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的診斷治療-課件_第1頁
拇外翻的診斷治療-課件_第2頁
拇外翻的診斷治療-課件_第3頁
拇外翻的診斷治療-課件_第4頁
拇外翻的診斷治療-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拇外翻病因與解剖特點手足外一科王偉拇外翻病因與解剖特點1拇外翻:也叫大腳骨病,是指拇趾向外偏斜超過正常生理角度的一種足部畸形,是目前最常見的足病之一。一般認為拇趾的外翻角>15o可診斷為拇外翻。

>15度概述拇外翻:也叫大腳骨病,是指拇趾向外偏斜超過正常生理角度的一種2

A為正常,B圖中拇外翻角約15°,C、D、E的拇外翻角以15°遞增。A為正常,B圖中拇外翻角約15°,C、D、E的拇外翻角以13但一部分人拇趾外翻雖然超過此角度而沒有癥狀,而另一部分人拇趾外翻角度雖然不到15°,卻有拇囊部位的疼痛。但一部分人拇趾外翻雖然超過此角度而沒有癥狀,而另一部分人拇趾4拇趾外翻后,第一跖骨頭內側骨贅形成,與鞋面摩擦,形成滑囊炎,成為拇囊炎拇趾外翻后,第一跖骨頭內側骨贅形成,與鞋面摩擦,形成滑囊炎,5在第一跖骨頭背側突出并伴有滑囊炎者,又被稱為背側拇囊炎拇外翻的診斷治療_課件6由于拇外翻后常常伴有足的其他部位病變,如錘狀趾、跖骨痛、小趾滑囊炎、扁平足等,因此,又有人稱拇外翻為“拇外翻復合體”或“拇外翻綜合征”由于拇外翻后常常伴有足的其他部位病變,如錘狀趾、跖骨痛、小趾7文獻報道拇外翻發病率從2%—50%,差別很大文獻報道拇外翻發病率從2%—50%,差別很大8女性發病多于男性,男女比例

約1︰9~1︰15。女性發病多于男性,男女比例9一。鞋襪因素

拇外翻患者大多出現在人類使用鞋的時代里,穿鞋過緊,前足受壓是拇外翻的一個病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高跟鞋引進日本,但隨之而來的是拇外翻患者快速增多。中國的研究數據表明穿高跟鞋者拇外翻患病率為不穿高跟鞋的15倍。但穿鞋并不是引起拇外翻的唯一因素。

致病因素一。鞋襪因素

拇外翻患者大多出現在人類使用鞋的時代里,穿鞋過10致病因素

二。遺傳因素有專家研究報道:69.48%患者有家族史,其中55%的患者在20歲之前就出現了拇外翻至少50%以上的患者在20歲之前就已經發生拇外翻致病因素

二。遺傳因素11三。足部結構異常

第1跖骨內翻第1跖骨過長

前足或拇趾的旋前

跖趾關節形態異常

扁平足

致病因素三。足部結構異常

致病因素12致病因素

其他因素

(1)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

(2)小兒麻痹后遺癥

(3)創傷致病因素

其他因素

(1)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13病理第1跖骨內收。第1、2跖骨間夾角(IMA)增大。拇外翻角(HAA)增大。軟組織平衡改變。病理第1跖骨內收。14第1跖趾關節周圍軟組織解剖示意圖第1跖趾關節周圍軟組織解剖示意圖15

拇外翻的解剖特點

拇外翻的解剖特點

16第1跖趾關節由兩個關節構成。跖骨頭關節面延伸于跖骨頭的跖側,并被一嵴分為兩個斜形關節面分別與脛、腓側籽骨成關節第1跖骨頭遠端呈橢圓形,與近節趾骨基底的凹形關節面形成關節第1跖趾關節由兩個關節構成。跖骨頭關節面延伸于跖骨頭的跖側,17第一跖趾關節兩側有扇形的側副韌帶、止于籽骨的懸韌帶,跖側有厚韌的足底韌帶(又稱為跖板)第一跖趾關節兩側有扇形的側副韌帶、止于籽骨的懸韌帶,跖側有厚18拇趾籽骨是組成第1跖趾關節的重要結構,起著保護屈拇長肌腱和跖骨頭的作用,同時類似一個滑車增加了屈拇長、短肌腱的力量。拇趾籽骨是組成第1跖趾關節的重要結構,起著保護屈拇長肌腱和19拇趾跖趾關節周圍有6條肌腱通過或附著足背側足底側拇長伸肌腱通過關節背側止于遠節趾骨基底背側。拇短伸肌腱止于近節趾骨基底背側。拇展肌腱止于近節趾骨基底內側。拇長屈肌腱通過內、腓側籽骨間溝,向遠側止于遠節趾骨基底.拇短屈肌腱在跖趾關節跖側分為內、外側腱兩部分,分別經籽骨止于近節趾骨基底內、外側跖面拇趾跖趾關節周圍有6條肌腱通過或附著足背側足底側拇長伸肌腱通20第1跖趾關節可主動背伸50°~60°,被動背仲最大可達90°;主動跖屈30°~40°,被動跖屈45°~50°第1跖趾關節可主動背伸50°~60°,被動背仲最大可達9021

謝謝

謝謝22拇外翻的病史與查體

手足外一科王磊拇外翻的病史與查體

23雖然拇趾的外翻畸形一目了然,很快就能作出診斷,但相關的病理改變,需要仔細的檢查方能更加清楚地了解。雖然拇趾的外翻畸形一目了然,很快就能作出診斷,但相關的病理改24細致的詢問病史認真的物理查體全面的放射學評價細致的詢問病史25病史病史26病史1.疼痛拇外翻患者常常是以拇趾的疼痛和拇趾外翻畸形就診。約有70%拇外翻患者合并有疼痛,需要了解疼痛的部位。是在拇囊,還是位于跖趾關節或籽骨部位?疼痛有無向拇趾放射,疼痛的嚴重程度,疼痛是否影響到運動、工作還是日常生活,疼痛緩解的方式,行走時痛還靜息痛,疼痛和穿鞋的關系.疼痛開始的時間,持續的時間和進展的情況。外側足趾疼痛的情況病史1.疼痛拇外翻患者常常是以拇趾的疼痛和拇趾外翻畸形就27病史2.拇趾外翻畸形和拇囊形成的時間

疾病加重的過程。對其它足趾影響情況病史2.拇趾外翻畸形和拇囊形成的時間疾病加重的過程。對其28病史3.既往穿鞋的情況

有無穿過窄小、高跟的鞋。現在穿鞋的變化。病史3.既往穿鞋的情況有無穿過窄小、高跟的鞋。現在穿鞋29病史4.以前治療的情況

使用過何種藥物,用過何種矯形支具。既往手術的時間、手術方式和在何處做的手術等。病史4.以前治療的情況使用過何種藥物,用過何種矯形支具。30病史5.既往拇趾是否受過創傷、有無類風濕性關節炎、糖尿病和痛風性關節炎等全身性疾病。

痛風性

關節炎病史5.既往拇趾是否受過創傷、有無類風濕性關節炎、糖尿病和痛31病史6.家庭其它成員有無拇外翻。病史6.家庭其它成員有無拇外翻。32查體查體33

查體一般檢查局部檢查一般檢查要觀察足部皮膚的狀態,足部的血運情況,感覺,肌肉的狀態,步態。局部檢查要在足非負重和負重狀態下分別完成。

34查體第1跖趾關節內側或背內側腫物突出,表面皮膚可有胼胝局部皮膚紅腫可形成拇囊炎拇囊部位的壓痛拇僵硬很多患者第1跖趾關節外側較緊張,不易糾正判斷跖趾關節面是否適合內側跖楔關節穩定性較嚴重的拇外翻,還常伴有拇趾的向外旋轉,趾甲指向背內側,此時稱為外旋或旋前。足趾胼胝出現的部位常反映出局部受到異常壓力的結果。較嚴重的畸形可能推擠第2趾引起移位非負重位的檢查

35查體負重位的檢查(1)如果足趾畸形在負重后加重,可能說明關節存在松弛或足趾不穩定。有些拇外翻患者足負重后出現內側縱弓的塌陷,前足呈旋前狀態。足墊的支持可糾正前足的旋前,能很好地緩解癥狀。

36查體負重位的檢查(2)拇趾抓持力的檢查:可讓患者負重位站立,將一紙片置于拇趾跖面,正常站立時,如不能輕易拉出紙片,說明抓持力很好;如可拉出紙片,讓患者將拇趾跖屈用力,整個拇趾都可抓住紙片,不能輕易拉出紙片時,說明抓持力一般;如果讓患者將拇趾跖屈用力,但只有拇趾未節可抓住紙片,用力拉出紙片時,說明抓持力差;如果讓患者將拇趾跖屈用力也不能控制住紙片,說明沒有拇趾抓持力。

37X線表現與測量X線表現與測量38

足的x線測量對于進一步了解拇外翻的病理及設計手術方案是非常重要。負重足的基本功能,很多足的畸形在負重狀態下可以表現得更清楚。一些測量指標在負重和非負重狀態下可以明顯不同。足部各種x線測量一般都是在足負重位攝片下完成。手術前常規需要拍攝患足負重位、前后位和側位,根據需要拍攝足的非負重位內旋斜位和籽骨軸位。

39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拇外翻角(HAA):拇趾跖骨中軸線與近節趾骨中軸線之夾角。正常

為15°~20°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拇外翻角(HAA):拇趾跖骨中軸線與40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第1、2跖骨間夾角(IMA):

第1、2跖骨中軸線之夾角。正常為9°拇外翻時此角通常大于正常。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第1、2跖骨間夾角(IMA):第1、41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近端關節面固有角(PASA或DMAA)第1跖骨遠端關節面內、外兩點引

一連線,跖骨中軸線與上述連線

有一交點,經此交點做關節面連

線的垂線,該垂線與跖骨中軸線

的夾角。正常人一般<7.5°。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近端關節面固有角(PASA或DMAA)42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遠端關節面固有角(DASA)

通過近端趾骨中線與趾骨

近端關節面連線交點引關節面

連線的垂線,該垂線與近端趾

骨中線之夾角。正常人一般<7.5°。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遠端關節面固有角(DASA)通過近端43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拇趾間外翻角(HAIA)

拇趾遠、近節趾骨中軸線交角。正常<10°。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拇趾間外翻角(HAIA)拇趾遠、近節44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跖骨內翻角(MAA)跖楔關節和

舟楔關節內側緣連線中點與第5

跖骨、骰骨關節和跟骰關節外緣

連線中點相連,通過該線與第2跖

骨中線交點做一垂線,此垂線與

第2跖骨中線夾角。正常人一般<15°。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跖骨內翻角(MAA)跖楔關節和45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第4、5跖骨夾角

第4、5跖骨中軸線的夾角。此角一般<5°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第4、5跖骨夾角第4、5跖骨中軸線的46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跖骨伸出長度(MPD)以第1、2跖骨軸線交點為圓心分

別向第1、2跖骨遠端關節面畫

弧,兩弧之間距為第1、2跖骨

相對長度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跖骨伸出長度(MPD)以第1、2跖骨47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脛側籽骨位置(TSP)觀察脛側籽骨相對于第1跖骨中軸線的關系,將籽骨從跖骨頭頸部的脛側緣向腓側緣劃分為7個部位。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脛側籽骨位置(TSP)觀察脛側籽骨相48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跖、趾關節面相對關系:分別連接第1跖趾關節跖骨遠端關節面內、外側緣的連線和近節趾骨近端關節面內、外側緣的連線,

根據兩條關節

面連線的相對

關系,可分為

三種關系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跖、趾關節面相對關系:分別連接第1跖趾關49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第1跖骨遠端關節面形態

從前后位X線上可以觀察到第1跖骨頭有著不同的形態。一般可分為三種:①圓形,比較不穩定。②方形,較穩定。③中央脊形,較穩定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第1跖骨遠端關節面形態從前后位X線上50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內側跖楔關節面傾斜角(MTCA)從內側楔骨內側緣劃

一連線,內側楔骨遠端

關節面作一連線,后者

與前者垂線的交角。一

般為8°~10°。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內側跖楔關節面傾斜角(MTCA)從內51二:側位片觀察和測量第1跖骨傾斜角

第1跖骨中軸線和地面水平線的夾角。正常約為15°。此角對于術前選擇手術方式意義不大,可以作為術后判斷第1跖骨位置的一個參考。二:側位片觀察和測量第1跖骨傾斜角第1跖骨中軸線和地面水52二:側位片觀察和測量第1跖骨相對于距骨關系

比較距骨頸中軸線和第1跖骨中軸線的關系。正常兩線應當重疊。跖骨線位于距骨線背側時,表示跖骨頭背伸。跖骨線位于距骨線跖側時,表示跖骨頭跖屈。

二:側位片觀察和測量第1跖骨相對于距骨關系比較距骨頸中軸53二:側位片觀察和測量第1、2跖骨關系

分別畫出第1、2跖骨干背側緣,比較兩者之間的關系。正常時,兩重疊或平行。在第1跖骨頭背伸或跖屈時,可見兩者成角。二:側位片觀察和測量第1、2跖骨關系分別畫出第1、2跖骨54

謝謝

謝謝55拇外翻的分度與分類

手足外一科姜士剛拇外翻的分度與分類

56拇外翻目前尚無統一的分類方法拇外翻目前尚無統一的分類方法57足踝外科學中Mann將拇外翻分為輕、中、重三度

足踝外科學中Mann將拇外翻分為輕、中、重三度

581.輕度

第1跖骨頭內側突出并有疼痛。HAA<30°,一部分畸形可由于趾骨間關節外翻引起,跖趾關節一般是適合的,IMA通常<13°,脛側籽骨一般位于正常位置或有輕度移位,位于位置4。1.輕度第1跖骨頭內側突出并有疼痛。HAA<30°,一部592.中度

拇趾外偏擠壓第2趾,拇趾一般有旋前畸形,HAA30°~40°,IMA通常13°~16°,脛側籽骨有明顯脫位,位于位置6~7。

2.中度拇趾外偏擠壓第2趾,拇趾一般有旋前畸形,HAA3603.重度

拇指外偏擠壓第2趾形成騎跨趾,拇趾有中重度的旋前畸形,HAA>40°,IMA通常>16°,第2趾跖骨頭下形成轉移性跖骨痛。脛側籽骨脫位于跖骨頭腓側緣外。3.重度拇指外偏擠壓第2趾形成騎跨趾,拇趾有中重度的旋前61分類分類62足踝外科學中Palladino按照拇外翻的發展過程將其進程分為4期

足踝外科學中Palladino按照拇外翻的發展過程將其進程分63I期HAA正常,IMA正常,第1跖趾關節關系正常。Ⅱ期HAA不正常,IMA正常,第1跖趾關節偏斜。

Ⅲ期HAA不正常,IMA不正常,第1跖趾關節偏斜。

Ⅳ期HAA不正常,IMA不正常,第1跖趾關節半脫位。

注:HAA:拇外翻角,IMA:第1、2跖骨間夾角I期HAA正常,IMA正常,第1跖趾關節關系正常。64實用骨科學中按照臨床表現、X線片改變與治療選擇不同,將拇外翻分為三期。

實用骨科學中按照臨床表現、X線片改變與治療選擇不同,將拇外翻65早期(半脫位前期)

拇趾輕度外翻畸形,拇囊炎輕微,疼痛不重,X線片顯示拇跖趾關節向外半脫位,不合并錘狀趾,此期可手法搬正。一般可非手術治療。早期(半脫位前期)拇趾輕度外翻畸形,拇囊炎輕微,疼痛不重66中期(半脫位期)

拇趾明顯外翻畸形拇囊炎疼痛較重,X線片可見拇趾近節基底,自跖骨頭向外側半脫位,因拇趾向外擠壓第2趾,該趾可發生錘狀趾畸形,以致跖骨頭下陷,并發跖骨頭部胼胝,此期手法雖可搬正,但不能鞏固。對于30~50歲婦女,跖趾關節外翻角在15°--25°之間,跖骨間角<12°,趾間關節角<15°,跖趾關節無退行性變,非手術治療無效者,適于McBride等軟組織手術。中期(半脫位期)拇趾明顯外翻畸形拇囊炎疼痛較重,X線片可67晚期(骨關節炎期)

除拇囊炎疼痛外,跖趾關節腫脹疼痛,X線片可見跖趾關節有骨關節炎表現,此期手術治療適于骨與軟組織聯合手術。晚期(骨關節炎期)除拇囊炎疼痛外,跖趾關節腫脹疼痛,X線68

謝謝

謝謝69拇外翻的治療

手足外一科劉秉銳拇外翻的治療

70一.保守治療減輕局部壓力,穿寬松的鞋。消腫止痛。使用矯形支具。功能鍛煉。能減輕癥狀,但不能糾正已發生的畸形!一.保守治療減輕局部壓力,穿寬松的鞋。71足拇外翻的各種支具治療足拇外翻的各種支具治療72自制夾具自制夾具73拇外翻的診斷治療_課件74二.手術治療:

目的糾正拇趾外翻(HAA)。切除第1跖骨頭內側骨贅和拇囊。糾正增大的IMA。穩定足的內側序列。重建已有骨關節破壞的第1跖趾關節。調整跖骨頭負重,處理外側足趾病變。二.手術治療:目的糾正拇趾外翻(HAA)。75手術治療:方式軟組織手術。跖骨遠端截骨術。跖骨干/基底截骨術。趾骨截骨術。內側序列穩定術。跖趾關節功能性重建術。外側足趾手術。手術治療:方式軟組織手術。76適合關節手術選擇適合關節IMA<140IMA>140PASA<10010<PASA<150Chevron手術遠端軟組織手術Akin手術改良ChevronPASA>150Reverdin手術+截骨適合關節手術選擇適合關節IMA<140IMA>140PASA77不適合關節手術選擇不適合/半脫位關節輕度拇外翻第1跖趾關節退變內側跖楔關節不穩定重度拇外翻中度拇外翻Chevron手術Mitchell手術遠端軟組織手術Mitchell手術遠端軟組織手術+干或基底截骨遠端軟組織手術+干或基底截骨第1跖中關節融合(IMA>200)Keller/第1跖中關節融合/人工關節置換遠端軟組織手術+Lapidus手術不適合關節手術選擇不適合/半脫位關節輕度拇外翻第1跖趾關節退78臨床資料臨床資料79常用手術軟組織松解術(McBride)1.內側切口:切除拇囊,切除骨突。2.外側切口:切斷拇收肌腱止點,懸韌帶和跖間橫韌帶,縱行切開關節囊。常用手術軟組織松解術(McBride)80McBride術式示意圖McBride術式示意圖81手術方式第1跖骨遠端Chevron截骨術

1.于第1跖骨頭內側作水平位“V”形截骨,開口向近端,截骨后將遠端跖骨頭向外側推移3-5mm,切除多余骨質,固定截骨面。

2.利用截骨時軸線的變化可以調整跖骨頭位置和第1跖骨長度。手術方式第1跖骨遠端Chevron截骨術82Chevron手術示意圖Chevron手術示意圖83拇外翻的診斷治療_課件84手術方式Weil截骨術:轉移性跖骨痛。第一趾骨近節Akin截骨術:趾骨內側楔形截骨,兩側打孔,閉合截骨面,固定。適應癥:DMAA增大且跖趾關節適合者。可單獨使用,糾正單純趾骨外翻。多于其他手術后拇趾仍有外翻時合用。不適用于跖趾關節不適合或半脫位的病人,可加重畸形。手術方式Weil截骨術:轉移性跖骨痛。85第一跖趾關節融合術:跖趾關節骨性關節炎,對負重行走功能有一定要求者;Keller手術或人工跖趾關節置換術后失敗的補救手術。第一跖趾關節融合術:跖趾關節骨性關節炎,對負重行走功能有一定86典型病例典型病例87例1:姚X,女,78Y。例1:姚X,女,78Y。88Chevron+第二跖骨WeilChevron+第二跖骨Weil89例2:蘆XX,男,21Y。例2:蘆XX,男,21Y。90左足Chevron左足Chevron91拇外翻的診斷治療_課件92術后2月術后2月93例3:朱XX,男,23Y。例3:朱XX,男,23Y。94拇外翻的診斷治療_課件95術前影像HVA:L29度,R24度IMA:L12度,R9度術前影像HVA:L29度,R24度96左足:Chevron+Akin左足:Chevron+Akin97右足:Chevron右足:Chevron98術后8周術后8周99術后8周術后8周100例4:羅XX,女,60Y。例4:羅XX,女,60Y。101左足:第1-5跖趾關節脫位,足拇外翻。左足:第1-5跖趾關節脫位,足拇外翻。102胼胝體:第一跖骨內側,第2/3跖骨頭跖側,第5跖骨頭跖/外側。胼胝體:第一跖骨內側,第2/3跖骨頭跖側,第5跖骨頭跖/外側103左足:第2-5趾爪形趾。左足:第2-5趾爪形趾。104右足:第4趾爪形趾,趾間關節胼胝,疼痛。右足:第4趾爪形趾,趾間關節胼胝,疼痛。105右足:第5跖骨頭跖/外側胼胝。右足:第5跖骨頭跖/外側胼胝。106拇外翻的診斷治療_課件107拇外翻的診斷治療_課件108拇外翻的診斷治療_課件109CT重建:第1跖骨頭破壞。CT重建:第1跖骨頭破壞。110CT示:跖趾關節脫位CT示:跖趾關節脫位111術式:左足:第1跖趾關節融合+第2-5跖趾關節成形術;右足:第4趾間關節融合+第5跖趾關節成形術術式:112拇外翻的診斷治療_課件113拇外翻的診斷治療_課件114拇外翻的診斷治療_課件115拇外翻的診斷治療_課件116拇外翻的診斷治療_課件117例5:陳XX,女,55Y。10年前行Keller術,拇外翻/背伸(固定畸形),第2/3趾爪形趾,第3/4趾騎跨例5:陳XX,女,55Y。10年前行Keller術,拇外翻/118拇外翻的診斷治療_課件119胼胝體:第3趾背,拇囊,第1/2/3跖骨頭跖側胼胝體:第3趾背,拇囊,第1/2/3跖骨頭跖側120拇外翻的診斷治療_課件121第1跖趾關節融合+第2/3跖骨Weil+第2/3趾間關節融合第1跖趾關節融合+第2/3跖骨Weil+第2/3趾間關節融合122拇外翻的診斷治療_課件123拇外翻的診斷治療_課件124術后1月拔針后(第1跖趾關節融合位置:外翻15度,背伸15度)。術后1月拔針后(第1跖趾關節融合位置:外翻15度,背伸15度125術后3月,功能/外觀很滿意,無痛,行走自如,胼胝體消失,恢復正常工作(按摩)。術后3月,功能/外觀很滿意,無痛,行走自如,胼胝體消失,恢復126拇外翻的診斷治療_課件127謝謝!謝謝!128知識回顧KnowledgeReview祝您成功!知識回顧KnowledgeReview祝您成功!拇外翻病因與解剖特點手足外一科王偉拇外翻病因與解剖特點130拇外翻:也叫大腳骨病,是指拇趾向外偏斜超過正常生理角度的一種足部畸形,是目前最常見的足病之一。一般認為拇趾的外翻角>15o可診斷為拇外翻。

>15度概述拇外翻:也叫大腳骨病,是指拇趾向外偏斜超過正常生理角度的一種131

A為正常,B圖中拇外翻角約15°,C、D、E的拇外翻角以15°遞增。A為正常,B圖中拇外翻角約15°,C、D、E的拇外翻角以1132但一部分人拇趾外翻雖然超過此角度而沒有癥狀,而另一部分人拇趾外翻角度雖然不到15°,卻有拇囊部位的疼痛。但一部分人拇趾外翻雖然超過此角度而沒有癥狀,而另一部分人拇趾133拇趾外翻后,第一跖骨頭內側骨贅形成,與鞋面摩擦,形成滑囊炎,成為拇囊炎拇趾外翻后,第一跖骨頭內側骨贅形成,與鞋面摩擦,形成滑囊炎,134在第一跖骨頭背側突出并伴有滑囊炎者,又被稱為背側拇囊炎拇外翻的診斷治療_課件135由于拇外翻后常常伴有足的其他部位病變,如錘狀趾、跖骨痛、小趾滑囊炎、扁平足等,因此,又有人稱拇外翻為“拇外翻復合體”或“拇外翻綜合征”由于拇外翻后常常伴有足的其他部位病變,如錘狀趾、跖骨痛、小趾136文獻報道拇外翻發病率從2%—50%,差別很大文獻報道拇外翻發病率從2%—50%,差別很大137女性發病多于男性,男女比例

約1︰9~1︰15。女性發病多于男性,男女比例138一。鞋襪因素

拇外翻患者大多出現在人類使用鞋的時代里,穿鞋過緊,前足受壓是拇外翻的一個病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高跟鞋引進日本,但隨之而來的是拇外翻患者快速增多。中國的研究數據表明穿高跟鞋者拇外翻患病率為不穿高跟鞋的15倍。但穿鞋并不是引起拇外翻的唯一因素。

致病因素一。鞋襪因素

拇外翻患者大多出現在人類使用鞋的時代里,穿鞋過139致病因素

二。遺傳因素有專家研究報道:69.48%患者有家族史,其中55%的患者在20歲之前就出現了拇外翻至少50%以上的患者在20歲之前就已經發生拇外翻致病因素

二。遺傳因素140三。足部結構異常

第1跖骨內翻第1跖骨過長

前足或拇趾的旋前

跖趾關節形態異常

扁平足

致病因素三。足部結構異常

致病因素141致病因素

其他因素

(1)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

(2)小兒麻痹后遺癥

(3)創傷致病因素

其他因素

(1)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142病理第1跖骨內收。第1、2跖骨間夾角(IMA)增大。拇外翻角(HAA)增大。軟組織平衡改變。病理第1跖骨內收。143第1跖趾關節周圍軟組織解剖示意圖第1跖趾關節周圍軟組織解剖示意圖144

拇外翻的解剖特點

拇外翻的解剖特點

145第1跖趾關節由兩個關節構成。跖骨頭關節面延伸于跖骨頭的跖側,并被一嵴分為兩個斜形關節面分別與脛、腓側籽骨成關節第1跖骨頭遠端呈橢圓形,與近節趾骨基底的凹形關節面形成關節第1跖趾關節由兩個關節構成。跖骨頭關節面延伸于跖骨頭的跖側,146第一跖趾關節兩側有扇形的側副韌帶、止于籽骨的懸韌帶,跖側有厚韌的足底韌帶(又稱為跖板)第一跖趾關節兩側有扇形的側副韌帶、止于籽骨的懸韌帶,跖側有厚147拇趾籽骨是組成第1跖趾關節的重要結構,起著保護屈拇長肌腱和跖骨頭的作用,同時類似一個滑車增加了屈拇長、短肌腱的力量。拇趾籽骨是組成第1跖趾關節的重要結構,起著保護屈拇長肌腱和148拇趾跖趾關節周圍有6條肌腱通過或附著足背側足底側拇長伸肌腱通過關節背側止于遠節趾骨基底背側。拇短伸肌腱止于近節趾骨基底背側。拇展肌腱止于近節趾骨基底內側。拇長屈肌腱通過內、腓側籽骨間溝,向遠側止于遠節趾骨基底.拇短屈肌腱在跖趾關節跖側分為內、外側腱兩部分,分別經籽骨止于近節趾骨基底內、外側跖面拇趾跖趾關節周圍有6條肌腱通過或附著足背側足底側拇長伸肌腱通149第1跖趾關節可主動背伸50°~60°,被動背仲最大可達90°;主動跖屈30°~40°,被動跖屈45°~50°第1跖趾關節可主動背伸50°~60°,被動背仲最大可達90150

謝謝

謝謝151拇外翻的病史與查體

手足外一科王磊拇外翻的病史與查體

152雖然拇趾的外翻畸形一目了然,很快就能作出診斷,但相關的病理改變,需要仔細的檢查方能更加清楚地了解。雖然拇趾的外翻畸形一目了然,很快就能作出診斷,但相關的病理改153細致的詢問病史認真的物理查體全面的放射學評價細致的詢問病史154病史病史155病史1.疼痛拇外翻患者常常是以拇趾的疼痛和拇趾外翻畸形就診。約有70%拇外翻患者合并有疼痛,需要了解疼痛的部位。是在拇囊,還是位于跖趾關節或籽骨部位?疼痛有無向拇趾放射,疼痛的嚴重程度,疼痛是否影響到運動、工作還是日常生活,疼痛緩解的方式,行走時痛還靜息痛,疼痛和穿鞋的關系.疼痛開始的時間,持續的時間和進展的情況。外側足趾疼痛的情況病史1.疼痛拇外翻患者常常是以拇趾的疼痛和拇趾外翻畸形就156病史2.拇趾外翻畸形和拇囊形成的時間

疾病加重的過程。對其它足趾影響情況病史2.拇趾外翻畸形和拇囊形成的時間疾病加重的過程。對其157病史3.既往穿鞋的情況

有無穿過窄小、高跟的鞋。現在穿鞋的變化。病史3.既往穿鞋的情況有無穿過窄小、高跟的鞋。現在穿鞋158病史4.以前治療的情況

使用過何種藥物,用過何種矯形支具。既往手術的時間、手術方式和在何處做的手術等。病史4.以前治療的情況使用過何種藥物,用過何種矯形支具。159病史5.既往拇趾是否受過創傷、有無類風濕性關節炎、糖尿病和痛風性關節炎等全身性疾病。

痛風性

關節炎病史5.既往拇趾是否受過創傷、有無類風濕性關節炎、糖尿病和痛160病史6.家庭其它成員有無拇外翻。病史6.家庭其它成員有無拇外翻。161查體查體162

查體一般檢查局部檢查一般檢查要觀察足部皮膚的狀態,足部的血運情況,感覺,肌肉的狀態,步態。局部檢查要在足非負重和負重狀態下分別完成。

163查體第1跖趾關節內側或背內側腫物突出,表面皮膚可有胼胝局部皮膚紅腫可形成拇囊炎拇囊部位的壓痛拇僵硬很多患者第1跖趾關節外側較緊張,不易糾正判斷跖趾關節面是否適合內側跖楔關節穩定性較嚴重的拇外翻,還常伴有拇趾的向外旋轉,趾甲指向背內側,此時稱為外旋或旋前。足趾胼胝出現的部位常反映出局部受到異常壓力的結果。較嚴重的畸形可能推擠第2趾引起移位非負重位的檢查

164查體負重位的檢查(1)如果足趾畸形在負重后加重,可能說明關節存在松弛或足趾不穩定。有些拇外翻患者足負重后出現內側縱弓的塌陷,前足呈旋前狀態。足墊的支持可糾正前足的旋前,能很好地緩解癥狀。

165查體負重位的檢查(2)拇趾抓持力的檢查:可讓患者負重位站立,將一紙片置于拇趾跖面,正常站立時,如不能輕易拉出紙片,說明抓持力很好;如可拉出紙片,讓患者將拇趾跖屈用力,整個拇趾都可抓住紙片,不能輕易拉出紙片時,說明抓持力一般;如果讓患者將拇趾跖屈用力,但只有拇趾未節可抓住紙片,用力拉出紙片時,說明抓持力差;如果讓患者將拇趾跖屈用力也不能控制住紙片,說明沒有拇趾抓持力。

166X線表現與測量X線表現與測量167

足的x線測量對于進一步了解拇外翻的病理及設計手術方案是非常重要。負重足的基本功能,很多足的畸形在負重狀態下可以表現得更清楚。一些測量指標在負重和非負重狀態下可以明顯不同。足部各種x線測量一般都是在足負重位攝片下完成。手術前常規需要拍攝患足負重位、前后位和側位,根據需要拍攝足的非負重位內旋斜位和籽骨軸位。

168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拇外翻角(HAA):拇趾跖骨中軸線與近節趾骨中軸線之夾角。正常

為15°~20°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拇外翻角(HAA):拇趾跖骨中軸線與169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第1、2跖骨間夾角(IMA):

第1、2跖骨中軸線之夾角。正常為9°拇外翻時此角通常大于正常。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第1、2跖骨間夾角(IMA):第1、170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近端關節面固有角(PASA或DMAA)第1跖骨遠端關節面內、外兩點引

一連線,跖骨中軸線與上述連線

有一交點,經此交點做關節面連

線的垂線,該垂線與跖骨中軸線

的夾角。正常人一般<7.5°。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近端關節面固有角(PASA或DMAA)171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遠端關節面固有角(DASA)

通過近端趾骨中線與趾骨

近端關節面連線交點引關節面

連線的垂線,該垂線與近端趾

骨中線之夾角。正常人一般<7.5°。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遠端關節面固有角(DASA)通過近端172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拇趾間外翻角(HAIA)

拇趾遠、近節趾骨中軸線交角。正常<10°。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拇趾間外翻角(HAIA)拇趾遠、近節173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跖骨內翻角(MAA)跖楔關節和

舟楔關節內側緣連線中點與第5

跖骨、骰骨關節和跟骰關節外緣

連線中點相連,通過該線與第2跖

骨中線交點做一垂線,此垂線與

第2跖骨中線夾角。正常人一般<15°。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跖骨內翻角(MAA)跖楔關節和174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第4、5跖骨夾角

第4、5跖骨中軸線的夾角。此角一般<5°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第4、5跖骨夾角第4、5跖骨中軸線的175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跖骨伸出長度(MPD)以第1、2跖骨軸線交點為圓心分

別向第1、2跖骨遠端關節面畫

弧,兩弧之間距為第1、2跖骨

相對長度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跖骨伸出長度(MPD)以第1、2跖骨176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脛側籽骨位置(TSP)觀察脛側籽骨相對于第1跖骨中軸線的關系,將籽骨從跖骨頭頸部的脛側緣向腓側緣劃分為7個部位。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脛側籽骨位置(TSP)觀察脛側籽骨相177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跖、趾關節面相對關系:分別連接第1跖趾關節跖骨遠端關節面內、外側緣的連線和近節趾骨近端關節面內、外側緣的連線,

根據兩條關節

面連線的相對

關系,可分為

三種關系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跖、趾關節面相對關系:分別連接第1跖趾關178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第1跖骨遠端關節面形態

從前后位X線上可以觀察到第1跖骨頭有著不同的形態。一般可分為三種:①圓形,比較不穩定。②方形,較穩定。③中央脊形,較穩定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第1跖骨遠端關節面形態從前后位X線上179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內側跖楔關節面傾斜角(MTCA)從內側楔骨內側緣劃

一連線,內側楔骨遠端

關節面作一連線,后者

與前者垂線的交角。一

般為8°~10°。一:前后位觀察和測量內側跖楔關節面傾斜角(MTCA)從內180二:側位片觀察和測量第1跖骨傾斜角

第1跖骨中軸線和地面水平線的夾角。正常約為15°。此角對于術前選擇手術方式意義不大,可以作為術后判斷第1跖骨位置的一個參考。二:側位片觀察和測量第1跖骨傾斜角第1跖骨中軸線和地面水181二:側位片觀察和測量第1跖骨相對于距骨關系

比較距骨頸中軸線和第1跖骨中軸線的關系。正常兩線應當重疊。跖骨線位于距骨線背側時,表示跖骨頭背伸。跖骨線位于距骨線跖側時,表示跖骨頭跖屈。

二:側位片觀察和測量第1跖骨相對于距骨關系比較距骨頸中軸182二:側位片觀察和測量第1、2跖骨關系

分別畫出第1、2跖骨干背側緣,比較兩者之間的關系。正常時,兩重疊或平行。在第1跖骨頭背伸或跖屈時,可見兩者成角。二:側位片觀察和測量第1、2跖骨關系分別畫出第1、2跖骨183

謝謝

謝謝184拇外翻的分度與分類

手足外一科姜士剛拇外翻的分度與分類

185拇外翻目前尚無統一的分類方法拇外翻目前尚無統一的分類方法186足踝外科學中Mann將拇外翻分為輕、中、重三度

足踝外科學中Mann將拇外翻分為輕、中、重三度

1871.輕度

第1跖骨頭內側突出并有疼痛。HAA<30°,一部分畸形可由于趾骨間關節外翻引起,跖趾關節一般是適合的,IMA通常<13°,脛側籽骨一般位于正常位置或有輕度移位,位于位置4。1.輕度第1跖骨頭內側突出并有疼痛。HAA<30°,一部1882.中度

拇趾外偏擠壓第2趾,拇趾一般有旋前畸形,HAA30°~40°,IMA通常13°~16°,脛側籽骨有明顯脫位,位于位置6~7。

2.中度拇趾外偏擠壓第2趾,拇趾一般有旋前畸形,HAA31893.重度

拇指外偏擠壓第2趾形成騎跨趾,拇趾有中重度的旋前畸形,HAA>40°,IMA通常>16°,第2趾跖骨頭下形成轉移性跖骨痛。脛側籽骨脫位于跖骨頭腓側緣外。3.重度拇指外偏擠壓第2趾形成騎跨趾,拇趾有中重度的旋前190分類分類191足踝外科學中Palladino按照拇外翻的發展過程將其進程分為4期

足踝外科學中Palladino按照拇外翻的發展過程將其進程分192I期HAA正常,IMA正常,第1跖趾關節關系正常。Ⅱ期HAA不正常,IMA正常,第1跖趾關節偏斜。

Ⅲ期HAA不正常,IMA不正常,第1跖趾關節偏斜。

Ⅳ期HAA不正常,IMA不正常,第1跖趾關節半脫位。

注:HAA:拇外翻角,IMA:第1、2跖骨間夾角I期HAA正常,IMA正常,第1跖趾關節關系正常。193實用骨科學中按照臨床表現、X線片改變與治療選擇不同,將拇外翻分為三期。

實用骨科學中按照臨床表現、X線片改變與治療選擇不同,將拇外翻194早期(半脫位前期)

拇趾輕度外翻畸形,拇囊炎輕微,疼痛不重,X線片顯示拇跖趾關節向外半脫位,不合并錘狀趾,此期可手法搬正。一般可非手術治療。早期(半脫位前期)拇趾輕度外翻畸形,拇囊炎輕微,疼痛不重195中期(半脫位期)

拇趾明顯外翻畸形拇囊炎疼痛較重,X線片可見拇趾近節基底,自跖骨頭向外側半脫位,因拇趾向外擠壓第2趾,該趾可發生錘狀趾畸形,以致跖骨頭下陷,并發跖骨頭部胼胝,此期手法雖可搬正,但不能鞏固。對于30~50歲婦女,跖趾關節外翻角在15°--25°之間,跖骨間角<12°,趾間關節角<15°,跖趾關節無退行性變,非手術治療無效者,適于McBride等軟組織手術。中期(半脫位期)拇趾明顯外翻畸形拇囊炎疼痛較重,X線片可196晚期(骨關節炎期)

除拇囊炎疼痛外,跖趾關節腫脹疼痛,X線片可見跖趾關節有骨關節炎表現,此期手術治療適于骨與軟組織聯合手術。晚期(骨關節炎期)除拇囊炎疼痛外,跖趾關節腫脹疼痛,X線197

謝謝

謝謝198拇外翻的治療

手足外一科劉秉銳拇外翻的治療

199一.保守治療減輕局部壓力,穿寬松的鞋。消腫止痛。使用矯形支具。功能鍛煉。能減輕癥狀,但不能糾正已發生的畸形!一.保守治療減輕局部壓力,穿寬松的鞋。200足拇外翻的各種支具治療足拇外翻的各種支具治療201自制夾具自制夾具202拇外翻的診斷治療_課件203二.手術治療:

目的糾正拇趾外翻(HAA)。切除第1跖骨頭內側骨贅和拇囊。糾正增大的IMA。穩定足的內側序列。重建已有骨關節破壞的第1跖趾關節。調整跖骨頭負重,處理外側足趾病變。二.手術治療:目的糾正拇趾外翻(HAA)。204手術治療:方式軟組織手術。跖骨遠端截骨術。跖骨干/基底截骨術。趾骨截骨術。內側序列穩定術。跖趾關節功能性重建術。外側足趾手術。手術治療:方式軟組織手術。205適合關節手術選擇適合關節IMA<140IMA>140PASA<10010<PASA<150Chevron手術遠端軟組織手術Akin手術改良ChevronPASA>150Reverdin手術+截骨適合關節手術選擇適合關節IMA<140IMA>140PASA206不適合關節手術選擇不適合/半脫位關節輕度拇外翻第1跖趾關節退變內側跖楔關節不穩定重度拇外翻中度拇外翻Chevron手術Mitchell手術遠端軟組織手術Mitchell手術遠端軟組織手術+干或基底截骨遠端軟組織手術+干或基底截骨第1跖中關節融合(IMA>200)Keller/第1跖中關節融合/人工關節置換遠端軟組織手術+Lapidus手術不適合關節手術選擇不適合/半脫位關節輕度拇外翻第1跖趾關節退207臨床資料臨床資料208常用手術軟組織松解術(McBrid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