濾紙作對照,觀察菜青蟲趨.向哪里取食 。(4)檢驗假設,得出結論菜青蟲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為是先天性行為。(5)討論和完善計劃.從卵開始進行隔離飼養的目的:從卵開始進行隔離飼養,才可能說明觀察或檢驗菜青蟲的某些行為究竟是本能、還是后天習得的行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對菜青蟲卵隔離飼養的方法:人工條件下飼養菜青蟲,隔離卵并不困難。但要飼養成活,還是有些難度的。首先:要盡可能為菜青中創造一個接近自然牛存環境的飼養條件:如適當的光照、溫度、濕度,充分而新鮮的食物等。其次,飼養的數量也不宜過少,否則很難說明問題。?可以選擇含特殊揮發性油的植物葉片,如薄荷葉、芹菜葉等,看看菜青蟲是否喜歡。葉片最好不要帶毛或刺等,避免其他因素對探究的干擾?實驗用的葉片和濾紙等應當一樣大: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了減少其他因素對實驗的干擾。?W紙的顏色要和菜葉的一樣。選擇一樣的色彩也是為了避免其他因素對實驗的干擾。?最好是事先餓飼一段時間,在菜青蟲有較高食欲時做這項探究。可以將濾紙和菜葉放在同一水平線上,使菜青蟲離濾紙和菜葉同樣距離(距離不要太遠)。放開菜青蟲,看看它會取食什么東西。?對照實驗要在同樣的時間和地點來做:這樣才能保證探究的嚴謹有效7、一個群體中的動物個體向其他個體發出某種信忘 接受信息的個體產生某種行為反應,這種現象叫做通訊。(1)提出問題:螞蟻是怎樣交流信息的?(2)作出假設:』蟻是靠氣味傳遞信息的。(3)設計實驗,完成實驗 ’在設計實驗時,在離蟻穴較遠的地方放的一些食物中,應既有肉食又有植食。因為螞蟻的種類很多,食性也不盡相同,有的為肉食性,有的為植食性,有的則為雜食性。在飼養螞蟻時也需注意它的食性,螞蟻生長繁殖的適宜溫度是 19?29C,10c以下冬眠,洞內要求空氣濕度為90%-95%飼養沙土含水量為10%---15%。(4)檢驗假設,得出結論支持假設。螞蟻的通訊方式之一是依靠氣味。各種動物的特征:(1)腔腸動物:有口無肛門(如海葵、海蟄、珊瑚蟲)(2)軟體動物:身體柔軟,靠貝殼保護身體(如烏賊、章魚、扇貝、蛾螺等)(3)甲殼動物:有堅硬外殼-甲(水蚤、蝦、蟹)(4)環節動物:身體由環狀體節構成(如沙蠶、水蛭、蚯蚓等)(5)昆蟲:身體可分為頭_(觸角),的(足3對,翅2對),腹(氣管)(6)節肢動物門:身體有許多體節,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與節。 (節肢動物門包括昆蟲綱、甲殼綱、蛛形綱、多足綱)(7)兩棲動物:幼體在水中生活用鯨亞吸,成體在陸地生活用肺兼用皮膚呼吸。變態 發育,皮膚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輔所吸作用,體溫不恒定— — —(8)鳥類:有喙無齒,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骨中空,內充氣體,心臟4腔,用胞呼吸,氣囊輔助呼吸、體溫恒定一生殖為卵生—(9)哺乳動物:體表被毛、牙齒有門、犬、臼齒的分化、體腔內有膈,用肺呼吸;心臟有4個腔,體溫恒定T方腦發達,游生哺乳。— — —新八年級上冊第一次月考題一、選擇題TOC\o"1-5"\h\z.腔腸動物在進化中的地位是( )A.低等的單細胞動物 B.低等的多細胞動物C.具有三個胚層的低等動物 D.具有完整消化管的低等動物.下列動物中營自由生活的扁形動物是 ()A血吸蟲B、渦蟲C、海葵D、豬肉絳蟲3、米豬肉是指豬肉內含有 ( )A、豬肉絳蟲的幼蟲 B、豬肉絳蟲的蟲卵C、血吸蟲卵 D、血吸蟲.水蛇常常可以捕到與自己身體差不多大小的獵物,這主要依靠 ( )A刺細胞B、觸手的纏結C、發達的肌肉D、口的吞噬.爬行動物比兩棲動物更適應陸地生活的原因是( )①體表有鱗片或甲②完全用肺呼吸 ③生殖和發育離開了水④卵生,卵夕有堅韌的卵殼 ⑤皮膚裸露A.①②③④ B.①②C.①②③D.④⑤.在下列蛔蟲的形態結構特點中,哪項是不屬于適于寄生生活的( )A.身體呈圓柱形 B.體表有角質層C.生殖器官發達 D.消化管結構簡單.青蛙皮膚裸露而濕潤的意義( )A.保護體內水分不散失 B.有利于體表與外界氣體交換C.減少游泳阻力 D. 適應水中生活,運動靈活.蝌蜴的呼吸特點( )A.完全用肺呼吸B.肺呼吸,需要皮膚輔助呼吸C.用體表呼吸 D.用鯉呼吸.某同學抓到一只青蛙,并把它放到有較多水的魚缸中,準備精心飼養,觀察蛙的活動,可第二天青蛙就死掉了。青蛙死亡的原因是( )A.無法呼吸到充足的氧氣 B.饑餓C.驚嚇D. 水質有問題.在做觀察蚯蚓的實驗時,下列哪種操作可以使蚯蚓處于正常的生活狀態( )A.環境氣體流通好,使蚯蚓體表干燥B.將蚯蚓的體表涂抹凡士林,使體表保持濕潤C.將蚯蚓放入水中,避免體壁變干燥D,經常用浸過水的棉球輕擦蚯蚓體表TOC\o"1-5"\h\z.蚯蚓的體壁總是濕潤的,這有利于蚯蚓( )。A.完成呼吸 B.在土壤中運動 C.吸收營養 D.保持水分.蚯蚓體表剛毛的作用是( )A.防御敵害 B.協助運動 C.捕殺小動物 D.協助呼吸.河蚌身體里的外套膜的作用是( )A.保護河蚌柔軟的身體B.防止水分進入河蚌的身體C防止水分散失 D.幫助消化.白天下過雨后,經常見到蚯蚓爬到地面上來,這是因為( )土壤中缺少空氣,蚯蚓爬到地面上來進行呼吸土壤中食物減少,蚯蚓爬到地面上來進行覓食C.蚯蚓爬到地面上來飲水D.潮濕的地面有利于蚯蚓運動.判斷蚯蚓的前端和后端,最方便的是根據( )A.體節的形狀B.環帶的位置C.剛毛的長短D.口和肛門的位置.環節動物和節肢動物的相似之處是( )A.體表外有外骨骼 B. 身體分部C.身體有許多體節構成 D.靠體壁進行氣體交換.蝗蟲適于陸地生活,其形態結構特點有( )①用氣管呼吸②胸部有三對足兩對翅③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發④視覺發達有一對復眼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關于蝗蟲的氣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氣體交換之處B.氣體進出的“門戶”C.和聽覺有關D.完成氣體交換和形成聽覺.蚯蚓在粗糙的紙板上可以爬行,而在玻璃板上幾乎不能爬行,其原因是()。A,玻璃板摩擦力大 B.蚯蚓不能在土壤之外爬行C.蚯蚓的運動要借助剛毛的活動 D.玻璃板不能粘住蚯蚓的身體TOC\o"1-5"\h\z.將活魚從水中取出,不久便會死亡的直接原因是( )A.體表干燥B.無法呼吸C.身體內缺水D.血液循環停止.鯽魚在水中游泳時,它的口和鯉蓋后緣相互交替地張開和閉合,它是在( )A,吃食物B.排出口腔中的餓廢物C.感知水流 D.呼吸.我國著名的四大家魚是指( )A.青魚草魚鯉魚腦雨 B. 青魚草魚鯉魚鯽魚C.青魚草魚鯉魚浦魚 D. 青魚鯉魚鯉魚浦魚.在藻類繁盛的池塘中,常常看到魚在黎明時浮頭甚至跳出水面的現象.究其原因是A.水溫較低B. 水溫較高 C.水中氧氣較少 D. 水中氧氣充足.以下各項中,不能作為魚類主要特征的是( )A.體表大都有鱗片B.用鯉呼吸,C.活在水中D.體內有脊柱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25、在動物的社會行為中,最占優勢者是( )A、主要表現在攻擊行為上總是得勝者B、最后享用食物者C、往往是一個雌性個體D負擔對外戰斗、保護群體者26、下列幾項動物行為中,不能起到同種個體之間交流信息作用的是( )A蜜蜂的舞蹈行為B、鳥類的各種鳴叫聲C、蜂王釋放的特殊分泌物D烏賊受到威脅時釋放墨汁27、下列幾種動物群體中,不具有社會行為的是( )A、蜜蜂的群體B、螞蟻的群體C、白蟻的群體D、綿羊的群體28、狗外出時走很遠也不會忘記回家的路,這是由于它出去時走不遠就要撒尿,其目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