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傳媒學院《地質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_第1頁
遼寧傳媒學院《地質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_第2頁
遼寧傳媒學院《地質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_第3頁
遼寧傳媒學院《地質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_第4頁
遼寧傳媒學院《地質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自覺遵守考場紀律如考試作弊此答卷無效密自覺遵守考場紀律如考試作弊此答卷無效密封線第1頁,共3頁遼寧傳媒學院

《地質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院(系)_______班級_______學號_______姓名_______題號一二三四總分得分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5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巖漿巖的形成與巖漿的活動密切相關,以下關于巖漿巖的成因和特征的描述,哪一項是不準確的?()A.侵入巖是巖漿在地下深處緩慢冷卻結晶形成的,礦物顆粒較粗B.噴出巖是巖漿噴出地表迅速冷卻形成的,通常具有氣孔和流紋構造C.巖漿巖的化學成分主要包括硅、鋁、鐵、鎂等元素D.所有的巖漿巖都是由一種礦物組成的,成分非常單一2、在研究變質巖的片理構造時,片理的形成與以下哪種變質作用關系密切?()A.接觸變質作用B.區域變質作用C.動力變質作用D.混合巖化作用3、在研究地質歷史中的氣候變化時,冰期和間冰期的交替對地球表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冰期,以下哪種地理現象會更加顯著?()A.海平面上升B.大陸冰川擴張C.沙漠面積縮小D.熱帶雨林范圍擴大4、地質歷史時期的古生物化石記錄了生命的演化歷程。對于化石的保存條件,以下哪一項說法不準確?()A.快速掩埋有利于化石的形成和保存B.穩定的沉積環境有助于化石的長期保存C.只有具有堅硬骨骼或外殼的生物才容易形成化石D.所有生物在死后都有同等的機會形成化石并被保存下來5、在分析地質構造對隧道穩定性的影響時,以下哪種地質構造會增加隧道施工的難度?()A.背斜核部B.向斜核部C.斷層破碎帶D.單斜巖層6、在研究地質構造對工程建設的影響時,需要考慮地層的穩定性和巖石的力學性質。以下哪種地質構造不利于隧道工程的建設?()A.背斜B.向斜C.斷層破碎帶D.單斜構造7、對于地層的接觸關系(整合接觸、不整合接觸)的判斷依據和地質意義,以下哪一項是正確的?()A.整合接觸表示地層連續沉積,沒有明顯的沉積間斷;不整合接觸表明地層沉積有中斷,存在侵蝕面,反映了地殼運動和沉積環境的變化B.地層的接觸關系無法判斷,也沒有地質意義C.所有的地層接觸都是整合接觸,不存在不整合接觸D.地層的接觸關系只與地層的厚度有關,與地殼運動無關8、在研究地質過程中的風化殼時,風化殼的厚度和成分與多種因素有關。在炎熱潮濕的氣候條件下,風化殼通常具有怎樣的特點?()A.厚度較薄,成分簡單B.厚度較厚,成分復雜C.厚度不穩定,成分隨機D.厚度和成分與氣候無關9、在地質歷史時期,地球上曾經發生過多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事件,其中導致恐龍滅絕的事件是:()A.奧陶紀末期生物滅絕事件B.泥盆紀末期生物滅絕事件C.二疊紀末期生物滅絕事件D.白堊紀末期生物滅絕事件10、在研究地質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時,通過分析黃土高原的黃土層可以獲取相關信息。黃土層中的粒度變化通常反映了?()A.氣候變化B.構造運動C.沉積環境D.生物演化11、在研究地質構造對地震活動的影響時,以下哪種地質構造區域地震活動較為頻繁?()A.穩定的地塊內部B.大型褶皺構造的核部C.斷層交匯地帶D.單斜構造的緩傾斜部位12、在研究地質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時,冰期和間冰期的交替是重要的特征。以下關于冰期的氣候特點,哪一項是正確的?()A.氣溫高,降水多B.氣溫低,降水少C.氣溫高,降水少D.氣溫低,降水多13、在研究地質構造對礦產分布的影響時,背斜構造常常是油氣儲存的有利場所,這是因為背斜具有怎樣的特點?()A.巖層向上拱起,形成封閉的空間B.巖層向下彎曲,容易聚集油氣C.巖石破碎,有利于油氣滲透D.巖石堅硬,能夠承受油氣壓力14、在研究礦物的光學性質時,礦物的光澤可以分為金屬光澤、半金屬光澤和非金屬光澤。以下哪種礦物具有金屬光澤?()A.黃鐵礦B.石英C.石膏D.長石15、在研究地質構造時,褶皺和斷層是常見的構造類型。向斜構造在未被侵蝕時,其地表形態通常表現為?()A.山地B.谷地C.平原D.丘陵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有多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河流的侵蝕作用包括()、()和()三種方式。河流在不同的河段,其侵蝕作用的方式和強度也有所不同。請分別描述河流在上游、中游和下游河段的侵蝕作用特點,并解釋其形成原因。2、地質年代的劃分單位從大到小依次為()、()、()、()和(),通過對地層中化石的研究以及放射性同位素測年等方法,可以確定不同地層的形成年代和地質歷史事件的先后順序。3、河流的沉積作用會形成各種各樣的沉積地貌,如()、()、()和()等,這些地貌反映了河流的沉積過程和環境變化。4、變質巖的結構主要有()、()、()和()等。變質巖的構造常見的有()、()、()和()等。5、地球內部的壓力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在地殼底部壓力約為(),在地幔頂部壓力約為(),在地核中心壓力可達()。6、變質巖的變質程度可以通過()、()、()和()等方面來判斷,變質程度的高低反映了巖石所經歷的變質作用的強度。7、沉積巖的膠結類型主要有基底膠結、孔隙膠結和()膠結,基底膠結的巖石強度(),孔隙膠結的巖石滲透性()。8、河流的水系形態可以分為()、()、()、()和()等類型,水系形態與地形和地質條件有關。9、沉積環境的判別標志包括巖石的顏色、成分、結構、構造、生物化石和()等,例如,海相沉積環境中常見的生物化石有()、珊瑚等,陸相沉積環境中則常見植物化石。10、斑巖型礦床通常與()有關,其礦化具有()的特征,常見的金屬礦物有()、()等。三、論述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共25分)1、(本題5分)論述地質學在城市地下空間開發中的應用,分析城市地質工作對地下空間利用的重要性。2、(本題5分)論述地質構造的解析方法與構造演化歷史的重建,分析構造地質學在區域地質研究中的作用。3、(本題5分)論述地質建模技術的原理、方法及在地質學中的應用,分析地質建模對礦產資源評價和工程地質的意義。4、(本題5分)探討地質學在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綠色發展中的應用,分析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綠色發展的主要策略和措施。5、(本題5分)論述地質災害如滑坡、泥石流的形成機制、誘發因素和防治措施,分析地質災害的風險評估和預警方法。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個小題,共40分)1、(本題10分)地質構造對地震活動的分布和強度具有控制作用,請詳細分析不同類型地質構造(如板塊邊界、斷裂帶)與地震的關系、地震活動的地質特征、地震危險性評估的方法,以及地質構造在地震預測和抗震設防中的應用。2、(本題10分)地質歷史時期的沉積環境變化反映了地球的演化過程,請論述主要的沉積環境類型(如海洋環境、湖泊環境、河流環境)的特征和演化,以及如何利用沉積巖的特征恢復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