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食源性疾病監測黔東南州CDC侯興華2016年4月目錄食源性疾病監測概念食源性疾病監測的目的和意義食源性疾病病例監測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采集食源性疾病病原學檢驗食源性疾病暴發監測食源性疾病監測概念食源性疾病監測,就是通過長期、系統、連續地搜集有關食源性疾病的信息資料,進行綜合分析,了解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學特征、發病趨勢,早期發現和預警食源性疾病暴發等重大食源性疾病危害,為食品安全標準制訂修訂提供依據,為預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決策參考。需要明確2個相關概念:食源性疾病、疾病監測食源性疾病監測概念食源性疾病的特征:1、由食品引起的疾病。2、概念的外延,即疾病的種類,比較寬泛。無論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都涉及疾病種類較多。感染有細菌、病毒、寄生蟲等感染,單就細菌來說,已知的多不勝數,更何況還有我們未知的。病毒、寄生蟲也是同樣的。中毒性疾病中引起中毒的物質多種多樣,如生物毒素、有毒植物、金屬元素超量攝入、化學物質的誤食、人為添加等等,每一種情況涉及的物質種類都多不勝數。從疾病分類來說,除外傷外的所有疾病都可由食品引起,包括傳染病或非傳染病,器質性的功能損傷或精神性的疾病,急性的、亞急性的,甚至是慢性的。3、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全球每年有數以萬計的人患食源性疾病,對人體健康以及社會經濟造成巨大危害,無論在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食源性疾病都是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食源性疾病的影響。食源性疾病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是一個普遍和日益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食源性疾病的全球發病率難以估計,但據報告,僅2005年就有180萬人死于腹瀉病。這些病例的大部分可歸應于食品和飲用水污染。此外,腹瀉是嬰兒和幼兒中營養不良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工業化國家,據報告,每年罹患食源性疾病的人口百分比高達30%。例如,在美國,估計每年發生約7600萬例食源性疾病,造成325,000人次住院和5,000人死亡。雖然該問題未得到良好記錄,但是由于存在一系列廣泛的食源性疾病,包括由寄生蟲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發展中國家首當其沖。許多發展中國家腹瀉病的高患病率表明重大基本的食品安全問題。
雖然大多數食源性疾病為散發性并且通常未得到報告,但是食源性疾病暴發可呈現極大規模。例如在1994年,在美國發生了一次由污染的冰淇淋引起的沙門氏菌病暴發,估計影響224,000人。1998年,中國由食用污染的蛤蜊引起的甲肝暴發影響了約30萬人。
衛生部2012年9月25日公布我國首次制定的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標準,提出了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主要致病菌在多類食品中的限量要求。在食品安全與公眾健康主題宣講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陳君石指出,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的三大敵人依次是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農殘、獸殘、重金屬、天然毒素、有機污染物等化學性污染以及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劑。監測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我國每6.5人中就有一人曾經發生過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監測概念疾病監測(surveillanc)概念疾病監測是長期地、連續地收集、核對、分析疾病的動態分布和影響因素的資料,并將信息及時上報和反饋,以便及時采取干預措施。食源性疾病病例監測目的:通過對個案病例信息的采集、匯總和分析以及病原學檢驗,了解重要食源性疾病的發病及流行趨勢,及時發現食源性疾病聚集性病例和暴發線索,提高食源性疾病暴發和食品安全隱患的早期識別、預警與防控能力。食源性疾病病例監測包括病例信息采集和病原學檢驗兩部分工作內容。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采集的病例定義1.食源性疾病病例:由食品或懷疑由食品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的就診病例。常見食源性疾病的診斷要點見《手冊》附錄2。2.食源性異常病例:由食品或懷疑由食品引起,根據臨床表現、實驗室和輔助檢查等無法做出明確診斷的就診病例。以上兩個病例定義就是我們哨點醫院信息采集和報告對象。食源性異常病例信息報告的
特殊要求(1)臨床醫生發現符合定義的食源性異常病例后,哨點醫院應及時組織專家會診,確認后將《食源性異常病例報告卡》(見《手冊》附表1-5)及病歷復印件上報至所在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所在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審核報告卡后,應立即向同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匯報,并協助其組織信息核實。(3)信息確認后,由所在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過“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系統”填寫并上報,同時將信息反饋哨點醫院。食源性腹瀉病原學檢驗的病例定義由食品或懷疑由食品引起的,以腹瀉癥狀為主訴的就診病例。腹瀉是指每日排便3次或3次以上,且糞便性狀異常,如稀便、水樣便、粘液便或膿血便等。思考:腹瀉不是疾病名稱,而是疾病的癥狀。這樣的病例定義,對食源性疾病診斷的靈敏度或特異性有何影響?實驗室檢驗內容五項:沙門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瀉大腸埃希氏菌志賀氏菌諾如病毒病原學檢驗的目的和意義1.掌握重要食源性疾病病原體的感染狀況,為相關疾病的預測、預警提供基礎數據。2.為食源性疾病診斷提供病原學確證,通過對特定病原體進行深入分析,從病原學上提供病因相關證據。檢驗目的的實現路徑哨點醫院完成檢驗后,通過“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系統”報送檢測結果。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州醫院上報食源性致病菌分離株進行復核,并上送陽性菌株。省疾控中心,或上送國家風評中心,對沙門氏菌分離株進行PFGE分子分型;對沙門氏菌、志賀氏菌和致瀉大腸埃希氏菌進行藥敏試驗。最后,將食源性致病菌分子分型圖譜或BioNumerics軟件分析結果、藥敏試驗結果錄入“國家食源性疾病分子溯源網絡(TraNet)”系統。原則上從接收菌株至結果上報不超過兩周。食源性疾病暴發監測監測內容:1.所有發病人數在2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的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2.對食源性疾病暴發調查中環境、食品、生物標本中致病菌分離株進行分子分型。食源性疾病暴發監測監測主體: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各縣(市)疾控中心及各醫療機構。食源性疾病暴發監測監測信息來源:1.醫療機構在日常診療中發現的疑似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2.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過監測發現的疑似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3.各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組織開展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調查后通報的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食源性疾病暴發監測監測結果報告:1.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啟動調查后,及時通過“食源性疾病暴發監測系統”上報基本情況;調查完畢一周內上報流行病學調查報告,并及時向省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送食源性致病菌分離株。2.省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及時通過“國家食源性疾病分子溯源網絡”(TraNet)報送食源性致病菌菌株信息、分子分型和藥敏試驗結果。3.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每日登陸“食源性疾病暴發監測系統”查看各地食源性疾病暴發情況,完成季度、年度全國食源性疾病暴發分析報告并提交國家衛生計生委。食源性疾病暴發監測報告原則與要求:(一)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報告是《食品安全法》法定報告職責,任何單位和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內蒙古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力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德陽市中學江縣市級名校2025年初三下第三次周考綜合試題含解析
- 西藏拉薩片八校2025年高三寒假測試二歷史試題含解析
- 江門職業技術學院《智能計算系統》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咸寧市嘉魚縣2025年數學三下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濰坊食品科技職業學院《朝鮮語會話(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煙臺城市科技職業學院《健康評估技能》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大學生就業指導》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省錦州市2025屆下學期第三次考試英語試題(輔導班)試題含解析
- 二零二五股權轉讓協議之補充協議
- 恐龍無處不有(2024年山東泰安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試題)
- 洗車流程培訓
- 2023九年級數學下冊 第二十八章 銳角三角函數28.2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應用28.2.2 應用舉例第2課時 方向角和坡角問題說課稿 (新版)新人教版
- 2024年開封大學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驗歷年參考題庫(頻考版)含答案解析
- 危險化學品購銷的合同范本
- YY/T 1938-2024醫用透明質酸鈉敷料
- 實時熒光聚合酶鏈反應臨床實驗室應用指南(WST-230-2024)
- 物流行業物流園區智慧安防方案
- 2024年出版專業資格考試《出版專業基礎知識》中級真題及答案
- 有機硅材料在電子封裝技術-洞察分析
- GB/T 45083-2024再生資源分揀中心建設和管理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