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券商行業營收情況分析及券商行業盈利能力預測_第1頁
中國券商行業營收情況分析及券商行業盈利能力預測_第2頁
中國券商行業營收情況分析及券商行業盈利能力預測_第3頁
中國券商行業營收情況分析及券商行業盈利能力預測_第4頁
中國券商行業營收情況分析及券商行業盈利能力預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券商行業營收情況分析及券商行業盈利能力預測

一、2018年年報總結:否極泰來,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21家上市券商營業收入同比下滑14%,凈利潤同比大幅下滑38%。2018年21家已披露2018年業績的上市券商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128億元,同比下滑14%,實現凈利潤508億元,同比大幅下滑38%。21家上市券商中僅申萬宏源(+14%)營業收入正增長,其中廣發證券(-29%)、國元證券(-28%)、興業證券(-26%)營業收入降幅最大。21家上市券商凈利潤同比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光大證券(-97%)、興業證券(-94%)、中原證券(-85%)凈利潤降幅最大。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近年來業績前十大券商在行業中的份額不斷提升,母公司口徑凈利潤占比從14年的46%增長至18年的66%。2018年上市券商經營數據(百萬元)

收入結構微調,經紀業務、投行收入、投資凈收益占比下降,利息收入、其他業務占比上升,資管業務占比基本不變。2018年經紀/投行/資管/利息/自營/其他收入分別占比19%/10%/10%/14%/18%/29%;17年分別為24%/13%/10%/11%/31%/13%。收入結構調整與18年自營權益類資產投資收益大幅下滑、IPO被否率高、兩融余額同比減少有關。此外各大券商積極拓展其他類型業務,如國際業務、期貨業務等,亦相應提升了其他業務收入的占比。2018年上市券商各業務分部收入占比

1、經紀業務:傭金率或觸底,經紀收入下滑22%

2018年21家上市券商經紀業務收入合計373億元,同比下滑22%。18年券商傭金率0.034%,與17年基本持平,下滑速度明顯趨緩,中大型券商已逐步減少對經紀業務的依賴,開展費率更高的機構經紀業務和財富管理業務以緩解傭金率下行、市場交投不活躍的壓力。上市券商中,華泰證券傭金率0.021%,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證券傭金率基本持平

2018年上市券商經紀業務收入及傭金率(百萬元)

2、投行業務:IPO發行數量大幅減少,投行業務集中度顯著提升

受IPO審核從嚴、再融資規模收縮影響,投行收入大幅下滑。2018年21家上市券商實現投行收入239億元,同比下降36%,收入占比10%。除中原證券投行收入同比基本持平外,21家券商投行收入同比均出現下滑,廣發證券(-56%)、國金證券(-47%)、國海證券(-43%)投行收入同比降幅最大。2018年上市券商投行收入(百萬元)

從2018年完成承銷項目金額來看,上市券商集中度顯著提升,大型綜合型券商憑借自身豐富的資源和團隊優勢,股債承銷規模均大幅領先同業。前八家券商,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招商證券、國泰君安、光大證券、海通證券、華泰證券合計完成股權、債權主承銷39031億元,占比近57%。其中IPO承銷方面,隨著發審數量減少以及項目被否率較高,擁有優質上市資源的券商2018年完成IPO承銷數量及金額均領先同業。2018年上市券商投行業務承銷情況比較(億元)

3、資管業務:資管規模繼續下滑,主動管理轉型任重道遠

2018年4月27日,經國務院同意,《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正式發布,在監管層當前去通道、控杠桿、防嵌套的明確立場下,券商資管的轉型壓力不容小覷。提高主動管理規模逐漸成為證券行業內共識。但目前業內各券商的資管業務結構差異較大,對于通道業務占比很高的券商資管而言,短期陣痛不可避免,資管整體規模將受到影響,但中長期來看,新規將倒逼通道業務向主動管理轉型,有利于行業健康發展。2018年主動管理資產規模排名前十的券商資管規模及占比

2018年21家上市券商合計實現資管收入248億元,同比下降8%。我們認為在通道業務被動及主動壓縮下,預計19年資管結構性調整將更為明顯,主動管理型資管規模占比有望增長。2018年末20家上市券商資管規模合計6.93萬億元,同比下滑13%。其中定向資管規模5.34萬億元,同比下滑18%;集合資管規模1.07萬億元,同比下滑2%;專項資管規模4260億元(含專項資產支持計劃),同比增長23%。2018年上市券商資管收入及規模

4、自營業務:降低權益倉位,增配債券類投資

受權益市場影響,投資凈收益同比下滑30%;降低權益倉位,增配債券類投資。2018年21家上市券商合計實現投資收益419億元,同比下降47%;考慮到會計調整,將債權、其他債權利息收入重新記回投資凈收益,21家上市券商合計實現投資凈收益552億元,同比下滑30%。受權益市場波動加劇、債券慢牛行情回歸等影響,持倉結構有所調整。2018年上市券商自營持倉規模合計1.5萬億元,其中債券類1.33萬億元,規模占比88%,同比提升8ppt;權益類1758億元,占比12%,同比下滑8ppt。2018年上市券商自營持倉結構(億元)

5、信用中介業務:主動壓縮股票質押規模,平均減值計提率約2%

剔出會計變動影響后的利息收入同比下滑33%,兩融余額同比大幅下滑39%。2018年21家已披露業績的上市券商實現利息收入337億元,同比增加11%;剔除切換會計準則影響后實現利息收入204億元,同比下滑33%。2018年21家上市券商兩融余額4657億元,同比大幅下降39%。2018年上市券商利息收入及兩融余額

平均減值計提率2%。受二級市場波動影響,以及A+H上市券商切換會計準則,券商2018年大幅增加減值計提幅度。2018年21家已披露業績的上市券商共計提信用和資產減值119億元,同比增加53%。股票質押業務行業平均計提率2%。2018年部分上市券商計提信用和資產減值(百萬元)

再次上調2019年行業盈利預測,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長55%。考慮到今年一季度市場交投活躍,指數上漲較多,我們再次上調行業盈利預測。估算在悲觀/中性/樂觀情形下,2019年凈利潤同比+20%/55%/81%(調整前為-6%/+23%/+52%)。中性假設的業務分部來看,經紀業務同比增長56%;投行業務同比增長43%,IPO及公司債發行預計同比大幅增長;資本中介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8%;自營及資管分別同比增長50%及5%。2019年盈利預測

二、預計行業2019年實現營收3468億元,同比增長30.24%;實現凈利潤1006億元,同比增長50.97%。

核心假設

(一)經紀業務

我們預計2019年A股日均股基成交額約為6746億元,同比增長64.05%。

(二)投行業務

1)股權承銷業務:中性假設下我們預計2019年IPO承銷規模2088億元,再融資規模1.09萬億元左右。

2)債券承銷業務:中性假設下我們預計2019年債券承銷規模6.26萬億元。

(三)資管業務

中性假設下,我們預計2019年券商行業集合、定向、專項資管規模分別為2.45萬億、8.06萬億、49億元。

(四)自營業務

我們預計2019年行業自營規模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