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b馬克思主義習題2022/11/161下列屬于社會意識形態的有()。A.形式邏輯B.語言學C.倫理學D.歷史學[CD]2022/11/162社會存在是指社會的物質生活條件,它有多方面的內容,其中最能集中體現人類社會性質的是()A.社會形態B.地理環境C.人口因素D.生產方式
[
D]2022/11/163“我們一定要毫不動搖地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體現的哲理有()。A.矛盾的主要方面對事物的性質起主導作用B.主要矛盾對事物的發展起決定作用C.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D.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的發展具有決定作用[BC]2022/11/164與“有無之變,更出迭入”這句話的哲學意思相一致的是()A.塞翁失馬,焉知非福B.斗轉星移,物是人非C.機不可失,時不再來D.動者恒動,勤者恒靜[A]2022/11/165下列關于《共產黨宣言》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是法國大革命的理論基礎B.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正式誕生C.貫穿全書的基本思想是唯物主義的歷史觀D.把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原理融為一體[A]2022/11/166“我國目前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呈現新的階段性特征”,這一判斷的哲學依據是()A.事物的根本矛盾沒有變化,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B.事物的基本矛盾沒有變化,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C.事物的主要矛盾沒有變化,矛盾主要方面發生了變化D.事物的主要矛盾沒有變化,次要矛盾發生了變化
[D]2022/11/167作家肖伯納說:“人生有兩大悲劇,一是沒得到你心愛的東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學者周國平則說:“人生有兩大快樂,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于是你可以去尋求和創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于是你可去品味和體驗。”從哲學角度看,兩個觀點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是()A.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認識過程B.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特征C.人們的認識結果是由客觀對主體的作用決定的D.意識對于客觀事物的反映是主動的、有選擇的
[D]2022/11/168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全面統治時期建立起延安革命根據地,實現了局部執政。從哲學的角度看,這種狀況表明()A.事物的發展處于量變階段,尚未發生質變B.事物的發展處于質變階段,但只是出現了部分質變C.事物的發展處于量變階段,但出現了局部性部分質變D.事物的發展處于量變階段,但出現了階段性部分質變[CD]2022/11/169我國數學家華羅庚再一次報告中以“一支粉筆多長為好”為例來講解他所倡導的選法,對此,他解釋道:“每支粉筆都要丟掉一段一定長的粉筆頭,但就這一點來說愈長愈好。但太長了,使用起來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斷。每斷一次,必然多浪費一個粉筆頭,反而不合適。因為就出現了粉筆多長最合適的問題——這就是一個優選問題。所謂優選問題,從辯證法的角度看,就是要()
A.注重量的積累B.保持事物質的穩定性C.堅持適度原則D.全面考率事物屬性的多樣性
[C]2022/11/1610下列對“歷史規律實現過程”的看法不正確的是()A.表現為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統一B.表現為決定性和選擇性的統一C.表現為預期性和非預期性的統一D.表現為盲目性和自覺性的統一[D]2022/11/1611恩格斯說:“鷹比人看得遠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識別的東西遠勝于鷹。狗比人具有銳敏得多的嗅覺,但是它連被人當作為各種物的特定標志的不同氣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別不出來。”人的感官的識別能力高于動物,除了人腦及感官發育得更完美之外,還因為()A.人不僅有感覺還有思維B.人不僅有理性還有非理性C.人不僅有直覺還有想象D.人不僅有生理機能還有心理活動[D]2022/11/1612“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辯證法認為發展的實際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新生事物必然取代舊事物,從根本上說,是因為()A.新生事物產生于舊事物之后,是新出現的事物B.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結構和功能,能適應已經變化了的環境和條件C.新生事物是對舊事物的揚棄,并添加了舊事物所不能容納的新內容D.在社會歷史領域內,新生事物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要求[BCD]2022/11/1613《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問題的決定》強調,要進一步推動國有資本更多地投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增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之所以要增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從哲學上講是因為A.任何事物都是部分與整體的統一B.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決定的C.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本原因D.事物的發展是由弱到強、由低級到高級的運動過程[B]2022/11/1614《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將“防患于未然”作為一個基本要求,“預測和預警”包含的哲理有()A.承認因果聯系的客觀性,是正確認識和解決問題的前提B.正確把握因果聯系,可以提高人們活動的自覺性和預見性C.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D.原因和結果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E.認識因果聯系,就可以避免災害發生[ABD]2022/11/1615“事情有大道理,有小道理,小道理都歸大道理管著。服從和服務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這個中心,就是大道理。”這句話體現的哲理是()A.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B.要抓事物的主要矛盾C.要尊重客觀規律性D.要發揮主觀能動性[A]2022/11/1616“要正確處理好投資和消費、內需和外需的關系,最根本的是擴大國內消費需求。”這句話體現的哲理是()。A.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B.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C.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D.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AC]2022/11/1617“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恩格斯這句話蘊含的哲理是()A.矛盾雙方相互排斥B.矛盾雙方相互滲透C.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依存D.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D]2022/11/1618赫拉克利特認為萬物的本原是火,世界是按規律燃燒著,照規律熄滅著的一團永恒的活火。赫拉克利特的這一觀點屬于()A.客觀唯心主義B.主觀唯心主義 C.樸素唯物主義 D.機械唯物主義[C]2022/11/1619從哲學角度看,成語“守株待兔”中農夫的錯誤在于()A.把偶然當必然B.把現象當本質C.把可能當現實D.把原因當結果[A]2022/11/1620下列關于客體與物質形態關系的觀念正確的是()A.所有客體都是物質形態,所有物質形態都是客體B.所有客體都是物質形態,部分物質形態都是客體C.部分客體都是物質形態,所有物質形態都是客體D.部分客體都是物質形態,部分物質形態都是客體[C]2022/11/1621溫總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必須堅持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既強調統一思想,顧全大局,又鼓勵因地制宜,探索創新,形成共克時艱的強大合力”,這句話蘊含的哲理有()A.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B.共性與個性的辯證關系C.內因與外因的辯證關系D.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
[AB]2022/11/1622“手中無網看魚跳”、“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強調的是()A勞動者的重要性B生產工具的重要性C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D生產關系的重要性[B]2022/11/162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淵,不知地之厚也。”這句話說明()A.人的一切知識都是從直接經驗中獲得的B.人的意識具有創造性C.人的認識是獨立于實踐之外的D.實踐在認識過程中具有決定作用
[D]2022/11/1624下列觀點中屬于主觀唯心主義的是A.存在就是被感知B.上帝創造世界C.人是萬物的尺度D.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據和摹仿的原理[AC]2022/11/1625下列說法中,屬于客觀唯心主義的有A.萬物皆備于我B.吾心即宇宙C.理在事先D.謀事在人,成事在天[CD]2022/11/1626物質的根本屬性是()A.客觀實在性B.運動C.發展D.辯證性[B]2022/11/1627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本質特征是()A.階級性和群眾性的統一B.歷史性和現實性的統一C.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D.批判性和創造性的統一[C]2022/11/1628在下列命題中,屬于客觀唯心主義哲學觀點的是A.世界統一于存在B.世界是觀念的集合C.世界是絕對觀念的異化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創造物E.物是感覺的復合[CD]2022/11/1629意識的本質是()A.人腦的機能、物質的反映B.人腦產生的特殊物質C.感覺的總和D.邏輯的集合[A]2022/11/1630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世界統一于()存在B.精神C.物質D.原子[C]2022/11/1631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世界在本質上是()A.各種物質實體的總和B.多樣性的物質統一C.物質和精神的統一D.主體和客體的統一[B]2022/11/163219世紀中葉,馬克思恩格斯把社會主義由空想變為科學,奠定這一飛躍的理論基石是()A.階級斗爭學說B.勞動價值論C.唯物史觀D.剩余價值理論[BD]2022/11/1633“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這兩種說法()A.都是辯證法觀點B.都是詭辯論觀點C.前者是辯證法觀點,后者是詭辯論觀點D.前者是詭辯論觀點,后者是辯證法觀點[C]2022/11/1634先有工程設計圖,然后施工建成大廈。這一事實說明()意識產生物質B.意識轉化為物質C.意識決定物質D.意識創造物質[B]2022/11/1635“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的著名詩句所蘊含的哲理是()A.物質運動的客觀性和時空主觀性統一B.物質運動的無限性和時空的有限性的統一C.物質運動的多樣性和靜止的單一性的統一D.物質運動的絕對性和靜止的相對性的統一[D]2022/11/1636哲學上的物質范疇與自然科學上的物質范疇的關系是()A.本質和派生的關系B.普遍和特殊的關系C.本質和現象的關系D.形式和內容的關系
[B]2022/11/1637徹底的唯物主義一元論的根本要求是()A.承認世界多樣的統一B.承認物質對意識的根源性C.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D.反對一切形式的二元論
[C]2022/11/1638《壇經》記載:“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這段話表明惠能關于運動的基本觀點是()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B.運動和物質是不可分割的C.精神運動是物質運動的一種形式D.精神是運動的主體[D]2022/11/1639人的意識不僅反映客觀世界,并且創造客觀世界。這一命題表明意識對物質具有()決定性預見性能動性主動性
[C]2022/11/1640“心誠則靈,心不誠則不靈”的說法是()A.主張物質和意識具有統一性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B.主張思想就是物質的庸俗唯物主義觀點C.認為世界是絕對精神外化的客觀唯心主義觀點D.夸大了意識能動作用的唯心主義觀點
[D]2022/11/1641世界上惟一不變的是變化。這一論斷的含義是()A.變是世界的本質B.世界上只有變,沒有不變C.變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D.變與不變是絕對對立的
[C]2022/11/1642“風定花猶落,鳥鳴山更幽”形象地表達了動和靜的辯證關系是()A.靜不是動,動不是靜B.靜中有動,動中有靜C.動是必然的,靜是偶然的D.動是靜的原因,靜是動的結果[B]2022/11/1643在總量沒有增減的條件下,事物結構變化也會引起質變是()形而上學觀點B.詭辯論觀點C.唯心主義觀點D.唯物辯證法觀點[D]2022/11/1644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方法是()觀察實驗方法B.邏輯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歸納演繹法[C]2022/11/1645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是()A.量和質的相互轉化B.肯定和否定的相互轉化C.矛盾的統一性和斗爭性D.矛盾雙方的互相排斥、互相否定
[C]2022/11/1646“一切具體事物和現象的存在、發展都是有條件的”是()A.機械論的觀點B.形而上學的觀點C.辯證唯物論的觀點D.外因論的觀點[C]2022/11/1647區分事物質的依據是()事物的本質屬性事物各方面屬性的總和C.事物量的規定性D.人的直覺[A]2022/11/1648唯物辯證法的揚棄范疇是指()A.新事物徹底拋棄舊事物B.事物發展過程的非連續性C.事物發展過程的連續性D.新事物對舊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D]2022/11/1649構成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是()A.普遍性和特殊性B.同一性和斗爭性C.絕對性和相對性D.對抗性和非對抗性
[B]2022/11/1650區分事物發展過程中量變和質變的根本標志是()A.事物的變化是否迅速B.事物的變化過程是否有部分質變C.事物的變化是否超過度的范圍D.事物的變化是否顯著[C]2022/11/1651唯物辯證法的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狀態C.結構和功能D.源泉和動力[A]2022/11/1652在工作中防止“過”或“不及”的關鍵在于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B.認識事物的量C.確定事物的質D.把握事物的度[D]2022/11/1653事物內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對立統一運動,從表現形式上看()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過程B.是新事物戰勝舊事物的過程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進的過程D.是不斷周而復始的循環過程[C]2022/11/1654人的活動與規律的關系是()A.人不能創造規律B.人不能消滅規律C.人可以完善規律D.人可以認識規律E.人可以利用規律[ABDE]2022/11/1655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是因為它()A.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方向和道路B.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C.揭示了事物發展的狀態和形式D.揭示了事物普遍聯系的本質內容E.是貫穿于辯證法其他規律和范疇的主線[BDE]2022/11/1656中國古代的哲學家公孫龍提出的“白馬非馬”的命題,其錯誤是割裂了事物的()一般和個別的關系B.共性和個性的關系C.整體和部分的關系D.普遍和特殊的關系E.抽象和具體的關系[ABDE]2022/11/1657認識的本質是主體對()A.人的心靈活動的內省B.客觀事物的直觀反映C.客觀事物的能動反映D.對客體的選擇和重構[C]2022/11/1658承認“人類的一切認識都具有相對性”是()A.相對主義的觀點B.詭辯論的觀點C.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D.懷疑論的觀點[C]2022/11/1659判斷對某一事物的認識是否完成的標志是()A.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豐富而又真實B.感性認識是否已經上升到理性認識C.對該事物的認識是否經過多次反復D.對該事物的理論認識是否運用于實踐,取得預期效果[D]2022/11/1660辯證唯物主義認為,認識的本質是()A.主體對各種認識要素的建構B.主體通過實踐對客體的能動反映C.主體對客體本質的內D.主體對客體信息的選擇[B]2022/11/1661真理的相對性應理解為()A.真理和謬誤之間沒有確定的界限B.對同一對象不同的乃至對立的認識都是真理C.真理的標準是多重的D.真理有待擴展和深化[D]2022/11/1662根據認識的發展規律,在認識的“熟知”與“真知”問題上的正確觀點是()A.熟知即真知B.熟知不等于真知C.熟知起源于真知D.熟知必然轉化為真知[B]2022/11/1663實踐高于理論的認識,是因為實踐具有()A.普遍性B.對性C.客觀實在性D.直接現實性[D]2022/11/1664法國科學家路易?巴斯德說:“在觀察事物之際,機遇偏愛有準備的頭腦”。這句話強調了()A.人們對每一件事物都要細心觀察B.人們在認識事物時要有理性的指導C.人們獲得感性經驗的重要性D.人們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B]2022/11/1665未來科學家尼葛洛龐蒂說:“預測未來的最好辦法就是把它創造出來。”從認識與實踐的關系來看,這句話對我們的啟示是()A.認識總是滯后于實踐B.實踐是認識的先導C.實踐高于認識D.實踐與認識是合一的[C]2022/11/1666溫家寶總理在給一位國務院參事回信中,引用了兩句詩:“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這一古訓蘊含的哲理是()A.人的經驗是判斷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B.直接經驗比間接經驗更重要C.感性認識高于理性認識D.人民群眾的直接經驗即實踐是認識的重要基礎[D]2022/11/1667感覺在認識中的地位,表現在它是()A.認識的來源B.唯一可靠的認識C.認識的深化D.認識的起點E.認識的初級階段[DE]2022/11/1668承認真理的相對性就是承認()A.相對真理不包含絕對真理的顆粒B.人們對世界的認識具有近似的性質,認識有待于深化C.世界上尚有未被認識的東西,認識有待于擴展D.真理是具體的歷史的E.真理本身包含著錯誤[BCD]2022/11/1669真理和謬誤是()A.主觀對客觀的反映B.相比較而存在的C.相斗爭而發展的D.沒有本質區別的E.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的[ABCE]2022/11/1670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認為,認識的辯證過程是()A.從相對真理到絕對真理的發展B.從間接經驗到直接經驗的轉化C.實踐—認識—實踐的無限循環D.從抽象到具體再到抽象的上升運動E.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從理性認識到實踐[ACE]2022/11/1671對于同一棵大樹,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畫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調,植物學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態特征,這是由于()A.人的感覺受理性指導B.人的認識具有能動性C.理性認識是感性認識的基礎D.已有的認識影響感覺活動E.意識建構認識對象[ABD]2022/11/1672區分社會制度性質的根本標準是()A.生產力的發展水平B.科學技術的發展程度C.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性質D.上層建筑本身是否完善[C]2022/11/1673生產關系是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結成的()A.人與自然的關系B.人與人的物質利益關系C.管理與被管理的體系D.分工協作關系[B]2022/11/1674大眾心理影響經濟走勢,能正確解釋這一現象的觀點是()A.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決定作用B.社會心理可以左右社會發展方向C.只有正確的社會意識才能影響社會發展D.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D]2022/11/1675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志是()A.勞動者B.勞動對象C.科學技術D.管理方式[C]2022/11/1676唯物史觀認為,人類的第一個歷史活動是A.吃喝穿住B.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C.人的自覺意識活動D.結成社會關系[B]2022/11/1677“許多事情我們可以講一千個理由、一萬個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飯,就沒有理由。‘民以食為天’”。這段話表明()A.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技、藝術等等活動B.人的生理需求是歷史的基礎C.人的自然屬性決定著人的本質D.人的物質欲望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A]2022/11/1678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表現為()社會意識的發展變化同社會存在的變化不完全同步性B.社會意識脫離社會存在獨立發展C.社會意識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D.社會意識的發展具有歷史繼承性E.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反作用[ACDE]2022/11/1679歷史唯物主義認為階級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是國家政治權力B.天才人物的創造力C.社會生產D.階級斗爭[C]2022/11/1680歷史唯物主義認為,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的作用是()生產力發展的動因B.迫使統治階級作出某些讓步的重要手段C.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D.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E.社會形態更替的杠桿[BDE]2022/11/1681“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這一命題表明()A.人是社會的主體B.歷史是由追求著自己的目的人的活動構成的C.歷史發展方向是由人自覺選定的D.歷史規律實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山東省淄博市高新區中考物理一模試卷(含解析)
- 租賃合同公證模板
- 經營貸款協議示范
- 版權登記法律顧問協議
- 鐵路班組管理班組設備管理課件
- 鐵路工程安全技術石家莊鐵路29課件
- 鐵路工程安全技術石家莊鐵路96課件
- 《GB 17621-1998大中型水電站水庫調度規范》(2025版)深度解析
- 中國書法英文教學課件
- 工程采購合同英語案例分析
- 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備案信息平臺操作手冊及填報詳情
- 【頸椎病的推拿病例分析及心得體會1700字】
- 語法專題 非謂語動詞重難點分類強化及練習答案 -2022屆高考英語總復習
- 《種樹郭橐駝傳》說課稿 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 (完整版)手機維修單
- UV真空鍍膜涂料漆膜性能參考介紹
- 浙江省消防技術規范難點問題操作技術指南(2020版)
- 曳引驅動電梯安裝施工方案
- 單基因遺傳病的分子生物學檢驗-醫學院課件
- 公務攝影拍攝技巧分享課件
- 2022-2023學年北京市大興區八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