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2022/10/31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2022/10/22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1、定義
應用物理、化學、生物、生化、免疫、遺傳等技術和方法,對人體血液、體液、骨髓、分泌物、排泄物、組織細胞等進行檢驗,以獲取病因、病理變化、器官功能狀態等資料,協助疾病診斷、病情觀察和療效判斷的學科。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定義應用物理、化學、生物、生化、免22、
內容包括臨床血液學檢驗、生化檢驗、免疫檢驗、微生物檢驗、分泌物及體液檢驗。3、學習目的與要求
作為臨床醫生,在選擇使用項目和評價結果時一定要多與檢驗醫生溝通,特別在結果與臨床不符合時,更要正確分析,綜合診治。要求:了解各項目原理、熟悉標本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項,掌握臨床意義和適用范圍。正確評價分析結果。課堂認真聽講,筆記重點內容。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2、
內容包括作為臨床醫生,在選擇使用項目和評價結3
第一章
血液檢驗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
第一章
血液檢驗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4血液組成:
血漿(55%)
紅細胞
血細胞白細胞
(45%)血小板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血液組成:
血漿(55%)
紅細胞5血細胞發育過程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血細胞發育過程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6
第一節
血液分析儀檢測指標與臨床應用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第一節
血液分析儀檢測指標與臨床應用71.手工法:原理簡單、方便實用,但是比較費時費力、影響因素較多。2.儀器法:靈敏度高、技術先進、信息含量大、容易標準化,規范化。血細胞檢查是指對外周血中紅細胞和白細胞數量和質量的化驗檢查,包括血細胞計數、白細胞分類計數、血紅蛋白測定、紅細胞比積、同時注意觀察血涂片中紅細胞及白細胞形態有無異常,某些情況下應注意觀察有無異常細胞或寄生蟲等。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手工法:血細胞檢查是指對外周血中紅細胞和白細胞數量和8一、
儀器檢測原理庫爾特原理—細胞顆粒通過計微小孔時,瞬間電阻變化形成脈沖電流,以此進行細胞計數和體積測定。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一、
儀器檢測原理庫爾特原理—細胞顆粒通過計微小孔時,瞬間電9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0三分群:小細胞群35—90fl主要是淋巴細胞中間細胞群90—160fl包括單核、嗜酸粒、嗜堿粒、幼稚、白血病細胞大細胞群160fl以上主要是中性粒細胞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三分群: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1異常報警:儀器對異常結果會打出警告符號(示高、低、偏左、偏右)
撫州醫學分院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異常報警:儀器對異常結果會打出警告符號(示高、低、偏左、偏12二、參考值
(儀器不同,值略不同。有18或21項。儀器對異常結果會打出高、低、偏左、偏右等警告符號)
血紅蛋白Hb:男性120-160g/L(12-16g/dL)女
性110-150g/L(11-15g/dL)
新
生
兒170-200g/L(17-20g/dL)
紅細胞RBC:男性(4.0-5.5)ⅹ1012/L(400-550萬/ul)
女性(3.5-5.0)ⅹ1012/L(350-500萬/ul)
新生兒(6.0-7.0)ⅹ1012/L(600-700萬/ul)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二、參考值
(儀器不同,值略不同。有18或21項。儀器對異常13白細胞計數WBC成人(4.0-10)ⅹ109/L(4000-10000萬/ul)新
生
兒
(15.0-20.0)ⅹ109/L
6個月至2歲
(11-12)ⅹ109/L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白細胞計數WBC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4白細胞分類
中性桿狀核粒細胞Nst1-5%
絕對值(0.04-0.5)ⅹ109/L
中性分葉核粒細胞Nsg50-70%
(2-7)ⅹ109/L嗜酸性粒細胞E
0.5-5%
(0.02-0.5)ⅹ109/L
嗜堿性粒細胞B
0-1%
(0-0.1)ⅹ109/L
淋巴細胞L
20-40%
(0.8-4.0)ⅹ109/L
單核細胞M
3-8%
0.12-0.8)ⅹ109/L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白細胞分類中性桿狀核粒細胞Nst1-5%第一章實驗診15紅細胞比積HCT男性0.4-0.5(40-50%),平均0.45女性0.37-0.48(37-48%),平均0.40
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含量MCH
27-31pg
紅細胞平均體積MCV
82-95fl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320-360g/L(血小板計數PLT(100-300)ⅹ109/L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紅細胞比積HCT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6三、中性粒細胞變化臨床意義
中性粒細胞占WBC大部分,二者意義基本相同
壽命:骨髓10—12天、外周血3—9天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三、中性粒細胞變化臨床意義中性粒細胞占WBC大部分,二者意17干細胞池原粒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桿狀核粒細胞分葉核粒細胞分裂池成熟池貯存池生長成熟池功能池骨髓血液組織循環池邊緣池組織衰亡粒細胞生成動力學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干細胞池原粒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桿狀核粒細胞分葉核粒細胞分裂池18功能:通過趨化、變形、粘附作用起吞噬、殺菌(毒)功效。
生理變化新生兒、兒童(2歲內)高,妊娠后期、激烈運動、高溫、嚴寒時呈一過性增高。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功能:通過趨化、變形、粘附作用起吞噬、殺菌(毒)功效。19病理性增多通過骨髓儲存池釋放、邊緣池釋放而增多。
A、急性感染(化膿性)輕度中度重度極重度WBC(x109/L)N10-20>20N或↓NC(%)↑↑↑↑NC左移(-)輕度明顯極明顯機體反應良好良好良好感染性
中毒性休克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病理性增多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20病理性增多
B、急性中毒代謝性、藥物性的。以分葉為主
C、急性大出血特別是內出血
D、嚴重組織損傷
外傷、燒傷、大手術、急性心肌梗死(區別心絞痛)
E、急性溶血
F、白血病、惡性腫瘤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病理性增多
B、急性中毒代謝性、藥物性的。以分葉為主C21病理性減少
中性粒細胞〈1.5ⅹ109/L稱為粒細胞減少
〈0.5ⅹ109/L稱為粒細胞缺乏。原因為骨髓生成障礙或血液破壞消耗過多
A、某些感染如病毒、傷寒副傷寒菌、瘧原蟲B、血液病再障、巨幼貧、MDS、紅血病C、理化損傷射線、苯鉛汞中毒、抗癌藥D、脾亢、淋巴瘤等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病理性減少中性粒細胞〈1.5ⅹ109/L稱為粒細胞減少22四、嗜酸、嗜堿性粒細胞變化臨床意義嗜酸粒細胞增多見于寄生蟲病(絕對性)
變態反應(過敏)、皮膚病濕疹、天皰瘡猩紅熱慢粒、MDS等(生理功能:抑制過敏、蠕蟲免疫)嗜堿粒細胞增多(絕對性)見于過敏、慢粒、轉移癌等
(生理功能:介導超敏)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四、嗜酸、嗜堿性粒細胞變化臨床意義嗜酸粒細胞增多見于寄生蟲23五、單核細胞變化臨床意義單核細胞進入組織內即為巨嗜細胞,增多見于:1、血液病如M5(急單)、淋巴瘤、MDS、惡組2、某些感染如結核、急性心內膜炎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五、單核細胞變化臨床意義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24六、淋巴細胞變化臨床意義有T淋巴(壽命數月、年)、B淋巴細胞(壽命約3、4天),分別參與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血片形態不能辨認。在WBC時隨中性粒細胞增減而呈相對性變化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六、淋巴細胞變化臨床意義有T淋巴(壽命數月、年)、B淋巴細25
絕對增多1、兒童生理變化N70%50305070L30%50705030(出生)(生后1周(2-3歲)(4-5歲)(成人)(嬰幼兒期淋巴細胞比例較高,5、6歲后漸降)
2、病理增多見于急淋、慢淋、淋巴瘤、病毒感染、結核病、移植排斥反應絕對減少見于先天、后天免疫缺陷病、放療、長期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絕對增多1、兒童生理變化絕對減少見于先天、后天免26七、紅細胞參數臨床意義
紅細胞主要通過血紅蛋白發揮運氧、排二氧化碳功能。RBC、Hb意義基本相同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七、紅細胞參數臨床意義紅細胞主要通過血紅蛋白發揮運氧、排二27(一)、RBC、Hb
1、生理性變化年齡、性別存在差異,主要受腎上腺促紅細胞生成素影響。增多見于高原生活(缺氧)、激烈運動、情緒激動等,為一過性減少見于兒童(生長需要)一般比成年人低10—20%妊娠中后期(供應不足)部分老年人(造血不足)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一)、RBC、Hb1、生理性變化年齡、性別存在差異282、病理性增多
原發性增多見于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繼發性增多見于慢性嚴重心肺病如先心、肺氣腫、肺心病相對性增多見于嚴重腹瀉、脫水、大面積燒傷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2、病理性增多原發性增多見于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繼發性增多見于293、病理性減少貧血定義:單位體積血液中RBC、Hb低于正常值低限
貧血程度Hb輕度<90g/L中度90~60g/L重度60~30g/L極重度<30g/L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3、病理性減少貧血定義:單位體積血液中RBC、Hb低于30(二)、HCT紅細胞比積又稱血球壓積是指血細胞占全血容積的比值。增減意義基本同RBC、Hb。在血液流變學有重要意義,HCT增大,血粘度增大,高粘滯血癥易形成血栓。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二)、HCT紅細胞比積又稱血球壓積是指血細胞占全血容積的31(三)、三種平均值
紅細胞平均體積MCVHCT/RBC(正常值
82-95fl)
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含量MCHHb/RBC(正常值27-31pg)
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Hb/HCT(正常值320-360g/L)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三)、三種平均值紅細胞平均體積MCV紅32貧血分類MCVMCHMCHC病
因
正細胞性貧血
80—10027—31320—360再障急失血急溶血血液病
大細胞性貧血
〉100〉31320—360巨幼貧、惡性貧血小細胞性貧血〈80〈27320—360腎性貧血、(單純)慢性感染小細胞低色素貧血〈80〈27〈320缺鐵貧慢性失血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貧血分類MCVMCH33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34是由儀器檢測10萬個紅細胞后,算出體積大小分布的離散程度。用于判斷貧血類型。RDW越大表示紅細胞體積大小越不均一。如缺鐵貧、巨幼貧的RDW會增大,而再障、失血、慢性腎性貧血的RDW一般不變化。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是由儀器檢測10萬個紅細胞后,算出體積大小分布的離散程度。用35八、血小板正常:
園、橢圓異常:幼稚血小板大小不等畸形正常值(100–300)×109/L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八、血小板正常: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36血小板計數臨床意義減少生成障礙:再障、巨幼貧白血病骨纖破壞或消耗亢進:ITP、SLE、DIC
增加原發性:骨髓增生性疾病(慢粒、真紅)反應性:炎癥、癌癥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血小板計數臨床意義減少生成障礙:再障、巨幼貧第一章實驗37九、三種直方圖意義
血細胞的脈沖信號經過放大、甄別、整形后,送入計數系統,得出計數結果。橫坐標為脈沖高低,縱坐標為脈沖次數
(細胞分布直方圖)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九、三種直方圖意義
血細胞的脈沖信號經過放大、甄別、整形后,38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39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40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412、RBC直方圖(模式圖)
缺鐵貧血巨幼貧
100200300400(fl)不同貧血,RBC圖形有不同特點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2、RBC直方圖(模式圖)不同貧血,RBC圖形有不同特點第423、PLT直方圖(模式圖)
102030(fl)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3、PLT直方圖(模式圖)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43
第二節
血細胞形態檢查外周血涂片染色后顯微鏡觀察細胞形態一、WBC及DC(一)、正常形態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
第二節
血細胞形態檢查外周血涂片染色后顯微鏡44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45
1、中性粒細胞
圓形、直徑10—15um、核染色質粗糙深紫紅色,有桿狀和分葉核,胞漿有淡紫紅色顆粒。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中性粒細胞圓形、直徑10—15um、核染色質粗462、嗜酸、嗜堿性粒細胞
胞漿分別含桔紅色亮麗、紫黑色粗大顆粒。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2、嗜酸、嗜堿性粒細胞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473、核細胞
不規則圓形、直徑15—25um、核不規則,核染色質疏松,漿豐富淡蘭色
4、淋巴細胞小淋巴幾乎裸核,大淋巴有一些淡蘭色胞漿。核致密深紫色成塊。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3、核細胞不規則圓形、直徑15—25um、核不規則,核染色48(二)、異常形態
1、
中性粒細胞
大小不均見于慢性感染;中毒顆粒見于重度感染、大面積燒傷、中毒退行性變(核溶解、固縮、碎裂)空泡變性、杜氏小體、核分裂見于嚴重感染阿氏小體見于急性白血病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二)、異常形態
1、
中性粒細胞大小不均見于慢49(中毒顆粒)見于嚴重感染、燒傷、中毒
空泡變性見于嚴重感染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中毒顆粒)空泡變性見于嚴重感染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50阿氏小體(為紅色)多見于急性白血病時原始、早幼粒細胞和幼稚單核細胞胞漿中杜氏小體(為蘭色)是紅色胞漿中殘留下來的一小塊淡藍色胞漿(含RNA),經常與嚴重感染時出現的其它粒細胞“中毒性”改變并存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阿氏小體(為紅色)杜氏小體(為蘭色)51核分裂、畸形見于嚴重感染、白血病等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核分裂、畸形見于嚴重感染、白血病等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522、異常淋巴細胞
有漿細胞型、單核細胞型、幼稚細胞型三種。見于病毒感染和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2、異常淋巴細胞有漿細胞型、單核細胞型、幼稚細胞型三種。53(三)、N核象變化
包括核左移、核右移、類白血病反應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三)、N核象變化包括核左移、核右移、類白血病反應第一章54原始幼稚桿狀2-3葉核4-5葉核更多葉
極度左移左移正常右移(白血病、類反應)(感染)(感染恢復)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極度左移左移55核左移
定義:外周血桿狀核或以上的幼稚細胞增多,超過5%。核左移伴WBC升高
示骨髓再生功能好,見于急性感染、急性溶血、失血、類白血病反應。
核左移不伴WBC升高,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見于敗血癥、傷寒、中毒休克再障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核左移定義:外周血桿狀核或以上的幼稚細胞增多,超過5%。核56核右移
定義:分葉核增多,5葉以上比例超過3%
常伴WBC減少;
見于巨幼貧、長期抗代謝藥治療;
炎癥恢復期可右移,但如果病程中突然出現右移示預后不良。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核右移定義:分葉核增多,5葉以上比例超過3%常伴WBC減57類白血病反應
定義:指機體受某些疾病或外界刺激而產生外周血WBC升高和/或出現幼稚細胞(以中晚幼為主),類似白血病表現的血象反應。見于急性重度感染、惡性腫瘤有明顯誘因,隨病因去除而恢復正常。WBC(50—100)ⅹ109/L,RBC、PLT基本正常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類白血病反應定義:指機體受某些疾病或外界刺激而產生外周血W58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59二、紅細胞形態檢查
瑞氏染片中正常紅細胞呈淡紅色,中心淡染、直徑6—9um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二、紅細胞形態檢查瑞氏染片中正常紅細胞呈淡紅色,中心淡染、601、形態、染色異常
大小不均見于增生性貧血()小細胞見于缺鐵貧、鐵粒幼貧、常伴低色素,球形紅細胞增多癥為深染。大細胞
見巨幼貧,常伴嗜高色素深染鐮形、口形、靶形等。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形態、染色異常大小不均見于增生性貧血()第61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62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63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64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65鐮形紅細胞口形紅細胞(見于血紅蛋白分子?。┑谝徽聦嶒炘\斷學定義鐮形紅細胞66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67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68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69結構異常
嗜堿性點彩紅見重金屬中毒和巨幼貧
H-J小體、卡波氏環見于巨幼貧、溶貧、紅白血病
有核紅細胞均屬病理造血。見溶貧、紅白血病。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結構異常嗜堿性點彩紅見重金屬中毒和巨幼貧第一章實70堿性點彩紅C見于鉛、鉍、汞、苯中毒;溶貧和巨幼貧等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71H-J小體是核的殘留物,表現為在成熟或晚幼紅細胞胞漿內有一至數個染成深紫紅色的小圓點,大小不一。多見于巨幼細胞性貧血、溶血性貧血、脾切除后以及缺鐵性貧血等的骨髓及血片。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H-J小體是核的殘留物,表現為在成熟或晚幼紅細胞72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73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74第三節貧血其它檢查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第三節貧血其它檢查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75一、網織紅細胞計數Ret
1、定義晚幼紅細胞脫核后,胞漿內殘留一些核糖體、核糖核酸等物質用亞甲藍或煌焦油藍堿性染料活體染色,成藍綠色網狀結構,故稱網織紅細胞。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一、網織紅細胞計數Ret1、定義晚幼紅細胞脫核76
干細胞早中晚幼稚細胞成熟紅細胞(壽命約120天)網織紅細胞
72hr
48hr20%Hb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網織紅細胞72hr48hr20%Hb第一772、參考值
成人0.5—1.5%
新生兒2—6%
絕對值(24—84)×109/L
網織紅細胞生成指數RPI=
Ret%
Ret成熟時間×
HCT0.45RPI表示網織紅細胞生成相當于正常人的多少倍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2、參考值成人0.5—1.5%網織紅細胞生成指數RPI783、臨床意義
直接反應骨髓造血功能好壞
A、評價骨髓造血功能
Ret↑
見于溶貧、失血貧,高達10—20%,二周后恢復正常。
Ret↓
見于再障,絕對值〈15×109/L
B、貧血療效觀察治療有效Ret↑C、RPI增高表示骨髓有效造血功能旺盛。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3、臨床意義直接反應骨髓造血功能好壞A、評價骨髓造血功能79二、
溶貧檢查
溶貧的病因、病種、發病機理較復雜,依據下列情況選擇合適檢查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二、溶貧檢查溶貧的病因、病種、發病機理較復雜,依據下列情801、確定有無溶貧
紅細胞畸形、破碎RBC、Hb↓血漿游離Hb↑血漿總膽紅素、結合膽紅素均↑尿膽原(+)血紅蛋白尿鎘標記紅細胞壽命半衰期縮短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確定有無溶貧紅細胞畸形、破碎第一章實驗812、確定血管內、外凝血
凡是血漿游離Hb↑,血紅蛋白尿、血清高鐵血紅蛋白(+)均提示有血管內凝血。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2、確定血管內、外凝血凡是血漿游離Hb↑,血紅蛋白尿、血823、病因檢查
形態學檢查:
球形、靶形紅細胞紅細胞滲透脆性試驗:
酸溶血、尿含鐵血黃素:血紅蛋白電泳:
Coombs試驗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3、病因檢查形態學檢查:球形、靶形紅細胞紅細胞滲透脆83貧血診斷分三步
首先確定有無貧血(RBC、Hb、HCT)其次確定貧血程度(輕、中、重度)明確貧血類型和原因三、貧血實驗診斷方法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貧血診斷分三步三、貧血實驗診斷方法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84
貧血分類
1、形態學分類:
分大、正、小細胞型,正色素、低色素、高色素型(已講)
2、骨髓增生情況分類:增生性貧血如缺鐵貧、失血貧、溶貧,增生不良性貧血見再障
3、病因分類:生成減少如再障、白血病、缺鐵貧、巨幼貧破壞過多如溶貧
丟失過多如急、慢性失血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貧血分類1、形態學分類:分大、正、小細胞型,正85
第四節紅細胞沉降率ESR
ESR定義指紅細胞在一定條件下沉降速率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第四節紅細胞沉降率ESRESR定義指紅細胞86一、影響紅細胞緡錢狀聚集的因素1、紅細胞因素RBC↓下降阻力↓ESR加快;RBC↑下降阻力↑ESR慢;2、血漿因素血漿中白蛋白帶負電、球蛋白和纖維蛋白原帶正電,紅細胞帶負電(Zeta電位)。當白蛋白與球蛋白比例改變(白蛋白↓球蛋白↑)紅細胞帶負電少,易形成緡錢狀聚集,ESR加快。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一、影響紅細胞緡錢狀聚集的因素1、紅細胞因素RBC↓87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88二、參考值
魏氏法
男0—15mm/hr
女0—20mm/hr
三、臨床意義生理性加快12歲以下兒童,
60歲以上老人,女性月經期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二、參考值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89病理性加快
1、各種急性炎癥,慢性炎癥如結核、風濕在活動期ESR加快
2、組織損傷與壞死
如大手術、創傷、梗死(區別于心絞痛)
3、惡性腫瘤
4、球蛋白相對或絕對增高
5、其它疾病
如糖尿病、動脈硬化、中重度貧血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病理性加快1、各種急性炎癥,慢性炎癥如結核、風濕在活動期E90思考題①白細胞分哪幾類?各占多少比例?中性粒細胞病理性增多病因有哪些?②何謂貧血?引起貧血的病因有哪些?如何根據HCT、三種平均值、RDW對貧血進行形態學分類?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思考題①白細胞分哪幾類?各占多少比例?中性粒細胞病理性增91演講完畢,謝謝聽講!再見,seeyouagain3rew2022/10/31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演講完畢,謝謝聽講!再見,seeyouagain3rew92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2022/10/31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2022/10/22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931、定義
應用物理、化學、生物、生化、免疫、遺傳等技術和方法,對人體血液、體液、骨髓、分泌物、排泄物、組織細胞等進行檢驗,以獲取病因、病理變化、器官功能狀態等資料,協助疾病診斷、病情觀察和療效判斷的學科。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定義應用物理、化學、生物、生化、免942、
內容包括臨床血液學檢驗、生化檢驗、免疫檢驗、微生物檢驗、分泌物及體液檢驗。3、學習目的與要求
作為臨床醫生,在選擇使用項目和評價結果時一定要多與檢驗醫生溝通,特別在結果與臨床不符合時,更要正確分析,綜合診治。要求:了解各項目原理、熟悉標本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項,掌握臨床意義和適用范圍。正確評價分析結果。課堂認真聽講,筆記重點內容。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2、
內容包括作為臨床醫生,在選擇使用項目和評價結95
第一章
血液檢驗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
第一章
血液檢驗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96血液組成:
血漿(55%)
紅細胞
血細胞白細胞
(45%)血小板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血液組成:
血漿(55%)
紅細胞97血細胞發育過程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血細胞發育過程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98
第一節
血液分析儀檢測指標與臨床應用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第一節
血液分析儀檢測指標與臨床應用991.手工法:原理簡單、方便實用,但是比較費時費力、影響因素較多。2.儀器法:靈敏度高、技術先進、信息含量大、容易標準化,規范化。血細胞檢查是指對外周血中紅細胞和白細胞數量和質量的化驗檢查,包括血細胞計數、白細胞分類計數、血紅蛋白測定、紅細胞比積、同時注意觀察血涂片中紅細胞及白細胞形態有無異常,某些情況下應注意觀察有無異常細胞或寄生蟲等。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手工法:血細胞檢查是指對外周血中紅細胞和白細胞數量和100一、
儀器檢測原理庫爾特原理—細胞顆粒通過計微小孔時,瞬間電阻變化形成脈沖電流,以此進行細胞計數和體積測定。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一、
儀器檢測原理庫爾特原理—細胞顆粒通過計微小孔時,瞬間電101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02三分群:小細胞群35—90fl主要是淋巴細胞中間細胞群90—160fl包括單核、嗜酸粒、嗜堿粒、幼稚、白血病細胞大細胞群160fl以上主要是中性粒細胞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三分群: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03異常報警:儀器對異常結果會打出警告符號(示高、低、偏左、偏右)
撫州醫學分院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異常報警:儀器對異常結果會打出警告符號(示高、低、偏左、偏104二、參考值
(儀器不同,值略不同。有18或21項。儀器對異常結果會打出高、低、偏左、偏右等警告符號)
血紅蛋白Hb:男性120-160g/L(12-16g/dL)女
性110-150g/L(11-15g/dL)
新
生
兒170-200g/L(17-20g/dL)
紅細胞RBC:男性(4.0-5.5)ⅹ1012/L(400-550萬/ul)
女性(3.5-5.0)ⅹ1012/L(350-500萬/ul)
新生兒(6.0-7.0)ⅹ1012/L(600-700萬/ul)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二、參考值
(儀器不同,值略不同。有18或21項。儀器對異常105白細胞計數WBC成人(4.0-10)ⅹ109/L(4000-10000萬/ul)新
生
兒
(15.0-20.0)ⅹ109/L
6個月至2歲
(11-12)ⅹ109/L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白細胞計數WBC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06白細胞分類
中性桿狀核粒細胞Nst1-5%
絕對值(0.04-0.5)ⅹ109/L
中性分葉核粒細胞Nsg50-70%
(2-7)ⅹ109/L嗜酸性粒細胞E
0.5-5%
(0.02-0.5)ⅹ109/L
嗜堿性粒細胞B
0-1%
(0-0.1)ⅹ109/L
淋巴細胞L
20-40%
(0.8-4.0)ⅹ109/L
單核細胞M
3-8%
0.12-0.8)ⅹ109/L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白細胞分類中性桿狀核粒細胞Nst1-5%第一章實驗診107紅細胞比積HCT男性0.4-0.5(40-50%),平均0.45女性0.37-0.48(37-48%),平均0.40
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含量MCH
27-31pg
紅細胞平均體積MCV
82-95fl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320-360g/L(血小板計數PLT(100-300)ⅹ109/L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紅細胞比積HCT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08三、中性粒細胞變化臨床意義
中性粒細胞占WBC大部分,二者意義基本相同
壽命:骨髓10—12天、外周血3—9天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三、中性粒細胞變化臨床意義中性粒細胞占WBC大部分,二者意109干細胞池原粒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桿狀核粒細胞分葉核粒細胞分裂池成熟池貯存池生長成熟池功能池骨髓血液組織循環池邊緣池組織衰亡粒細胞生成動力學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干細胞池原粒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桿狀核粒細胞分葉核粒細胞分裂池110功能:通過趨化、變形、粘附作用起吞噬、殺菌(毒)功效。
生理變化新生兒、兒童(2歲內)高,妊娠后期、激烈運動、高溫、嚴寒時呈一過性增高。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功能:通過趨化、變形、粘附作用起吞噬、殺菌(毒)功效。111病理性增多通過骨髓儲存池釋放、邊緣池釋放而增多。
A、急性感染(化膿性)輕度中度重度極重度WBC(x109/L)N10-20>20N或↓NC(%)↑↑↑↑NC左移(-)輕度明顯極明顯機體反應良好良好良好感染性
中毒性休克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病理性增多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12病理性增多
B、急性中毒代謝性、藥物性的。以分葉為主
C、急性大出血特別是內出血
D、嚴重組織損傷
外傷、燒傷、大手術、急性心肌梗死(區別心絞痛)
E、急性溶血
F、白血病、惡性腫瘤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病理性增多
B、急性中毒代謝性、藥物性的。以分葉為主C113病理性減少
中性粒細胞〈1.5ⅹ109/L稱為粒細胞減少
〈0.5ⅹ109/L稱為粒細胞缺乏。原因為骨髓生成障礙或血液破壞消耗過多
A、某些感染如病毒、傷寒副傷寒菌、瘧原蟲B、血液病再障、巨幼貧、MDS、紅血病C、理化損傷射線、苯鉛汞中毒、抗癌藥D、脾亢、淋巴瘤等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病理性減少中性粒細胞〈1.5ⅹ109/L稱為粒細胞減少114四、嗜酸、嗜堿性粒細胞變化臨床意義嗜酸粒細胞增多見于寄生蟲?。ń^對性)
變態反應(過敏)、皮膚病濕疹、天皰瘡猩紅熱慢粒、MDS等(生理功能:抑制過敏、蠕蟲免疫)嗜堿粒細胞增多(絕對性)見于過敏、慢粒、轉移癌等
(生理功能:介導超敏)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四、嗜酸、嗜堿性粒細胞變化臨床意義嗜酸粒細胞增多見于寄生蟲115五、單核細胞變化臨床意義單核細胞進入組織內即為巨嗜細胞,增多見于:1、血液病如M5(急單)、淋巴瘤、MDS、惡組2、某些感染如結核、急性心內膜炎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五、單核細胞變化臨床意義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16六、淋巴細胞變化臨床意義有T淋巴(壽命數月、年)、B淋巴細胞(壽命約3、4天),分別參與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血片形態不能辨認。在WBC時隨中性粒細胞增減而呈相對性變化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六、淋巴細胞變化臨床意義有T淋巴(壽命數月、年)、B淋巴細117
絕對增多1、兒童生理變化N70%50305070L30%50705030(出生)(生后1周(2-3歲)(4-5歲)(成人)(嬰幼兒期淋巴細胞比例較高,5、6歲后漸降)
2、病理增多見于急淋、慢淋、淋巴瘤、病毒感染、結核病、移植排斥反應絕對減少見于先天、后天免疫缺陷病、放療、長期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絕對增多1、兒童生理變化絕對減少見于先天、后天免118七、紅細胞參數臨床意義
紅細胞主要通過血紅蛋白發揮運氧、排二氧化碳功能。RBC、Hb意義基本相同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七、紅細胞參數臨床意義紅細胞主要通過血紅蛋白發揮運氧、排二119(一)、RBC、Hb
1、生理性變化年齡、性別存在差異,主要受腎上腺促紅細胞生成素影響。增多見于高原生活(缺氧)、激烈運動、情緒激動等,為一過性減少見于兒童(生長需要)一般比成年人低10—20%妊娠中后期(供應不足)部分老年人(造血不足)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一)、RBC、Hb1、生理性變化年齡、性別存在差異1202、病理性增多
原發性增多見于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繼發性增多見于慢性嚴重心肺病如先心、肺氣腫、肺心病相對性增多見于嚴重腹瀉、脫水、大面積燒傷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2、病理性增多原發性增多見于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繼發性增多見于1213、病理性減少貧血定義:單位體積血液中RBC、Hb低于正常值低限
貧血程度Hb輕度<90g/L中度90~60g/L重度60~30g/L極重度<30g/L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3、病理性減少貧血定義:單位體積血液中RBC、Hb低于122(二)、HCT紅細胞比積又稱血球壓積是指血細胞占全血容積的比值。增減意義基本同RBC、Hb。在血液流變學有重要意義,HCT增大,血粘度增大,高粘滯血癥易形成血栓。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二)、HCT紅細胞比積又稱血球壓積是指血細胞占全血容積的123(三)、三種平均值
紅細胞平均體積MCVHCT/RBC(正常值
82-95fl)
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含量MCHHb/RBC(正常值27-31pg)
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Hb/HCT(正常值320-360g/L)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三)、三種平均值紅細胞平均體積MCV紅124貧血分類MCVMCHMCHC病
因
正細胞性貧血
80—10027—31320—360再障急失血急溶血血液病
大細胞性貧血
〉100〉31320—360巨幼貧、惡性貧血小細胞性貧血〈80〈27320—360腎性貧血、(單純)慢性感染小細胞低色素貧血〈80〈27〈320缺鐵貧慢性失血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貧血分類MCVMCH125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26是由儀器檢測10萬個紅細胞后,算出體積大小分布的離散程度。用于判斷貧血類型。RDW越大表示紅細胞體積大小越不均一。如缺鐵貧、巨幼貧的RDW會增大,而再障、失血、慢性腎性貧血的RDW一般不變化。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是由儀器檢測10萬個紅細胞后,算出體積大小分布的離散程度。用127八、血小板正常:
園、橢圓異常:幼稚血小板大小不等畸形正常值(100–300)×109/L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八、血小板正常: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28血小板計數臨床意義減少生成障礙:再障、巨幼貧白血病骨纖破壞或消耗亢進:ITP、SLE、DIC
增加原發性:骨髓增生性疾病(慢粒、真紅)反應性:炎癥、癌癥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血小板計數臨床意義減少生成障礙:再障、巨幼貧第一章實驗129九、三種直方圖意義
血細胞的脈沖信號經過放大、甄別、整形后,送入計數系統,得出計數結果。橫坐標為脈沖高低,縱坐標為脈沖次數
(細胞分布直方圖)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九、三種直方圖意義
血細胞的脈沖信號經過放大、甄別、整形后,130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31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32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332、RBC直方圖(模式圖)
缺鐵貧血巨幼貧
100200300400(fl)不同貧血,RBC圖形有不同特點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2、RBC直方圖(模式圖)不同貧血,RBC圖形有不同特點第1343、PLT直方圖(模式圖)
102030(fl)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3、PLT直方圖(模式圖)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35
第二節
血細胞形態檢查外周血涂片染色后顯微鏡觀察細胞形態一、WBC及DC(一)、正常形態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
第二節
血細胞形態檢查外周血涂片染色后顯微鏡136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37
1、中性粒細胞
圓形、直徑10—15um、核染色質粗糙深紫紅色,有桿狀和分葉核,胞漿有淡紫紅色顆粒。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中性粒細胞圓形、直徑10—15um、核染色質粗1382、嗜酸、嗜堿性粒細胞
胞漿分別含桔紅色亮麗、紫黑色粗大顆粒。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2、嗜酸、嗜堿性粒細胞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393、核細胞
不規則圓形、直徑15—25um、核不規則,核染色質疏松,漿豐富淡蘭色
4、淋巴細胞小淋巴幾乎裸核,大淋巴有一些淡蘭色胞漿。核致密深紫色成塊。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3、核細胞不規則圓形、直徑15—25um、核不規則,核染色140(二)、異常形態
1、
中性粒細胞
大小不均見于慢性感染;中毒顆粒見于重度感染、大面積燒傷、中毒退行性變(核溶解、固縮、碎裂)空泡變性、杜氏小體、核分裂見于嚴重感染阿氏小體見于急性白血病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二)、異常形態
1、
中性粒細胞大小不均見于慢141(中毒顆粒)見于嚴重感染、燒傷、中毒
空泡變性見于嚴重感染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中毒顆粒)空泡變性見于嚴重感染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42阿氏小體(為紅色)多見于急性白血病時原始、早幼粒細胞和幼稚單核細胞胞漿中杜氏小體(為蘭色)是紅色胞漿中殘留下來的一小塊淡藍色胞漿(含RNA),經常與嚴重感染時出現的其它粒細胞“中毒性”改變并存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阿氏小體(為紅色)杜氏小體(為蘭色)143核分裂、畸形見于嚴重感染、白血病等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核分裂、畸形見于嚴重感染、白血病等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442、異常淋巴細胞
有漿細胞型、單核細胞型、幼稚細胞型三種。見于病毒感染和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2、異常淋巴細胞有漿細胞型、單核細胞型、幼稚細胞型三種。145(三)、N核象變化
包括核左移、核右移、類白血病反應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三)、N核象變化包括核左移、核右移、類白血病反應第一章146原始幼稚桿狀2-3葉核4-5葉核更多葉
極度左移左移正常右移(白血病、類反應)(感染)(感染恢復)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極度左移左移147核左移
定義:外周血桿狀核或以上的幼稚細胞增多,超過5%。核左移伴WBC升高
示骨髓再生功能好,見于急性感染、急性溶血、失血、類白血病反應。
核左移不伴WBC升高,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見于敗血癥、傷寒、中毒休克再障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核左移定義:外周血桿狀核或以上的幼稚細胞增多,超過5%。核148核右移
定義:分葉核增多,5葉以上比例超過3%
常伴WBC減少;
見于巨幼貧、長期抗代謝藥治療;
炎癥恢復期可右移,但如果病程中突然出現右移示預后不良。
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核右移定義:分葉核增多,5葉以上比例超過3%常伴WBC減149類白血病反應
定義:指機體受某些疾病或外界刺激而產生外周血WBC升高和/或出現幼稚細胞(以中晚幼為主),類似白血病表現的血象反應。見于急性重度感染、惡性腫瘤有明顯誘因,隨病因去除而恢復正常。WBC(50—100)ⅹ109/L,RBC、PLT基本正常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類白血病反應定義:指機體受某些疾病或外界刺激而產生外周血W150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51二、紅細胞形態檢查
瑞氏染片中正常紅細胞呈淡紅色,中心淡染、直徑6—9um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二、紅細胞形態檢查瑞氏染片中正常紅細胞呈淡紅色,中心淡染、1521、形態、染色異常
大小不均見于增生性貧血()小細胞見于缺鐵貧、鐵粒幼貧、常伴低色素,球形紅細胞增多癥為深染。大細胞
見巨幼貧,常伴嗜高色素深染鐮形、口形、靶形等。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形態、染色異常大小不均見于增生性貧血()第153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54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55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56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57鐮形紅細胞口形紅細胞(見于血紅蛋白分子?。┑谝徽聦嶒炘\斷學定義鐮形紅細胞158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59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60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61結構異常
嗜堿性點彩紅見重金屬中毒和巨幼貧
H-J小體、卡波氏環見于巨幼貧、溶貧、紅白血病
有核紅細胞均屬病理造血。見溶貧、紅白血病。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結構異常嗜堿性點彩紅見重金屬中毒和巨幼貧第一章實162堿性點彩紅C見于鉛、鉍、汞、苯中毒;溶貧和巨幼貧等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63H-J小體是核的殘留物,表現為在成熟或晚幼紅細胞胞漿內有一至數個染成深紫紅色的小圓點,大小不一。多見于巨幼細胞性貧血、溶血性貧血、脾切除后以及缺鐵性貧血等的骨髓及血片。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H-J小體是核的殘留物,表現為在成熟或晚幼紅細胞164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165第一章實驗診斷學定義第一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皮手套企業的產品質量追溯體系考核試卷
- 煤基清潔能源技術考核試卷
- 淀粉在電子產品的防靜電包裝制造考核試卷
- 海洋觀測與數據采集技術考核試卷
- 放管服培訓課件
- 轉崗工人安全培訓
- 《小攝影師》教學課件-2
- 20254月白酒智能分裝系統顧問設備維護責任協議
- 財務管理押題講解
- DB11 T 384.6-2009 圖像信息管理系統技術規范 第6部分 圖像存儲與回放要求
- 《關于“人工智能”》非連續文本閱讀練習及答案
- 國家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醫療質量相關指標解讀
- 鋼平臺鋪板計算excel(可當計算書)
- 《強化學習理論與應用》環境
- 美麗的西雙版納
- 冷鐓模具設計培訓資料課件-002
- 中國古代文學史元明清文學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排水溝鑄鐵篦子規格
- 中學學校各項安全資料匯編
- 橋式起重機司機(中級)職業技能鑒定考試題庫(職校培訓)
- 第5章庫存控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