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消費主義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_第1頁
論消費主義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_第2頁
論消費主義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_第3頁
論消費主義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論消費主義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摘要]消費主義是指以美國為代表,在西方興旺資本主義國家普遍存在,也在不興旺國家發現的一種文化態度、價值觀念或生活方式。本文簡要介紹了消費主義的概念與特征,重點是從兩個角度來討論其對主觀幸福感的消極影響,這兩個角度分別是群體和個體的角度。最后提出了相應的建議來克制消費主義的不良影響。[關鍵詞]消費主義主觀幸福感自我實現消費主義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在美國開場出現并逐漸盛行的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工業革命以來,物質產品實現了極大的富足,人們在擴大的市場面前實現了消費者意義上的平等。尤其是二戰以后,隨著美國經濟的飛速開展,整個社會被鋪天蓋地的關于廣告和物質的話題所覆蓋,人們消費的欲望也隨之膨脹,以致于獲取財物和消費成了美國文化普遍承受的標志著成功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手段。全球化的趨勢使得對于消費主義的認可和承受蔓延到了世界各個國家,不僅包括西方興旺國家,我國這樣的開展中國家也沒有幸免。一、消費主義的界定及其特征所謂消費主義,主要是指以美國為代表,在西方興旺資本主義國家普遍存在,也在不興旺國家發現的一種文化態度、價值觀念或生活方式。在這里,消費的目的并不僅僅是滿足實際的需要,而是為了滿足不斷被群眾傳媒刺激出的消費欲求。商品的使用價值讓位于其符號象征意義,價格昂貴的商品成為了人的地位、品味等的同義詞,人們進而認為消費等同于高質量的生活,等同于幸福。劉曉君對于消費主義的特征總結的比擬全面,他認為:(1)西方消費主義文化是建立在機器大工業根底上,以大規模商品消費和交換為特點的一種工業文化,它以鮮明的重視物質消費的物質主義為特征,并通過物質的占有來到達心理的滿足。(2)消費主義的大規模消費需求是被制造出來的,并于無形中將所有人都卷入其中,使人們永無止境的追求高消費。(3)消費主義是對商品象征意義的消費,并將其看作是自我表達和社會認同的主要形式,看作是較高生活質量的標志和幸福生活的象征。(4)向社會各個領域浸透的消費主義日益在全球獲得其正當性和合法性,成為一種新的社會統治方式,表達著一種新型的社會生活組織。在這種消費方式中,人們失去了作為消費者的自由性。在群眾傳播媒介的鼓吹下,人們看似自主的選擇已經被預先設定了方向。這種被制造出來的消費需要,就是馬爾庫塞所說的“最流行的需要〞,它們是“按照廣告來放松、娛樂、行動和消費,愛或恨別人所愛或恨得東西〞,也就是“虛假的需要〞。他認為,“這種需要使辛勞、攻擊、不幸和不公正長期存在下去〞。那么,奢侈的消費終究等不等于幸福生活呢,這是我們接下來要討論的問題。二、消費主義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上個世紀80年代末,我國參加了一次國際調查。數據說明,當時我國國民的幸福指數為64%。到1991年,這一數據上升為73%,這主要得益于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和多項經濟改善措施的施行。而到了1996年,這一數據卻下跌為68%。按照消費主義的觀點,物質財富增長和消費程度進步,相應的人們對于生活的滿意感以及幸福感也應該有所增加。但是大量事實說明經濟增長和消費主義與主觀幸福感并非簡單的線性關系。在工業化程度相當高的國家,隨著物質財富急劇增長,跨時間的主觀幸福感程度也沒有表現出本質性的變化。Diener和Bisas-Diener總結財富和幸福的研究時認為:(1)富裕國家的人們比貧困國家的人們更幸福;(2)最近的10年里,興旺國家的財富增加并未導致幸福感動的增加;(3)同一個國家內,財富差異與幸福僅有微弱的正相關;(4)個人財富的增加不一定導致幸福感的增加;5.迷戀金錢的人并不比那些對財富冷淡的人感到更幸福。這說明,物質財富在一定范圍內增加時,由于豐富的消費品極大的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人們的幸福感會相應提升。但是超出某一臨界值之后,縱情消費已經無助于人們內在的幸福感受,甚至會帶來不良后果。1.就整個人類群體的角度而言消費主義有兩大表現,分別是浪費性消費和夸耀性消費。用美國銷售分析家維克特?勒博的話來說就是:“使消費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要求我們把購置和使用貨物變成宗教儀式,要求我們從中尋找我們的精神滿足和自我滿足……我們需要消費東西,用前所未有的速度去燒掉、穿壞、更換或扔掉〞。這便是消費主義所倡導的過度消費、一次性消費等的生動描模這種消費方式帶來的后果不言而喻。消費商為了最大程度的實現自己的利益,加快了商品更新換代的速度,“新包裝〞、“新配方〞層出不窮的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從而使得消費者大量拋棄仍具有使用價值卻已經“過時〞的商品,造成了自然資源的極大浪費。此外,龐大數量的消費和生活垃圾遠遠超過生態環境的修復和自凈才能,必然導致生態的危機。轉貼于論文聯盟.ll.不管是高消耗、高污染的消費方式,還是注重享受的生活方式,都是非常短視的。自然資源的總量是一定的,其再生才能也有限,經不起人們經年累月的浪費和破壞。人類在肆意消費中體驗到的短暫的快感,是以犧牲后代更為長遠的幸福為代價,這代價不可謂不大。2.就個體的角度而言消費主義是一種物質主義的生活方式。信仰這種生活方式的人沉迷于財富的累積和感官的滿足。他們認為消費品一定意義上象征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品牌越大、檔次越高自我價值感和幸福感也就越大。然而,Rihins和Dasn在關于物質主義者的研究中得出的結論,重視財物獲取與消費的物質主義者比非物質主義者對生活更不滿意。馬斯洛在其需要層次論中指出,人的最高層次的需求是自我實現。只有當人們可以最大程度發揮自己的潛能,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才能體驗到真正的幸福。發自外在強迫性的而不是內在的需求和目的,只會阻礙人們求知與求美。艾倫?杜寧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他認為經濟活動只是滿足人的根本需要的活動,它不應被當做具有最高意義的活動,人類的追求應“從物質的一端轉向非物質的一端〞。牛津大學的心理學家邁克爾?阿吉爾認為,真正的幸福是被掩蓋了的社會關系、工作和閑暇。社會關系主要是指家庭以及團體中個體與別人的關系,然而在消費主義盛行的社會,人們減少了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對社會問題保持更為冷漠的態度,人們彼此的依戀程度有所下降。在一些探究物質主義與幸福感之間潛在中介變量的研究中,hristpher等人發現控制社會支持會導致物質主義與積極情感的相關程度降低,這說明缺少社會支持可能是物質主義與低幸福感相聯絡的原因。工作的全部以及唯一目的成了物質利益這一外在動因,個體很少從工作中感受到自我效能感的進步所帶來的愉悅。人們由于受到消費主義的極大驅動,將大局部時間投入到了財物的獲取之中,面對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可供身體與精神放松與休閑的時間越來越少了。弗洛姆指出,消費的意義在于給人一種更幸福、更滿足的生活。消費是通向目的即幸福的手段,遺憾的是,人們沉溺在消費主義所帶來的虛幻的感官愉悅之中,將消費與幸福錯誤的劃上了等號,以為物質性的東西能代替心理上的需要,這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現代人精神上的荒蕪,人的本質漸漸流失在對物的追逐中。如何才能擺脫消費主義的泥淖,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幸福呢?對于個人來說,Bven提出了一種更為安康的分配金錢的策略,即將可隨意支配的局部更多運用到生活經歷上面,比方旅游等,而不是用于購置物質性商品。他認為這是由于生活經歷不像物質財富那樣容易受到負面的社會比擬。而與別人比擬正是產生不幸福的原因之一。對于整個社會來說,越來越多的學者倡導我們采取文化消費的方式。所謂文化消費是指人們根據自己的主觀意愿,選擇文化產品和效勞來滿足精神需要的消費活動。這種非物質追求的消費活動,在人們已經根本不需再為吃穿發愁的當今社會,可以最終實現人的全面開展。金錢確實是高質量生活的必要條件,消費也確實能在帶給我們物的享受的同時帶來精神的愉悅,但是假如把生活的全部意義都附加在這些冰冷的外物之上,隨著它們的消耗人生的價值也會磨損。參考文獻:[1]BurrughsJE,RindflEishA.aterialisandell-bEIng:Abehavir.JurnalfnsuerPsyhlgy,2022,14(3):198-212.nflitingvaluesperspetive.JurnalfnsuerResearh,2002,29(3):348-370.[2]劉曉君.全球化過程中的消費主義評說[J].青年研究,1998,(6).[3]賈小玫,文啟湘.文化消費:國民實現幸福的上佳途徑[J].消費經濟,2022,23(5):3-5.[4]DienerE,Bisas-DienerRIneandsubjetiveell-being:illneyakeushappy.Unublishedanusript,UnivfIllinis,2000.[5][美]艾倫?杜寧.多少算夠?——消費社會與地球的將來[].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5.[6]RihinsL,DasnS.Ansuervaluesrientatinfraterialisanditseasureent:Saledevelpentandvalidatin.JurnalfnsuerResearh,1992.303-316.[7]hristpherAN,KuSV,AbrahaK,etal.aterialisandaffetiveell-being:Therlefsi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