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克和千克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的重量單位,也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常常要與之打交道的,因此教學時我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了課前調查活動:到商店里找一找食品上的重量標簽;在家里找一找標有重量的東西;把找到的東西和重量記錄下來;看一看商家是用什么來稱量物品的重量。這次調查活動的目的是充分開發學習資源,拓寬學習渠道,豐富學生的感性熟悉,分散學習難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生在課前就已經與克和千克先打了交道,這樣就為下面的教學做好了鋪墊。上課一開頭,學生就在小組內溝通自己收集到的資料,有的還有不同意見,如一個學生找到的雕牌洗衣粉凈重500克,小組中的另一個學生說他找到的也是雕牌洗衣粉卻是250克,兩人僵持不下,爭論得劇烈。后來還是小組長出面解決說:可能是包裝有分大小包的原因,因此你們兩人都沒錯。兩位學生聽到小組長這么說,也覺得有道理,這一場紛爭才算平靜。而我在一旁卻暗自快樂,由于學生們有了問題懂得自己解決了,小組長也充分發揮了作用,看來我們班小組合作溝通的學習方式又有了進一步的進展。
1克的質量比擬微小,簡單被無視。為了幫忙學生建立1克的概念,我找來了幾枚2分的硬幣,由于一個2分的硬幣就是1克。接著通過開火車的形式,讓每位學生都掂一掂,看一看,感受1克物體的輕重。接著啟發學生聯想到生活中熟識的物品,使抽象的概念詳細化,建立正確的表象。很快學生就聯想到了如藥片、圖釘、扣子等物品,看來學生是真正把握了1克的概念。
1千克的質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觸到。如有的學生就匯報說1包食用碘鹽重1千克、6個蘋果大約重1千克、一條福壽魚約重1千克、一瓶大可樂約重1千克……學生找到的1千克的物品還真不少。
當我讓學生比擬兩個重量接近的物體(橡皮擦和鉛筆)時,學生有的用兩手掂一掂,有的說要用秤稱。其中一個學生突發奇想,把尺子放在文具盒上,然后把橡皮擦和鉛筆放在左右兩邊。我看到這,就請這位學生說說他為什么這么做。他立刻向全班同學演示并介紹了他這么做的原理:由于我的尺子是20厘米,我把中間的10厘米對準文具盒,這樣就相當于一個簡易的天平了。原來是上課時我拿來的天平觸發了他的奇思妙想,他通過自己的實踐,得出了正確的答案,解決了問題。看來學生的想象力和制造力是不容無視的。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更加留意培育學生的動手力量、想象力和制造力。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2
克與千克這兩個質量單位雖然學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間接地接觸過,但它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詳細,不能靠觀看得到。為此,本節課重點也就是建立1克、1千克概念過程,本節課主要是從常見的生活場景中引發學生發覺物體的質量與生活聯系親密。同時注意學生對概念的自主構建。讓學生在充分的經受、體驗探究中構建屬于自己的學問體系。把“千克”與“克”這兩個質量單位放在一起進展教學,并作為一個整體來進展認知和構建,形成清楚的概念。事實證明,學生只要對其中一個質量單位把握了,那么另一個概念也就自然把握了。
在建立1克的概念時,讓學生掂一掂一粒花生米約重1克,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舉了生活中很多大約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對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時,我把內容分層細化,讓學生親自掂一掂500克、兩個500克(1000克)的詳細物品。通過掂一掂、比一比、說一說系列活動,充分感受500克、兩個500克(1000克)的實際重量。再利用盤秤驗證出1千克就是1000克。讓學生在動手體驗中,精確建立概念。
學生們對克和千克的熟悉假如僅僅停留在“1粒花生米約重1克”、“兩袋鹽重1千克”的熟悉上,是遠遠不夠的。為了有機地把教學內容與生活中物品的質量建立聯系,把抽象的質量單位更形象詳細化。我讓學生將自己熟識的書包、數學書、鉛筆盒,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稱一稱驗證估量的是否正確。學生通過這些操作,對克與千克的質量觀念是越來越清楚,越來越深刻。
所以,本節課教學時從學生的生活入手聯系生活貼近生活,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從而縮短了生活與教材內容之間的距離,不僅提高了學習興趣,從而也使學生在課堂中主動地獵取了所學新學問。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3
教學反思這是我其次次講授這節課,通過上次大家的指導,我在這節課的設計上又有了一下變動。課程標準的根本理念之一要關注學生的生活閱歷和已有的學問體驗,依據這一理念,我認為在教學《克與千克》后有點感受,現作一下反思。
一、勝利之處:
1、數學問題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
學生雖然對千克與克還不熟識,但教師可以從生活中喚起對它的感受。先讓學生背一背感受人的身體有輕重之分,再讓學生掂一掂自己的學習用具來感受物體也有輕重之分。選擇了學生所熟識的生活中的事和物作為教學資源,從學生已有的生活閱歷和認知水平動身,使學生感受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生活中到處有數學。
2、通過多種學習方式幫忙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
學生在生活中都接觸過質量問題,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念,但是對質量單位還是缺乏熟悉。為了讓學生建立克與千克的熟悉,教學中我實行了多種學習方式幫忙學生建立1克和千克的觀念。
A、通過實際感受幫忙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通過1個二分硬幣和1袋洗衣粉,讓學生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并從中感知一千克比一克要重,再通過加1、2、3、4個硬幣來感知5克的重量,找一找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也許有1千克,這樣學生初步具備了克與千克的表象。
B、讓學生實際測量物品的質量。在上面估測的時候,往往結果與實際質量有出入,這就得需要供應幫忙驗證的工具---稱。學生知道要知道物體的輕重需用秤稱,此時讓學生說說你熟悉哪些秤,再通過課件演示介紹一些常用的秤及熟悉盤秤的使用方法。
C、運用比照的方法建立學問間的聯系。如一手掂一袋洗衣粉,一手掂1個二分硬幣,這樣通過比擬,學生對這兩個單位的實際輕重形成較鮮亮的表象,也簡單把握單位間的關系。
二、缺乏之處:
1、沒做到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享受學習的樂趣
新課程的新理念之一,就是要讓學生的學習方式產生實質性的變化,提倡自主、探究與合作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力量的進展。在教學中由于沒能很好處理好時間的把握狀況,致使小組合作匆忙忙忙,沒能起到很好的實踐效果。
2、學生對克、千克的質量的體驗還不夠豐富
推斷物品有幾克、幾千克,估測值與實際值誤差較大,說明學生對克千克的觀念的建立,還需要通過更為豐富的實踐活動來促進,教學中,假如大膽讓學生舉例估測生活中常見物品的重量,教師再加以引導修正學生的估測誤差,這樣會取得更佳教學成效。
今后,我的教學將連續從學生已有的學問閱歷動身,從學生學習的需要動身,讓數學課堂教學更有效。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4
質量與我們日常生活親密相關,但概念卻有比擬抽象,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中抽象出質量單位克和千克,使學生明確克用于計量比擬輕的質量,千克用于計量比擬重的質量。再通過掂一掂、估一估、稱一稱等實際操作活動,讓學生充分感知質量的輕重,形成直接的感性熟悉。同時培育和提高學生的動手力量和學習力量。克和千克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是全新的質量概念,依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年齡特點以及實際生活閱歷,在課堂設計中通過猜、掂、比、移等活動方式,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做一做,強調多種感官的參加,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一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概念。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5
本課的教學看似簡潔,其實難以把握,主要是雖然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質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熟悉,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學生在生活中都接觸過質量問題,但對質量單位還缺乏熟悉。而質量單位又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詳細,不能靠眼睛觀看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覺來感知。閱歷告知我,孩子承受學問必需是一個過程,由易到難,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這個過程是必需的經受,而不能由教師來代替。因此我在設計克和千克的教學時注意讓學生多方位體驗。針對這種狀況,我教學設計的落點是“體驗”數學。
把體驗克和千克,在體驗中建立詳細的質量單位的活動,貫穿了整節課。學生親自操作,在掂一掂、估一估活動中,建構千克和克的質量觀念。整節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西安郵電大學《雅思英語閱讀與寫作(上)》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神木職業技術學院《雕塑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陽城建職業學院《數字設備與裝備》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萊州市一中2024-2025學年高三數學試題第四次聯考試題含解析
- 遼寧傳媒學院《地質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泉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金融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神木職業技術學院《生態環境保護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因狗咬傷賠償協議書模板.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成都存量房屋買賣合同書
- 二零二五版論行政合同書特權的法律規制
- 評標自動計算表(二次平均法)
- 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系統設計
- 學校食堂管理員崗位職責
- 基礎工程課程設計任務書及例題
- GB/T 20446-2022木線條
- YS/T 922-2013高純銅化學分析方法痕量雜質元素含量的測定輝光放電質譜法
- SMT員工,工藝培訓資料
- GB/T 818-2016十字槽盤頭螺釘
- GB/T 6026-2013工業用丙酮
- GB/T 21923-2008固體生物質燃料檢驗通則
- GB 811-2010摩托車乘員頭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