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學生活環境衛生監測課件_第1頁
學校教學生活環境衛生監測課件_第2頁
學校教學生活環境衛生監測課件_第3頁
學校教學生活環境衛生監測課件_第4頁
學校教學生活環境衛生監測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校教學生活環境

衛生監測

2016.5.13

蘇莎12022/11/12學校教學生活環境

衛生監測

20164學校衛生監測的內容和依據123目錄教學環境監測生活環境監測322022/11/124學校衛生監測的內容和依據123目錄教學環境監測生活一、學校衛生監測的內容和依據3

3

一、學校衛生監測的項目和依據教室環境監測教室人均面積GB50099-2011《中小學校設計規范》課桌椅分配符合率GB/T3976—2014《學校課桌椅功能尺寸及技術要求》教室黑板衛生GB50099-2011《中小學校設計規范》GB28231-2011《書寫板安全衛生要求》GB7793-2010《中小學校教室采光和照明衛生標準》教室采光GB7793—2010《中小學校教室采光和照明衛生標準》教室照明GB7793—2010《中小學校教室采光和照明衛生標準》教室噪聲GB50099-2011《中小學校設計規范》生活環境監測衛生間GB50099-2011《中小學校設計規范》宿舍衛生GB50099-2011《中小學校設計規范》4一、學校衛生監測的項目和依據一、學校衛生監測的內容和依據52022/11/1252022/11/10

監測項目1、教室人均面積2、課桌椅3、黑板衛生4、教室采光5、教室照明6、教室噪聲7、教室換氣次數及二氧化碳測定6監測項目1、教室人均面積6

監測教室的抽樣原則

根據學校教室的不同結構、層次、朝向、單或雙項采光類型確定監測教室,教室監測的抽樣數量,一般不少于6間,并對每一間教室的監測結果進行評價。包括課桌椅分配符合率、黑板衛生、教室采光、教室照明、教室噪聲。7監測教室的抽樣原則根據

監測儀器

激光測距儀卷尺二氧化碳分析儀照度計數字聲級計8監測儀器激光測距儀教室人均面積92022/11/12教室人均面積92022/11/10教室人均面積監測方法在抽樣的教室中測量教室長、寬,求出教室面積并統計該教室學生數,分別計算各教室的人均面積。計算公式:102022/11/12教室人均面積監測方法102022/11/10教室人均面積評價標準普通教室人均面積應符合國家GB50099—2011《中小學校設計規范》的規定。按每個教室計算,每人所占面積:小學不少于1.36m2;中學不少于1.39m2。大學現未規定標準,暫不進行評價。

112022/11/12教室人均面積評價標準112022/11/10課桌椅測量122022/11/12課桌椅測量122022/11/10課桌椅測量監測方法

在抽樣教室中進行課桌椅評價,每個教室測量10套或10套以上課桌、課椅高度(或號數)和就坐學生身高。評價方法

在抽樣教室中,測量教室內在座學生身高及相應課桌椅高度,按照GB/T3976規定的課桌椅各型號的身高范圍進行評價,被測課桌椅號數在使用者身高范圍內,則分配符合。132022/11/12課桌椅測量監測方法132022/11/10課桌椅分配符合率評價標準GB/T3976—2014《學校課桌椅功能尺寸及技術要求》課桌椅配套符合率的計算142022/11/12課桌椅分配符合率評價標準142022/11/10學生身高與課桌椅分配符合評價表152022/11/12學生身高與課桌椅分配符合評價表152022/11/10課桌椅現狀整齊劃一的教室課桌椅配置。

(沒有按照身高配置)

162022/11/12課桌椅現狀整齊劃一的教室課桌椅配置。

(沒有按照身高配置)桌下凈空高高度不夠課桌、課椅高度不匹配危害:極易導致近視、脊柱發育異常!172022/11/12桌下凈空高高度不夠課桌、課椅高度不匹配危害:極易導致近視、脊黑板衛生182022/11/12黑板衛生182022/11/10黑板衛生監測方法

在抽樣的教室中進行黑板監測評價。黑板衛生監測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黑板的高度與寬度、黑板下邊緣與講臺面的垂直距離和黑板面反射比。黑板的高度與寬度:用鋼卷尺或卷尺測量并記錄;黑板下邊緣與講臺面的垂直距離:用鋼卷尺或卷尺測量并記錄;黑板面反射比:用照度計測量入射照度和反射照度(測量方法:將黑板垂直分為四等分,取3條等分線中點為測量點,以三個測定點的反射比的平均值為代表值。192022/11/12黑板衛生192022/11/10黑板衛生

將照度計接收器緊貼在黑板測定點上,所測數值即為入射照度值,然后將接收器感光面對準被測表面的原位置逐漸平移離開,待示值穩定后,讀取數值即為反射照度值。202022/11/12黑板衛生202022/11/10黑板衛生反射比的計算

212022/11/12黑板衛生反射比的計算212022/11/10黑板衛生評價標準:黑板無破損黑板尺寸(米):(小學)≥1×3.60(中學)≥1×4.00黑板反射比:0.10~0.20黑板下沿與講臺地面的垂直距離:小學(0.80-0.90m),中學(1.00-1.10m)222022/11/12黑板衛生222022/11/10教室采光232022/11/12教室采光232022/11/10教室采光監測內容教室的朝向、采光方向、采光系數、窗地面積比和后墻壁反射比。監測方法教室的朝向采光方向:以教室內就坐學生為參照物,來判斷該教室的采光方向是左側或是右側,還是雙側采光。242022/11/12教室采光監測內容242022/11/10教室采光監測方法采光系數:室內照度/室外照度*100%以最小采光系數作為評價教室采光的客觀指標。即測量室內照度時,選擇光線最差的課桌面進行測量,同時測量室外照度,可在測量室內照度前后各測量一次室外照度,取兩次測得值的平均值作為室外照度。教室課桌面上采光系數最低值不應低于2.0%,實際得到的是該教室最小的采光系數,是平均采光系數的低估值。252022/11/12教室采光監測方法252022/11/10教室采光采光系數測量注意事項:測量室內自然照度時應熄滅人工照明照度測量時應選在一天內照度相對穩定的時間段,一般為10時至14時。262022/11/12教室采光采光系數測量注意事項:262022/11/10教室采光窗地面積比的測量:測量教室采光窗洞口總面積及教室地板面積。窗地面積比=教室采光窗洞口總面積/教室地板面積*100%。窗地面積比的計算:計算教室窗洞口總面積為1,求出與地板面積的比例,以1比多少來表示。272022/11/12教室采光窗地面積比的測量:272022/11/10教室采光后墻壁反射比:反射照度/入射照度*100%測量點選擇:將后墻壁分為左、中、右,取3個測點,左、右測點應離相鄰墻面相接處10cm~20cm,然后求出反射比的平均值,作為代表值。將照度計接收器感光面朝上,置于被測表面某一位置,所讀數值即為入射照度值;然后將接收器感光面對準同一被測表面的原來位置,逐漸平移離開,待照度穩定后,讀取數值即為反射照度值。282022/11/12教室采光后墻壁反射比:反射照度/入射照度*100%28202教室采光后墻反射系數采樣點的選擇292022/11/12教室采光后墻反射系數采樣點的選擇292022/11/10教室采光評價標準教室朝向:南北采光方向:左側采光系數:≥2.0%后墻壁反射比:70%~80%玻地比:≥1:5302022/11/12教室采光評價標準302022/11/10教室照明312022/11/12教室照明312022/11/10教室照明監測指標

課桌面平均照度、燈桌距、燈管布局、燈具形式、黑板燈。監測方法課桌面平均照度中心布點法四角布點法九點測量法。多采用9點測量法進行測量。322022/11/12教室照明監測指標322022/11/10教室照明簡單介紹9點測量法采用9點測量法時,選點要全面、均勻、具有代表性,一般可按下圖布點測量各點的照度,記錄各點的照度值并同時記錄該點的位置(用上圖所示的數字表示)。332022/11/12教室照明簡單介紹9點測量法332022/11/10教室照明燈桌距:燈管下緣到就近課桌桌面上緣的垂直距離,用鋼卷尺測量該距離(1.7-1.9米)燈管布局:記錄燈管與黑板的關系,是下平行還是垂直。垂直黑板可較好的避免炫光燈具形式:記錄燈管是否為裸燈,還是為控照式燈具。黑板燈:是否有黑板燈,如有應記錄黑板燈的功率及數量,是否會產生眩光。一般設兩組,使黑板垂直照度大于200LX,照度均勻度大于0.7.342022/11/12教室照明燈桌距:燈管下緣到就近課桌桌面上緣的垂直距離,用鋼卷教室照明評價標準課桌面照度:≥300Lxor日光燈:≥360Wor白熾燈:≥1600W燈桌間距:1.7~1.9m燈管布局:垂直于黑板燈具形式:控照式燈具黑板面照度:≥500Lx352022/11/12教室照明評價標準352022/11/10教學環境監測現場362022/11/12教學環境監測現場362022/11/10教室噪聲372022/11/12教室噪聲372022/11/10教室噪聲監測點的選擇測定點選擇靠近教室最后一窗口的學生座位的走道間,距離窗子約1.0米,距地面高約1.2米左右,每5秒讀1個瞬間值,每個測點記錄3個以上的數據,測量時距離測量人身體1臂長。小于100㎡取室中央一點為測定點。監測方法首先測量兩排平行教室間的垂直距離(應大于25米),并記錄外來噪聲的性質;測定抽樣教室的外來噪聲和背景噪聲(也稱為本底噪聲)。382022/11/12教室噪聲監測點的選擇382022/11/10教室噪聲外來噪聲:在教室所有窗子打開的條件下測定的數值。背景噪聲:學生全部坐在教室中,限制活動產生的噪聲,在關閉所有窗子的條件下測定的數值,或在空教室中,關閉所有窗子的條件下測定的數值。392022/11/12教室噪聲外來噪聲:在教室所有窗子打開的條件下測定的數值。39教室噪聲噪聲的修正被測噪聲與本底噪聲之差大于等于10dB(A)時,無需修正,被測噪聲與本底噪聲之差小于10dB(A)時,可用下表進行粗略修正。

該教室的噪聲=所測的外來噪聲—相應的修正值402022/11/12教室噪聲噪聲的修正402022/11/10教室換氣次數及二氧化碳的測定412022/11/12教室換氣次數及二氧化碳的測定412022/11/10教室換氣次數及二氧化碳的測定換氣量:小學>11m3(h.人)初中>14m3(h.人)高中>17m3(h.人)換氣次數:小學>3次/h;中學>4次/h室內二氧化碳濃度最高允許濃度15%氣窗面積不得少于教室面積的1/50-1/60422022/11/12教室換氣次數及二氧化碳的測定422022/11/10教室換氣次數及二氧化碳的測定監測點設定:教室內二氧化碳監測點,采樣點應在教室中央一點坐位呼吸帶上方30cm處取氣樣。二氧化碳標準教室內空氣中二氧化碳最高容許濃度為0.15%。432022/11/12教室換氣次數及二氧化碳的測定432022/11/10二、生活環境監測44

二、生活環境監測44衛生間學生衛生間衛生潔具的數量:男生應至少為每40人設1個大便器或1.20m長大便槽;每20人設1個小便斗或0.60m長小便槽;女生應至少為每13人設1個大便器或1.20m長大便槽;每40人~45人設1個洗手盆或0.60m長盥洗槽各類小學大便槽的蹲位寬度不應大于0.18m。452022/11/12衛生間學生衛生間衛生潔具的數量:452022/11/10學生宿舍學生宿舍每室居住學生不宜超過6人。居室每生占用使用面積不宜小于3.OOm2。當采用單層床時,居室凈高不宜低于3.OOm;當采用雙層床時,居室凈高不宜低于3.10m;當采用高架床時,居室凈高不宜低于3.35m。盥洗室門、衛生間門與居室門間的距離不得大于20.OOm。462022/11/12學生宿舍學生宿舍每室居住學生不宜超過6人。居室每生占用使用面展望未來……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學衛工作任重而道遠困難阻止不了我們追逐的腳步!!472022/11/12展望未來……少年強則國強472022/11/10

謝謝大家!

482022/11/12

謝謝大家!

482022/11/1學校教學生活環境

衛生監測

2016.5.13

蘇莎492022/11/12學校教學生活環境

衛生監測

20164學校衛生監測的內容和依據123目錄教學環境監測生活環境監測3502022/11/124學校衛生監測的內容和依據123目錄教學環境監測生活一、學校衛生監測的內容和依據51

3

一、學校衛生監測的項目和依據教室環境監測教室人均面積GB50099-2011《中小學校設計規范》課桌椅分配符合率GB/T3976—2014《學校課桌椅功能尺寸及技術要求》教室黑板衛生GB50099-2011《中小學校設計規范》GB28231-2011《書寫板安全衛生要求》GB7793-2010《中小學校教室采光和照明衛生標準》教室采光GB7793—2010《中小學校教室采光和照明衛生標準》教室照明GB7793—2010《中小學校教室采光和照明衛生標準》教室噪聲GB50099-2011《中小學校設計規范》生活環境監測衛生間GB50099-2011《中小學校設計規范》宿舍衛生GB50099-2011《中小學校設計規范》52一、學校衛生監測的項目和依據一、學校衛生監測的內容和依據532022/11/1252022/11/10

監測項目1、教室人均面積2、課桌椅3、黑板衛生4、教室采光5、教室照明6、教室噪聲7、教室換氣次數及二氧化碳測定54監測項目1、教室人均面積6

監測教室的抽樣原則

根據學校教室的不同結構、層次、朝向、單或雙項采光類型確定監測教室,教室監測的抽樣數量,一般不少于6間,并對每一間教室的監測結果進行評價。包括課桌椅分配符合率、黑板衛生、教室采光、教室照明、教室噪聲。55監測教室的抽樣原則根據

監測儀器

激光測距儀卷尺二氧化碳分析儀照度計數字聲級計56監測儀器激光測距儀教室人均面積572022/11/12教室人均面積92022/11/10教室人均面積監測方法在抽樣的教室中測量教室長、寬,求出教室面積并統計該教室學生數,分別計算各教室的人均面積。計算公式:582022/11/12教室人均面積監測方法102022/11/10教室人均面積評價標準普通教室人均面積應符合國家GB50099—2011《中小學校設計規范》的規定。按每個教室計算,每人所占面積:小學不少于1.36m2;中學不少于1.39m2。大學現未規定標準,暫不進行評價。

592022/11/12教室人均面積評價標準112022/11/10課桌椅測量602022/11/12課桌椅測量122022/11/10課桌椅測量監測方法

在抽樣教室中進行課桌椅評價,每個教室測量10套或10套以上課桌、課椅高度(或號數)和就坐學生身高。評價方法

在抽樣教室中,測量教室內在座學生身高及相應課桌椅高度,按照GB/T3976規定的課桌椅各型號的身高范圍進行評價,被測課桌椅號數在使用者身高范圍內,則分配符合。612022/11/12課桌椅測量監測方法132022/11/10課桌椅分配符合率評價標準GB/T3976—2014《學校課桌椅功能尺寸及技術要求》課桌椅配套符合率的計算622022/11/12課桌椅分配符合率評價標準142022/11/10學生身高與課桌椅分配符合評價表632022/11/12學生身高與課桌椅分配符合評價表152022/11/10課桌椅現狀整齊劃一的教室課桌椅配置。

(沒有按照身高配置)

642022/11/12課桌椅現狀整齊劃一的教室課桌椅配置。

(沒有按照身高配置)桌下凈空高高度不夠課桌、課椅高度不匹配危害:極易導致近視、脊柱發育異常!652022/11/12桌下凈空高高度不夠課桌、課椅高度不匹配危害:極易導致近視、脊黑板衛生662022/11/12黑板衛生182022/11/10黑板衛生監測方法

在抽樣的教室中進行黑板監測評價。黑板衛生監測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黑板的高度與寬度、黑板下邊緣與講臺面的垂直距離和黑板面反射比。黑板的高度與寬度:用鋼卷尺或卷尺測量并記錄;黑板下邊緣與講臺面的垂直距離:用鋼卷尺或卷尺測量并記錄;黑板面反射比:用照度計測量入射照度和反射照度(測量方法:將黑板垂直分為四等分,取3條等分線中點為測量點,以三個測定點的反射比的平均值為代表值。672022/11/12黑板衛生192022/11/10黑板衛生

將照度計接收器緊貼在黑板測定點上,所測數值即為入射照度值,然后將接收器感光面對準被測表面的原位置逐漸平移離開,待示值穩定后,讀取數值即為反射照度值。682022/11/12黑板衛生202022/11/10黑板衛生反射比的計算

692022/11/12黑板衛生反射比的計算212022/11/10黑板衛生評價標準:黑板無破損黑板尺寸(米):(小學)≥1×3.60(中學)≥1×4.00黑板反射比:0.10~0.20黑板下沿與講臺地面的垂直距離:小學(0.80-0.90m),中學(1.00-1.10m)702022/11/12黑板衛生222022/11/10教室采光712022/11/12教室采光232022/11/10教室采光監測內容教室的朝向、采光方向、采光系數、窗地面積比和后墻壁反射比。監測方法教室的朝向采光方向:以教室內就坐學生為參照物,來判斷該教室的采光方向是左側或是右側,還是雙側采光。722022/11/12教室采光監測內容242022/11/10教室采光監測方法采光系數:室內照度/室外照度*100%以最小采光系數作為評價教室采光的客觀指標。即測量室內照度時,選擇光線最差的課桌面進行測量,同時測量室外照度,可在測量室內照度前后各測量一次室外照度,取兩次測得值的平均值作為室外照度。教室課桌面上采光系數最低值不應低于2.0%,實際得到的是該教室最小的采光系數,是平均采光系數的低估值。732022/11/12教室采光監測方法252022/11/10教室采光采光系數測量注意事項:測量室內自然照度時應熄滅人工照明照度測量時應選在一天內照度相對穩定的時間段,一般為10時至14時。742022/11/12教室采光采光系數測量注意事項:262022/11/10教室采光窗地面積比的測量:測量教室采光窗洞口總面積及教室地板面積。窗地面積比=教室采光窗洞口總面積/教室地板面積*100%。窗地面積比的計算:計算教室窗洞口總面積為1,求出與地板面積的比例,以1比多少來表示。752022/11/12教室采光窗地面積比的測量:272022/11/10教室采光后墻壁反射比:反射照度/入射照度*100%測量點選擇:將后墻壁分為左、中、右,取3個測點,左、右測點應離相鄰墻面相接處10cm~20cm,然后求出反射比的平均值,作為代表值。將照度計接收器感光面朝上,置于被測表面某一位置,所讀數值即為入射照度值;然后將接收器感光面對準同一被測表面的原來位置,逐漸平移離開,待照度穩定后,讀取數值即為反射照度值。762022/11/12教室采光后墻壁反射比:反射照度/入射照度*100%28202教室采光后墻反射系數采樣點的選擇772022/11/12教室采光后墻反射系數采樣點的選擇292022/11/10教室采光評價標準教室朝向:南北采光方向:左側采光系數:≥2.0%后墻壁反射比:70%~80%玻地比:≥1:5782022/11/12教室采光評價標準302022/11/10教室照明792022/11/12教室照明312022/11/10教室照明監測指標

課桌面平均照度、燈桌距、燈管布局、燈具形式、黑板燈。監測方法課桌面平均照度中心布點法四角布點法九點測量法。多采用9點測量法進行測量。802022/11/12教室照明監測指標322022/11/10教室照明簡單介紹9點測量法采用9點測量法時,選點要全面、均勻、具有代表性,一般可按下圖布點測量各點的照度,記錄各點的照度值并同時記錄該點的位置(用上圖所示的數字表示)。812022/11/12教室照明簡單介紹9點測量法332022/11/10教室照明燈桌距:燈管下緣到就近課桌桌面上緣的垂直距離,用鋼卷尺測量該距離(1.7-1.9米)燈管布局:記錄燈管與黑板的關系,是下平行還是垂直。垂直黑板可較好的避免炫光燈具形式:記錄燈管是否為裸燈,還是為控照式燈具。黑板燈:是否有黑板燈,如有應記錄黑板燈的功率及數量,是否會產生眩光。一般設兩組,使黑板垂直照度大于200LX,照度均勻度大于0.7.822022/11/12教室照明燈桌距:燈管下緣到就近課桌桌面上緣的垂直距離,用鋼卷教室照明評價標準課桌面照度:≥300Lxor日光燈:≥360Wor白熾燈:≥1600W燈桌間距:1.7~1.9m燈管布局:垂直于黑板燈具形式:控照式燈具黑板面照度:≥500Lx832022/11/12教室照明評價標準352022/11/10教學環境監測現場842022/11/12教學環境監測現場362022/11/10教室噪聲852022/11/12教室噪聲372022/11/10教室噪聲監測點的選擇測定點選擇靠近教室最后一窗口的學生座位的走道間,距離窗子約1.0米,距地面高約1.2米左右,每5秒讀1個瞬間值,每個測點記錄3個以上的數據,測量時距離測量人身體1臂長。小于100㎡取室中央一點為測定點。監測方法首先測量兩排平行教室間的垂直距離(應大于25米),并記錄外來噪聲的性質;測定抽樣教室的外來噪聲和背景噪聲(也稱為本底噪聲)。862022/11/12教室噪聲監測點的選擇382022/11/10教室噪聲外來噪聲:在教室所有窗子打開的條件下測定的數值。背景噪聲:學生全部坐在教室中,限制活動產生的噪聲,在關閉所有窗子的條件下測定的數值,或在空教室中,關閉所有窗子的條件下測定的數值。87202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