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三十四單元人口遷徙文化交融與認同單元質量評估【含答案】_第1頁
2022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三十四單元人口遷徙文化交融與認同單元質量評估【含答案】_第2頁
2022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三十四單元人口遷徙文化交融與認同單元質量評估【含答案】_第3頁
2022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三十四單元人口遷徙文化交融與認同單元質量評估【含答案】_第4頁
2022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三十四單元人口遷徙文化交融與認同單元質量評估【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元質量評估(三十四)(第三十四單元)(40分鐘60分)一、選擇題(共12題,每小題3分,共36分)1.拜占庭帝國保存并繼承了古代希臘羅馬的部分文化遺產,并把基督教傳到東歐;阿拉伯文化以XX為底色,融合了古代希臘羅馬和西亞傳統文化。這說明 ()A.亞歐游牧民族大遷移摧毀了原住民的文化B.各區域文化在碰撞、交流和融匯中發展C.亞歐游牧民族文化與遷入地文化不相容D.亞歐游牧民族文化比阿拉伯文化優越選B。在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的過程中各個區域的文化在碰撞、交流和融匯中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文明因交流而豐富,B正確;A“摧毀了”錯誤;從題干信息“保存并繼承”“融合”可知亞歐游牧民族文化與遷入地文化在碰撞、交流和融匯中發展,C錯誤;文化是平等的,不存在優劣之分,D錯誤。2.“中世紀初期的西歐,羅馬時代的城市大多沒落,工商業衰敗,有的已成廢墟,它們在經濟上與農村無甚區別?!边@時期造成城市沒落的直接因素是 ()A.羅馬帝國的分裂B.莊園經濟的推行C.基督教會的控制 D.日耳曼人的破壞選D。西歐封建社會是日耳曼人在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在日耳曼人和羅馬人的沖突中,羅馬時代的城市大多沒落,故D正確;羅馬帝國的分裂是內部紛爭,不是城市沒落的直接原因,A錯誤;B、C不是城市沒落的直接因素,排除。3.在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南方本地人開的酒館也往往仿效汴京舊俗,在門前張掛爐子燈;茶館則學北方張掛名人畫像。更有趣的是,北人在吃籠餅、蒸餅的時候習慣于先去掉皮,原本是因為北地風塵比較大,但南方人也跟著學,去了皮才吃”。材料表明北人南遷 ()A.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B.導致南北風俗習慣趨同C.導致經濟重心南移D.促進南北文化交融選D。材料介紹了北人南遷對南人風俗習慣的影響,表明北人南遷促進南北文化交融,故D正確。B說法錯誤,A、C在材料中無法體現,均排除。4.“民族大遷徙不是簡單的民族住地的變化,而是日耳曼人各部落集團對奴隸制羅馬帝國的武力征服。在這種征服的基礎上使羅馬與日耳曼兩種文明、兩種制度和兩大民族結合起來,逐漸形成了西歐的封建制度。”這段材料旨在說明 ()A.羅馬帝國滅亡標志著西歐進入封建社會時期B.中古時期確立了日耳曼人在歐洲的統治C.西歐封建制度既有羅馬帝國特征又有日耳曼人傳統D.封建社會時期的西歐保留了農奴制選C。根據“這種征服的基礎上使羅馬與日耳曼兩種文明、兩種制度和兩大民族結合起來,逐漸形成了西歐的封建制度”可得出,西歐封建制度的形成受到羅馬文明的影響以及保留有日耳曼的特征,故C正確。5.1500-1800年美洲人口結構發生了變化,歐洲人、印歐混血人、非洲人、非歐混血人數量不斷增加,并最終超過美洲原住民。造成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殺B.歐洲人對美洲長期的探險和征服C.美洲原住民紛紛逃離海外D.歐洲人在美洲的分布越來越廣選B。根據題干可知,A、C都是1500—1800年間美洲人口發生變化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歐洲人、印歐混血人、非洲人、非歐混血人數量不斷增加并最終超過美洲原住民的主要原因是歐洲長期征服美洲,故B正確。D是表現,不是原因,排除。6.讀表,以下說法合理的是 ()表15世紀以來世界人口統計表(單位:百萬)14001500160017001750歐洲456989115140亞洲224254292402508非洲7482909090美洲304115910世界總計373446486616748A.工業革命導致歐洲人口穩步增長B.近代化運動推動亞洲人口迅速增長C.奴隸貿易導致美洲喪失大量勞動人口D.新航路開辟影響世界各地區人口變化選D。工業革命始于18世紀60年代,時間不符,排除A;材料中亞洲近代化狀況并不樂觀,排除B;奴隸貿易導致非洲而非美洲喪失大量勞動人口,排除C;材料“15世紀以來”,顯然相關的大事是新航路的開辟,結合所學,新航路是使得世界由分散走向整體,促進世界人口遷移的重要作用,故選D。7.下圖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奧拉島(即海地島)1493—1570年人口變化圖,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A.工業革命背景下全球環境的惡化B.早期殖民擴張帶來的種族滅絕災難C.三角貿易導致美洲人口急劇減少D.西班牙殖民者資本原始積累的需要選B。根據題干“1493—1570年人口變化”信息可知,是新航路開辟之后,歐洲殖民者開始入侵北美洲,因為戰爭、屠殺、疾病等原因,造成人口急劇下降,B正確。工業革命發生在18、19世紀,與題干信息不符,排除A。16—19世紀西方進行的三角貿易,把廉價的商品帶到非洲,非洲大量的奴隸被運往美洲,再把黃金和原料運回歐洲,與題干信息不符,排除C。題干信息與西班牙無關,排除D。8.據史料記載,歐洲人抵達美洲大陸前,美洲的印第安人大約1億左右。但面對歐洲人的槍炮和舊大陸的天花、麻疹、腮腺炎等傳染病,美洲印第安人毫無抵抗力。到19世紀,美洲印第安人僅存300多萬。材料說明歐洲國家的殖民擴張 ()A.造成亞、非、拉美各地域文明的相繼毀滅B.促進世界各地之間的物產交流和交換C.使傳染病流行成為世界性的嚴重問題D.是美洲原住民大量減少的主要原因選D。根據材料信息,歐洲人在抵達美洲后,面對著歐洲人的槍炮和舊大陸的天花、麻疹、腮腺炎等傳染病,美洲印第安人毫無抵抗力,致使美洲人口銳減,故D符合題意;歐洲殖民擴張并沒有完全摧毀亞、非、拉美文明,A排除;B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在歐洲殖民擴張之前,傳染病已經是世界性問題,C排除。9.19世紀末20世紀初,原料和工業制成品的世界貿易額呈現出均衡發展的趨勢,從1870年至1913年,這兩類商品的貿易額都增加了2倍多。這主要說明()A.工業革命使世界市場初步形成B.內燃機的運用使得交通運輸條件大為改善C.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加強D.世界開始從孤立走向一個整體選C。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后,由于生產力發展推動世界貿易進一步發展,材料“世界貿易額呈現出均衡發展的趨勢”“兩類商品的貿易額都增加”說明世界經濟聯系進一步加強,故C正確。A是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后;B屬于第二次工業革命中交通工具革新的原因。D是新航路開辟的影響。10.據國際勞工組織統計的資料顯示,1990年后全球移民工人共有1.75億,其中5600萬在歐洲;又據聯合國人口司推斷,2005年初國際移民的數量已達1.85億至1.92億之間,其中歐洲是最主要移民接收地之一。國際移民多數前往歐洲的根源是 ()A.國際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B.冷戰結束和兩極格局瓦解C.世界多極化發展趨勢加速D.歐盟各國人口政策的吸引選A。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范圍內的移民趨勢總是由發展中國家流入發達國家,其中歐洲是主要接收地之一,這其中既有歐洲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以及較好的福利制度等因素,也與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中東和巴爾干地區的動蕩等有關,但是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經濟全球化發展過程中,導致了全球范圍內南北差距進一步擴大,事實上加劇了國際政治經濟的嚴重失衡。故答案為A。11.下圖為表現跨國公司雇員在全球流動特點的漫畫??鐕驹诮洕蚧邪缪萘酥匾巧?。它們在世界各地雇用勞動力,賺取巨額利潤。該漫畫表明全球勞動力的流動趨勢是 ()A.發展中國家成為主要流向地B.呈現出“精英遷移”的新趨勢C.勞工遷移是主要趨勢D.主要流向中東產油國選B。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隨著新興產業的發展和發達國家的產業升級,傳統行業的勞動力需求減少,對勞動力的受教育程度和專業素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球勞動力的流動呈現出“精英遷移”的新趨勢,這在跨國公司中表現得尤為明顯。故選B。12.19世紀的美國人認真地努力模仿歐洲的文化……隨著19世紀的結束,歐洲知識分子越來越注意到一群日益顯赫的美國明星……然而,歐洲的監護仍難以動搖。有人這樣寫道:“美國人開始文字生涯的第一步就是要自封是一個英國人,以便得到認可,并不是得到英國人的認可,而是得到本國人的認可”。據此可知 ()A.歐洲力圖對美國實行文化殖民B.美國文化全部來源于歐洲文化C.歐洲文化在移植中發生變更D.美國明星出現促使美國走向獨立選C。材料強調的是文化移植,不是文化殖民,A錯誤;B中“全部”太絕對,排除;從材料19世紀的美國人認真地努力模仿歐洲的文化“并不是得到英國人的認可,而是得到本國人的認可”中可以看出,歐洲文明的大規模移植已經發生,不過這種文化傳播和文化適應在移植過程中,正在逐漸發生變化,C正確;英國的殖民統治阻礙了美國的發展,從而使美國走向獨立,D錯誤。二、非選擇題(第13題12分,第14題12分,共24分)13.(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650—1900年世界人口估計數1650年1750年1850年1900年人口數(百萬)百分比(%)人口數(百萬)百分比(%)人口數(百萬)百分比(%)人口數(百萬)百分比(%)歐洲10018.314019.326622.740124.9美國和加拿大10.200262.2815.0拉丁美洲122.2111.5332.8633.9大洋洲20.420.320.260.4非洲10018.39513.1958.11207.5亞洲33060.647965.97496493758.3總數545100.0727100.01171100.01608100.0——摘編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表中能夠反映世界人口變化的多種趨勢。指出其中兩種變化趨勢并說明形成的歷史原因。首先閱讀上表,從表中數據得出世界人口的兩種變化趨勢,如歐洲人口不斷增加,歐洲所占世界人口比重增加;非洲所占人口比重減少,亞洲人口所占比重在1750年后逐步下降;美洲人口減少,比重下降,后上升等等;然后根據所學史實對變化趨勢原因進行充分恰當的說明。答案:示例:趨勢一:歐洲人口和所占比例增加。(4分)原因: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工業革命為人口的增加提供了物質基礎;科技和醫療水平的進步,使死亡率下降。(8分)趨勢二:亞洲人口繼續增長但是在世界總人口所占比例相對下降。(4分)原因:亞洲地區人口基數大,新航路開辟后外來物種的傳入有利于亞洲地區人口的增加。(8分)趨勢三:非洲人口經歷了下降后再恢復的基礎上的增長,但總人口所占比例持續下降。(4分)原因:奴隸貿易和殖民掠奪造成非洲地區人口下降,奴隸貿易的終止造成人口恢復和上升。(8分)趨勢四:美洲1750年之前占比下降,之后則不斷上升。(4分)原因:歐洲國家的早期殖民擴張,造成美洲土著居民大量死亡,美洲人口下降;1750年后,非洲黑奴和歐洲移民的涌入,促進美洲人口增長。(8分)14.(12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5世紀末隨著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歐洲與美洲之間開辟了新航線。他們在美洲創建種植園,開發金銀礦,由于需要大量的廉價勞動力,殖民者于是將貪婪的目光投向未開化非洲大陸。與此相適應,國際人口遷移的目的主要是尚待開發的“處女地”。——《近代與現代全球國際人口遷移的變化特點》材料二1788年,英國曾頒布禁止技術工人工匠出境的法令,1825年廢除了這一法令,1827年又廢止了其他法令,如阻止愛爾蘭人向外移民的《乘客法》。德意志于1848年革命后,廢除了限制移民的規章,簡化了移民的出國手續,以此達到疏散革命力量的目的。在瑞典,為了鼓勵貧民出境,于1840年廢除了1768年制定的限制移民的法律。另據奧斯卡?漢德林統計,至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歐洲人口總數已達4億。1750年時供養一個人的土地面積,1910年時要供養3個人。材料三他們大多身強力壯,對工作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據1871—1892年的統計,來自西歐和北歐的移民中,有22.9%是熟練工人,還有一部分專業人員。外來移民年富力強、講求實際、革新進取、不尚保守。外來移民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他們普遍需要住房、衣著和食品等生活用品。他們是美國經濟的催化劑。在1850年到1930年間,每10年就有200萬外來人口進入美國,對工農業產品及各種消費品的需求日益增長?!粋€青壯勞動力從出生、成長到其勞動年齡,需要花費許多前期投資。——摘編自《19世紀上半期歐洲人向美國移民的歷史分析》(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15、16世紀世界人口遷移的特點。(4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歐洲各國政府放松移民限制的原因。(4分)(3)根據材料三,分析歐洲移民對美國的重要作用。(4分)第(1)題根據“他們在美洲創建種植園,開發金銀礦”“殖民者于是將貪婪的目光投向未開化非洲大陸”“國際人口遷移的目的主要是尚待開發的‘處女地’”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總結。第(2)題根據“英國曾頒布禁止技術工人工匠出境的法令,1825年廢除了這一法令”“以此達到疏散革命力量的目的”“為了鼓勵貧民出境,于1840年廢除了1768年制定的限制移民的法律”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總結。第(3)題根據“有22.9%是熟練工人,還有一部分專業人員”“外來移民年富力強、講求實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