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陜西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成果獎申請書 成果完成學校西北大學成果完成人張豈之、劉文瑞、張茂澤、陳戰峰、夏紹熙成果名稱《中國思想史》(上、下卷)(教材)申請等特等獎成果科06申請時間2012年12月陜西省教育廳制
一、
成果簡介成果曾獲獎勵情況獲獎時間獲獎種類獲獎等級獎金數額(元)授獎部門
成果起止時間起始:1997年9月完成:2011年7月主題詞
中國思想史成果內容概述《中國思想史》(上、下卷),西北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該版在1989年70萬字本基礎上,進行了大幅度的修訂、改寫,形成90余萬字的兩卷本,改寫篇幅近50%。努力在傳承和創新中華優秀思想文化中探索一條有效的實施途徑。新版《中國思想史》(上、下卷)由七編構成,在思想史研究理論、主要人物、思潮、基本史料與跟蹤學術研究動態方面都有顯著進展,是集科學研究與知識傳授為一體,兼具學術專著與教材特點的教材。2012年增訂改寫的《中國思想史》(上、下卷),由七編組成。第一編、先秦編,主要內容有:商周宗教思想、春秋時代的思想、孔子對古代思想的繼承與發展、墨子思想、《老子》的思想學說、郭店楚簡、上博簡與孟、荀學術、孟子思想、莊子思想與道家別派、名辯思潮、《易傳》與陰陽五行學說的神秘化、戰國百家之學的總結——荀子思想、法家及其總結者韓非、先秦時期思想史料介紹。第二編、秦漢編,主要內容有:秦與漢初的社會及諸子學說的復興和黃老之學、漢代經學、董仲舒的公羊春秋學、司馬遷的學術思想、讖緯與《白虎通》、反神學迷信思想家揚雄、桓譚和王充、漢末社會思潮、秦漢時期思想史料介紹。第三編、魏晉南北朝編,主要內容有:魏晉玄學、魏晉反玄學思潮、魏晉南北朝的佛學、南北朝的道教思想、南北朝的反佛思潮、魏晉南北朝的經學、魏晉南北朝時期思想史料介紹。第四編、隋唐編,主要內容有:隋唐時期的儒學、隋朝及唐初的佛學與排佛言論、唐中葉以后的佛學及儒學與佛學的矛盾和融合、隋唐時期的反神學思想、隋唐時期的道教思想、隋唐時期的思想史料介紹。第五編、宋元編,主要內容有:理學思潮的興起、荊公新學與理學思想、北宋理學的流派及思想(上)、北宋理學的流派及思想(下)、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陳亮、葉適的功利主義思想、陸九淵的心學體系、元代思想概述、宋元時期的宗教、宋元時期思想史料介紹。第六編、明清編,主要內容有:明代的朱學統治與王學的崛起、王守仁的主要思想、羅欽順、王廷相對理學的批評、明末學術思想的分化及清初思想、黃宗羲的思想、顧炎武的思想、王夫之對古代思想的總結與貢獻、顏李學派的思想、清代的學術和思想(上)、清代的學術和思想(下)、明清時期的宗教思想、明清時期思想史料介紹。第七編、近代編,主要內容有:鴉片戰爭時期的社會思潮、中西思想的碰撞與中體西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傳入的西學、民族民主革命與思想文化革新、五四新文化運動、近代思想史資料概述。二、成果內容成果內容包括:1.基本內容2.創新點3.成果應用情況等方面1.基本內容。《中國思想史》(上、下卷),西北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該版在1989年70萬字本基礎上,進行了大幅度的修訂、改寫,形成90余萬字的兩卷本,改寫篇幅近50%。努力在傳承和創新中華優秀思想文化中探索一條有效的實施途徑。新版《中國思想史》(上、下卷)由七編構成,在思想史研究理論、主要人物、思潮、基本史料與跟蹤學術研究動態方面都有顯著進展,是集科學研究與知識傳授為一體,兼具學術專著與教材特點的教材。2012年增訂改寫的《中國思想史》(上、下卷),由七編組成。第一編、先秦編,主要內容有:商周宗教思想、春秋時代的思想、孔子對古代思想的繼承與發展、墨子思想、《老子》的思想學說、郭店楚簡、上博簡與孟、荀學術、孟子思想、莊子思想與道家別派、名辯思潮、《易傳》與陰陽五行學說的神秘化、戰國百家之學的總結——荀子思想、法家及其總結者韓非、先秦時期思想史料介紹。第二編、秦漢編,主要內容有:秦與漢初的社會及諸子學說的復興和黃老之學、漢代經學、董仲舒的公羊春秋學、司馬遷的學術思想、讖緯與《白虎通》、反神學迷信思想家揚雄、桓譚和王充、漢末社會思潮、秦漢時期思想史料介紹。第三編、魏晉南北朝編,主要內容有:魏晉玄學、魏晉反玄學思潮、魏晉南北朝的佛學、南北朝的道教思想、南北朝的反佛思潮、魏晉南北朝的經學、魏晉南北朝時期思想史料介紹。第四編、隋唐編,主要內容有:隋唐時期的儒學、隋朝及唐初的佛學與排佛言論、唐中葉以后的佛學及儒學與佛學的矛盾和融合、隋唐時期的反神學思想、隋唐時期的道教思想、隋唐時期的思想史料介紹。第五編、宋元編,主要內容有:理學思潮的興起、荊公新學與理學思想、北宋理學的流派及思想(上)、北宋理學的流派及思想(下)、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陳亮、葉適的功利主義思想、陸九淵的心學體系、元代思想概述、宋元時期的宗教、宋元時期思想史料介紹。第六編、明清編,主要內容有:明代的朱學統治與王學的崛起、王守仁的主要思想、羅欽順、王廷相對理學的批評、明末學術思想的分化及清初思想、黃宗羲的思想、顧炎武的思想、王夫之對古代思想的總結與貢獻、顏李學派的思想、清代的學術和思想(上)、清代的學術和思想(下)、明清時期的宗教思想、明清時期思想史料介紹。第七編、近代編,主要內容有:鴉片戰爭時期的社會思潮、中西思想的碰撞與中體西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傳入的西學、民族民主革命與思想文化革新、五四新文化運動、近代思想史資料概述。該成果的內容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1)注重思想史與社會史相結合。任何一種社會思潮和思想體系的產生,都有社會歷史的原因,不是憑空出現的。同時,也突出了歷史與邏輯的統一。(2)側重社會思潮的研究。所謂思潮,就是一個歷史時期思想領域內的主要傾向。思潮往往集中反映出某一時期社會政治經濟與思想的相互聯系。中國思想史的思潮接連不斷,春秋戰國時期,主要表現為諸子之學;漢代,主要表現為經學;魏晉時期,則為玄學;隋唐時期,主要是佛教的傳入和佛教的中國化;宋以后,則是理學;清代,考據之學;近代,主要體現為中學與西學的關系。(3)突出科學技術史的成果。中國科學史的一些特有的范疇、概念,既是科學技術成果的概括,又是中國思想升華的結晶。如“道”、“氣”、“陰”、“陽”范疇,就是在概括當時天文學、數學、醫學等自然科學的基礎上產生的。這些范疇又推動了中國古代理論思維的發展。古代的理論思維雖然樸素,但它們并不是天生的先驗觀念,也不是普通的日常意識,而是綜合各種科學成果的科學抽象。科學技術史與中國思想史的關系,是思想史研究的薄弱環節之一,也是本成果的重要特色。(4)重視思想源流的演變。主要論述各個思想學派的興衰變化、學派間的相互辯論和承襲融合,前代思想家對于后世的影響,以及后代思想家對于前代的繼承和發展等,以呈現中國思想史生動活潑、連綿不斷的發展歷史。(5)加強對各種思想學派和代表人物主要觀點的理解和評析。思想的演變和發展相當復雜,對具體的思想家而言,早期思想有可能和晚期思想不同;即使在同一時期,他自己的言論也可能會有不少矛盾之處,這些都要做全面的研究和實事求是的分析與評判。2.創新點該成果的創新之處在于:(1)力求結合歷史發展的線索介紹中國思想史的基本內容(思潮、學派、人物、著作、思想的主要點、范疇概念等)。中國思想史是中國歷史中的一個部分,不能脫離歷史來寫思想史。因此,研究撰寫時特別注意從歷史實際出發,把思想演變發展的歷史原因、歷史作用研究和表述清楚,使成果具備科學性和知識性。(2)力求準確地介紹關于中國思想史的基本史料,指明書名、版本、刊印時間等。其中,因材施教,為對本學科有深入鉆研興趣的學生和教師開具進一步閱讀的書目。本成果頗重視中國思想史史料學成果的介紹,各編最后一章史料與運用部分,具有中國思想史史料學的基本框架和雛形,對學習和研究有顯著的導向性意義。史料部分充分吸收了近百年地下出土文獻。(3)重視典型史料分析和研究,為讀者提供方法論啟示。本成果切忌憑空發議論,也避免作過多的引申和發揮,而是力求抓住比較典型的材料,加以解釋、分析,得出相應的觀點,借此給學生們提供方法論的啟示,努力在學術研究方法與規范方面做出示范。(4)新版教材突出了中國思想史自身的獨特性,同時注意彰顯中國思想文化的現代價值和意義。(5)注意內容的穩定性,文字力求簡潔、明白曉暢,盡量避免使用各種帶有極端評價性的詞句和公式化的虛文,對中國思想史中特有的范疇、名詞術語,力求作準確的解釋,在這一點上和辭書有相同的要求,力爭在形成良好的學風和文風方面貢獻力量。3.成果應用情況等方面。《中國思想史》(教材)自1997年被原國家教委指定為高等學校研究生統編教材以來,歷經三次大的修訂,特別是2012年版,根據學術界新發現成果和學術團隊研究進展,又做了全面增補改寫,形成了傳承與創新文化的不間斷的傳統。該成果的不同版本,一直被國內眾多高校(如清華大學、南京大學等)歷史系作為教材使用,也是不少兄弟院校本科生教育的重要參考讀物,在博碩士生和本學科專業教學與研究方面影響深遠。趙吉惠教授生前曾經指出,《中國思想史》教材對于“中國思想史”的學科建設、教材建設,都做出了重要貢獻,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國家教委審定的高等學校統編教材。他認為該教材具有四個突出的優點:1、體系嚴謹,全面系統,資料翔實。2、獨具特色,有所創新。3、以科學方法對待傳統文化,用研究成果弘揚民族精神。4、吸納最新科研成果,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中國思想史》自出版以來,反復印刷發行,40萬字本先后重印11次,70萬字本先后重印7次,最新的修訂本加強了學術性,因此它不僅是一部教材,亦可稱得上一部研究性著作。三、主要完成人情況第(1)完成人姓名張豈之性別男出生年月1927年10月最后學歷清華大學研究生肄業參加工作時間1952年1月高校教齡61年專業技術職稱教授現任黨政職務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工作單位西北大學聯系電從事工作及專長教學科研;中國思想史電子信箱yangju@通訊地址西北大學224#郵政編碼710069何時何地受何獎勵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1988)、郭沫若史學榮譽獎(2000)、國家社科基金成果二等獎(1999)、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2005)、二等獎(1997)、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獎(2009)、陜西省首屆社科名家等。主要貢獻
張豈之教授是《中國思想史》(上、下卷)教學成果的主持人。張豈之教授長期從事中國思想史、中國哲學史與大學文化素質教育研究,主持過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一般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及教材項目,獲得多項省級和國家級成果獎。先后出版了《中華人文精神》、《儒學·理學·實學·新學》等專著,主編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國思想史》、《中國歷史》、《中國思想文化史》等系列教材,以及《中國思想學說史》、《環境哲學譯叢》、《西部人文叢書》等專業著作,創辦和主編《華夏文化》(季刊)雜志,長期致力于中華文化的系統研究和普及傳播。自1978年以來,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研究人員數十人。張豈之教授非常重視《中國思想史》(上、下卷)(教材)的修訂工作,他多次召集撰稿會,針對原有教材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修訂,并做了大量的審閱、補充工作。本人簽名:年月日第(2)完成人姓名劉文瑞性別男出生年月1952年5月最后學歷大學本科參加工作時間1982年高校教齡30年專業技術職稱教授現任黨政職務無工作單位西北大學聯系電從事工作及專長公共管理理論與歷史文化研究電子信箱wrliu@通訊地址西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郵政編碼710127何時何地受何獎勵1990年陜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3年陜西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2004年陜西省第七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主要貢獻
劉文瑞教授是《中國思想史》(上、下卷)(教材)教學成果的骨干成員之一,負責重寫第七編近代部分。劉文瑞教授從事高等教育已有30年,他先后出版《繼承與變革——中國古代人事制度的發展里程》、《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論》、《唐玄宗評傳》、《中國古代的廉政制度》等學術專著。參與《中國思想文化史》、《中國歷史十五講》等教材的編撰工作。參與編輯《華夏文化》(季刊)等刊物。主持參與國家級、省部級教學科研項目多項,曾多次獲得國家、省部、廳局級科研獎勵。本人簽名:年月日第(3)完成人姓名張茂澤性別男出生年月1965年3月最后學歷博士研究生參加工作時間1988年7月高校教齡24年專業技術職稱教授現任黨政職務無工作單位西北大學聯系電話88302162現從事工作及專長教學科研;中國思想史電子信箱zhangmaoze@通訊地址西北大學224#郵政編碼710069何時何地受何獎勵2003年陜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2004年陜西省第七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11年陜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并獲得陜西省教學成果特等獎。主要貢獻
張茂澤教授是《中國思想史》(上、下卷)(教材)教學成果的骨干成員之一。張茂澤教授從事中國思想史的教學科研工作已有20余年,先后出版《賀麟學術思想述論》、《金岳霖邏輯哲學述評》、《孔孟學述》等專著,出版《中國思想文化十八講》等教材,參與《中國思想文化史》、《中國歷史十五講》等教材的編撰工作。張茂澤教授參加“中國傳統文化國家精品課程”的講授工作,并參與到《中國思想史》的修改修訂工作。張茂澤教授將該成果被運用到教學活動中,先后為本科生開設“中國思想史”、“中國宗教思想史”等本科與通識課程,為研究生先后開設“宗教思想史專題”、“馬列經典著作選讀”、“中國通史專題”等課程,深受好評。
本人簽名:年月日第(4)完成人姓名陳戰峰性別男出生年月1973年4月最后學歷博士研究生參加工作時間2005年7月高校教齡8年專業技術職稱副教授現任黨政職務無工作單位西北大學聯系電話88302849現從事工作及專長教學科研;中國思想史電子信箱sxwhs666@163.com通訊地址西北大學224#郵政編碼710069何時何地受何獎勵2007年陜西省優秀博士論文獎;2009年陜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陜西省第九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三等獎;2011年獲陜西省教學成果特等獎。主要貢獻
陳戰峰副教授是《中國思想史》(上、下卷)(教材)教學成果的骨干成員之一。他先后主持“西安傳統哲學思想與現代西安觀念”、“關學的微觀研究:關學與《詩經》學”、“宋代《五經》學與理學關系研究”、“宋明清時期關中《詩經》學思想學術史研究”等國家、省部、廳局級項目4項,參與完成教育部社科項目“中國詮釋學思想史論”等。出版專著《宋代〈詩經〉學與理學》、編著《居安思危》(《中國傳統文化經典語錄》叢書之四)等。陳戰峰副教授參與了《中國思想史》的修訂工作。他將該成果運用到教學活動中,先后為全校本科生開設“《詩經》文化”、“詩經學概論”、“中國古代美學思想史”等通識課程,為研究生開設“宋明理學史”、“經學思想史”、“中國儒學思想史”等課程,頗受好評。
本人簽名:年月日第(5)完成人姓名夏紹熙性別男出生年月1980年5月最后學歷博士研究生參加工作時間2009高校教齡4專業技術職稱講師現任黨政職務無工作單位西北大學聯系電話88302612現從事工作及專長教學科研;中國思想史電子信箱xiashaoxi@163.com通訊地址西北大學224#郵政編碼710069何時何地受何獎勵無主要貢獻
夏紹熙博士是《中國思想史》(上、下卷)(教材)教學成果的骨干成員之一。先后主持西北大學科學研究基金《從認知科學的角度看道家思維方式的創造性》、陜西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老子“自然”觀念研究》、陜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先秦道家“自然”觀念研究》等。夏紹熙博士參與了《中國思想史》的修訂工作。他將該成果運用到教學活動中,先后為全校本科生開設“哲學與人生”等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授權合同 房地產評估委托協議書
- 山東省日照市莒縣第三中學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數學試題(含簡單答案)
- 專業英語 Unit 16教案學習資料
- 《人類的“老師”》課件
- 房產公司安全培訓學習
- 江蘇省連云港市城頭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政治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保險行業工作計劃
- 保險行業開門紅早會主持詞
- 現代藝術未來科技人文住宅景觀方案投標項目
- 《宮頸病變》課件大綱
- 【基于UASB+SBR的組合處理工藝的制藥廠廢水處理工藝設計12000字】
- 手術室對病理標本處置出現錯誤的原因分析品管圈魚骨圖柏拉圖
- 澳洲堅果雪花酥加工技術規程
- 小升初個人簡歷模板下載
- 6款課堂活動隨機點名-抽獎模板(可編輯)兩套
- 牛產后疾病課件
- 無人機在公安領域的應用
- 生產建設項目土壤流失量測算導則計算程序
- 5G共址基站電磁輻射投訴監測實例分析與討論
- 16-第六章-污染事故應急GIS-資源環境信息系統課件
- 慢性心力衰竭“新四聯”藥物治療臨床決策路徑專家共識(2022年)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