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漢習語的文化差別及翻譯分析研究 英語學專業_第1頁
英漢習語的文化差別及翻譯分析研究 英語學專業_第2頁
英漢習語的文化差別及翻譯分析研究 英語學專業_第3頁
英漢習語的文化差別及翻譯分析研究 英語學專業_第4頁
英漢習語的文化差別及翻譯分析研究 英語學專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英漢習語的文化差別及翻譯

中文摘要

習語通常包括成語(idioms)、諺語(proverbs)、俗語(colloquialisms)、俚語(slang)以及典故(allusions)等。英漢習語源于生活,紛繁浩瀚,源遠流長,文化信息異常豐富。習語常用形象生動、淺顯易懂的語言,準確地描述社會現象、

自然

法則,高度地闡述人文習俗、思想感情。由于受

歷史

背景、地理環境、宗教信仰和生活習俗等方面文化差異的影響,英漢習語中有些文化信息完全對應,有些部分對應,還有一些無任何對應的關系。為了形神兼備地傳遞其中的文化信息,在翻譯習語時,應當充分了解英漢習語中所含的文化內涵,視具體情況,或英漢對譯,或文外加注,或另添字詞。本文從多方面比較英漢習語中所體現的文化差異,列舉出在英漢習語翻譯中常見的方法,如直譯、意譯等。直譯多適用于文化信息完全或部分對應的英漢習語翻譯,而意譯多用于無對應關系的習語。

關鍵詞:習語、文化差異、翻譯

Abstract

Idiomsusuallyincludeidioms,proverbs,mottoes,colloquialisms,slangandallusions.Largeinquantity,longinhistoryandrichinculturalinformation,bothEnglishandChineseIdiomsaredeeplyrootedinlife.Idiomsrepresentthesocialphenomenonandnaturalrulesaccuratelywithlivelyandplainwords.Asfarastheirunderlyingculturalinformationisconcerned,someidiomsarecompletelyorpartialequivalentbothinChineseandinEnglishwhilesomeothershavenothingincommonatall.Inordertoconveytheirculturalinformationfully,faithfullyandeffectively,wecantranslatetheseidiomswordforword,givenotesoraddextrawords.ThispaperexplorestheculturaldifferencesbetweenChineseandEnglishIdioms,discussestheinfluencesofculturaldifferencesontheidiomsandgivessomespecificapproachesintranslationofChineseandEnglishidioms.

KeyWords:Idioms,culturaldifference,translation.

在漢語和

英文

悠久燦爛的文化寶庫中,都有習語這一語言表達形式。習語蘊涵著的歷史、地理、宗教信仰、風俗習慣、民族心理和思維方式等諸多文化信息,有極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哲理性。然而,由于兩種文化體系是在不同的基礎上形成和

發展

的,漢英習語在意義和表現形式上,既有相似之處,也存在著明顯的差別。探究其淵源不僅有助于我們準確理解中西語言的不同和進行正確的翻譯,而且能加深對

英語

國家文化的了解。

一、英漢習語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別

(一)歷史和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別

歷史和宗教信仰對英漢習語的產生和發展都有深遠的影響。例如,公元前208年,

中國

的項羽率領大軍渡過漳水后,命令部下鑿沉船只,志在必勝,這樣,漢語中就有“破釜沉舟”。在英國歷史上,不列顛曾被羅馬人占領近四百年,羅馬文化給英國文化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公元前49年,羅馬愷撒大帝率部渡過廬比根河時,下令焚船,表示不獲勝寧死的決心。這樣,英語中就有了“burnone'sboat”這個習語。同樣,英漢語言中也有大量與宗教信仰有關的習語。佛教傳入中國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人們相信有“佛主”在左右著人世間的一切,因此,與此有關的習語很多,如“借花獻佛”、“閑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等。[1][P29]在西方許多國家,特別是在英美,人們信奉基督教,相關的習語如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上帝幫助自助的人),askforbreadandbegivenastone(得非所求),aneyeforaneye(以眼還眼),Achilles’heel(唯一致命弱點)、aPandora’sbox(潘多拉之盒)[2][P29]也有Gotohell(下地獄去)這樣的詛咒。

(二)生活習俗方面的差別

英漢習俗差別是多方面的。英文里“水果”“fruit”一詞來自很早以前的拉丁文里的動詞“享受”。事實上也確實如此,香蕉、蘋果、橘子、櫻桃、桃子或葡萄等水果放在果盤里看起來都十分吸引人。因此,有關水果的俗語往往是具有一種肯定和完善的含義,例如:peachesandcream。大家知道peaches就是桃子,cream是指奶油。Peachesandcream的意思是:一切都很美好。有人可能會問:桃子和奶油有什么關系呢?這是因為西方人在吃水果時往往喜歡把水果切成塊,然后加一點奶油一起吃。實際上,西方人吃很多東西都喜歡和奶油一起吃。所以,peachesandcream就意味著完美無缺。

(三)地理環境的差別

習語的產生與人們的生存環境密切相關。在漢語的文化氛圍中,“東風”即是“春天的風”,夏天常與酷暑炎熱聯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燒”、“驕陽似火”是常被用來描述夏天的詞語。[3][P90]而英國地處西半球,北溫帶,海洋性氣候,報告春天消息的卻是西風,英國著名詩人雪萊的(Odetothewestwind)正是對春的謳歌。[4][P48]而大不列顛島多雨多霧的氣候特點也產生了許多英語習語,如asrightasrain(象下雨那樣正確)。在這里,下雨是正常的,不下雨反而反常。另外,雨過天晴,天空會格外美:Afterraincomesfairweather.這條習語告訴人們:困難過去,勝利就會到來。再如英國人在說“我不太舒服”的時候,經常會用:undertheweather。這是由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導致的其島內天氣多變,而中文中則無這一說法。

英國是一個島國,航海業和捕魚業是英國人的重要謀生手段。因此,英語中有大量與航海和捕魚有關的習語。如overheadandears原是水手們的話,指“淹過頭部和耳朵”。后來因為這個習語用的人多,表達力強,就從海上走上了岸,表示人的其他活動:overheadandearsinlove(深墜情網);overheadandearsinwork(埋頭工作)。[5][P54]比喻某人花錢浪費,大手大腳,英語是spendmoneylikewater,而漢語除了有“花錢如流水”以外,更正規的表達是“揮金如土”。這是因為漢民族在亞洲大陸生活繁衍,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土地。英語中有許多關于船和水的習語,在漢語中找不到完全對應習語,如torestonone’soars(暫時歇一歇),allatsea(不知所措)等等。

(四)價值取向不同

價值取向也表現在習語上。對于一種品質或者事物,中國人和西方人由于價值取向的不同,往往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例如,“謙虛”被我們中國人認為是一種美德。漢語中有許多有關謙虛的習語,例如“滿招損,謙受益”、“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等。而“自知之明”則是對謙虛這一美德的贊頌。此類習語反映了謙虛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而在西方國家,激烈的社會競爭使人們注重個人行為、個人成就的獲取和個人價值的實現,形成了西方人獨特的價值取向。西方人具有與他人格格不入的孤傲特質。“謙虛”被認為是“自信”的反義詞,在許多英語習語中,對“自謙”都是持否定態度的。例如,modestdogsmissmuchmeat(謙虛的狗沒有肉吃)。然而這樣的習語放在中國文化背景下是很難理解的。

思維方式的不同還體現在中西方人對待動物的態度上。最典型的莫過于在對狗這種動物的態度上。狗在漢語中是一種卑微的動物。漢語中與狗有關的習語大都含有貶意:“狐朋狗黨”、“狼心狗肺”、“狗腿子”等。狗的貶義形象深深地留在漢語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語國家,狗被認為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英語中有關狗的習語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語言的影響而含有貶義外,大部分都沒有貶義。在英語習語中,常以狗的形象來比喻人的行為。如Youarealuckydog(你是一個幸運兒),Everydoghashisday(凡人皆有得意日)[6][P90]等等。

二、英漢習語的翻譯

翻譯是用一種語言形式把另一種語言形式里的內容重新表現出來的語言實踐活動。[7][P3]但是,如何用另一種語言文字把一種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意義表達出來?翻譯的標準是什么?翻譯的方法應如何?關于翻譯標準,中外翻譯理論家們提出了不同的主張。雖然側重點有所不同,但是翻譯必須“忠實”,這是共識。但是,“忠實”什么?“忠實”的應該是原文的內容和風格效果,而不是原文的語言表達形態。如果斤斤計較于原文的語言表達形態,譯文無疑就會“異彩紛呈”,因“隔閡”而不“合格”。譯文的語言表達如果連“貫通”都做不到,讀者還怎么去“融會”?

翻譯方法指的是,通過英、漢兩種語言特點的對比,分析其異同,闡述表達原文的一般

規律

。直譯與意譯一直是翻譯理論界爭論的焦點。英、漢語的結構有相同的一面,漢譯時可照譯,即所謂“直譯”——既忠實原文內容,又符合原文的結構形式。但由于這兩種語言之間還有許多差別,有時如完整照譯,勢必出現“英化漢語”,其結果往往是引起理解上的錯誤,這時就需要“意譯’,即在忠實原文內容的前提下,擺脫原文結構的束縛,使譯文符合漢語的規范

(一)直譯――實際意義與表現形式相同或相似

由于人們在感情,在對客觀事物的感受及社會經歷等方面會有相似之處,英漢習語中有少量相同或近似的習語,這些習語字面意義和形象意義相同或近似,隱含意義相同,也就是說,此類習語的字面意義和形象意義所傳達出的文化信息是相同的,可以互譯。

英語

成語中有不少在比喻上和漢語成語十分相似,我們完全可以用這些相似的漢語成語來翻譯,比如說:

Pullsb'schestnutoutofthefire:火中取栗

Killtwobirdswithonestone:一石兩鳥

drawingwaterinabamboobasket:竹籃打水一場空

另一些英語習語,有著相當明顯的比喻意義,其中不少有著一定的

歷史

或神話典故。這類成語中,有一部分因使用范圍廣、歷史久,其字面意義和比喻意義都能為

中國

讀者所接受,例如:

Trojanhorse特洛伊木馬——比喻暗藏的敵人或危險

towerofivory象牙塔——比喻世外桃源

Sphinx’sriddle斯芬克司之謎——比喻難解之謎

crocodiletears鱷魚的眼淚——比喻假慈悲

直譯不僅有利于避免歧義,而且有利于文化交流和豐富語匯。但是,這樣做有個前提的,那就是不能過分影響理解。在直譯很難達意時怎么辦呢?那就是使用意譯。

(二)意譯――實際意義相似,表現形式不同

有些習語由于文化因素的影響,在翻譯時無法保留原語的字面意義和形象意義,如果直譯影響了理解,就得改用意譯,可將原文的形象更換成另一個讀者所熟悉的形象,從而轉達出原文的語用目的,譯出隱含意義。當然,“直譯”、“意譯”也只是為了方便分類而武斷的粗線條概念,理解還是因人而異的,也有一些介乎兩者之間的情況。如諺語“Burythehatchet”,如果譯成“埋葬戰斧”,容易讓人聯想到中文的“飛鳥盡,良弓藏”或者是“刀槍入庫”,因而理解成拋棄功臣或和平麻痹。但實際上是交戰雙方偃旗息鼓的意思。[8][P62]又如

英文

妙語“Whenthegoinggetstough,thetoughgetsgoing.”原意為:當前途變得艱難,才能從困難中得到磨練。兩處所用"going"和"tough"不僅詞性分別不同,意思也不盡相同,湊在一個句子里了。英文中像這樣的東西較多,他們認為很機智(witty)。碰到這類妙語,直譯如何能夠達意呢?還是意譯成“滄海橫流盡顯英雄本色?!眮淼蒙鷦舆_意。

有些漢語習語帶有很濃的中國文化色彩,在翻譯時,如若按照字面直譯,會讓英美讀者感到十分費解。因此,簡潔的意譯更容易為讀者接受,例如:

三國典故里有“賠了夫人又折兵”這一習語,如果直接譯為giveone’senemyawifeandloseone’ssoldiersaswell。可能令人費解,因此可改譯為sufferadoublelossinsteadofmakingagain。

以上此例算是“直譯”還是“意譯”?既相當“直接”又準確“達意”。只是對原句的情景稍作變通而已。真正從事翻譯實踐的高手似乎很少受制于理論束縛。最終的翻譯質量還是落實在雙語基本功上;而無論直譯、意譯還是有機結合,美感效果也是見仁見智的。

(三)直譯、意譯之外――字面意義相同,隱含意義卻相去甚遠,不能互譯

有些習語無論直譯還是意譯都是難盡人意的,就得想想其它辦法解題。眼下能夠想到的有“直譯加腳注”、“改造”、“再造”。

(1)“直譯加腳注”

碰到下面這樣的句子,如何直譯或意譯?

他是老九的弟弟--老十(實)[9][P166]

直譯:He'stheyoungerbrotherofnumber9,number10.(沒有表達出原文“老實”的含義);意譯:He'shonest.(雙關語丟失)

如果不想費腦筋再造或移植英文雙關呢,最常用,最安全、最省事的辦法就是先直譯再加腳注。無論多復雜的語言現象,總是能夠講清楚其中奧妙的。用“直譯加腳注”解決這個雙關,原句可譯成:

He'stheyoungerbrotherofnumber9,number10.

在文后可加上注解:"Number10--老十(laoshi)"inChineseishomophonicwithanotherChineseword"老實(laoshi)whichmeans"honest."這樣,通過添加注解的方法就把這句習語解釋清楚了。

(2)“再造”

有人講了個英文笑話,“Manfirstgetsonbyhookorbycrook.WhenhegetstheHONOR,hebecomesHONEST.”這里,英美人把HONOR,HONEST當兄弟對待。因此我們也不妨應用這一例子,從原句的本義“honest”出發,給它物色個"brother",似可再造一個英文雙關語,進而表達出漢語習語原文中“老實”這一含義。這樣,那句話就可譯成:

--他是老九的弟弟--老十(實)

He'stheyoungerbrotherofhonor,honest.

再看下面的例子,也是個“再造”的雙關:

Yesterdayishistory.[10][P86]

Tomorrowwillbeamystery.

Todayisagift.

That'swhyit'scalledthepresent!

昨天成歷史

明天很神秘

今天稱現金(今)

所以是份禮

大多數帶雙關的妙語都得通過“再造”才能保住雙關。當然也有少數例外。

(3)“改造”

所謂改造就是把目標語言中現成的妙語加以改造,用來翻譯原文。請看例句:

Angerisonlyonelettershortofdanger.

這一英語習語玩的是文字游戲:anger前面只要加上個“d”就是danger!如果意譯成“生氣離危險只有一步之遙”,當然也沒什么不可以,只是原句的文字游戲弄丟了。因此,對它進行一些改造,既要保留文字游戲的風格,又要保留原文的含義。如改為漢語習語的“忍字頭上一把刀”,如若不“忍”,“心”就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