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2022.1)_第1頁
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2022.1)_第2頁
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2022.1)_第3頁
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2022.1)_第4頁
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2022.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2022.1)基本信息:[矩陣文本題]*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元謀人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經確認的最早人類,我們之所以稱其為“人”,其主要依據是()[單選題]*A.《史記》上的記載說明B.考古發掘出粗糙的石制工具(正確答案)C.考古發現他們可以吃燒熟的食物D.其長相和現代人一樣答案解析:答案:B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會不會制造工具2.小明同學假期在北京周口店遺址博物館參觀時,觀看了4D科普動畫電影《北京人》,他在電影中不可能看到北京人()[單選題]*A.用石器獵取動物B.結成群體生活C.用骨針縫制衣服(正確答案)D.用火燒烤食物3、在北京人遺址中,發現了大量木炭和幾處較大灰燼堆,還有在火中燒過的石塊和樹的種子等。表明北京人()[單選題]*A.過著群居生活B.會使用火(正確答案)C.會飼養家畜D.會種植莊稼4.原始農業的興起和發展,使人類由“穴居”時代步入“定居”時代,下列哪些現象是原始農業興起和發展的標志()[單選題]*①種植粟和水稻②飼養豬狗等家畜③原始聚落的出現④火的使用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正確答案)D.②③④5.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歷史事件發生時所產生和記錄的原始資料。對研究商朝的歷史而言,以下屬于第一手史料的是()[單選題]*A.甲骨文、《史記》B.甲骨文、殷墟遺址(正確答案)C.《封神演義》、青銅器D.青銅器、《史記》答案解析:答案:B第一手史料主要指實物史料,如遺址、遺跡、化石等6.同學們議論起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在生活中的共同點,以下哪項是不正確的()[單選題]*A.建房子過定居生活B.會使用磨制石器C.都會紡線織布,種植水稻(正確答案)D.會飼養家畜7.對谷類的栽培和對動物的馴養,是人類歷史上自掌握火以后最偉大的經濟革命。實現這一”經濟革命”的是()[單選題]*①元謀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原始居民④半坡原始居民A.①②B.③④(正確答案)C.②③D.①④8、“華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來,諸族錯居,接觸交通,各去小異而大同,漸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謂諸夏是也。”從材料中可看出華夏民族的()[單選題]*A.生活習慣B.發明創造C.神話傳說D.形成特點(正確答案)9、每年清明時節,各地民眾和海外赤子紛紛前往黃帝陵條拜黃帝,表達對他的景仰。清明拜祭黃帝的傳統有利于()[單選題]*①尋根溯源②傳承和弘揚中華文明精神③形成民族凝聚力④增強民族認同感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正確答案)10、《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堯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權授舜。授舜,則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則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這表明,堯禪讓給舜遵循的基本原則是()[單選題]*A.選賢與能(正確答案)B.戰功的大小C.血緣關系的遠近D.文化水平11.據《禮記.禮運》記載,夏朝建立后,“天下為家……是謂小康”,[單選題]*材料中的“小康”社會的政治制度是()A.禪讓制B.世襲制(正確答案)C.郡縣制D.行省制12.古書記載,周公兼制下,立七十一國”。其中“太公姜尚入齊,周公旦入魯”。這反映了當時()[單選題]*A.實行禪讓制B.實行分封制(正確答案)C.建立縣制D.推行郡縣制13.下列關于“夏、商、西周三朝滅亡的共同原因”的歸納,最接近歷史真相的是()[單選題]*A.推行分封制,地方勢力膨脹B.推行世襲制,皇帝能力低下C.王朝末期統治殘暴或朝政腐敗(正確答案)D.沒有處理好與犬戎部族的關系14.夏、商、西周三代是中華文明的第一個高峰期,這一時期精神文明的表現是甲骨文的應用,物質文明的集中表現則是()[單選題]*A.打制石器B.原始陶器C.青銅鑄造(正確答案)D.瓷器燒制15、古人常以“鐘鳴鼎食”來形容富貴人家生活奢侈豪華。由此可見,鼎除了可用于祭祀外,還可用作()[單選題]*A.裝飾品B.食器(正確答案)C.樂器D.兵器16.春秋時期,農業生產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標志()[單選題]*A.陶器制作技術的成熟B.水利工程的興修C.青銅器的改進D.鐵制農具與牛耕的出現(正確答案)17.如要拍攝一部反映“春秋五霸”的歷史劇,不應該出現在該劇中的歷史人物是()[單選題]*A.周武王(正確答案)B.齊桓公C.晉文公D.楚莊王18.下列關于春秋時期諸侯爭霸和戰國兼并戰爭的評價,正確的是()[單選題]*①爭霸戰爭給社會帶來了種種災難②爭霸中,有些諸候國被消滅了,出現一些疆域較大的國家,有利于國家走向統一③在爭霸過程中,許多國家都通過改革加強了自身力量④華夏族和其他各族頻繁接觸,促進了民族融合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正確答案)19、據《史記》載,商鞅治秦,集小鄉邑聚為縣,置令、丞,凡三十一縣。商鞅此舉()[單選題]*A.促進了軍事力量的強大B.加強了對地方的管轄(正確答案)C.保護了世襲貴族的利益D.加大了地方長官的權力20、改革常常伴隨著利益格局的調整。按照商鞅變法的規定,應該獲得獎勵的人有()[單選題]*①勤于耕織的人②經商的人③戰場立功的人④固守傳統的貴族A.①③(正確答案)B.①④D.②④C.②③21.《道德經》中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這說明老子()[單選題]*A.崇尚“自然”,主張“無為”B.主張愛一切人,視人如己C.反對空談仁義,強調以法治國D.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正確答案)22.孔子被稱為“萬世師表”,這是對他教育貢獻的至高評價。孔子在教育方面的主要貢獻有()[單選題]*①創辦私學②主張“有教無類”③提出了一系列教學原則和方法④提出“仁者愛人”A.①②③(正確答案)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3.老子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孔子提倡“為政以德”。二者的共同出發點是()[單選題]*A.弘揚社會正氣B.尋求國家治理方案(正確答案)C.塑造理想人格D.建立中央集權統治24.四川旅游的宣傳語是:“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關于都江堰的敘述正確的是()[單選題]*①是聞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②使成都平原獲得“天府之國”的美稱③修建于秦朝時期④是李冰主持修建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正確答案)D.①②③④25.下列有關秦朝的敘述正確的是()[單選題]*①秦朝的建立者是贏政②秦朝的統一,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期的分裂割據,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局面③秦朝的建立標志著中國封建社會的開始④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贏政陸續滅掉六國,統一全國A.①②④(正確答案)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6.《帝國的終結》是易中天迄今為止最看重的一部著作。該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國帝國制度形成和滅亡的原因。書中說“秦,雖死猶存,它亡得悲壯”。從政治上看、“秦,雖死猶存”主要是指()[單選題]*A.統一度量衡、貨幣B.統一車軌C.統一文字D.建立統一國家和中央集權制度(正確答案)27、下列對陳勝、吳廣起義的表述,正確的有()[單選題]*①起義爆發地點是大澤鄉②在陳建立了政權③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④推翻了秦的殘暴統治A.①②④B.①②③(正確答案)C.②③④D.①③④28、秦朝滅亡和項羽失敗的共同原因是()[單選題]*A、刑法殘酷B、驕傲自大C、剝削沉重D、失去人心.(正確答案)29、中國象棋棋盤上的“楚河”“漢界"字樣反映的戰爭發生在()[單選題]*A.商紂王和周武王之間B.夏桀和商湯之間C.秦二世和陳勝之間D.項羽和劉邦之間(正確答案)30、西漢建立后,大臣陸賈向漢高祖建議,過去可以在馬上打天下,現在不能在馬上治天下。漢初統治者吸取秦朝因暴政導致速亡的教訓,采取的政策是()[單選題]*A.嚴刑峻法B.統一文字C.焚書坑儒D.休養生息(正確答案)31.“文景之治”、“光武中興”局面出現的共同因素是()[單選題]*A.嚴刑峻法,法家思想治國B.獎勵耕織,推廣鐵器牛耕C.整頓吏治,嚴懲外戚宦官D.輕搖薄賦,減輕農民負擔(正確答案)32.“秦王朝開創的華夏民族大一統的國家偉業,到了漢武帝時代完成了從地理空間到精神空間的整合與凝聚”。下列屬于漢武帝在“精神空間的整合與凝聚”的措施是()[單選題]*A.建立皇帝制度B.建立刺史制度C.頒布推恩令D.推行儒學教育(正確答案)33.西漢初年,政論家賈誼指出,當下形勢就像是一個病人,小腿腫得像腰,腳趾腫得像大腿,不能屈伸自如,不及時治療,就不可醫治了,上述言論針對的問題是()[單選題]*A.農民起義B.匈奴的威脅C.王國問題(正確答案)D.統治者的腐敗34、“宗室權落,外戚興起;外戚勢衰,而宦官又盛。”這一現象出現于()[單選題]*A.秦朝末年B.西漢后期C.東漢初期D.東漢后期(正確答案)35.某同學準備以“兩漢時期中外文明交流”為題撰寫文章。下列事件可以作為史實依據的是()[單選題]*A.北魏孝文帝改革B.玄奘西行C.絲綢之路的開通(正確答案)D.鑒真東渡36.新疆古稱西域,長期以來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文化。漢時期,中原文化、希臘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都匯集到了這里。這個史實充分說明了()[單選題]*A.漢政府對西域的有效管轄B.各民族為西域的發展都做出了貢獻C.新疆自古以來是祖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D.西域是世界文明的交匯點,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正確答案)37、“2000多年前,我們的先輩篳(bi)路藍縷,穿越草原沙漠,開辟出聯通亞歐非的陸上絲綢之路;我們的先輩揚帆遠航,穿越驚濤駭浪,闖蕩出連接東西方的海上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單選題]*A.洛陽B.長安(正確答案)C.咸陽D.北京38、歷史敘述有史實陳述、歷史評價等方式。其中歷史評價是指對歷史現象或歷史事件進行態度與價值的評判表述。下列選項屬于歷史評價的是()[單選題]*A.秦王贏政統一六國后用“皇帝”稱號,確立君主至高無上的地位B.秦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東,全長一萬余里C.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建議,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D.華佗醫術高明,具有救死扶傷的精神,被人們譽為“神醫”(正確答案)39.下列關于先進科技的表述,不屬于東漢時期的一項是()[單選題]*A.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對世界文化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促進作用B.華佗制成的全身麻醉藥劑“麻沸散”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C.司馬遷的《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正確答案)D.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闡述了中醫的理論和治病原則40.下列關于《史記》的說法不正確的是()[單選題]*A.書中記錄了帝王將相的歷史活動,還為許多下層人物寫了傳記B.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東漢光武帝時約3000年的史事(正確答案)C.文筆優美,在文學史上也有極高的地位D.其作者公正記事,秉筆直書,對中國史產生重大影響41.標志東漢末年以來三國分裂割據局面結束的事件是()[單選題]*A.西晉滅蜀B.西晉定都洛陽C.西晉滅吳(正確答案)D.西晉遷都長安42.歷史活動中,老師列出“官渡之戰”“十六國”“北方游牧民族內遷”“北魏孝文帝改革”這樣一些歷史資料進行探究,他探究的主題是()[單選題]*A.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B.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正確答案)C.繁榮與開放的時代D.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43、“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烈火張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這首詩描述的歷史事件的影響是()[單選題]*A.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正確答案)B.為曹操以后統一北方打下基礎C.使中國再次走向分裂割據D.使曹操的勢力逐漸壯大起來44.下列事件中,有利于促進民族交融的是()[單選題]*①昭君出塞②少數民族內遷③赤壁之戰④苻堅銳意改革A.①②④(正確答案)B.②④C.①④D.②③④45.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到開發的原因有()[單選題]*①北方人口大量南遷②社會相對安定③自然條件好④北魏孝文帝改革⑤南方生產先進A.①②③(正確答案)B.③④⑤C.①③④D.①②④46.跪坐習俗是儒家禮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垂腳高坐被視為傲慢行為。魏晉南北朝時,隨著“胡床、胡坐”的傳播,漢人的跪坐禮俗逐漸變為垂腳高坐。這一轉變體現了()[單選題]*A.民族交融的加強(正確答案)B.儒學正統地位的喪失C.政權分立的加劇D.少數民族漢化的開始47.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三國以前,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單選題]*的中心。魏晉南北朝時期,這一地區社會動蕩戰亂頻繁,但也出現過幾次短期的統一。下列曾統一過黃河流域的少數民族政權()①曹魏②前秦③西晉④北魏A.①②B.①③C.②④(正確答案)D.③④48.洛陽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