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8年抗菌藥物培訓12018年抗菌藥物培訓1主要內容:一、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及處方權授予二、抗菌藥物治療性應用的基本原則三、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的基本原則四、我院抗菌藥物指標2主要內容:2一、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及處方權授予331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安全性、療效、細菌耐藥性、價格等
非限制使用級抗菌藥物
限制使用級抗菌藥物
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ABC41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安全性、療效、細菌耐藥性、價非限制使用級抗菌藥物經長期臨床應用證明安全、有效,對病原菌耐藥性影響較小,價格相對較低的抗菌藥物。應是已列入基本藥物目錄,《國家處方集》和《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收錄的抗菌藥物品種。5非限制使用級抗菌藥物5限制使用級抗菌藥物經長期臨床應用證明安全、有效,對病原菌耐藥性影響較大,或者價格相對較高的抗菌藥物。6限制使用級抗菌藥物6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具有明顯或者嚴重不良反應,不宜隨意使用;抗菌作用較強、抗菌譜廣,經常或過度使用會使病原菌過快產生耐藥的;療效、安全性方面的臨床資料較少,不優于現有藥物的;新上市的,在適應癥、療效或安全性方面尚需進一步考證的、價格昂貴的抗菌藥物。7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72處方權授予
根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規定,二級以上醫院按年度對醫師和藥師進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知識和規范化管理的培訓,按專業技術職稱授予醫師相應處方權和藥師抗菌藥物處方調劑資格。82處方權授予8①執業醫師可授予
非限制使用級抗菌藥物②主治醫師可授予
限制使用級抗菌藥物非限制使用級抗菌藥物③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可授予
特殊級抗菌藥物限制使用級抗菌藥物非限制使用級抗菌藥物9①執業醫師可授予9從嚴控制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會診人員應由醫療機構內部授權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不得在門診使用有下列情況之一可考慮越級應用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1、感染病情嚴重者2、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發生感染時3、已有證據表明病原菌只對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敏感的感染使用時間限定在24小時之內,其后需要補辦審辦手續并由具有處方權限的醫師完善處方手續10從嚴控制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10二、抗菌藥物治療性應用的基本原則11111、診斷為細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應用抗菌藥物缺乏細菌及病原微生物的臨床或實驗室依據,診斷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無應用抗菌藥物指征。12122、盡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據病原種類及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選用抗菌藥物抗菌藥物品種的選擇,原則上應根據細菌藥物敏感試驗的結果而定。因此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對臨床診斷為細菌性感染的患者,應在開始抗菌治療前,及時留取相應合格標本(尤其血液等無菌部位標本)送病原學檢測,應盡早明確病原菌和藥敏結果,并據此調整抗菌藥物治療方案。132、盡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據病原種類及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選用抗3、抗菌藥物的經驗治療對臨床診斷為細菌感染的患者,在未獲知或無法進行藥物敏感試驗,可先給予抗菌藥物經驗治療。待獲知藥敏結果后,結合先前的治療反應調整用藥方案;對培養結果陰性的患者,應根據經驗治療的效果和患者情況采取進一步診療措施。143、抗菌藥物的經驗治療144、按照藥物的抗菌作用及其體內過程特點選擇用藥
根據抗菌藥物的藥效學和人體藥動學特點,按照臨床適應癥正確選用抗菌藥物。15155、綜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種類及抗菌藥物特點制訂抗菌治療方案(一)品種選擇根據病原菌種類及藥敏試驗結果盡可能選擇針對性強、窄譜、安全、價格適當的抗菌藥物。經驗治療用藥可根據可能的病原菌及當地耐藥狀況選用抗菌藥物165、綜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種類及抗菌藥物特點制訂抗菌治療方案1
(二)給藥劑量一般按各種抗菌藥物的治療劑量范圍給藥治療重癥感染和抗菌藥物不易達到的部位的感染,抗菌藥物劑量宜較大治療單純性下尿路感染時,由于多數藥物尿藥濃度遠高于血藥濃度,可應用較小劑量17(二)給藥劑量17(三)給藥途徑盡量口服治療,局部應用宜盡量避免:皮膚黏膜局部應用抗菌藥物后,很少被吸收,在感染部位不能達到有效濃度,反而易導致耐藥菌產生。局部用藥宜采用刺激性小、不易吸收、不易導致耐藥性和過敏反應的抗菌藥物。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等較易產生過敏反應的藥物不可局部應用。氨基糖苷類等耳毒性藥不可局部滴耳。1818
(四)給藥次數應根據藥動學和藥效學相結合的原則給藥。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和其他β-內酰胺類、紅霉素類、克林霉素等時間依賴性抗菌藥物,應一日多次給藥。氟喹諾酮類和氨基糖苷類等濃度依賴性抗菌藥物可一日給藥一次19(四)給藥次數19
(五)療程抗菌藥物療程因感染不同而異,一般宜用至體溫正常、癥狀消退后72-96小時。有局部病灶者需用藥至感染灶控制或完全消散。20(五)療程20
(六)抗菌藥物的聯合應用僅在下列情況時有指征聯合用藥1、病原菌尚未查明的嚴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嚴重感染2、單一抗菌藥物不能控制的嚴重感染,需氧菌及厭氧菌混合感染,2種及2種以上復數菌感染,以及多重耐藥菌或泛耐藥菌感染。3、需長療程治療,但病原菌易對某些抗菌藥物產生耐藥性的感染,或病原菌含有不同生長特點的菌群,需要應用不同抗菌機制的藥物聯合使用21(六)抗菌藥物的聯合應用214、毒性較大的抗菌藥物,聯合使用時劑量可適當減少,但需有臨床資料證明其同樣有效。聯合用藥時宜選用具有協同或相加作用的藥物聯合,如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或其他β-內酰胺類與氨基糖苷類聯合。聯合通常采用2種藥物聯合,此外必須注意聯合用藥后藥物不良反應亦可能增多224、毒性較大的抗菌藥物,聯合使用時劑量可適當減少,但需有臨床三、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的基本原則2323一、非手術患者抗菌藥物的預防性應用(一)預防用藥目的預防特定病原菌所致的或特定人群可能發生的感染24一、非手術患者抗菌藥物的預防性應用24
(二)預防用藥基本原則1.用于尚無細菌感染征象但暴露于致病菌感染的高危人群2.預防用藥適應癥和抗菌藥物選擇應基于循證醫學依據3.應針對一種或兩種最可能細菌的感染進行預防用藥4.應限于針對某一段特定時間內可能發生的感染25(二)預防用藥基本原則255.應積極糾正導致感染風險增加的原發疾病或基礎情況6.以下情況原則上不應預防使用抗菌藥物:①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②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腫瘤、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等患者③留置導尿管、留置深靜脈導管以及建立人工氣道(包括氣管插管或氣管切口)患者265.應積極糾正導致感染風險增加的原發疾病或基礎情況26二、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預防性應用(一)預防用藥目的主要是預防手術部位感染,包括淺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和手術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但不包括與手術無直接關系的、術后可能發生的其他部位感染。27二、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預防性應用27(二)預防用藥原則抗菌藥物的預防性應用并不能代替嚴格的消毒、滅菌技術和精細的無菌操作,也不能代替術中保溫和血糖控制等其他預防措施。2828清潔手術(Ⅰ類切口):通常不需預防用抗菌藥物,可考慮預防用藥:①手術范圍大、手術時間長、污染機會增加②手術涉及重要臟器,一旦發生感染將造成嚴重后果者③異物植入手術④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齡、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營養不良等患者2929(三)抗菌藥物品種選擇1.根據手術切口類別、可能的污染菌種類2.選用對可能的污染菌針對性強、效果明確、安全、使用方便及價格適當的品種3.應盡量選擇單一抗菌藥物預防用藥,避免不必要的聯合使用30304.頭孢菌素過敏者,針對革蘭陽性菌可用克林霉素;針對革蘭陰性桿菌可用磷霉素或氨基糖苷類5.不應隨意選用廣譜抗菌藥物作為圍手術期預防用藥。禁止氟喹諾酮類藥物作為外科圍手術期預防用藥。3131(四)給藥方案1.給藥方案:大部分靜脈輸注靜脈輸注應在皮膚、黏膜切開前0.5-1小時內或麻醉開始時給藥,在輸注完畢后開始手術32322.預防用藥維持時間:抗菌藥物的有效覆蓋時間應包括整個手術過程。手術時間超3小時或超所用藥物半衰期2倍以上,或成人出血量超過1500ml,術中應追加一次。清潔手術的預防用藥時間不超過24小時,心臟手術可視情況延長至48小時3333過度延長用藥時間并不能進一步提高預防效果,且預防用藥時間超過48小時,耐藥菌感染機會增加3434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不超過60%門診患者抗菌藥物處方比例不超過20%抗菌藥物使用強度力爭控制在40DDD以下Ⅰ類切口預防抗菌藥物使用率30%以下,時間24小時以下3535Ⅰ類切口預防抗菌藥物使用率30%以下預防使用時間控制在術前30分鐘---1小時時間24小時以下3636降低抗菌藥物使用強度有效措施1、嚴格掌握啟用指征(無啟用指征的堅決不啟用抗菌藥物)2、縮短使用療程3、減少抗菌藥物的聯用(無聯用指征的堅決不聯用)4、控制給藥劑量(減少超劑量給藥)5、給藥次數(不超頻次給藥)37降低抗菌藥物使用強度有效措施37分類藥品名稱規格禁忌通用特殊廣譜青霉素阿莫西林膠囊0.25g有青霉素類藥物過敏史或青霉素皮膚試驗陽性患者禁用。對青霉素酶不穩定的青霉素類注射用青霉素鈉400萬IU青霉素V鉀片0.236g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患者禁用。對青霉素酶穩定的青霉素類注射用苯唑西林鈉0.5g38分類藥品名稱規格禁忌特殊廣譜青霉素阿莫西林膠囊0.25g有青分類藥品名稱規格禁忌通用特殊青霉素類復方制劑(β-內酰胺酶抑制劑注射用氨芐西林舒巴坦1.5g對青霉素類抗生素過敏者禁用。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巨細胞病毒感染、淋巴細胞白血病、淋巴瘤等病人應用本品易發生皮疹,故不宜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125g對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或β內酰胺酶抑制藥過敏者禁用。39分類藥品名稱規格禁忌特殊青霉素類復方制劑(β-內酰胺酶抑制劑分類藥品名稱規格禁忌通用特殊第一代頭孢菌素類頭孢氨芐膠囊0.125g對頭孢菌素過敏者及有青霉素過敏性休克或即刻反應者禁用。頭孢唑林鈉0.5g早產兒及一個月以下第二代頭孢菌素類頭孢呋辛1.0g對頭孢菌素類藥物過敏者禁用本品。三個月以下40分類藥品名稱規格禁忌特殊第一代頭孢菌素類頭孢氨芐膠囊0.12分類藥品名稱規格禁忌通用特殊第三代頭孢菌素類頭孢曲松1.0g對頭孢菌素類抗生素過敏者禁用頭孢克肟50mg顆粒0.1g片對本品及其成份頭孢他啶1.0g小兒一日最高劑量不超過6g頭孢哌酮舒巴坦鈉1.0g對青霉素、舒巴坦頭孢泊肟酯片0.1g對青酶素或β-內酰胺類抗菌素過敏的患者禁用。對頭孢泊肟過敏的患者禁用。41分類藥品名稱規格禁忌特殊第三代頭孢菌素類頭孢曲松1.0g對頭分類藥品名稱規格禁忌通用特殊碳青霉烯類亞胺培南西司他丁1.0g本品禁用于對本品任何成份過敏的病人。大環內脂類阿奇霉素0.1g顆粒對阿奇霉素、紅霉素或者其他任何一種大環內脂類藥物過敏者禁用0.25g分散片
注射劑酮內酯類藥物。羅紅霉素75mg分散片克拉霉素0.125g分散片孕婦、哺乳期婦女禁用。嚴重肝功能損害者、水電解質紊亂患者、服用特非那丁治療者。某些心臟病(心律失常等)患者。42分類藥品名稱規格禁忌特殊碳青霉烯類亞胺培南西司他丁1.0g本分類藥品名稱規格禁忌通用特殊林可酰胺類克林霉素0.15g對克林霉素或者林可霉素類過敏者禁用4周以內的嬰兒禁用林可霉素0.6g小于1個月氨基糖苷類慶大霉素80mg對本品及其他氨基糖苷類過敏者禁用阿米卡星0.2g43分類藥品名稱規格禁忌特殊林可酰胺類克林霉素0.15g對克林霉分類藥品名稱規格禁忌通用特殊喹諾酮類諾氟沙星0.1g對本品及其他喹諾酮類藥物過敏者禁用嬰幼兒、18歲以下左氧氟沙星0.1g膠囊0.2g妊娠及哺乳期婦女、18歲以下患者咪唑衍生物甲硝唑0.2g片0.5g有活動性中樞神經系統疾患和血液病者孕婦及哺乳期替硝唑0.5g對本品或吡咯類藥物過敏患者12歲以下44分類藥品名稱規格禁忌特殊喹諾酮類諾氟沙星0.1g對本品及其他分類藥品名稱規格禁忌硝基呋喃衍生物呋喃妥因50mg新生兒足月孕婦腎功能減退及對呋喃類藥物過敏患者禁用。其他抗菌藥物磷霉素1.0g對本品有過敏史的患者禁用抗真菌藥氟康唑50mg片100ml對本品或其他吡咯類藥物有過敏史者禁用。孕婦禁用、小兒不宜使用、哺乳期慎用伏立康唑50mg片0.1g45分類藥品名稱規格禁忌硝基呋喃衍生物呋喃妥因50mg新生兒足月分類藥品名稱規格禁忌伏立康唑50mg片0.1g本品禁用于已知對伏立康唑或任何一種賦形劑有過敏史者。本品禁止與CYP3A4底物,特非那定,阿司咪唑,西沙必利,匹莫齊特或奎尼丁合用,因為本品可使上述藥物的血濃度增高,從而導致Q-T間期延長,并且偶見尖端扭轉性室性心動過速(參見【藥物相互作用】)。本品禁止與利福平,卡馬西平和苯巴比妥合用,后者可以顯著降低本品的血濃度。本品不可與麥角生物堿類藥物(麥角胺,二氫麥角胺)合用。麥角生物堿類為CYP3A4的底物,二者合用后麥角類藥物的血藥濃度增高可導致麥角中毒。西羅莫司與伏立康唑合用時,前者的血濃度可能顯著增高,因此這兩種藥物不可同時應用。本品禁止與利托那韋(每次0.4g,每12小時1次)合用。健康受試者同時應用利托那韋(每次0.4g,每12小時1次)與伏立康唑,伏立康唑的血藥濃度顯著降低。利托那韋每次0.1g,每12小時一次用于抑制CYP3A,從而使其他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濃度增高,但這種給藥方案對伏立康唑濃度的影響尚無研究。本品禁止與依法韋倫同時應用。二者同時應用時,伏立康唑血藥濃度顯著降低,依法韋倫的血藥濃度則顯著增高。本品禁止與利福布丁同時應用。二者合用,伏立康唑血藥濃度顯著降低,利福布丁的血藥濃度則顯著增高。46分類藥品規格禁忌伏立康唑50mg片本品禁用于已知對伏立康唑或謝謝47謝謝472018年抗菌藥物培訓482018年抗菌藥物培訓1主要內容:一、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及處方權授予二、抗菌藥物治療性應用的基本原則三、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的基本原則四、我院抗菌藥物指標49主要內容:2一、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及處方權授予5031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安全性、療效、細菌耐藥性、價格等
非限制使用級抗菌藥物
限制使用級抗菌藥物
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ABC511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安全性、療效、細菌耐藥性、價非限制使用級抗菌藥物經長期臨床應用證明安全、有效,對病原菌耐藥性影響較小,價格相對較低的抗菌藥物。應是已列入基本藥物目錄,《國家處方集》和《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收錄的抗菌藥物品種。52非限制使用級抗菌藥物5限制使用級抗菌藥物經長期臨床應用證明安全、有效,對病原菌耐藥性影響較大,或者價格相對較高的抗菌藥物。53限制使用級抗菌藥物6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具有明顯或者嚴重不良反應,不宜隨意使用;抗菌作用較強、抗菌譜廣,經常或過度使用會使病原菌過快產生耐藥的;療效、安全性方面的臨床資料較少,不優于現有藥物的;新上市的,在適應癥、療效或安全性方面尚需進一步考證的、價格昂貴的抗菌藥物。54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72處方權授予
根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規定,二級以上醫院按年度對醫師和藥師進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知識和規范化管理的培訓,按專業技術職稱授予醫師相應處方權和藥師抗菌藥物處方調劑資格。552處方權授予8①執業醫師可授予
非限制使用級抗菌藥物②主治醫師可授予
限制使用級抗菌藥物非限制使用級抗菌藥物③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可授予
特殊級抗菌藥物限制使用級抗菌藥物非限制使用級抗菌藥物56①執業醫師可授予9從嚴控制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會診人員應由醫療機構內部授權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不得在門診使用有下列情況之一可考慮越級應用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1、感染病情嚴重者2、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發生感染時3、已有證據表明病原菌只對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敏感的感染使用時間限定在24小時之內,其后需要補辦審辦手續并由具有處方權限的醫師完善處方手續57從嚴控制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10二、抗菌藥物治療性應用的基本原則58111、診斷為細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應用抗菌藥物缺乏細菌及病原微生物的臨床或實驗室依據,診斷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無應用抗菌藥物指征。59122、盡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據病原種類及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選用抗菌藥物抗菌藥物品種的選擇,原則上應根據細菌藥物敏感試驗的結果而定。因此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對臨床診斷為細菌性感染的患者,應在開始抗菌治療前,及時留取相應合格標本(尤其血液等無菌部位標本)送病原學檢測,應盡早明確病原菌和藥敏結果,并據此調整抗菌藥物治療方案。602、盡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據病原種類及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選用抗3、抗菌藥物的經驗治療對臨床診斷為細菌感染的患者,在未獲知或無法進行藥物敏感試驗,可先給予抗菌藥物經驗治療。待獲知藥敏結果后,結合先前的治療反應調整用藥方案;對培養結果陰性的患者,應根據經驗治療的效果和患者情況采取進一步診療措施。613、抗菌藥物的經驗治療144、按照藥物的抗菌作用及其體內過程特點選擇用藥
根據抗菌藥物的藥效學和人體藥動學特點,按照臨床適應癥正確選用抗菌藥物。62155、綜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種類及抗菌藥物特點制訂抗菌治療方案(一)品種選擇根據病原菌種類及藥敏試驗結果盡可能選擇針對性強、窄譜、安全、價格適當的抗菌藥物。經驗治療用藥可根據可能的病原菌及當地耐藥狀況選用抗菌藥物635、綜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種類及抗菌藥物特點制訂抗菌治療方案1
(二)給藥劑量一般按各種抗菌藥物的治療劑量范圍給藥治療重癥感染和抗菌藥物不易達到的部位的感染,抗菌藥物劑量宜較大治療單純性下尿路感染時,由于多數藥物尿藥濃度遠高于血藥濃度,可應用較小劑量64(二)給藥劑量17(三)給藥途徑盡量口服治療,局部應用宜盡量避免:皮膚黏膜局部應用抗菌藥物后,很少被吸收,在感染部位不能達到有效濃度,反而易導致耐藥菌產生。局部用藥宜采用刺激性小、不易吸收、不易導致耐藥性和過敏反應的抗菌藥物。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等較易產生過敏反應的藥物不可局部應用。氨基糖苷類等耳毒性藥不可局部滴耳。6518
(四)給藥次數應根據藥動學和藥效學相結合的原則給藥。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和其他β-內酰胺類、紅霉素類、克林霉素等時間依賴性抗菌藥物,應一日多次給藥。氟喹諾酮類和氨基糖苷類等濃度依賴性抗菌藥物可一日給藥一次66(四)給藥次數19
(五)療程抗菌藥物療程因感染不同而異,一般宜用至體溫正常、癥狀消退后72-96小時。有局部病灶者需用藥至感染灶控制或完全消散。67(五)療程20
(六)抗菌藥物的聯合應用僅在下列情況時有指征聯合用藥1、病原菌尚未查明的嚴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嚴重感染2、單一抗菌藥物不能控制的嚴重感染,需氧菌及厭氧菌混合感染,2種及2種以上復數菌感染,以及多重耐藥菌或泛耐藥菌感染。3、需長療程治療,但病原菌易對某些抗菌藥物產生耐藥性的感染,或病原菌含有不同生長特點的菌群,需要應用不同抗菌機制的藥物聯合使用68(六)抗菌藥物的聯合應用214、毒性較大的抗菌藥物,聯合使用時劑量可適當減少,但需有臨床資料證明其同樣有效。聯合用藥時宜選用具有協同或相加作用的藥物聯合,如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或其他β-內酰胺類與氨基糖苷類聯合。聯合通常采用2種藥物聯合,此外必須注意聯合用藥后藥物不良反應亦可能增多694、毒性較大的抗菌藥物,聯合使用時劑量可適當減少,但需有臨床三、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的基本原則7023一、非手術患者抗菌藥物的預防性應用(一)預防用藥目的預防特定病原菌所致的或特定人群可能發生的感染71一、非手術患者抗菌藥物的預防性應用24
(二)預防用藥基本原則1.用于尚無細菌感染征象但暴露于致病菌感染的高危人群2.預防用藥適應癥和抗菌藥物選擇應基于循證醫學依據3.應針對一種或兩種最可能細菌的感染進行預防用藥4.應限于針對某一段特定時間內可能發生的感染72(二)預防用藥基本原則255.應積極糾正導致感染風險增加的原發疾病或基礎情況6.以下情況原則上不應預防使用抗菌藥物:①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②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腫瘤、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等患者③留置導尿管、留置深靜脈導管以及建立人工氣道(包括氣管插管或氣管切口)患者735.應積極糾正導致感染風險增加的原發疾病或基礎情況26二、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預防性應用(一)預防用藥目的主要是預防手術部位感染,包括淺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和手術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但不包括與手術無直接關系的、術后可能發生的其他部位感染。74二、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預防性應用27(二)預防用藥原則抗菌藥物的預防性應用并不能代替嚴格的消毒、滅菌技術和精細的無菌操作,也不能代替術中保溫和血糖控制等其他預防措施。7528清潔手術(Ⅰ類切口):通常不需預防用抗菌藥物,可考慮預防用藥:①手術范圍大、手術時間長、污染機會增加②手術涉及重要臟器,一旦發生感染將造成嚴重后果者③異物植入手術④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齡、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營養不良等患者7629(三)抗菌藥物品種選擇1.根據手術切口類別、可能的污染菌種類2.選用對可能的污染菌針對性強、效果明確、安全、使用方便及價格適當的品種3.應盡量選擇單一抗菌藥物預防用藥,避免不必要的聯合使用77304.頭孢菌素過敏者,針對革蘭陽性菌可用克林霉素;針對革蘭陰性桿菌可用磷霉素或氨基糖苷類5.不應隨意選用廣譜抗菌藥物作為圍手術期預防用藥。禁止氟喹諾酮類藥物作為外科圍手術期預防用藥。7831(四)給藥方案1.給藥方案:大部分靜脈輸注靜脈輸注應在皮膚、黏膜切開前0.5-1小時內或麻醉開始時給藥,在輸注完畢后開始手術79322.預防用藥維持時間:抗菌藥物的有效覆蓋時間應包括整個手術過程。手術時間超3小時或超所用藥物半衰期2倍以上,或成人出血量超過1500ml,術中應追加一次。清潔手術的預防用藥時間不超過24小時,心臟手術可視情況延長至48小時8033過度延長用藥時間并不能進一步提高預防效果,且預防用藥時間超過48小時,耐藥菌感染機會增加8134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不超過60%門診患者抗菌藥物處方比例不超過20%抗菌藥物使用強度力爭控制在40DDD以下Ⅰ類切口預防抗菌藥物使用率30%以下,時間24小時以下8235Ⅰ類切口預防抗菌藥物使用率30%以下預防使用時間控制在術前30分鐘---1小時時間24小時以下8336降低抗菌藥物使用強度有效措施1、嚴格掌握啟用指征(無啟用指征的堅決不啟用抗菌藥物)2、縮短使用療程3、減少抗菌藥物的聯用(無聯用指征的堅決不聯用)4、控制給藥劑量(減少超劑量給藥)5、給藥次數(不超頻次給藥)84降低抗菌藥物使用強度有效措施37分類藥品名稱規格禁忌通用特殊廣譜青霉素阿莫西林膠囊0.25g有青霉素類藥物過敏史或青霉素皮膚試驗陽性患者禁用。對青霉素酶不穩定的青霉素類注射用青霉素鈉400萬IU青霉素V鉀片0.236g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患者禁用。對青霉素酶穩定的青霉素類注射用苯唑西林鈉0.5g85分類藥品名稱規格禁忌特殊廣譜青霉素阿莫西林膠囊0.25g有青分類藥品名稱規格禁忌通用特殊青霉素類復方制劑(β-內酰胺酶抑制劑注射用氨芐西林舒巴坦1.5g對青霉素類抗生素過敏者禁用。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巨細胞病毒感染、淋巴細胞白血病、淋巴瘤等病人應用本品易發生皮疹,故不宜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125g對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或β內酰胺酶抑制藥過敏者禁用。86分類藥品名稱規格禁忌特殊青霉素類復方制劑(β-內酰胺酶抑制劑分類藥品名稱規格禁忌通用特殊第一代頭孢菌素類頭孢氨芐膠囊0.125g對頭孢菌素過敏者及有青霉素過敏性休克或即刻反應者禁用。頭孢唑林鈉0.5g早產兒及一個月以下第二代頭孢菌素類頭孢呋辛1.0g對頭孢菌素類藥物過敏者禁用本品。三個月以下87分類藥品名稱規格禁忌特殊第一代頭孢菌素類頭孢氨芐膠囊0.12分類藥品名稱規格禁忌通用特殊第三代頭孢菌素類頭孢曲松1.0g對頭孢菌素類抗生素過敏者禁用頭孢克肟50mg顆粒0.1g片對本品及其成份頭孢他啶1.0g小兒一日最高劑量不超過6g頭孢哌酮舒巴坦鈉1.0g對青霉素、舒巴坦頭孢泊肟酯片0.1g對青酶素或β-內酰胺類抗菌素過敏的患者禁用。對頭孢泊肟過敏的患者禁用。88分類藥品名稱規格禁忌特殊第三代頭孢菌素類頭孢曲松1.0g對頭分類藥品名稱規格禁忌通用特殊碳青霉烯類亞胺培南西司他丁1.0g本品禁用于對本品任何成份過敏的病人。大環內脂類阿奇霉素0.1g顆粒對阿奇霉素、紅霉素或者其他任何一種大環內脂類藥物過敏者禁用0.25g分散片
注射劑酮內酯類藥物。羅紅霉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第二單元 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的發展與社會變化 大單元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統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
- 2025版權登記合同許可合同
- 2025合作伙伴協議加盟合同
- 餐飲供應鏈合作協議
- 2025商務合同條款翻譯要點與注意事項
- 公司股權轉讓基礎合同
- 二手辦公設備買賣合同
- 2025紙箱銷售合同
- 2025簡易服務合同格式
- 2025年版權使用許可合同范本
- 印刷行業安全培訓
- 產品經理實習報告
- 2025贍養老人個稅扣除分攤協議書模板
- 《陸上風電場工程變形測量技術規程》
- 骨折病人的情志護理
- 【公開課】功率++課件+-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
- 眼瞼外傷手術縫合技巧
- 療養院環境衛生管理制度
- 普通植物病理學試題+答案
- 國開電大《兒童心理學》形考任務+大作業
- 小學生勞動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