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穿刺及引流課件_第1頁
胸腔穿刺及引流課件_第2頁
胸腔穿刺及引流課件_第3頁
胸腔穿刺及引流課件_第4頁
胸腔穿刺及引流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胸膜腔穿刺術1胸膜腔穿刺術1定義:胸膜腔穿刺術(thoracentesis)是用于檢查胸腔積液的性質,抽氣、抽液減輕壓迫癥狀,或通過穿刺途徑向胸膜腔內給藥的一種診療技術。2定義:胸膜腔穿刺術(thoracentesis)是用于檢查目的:①明確胸腔內有無氣體、血液或其他積液,并明確氣胸的壓力、積液的性狀等。

②大量胸腔積液、積氣所致呼吸困難及循環障礙時,抽吸之可減輕對肺臟的壓迫,促使肺膨脹。

③向胸腔內注射藥物進行治療。胸腔穿刺術為胸外傷、胸腔積液等常用的診斷和治療手段之一,方法簡單可靠。3目的:①明確胸腔內有無氣體、血液或其他積液,并明確氣胸的壓[適應癥]1.診斷性穿刺胸部外傷后疑有血氣胸,需進一步明確者;胸腔積液性質待定,需穿刺抽取積液作實驗室檢查者。

2.治療性穿刺大量胸腔積液(或積血)影響呼吸、循環功能,且尚不具備條件施行胸腔引流術時;或氣胸影響呼吸功能者;膿胸或惡性胸液需胸腔內注入藥物者。4[適應癥]1.診斷性穿刺胸部外傷后疑有血氣胸,需進[禁忌癥]1、體弱、病情危重難以耐受穿刺者。2、有凝血功能障礙,嚴重出血傾向患者在未糾正前不宜穿刺。3、有精神疾病或不合作者。4、穿刺部位有炎癥病灶。5、對麻醉藥過敏。5[禁忌癥]1、體弱、病情危重難以耐受穿刺者。5胸腔積液穿刺術[術前準備]術前患者應進行胸部x線和超聲波檢查,確定胸腔內有無積液或積氣,了解液體或氣體所在部位及量的多少,并標上穿刺記號。器械與藥物準備:6胸腔積液穿刺術[術前準備]6左側大量氣胸7左側大量氣胸7左側大量胸腔積液8左側大量胸腔積液8雙側胸腔積液9雙側胸腔積液9胸壁表面解剖線110胸壁表面解剖線110胸壁表面解剖線211胸壁表面解剖線211胸壁表面解剖線312胸壁表面解剖線312體位患者多取坐位。面向椅背,兩手交叉抱臂,置于椅背,頭枕臂上,使肋間隙增寬;不能坐起者,可采取半臥位,舉起患側上臂。13體位患者多取坐位。面向椅背,兩手交叉抱臂,置于椅背,頭枕臂上穿刺部位選叩診為實音及呼吸音明顯減低處,一般常選腋后線或腋中線,患側第7、8肋骨現多作B型超聲檢查確定穿刺點及進針深度,并應注意參照X線檢查結果及查體情況。14穿刺部位選叩診為實音及呼吸音明顯減低處,一般常選腋后線或腋中置管部位15置管部位15氣胸穿刺術穿刺部位參照胸部透視或拍片結果,穿刺點一般取鎖骨中線處第2~3肋間。16氣胸穿刺術穿刺部位參照胸部透視或拍片結果,穿刺點一般取鎖骨中置管部位17置管部位17置管部位(引流膿液時,胸腔最低點。)18置管部位(引流膿液時,胸腔最低點。)18操作步驟術者戴口罩和無菌手套,助手協助打開胸穿包。按無菌操作常規消毒鋪巾,以1%利多卡因3-5ml局部麻醉,在選定的穿刺點沿肋骨上緣垂直進針,緩慢推進并注藥,預計接近胸膜時麻醉要充分,至有落空感時可輕回抽,如抽出液體,證明已進入胸腔內積液處,記住進針方向及深度后拔針。檢查穿刺針是否通暢,與穿刺針連結的乳膠管先用血管鉗夾住,準備穿刺。術者左手固定穿刺點皮膚,右手持穿刺針沿肋骨上緣按上述方向及深度穿刺,有落空感后以注射器連接膠管抽液。助手注意抽液時固定好穿刺針位置,每次取下注射器前先夾閉膠管,防止空氣進入胸腔。膿胸患者在抽膿液后,可用無菌生理鹽水沖洗膿腔,至流出的灌洗液清潔時為止。然后可注入適當的抗菌藥。抽液完畢,拔出穿刺針,蓋以無菌紗布,膠布固定。囑患者臥床休息。抽出的胸液,根據病情需要分別送檢。19操作步驟術者戴口罩和無菌手套,助手協助打開胸穿包。按無菌操作胸腔穿刺術后護理1、嚴密觀察病情:術后前期應盡量臥床休息,囑病人堅持氧氣吸入,定時監測生命體征,查看穿刺處皮膚周圍是否有捻音,防止發生皮下氣腫形成。主動聽取患者的主訴,了解患者是否有心累、氣促和呼吸困難等癥狀,以利于早發現并發癥,予以盡早處理。密切觀察并記錄引流液的量、顏色、性質。一般首次放液量500ml,以后根據病情引流胸水不超過1000ml每日,放液不宜過多過快。2、疼痛護理:中心靜脈導管一個重要的特點是置入后一般不會引起疼痛,但由于始終有導管插入自己的身體,患者害怕翻身,咳嗽,可以指導患者在翻身、咳嗽是采取半臥位用手掌輕輕按壓穿刺處皮膚,有部分疼痛較敏感的患者,可以通過腹式呼吸減少胸部的活動度,看書、看報、與家人交談等物理方法緩解不適,無需作其他處理。必要時給予止痛藥。20胸腔穿刺術后護理1、嚴密觀察病情:術后前期應盡量臥床休息,囑·

胸腔穿刺術后護理3、引流期間護理:防止導管滑脫:指導患者在翻身活動、更換衣服時要特別小心,防止不慎牽扯將導管拔出,平時未進行放液下床活動時,可用扣針將引流袋掛于腰間,防止因重力原因將導管滑脫。置管期間將導管末端u型妥善固定。中心靜脈導管末端的肝素帽固定在適當的位置,避免睡眠時壓迫引起疼痛。防止導管阻塞:中心靜脈導管雖然組織相容性好、管壁內光滑、不易發生阻塞、但由于其管徑小,且惡性胸水比重高、蛋白含量高,也有可能發生堵管,因此我們應當在每次放液的末尾,用手從近心端遠端擠壓導管、防止絮狀物太多堵管,一旦發生阻塞,可以用生理鹽水擠壓沖洗。21· 胸腔穿刺術后護理3、引流期間護理:防止導管滑脫:指導患胸腔穿刺術后護理

防止繼發感染:定時觀察穿刺處有無紅腫、疼痛、皮溫升高等感染跡象,每周更換一次敷料,并于更換時常規碘伏以穿刺點未中心消毒周圍皮膚,范圍在10cm以上,在引流時,要始終保持引流袋低于穿刺點;引流完畢時,要立即扣上滑扣,防止發生逆行感染。4、飲食護理:由于大量的蛋白質等營養物質通過胸水流失,應指導患者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易消化食物,如牛奶、豆漿、雞蛋、魚、水果等,以增強抵抗力及機體修復力。22胸腔穿刺術后護理

防止繼發感染:定時觀察穿刺處有無紅腫、疼

小小問題23小小問題231、為什么胸腔穿刺量每次不宜超過600ml-1000ml?胸腔穿刺抽液量過多、過快,會使胸腔內壓突然下降,肺血管擴張,液體滲出增多,可造成急性肺水腫。多見于一次性大量胸腔積液的引流、氣胸的閉式引流的初期。241、為什么胸腔穿刺量每次不宜超過600ml-1000ml?胸2、胸腔穿刺時出現胸膜反應有哪些表現?如何處理?胸膜反應表現為頭暈、面色蒼白、出汗、心悸、胸部壓迫感或劇痛、血壓下降、脈細、肢冷、昏厥等。發現胸膜反應,應立即停止抽液,讓患者平臥。觀察血壓、脈搏的變化。必要時皮下注射1:1000腎上腺素0.3~0.5m1,或靜脈注射葡萄糖液。252、胸腔穿刺時出現胸膜反應有哪些表現?如何處理?胸膜反應表現3、胸腔穿刺時出現胸膜反應的機理1)生理因素:統計數據表明:年輕患者對刺激的反應敏感,胸膜反應的發生率明顯升高。在空腹狀態下行胸腔穿刺,胸膜反應的發生率更高,這可能與饑餓狀態下,血糖偏低,機體不易耐受各種刺激有關。2)心理因素:由于患者對胸穿過程、目的不了解,存在緊張和恐懼心理;首次胸穿胸膜反應的發生率明顯高于再次胸穿者。3)醫源因素:患者對疼痛或是對醫生信任度而引起的胸膜反應,主要是進修、實習醫生操作不熟練,術前定位不準確,反復穿刺常導致胸膜反應。4)疾病因素:患者體質虛弱或有其它并發癥,比一般情況良好者發病率高。5)局麻因素:皮膚及壁層胸膜麻醉效果欠佳。263、胸腔穿刺時出現胸膜反應的機理1)生理因素:統計數據表明:4、胸腔穿刺有哪些并發癥?除胸膜反應外,尚可并發血胸、氣胸、穿刺口出血、胸壁蜂窩組織炎、膿胸、空氣栓塞、膈肌損傷等。274、胸腔穿刺有哪些并發癥?除胸膜反應外,尚可并發血胸、氣胸、胸腔閉式引流術28胸腔閉式引流術28胸腔閉式引流術1、近年來逐漸在臨床廣泛使用,部分取代胸腔穿刺。

2、可避免對患者反復進行穿刺,減少患者痛苦。可反復胸腔注射藥物。3、可快速引流胸腔內液體、氣體,減少患者住院時間。

4、創傷比胸腔穿刺稍大。29胸腔閉式引流術1、近年來逐漸在臨床廣泛使用,部分取代胸胸腔閉式引流(粗管)優點1、管腔比較粗,不易阻塞,可充分引流。2、適合沖洗、注射藥物方便。3、適合結核性、化膿性胸膜炎患者。缺點手術相對復雜(需要肋間切開、分離及縫合)。創傷、風險較大30胸腔閉式引流(粗管)優點30胸腔閉式引流(細管)優點1、操作簡單易行。2、創傷小。3、適合惡性胸腔積液患者。缺點1、管腔較細,容易阻塞。2、不利于胸腔沖洗、注射藥物。深靜脈置管包(單管)31胸腔閉式引流(細管)優點深靜脈置管包(單管)31胸腔閉式引流能排除胸腔內液體或氣體,維持胸膜腔的負壓,使肺保持膨脹狀態,使縱隔處在正常位置。11-36引流意義胸腔閉式引流術的原理32胸腔閉式引流能排除11-36引流意義胸腔閉式引流術的1、將胸膜腔的氣體或液體排出,重建胸膜腔內負壓,促使肺復張2、平衡胸腔兩側的壓力,預防縱隔移位及肺萎陷3、觀察引流液的性質、顏色、量,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331、將胸膜腔的氣體或液體排出,重建胸膜腔內負壓,促使肺復張3胸腔閉式引流術適應癥1、自發性氣胸,肺壓縮大于50%者。2、外傷性血、氣胸。3、大量胸腔積液或持續胸腔積液,需徹底引流,便于診斷和治療者。4、膿胸早期徹底引流,有利于炎癥消散和促進肺復張。5、開胸術后引流。

34胸腔閉式引流術適應癥1、自發性氣胸,肺壓縮大于50%者。34胸腔閉式引流方法1一正壓連續排氣法:將胸腔引流管連接于床旁的單腔水封瓶。適用于閉合性和張力性氣胸。二持續負壓排氣法:胸腔引流管連接于負壓連續排氣裝置使胸腔內壓力保持負壓水平(以-8~-12cm水柱為宜)。本方法可迅速排氣,引流胸腔積膿,促使肺復張,使裂口早日愈合。適用于胸膜腔內壓不高而肺仍未復張的氣胸,尤其是慢性氣胸和多發性氣胸。35胸腔閉式引流方法1一正壓連續排氣法:35引流裝置類型36引流裝置類型36引流裝置137引流裝置137引流裝置238引流裝置238①30°~45°半臥位,以利呼吸與引流。②保持無菌,敷料清潔干燥,一旦滲濕,應立即更換。③引流瓶應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以防瓶內液體逆流入胸膜腔,造成逆行感染。妥善放置引流瓶,防止被踢倒。④按規定時間更換引流瓶(24h)胸腔閉式引流術后護理139①30°~45°半臥位,以利呼吸與引流。胸腔閉式引流術后護更換或傾倒時放無菌生理鹽水500ml,并作好標記。更換或傾倒時放無菌生理鹽水500ml。40更換或傾倒時放無菌生理鹽水500ml,并作好標記。更換或傾倒做好標記做好標記41做好標記做好標記41保持引流管通暢:①半坐臥位②水柱波動③定時擠壓④深呼吸運動翻身活動—防止受壓、打折、扭曲、脫出。胸腔閉式引流術后護理242胸腔閉式引流術后護理242勤擠捏引流管,術后早期,如出血量多,為避免凝血塊阻塞胸管,要隨時擠捏,一般每30~60min擠壓引流管。43勤擠捏引流管,術后早期,如出血量多,為避免凝血塊阻塞胸管,要咳嗽及深呼吸運動,促使胸膜腔內氣體及液體排出,使肺復張。44咳嗽及深呼吸運動,促使胸膜腔內氣體及液體排出,使肺復張。4

保持胸閉引流的密閉性:由于胸腔內是負壓,為了防止引流液倒流而發生逆行感染,要確保患者的胸閉引流瓶平面低于胸腔引流口平面至少60cm,囑患者活動時不要將引流瓶提的太高,更不能跨床。引流管不要過長,以防折疊。為防止胸腔管與外界相通,更換引流瓶時,必須用雙鉗雙向夾管;為防止患者外出做檢查時,管路連接不緊密或引流瓶傾斜至水封管露出水面等情況發生,應用兩把鉗子不同方相進行夾管。若為有齒鉗,其齒端需包裹紗布或膠套,防止夾管時導致引流管破裂、漏氣胸腔閉式引流術后護理345保持胸閉引流的密閉性:由于胸腔內是負壓,為了防止胸腔閉式引流術后護理4健康宣教:

A.講解胸腔引流管的重要性,目的。

B.指導病人及家屬在活動或搬動病人時注意保護引流管,勿脫出、打折。講解緩解疼痛的方法。告知患者要保持大便通暢,注意保暖。

C.病人下床活動時,引流瓶應低于胸部水平。避免引流瓶過高,瓶內引流液倒流引起逆行感染。

46胸腔閉式引流術后護理4健康宣教:

46拔管:①引流完成②肺擴張良好1、生命體征穩定。2、引流瓶內無氣體溢出3、引流量很少,24h引流量小于100ml(48~72h后氣體流盡或液體<50ml/d、膿液<10ml/d)

。4、聽診余肺呼吸音清晰,胸片示傷側肺復張良好(X光、查體、夾管試驗)。胸腔閉式引流術后護理547胸腔閉式引流術后護理547。

拔管時,囑患者深吸一口氣后屏氣,即迅速拔除引流管,立即用凡士林紗布覆蓋引流傷口,再用膠布固定。拔管后觀察病人有無胸憋、呼吸困難、切口漏氣、滲液、出血、皮下氣腫等癥狀,若發現異常及時通知醫生處理。48。拔管時,囑患者深吸一口氣后屏氣,即迅速拔除引流管,立即用凡(1)脫管處理:立即用手捏住、閉合傷口處皮膚,消毒后用凡士林紗布封閉傷口,協助醫生做進一步處理。(2)水封瓶破裂或連接部位脫出:應立即用血管鉗夾閉胸壁導管,按無菌操作更換整個裝置。(3)發現水封瓶內引流液突然減少,要查找原因,看是否瓶裂、漏氣。異常情況分析149異常情況分析149異常情況分析22、幾種常見的異常水柱波動分析(1)正常水柱波動隨呼吸4~6cm,表示引流管通暢。

患者無出現異常癥狀,說明肺膨脹,已無殘腔(2)水柱無波動患者出現胸悶氣促,應疑為引流管被血塊阻塞(3)水柱波動過大,超過6~10cm:提示肺不張或殘腔大。(4)波動范圍<3cm時,多提示引流不暢或漏氣。

(5)深呼吸或咳嗽時水封瓶內出現氣泡,提示有氣胸或殘腔內積氣多。50異常情況分析22、幾種常見的異常水柱波動分析50ThankYou!11-5851ThankYou!11-5851胸膜腔穿刺術52胸膜腔穿刺術1定義:胸膜腔穿刺術(thoracentesis)是用于檢查胸腔積液的性質,抽氣、抽液減輕壓迫癥狀,或通過穿刺途徑向胸膜腔內給藥的一種診療技術。53定義:胸膜腔穿刺術(thoracentesis)是用于檢查目的:①明確胸腔內有無氣體、血液或其他積液,并明確氣胸的壓力、積液的性狀等。

②大量胸腔積液、積氣所致呼吸困難及循環障礙時,抽吸之可減輕對肺臟的壓迫,促使肺膨脹。

③向胸腔內注射藥物進行治療。胸腔穿刺術為胸外傷、胸腔積液等常用的診斷和治療手段之一,方法簡單可靠。54目的:①明確胸腔內有無氣體、血液或其他積液,并明確氣胸的壓[適應癥]1.診斷性穿刺胸部外傷后疑有血氣胸,需進一步明確者;胸腔積液性質待定,需穿刺抽取積液作實驗室檢查者。

2.治療性穿刺大量胸腔積液(或積血)影響呼吸、循環功能,且尚不具備條件施行胸腔引流術時;或氣胸影響呼吸功能者;膿胸或惡性胸液需胸腔內注入藥物者。55[適應癥]1.診斷性穿刺胸部外傷后疑有血氣胸,需進[禁忌癥]1、體弱、病情危重難以耐受穿刺者。2、有凝血功能障礙,嚴重出血傾向患者在未糾正前不宜穿刺。3、有精神疾病或不合作者。4、穿刺部位有炎癥病灶。5、對麻醉藥過敏。56[禁忌癥]1、體弱、病情危重難以耐受穿刺者。5胸腔積液穿刺術[術前準備]術前患者應進行胸部x線和超聲波檢查,確定胸腔內有無積液或積氣,了解液體或氣體所在部位及量的多少,并標上穿刺記號。器械與藥物準備:57胸腔積液穿刺術[術前準備]6左側大量氣胸58左側大量氣胸7左側大量胸腔積液59左側大量胸腔積液8雙側胸腔積液60雙側胸腔積液9胸壁表面解剖線161胸壁表面解剖線110胸壁表面解剖線262胸壁表面解剖線211胸壁表面解剖線363胸壁表面解剖線312體位患者多取坐位。面向椅背,兩手交叉抱臂,置于椅背,頭枕臂上,使肋間隙增寬;不能坐起者,可采取半臥位,舉起患側上臂。64體位患者多取坐位。面向椅背,兩手交叉抱臂,置于椅背,頭枕臂上穿刺部位選叩診為實音及呼吸音明顯減低處,一般常選腋后線或腋中線,患側第7、8肋骨現多作B型超聲檢查確定穿刺點及進針深度,并應注意參照X線檢查結果及查體情況。65穿刺部位選叩診為實音及呼吸音明顯減低處,一般常選腋后線或腋中置管部位66置管部位15氣胸穿刺術穿刺部位參照胸部透視或拍片結果,穿刺點一般取鎖骨中線處第2~3肋間。67氣胸穿刺術穿刺部位參照胸部透視或拍片結果,穿刺點一般取鎖骨中置管部位68置管部位17置管部位(引流膿液時,胸腔最低點。)69置管部位(引流膿液時,胸腔最低點。)18操作步驟術者戴口罩和無菌手套,助手協助打開胸穿包。按無菌操作常規消毒鋪巾,以1%利多卡因3-5ml局部麻醉,在選定的穿刺點沿肋骨上緣垂直進針,緩慢推進并注藥,預計接近胸膜時麻醉要充分,至有落空感時可輕回抽,如抽出液體,證明已進入胸腔內積液處,記住進針方向及深度后拔針。檢查穿刺針是否通暢,與穿刺針連結的乳膠管先用血管鉗夾住,準備穿刺。術者左手固定穿刺點皮膚,右手持穿刺針沿肋骨上緣按上述方向及深度穿刺,有落空感后以注射器連接膠管抽液。助手注意抽液時固定好穿刺針位置,每次取下注射器前先夾閉膠管,防止空氣進入胸腔。膿胸患者在抽膿液后,可用無菌生理鹽水沖洗膿腔,至流出的灌洗液清潔時為止。然后可注入適當的抗菌藥。抽液完畢,拔出穿刺針,蓋以無菌紗布,膠布固定。囑患者臥床休息。抽出的胸液,根據病情需要分別送檢。70操作步驟術者戴口罩和無菌手套,助手協助打開胸穿包。按無菌操作胸腔穿刺術后護理1、嚴密觀察病情:術后前期應盡量臥床休息,囑病人堅持氧氣吸入,定時監測生命體征,查看穿刺處皮膚周圍是否有捻音,防止發生皮下氣腫形成。主動聽取患者的主訴,了解患者是否有心累、氣促和呼吸困難等癥狀,以利于早發現并發癥,予以盡早處理。密切觀察并記錄引流液的量、顏色、性質。一般首次放液量500ml,以后根據病情引流胸水不超過1000ml每日,放液不宜過多過快。2、疼痛護理:中心靜脈導管一個重要的特點是置入后一般不會引起疼痛,但由于始終有導管插入自己的身體,患者害怕翻身,咳嗽,可以指導患者在翻身、咳嗽是采取半臥位用手掌輕輕按壓穿刺處皮膚,有部分疼痛較敏感的患者,可以通過腹式呼吸減少胸部的活動度,看書、看報、與家人交談等物理方法緩解不適,無需作其他處理。必要時給予止痛藥。71胸腔穿刺術后護理1、嚴密觀察病情:術后前期應盡量臥床休息,囑·

胸腔穿刺術后護理3、引流期間護理:防止導管滑脫:指導患者在翻身活動、更換衣服時要特別小心,防止不慎牽扯將導管拔出,平時未進行放液下床活動時,可用扣針將引流袋掛于腰間,防止因重力原因將導管滑脫。置管期間將導管末端u型妥善固定。中心靜脈導管末端的肝素帽固定在適當的位置,避免睡眠時壓迫引起疼痛。防止導管阻塞:中心靜脈導管雖然組織相容性好、管壁內光滑、不易發生阻塞、但由于其管徑小,且惡性胸水比重高、蛋白含量高,也有可能發生堵管,因此我們應當在每次放液的末尾,用手從近心端遠端擠壓導管、防止絮狀物太多堵管,一旦發生阻塞,可以用生理鹽水擠壓沖洗。72· 胸腔穿刺術后護理3、引流期間護理:防止導管滑脫:指導患胸腔穿刺術后護理

防止繼發感染:定時觀察穿刺處有無紅腫、疼痛、皮溫升高等感染跡象,每周更換一次敷料,并于更換時常規碘伏以穿刺點未中心消毒周圍皮膚,范圍在10cm以上,在引流時,要始終保持引流袋低于穿刺點;引流完畢時,要立即扣上滑扣,防止發生逆行感染。4、飲食護理:由于大量的蛋白質等營養物質通過胸水流失,應指導患者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易消化食物,如牛奶、豆漿、雞蛋、魚、水果等,以增強抵抗力及機體修復力。73胸腔穿刺術后護理

防止繼發感染:定時觀察穿刺處有無紅腫、疼

小小問題74小小問題231、為什么胸腔穿刺量每次不宜超過600ml-1000ml?胸腔穿刺抽液量過多、過快,會使胸腔內壓突然下降,肺血管擴張,液體滲出增多,可造成急性肺水腫。多見于一次性大量胸腔積液的引流、氣胸的閉式引流的初期。751、為什么胸腔穿刺量每次不宜超過600ml-1000ml?胸2、胸腔穿刺時出現胸膜反應有哪些表現?如何處理?胸膜反應表現為頭暈、面色蒼白、出汗、心悸、胸部壓迫感或劇痛、血壓下降、脈細、肢冷、昏厥等。發現胸膜反應,應立即停止抽液,讓患者平臥。觀察血壓、脈搏的變化。必要時皮下注射1:1000腎上腺素0.3~0.5m1,或靜脈注射葡萄糖液。762、胸腔穿刺時出現胸膜反應有哪些表現?如何處理?胸膜反應表現3、胸腔穿刺時出現胸膜反應的機理1)生理因素:統計數據表明:年輕患者對刺激的反應敏感,胸膜反應的發生率明顯升高。在空腹狀態下行胸腔穿刺,胸膜反應的發生率更高,這可能與饑餓狀態下,血糖偏低,機體不易耐受各種刺激有關。2)心理因素:由于患者對胸穿過程、目的不了解,存在緊張和恐懼心理;首次胸穿胸膜反應的發生率明顯高于再次胸穿者。3)醫源因素:患者對疼痛或是對醫生信任度而引起的胸膜反應,主要是進修、實習醫生操作不熟練,術前定位不準確,反復穿刺常導致胸膜反應。4)疾病因素:患者體質虛弱或有其它并發癥,比一般情況良好者發病率高。5)局麻因素:皮膚及壁層胸膜麻醉效果欠佳。773、胸腔穿刺時出現胸膜反應的機理1)生理因素:統計數據表明:4、胸腔穿刺有哪些并發癥?除胸膜反應外,尚可并發血胸、氣胸、穿刺口出血、胸壁蜂窩組織炎、膿胸、空氣栓塞、膈肌損傷等。784、胸腔穿刺有哪些并發癥?除胸膜反應外,尚可并發血胸、氣胸、胸腔閉式引流術79胸腔閉式引流術28胸腔閉式引流術1、近年來逐漸在臨床廣泛使用,部分取代胸腔穿刺。

2、可避免對患者反復進行穿刺,減少患者痛苦。可反復胸腔注射藥物。3、可快速引流胸腔內液體、氣體,減少患者住院時間。

4、創傷比胸腔穿刺稍大。80胸腔閉式引流術1、近年來逐漸在臨床廣泛使用,部分取代胸胸腔閉式引流(粗管)優點1、管腔比較粗,不易阻塞,可充分引流。2、適合沖洗、注射藥物方便。3、適合結核性、化膿性胸膜炎患者。缺點手術相對復雜(需要肋間切開、分離及縫合)。創傷、風險較大81胸腔閉式引流(粗管)優點30胸腔閉式引流(細管)優點1、操作簡單易行。2、創傷小。3、適合惡性胸腔積液患者。缺點1、管腔較細,容易阻塞。2、不利于胸腔沖洗、注射藥物。深靜脈置管包(單管)82胸腔閉式引流(細管)優點深靜脈置管包(單管)31胸腔閉式引流能排除胸腔內液體或氣體,維持胸膜腔的負壓,使肺保持膨脹狀態,使縱隔處在正常位置。11-36引流意義胸腔閉式引流術的原理83胸腔閉式引流能排除11-36引流意義胸腔閉式引流術的1、將胸膜腔的氣體或液體排出,重建胸膜腔內負壓,促使肺復張2、平衡胸腔兩側的壓力,預防縱隔移位及肺萎陷3、觀察引流液的性質、顏色、量,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841、將胸膜腔的氣體或液體排出,重建胸膜腔內負壓,促使肺復張3胸腔閉式引流術適應癥1、自發性氣胸,肺壓縮大于50%者。2、外傷性血、氣胸。3、大量胸腔積液或持續胸腔積液,需徹底引流,便于診斷和治療者。4、膿胸早期徹底引流,有利于炎癥消散和促進肺復張。5、開胸術后引流。

85胸腔閉式引流術適應癥1、自發性氣胸,肺壓縮大于50%者。34胸腔閉式引流方法1一正壓連續排氣法:將胸腔引流管連接于床旁的單腔水封瓶。適用于閉合性和張力性氣胸。二持續負壓排氣法:胸腔引流管連接于負壓連續排氣裝置使胸腔內壓力保持負壓水平(以-8~-12cm水柱為宜)。本方法可迅速排氣,引流胸腔積膿,促使肺復張,使裂口早日愈合。適用于胸膜腔內壓不高而肺仍未復張的氣胸,尤其是慢性氣胸和多發性氣胸。86胸腔閉式引流方法1一正壓連續排氣法:35引流裝置類型87引流裝置類型36引流裝置188引流裝置137引流裝置289引流裝置238①30°~45°半臥位,以利呼吸與引流。②保持無菌,敷料清潔干燥,一旦滲濕,應立即更換。③引流瓶應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以防瓶內液體逆流入胸膜腔,造成逆行感染。妥善放置引流瓶,防止被踢倒。④按規定時間更換引流瓶(24h)胸腔閉式引流術后護理190①30°~45°半臥位,以利呼吸與引流。胸腔閉式引流術后護更換或傾倒時放無菌生理鹽水500ml,并作好標記。更換或傾倒時放無菌生理鹽水500ml。91更換或傾倒時放無菌生理鹽水500ml,并作好標記。更換或傾倒做好標記做好標記92做好標記做好標記41保持引流管通暢:①半坐臥位②水柱波動③定時擠壓④深呼吸運動翻身活動—防止受壓、打折、扭曲、脫出。胸腔閉式引流術后護理293胸腔閉式引流術后護理242勤擠捏引流管,術后早期,如出血量多,為避免凝血塊阻塞胸管,要隨時擠捏,一般每30~60min擠壓引流管。94勤擠捏引流管,術后早期,如出血量多,為避免凝血塊阻塞胸管,要咳嗽及深呼吸運動,促使胸膜腔內氣體及液體排出,使肺復張。95咳嗽及深呼吸運動,促使胸膜腔內氣體及液體排出,使肺復張。4

保持胸閉引流的密閉性:由于胸腔內是負壓,為了防止引流液倒流而發生逆行感染,要確保患者的胸閉引流瓶平面低于胸腔引流口平面至少60cm,囑患者活動時不要將引流瓶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