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愛華《母親的茼蒿》閱讀答案_第1頁
周愛華《母親的茼蒿》閱讀答案_第2頁
周愛華《母親的茼蒿》閱讀答案_第3頁
周愛華《母親的茼蒿》閱讀答案_第4頁
周愛華《母親的茼蒿》閱讀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周愛華《母親的茼蒿》閱讀答案

母親的茼蒿

周愛華

①家鄉(xiāng),出茼蒿。

②我的家鄉(xiāng)是長江邊的一個小縣城,在川東與鄂西交界的山地。縣城北接一條小小的支流,在這條支流上有一個微小的古鎮(zhèn)。鎮(zhèn)子被大山環(huán)繞,清可見底的小河圍著山腳流淌,出產(chǎn)極好的蔬菜。街巷中,一年四季都走著挑菜擔子的鄉(xiāng)下人,擔子里的菜青翠欲滴。臨河人家辟有菜地的,地里冬天必種一點白菜和茼蒿,夏天則是豆莢和瓜藤。

③我家在鎮(zhèn)子的小河邊上,有一片不算小的菜地。地是母親從鄉(xiāng)下嫁來后開拓的,地邊界的石坎是祖父壘的。石坎上面長了一株粗大的柚子樹,兩棵六月桃。

④八九月間,母親在地里撒下白菜子,也撒下茼蒿子。

⑤冬天,河岸凍得起了白霜,菜園的白菜和茼蒿正鮮嫩水靈。母親種的茼蒿為小葉茼蒿,葉子多缺刻,有點兒像山中小野菊細碎的葉子;顏色翠綠中帶點灰綠,又像一蓬蓬玉做的海石花。安靜寒冷的早晨,茼蒿的葉子綴滿了晶瑩的露珠,閃耀著初陽的千萬條光線,微風輕撫,串串滑落,那種美景令人難以忘記。這時候拿菜刀割一把茼蒿,或對著白菜滾圓的根部斜砍下去,露水濕鞋,菜香滿懷。黃昏夕暮,縷縷蒿香,帶著清冽的苦味,更添幽靜。

⑥二三月,茼蒿起苔開花。茼蒿花顏色金黃,小圓盤狀,極像一輪輪小太陽,灑滿菜園;白菜和蘿卜也開出了細小而繁密的花;紫色的胡豆花散發(fā)出樸實的芳香天氣漸暖,母親的身影總與蔬菜的花兒相伴。

⑦及至春陽灼灼,春已濃如酒。小孩子的歌聲在浩蕩的春風中傳得很遠:"茼蒿菜,開黃花,太陽大如金南瓜;弟弟菜,起苦苔,一朵一朵掉下來"這首《茼蒿謠》是我兒時經(jīng)常喜愛唱的。

⑧茼蒿花開,經(jīng)久不謝。我的母親每年都種茼蒿。臘月和正月里吃茼蒿是尋常的事。茼蒿的美味也留在了我的記憶中。

⑨離開家鄉(xiāng)后,就再難見茼蒿。只有一次,偶見一個賣菜農(nóng)夫的腳下,放一束極像菊花葉的菜,無人過問。我問后,得知是茼蒿。我驚喜之余,趕快買下,回家一嘗,果真是茼蒿。因口感顯得粗糙,于是我心中懷疑,是這里的氣候和家鄉(xiāng)不一樣,致使茼蒿變成這樣闊大的樣子嗎?后來,在書上查明,此為大葉茼蒿。大葉茼蒿和家鄉(xiāng)的茼蒿樣子很不一樣。但那熟識的味道仍讓我滿心高興。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的家鄉(xiāng)。

⑩在家鄉(xiāng),同樣稱為蒿的植物還有苦蒿、陳蒿。苦蒿的葉子外形極像茼蒿,只是更細碎,稈粗長,春夏間,生于荒野,莽莽蒼蒼。苦蒿可割來捆成束,曬干,點燃后可驅蚊用。在四川吃過茼蒿,煮湯,味道有些苦。昆明的茼蒿是從冬賣到夏的,不知當?shù)厝速I回家去怎么吃。在飯店吃過涼拌茼蒿,甚好,但不如家鄉(xiāng)的有味。

?我母親做茼蒿,是把茼蒿拌上米粉蒸食。蒸后的茼蒿變得極為香滑、軟糯。其中還要加入臘肉、豌豆莢和一些黃豆芽。茼蒿在我們那里還有一個別名:"蒸菜"。"蒸菜"是冬天和春天的菜。在冬天里吃著"蒸菜",仿佛就觀察了春天,知道春天不遠了。

?正月初,太陽果真就熱起來,走在山路上是要脫棉襖的。山間各處的墳頭,都掛上了紅紅綠綠的紙幡,響起零零落落的爆竹聲。那紙幡做得很精致,有大紅牡丹、白色沖天的鶴,或燈籠繡球,最尋常的是黃色的銅錢紙,叫人心生一種悲涼的高興家鄉(xiāng)人重此風俗,正月里就開頭進行清明節(jié)的祭祀活動,待到了清明,反而不過此節(jié)了。不知其歷史淵源,或許只是一種迎接春天的儀式,將春的消息也告知逝去的人。在家鄉(xiāng),春天好像就是這樣匆忙來到。只要是從這片土地上生長起來的人,就不會遺忘那荒蕪山野的春景-那些懷念逝者、預示春天來臨的紙花。

?家鄉(xiāng)還有一個風俗:家里有剛故去的長輩,頭三年的每年正月初,要在長輩墳前的野地里,擺上菜蔬、米飯,請親朋好友來吃。此禮節(jié)名為"燃社"。吃食中,除稀飯、涼面,還有蒸茼蒿。關于涼面,家鄉(xiāng)又有一個奇景:大年初一早上,滿街搭了賣涼面的桌子,桌子上排著一碗一碗的涼面,吃涼面的人在桌邊站著吃;大年初三后,全部賣涼面的攤子一齊絕跡。要吃涼面,只等來年,不知何故。

?茼蒿在家里蒸熟,抬至山上,由仆人一碗一碗分給客人。野地里,聞得見半枯的草和經(jīng)冬不凋的莊稼氣息多半是葉子里積著春水的卷心菜。

?客人三五成群,團團而坐,喝稀飯吃茼蒿,憶往事,嘆故人,有懷人、春游、探春之意。

?"親人墳壟在,哀痛何所依?"十年前,在母親的墳前,也吃了蒸茼蒿。那時,我已不再是那個在菜地邊唱《茼蒿謠》的小孩了。每一個人都說,茼蒿蒸得極好,豌豆莢極嫩。"好得很呀!"三姐拍著手說。不知怎的,眼淚頃刻間從我的眼眶滾落下來。

(摘自《少年文藝》)

2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擔子里的菜青翠欲滴青翠欲滴:指青菜的綠色多得像要溢出來。

B.縷縷蒿香,帶著清冽的苦味清冽:指茼蒿的味道清爽中包含著涼意。

C.響起零零落落的爆竹聲零零落落:指爆竹聲稀有、零亂,飽含著凄涼。

D.全部賣涼面的攤子一齊絕跡絕跡:指攤子沒有蹤跡,永久不再消失。

27.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②段"我的家鄉(xiāng)"山水環(huán)繞,環(huán)境清幽,盛產(chǎn)極好的蔬菜。

B.第⑤段畫線句子運用比方,把小葉茼蒿葉子比作小野菊葉子。

C.第⑩段,用四川、昆明的茼蒿味道襯托家鄉(xiāng)茼蒿更美味。

D.本文歌詠家鄉(xiāng)的茼蒿,借物抒情,表達了對母親深摯的思念。

28.第⑥⑦兩段語言生動形象,請說說這兩段話的語言表達效果好在哪里。

29.結合全文,請簡要分析題目的作用。

參考答案

26.D

27.B

28.⑥段運用比方,把茼蒿的花朵比成圓盤、小太陽,突出了它的外形、顏色,贊美它的不凡。運用對比和擬人,用白菜和蘿卜花的細小而繁密與茼蒿花像圓盤、小太陽形成對比,用擬人手法描寫了胡豆花的香味;這些花的形象描寫烘托出母親的勤勞。

⑦段運用比方和引用,把春色比作醇酒,突出春意的濃重與美妙;引用兒時的童謠《茼蒿謠》,表達了對母親關照下無憂無慮的美妙童年生活的留戀。

29.(1)內容上:點明主題,突出中心。本文中心:母親種植的茼蒿見證了母親的勤勞品質,母親做的茼蒿菜包含著母親對子女的關愛與期盼之情,母親的茼蒿及茼蒿菜引發(fā)了對母親深深的思念之情、傷悲之情。

(2)結構上:茼蒿作為線索貫穿全文,串起全篇內容以茼蒿為線索串起對母親的回憶:種茼蒿、做茼蒿菜、對家鄉(xiāng)茼蒿的回憶、在墳前吃蒸茼蒿回憶母親,使文章結構嚴謹。

(3)寫作技巧上:題目上的"茼蒿"是物,是抒情的載體,如此借物抒情,生動形象,耐人尋味。"茼蒿"這一物上,既承載著對母親那滿滿的贊美之情、感謝之情,也承載著對母親那濃濃的思念之情、傷悲之情。

【解析】

26.本題考查同學理解詞語含義的力量。

D."永久不再消失"錯,文章說"要吃涼面,只等來年"。故選D。

27.本題考查同學理解文章內容的力量。

B."比方"錯,"母親種的茼蒿為小葉茼蒿有點兒像山中小野菊細碎的葉子"只是作比較,葉子是同類事物,不是比方。故選B。

28.本題考查同學品嘗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力量。

⑥段,"茼蒿花顏色金黃,小圓盤狀,極像一輪輪小太陽"運用比方修辭,把"茼蒿花"比作"圓盤"突出其外形;比作"小太陽",突出其顏色;"白菜和蘿卜也開出了細小而繁密的花"強調其"細小而繁密的花"的特點,與茼蒿花的外形與顏色形成對比;"紫色的胡豆花散發(fā)出樸實的芳香","樸實"一詞用來描寫胡豆花散發(fā)出的香氣,給予它的性情。"母親的身影總與蔬菜的花兒相伴"這些描寫的對象都是母親勞作的收獲,以此烘托母親的勤勞本色。

⑦段,"春已濃如酒"運用比方,把春色比作醇酒,凸顯出春意的濃烈;"茼蒿菜,開黃花,太陽大如金南瓜;弟弟菜,起苦苔,一朵一朵掉下來"引用《茼蒿謠》,"是我兒時經(jīng)常喜愛唱的"自然引起對兒時生活和母親的懷想,表達了對童年美妙生活的懷念。

29.本題考查同學分析文章標題的含義和作用的力量。

結合"母親在地里撒下白菜子,也撒下茼蒿子""母親種的茼蒿為小葉茼蒿""我的母親每年都種茼蒿。臘月和正月里吃茼蒿是尋常的事。茼蒿的美味也留在了我的記憶中""我母親做茼蒿,是把茼蒿拌上米粉蒸食""十年前,在母親的墳前,也吃了蒸茼蒿"可知,文章圍繞"茼蒿"回憶了母親種茼蒿、蒸茼蒿等往事,以"茼蒿"為線索串聯(lián)全文,使文章結構完整。

本文是一篇回憶性文章,"母親的身影總與蔬菜的花兒相伴""茼蒿的美味也留在了我的記憶中""十年前,在母親的墳前,也吃了蒸茼蒿""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