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醫學專題-第20章呼吸衰竭_第1頁
2022年醫學專題-第20章呼吸衰竭_第2頁
2022年醫學專題-第20章呼吸衰竭_第3頁
2022年醫學專題-第20章呼吸衰竭_第4頁
2022年醫學專題-第20章呼吸衰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病理學》第二十章呼吸(hūxī)衰竭第一頁,共三十頁。

外呼吸功能障礙,導致靜息狀態下呼吸空氣時,動脈氧分壓(PaO2)低于60mmHg(8KPa)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壓(PaCO2)高于50mmHg(6.7Kpa),出現一系列功能、代謝變化(biànhuà)的病理過程。第二十章呼吸衰竭概述(ɡàishù)第二頁,共三十頁。Ⅰ型呼吸衰竭:低氧血癥;Ⅱ型呼吸衰竭: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急性(jíxìng)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呼吸衰竭類型(lèixíng)第三頁,共三十頁。第四頁,共三十頁。正常成人呼吸衰竭PaO2

80~100(100)<60PaCO2

37~44(40)>50、正常、降低單位:mmHg第六節呼吸(hūxī)功能不全標準第五頁,共三十頁。外呼吸功能包括肺通氣和肺換氣兩個基本(jīběn)環節;任何致病因素使肺通氣和肺換氣過程發生障礙,均可導致呼吸衰竭。通氣功能障礙常表現為Ⅱ型呼吸衰竭

。肺換氣功能障礙引起Ⅰ型、Ⅱ型呼吸衰竭。第六節呼吸(hūxī)功能不全病因第六頁,共三十頁。呼吸衰竭的常見發病環節第六節呼吸功能不全發病(fābìng)機制第七頁,共三十頁。第一節病因與發生(fāshēng)機制一、通氣(tōngqì)功能障礙1.限制(xiànzhì)通氣:通氣動力降低:腦外傷、腦炎、麻醉等引起呼吸中樞功能異常,低鉀血癥、呼吸肌損傷等。肺和胸廓部順應性降低:肺結核、肺實變、肺不張、肺淤血、嚴重肋骨骨折、胸廓畸形、胸腔積液、氣胸等。第八頁,共三十頁。第六節呼吸功能不全發病(fābìng)機制通氣(tōngqì)功能障礙2.阻塞(zǔsè)通氣:中心氣道阻塞:胸外阻塞→吸氣性呼吸困難;胸內阻塞→呼氣性呼吸困難。外周性氣道阻塞:內徑<2mm的小支氣管阻塞→呼氣性呼吸困難。第九頁,共三十頁。吸氣性呼吸困難第六節呼吸功能(gōngnéng)不全發病機制第十頁,共三十頁。1.彌散障礙:面積減少:由于肺實變(大葉性肺炎、ARDS、肺水腫);肺不張(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氣胸);肺葉切除(qiēchú)。厚度增加:由于肺水腫、ARDS、肺纖維化、肺泡毛細血管擴張。時間減少:由于呼吸加快和血流加快。發生(fāshēng)機制二、換氣(huànqì)功能障礙第十一頁,共三十頁。彌散(mísàn)障礙發生機制第十二頁,共三十頁。2.肺泡通氣與血流比例失調包括:(1)靜脈血摻雜:功能分流。靜脈血液流經肺泡時血中的氣體未得到充分更新,未能成為動脈血摻入到動脈血內流回心臟。(2)死腔樣通氣:肺痙攣、肺氣腫等引起部分肺泡血流不足(bùzú)引起VA/Q↑。(3)解剖分流增加:靜脈血液流經肺泡時血中的氣體未得到更新。發生(fāshēng)機制換氣(huànqì)功能障礙第十三頁,共三十頁。發病(fābìng)機制換氣(huànqì)功能障礙氣/血正常值(VA/Q=0.8)的維持是肺泡有效換氣(huànqì)的基礎。第十四頁,共三十頁。換氣(huànqì)功能障礙發病(fābìng)機制功能性分流:支氣管哮喘、肺氣腫、肺水腫、肺纖維化等引起部分肺泡(fèipào)通氣不足引起VA/Q↓。第十五頁,共三十頁。發病(fābìng)機制換氣(huànqì)功能障礙死腔樣通氣(tōngqì)第十六頁,共三十頁。發病(fābìng)機制換氣(huànqì)功能障礙解剖分流或真性分流:肺動脈血經支氣管靜脈(jìngmài)和肺內動-靜脈吻合支直接流回肺靜脈。第十七頁,共三十頁。(一)酸堿平衡及電解質紊亂缺氧使無氧酵解增強,乳酸、酮體等酸性物質增多;腎功能不全使酸性產物排出(páichū)減少,引起代謝性酸中毒。第二節呼吸衰竭時機體的代謝(dàixiè)和功能變化第十八頁,共三十頁。呼吸(hūxī)性酸堿平衡紊亂Ⅱ型呼吸衰竭時,由于通氣(tōngqì)不足,二氧化碳不能充分排出,引起呼吸性酸中毒。如吸氧不當引起通氣過度,使二氧化碳排出量過多,形成呼吸性堿中毒。第十九頁,共三十頁。呼吸中樞功能障礙:呼吸節律、頻率異常,表現為潮式呼吸、間歇呼吸、嘆氣(tànqì)樣呼吸、抽泣樣呼吸等。呼吸肌功能異常:呼吸幅度減弱。(二)呼吸系統(hūxīxìtǒnɡ)變化第二十頁,共三十頁。(二)呼吸系統(hūxīxìtǒnɡ)變化PaO2<8kpa時,通過(tōngguò)刺激頸動脈體和主動脈體化學感受器,反射性的興奮呼吸中樞。PaO2<4.0kpa或>12.0kpa時,引起呼吸中樞抑制。PaCO2>50mmHg直接興奮呼吸中樞;PaCO2>80mmHg直接抑制呼吸中樞(二氧化碳麻醉)。第二十一頁,共三十頁。(三)循環系統(xúnhuánxìtǒng)變化循環系統(xúnhuánxìtǒng)輕、中度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興奮心血管運動中樞(zhōngshū)和交感神經,心率加快,心肌收縮性增強,心輸出量增多。重度缺氧、二氧化碳潴留,抑制心血管中樞和心臟活動,引起心率變慢、心肌收縮性降低,心輸出量下降。第二十二頁,共三十頁。(四)中樞神經(zhōngshūshénjīng)系統變化呼吸衰竭時,低氧血癥和高碳酸血癥可引起腦功能障礙,稱為肺性腦病。患者出現頭痛、煩躁、失眠、記憶力減退(jiǎntuì)、表情淡漠等癥狀,嚴重者發生定向力喪失、視力障礙、嗜睡,以致昏迷、死亡。第二十三頁,共三十頁。(五)腎功能變化(biànhuà)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可通過(tōngguò)交感神經引起腎血管收縮,腎小球濾過率降低,尿量減少、輕度蛋白尿,管型尿等。重者可發生急性腎衰。第二十四頁,共三十頁。輕者:惡心、消化不良。重者:胃黏膜糜爛、出血、壞死及潰瘍等。缺氧、酸中毒→交感神經興奮→腹腔內臟血管收縮→胃腸黏膜缺血→糜爛、壞死、出血、潰瘍形成(xíngchéng);CO2潴留→碳酸酐酶活性↑→胃酸分泌↑。(六)胃腸變化(biànhuà)第二十五頁,共三十頁。第三節呼吸衰竭的防治(fángzhì)原則防治呼吸衰竭的病因;改善肺通氣,提高肺泡通氣量;吸氧;糾正酸堿平衡紊亂,改善機體(jītǐ)內環境和重要器官功能。第二十六頁,共三十頁。復習(fùxí)思考題名詞解釋: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氣腫、支氣管擴張、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肺肉質變、硅結節、呼吸功能(gōngnéng)不全、I型呼吸功能不全、Ⅱ型呼吸功能不全、死腔樣通氣、功能性分流第二十七頁,共三十頁。復習(fùxí)思考題解釋呼吸衰竭概念論述呼吸(hūxī)功能不全的發病機制。第二十八頁,共三十頁。謝謝(xièxie)李素琴第二十九頁,共三十頁。內容(nèiróng)總結《病理學》。Ⅱ型呼吸衰竭: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任何致病因素使肺通氣(tōngqì)和肺換氣過程發生障礙,均可導致呼吸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