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全國自學考試03291人際關系學試題答案_第1頁
2012年10月全國自學考試03291人際關系學試題答案_第2頁
2012年10月全國自學考試03291人際關系學試題答案_第3頁
2012年10月全國自學考試03291人際關系學試題答案_第4頁
2012年10月全國自學考試03291人際關系學試題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全國統一命題考試人際關系學試題課程代碼:03291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1.人和動物的最大區別在于(A)1-3A.人的社會性 B.人的創造性C.人的主體性 D.人的能動性2.以血緣關系為例,如果父母不養育未成年子女,或子女不贍養年邁體弱的父母,就可能被某一方或相關機構提起訴訟。這表明(D)1-6A.利益是生產關系的基礎 B.利益是政治關系的基礎C.利益是法律關系的基礎 D.利益是道德關系的基礎3.人際行為三維理論是以人際需要理論為基礎闡述人際關系的形成、取向、類型以及群體聚散過程、特征的理論,其主要代表人物是(A)2-43A.美國學者舒茨 B.美國社會學家喬治·C·霍曼斯教授C.美國學者拉爾夫·林頓 D.美國學者洛特利斯伯格4.角色實現的關鍵是(D)2-46A.角色扮演 B.角色期望C.角色沖突 D.角色意識5.以下觀點正確的是(B)3-76A.人的生產不產生社會關系B.人和自然界的關系是人際關系的物質基礎C.思想意識決定了人際關系D.物質交往是文化層次高的人主要的交往方式6.莎士比亞在《雅典的泰門》中描述到:“金子!黃黃的、發光的、寶貴的金子這東西,只這一點點兒,就可以使黑的變成白的,丑的變成美的,錯的變成對的,卑賤變成尊貴,老人變成少年,懦夫變成勇士?!薄澳銜贡炕癁槟z漆,仇敵互相親吻!為了不同的目的,你會說任何的方言!”這兩段話體現的是(D)3-71A.原始社會的血緣關系 B.奴隸社會的依附關系C.封建社會的宗法關系 D.資本主義的金錢關系7.既是交往活動的發起者,又是交往結果的首先且直接受益者的是(A)4-102A.交往主體 B.交往對象C.交往受眾 D.交往客體8.若干交往主體出于不同的交往目的與同—個交往對象進行交往,從而實現不同的交往結果,這即是凝聚式交往。請判斷凝聚式交往屬于(B)4-108A.交往內容 B.交往過程C.交往目的 D.交往環境9.在社會生活中,人們所結成的影響最廣泛、最重要、最持久的關系是(C)5-132A.經濟關系 B.道德關系C.政治關系 D.法律關系10.下列對宗教信仰自由的理解正確的是(D)5-137A.宗教信仰自由是對信教者而言的B.國家保護一切宗教活動C.到各種場所宣傳宗教教義符合宗教信仰自由政策D.宗教信仰自由也包括不信仰宗教的自由11.人際交往的最原始、最低級的形式是(A)6-160A.本能型交往 B.規范型交往C.原則型交往 D.功利型交往12.人際交往的心理動力因素主要包括(A)6-163A.需要、動機、興趣、理想、信念、價值觀和世界觀等B.氣質、能力與性格等C.反應評價、社會比較、自我感覺等D.自卑心理、妒忌心理、自傲心理、自私心理等13.禮貌原則的核心是(D)7-207A.禮貌儀表 B.禮貌舉止C.禮貌用語 D.尊重他人14.在以下協調人際關系的原則中,能夠體現人際交往最基本的動機的原則是(C)7-208A.平等原則 B.人道原則C.互利原則 D.擇善原則15.把非言語溝通分為四個符號系統即光學——動力符號系統、輔助語言符號系統、空間和時間符號系統、視線接觸符號系統的學者是(A)8-233A.著名社會心理學家、莫斯科大學教授安德列耶娃 B.奧地利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C.美國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卡爾·羅杰斯D.美國神經病學家,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學家艾里克森16.首因效應、近因效應、暈輪效應、刻板印象在人際交往心理障礙的表現形式中屬于(C)8-240A.信息溝通層次 B.人際認知層次C.歸因層次 D.交往互動層次17.運用“將自己的現實與自己的未來目標相比”方法時,應當盡量避免(B)9-252A.自我肯定 B.自我否定C.自我悅納 D.自我欣賞18.正確對待自己的方法是(C)9-253A.利用自我的觀察、自我的思想、自我的感受、自我的意圖來認識自己B.將自己的現實與自己的未來目標相比、將自己的現實與自己的過去相比C.實事求是的肯定自己、實事求是的否定自己、盡量避免自我挫傷D.根據社會上的其他人對自己的態度來認識自己、通過與社會上與自己地位條件相類似的人來認識自己19.敢于直陳人過、敢于開展批評的朋友是(B)10-326A.摯友 B.諍友C.密友 D.益友20.古人云:“長相知,不相疑”講的是夫妻之間要(A)10-305A.互信、互勉、互慰B.互敬互愛、相敬如賓C.互幫、互讓、互諒D.愛人有了外遇,要頭腦冷靜、耐心勸導、真誠信賴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無分。21.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是指(BCD)5-137A.要求宗教信徒放棄宗教信仰B.要求信教群眾把愛黨、愛國、愛教結合起來C.宗教活動要遵守憲法和法律D.宗教活動要服從和服務于國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體利益E.用馬克思主義思想取代迷信思想22.現代道德規范的內涵就是社會公民超越血緣和親緣關系的(ABCDE)6-183A.平等待人 B.互尊互愛C.克己尊禮 D.真誠守信E.寬容大度23.對相容原則的正確理解是(ABE)7-213A.相容就是謙讓與寬宏大量、豁達與容人之短B.相容就是寬容與寬以待人、抑制與自我調整C.相容就是語言表達適度、舉止適度D.相容就是態度適度、表情適度E.相容就是轉換器、不是懦弱,而是自信24.采用避免直接沖突,善于心理換位的說服他人的技法時應注意的問題包括(BCE)9-279A.從對方的需求出發,從對方的角度看問題B.使自己等同于對方,越是等同于對方,你的說服就越有力量C.反映對方的感受,考慮說服者的處境D.提出大家公認的、能夠取得對方認同的常識性問題。E.自覺地運用換位思考,去接近、認識、理解對方,逐步打開對方的心理缺口25.與外賓交往中必須注意的常用禮節包括(ABCDE)11-360A.日常交往禮節 B.見面時的禮節C.談話時的禮節 D.參加宴請的禮節E.進入外賓辦公室或住所時的禮節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26.社會測量法1-26答:指的是通過制定量表對研究對象的人際關系加以測量的方法。27.物質手段4-106答:是指用以進行人際交往的各種具有價值的物質。28.擇善原則7-210答:指人際交往的選擇性原則,即擇善而交,擇善而從的原則。29.自我介紹9-255答:是指在沒有中介人、無需中介人或者雖有中介人參與但仍有必要加以補充的情況下,自己向交際對方就自身情況所做的簡單說明。30.競爭11-347答:是指社會交往中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跟他人爭勝的一種行為。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31.簡述人類的起源和人際關系的產生。3-63答:人類的起源和人際關系的產生具有同步性。(1分)在從猿到人的極其漫長的歷史轉變過程中,勞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1分)勞動使猿類祖先發生了三個主要體系的變化:(1)機體的進化和器官的完善。(1分)(2)心理的發展和意識的形成。(1分)(3)關系的人化和人類的出現。(1分)32.怎樣交流情感有益于身心健康?4-117答:(1)消除孤獨,交流情感。(2分)(2)減輕痛苦,增加快樂。(2分)(3)減少疾病,延年益壽。(1分)33.政治關系在不同歷史階段的表現。5-131答:(1)原始社會的政治關系——平等的關系。(1分)(2)階級社會的政治關系——壓迫與被壓迫的關系。(2分)(3)社會主義社會的政治關系——同志式的關系。(2分)34.簡述魏斯的社會關系律。6-164答:1974年魏斯提出了人際關系的六種基本需要即社會關系律。(1)依附需要。(2)社會整合需要。(3)價值保證的需要。(4)可靠同盟的需要。(5)需求指導的需要。(6)關心他人的需要。評分參考:答對每個要點給1分,任答對5個要點給滿分5分。35.如何有效消除和調試人際交往的心理障礙?8-243、244、245答:(1)培養健康心理。(2分)(2)塑造健全人格。(2分)(3)加強自我修養。(1分)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36.評述人群關系理論。2-39答:1933年,梅奧出版的《工業文明中的人性問題》標志著人際關系學說的創立。(1分)羅特利斯伯格的專著和與人合著的《管理和工人》、《管理和士氣》對人群關系理論做了進一步地闡述,為人群關系理論的創立和傳播做出了貢獻。(1分)人群關系理論主要集中的四個主要領域:(1)有關人的需要、動機和激勵的問題。(1分)(2)同企業管理有關的所謂“人性”問題。(1分)(3)企業中的非正式組織及人際關系問題。(1分)(4)企業中的領導方式問題。(1分)評述:人群關系理論強調人的因素和人際關系在發揮人的積極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分)人群關系理論也存在片面性:(1)其創始人往往不恰當地夸大人際關系學說的影響和作用;(1分)(2)將人群關系理論同其他管理科學對立的傾向;(1分)(3)將人際關系狀況看成是實現企業效率的決定因素等。(1分)37.試述對親屬求情求助堅持原則的正確做法。10-321答:(1)熱情接待。(2分)(2)要對親屬的請求做冷靜分析,分清是非。(3分)(3)對違背黨紀國法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事,要堅決抵制。(2分)(4)應該幫忙的,就要盡心盡力去幫,切不可敷衍了事。(3分)六、案例分析題(10分)38.據報道:某單位網站的一個論壇的管理員到網上巡視,發現在某帖子上,本單位某部門的未婚女主管的頭像被剪接在幾張淫穢的圖片上。于是向本單位領導報告,領導批示報警。報警后市公安局網監支隊會同網監部門迅速展開偵查,發現將淫穢圖片傳到論壇的人是邱某。隨后,警方傳喚了邱某,起初邱某百般抵賴,但警方在邱某的電腦上發現了該部門女主管的照片,經過鑒定證實該照片與被剪接在淫穢圖片上的相片吻合,在證據面前邱某承認了該事件系自己所為。警方在調查中發現,邱某也是某企業的主管,她與該單位某部門的女主管并不相識,也沒有任何恩怨,只是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某單位的論壇上看到了該部門女主管的照片被吸引,覺得該女主管比自己長得漂亮,心存妒忌,于是就將女主管的頭像剪接在淫穢的圖片上,并且傳到了網上。公安機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有關規定,對邱某做出了行政拘留15天,并沒收了用于作案的筆記本電腦一臺的處罰決定。請根據案例,應用嫉妒心理及其特點和加強自我心理修養的相關知識分析邱某的行為。8-226;8-248答:(1)嫉妒心理是一種不良的情緒體驗,嫉妒心理是在與他人比較之下,發現自己許多方面不如別人而產生的不滿、不服氣、嫉恨、惱怒的一種情緒體驗。(1分)嫉妒心理具有普遍性,指向性,對等性,潛隱性,變異性,社會危害性的特點。本案例中邱某的妒忌心理的產生具有指向性,對等性,社會危害性的特點。(1分)(2)指向性:是指邱某的妒忌心理的產生具有針對性;即指向具體的人和事,邱某指向了比自己漂亮的某單位女主管。(1分)(3)對等性:嫉妒者(邱某)與被嫉妒者(某單位女主管)之間一般都是年齡、性別、學歷相同或相近;身份,地位,級別相當火條件、能力相似。(1分)(4)社會危害性:嫉妒心理是一種非常有害的心理。無論是對嫉妒者或被嫉妒者的生活、工作、事業都會產生消極的負面影響。本(1分)案例中,對于嫉妒者(邱某)來說,損害身心健康并遭到治安處罰;對于被嫉妒者(某單位女主管)來說,由于受到不公正的詆毀、攻擊和中傷,使其身心疲憊。在現實社會中,由于不堪忍受其辱誹謗輕生,或被對方殘害致死的事時有發生。(1分)邱某由于妒忌心理升級、喪失理智,不僅傷害了雙方身心健康,而且,也給社會造成了不良影響。(1分)(5)心理修養是指人們對心理的分析和調適養成習慣并達到一定的水平。(1分)加強心理修養就是要求人們養成自己遇事做心理分析的司慣,隨時調適心態,自我減壓,放慢工作或學習的節拍,緩沖壓力。作(1分)為邱某必須充分認識妒忌的社會危害性,積極加強自我心理修養,克服不實際的與他人攀比心理,調整自己的心態、保持一顆平常心,以消除和預防妒忌心理的發生。(1分)HYPERLINK"/webc.htm?new=0&sid=800002864&ei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