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兒童的安全與急救課件_第1頁
學前兒童的安全與急救課件_第2頁
學前兒童的安全與急救課件_第3頁
學前兒童的安全與急救課件_第4頁
學前兒童的安全與急救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前兒童的安全與急救學前兒童的安全與急救1第一節學前兒童的意外傷害第二節托幼園所的安全與管理第三節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急救第一節學前兒童的意外傷害2第一節學前兒童的意外傷害一、學前兒童的意外傷害現狀及特點二、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分類三、影響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主要因素四、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預防第一節學前兒童的意外傷害一、學前兒童的意外傷害現狀及特點3一、學前兒童的意外傷害現狀及特點

(一)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現狀意外傷害是突發事件,是對人的生命和健康形成嚴重威脅的危險因素。國際疾病分類(ICD一9)將意外傷害列為一組疾病。據WHO報告,意外傷害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兒童和青少年致死、致傷、致殘的主要原因,對兒童健康的威脅甚至已超過一般疾病對兒童健康的危害。我國兒童死亡監測報告顯示,意外傷害已成為我國0~14歲兒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致死人數已超過4種常見病(肺炎、惡性腫瘤、先天畸形和心臟病)死亡人數的總和,并呈逐年增長趨勢。一、學前兒童的意外傷害現狀及特點

(一)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現狀4一、學前兒童的意外傷害現狀及特點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全球兒童安全網絡(2004年)對北京、上海、廣州3城市0~14歲l萬余名兒童意外傷害的調查結果顯示,兒童意外傷害的發生率為16.5%,其中男童發生率為19.0%,女童發生率為14.0%;1~5歲兒童意外傷害發生率最高,達21.1%。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曾在全國11個城市對4.3萬名學前兒童進行意外傷害調查,發現非致命意外傷害的發生率為24.1%,其中1.64%造成身體缺陷,1.01%造成永久性傷殘。一、學前兒童的意外傷害現狀及特點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5一、學前兒童的意外傷害現狀及特點

據推算,我國每年大約有1000萬名0~14歲兒童受到各種形式的意外傷害,有10萬名兒童死于意外傷害,將近40萬名兒童因此而傷殘。導致0~14歲兒童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溺水、交通事故,兩者占到總死亡人數的66%。每年有超過1.85萬名14歲以下的兒童死于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是歐洲的2.5倍,美國的2.6倍。一、學前兒童的意外傷害現狀及特點

據推算,我國每年大約6一、學前兒童的意外傷害現狀及特點(二)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特點綜合多項研究,我國學前兒童意外傷害有以下特點:1.意外傷害種類多樣化并存在年齡差別學前兒童意外傷害排在前幾位的分別為跌傷/墜落傷、碰傷/擠壓傷、切割傷、銳器刺傷、動物咬傷、交通事故、燒燙傷等。嬰兒的意外傷害以窒息為常見;1~4歲幼兒多見溺水;學齡前兒童跌傷和氣管異物發生率高;5~9歲兒童多見交通事故和溺水等。近年來,交通事故和動物咬傷呈增多趨勢。2.意外傷害發生原因復雜個體意外傷害事件的發生與當時特殊環境、兒童個體身體狀況和心理發展水平及能力、監護人的照料等多因素有關。兒童意外傷害是一類與社會、心理、行為、環境等密切相關的社會性疾病。不可否認的是,大多數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發生與家長、教師等監護人員的疏忽、照顧不周有關,尤以0~3歲嬰幼兒最為突出。一、學前兒童的意外傷害現狀及特點(二)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特點7一、學前兒童的意外傷害現狀及特點3.意外傷害性質隨發生場所不同而不同最易發生意外傷害的場所是家庭,其次是托幼兒園所、街道/公路、娛樂場所等。調查數據顯示,將近一半的學前兒童(有的報道發生比例更高)意外傷害發生在家庭中。家庭中常見的意外傷害是燒燙傷、氣管異物、電擊傷、中毒等,公共場所常見的是交通事故、溺水等。4.意外傷害發生頻率與活動方式相關意外傷害的發生以娛樂活動最為多見,其次為體育活動、休息、進食、洗澡、如廁、步行、上下樓梯、乘坐交通工具等。5.意外傷害部位多為頭面部和上下肢學前兒童受傷最常見的部位是頭面部,其次為上肢、下肢、牙齒、眼睛。6.意外傷害發生存在城鄉差異和性別差異城市兒童交通事故發生頻率高,農村兒童溺水事故發生頻率高;男孩意外傷害發生率比女孩高。一、學前兒童的意外傷害現狀及特點3.意外傷害性質隨發生場所不8二、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分類(一)按國際疾病分類法(ICD—10)分類

①交通傷害;②跌傷;③溺水;④燒傷;⑤燙傷;⑥意外窒息;⑦急性中毒;⑧砸傷(死);⑨自殺、他殺;⑩其他意外(醫療事故、過勞致死,地震、洪水、雷擊等自然災害所致等)。(二)按意外傷害的性質分類

1.物理性意外傷害如由燒傷、燙傷、溺水、雷電、摔傷、交通事故、地震、洪水等所致的傷害。

2.化學性意外傷害如由藥物中毒、農藥中毒、酸堿中毒、重金屬中毒等所致的傷害。二、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分類(一)按國際疾病分類法(ICD—19二、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分類3.生物性意外傷害如由食物中毒、動物咬傷、昆蟲蜇傷等所致的傷害。(三)按意外傷害發生場所分類1.家庭意外傷害如兒童在家中發生的磕碰傷、刀割傷、燙傷、觸電、砸傷、窒息、誤食藥物、煤氣中毒、動物咬傷等意外傷害。二、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分類3.生物性意外傷害10二、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分類2.托幼園所意外傷害如兒童發生在幼兒園室內、室外等教學活動中的摔傷、跌傷、燙傷、咬傷、運動器械致傷、尖銳物體戳傷;兒童走失或被他人接走;外來人員在幼兒園作出侵害等意外傷害。3.公共場所意外傷害如兒童在電影院、游樂場、動物園、游泳池、公路等公共場所發生的摔傷、交通意外、溺水等意外傷害。二、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分類2.托幼園所意外傷害11三、影響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主要因素

現代醫學認為,意外傷害不是偶然隨機出現的事件,而是一類社會性疾病,與其他疾病一樣有其發生模式、相關危險因素和有效預防措施。研究顯示,引發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因素有年齡、性別、個體特征、個性和行為特征等個體因素,以及家庭、托幼機構、社會等因素。三、影響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主要因素現代醫學認為,意外傷12四、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預防(一)意外傷害預防與控制的研究1.四E干預

Forjuoh(1994年)提出可通過教育干預、技術干預、強制干預和經濟干預等“四E干預”(四個干預的英文單詞的第一個字母均為E)來預防和控制意外傷害的發生。①教育干預是指通過開展安全教育,提高人們對危險的認識和識別能力,從而改變其危險行為,增加安全行為,降低意外傷害的發生。如幼兒園開展遵守交通規則的教育活動,幫助幼兒養成在馬路上行走靠右,過馬四、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預防(一)意外傷害預防與控制的研究13四、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預防

路看紅綠燈,走人行橫線等安全行為。②技術干預是指通過對設備和產品進行設計和技術革新,降低或消滅傷害發生的風險,達到降低意外傷害的作用。如在汽車方向盤上安裝安全氣囊、保險帶,將幼兒園的桌椅邊角設計為圓弧形等。③強制干預是指通過國家立法對可能發生傷害的危險行為進行干預。如各國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均規定不許酒后駕車等。④經濟干預是指采用經濟手段,即獎勵或罰款來控制和影響人的行為,降低意外傷害的發生。如我國規定酒后駕車處以200~500元的罰款,并暫扣1~3個月的機動車駕駛證。研究表明,在上述四種干預措施中,技術干預起到的預防效果最直接、最快,其次是教育干預。四、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預防路看紅綠燈,走人行橫線等安14四、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預防2.Haddon模型

Haddon模型借鑒了對疾病病因的認識。該模型認為,傷害的發生取決于宿主、致病因子和環境三個因素的互相作用。對意外傷害的預防應在傷害發生前、發生時和發生后,分別從宿主、致病因子和環境這三個方面采取干預措施,即可降低意外傷害的發生。Haddon模型提出10項傷害控制策略:①不使危險形成;②減少危險的數量;③減少暴露于危險因素的機會;④改變危險的釋放率及空間分布;⑤在時間和空間上將受保護者與危險分開;⑥用屏障把危險與受保護者隔開;⑦變革危險因素的性質;⑧加強機體對危險的抵抗力;⑨對已發生的傷害事故采取信息傳遞措施;⑩對傷者實施有效急救、轉送和康復措施。四、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預防2.Haddon模型15四、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預防(二)意外傷害的預防措施1.制定相關法規通過立法對危險因素和危險行為進行強制性干預,以預防和減少意外傷害的發生。目前,我國直接與幼兒園安全相關的法規和文件有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管理條例》(1989年)、《幼兒園工作規程》(1996年)、《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2001年),建設部頒布的《托兒所幼兒園建筑設計規范》(1989),衛生部和教育部聯合頒布的《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辦法》(2010年)、教育部頒布的《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2002年)等。2006年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建設部、交通部、文化部、衛生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新聞出版總署聯合出臺的《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對安全管理職責、安全管理制度、日常安全管理、安全教育、校園周邊安全管理、安全事故處理、獎勵與責任等做出了詳細規定。國家制定的相關法規制度為預防和處理中小學幼兒園的意外傷害提供了必要的法規依據。四、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預防(二)意外傷害的預防措施16四、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預防2.廣泛開展安全教育和宣傳預防活動3.監理檢測系統4.創設安全的社會環境四、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預防2.廣泛開展安全教育和宣傳預防活動17第二節托幼園所的安全與管理一、托幼園所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二、托幼園所的環境安全三、托幼園所安全教育第二節托幼園所的安全與管理一、托幼園所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18一、托幼園所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

托幼園所的安全管理制度通常包括門崗管理制度、設備安全檢查制度、食堂衛生管理制度、保健醫制度、環境和物品消毒制度、消防管理制度、意外事故應急處理制度等。1.建立安全工作責任制2.嚴格執行安全規章制度3.健全安全預警機制并制定突發事件預案4.加強日常教育教學活動及生活各環節的安全管理5.加強幼兒常規培養一、托幼園所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

托幼園所的安全管理制度19二、托幼園所的環境安全

環境安全是保證學前兒童安全、減少意外傷害發生的重要前提。托幼園所的環境安全包括室內環境和室外環境兩大部分,進一步細化可分為建筑安全、設備安全、用品安全、玩具安全、角色區安全等。(一)室內安全1.地面安全要求活動室、寢室最好用木質地板做地面,盥洗室、衛生間地面要注意防滑,地面的水要及時擦干,物品要隨時收拾整齊,以防幼兒磕碰摔傷;兒童出入的門應向外開,門銷安裝在幼兒夠不著的地方;室內不得栽種和飼養任何有毒的動糟物.二、托幼園所的環境安全

環境安全是保證學前兒童安全、20二、托幼園所的環境安全

2.家具和設備安全要求室內家具不得有尖角、外露的釘子、插栓、螺栓等,暖氣要加防護罩;鎢戶、陽臺應有欄桿;3歲以內兒童的床必須有床欄,以防墜床;鋼琴、書架儲物柜緊靠墻放置,以防翻倒出現砸傷;電器設備應放置在安全處,電源插目要有安全插頭并安裝在1.6米以上,電線應采用暗線;家具的尺寸大小應符萑兒童身高,給幼兒提供可自助自理的環境,如高低合適的洗手池、鏡子、毛巾架、水杯架、自己的儲物柜等。二、托幼園所的環境安全

2.家具和設備安全要求21二、托幼園所的環境安全

3.空間和器具布局安全要求室內布局要合理,玩具、游戲器具要分類擺放;教室/活動室按功能進行分區,如閱讀區、角色游戲區等,讓兒童有足夠的活動空間;角色區應根據游戲內容、空間大小制定游戲活動規則,限定每次每項活動的參加人數,并用兒童能理解的方式將規則標示出,如貼上允許進入人數的小腳印數;保證游戲材料的充足,減少幼兒間的沖突。二、托幼園所的環境安全

3.空間和器具布局安全要求22二、托幼園所的環境安全

4.物品擺放安全要求開水、熱湯、熱飯等應放置在幼兒不能觸摸到的地方,幼兒所用的熱水不得超過43oC;為兒童添飯、添湯時不要在兒童面前和頭上方傳遞,以免燙傷;藥品、洗滌劑、消毒劑應放在兒童難以取到的地方或鎖在柜子里。5.玩具和活動材料安全要求玩具、活動材料等不能帶鋸齒狀,不能帶尖利的邊角,材質要無毒、環保;玩具應易于清洗、質地良好、耐用、性能穩定,且不易燃;定期清洗玩具,破舊的玩具材料要及時修理和更換;玩具架和圖書架要高矮適宜、穩固,便于幼兒自己取放;3歲以下的嬰幼兒不宜提供直徑小于2.5厘米的玩具,如珠子、扣子、棋子、玻璃球等。二、托幼園所的環境安全

4.物品擺放安全要求23二、托幼園所的環境安全

6.通信聯絡安全要求每個班級最好有一部電話,將急救、火警、派出所、醫院、園長辦公室、醫務室等緊急狀況時要使用的電話號碼張貼在電話旁;班級教師要掌握班上幼兒的家庭地址、父母的工作單位及聯系電話。(二)室外安全1.園所選址和建筑設施安全要求托幼園所要遠離公路、鐵路、池塘和交通擁堵地段;幼兒園或游戲場所要有圍墻,防止幼兒擅自離園;樓梯欄桿要牢固,樓梯扶手和臺階的高度要適宜兒童;大型玻璃門窗要有明顯的標志提醒兒童,以防撞傷。二、托幼園所的環境安全

6.通信聯絡安全要求24二、托幼園所的環境安全

2.活動場地和大型設施安全要求戶外活動場地要有足夠的空間,地面要平整、防滑,場所不能有碎玻璃片、罐頭盒、碎石等能傷害幼兒的東西;大型玩具設施(秋千、滑梯、蹺蹺板、攀登架等)安裝穩固,要定期檢查和維修,避免螺絲釘松脫,不得有尖角、外露的釘子、插栓、螺栓等,滑梯表面要光滑,幼兒下落觸地的地面應松軟(沙地、草地或塑膠地);秋千周圍用白線標示,提示幼兒秋千擺的安全位置。3.應急器械和通道安全要求幼兒園要配備一定數量的滅火器和急救器械并放在明顯位置,要求每個工作人員都會使用;園內設明確的安全通道和安全標志,禁止在通道上堆放物品,以保持通道暢通無阻;工作人員要熟悉園內意外疏散路線,并經常進行演習。二、托幼園所的環境安全

2.活動場地和大型設施安全要求25三、托幼園所安全教育

教育部頒發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對幼兒園安全教育目標和要求做出了明確規定,要求幼兒“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要“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進行安全、營養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歐新明(2003年)將托幼園所的安全教育歸為三個方面,即安全和自我保護意識的培養,安全知識與技能的教育,養成遵守安全規則的習慣。黃世勛(1999年)認為兒童自我保護能力由安全知識、安全技能、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等四個維度構成,其中心理素質的培養最為重要。三、托幼園所安全教育

教育部頒發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26三、托幼園所安全教育

(一)安全教育的對象及任務誠然,托幼園所的安全教育的主要對象是學前兒童,但不能局限于學前兒童,還必須包括與學前兒童安全密切相關的兩個群體,即通過相互配合共同承擔幼兒養育職責的托幼機構保教人員和兒童家長。托幼園所的安全教育,應當從三組教育對象的不同情況出發,確定不同的教育任務。對學前兒童而言,安全教育的重點是學習和了解安全常識,豐富學前兒童的生活經驗,加強學前兒童對周圍環境中潛在危險的認識,樹立安全意識,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自我保護技能和求助方法,不斷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對保教人員而言,安全教育的重點是強化安全防范意識和責任心,增強對環境中潛在危險的警惕性和預見性,提升及時發現和排除危險因素的能力,正三、托幼園所安全教育

(一)安全教育的對象及任務27三、托幼園所安全教育

確掌握常用急救處理方法和應對措施,熟悉并遵守托幼園所的安全管理制度。對家長而言,安全教育的重點是加強對意外傷害危害性的認識,建立危險防范意識,了解安全保護常識,配合托幼園所做好學前兒童的安全教育工作。(二)學前兒童安全教育的內容及要求針對學前兒童的安全教育涉及的內容比較廣泛,通常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衛生安全、環境安全、玩具安全、生活安全及自然災害避險和求救方法教育等。三、托幼園所安全教育

確掌握常用急救處理方法和應對措28三、托幼園所安全教育(三)學前兒童安全教育的途徑和方法開展學前兒童安全教育應遵循系統性、多樣性、趣味性、經常性等教學原則。首先,將安全教育納入幼兒園所的課程體系,根據學前兒童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組織兒童循序漸進、由淺及深地學習安全常識;其次,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應靈活多樣,可采用主題教學、隨機教學、體驗式教學、活動滲透式等教學方法,通過多形式的教學活動,強化兒童安全知識的掌握;再次,安全教育活動應注重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將安全教育與游戲、生活融合在一起,讓幼兒去親身體驗、感知和學習,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三、托幼園所安全教育(三)學前兒童安全教育的途徑和方法29三、托幼園所安全教育1.主題教學主題教學是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常采用的形式,具有知識系統、全面,教學目標指向清晰等特點,如“安全步行”、“遠離火險”等。幼兒園所可采取每學期開展一次安全主題活動,每個主題活動持續2~4周,圍繞一個主題廣泛而深入地展開系列活動。通過每學期不斷循環、遞進的學習,使幼兒逐步掌握安全知識,提高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2.隨機教學幼兒園所的安全教育是一個長期、連續的過程。除有計劃地進行課堂教學外,在日常生活中,教師應結合幼兒的行為表現和存在問題,及時予以指導和教育。比如,針對班級某小朋友往鼻孔里塞小豆子造成鼻出血這一事件,組織幼兒討論“為什么和如何保護鼻子”;針對雷雨天討論“如何安全避雨”等。因隨機教育通常是在事件發生后馬上進行,這樣幼兒印象深,教育效果好。三、托幼園所安全教育1.主題教學30三、托幼園所安全教育3.體驗式教學學前兒童的認知特點決定了其對知識的學習更適合情境教學和體驗教學。通過角色游戲、模擬演練或再現某一事故情境,讓幼兒在親身體驗、嘗試的過程中實現“做中學”。如組織全園兒童模擬地震時的逃生,發生危機事件如何逃避和呼救等。讓幼兒將自救技能的練習經驗遷移到真實生活中。

4.活動滲透從一定意義上說,學前兒童在幼兒園生活的各個環節和很多教學活動都可能涉及若干安全注意事項。教師要充分挖掘和利用這些教育因素,在教學活動中滲透安全教育和常規指導,使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行為習慣,提高自我保三、托幼園所安全教育3.體驗式教學31三、托幼園所安全教育

護能力。如進餐時專心吃飯、不打鬧和聊天;活動轉換時分批如所、飲水;進出教室要排隊、有序地行走等。5.體能鍛煉學前兒童自我保護能力的提升有賴于其自身機體運動機能的發展,尤其是動作協調性、靈活性及身體力量。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能很好地促進幼兒運動機能發展,經常開展跑、跳、爬行、跨越、攀登、投擲以及拍球、跳繩、走獨木橋等體育活動,均可增強幼兒躲避危險的能力。切忌因擔心運動受傷而放棄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三、托幼園所安全教育護能力。如進餐時專心吃飯、不打鬧和32第三節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急救

一、意外傷害的急救原則二、意外傷害的急救處理程序三、常用急救技術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第三節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急救

一、意外傷害的急救原則33一、意外傷害的急救原則

1.搶救生命2.防止殘疾3.減少痛苦一、意外傷害的急救原則

1.搶救生命34二、意外傷害的急救處理程序(一)傷情判斷(二)現場急救(三)啟動緊急預案二、意外傷害的急救處理程序(一)傷情判斷35三、常用急救技術(一)人工呼吸(二)胸外心臟按壓(三)止血(四)呼吸道異物堵塞(五)固定和搬運三、常用急救技術(一)人工呼吸36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一)摔傷、碰傷大量調查報告顯示,摔傷是學前兒童發生率最高的意外傷害,多發生于游戲或玩耍時從高處跌下,奔跑時跌倒,推拉、打鬧時摔倒,被物體絆倒等。受傷的部位多為皮膚、骨骼、頭部和內臟。跌傷的處理: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一)摔傷、碰傷37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1.皮膚受傷多數學前兒童摔傷為皮膚受傷,可見皮膚擦破、出血或僅有瘀血腫脹。處理方法:①止血。②送醫務室。如果受傷皮膚有大量污物.先用棉簽蘸清水由內向外將污物清洗干凈;用75%的酒精由內到外進行消毒;包扎受傷處或用創可貼。處理的重點是防止傷口感染。③如果傷口較大、較深,在做初步清洗和消毒后,用一干凈紗布蓋在傷口表面,馬上送醫院進行消毒、傷口縫合、抗破傷風處理等。④冷敷。如果皮膚沒有破損,僅出現紅腫,可用毛巾冷敷,促使毛細血管收縮起止血作用,忌搓揉。24小時后,改用毛巾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和瘀血的吸收。

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1.皮膚受傷38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2.頭部受傷頭部受傷,輕者僅為皮外傷,重者可致顱骨破裂或腦震蕩。學前兒童從高處摔下,容易發生腦震蕩。腦震蕩的典型表現是傷者出現短暫昏迷,醒后有嘔吐、頭痛、臉色蒼白、昏昏欲睡等癥狀。有此癥狀者應立即送醫院處理。3.骨骼受傷摔傷、跌傷等意外傷害導致骨折的現象較為常見。臨床上常將骨折分為開放性骨折、閉合性骨折和青枝骨折三類。開放性骨折是指骨折的斷端刺破了皮膚,暴露在體外;閉合性骨折是指骨骼斷裂,但皮膚仍保持完整;青枝骨折是指骨骼“折而不斷”的現象。通常學前兒童因骨骼含有機物多,骨骼柔韌性大,較多見青枝骨折。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2.頭部受傷39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閉合性骨折和青枝骨折,因從外觀看不見斷端而需要判斷。骨折的臨床表現是劇烈疼痛,骨折的肢體喪失了原有功能,骨折處出現皮膚腫脹、畸形等。處理方法:固定骨折部位,立即送醫院處理。4.內臟受傷學前兒童摔傷如果傷及內臟,可m現內出血。通常內出血的兒童會伴有身體發冷、臉色蒼白、脈搏跳動加快、精神狀態不好等臨床表現。懷疑有內出血時,要立即送醫院。保教人員要注意觀察幼兒摔傷后有無異常表現,以免延誤診治。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閉合性骨折和青枝骨折,因從外40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二)關節脫位(脫臼)

學前兒童因關節發育不成熟,在牽拉、穿脫衣物、外傷等過程中容易發生關節脫位,以肩關節、肘關節、下頜關節脫位為常見。處理方法:①判斷關節是否脫位。脫臼后表現為肢體外形改變,功能喪失,局部疼痛等;②不要活動受傷的部位,應送醫院處理。外科醫生采用手法復位后關節功能馬上可恢復正常。在日常生活照料中,對有關節脫位病史的幼兒要多加注意。

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二)關節脫位(脫臼)41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三)燒傷由熱力、電及化學物質引起的組織損傷統稱為燒傷。燒傷是家庭中發生率較高的意外傷害,燒傷的熱源主要包括開水、熱湯飯、熱蒸汽、熱油、火、石灰、電器等。臨床根據皮膚受損程度將燒傷分為三度,即I度、Ⅱ度和Ⅲ度燒傷。I度燒傷是指傷及表皮層,局部血管充血、擴張、滲出,表現為皮膚紅腫、疼痛;Ⅱ度燒傷傷及真皮層,又分淺Ⅱ度和深Ⅱ度。前者燒傷傷及真皮淺層,表現為劇烈疼痛、有水皰。深Ⅱ度傷及真皮深層,表現為疼痛較遲緩、有或無水皰、傷處皮膚蒼白;III度燒傷傷及皮膚全層,可累及肌肉和骨骼,皮膚壞死,表現為皮膚痛覺消失、無彈性、干燥、無水皰。

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三)燒傷42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處理方法:①切斷熱源,進行冷卻處理。如迅速脫離火源,撲滅余火;燙傷可用冷水沖洗或浸泡患處15~30分鐘,直至皮膚離開水面不再疼痛為止。不要直接脫受傷部位的衣服,否則容易將皮膚撕掉。最好是冷卻處理后用剪刀將衣服剪開;化學物品燒傷要用大量清水反復沖洗,但如果是石灰應先將石灰擦去后再用水沖洗,以免石灰和水發生化學反應加重燒傷。②根據燒傷程度給予不同的處理。I度燒傷在冷卻處理后,在燒傷部位涂一層燒傷藥膏即可,一般4~5天即可自愈;淺Ⅱ度燒傷盡量不要弄破水皰,以保護皮膚的完整性,防感染。讓其自行吸收,如果水皰較大不易吸收可用消毒針將水皰的底部刺破將水放出,然后涂燙傷膏;深Ⅱ度和Ⅲ度燒傷在冷卻處理后,需要送醫院處理。燒傷的處理關鍵是立即切斷熱源和防止感染。大面積燒傷容易引發休克、昏迷和脫水等癥狀,應及時送醫院。一般深Ⅱ度和Ⅲ度燒傷愈后會留下瘢痕,淺Ⅱ度燒傷愈后會遺留色素斑。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處理方法:①切斷熱源,進43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四)鼻出血學前兒童常因挖鼻孔、游戲活動或打鬧時撞擊鼻子、疾病、鼻腔異物等多種原因導致鼻出血。冬季因氣候干燥,鼻出血發生率較高。鼻出血通常是鼻腔鼻中隔的部位,該處毛細血管豐富、黏膜薄。處理方法:安慰兒童不要驚慌、啼哭;安靜地坐下,頭稍向前傾,以減少血液流人口腔引發惡心、嘔吐;用手指壓迫出血側的鼻翼約10分鐘,或者用干凈的棉球(或紙團)塞入出血鼻孔,起壓迫作用;同時用冷毛巾敷在前額鼻根部,促血管收縮,減少出血。如果采用上述方法未能止血,應盡快送幼兒去醫院醫治。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四)鼻出血44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五)異物人體異物人體包括鼻腔異物、外耳道異物、咽部異物、氣管異物、眼內異物等。1.鼻腔異物幼兒因好奇、好玩,有時會將小石子、水果核、小豆子、瓜子、小紙團、扣子、瓶蓋等物體塞人鼻子,造成鼻腔異物。若不及時取出,異物將在鼻腔中引發炎癥反應,流膿性分泌物,同時造成鼻孑L堵塞。異物長時間滯留在鼻腔可形成肉芽組織,影響呼吸的通暢。處理方法:一旦發現幼兒一側鼻腔異物,可讓幼兒用手堵住無異物側的鼻孔做擤鼻涕的動作,通過氣流將異物排出;或用棉簽、紙捻刺激鼻黏膜而打噴嚏,將異物噴出;若能看見異物,也可用小鑷子輕輕夾出。如上述方法無效,應盡快送醫院處理。通常不主張非專業人員試取異物,因鼻腔異物在夾取時容易因方法和器械使用不當造成鼻黏膜損傷或發生意外(將異物推向鼻腔后端,并墜入喉部或掉入氣管)。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五)異物人體45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2.外耳道異物外耳道異物常見小飛蟲、螞蟻、小石子、小豆子、小紙團等。外耳道異物尤其是小昆蟲在外耳道爬行、飛撞時會產生異物感、疼痛、耳鳴,影響聽力。處理方法:如果是小昆蟲,可用燈光或手電筒放在外耳道口,利用昆蟲的趨光性引誘昆蟲爬出外耳道;或滴人70%的酒精、香油將其淹死,再讓幼兒將頭偏向異物側單腳跳,讓耳內液體和昆蟲流出;或用棉簽輕輕將液體和昆蟲取出。其他種類的異物如采用單腳跳不能讓其掉出,需送醫院取出。因為家庭和幼兒園通常沒有相應的設備和技術,在取異物時容易損傷幼兒的外耳道黏膜和鼓膜,造成幼兒聽力受損。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2.外耳道異物46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3.咽部異物學前兒童常見咽部異物多為魚刺、骨刺等。因幼兒口腔感覺不敏感,進食不注意細嚼慢咽,在進餐過程中常不小心將骨、刺、核等物吃入,卡在咽喉部。也有報道個別兒童在玩耍過程中,不小心將圖釘、回形針、筆帽、小釘子等物體吃入卡住。咽喉部異物常伴有吞咽梗阻、吞咽疼痛、異物感等癥狀。處理方法:令幼兒張開嘴,如能看見異物,可用鑷子夾出;如果看不見異物,用筷子或勺刺激幼兒咽部嘔吐促使異物排出。如上述方法不能將異物排出,應馬上送幼兒到醫院處理。切忌采用飲醋、吞咽饅頭、飯菜等方式強行將異物往食管下吞咽,尤其是魚刺、骨刺等尖利異物強行吞咽可能導致異物下行時將食管、食管附近血管刺破,引發大出血危及生命。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3.咽部異物47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4.氣管異物學前兒童氣管異物多見花生、瓜子、豆子、果凍、玻璃球、小插片等。氣管異物是兒童發生率高、危險性大,需要緊急處理的意外傷害。特別是異物體積較大,將氣管完全堵塞,幾分鐘內即可窒息死亡。現場人員爭分奪秒地搶救是挽救幼兒生命的唯一方法,不要急于送醫院,否則會延誤搶救的最佳時間。處理方法詳見本章常用急救技術之“呼吸道異物堵塞”。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4.氣管異物48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5.眼內異物癥狀;角膜異物如果傷及角膜,會產生劇烈的疼痛、流淚不止、眼瞼痙攣等。處理方法:①結膜異物。將眼瞼輕輕翻開吹一口氣,刺激眼睛流淚,將異物沖洗出;或用清水沖洗眼睛,討:異物隨清水流m;或用干凈棉簽輕輕將異物清除。異物清除后,滴1~2滴氯霉素眼藥水防止感染。②角膜和眼球異物。如異物嵌入角膜和眼球內,不要隨意處理異物,應用干凈紗布或手帕蓋住眼睛,閉上眼立即送醫院處理。因不知異物嵌入程度,如果將異物拔出可能導致眼內容物流出,嚴重可能致盲。③化學異物。除石灰外,其他化學用品濺入眼內第一時間是用大量清水反復沖洗眼睛,沖洗時問不少于15分鐘,然后送醫院檢查處理。生石灰濺人眼睛的正確處理方法是迅速用棉簽或干凈的手絹將石灰撥出,再用清水反復沖洗。化學異物的沖洗清潔度是急救的關鍵。因角膜很容易被燒傷,同時角膜不具備修復功能,一旦損傷將導致不可逆的傷害,如可致盲。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5.眼內異物49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六)咬傷1.貓、狗咬傷處理方法:①沖洗傷口。如果被咬傷的部位皮膚已破,應立即用清水和肥皂徹底、反復地沖洗傷口。快速沖洗可起到稀釋狂犬病毒的作用,否則一旦病毒進入機體侵犯神經中樞,將置人于死地。沖洗時最好用水龍頭急水沖洗,并用手擠壓傷口周圍的組織將血擠出。如果傷口較大,軟組織損傷嚴重,則不宜過度沖洗,防止引發大出血。②消毒傷口。沖洗干凈后,馬上用75%的酒精或雙氧水對傷口進行消毒,然后再用碘酒消毒。③送醫院處理。將傷口覆蓋一層紗布后立即送醫院繼續處治。通常醫生會根據傷情和動物的情況,決定是否接種抗狂犬病毒抗體和狂犬病毒疫苗以及接種次數。無論動物是否患有狂犬病,都要按照上述方法處理。因狂犬病毒在動物和人體內可以潛伏1~3個月,最長報道有20年。為保險起見,動物咬傷后應按照動物可能患有狂犬病的假定來處理。

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六)咬傷50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2.蜂蜇傷學前兒童進行戶外或野外活動時,有時可能出現被蜜蜂蜇傷的情況。雌蜂(工蜂)的腹部末端有毒腺相連的蜇針,蜇針刺人人體時會將毒物注入機體。通常蜂毒中主要含有蟻酸、神經毒素和組胺等,會引起被蜇處劇烈疼痛、奇癢、周圍組織紅腫及過敏反應。不同種類的蜂毒力不一,黃蜂、馬蜂毒力大,被許多黃蜂、馬蜂蜇傷嚴重者可導致死亡。處理方法:①拔出蜂刺。被蜂蜇傷后要仔細檢查受傷部位,若有蜂刺殘留在皮膚上,要將其拔出。②擠壓被蜇傷處,將毒液排出;用肥皂水充分清洗受傷處。③對傷1--I進行冷敷,以減輕腫脹和疼痛。④如果患者傷VI紅腫嚴重或出現全身癥狀(昏迷、休克),要及時送醫院就治。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2.蜂蜇傷51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3.蛇咬傷處理方法:急救的關鍵是使毒液迅速排出。①結扎。迅速用布條、毛巾、或帶子將傷口近心端2~5厘米處扎緊,阻止毒液進入血液循環;用手擠壓傷口將毒液排出。②清洗傷口,排除毒液。用清水沖洗傷口和周圍皮膚,有條件時用肥皂水、鹽水沖洗,將殘留在皮膚表面的毒液沖走。用刀在傷口處劃“+”或“-”,擴大傷口面,擠出有毒的血液,反復幾次。③送醫院。立即送醫院進行解毒處理。通常不論蛇是否含有毒素,均按上述方法及時處理。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3.蛇咬傷52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七)急性中毒學前兒童急性中毒可分為食物中毒、藥物中毒、有害氣體中毒、農藥中毒等。學前兒童常因誤食或誤服食物、藥物發生急性中毒事件。如吃人未煮熟的扁豆、有毒的蘑菇、未煮沸的豆漿或藥物等。處理方法:一旦發現兒童誤食、誤服食物、藥物,如果是剛吃人,可用筷子、勺、手指等刺激患兒的咽部,引起反射性嘔吐,將吃入的有毒物吐出,然后送醫院繼續治療;如果吃入有毒物超過4~6小時,毒物進入腸道,要馬上將患兒送到醫院進行搶救。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七)急性中毒53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八)車禍交通意外傷害已成為危及我國0~14歲兒童生命的主要因素。隨著私家車擁有量的快速增長,兒童交通意外傷害的發生率呈直線上升趨勢。據報道,在步行交通事故中,危險人群為5~9歲兒童;在駕車事故中,危險人群為10~14歲、15~24歲兒童和青少年。事故的發生多與非駕車人和駕車人不遵守交通規則有關。交通意外往往會造成比較嚴重的損傷,需緊急救助。處理方法:①對生命垂危的傷者要實施緊急搶救,如實施心肺復蘇術;②對傷口進行出血處理;③打急救電話;④對骨折進行固定。搶救中,要注意有無頸椎、脊髓和顱內損傷;如果傷者身體上插入異物,不要隨便去拔出。

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八)車禍54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九)溺水溺水是小嬰兒及大年齡兒童易發生的意外傷害,尤其是在農村、南方水鄉。小嬰兒的溺水多見于洗澡時突發意外,大年齡兒童溺水多見于獨自去河邊、湖邊、水庫玩耍、游泳時發生意外。對溺水者需立即搶救。處理方法:立即將溺水者救上岸,清除VI鼻內的淤泥、雜草等異物,保持呼吸道通暢;解開衣領和褲帶;將幼兒匍匐在救護者的膝蓋上,頭朝下按壓腹部,控出溺水者灌入肺和胃里的水;如果溺水兒童停止呼吸和心跳,要立即進行心肺復蘇術,打120急救電話。溺水搶救的關鍵是迅速使氣道通暢,恢復呼吸、循環系統正常功能,改善通氣狀況。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九)溺水55學前兒童的安全與急救學前兒童的安全與急救56第一節學前兒童的意外傷害第二節托幼園所的安全與管理第三節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急救第一節學前兒童的意外傷害57第一節學前兒童的意外傷害一、學前兒童的意外傷害現狀及特點二、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分類三、影響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主要因素四、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預防第一節學前兒童的意外傷害一、學前兒童的意外傷害現狀及特點58一、學前兒童的意外傷害現狀及特點

(一)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現狀意外傷害是突發事件,是對人的生命和健康形成嚴重威脅的危險因素。國際疾病分類(ICD一9)將意外傷害列為一組疾病。據WHO報告,意外傷害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兒童和青少年致死、致傷、致殘的主要原因,對兒童健康的威脅甚至已超過一般疾病對兒童健康的危害。我國兒童死亡監測報告顯示,意外傷害已成為我國0~14歲兒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致死人數已超過4種常見病(肺炎、惡性腫瘤、先天畸形和心臟病)死亡人數的總和,并呈逐年增長趨勢。一、學前兒童的意外傷害現狀及特點

(一)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現狀59一、學前兒童的意外傷害現狀及特點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全球兒童安全網絡(2004年)對北京、上海、廣州3城市0~14歲l萬余名兒童意外傷害的調查結果顯示,兒童意外傷害的發生率為16.5%,其中男童發生率為19.0%,女童發生率為14.0%;1~5歲兒童意外傷害發生率最高,達21.1%。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曾在全國11個城市對4.3萬名學前兒童進行意外傷害調查,發現非致命意外傷害的發生率為24.1%,其中1.64%造成身體缺陷,1.01%造成永久性傷殘。一、學前兒童的意外傷害現狀及特點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60一、學前兒童的意外傷害現狀及特點

據推算,我國每年大約有1000萬名0~14歲兒童受到各種形式的意外傷害,有10萬名兒童死于意外傷害,將近40萬名兒童因此而傷殘。導致0~14歲兒童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溺水、交通事故,兩者占到總死亡人數的66%。每年有超過1.85萬名14歲以下的兒童死于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是歐洲的2.5倍,美國的2.6倍。一、學前兒童的意外傷害現狀及特點

據推算,我國每年大約61一、學前兒童的意外傷害現狀及特點(二)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特點綜合多項研究,我國學前兒童意外傷害有以下特點:1.意外傷害種類多樣化并存在年齡差別學前兒童意外傷害排在前幾位的分別為跌傷/墜落傷、碰傷/擠壓傷、切割傷、銳器刺傷、動物咬傷、交通事故、燒燙傷等。嬰兒的意外傷害以窒息為常見;1~4歲幼兒多見溺水;學齡前兒童跌傷和氣管異物發生率高;5~9歲兒童多見交通事故和溺水等。近年來,交通事故和動物咬傷呈增多趨勢。2.意外傷害發生原因復雜個體意外傷害事件的發生與當時特殊環境、兒童個體身體狀況和心理發展水平及能力、監護人的照料等多因素有關。兒童意外傷害是一類與社會、心理、行為、環境等密切相關的社會性疾病。不可否認的是,大多數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發生與家長、教師等監護人員的疏忽、照顧不周有關,尤以0~3歲嬰幼兒最為突出。一、學前兒童的意外傷害現狀及特點(二)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特點62一、學前兒童的意外傷害現狀及特點3.意外傷害性質隨發生場所不同而不同最易發生意外傷害的場所是家庭,其次是托幼兒園所、街道/公路、娛樂場所等。調查數據顯示,將近一半的學前兒童(有的報道發生比例更高)意外傷害發生在家庭中。家庭中常見的意外傷害是燒燙傷、氣管異物、電擊傷、中毒等,公共場所常見的是交通事故、溺水等。4.意外傷害發生頻率與活動方式相關意外傷害的發生以娛樂活動最為多見,其次為體育活動、休息、進食、洗澡、如廁、步行、上下樓梯、乘坐交通工具等。5.意外傷害部位多為頭面部和上下肢學前兒童受傷最常見的部位是頭面部,其次為上肢、下肢、牙齒、眼睛。6.意外傷害發生存在城鄉差異和性別差異城市兒童交通事故發生頻率高,農村兒童溺水事故發生頻率高;男孩意外傷害發生率比女孩高。一、學前兒童的意外傷害現狀及特點3.意外傷害性質隨發生場所不63二、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分類(一)按國際疾病分類法(ICD—10)分類

①交通傷害;②跌傷;③溺水;④燒傷;⑤燙傷;⑥意外窒息;⑦急性中毒;⑧砸傷(死);⑨自殺、他殺;⑩其他意外(醫療事故、過勞致死,地震、洪水、雷擊等自然災害所致等)。(二)按意外傷害的性質分類

1.物理性意外傷害如由燒傷、燙傷、溺水、雷電、摔傷、交通事故、地震、洪水等所致的傷害。

2.化學性意外傷害如由藥物中毒、農藥中毒、酸堿中毒、重金屬中毒等所致的傷害。二、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分類(一)按國際疾病分類法(ICD—164二、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分類3.生物性意外傷害如由食物中毒、動物咬傷、昆蟲蜇傷等所致的傷害。(三)按意外傷害發生場所分類1.家庭意外傷害如兒童在家中發生的磕碰傷、刀割傷、燙傷、觸電、砸傷、窒息、誤食藥物、煤氣中毒、動物咬傷等意外傷害。二、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分類3.生物性意外傷害65二、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分類2.托幼園所意外傷害如兒童發生在幼兒園室內、室外等教學活動中的摔傷、跌傷、燙傷、咬傷、運動器械致傷、尖銳物體戳傷;兒童走失或被他人接走;外來人員在幼兒園作出侵害等意外傷害。3.公共場所意外傷害如兒童在電影院、游樂場、動物園、游泳池、公路等公共場所發生的摔傷、交通意外、溺水等意外傷害。二、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分類2.托幼園所意外傷害66三、影響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主要因素

現代醫學認為,意外傷害不是偶然隨機出現的事件,而是一類社會性疾病,與其他疾病一樣有其發生模式、相關危險因素和有效預防措施。研究顯示,引發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因素有年齡、性別、個體特征、個性和行為特征等個體因素,以及家庭、托幼機構、社會等因素。三、影響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主要因素現代醫學認為,意外傷67四、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預防(一)意外傷害預防與控制的研究1.四E干預

Forjuoh(1994年)提出可通過教育干預、技術干預、強制干預和經濟干預等“四E干預”(四個干預的英文單詞的第一個字母均為E)來預防和控制意外傷害的發生。①教育干預是指通過開展安全教育,提高人們對危險的認識和識別能力,從而改變其危險行為,增加安全行為,降低意外傷害的發生。如幼兒園開展遵守交通規則的教育活動,幫助幼兒養成在馬路上行走靠右,過馬四、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預防(一)意外傷害預防與控制的研究68四、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預防

路看紅綠燈,走人行橫線等安全行為。②技術干預是指通過對設備和產品進行設計和技術革新,降低或消滅傷害發生的風險,達到降低意外傷害的作用。如在汽車方向盤上安裝安全氣囊、保險帶,將幼兒園的桌椅邊角設計為圓弧形等。③強制干預是指通過國家立法對可能發生傷害的危險行為進行干預。如各國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均規定不許酒后駕車等。④經濟干預是指采用經濟手段,即獎勵或罰款來控制和影響人的行為,降低意外傷害的發生。如我國規定酒后駕車處以200~500元的罰款,并暫扣1~3個月的機動車駕駛證。研究表明,在上述四種干預措施中,技術干預起到的預防效果最直接、最快,其次是教育干預。四、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預防路看紅綠燈,走人行橫線等安69四、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預防2.Haddon模型

Haddon模型借鑒了對疾病病因的認識。該模型認為,傷害的發生取決于宿主、致病因子和環境三個因素的互相作用。對意外傷害的預防應在傷害發生前、發生時和發生后,分別從宿主、致病因子和環境這三個方面采取干預措施,即可降低意外傷害的發生。Haddon模型提出10項傷害控制策略:①不使危險形成;②減少危險的數量;③減少暴露于危險因素的機會;④改變危險的釋放率及空間分布;⑤在時間和空間上將受保護者與危險分開;⑥用屏障把危險與受保護者隔開;⑦變革危險因素的性質;⑧加強機體對危險的抵抗力;⑨對已發生的傷害事故采取信息傳遞措施;⑩對傷者實施有效急救、轉送和康復措施。四、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預防2.Haddon模型70四、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預防(二)意外傷害的預防措施1.制定相關法規通過立法對危險因素和危險行為進行強制性干預,以預防和減少意外傷害的發生。目前,我國直接與幼兒園安全相關的法規和文件有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管理條例》(1989年)、《幼兒園工作規程》(1996年)、《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2001年),建設部頒布的《托兒所幼兒園建筑設計規范》(1989),衛生部和教育部聯合頒布的《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辦法》(2010年)、教育部頒布的《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2002年)等。2006年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建設部、交通部、文化部、衛生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新聞出版總署聯合出臺的《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對安全管理職責、安全管理制度、日常安全管理、安全教育、校園周邊安全管理、安全事故處理、獎勵與責任等做出了詳細規定。國家制定的相關法規制度為預防和處理中小學幼兒園的意外傷害提供了必要的法規依據。四、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預防(二)意外傷害的預防措施71四、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預防2.廣泛開展安全教育和宣傳預防活動3.監理檢測系統4.創設安全的社會環境四、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預防2.廣泛開展安全教育和宣傳預防活動72第二節托幼園所的安全與管理一、托幼園所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二、托幼園所的環境安全三、托幼園所安全教育第二節托幼園所的安全與管理一、托幼園所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73一、托幼園所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

托幼園所的安全管理制度通常包括門崗管理制度、設備安全檢查制度、食堂衛生管理制度、保健醫制度、環境和物品消毒制度、消防管理制度、意外事故應急處理制度等。1.建立安全工作責任制2.嚴格執行安全規章制度3.健全安全預警機制并制定突發事件預案4.加強日常教育教學活動及生活各環節的安全管理5.加強幼兒常規培養一、托幼園所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

托幼園所的安全管理制度74二、托幼園所的環境安全

環境安全是保證學前兒童安全、減少意外傷害發生的重要前提。托幼園所的環境安全包括室內環境和室外環境兩大部分,進一步細化可分為建筑安全、設備安全、用品安全、玩具安全、角色區安全等。(一)室內安全1.地面安全要求活動室、寢室最好用木質地板做地面,盥洗室、衛生間地面要注意防滑,地面的水要及時擦干,物品要隨時收拾整齊,以防幼兒磕碰摔傷;兒童出入的門應向外開,門銷安裝在幼兒夠不著的地方;室內不得栽種和飼養任何有毒的動糟物.二、托幼園所的環境安全

環境安全是保證學前兒童安全、75二、托幼園所的環境安全

2.家具和設備安全要求室內家具不得有尖角、外露的釘子、插栓、螺栓等,暖氣要加防護罩;鎢戶、陽臺應有欄桿;3歲以內兒童的床必須有床欄,以防墜床;鋼琴、書架儲物柜緊靠墻放置,以防翻倒出現砸傷;電器設備應放置在安全處,電源插目要有安全插頭并安裝在1.6米以上,電線應采用暗線;家具的尺寸大小應符萑兒童身高,給幼兒提供可自助自理的環境,如高低合適的洗手池、鏡子、毛巾架、水杯架、自己的儲物柜等。二、托幼園所的環境安全

2.家具和設備安全要求76二、托幼園所的環境安全

3.空間和器具布局安全要求室內布局要合理,玩具、游戲器具要分類擺放;教室/活動室按功能進行分區,如閱讀區、角色游戲區等,讓兒童有足夠的活動空間;角色區應根據游戲內容、空間大小制定游戲活動規則,限定每次每項活動的參加人數,并用兒童能理解的方式將規則標示出,如貼上允許進入人數的小腳印數;保證游戲材料的充足,減少幼兒間的沖突。二、托幼園所的環境安全

3.空間和器具布局安全要求77二、托幼園所的環境安全

4.物品擺放安全要求開水、熱湯、熱飯等應放置在幼兒不能觸摸到的地方,幼兒所用的熱水不得超過43oC;為兒童添飯、添湯時不要在兒童面前和頭上方傳遞,以免燙傷;藥品、洗滌劑、消毒劑應放在兒童難以取到的地方或鎖在柜子里。5.玩具和活動材料安全要求玩具、活動材料等不能帶鋸齒狀,不能帶尖利的邊角,材質要無毒、環保;玩具應易于清洗、質地良好、耐用、性能穩定,且不易燃;定期清洗玩具,破舊的玩具材料要及時修理和更換;玩具架和圖書架要高矮適宜、穩固,便于幼兒自己取放;3歲以下的嬰幼兒不宜提供直徑小于2.5厘米的玩具,如珠子、扣子、棋子、玻璃球等。二、托幼園所的環境安全

4.物品擺放安全要求78二、托幼園所的環境安全

6.通信聯絡安全要求每個班級最好有一部電話,將急救、火警、派出所、醫院、園長辦公室、醫務室等緊急狀況時要使用的電話號碼張貼在電話旁;班級教師要掌握班上幼兒的家庭地址、父母的工作單位及聯系電話。(二)室外安全1.園所選址和建筑設施安全要求托幼園所要遠離公路、鐵路、池塘和交通擁堵地段;幼兒園或游戲場所要有圍墻,防止幼兒擅自離園;樓梯欄桿要牢固,樓梯扶手和臺階的高度要適宜兒童;大型玻璃門窗要有明顯的標志提醒兒童,以防撞傷。二、托幼園所的環境安全

6.通信聯絡安全要求79二、托幼園所的環境安全

2.活動場地和大型設施安全要求戶外活動場地要有足夠的空間,地面要平整、防滑,場所不能有碎玻璃片、罐頭盒、碎石等能傷害幼兒的東西;大型玩具設施(秋千、滑梯、蹺蹺板、攀登架等)安裝穩固,要定期檢查和維修,避免螺絲釘松脫,不得有尖角、外露的釘子、插栓、螺栓等,滑梯表面要光滑,幼兒下落觸地的地面應松軟(沙地、草地或塑膠地);秋千周圍用白線標示,提示幼兒秋千擺的安全位置。3.應急器械和通道安全要求幼兒園要配備一定數量的滅火器和急救器械并放在明顯位置,要求每個工作人員都會使用;園內設明確的安全通道和安全標志,禁止在通道上堆放物品,以保持通道暢通無阻;工作人員要熟悉園內意外疏散路線,并經常進行演習。二、托幼園所的環境安全

2.活動場地和大型設施安全要求80三、托幼園所安全教育

教育部頒發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對幼兒園安全教育目標和要求做出了明確規定,要求幼兒“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要“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進行安全、營養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歐新明(2003年)將托幼園所的安全教育歸為三個方面,即安全和自我保護意識的培養,安全知識與技能的教育,養成遵守安全規則的習慣。黃世勛(1999年)認為兒童自我保護能力由安全知識、安全技能、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等四個維度構成,其中心理素質的培養最為重要。三、托幼園所安全教育

教育部頒發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81三、托幼園所安全教育

(一)安全教育的對象及任務誠然,托幼園所的安全教育的主要對象是學前兒童,但不能局限于學前兒童,還必須包括與學前兒童安全密切相關的兩個群體,即通過相互配合共同承擔幼兒養育職責的托幼機構保教人員和兒童家長。托幼園所的安全教育,應當從三組教育對象的不同情況出發,確定不同的教育任務。對學前兒童而言,安全教育的重點是學習和了解安全常識,豐富學前兒童的生活經驗,加強學前兒童對周圍環境中潛在危險的認識,樹立安全意識,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自我保護技能和求助方法,不斷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對保教人員而言,安全教育的重點是強化安全防范意識和責任心,增強對環境中潛在危險的警惕性和預見性,提升及時發現和排除危險因素的能力,正三、托幼園所安全教育

(一)安全教育的對象及任務82三、托幼園所安全教育

確掌握常用急救處理方法和應對措施,熟悉并遵守托幼園所的安全管理制度。對家長而言,安全教育的重點是加強對意外傷害危害性的認識,建立危險防范意識,了解安全保護常識,配合托幼園所做好學前兒童的安全教育工作。(二)學前兒童安全教育的內容及要求針對學前兒童的安全教育涉及的內容比較廣泛,通常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衛生安全、環境安全、玩具安全、生活安全及自然災害避險和求救方法教育等。三、托幼園所安全教育

確掌握常用急救處理方法和應對措83三、托幼園所安全教育(三)學前兒童安全教育的途徑和方法開展學前兒童安全教育應遵循系統性、多樣性、趣味性、經常性等教學原則。首先,將安全教育納入幼兒園所的課程體系,根據學前兒童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組織兒童循序漸進、由淺及深地學習安全常識;其次,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應靈活多樣,可采用主題教學、隨機教學、體驗式教學、活動滲透式等教學方法,通過多形式的教學活動,強化兒童安全知識的掌握;再次,安全教育活動應注重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將安全教育與游戲、生活融合在一起,讓幼兒去親身體驗、感知和學習,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三、托幼園所安全教育(三)學前兒童安全教育的途徑和方法84三、托幼園所安全教育1.主題教學主題教學是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常采用的形式,具有知識系統、全面,教學目標指向清晰等特點,如“安全步行”、“遠離火險”等。幼兒園所可采取每學期開展一次安全主題活動,每個主題活動持續2~4周,圍繞一個主題廣泛而深入地展開系列活動。通過每學期不斷循環、遞進的學習,使幼兒逐步掌握安全知識,提高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2.隨機教學幼兒園所的安全教育是一個長期、連續的過程。除有計劃地進行課堂教學外,在日常生活中,教師應結合幼兒的行為表現和存在問題,及時予以指導和教育。比如,針對班級某小朋友往鼻孔里塞小豆子造成鼻出血這一事件,組織幼兒討論“為什么和如何保護鼻子”;針對雷雨天討論“如何安全避雨”等。因隨機教育通常是在事件發生后馬上進行,這樣幼兒印象深,教育效果好。三、托幼園所安全教育1.主題教學85三、托幼園所安全教育3.體驗式教學學前兒童的認知特點決定了其對知識的學習更適合情境教學和體驗教學。通過角色游戲、模擬演練或再現某一事故情境,讓幼兒在親身體驗、嘗試的過程中實現“做中學”。如組織全園兒童模擬地震時的逃生,發生危機事件如何逃避和呼救等。讓幼兒將自救技能的練習經驗遷移到真實生活中。

4.活動滲透從一定意義上說,學前兒童在幼兒園生活的各個環節和很多教學活動都可能涉及若干安全注意事項。教師要充分挖掘和利用這些教育因素,在教學活動中滲透安全教育和常規指導,使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行為習慣,提高自我保三、托幼園所安全教育3.體驗式教學86三、托幼園所安全教育

護能力。如進餐時專心吃飯、不打鬧和聊天;活動轉換時分批如所、飲水;進出教室要排隊、有序地行走等。5.體能鍛煉學前兒童自我保護能力的提升有賴于其自身機體運動機能的發展,尤其是動作協調性、靈活性及身體力量。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能很好地促進幼兒運動機能發展,經常開展跑、跳、爬行、跨越、攀登、投擲以及拍球、跳繩、走獨木橋等體育活動,均可增強幼兒躲避危險的能力。切忌因擔心運動受傷而放棄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三、托幼園所安全教育護能力。如進餐時專心吃飯、不打鬧和87第三節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急救

一、意外傷害的急救原則二、意外傷害的急救處理程序三、常用急救技術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第三節學前兒童意外傷害的急救

一、意外傷害的急救原則88一、意外傷害的急救原則

1.搶救生命2.防止殘疾3.減少痛苦一、意外傷害的急救原則

1.搶救生命89二、意外傷害的急救處理程序(一)傷情判斷(二)現場急救(三)啟動緊急預案二、意外傷害的急救處理程序(一)傷情判斷90三、常用急救技術(一)人工呼吸(二)胸外心臟按壓(三)止血(四)呼吸道異物堵塞(五)固定和搬運三、常用急救技術(一)人工呼吸91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一)摔傷、碰傷大量調查報告顯示,摔傷是學前兒童發生率最高的意外傷害,多發生于游戲或玩耍時從高處跌下,奔跑時跌倒,推拉、打鬧時摔倒,被物體絆倒等。受傷的部位多為皮膚、骨骼、頭部和內臟。跌傷的處理: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一)摔傷、碰傷92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1.皮膚受傷多數學前兒童摔傷為皮膚受傷,可見皮膚擦破、出血或僅有瘀血腫脹。處理方法:①止血。②送醫務室。如果受傷皮膚有大量污物.先用棉簽蘸清水由內向外將污物清洗干凈;用75%的酒精由內到外進行消毒;包扎受傷處或用創可貼。處理的重點是防止傷口感染。③如果傷口較大、較深,在做初步清洗和消毒后,用一干凈紗布蓋在傷口表面,馬上送醫院進行消毒、傷口縫合、抗破傷風處理等。④冷敷。如果皮膚沒有破損,僅出現紅腫,可用毛巾冷敷,促使毛細血管收縮起止血作用,忌搓揉。24小時后,改用毛巾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和瘀血的吸收。

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1.皮膚受傷93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2.頭部受傷頭部受傷,輕者僅為皮外傷,重者可致顱骨破裂或腦震蕩。學前兒童從高處摔下,容易發生腦震蕩。腦震蕩的典型表現是傷者出現短暫昏迷,醒后有嘔吐、頭痛、臉色蒼白、昏昏欲睡等癥狀。有此癥狀者應立即送醫院處理。3.骨骼受傷摔傷、跌傷等意外傷害導致骨折的現象較為常見。臨床上常將骨折分為開放性骨折、閉合性骨折和青枝骨折三類。開放性骨折是指骨折的斷端刺破了皮膚,暴露在體外;閉合性骨折是指骨骼斷裂,但皮膚仍保持完整;青枝骨折是指骨骼“折而不斷”的現象。通常學前兒童因骨骼含有機物多,骨骼柔韌性大,較多見青枝骨折。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2.頭部受傷94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閉合性骨折和青枝骨折,因從外觀看不見斷端而需要判斷。骨折的臨床表現是劇烈疼痛,骨折的肢體喪失了原有功能,骨折處出現皮膚腫脹、畸形等。處理方法:固定骨折部位,立即送醫院處理。4.內臟受傷學前兒童摔傷如果傷及內臟,可m現內出血。通常內出血的兒童會伴有身體發冷、臉色蒼白、脈搏跳動加快、精神狀態不好等臨床表現。懷疑有內出血時,要立即送醫院。保教人員要注意觀察幼兒摔傷后有無異常表現,以免延誤診治。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閉合性骨折和青枝骨折,因從外95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二)關節脫位(脫臼)

學前兒童因關節發育不成熟,在牽拉、穿脫衣物、外傷等過程中容易發生關節脫位,以肩關節、肘關節、下頜關節脫位為常見。處理方法:①判斷關節是否脫位。脫臼后表現為肢體外形改變,功能喪失,局部疼痛等;②不要活動受傷的部位,應送醫院處理。外科醫生采用手法復位后關節功能馬上可恢復正常。在日常生活照料中,對有關節脫位病史的幼兒要多加注意。

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二)關節脫位(脫臼)96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三)燒傷由熱力、電及化學物質引起的組織損傷統稱為燒傷。燒傷是家庭中發生率較高的意外傷害,燒傷的熱源主要包括開水、熱湯飯、熱蒸汽、熱油、火、石灰、電器等。臨床根據皮膚受損程度將燒傷分為三度,即I度、Ⅱ度和Ⅲ度燒傷。I度燒傷是指傷及表皮層,局部血管充血、擴張、滲出,表現為皮膚紅腫、疼痛;Ⅱ度燒傷傷及真皮層,又分淺Ⅱ度和深Ⅱ度。前者燒傷傷及真皮淺層,表現為劇烈疼痛、有水皰。深Ⅱ度傷及真皮深層,表現為疼痛較遲緩、有或無水皰、傷處皮膚蒼白;III度燒傷傷及皮膚全層,可累及肌肉和骨骼,皮膚壞死,表現為皮膚痛覺消失、無彈性、干燥、無水皰。

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三)燒傷97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處理方法:①切斷熱源,進行冷卻處理。如迅速脫離火源,撲滅余火;燙傷可用冷水沖洗或浸泡患處15~30分鐘,直至皮膚離開水面不再疼痛為止。不要直接脫受傷部位的衣服,否則容易將皮膚撕掉。最好是冷卻處理后用剪刀將衣服剪開;化學物品燒傷要用大量清水反復沖洗,但如果是石灰應先將石灰擦去后再用水沖洗,以免石灰和水發生化學反應加重燒傷。②根據燒傷程度給予不同的處理。I度燒傷在冷卻處理后,在燒傷部位涂一層燒傷藥膏即可,一般4~5天即可自愈;淺Ⅱ度燒傷盡量不要弄破水皰,以保護皮膚的完整性,防感染。讓其自行吸收,如果水皰較大不易吸收可用消毒針將水皰的底部刺破將水放出,然后涂燙傷膏;深Ⅱ度和Ⅲ度燒傷在冷卻處理后,需要送醫院處理。燒傷的處理關鍵是立即切斷熱源和防止感染。大面積燒傷容易引發休克、昏迷和脫水等癥狀,應及時送醫院。一般深Ⅱ度和Ⅲ度燒傷愈后會留下瘢痕,淺Ⅱ度燒傷愈后會遺留色素斑。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處理方法:①切斷熱源,進98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四)鼻出血學前兒童常因挖鼻孔、游戲活動或打鬧時撞擊鼻子、疾病、鼻腔異物等多種原因導致鼻出血。冬季因氣候干燥,鼻出血發生率較高。鼻出血通常是鼻腔鼻中隔的部位,該處毛細血管豐富、黏膜薄。處理方法:安慰兒童不要驚慌、啼哭;安靜地坐下,頭稍向前傾,以減少血液流人口腔引發惡心、嘔吐;用手指壓迫出血側的鼻翼約10分鐘,或者用干凈的棉球(或紙團)塞入出血鼻孔,起壓迫作用;同時用冷毛巾敷在前額鼻根部,促血管收縮,減少出血。如果采用上述方法未能止血,應盡快送幼兒去醫院醫治。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四)鼻出血99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五)異物人體異物人體包括鼻腔異物、外耳道異物、咽部異物、氣管異物、眼內異物等。1.鼻腔異物幼兒因好奇、好玩,有時會將小石子、水果核、小豆子、瓜子、小紙團、扣子、瓶蓋等物體塞人鼻子,造成鼻腔異物。若不及時取出,異物將在鼻腔中引發炎癥反應,流膿性分泌物,同時造成鼻孑L堵塞。異物長時間滯留在鼻腔可形成肉芽組織,影響呼吸的通暢。處理方法:一旦發現幼兒一側鼻腔異物,可讓幼兒用手堵住無異物側的鼻孔做擤鼻涕的動作,通過氣流將異物排出;或用棉簽、紙捻刺激鼻黏膜而打噴嚏,將異物噴出;若能看見異物,也可用小鑷子輕輕夾出。如上述方法無效,應盡快送醫院處理。通常不主張非專業人員試取異物,因鼻腔異物在夾取時容易因方法和器械使用不當造成鼻黏膜損傷或發生意外(將異物推向鼻腔后端,并墜入喉部或掉入氣管)。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五)異物人體100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2.外耳道異物外耳道異物常見小飛蟲、螞蟻、小石子、小豆子、小紙團等。外耳道異物尤其是小昆蟲在外耳道爬行、飛撞時會產生異物感、疼痛、耳鳴,影響聽力。處理方法:如果是小昆蟲,可用燈光或手電筒放在外耳道口,利用昆蟲的趨光性引誘昆蟲爬出外耳道;或滴人70%的酒精、香油將其淹死,再讓幼兒將頭偏向異物側單腳跳,讓耳內液體和昆蟲流出;或用棉簽輕輕將液體和昆蟲取出。其他種類的異物如采用單腳跳不能讓其掉出,需送醫院取出。因為家庭和幼兒園通常沒有相應的設備和技術,在取異物時容易損傷幼兒的外耳道黏膜和鼓膜,造成幼兒聽力受損。四、常用意外傷害處理辦法

2.外耳道異物101四、常用意外傷害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