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查房·面神經炎課件_第1頁
護理查房·面神經炎課件_第2頁
護理查房·面神經炎課件_第3頁
護理查房·面神經炎課件_第4頁
護理查房·面神經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病歷介紹護理措施最新醫學動態1目錄病歷介紹護理措施最新醫學動態1病歷1、患者:王勤,女,51歲,主因:“左眼瞼閉合不全、口角歪斜1天。”于2014-11-3015:50入院2、現病史:患者于今晨無明顯誘因發現自己左眼瞼閉合不全,口角向右歪斜,刷牙時左側口角流水,無明顯耳周疼痛及皰疹。無頭暈、頭痛,無言語不清,肢體麻木力弱、飲水嗆咳,無頭痛、抽搐及尿便失禁,無發熱、咳嗽、咳痰、無腹痛、腹瀉、胸悶、氣短以及心前區疼痛,未予特殊處理,因患者上述癥狀持續無好轉,故來我院就診,門診查頭顱CT平掃未見異常,以“面神經炎”收入院。自發病以來患者精神狀態及進食可。尿便正常。3、既往史:一般健康狀況良好。否認肝腎心臟疾病史,否認高血壓、糖尿病及冠心病史。無肝炎、結核等傳染病史。預防接種史不詳。無手術外傷史。無輸血史、青霉素過敏史。4、查體:T:36.5?C,P:88次/分,R:19次/分,BP:145/90mmHg,左側鼻唇溝淺。左側口角低,皺額左側額紋淺,鼓氣左側漏氣,露齒口角右偏,吹口哨左側不能,伸舌居中。5、輔助檢查:頭顱CT,平掃未見異常。2病歷21、腦干梗塞:患者中年女性,以突發左側面癱起病,神經系統查體左側周圍性面癱,故需與腦干梗塞相鑒別,但患者無肢體麻木力弱,頭顱CT未見腦梗塞,故除外此診斷。2、顱內占位:患者中年女性,以突發左側面癱起病,神經系統查體左側周圍性面癱,故需與顱內占位相鑒別,頭顱CT無顱內占位改變,故目前不考慮此診斷。3、顱內感染:患者中年女性,以突發左側面癱起病,神經系統查體左側周圍性面癱,故需與顱內感染鑒別,但患者無明顯前驅感染史,腦膜刺激征陰性,故暫不考慮此診斷。鑒別診斷:3鑒別診斷:3診療計劃1、神經內科護理常規,II級護理、低鹽低脂飲食2、進一步完善血尿常規、血生化等檢查協助診療3、予抗炎、營養神經、康復理療以針灸治療4、對患者及家屬交代病情,進行衛生宣傳教育,簽入院知情同意書。4診療計劃1、神經內科護理常規,II級護理、低鹽低脂飲食4病因與發病機制

面神經炎的病因與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受涼、感染、中耳炎、莖乳孔周圍水腫及面神經在面神經炎管出口處受壓、缺血、水腫等均可引起發病。其病理改變除局部神經水腫外,嚴重者并發髓鞘脫失、軸突變性。5病因與發病機制面神經炎的病因與發病機臨床表現本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以青年多見。常為一側面神經周圍性麻痹,雙側受累極少見。急性起病,在數小時至2天內癥狀達到高峰。部分病人在起病前數天有同側耳后、耳內或乳突區的輕微疼痛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多在晨起洗漱時發現口角歪斜、漏水,或被他人發現。檢查可見病側額紋消失,眼裂增寬,不能皺額、蹙眉。病側眼瞼閉合不全,試閉目時,眼球向上外方轉動,露出白色鞏膜,稱為貝爾現象。角膜反射減退或消失。癱瘓側鼻唇溝平坦,口角下垂,不能鼓腮或吹口哨,露齒或發笑時口角歪向健側。因頰肌癱瘓,進食時食物殘渣常滯留在病側齒頰之間。如面神經在莖乳突孔以上受損而累及鼓索神經時,患者可有病側舌前2/3味覺障礙。大多數病人在起病后1~2周開始恢復,數月內明顯好轉而痊愈。及時合理的治療有利于病情早日康復。如半年以后尚未開始恢復,則完全恢復正常的希望不大,病人可能后遺患側永久性面神經麻痹或面肌痙攣。6臨床表現6護理診斷/問題依據措施身體意象紊亂與面神經麻痹所致口角歪斜等有關疼痛:下頜角或乳突部疼痛與面神經病變累及膝狀神經節有關措施:1、心理護理2、休息與修飾指導3、飲食護理4、預防眼部并發癥5、功能訓練6、健康指導

7護理診斷/問題依據措施身體意象紊亂7面神經炎的飲食應該注意以下幾點:1、面神經炎患者不宜吃辛辣油膩食物,由于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大蔥、大蒜等,這類食物辛溫燥熱,易化火傷陰,而有些面神經麻痹病人是由中耳炎或腦膜炎等疾病引起的,辛辣食物或吸煙喝酒會加重中耳炎等原發病,從而加重繼發的“面神經麻痹”病情。2、患者還應該多食新鮮蔬菜,粗糧如豆類,黃豆制品,南瓜,玉米,洋蔥,瘦肉,山楂,紫匣,海帶,大棗,苦瓜,絲瓜,冬瓜,黃瓜,甜瓜,香蕉,桑棋。3、給予面神經患者應該以半流質或普食為主,應以清淡,易消化飲食為主,避免辛辣、酸、干、硬、粗糙食物。進食前后做好口腔護理,如漱口,清潔口腔,防止口腔潰瘍的發生。8面神經炎的飲食應該注意以下幾點:84、忌熱性補藥,熱性食物,煙酒,羊、狗肉,動物內臟,帶魚,蒜,辣椒。痰濕重的病人多食健脾燥濕化痰食物,忌食厚醇甘味及煎炸等動火生痰聚濕之品。5、不宜吃油膩食物有如肥肉、油煎、油炸食品、年糕、糍粑等,這些食物質性黏膩,不易消化,容易助濕生痰,阻滯經絡,而本病有些病人是因風寒侵襲,阻滯經絡所致,油膩食物不利于疏散風寒,以致于面神經麻痹久治不愈。故不宜食用。6、在生活中,面癱患者應該多使用含鈣的排骨、新鮮的含鈣蔬菜和水果、蛋黃等。因為鈣不僅能對骨骼和智力有益,還能促進肌肉及神經功能正常,由于面神經疾病患者主要是面神經傳導障礙而導致肌肉萎縮,因而補充鈣類是非常重要的99中醫飲食指導1.風寒襲絡證:宜食辛溫祛風散寒的食品,如大豆、蔥白、生姜等。忌食涼性食物及生冷瓜果等食品。2.風熱襲絡證:宜食疏風清熱的食品,如絲瓜、冬瓜、黃瓜、赤小豆等。忌辛辣燥熱的食品。3.風痰阻絡證:宜食通陽泄濁的食品,如海參、海蜇、荸薺、白蘿卜、百合、桃仁、蘑菇、柚子等。忌食肥甘厚味的食品。4.氣虛血瘀證:宜食益氣活血的食品,如桃仁等。忌食辛香行竄、滋膩補血的食品。10中醫飲食指導10

1、心理護理:患者多為突然起病,難免會產生緊張、焦慮、恐懼的情緒,有的擔心面容改變而羞于見人及治療效果不好而留下后遺癥,這時要根據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耐心做好解釋和安慰疏導工作,緩解其緊張情緒,使病人情緒穩定,身心處于最佳狀態接受治療及護理,以提高治療效果。

2、護眼:由于眼瞼閉合不全或不能閉合,瞬目動作及角膜反射消失,角膜長期外露,易導致眼內感染,損害角膜,因此眼睛的保護的非常重要的,減少用眼,外出時戴墨鏡保護,同時滴一些有潤滑、消炎、營養作用的眼藥水,睡覺時可戴眼罩或蓋紗塊保護。

3、局部護理:熱敷祛風:以生姜末局部敷于面癱側,每日1/2小時;溫濕毛巾熱敷面部,每日2—3次,并于早晚自行按摩患側,按摩時力度要適宜、部位準確;只要患側面肌能運動就可自行對鏡子做皺額、閉眼、吹口哨、示齒等動作,每個動作做2個八拍或4個八拍,每天2—3次,對于防止麻痹肌肉的萎縮及促進康復是非常重要的。此外,面癱患者應注意不能用冷水洗臉,避免直接吹風,注意天氣變化,及時添加衣物,防止感冒。1111康復護理之指導按摩面神經麻痹患者除了積極治療以外,還可以適當的進行一些面神經麻痹的康復護理,比如進行一些面部的按摩,幫助放松和鍛煉面部肌肉。1、下唇方肌。用拇指指腹從口角下方向內側及向下輕輕按摩、推拉,有助于下唇方肌、頦肌、三角肌功能的恢復。2、顴肌。顴肌分為顴大、小肌,起于顴骨止于口角。主要上提及向外拉口角,可沿著肌纖維,由口角旁向顴骨方向推拉或按揉。3、枕額肌額腹。患者或他人用拇指或示指指腹沿著枕額肌額腹的方向從眉弓向頭頂及從頭頂向眉弓方向輕輕地按摩。按摩時可以輕輕地從眉弓處向頭頂發際處推拉,或緩慢地揉搓。4、口輪匝肌。上口輪匝?。河檬局讣澳粗傅闹父?,沿著患側口角向人中溝方向,然后沿著人中溝向口角方向按摩。下口輪匝肌:用示指及拇指指腹,沿著患側口角向中心方向,然后再向患側口角方向按摩。12康復護理之指導按摩面神經麻痹患者除了積極治療以康復護理之指導按摩

5、提上唇肌。提上唇肌又稱上唇方肌,起源于眶下孔上方、眶下緣的上頜部,此處位于眼輪匝肌的深部。提上唇肌的一部分肌纖維向下進入上唇外側皮膚,其他纖維與口輪匝肌纖維交織。因此,按摩時應在患側的上口輪匝肌向鼻翼旁及顴部按摩,然后沿著鼻唇溝或口角上向顴部按摩。用拇指或示指和中指指腹按揉顴部或沿著肌肉方向推拉按摩治療。

6、眼輪匝肌。大部分患者表現為閉眼功能障礙及流淚。主要原因是眼輪匝肌不能有效地收縮,將眼輪匝肌從凸出的眼球上方拉下閉合。先讓患者閉眼后,再用指腹沿著上下眼瞼或眶下緣間的凹陷處按摩。在上、下眼瞼上從內向外,再從外向內輕輕地推拉,有助于上眼瞼功能恢復。這種方法亦有助于閉眼。一般周圍性面神經麻痹主要表現為上眼瞼閉合障礙。重度病變型面神經麻痹,可以出現下眼瞼上提障礙。個別患者出現下眼瞼輕度外翻,主要由于面神經麻痹后下眼瞼松弛所致。亦可采用上述手指推拉的方法治療。囑患者閉眼,用拇指及示指的指腹,分別沿著下眼瞼皮膚從內向外,再從外向內輕輕地推拉。個別的患者在面部表情肌大部分恢復后,遺留上眼瞼閉合不全,采用此方法按摩治療,可避免或減輕恢復后的眼瞼攣縮。13康復護理之指導按摩5、提上唇肌。提上唇肌又稱上唇方肌,康復護理之指導訓練1.抬眉訓練:抬眉動作的完成主要依靠枕額肌額腹的運動。囑患者上提健側與患側的眉目,有助于抬眉運動功能的恢復。用力抬眉,呈驚恐狀。每次抬眉10~20次,每日2~3次。2.閉眼訓練:閉眼的功能主要依靠眼輪匝肌的運動收縮完成。訓練閉眼時,囑患者開始時輕輕地閉眼,兩眼同時閉合10~20次,如不能完全閉合眼瞼,露白時可用食指的指腹沿著眶下緣輕輕的按摩1次,然后再用力閉眼10次,有助于眼瞼閉合功能的恢復。3.聳鼻訓練:聳鼻運動主要靠提上唇肌及壓鼻肌的運動收縮來完成。聳鼻訓練可促進壓鼻肌、提上唇肌的運動功能恢復。4.示齒訓練:示齒動作主要靠顴大、小肌、提口角肌及笑肌的收縮來完成。囑患者口角向兩側同時運動,避免只向一側用力練成一種習慣性的口角偏斜運動。5.努嘴訓練:努嘴主要靠口輪匝肌收縮來完成。進行努嘴訓練時,用力收縮口唇并向前努嘴,努嘴時要用力??谳喸鸭』謴秃?,患者能夠鼓腮,刷牙漏水或進食流口水的癥狀隨之消失。訓練努嘴時同時訓練了提上唇肌、下唇方肌及頦肌的運動功能。6.鼓腮訓練:鼓腮訓練有助于口輪匝肌及頰肌運動功能的恢復。鼓腮漏氣時,用手上下捏住患側口輪匝肌進行鼓腮訓練?;颊吣軌蜻M行鼓腮運動,說明口輪匝肌及頰肌的運動功能可恢復正常,刷牙漏水、流口水及食滯癥狀消失。此方法有助于防治上唇方肌攣縮。14康復護理之指導訓練14面神經炎—兩份治療指南的比較摘要貝爾麻痹—以蘇格蘭解剖學家查爾斯·貝爾命名,是一種常見的急性單神經病,又稱特發性面神經麻痹或面神經炎。近兩年內,美國神經病學會(AAN)和美國耳鼻喉--頭頸外科學會(AAO-HNSF)均發布了各自的臨床指南,旨在為貝爾麻痹患者提高護理質量和改善疾病預后。本篇述評主要比較了這兩版指南中所涵蓋范圍及推薦規范的異同。美國耳鼻喉--頭頸外科學會近期發布了關于貝爾麻痹的臨床實踐指南(CPG),緊接著美國神經病學會也頒布了類似的臨床指南。為了兩版指南達成共識便于相關人群正確選擇,兩版指南的作者及核心成員一起協商后,共同努力發表了本篇述評,刊登在神經病學及耳鼻喉頭頸外科雜志上。本述評對這兩版指南進行了詳細比較,依次列出了其中的差異。15面神經炎—兩份治療指南的比較摘要15范圍兩版指南比較,最大的不同就是二者的涉及范圍。其中針對新診斷的貝爾麻痹患者,AAN版指南給出了激素和抗病毒藥物的推薦規范。實際上,AAN版指南是對2001版AAN治療標準分委會頒布的激素、無環鳥苷、外科方法治療貝爾麻痹的臨床指南的更新。而AAO-HNSF版指南涉及范圍更為廣泛,他們通過改善此類患者的診療,其護理質量也會得到相應的改善。AAO-HNSF版指南針對具體臨床診療情況做出一些推薦,包括評估患者的實驗(或者是反對使用這些常規實驗室檢查和影像的具體建議);認為眼部護理很重要;如果患者最終不能恢復正常功能,建議對其進行長期隨訪。16范圍16指南制定組成員組成參與AAO-HNSF版指南制定的成員,來自17個不同科室(神經病學、耳鼻喉--頭頸外科、神經耳科學、面部整形外科、急診科、初級保健科、耳科學、護理、醫師助理、患者),其中少于半數成員為耳鼻喉科醫師。而AAN版指南則是在20位神經病學家組成的指南制定分委會的監督和支持下,由其中2位作者撰寫的。因此它不是一個跨學科的指南。17指南制定組成員組成17項目AAN建議AAO-HSNF建議口服激素對于新發貝爾麻痹患者,給予口服激素治療盡可能恢復面神經功能對于16歲及以上貝爾麻痹患者,癥狀發生的72h內,給予口服激素治療抗病毒藥物對于新發貝爾麻痹患者,除激素外,還可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盡可能恢復面神經功能對貝爾麻痹患者,癥狀發生72h內,除激素外,可給予口服抗病毒治療表1口服激素和抗病毒藥物的建議18項目AAN建議AAO-HSNF建議口服激素對于新發貝爾麻痹患CPG-系統評價的比較兩版指南都是通過對文獻的系統評價并依據評價結果給出建議的。AAN對文獻的系統評價,包括重復和獨立的研究、及數據分析,制作數據表,評估偏倚的風險、解釋制定證據等級的方法。而AAO-HNSF版CPG僅分析了已發表的30篇系統綜述/Meta分析。推薦格式兩版指南的建議或關鍵行為聲明(KAS)都盡可能詳細地說明什么樣的行為在什么情況下由誰完成。表1中兩版指南關于口服激素和抗病毒治療的建議非常相似。關于口服激素的建議,AAO-HNSF版則更為具體,指明“72h內”;而AAN版則較為模糊,指出“新發患者中”。AAN使用了被動語態,而AAO-HNSF則使用主動語態。AAN版指南將臨床醫師應采用某種治療的依據放在聲明中,而AAO-HSNF版則將其放在了證據表及相關文獻中。19CPG-系統評價的比較19獲益vs風險通過權衡和評估某種治療存在的風險及獲益,AAO-HNSF和AAN給出了相關推薦風險獲益評估是指南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需通過評估風險及獲益給出建議強度。AAO-HNSF版指南中,每個KAS的證據表格中都給出了相關的獲益風險評估情況。AAN版指南也給出了關于治療的潛在風險及獲益的說明。另外,在AAN版指南的臨床背景部分,關于一種治療風險超過其獲益的情況給出了舉例討論。而AAO-HNSF版則更為具體地的討論了風險和獲益情況。20獲益vs風險20證據評估近期發表了一些高質量的隨機試驗評估新診斷貝爾麻痹患者激素和抗病毒藥物治療情況。兩版指南都認可這些研究的質量,也相應地對新診斷貝爾麻痹的患者激素治療給出建議。同樣都承認缺乏不使用激素單用口服抗病毒藥物療效的證據,因此不推薦單獨使用這類藥物。兩版指南均認為缺乏強有力的證據支持激素聯合抗病毒治療的療效(所有Ⅰ類隨機對照試驗都沒能發現這兩種藥物聯合治療的獲益)。盡管缺乏強有力的證據,但根據現有的研究仍可以得出結論,即不能排除從聯合治療的效果。AAN仔細審查了一些激素聯合抗病毒治療與單用激素治療的隨機對照試驗,提出聯合治療可能有部分獲益。AAN版指南認為,由于這些陽性研究沒有采用盲法和獨立的預后評估,因此存在很大的偏倚(Ⅳ類),并對這些陽性試驗降級的理由做了闡述。相應地,AAO-HNSF版指南沒有提及這些陽性研究的瑕疵,也沒有明確聲明將這些研究做了降級處理。21證據評估21目錄病歷介紹護理措施最新醫學動態22目錄病歷介紹護理措施最新醫學動態1病歷1、患者:王勤,女,51歲,主因:“左眼瞼閉合不全、口角歪斜1天。”于2014-11-3015:50入院2、現病史:患者于今晨無明顯誘因發現自己左眼瞼閉合不全,口角向右歪斜,刷牙時左側口角流水,無明顯耳周疼痛及皰疹。無頭暈、頭痛,無言語不清,肢體麻木力弱、飲水嗆咳,無頭痛、抽搐及尿便失禁,無發熱、咳嗽、咳痰、無腹痛、腹瀉、胸悶、氣短以及心前區疼痛,未予特殊處理,因患者上述癥狀持續無好轉,故來我院就診,門診查頭顱CT平掃未見異常,以“面神經炎”收入院。自發病以來患者精神狀態及進食可。尿便正常。3、既往史:一般健康狀況良好。否認肝腎心臟疾病史,否認高血壓、糖尿病及冠心病史。無肝炎、結核等傳染病史。預防接種史不詳。無手術外傷史。無輸血史、青霉素過敏史。4、查體:T:36.5?C,P:88次/分,R:19次/分,BP:145/90mmHg,左側鼻唇溝淺。左側口角低,皺額左側額紋淺,鼓氣左側漏氣,露齒口角右偏,吹口哨左側不能,伸舌居中。5、輔助檢查:頭顱CT,平掃未見異常。23病歷21、腦干梗塞:患者中年女性,以突發左側面癱起病,神經系統查體左側周圍性面癱,故需與腦干梗塞相鑒別,但患者無肢體麻木力弱,頭顱CT未見腦梗塞,故除外此診斷。2、顱內占位:患者中年女性,以突發左側面癱起病,神經系統查體左側周圍性面癱,故需與顱內占位相鑒別,頭顱CT無顱內占位改變,故目前不考慮此診斷。3、顱內感染:患者中年女性,以突發左側面癱起病,神經系統查體左側周圍性面癱,故需與顱內感染鑒別,但患者無明顯前驅感染史,腦膜刺激征陰性,故暫不考慮此診斷。鑒別診斷:24鑒別診斷:3診療計劃1、神經內科護理常規,II級護理、低鹽低脂飲食2、進一步完善血尿常規、血生化等檢查協助診療3、予抗炎、營養神經、康復理療以針灸治療4、對患者及家屬交代病情,進行衛生宣傳教育,簽入院知情同意書。25診療計劃1、神經內科護理常規,II級護理、低鹽低脂飲食4病因與發病機制

面神經炎的病因與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受涼、感染、中耳炎、莖乳孔周圍水腫及面神經在面神經炎管出口處受壓、缺血、水腫等均可引起發病。其病理改變除局部神經水腫外,嚴重者并發髓鞘脫失、軸突變性。26病因與發病機制面神經炎的病因與發病機臨床表現本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以青年多見。常為一側面神經周圍性麻痹,雙側受累極少見。急性起病,在數小時至2天內癥狀達到高峰。部分病人在起病前數天有同側耳后、耳內或乳突區的輕微疼痛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多在晨起洗漱時發現口角歪斜、漏水,或被他人發現。檢查可見病側額紋消失,眼裂增寬,不能皺額、蹙眉。病側眼瞼閉合不全,試閉目時,眼球向上外方轉動,露出白色鞏膜,稱為貝爾現象。角膜反射減退或消失。癱瘓側鼻唇溝平坦,口角下垂,不能鼓腮或吹口哨,露齒或發笑時口角歪向健側。因頰肌癱瘓,進食時食物殘渣常滯留在病側齒頰之間。如面神經在莖乳突孔以上受損而累及鼓索神經時,患者可有病側舌前2/3味覺障礙。大多數病人在起病后1~2周開始恢復,數月內明顯好轉而痊愈。及時合理的治療有利于病情早日康復。如半年以后尚未開始恢復,則完全恢復正常的希望不大,病人可能后遺患側永久性面神經麻痹或面肌痙攣。27臨床表現6護理診斷/問題依據措施身體意象紊亂與面神經麻痹所致口角歪斜等有關疼痛:下頜角或乳突部疼痛與面神經病變累及膝狀神經節有關措施:1、心理護理2、休息與修飾指導3、飲食護理4、預防眼部并發癥5、功能訓練6、健康指導

28護理診斷/問題依據措施身體意象紊亂7面神經炎的飲食應該注意以下幾點:1、面神經炎患者不宜吃辛辣油膩食物,由于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大蔥、大蒜等,這類食物辛溫燥熱,易化火傷陰,而有些面神經麻痹病人是由中耳炎或腦膜炎等疾病引起的,辛辣食物或吸煙喝酒會加重中耳炎等原發病,從而加重繼發的“面神經麻痹”病情。2、患者還應該多食新鮮蔬菜,粗糧如豆類,黃豆制品,南瓜,玉米,洋蔥,瘦肉,山楂,紫匣,海帶,大棗,苦瓜,絲瓜,冬瓜,黃瓜,甜瓜,香蕉,桑棋。3、給予面神經患者應該以半流質或普食為主,應以清淡,易消化飲食為主,避免辛辣、酸、干、硬、粗糙食物。進食前后做好口腔護理,如漱口,清潔口腔,防止口腔潰瘍的發生。29面神經炎的飲食應該注意以下幾點:84、忌熱性補藥,熱性食物,煙酒,羊、狗肉,動物內臟,帶魚,蒜,辣椒。痰濕重的病人多食健脾燥濕化痰食物,忌食厚醇甘味及煎炸等動火生痰聚濕之品。5、不宜吃油膩食物有如肥肉、油煎、油炸食品、年糕、糍粑等,這些食物質性黏膩,不易消化,容易助濕生痰,阻滯經絡,而本病有些病人是因風寒侵襲,阻滯經絡所致,油膩食物不利于疏散風寒,以致于面神經麻痹久治不愈。故不宜食用。6、在生活中,面癱患者應該多使用含鈣的排骨、新鮮的含鈣蔬菜和水果、蛋黃等。因為鈣不僅能對骨骼和智力有益,還能促進肌肉及神經功能正常,由于面神經疾病患者主要是面神經傳導障礙而導致肌肉萎縮,因而補充鈣類是非常重要的309中醫飲食指導1.風寒襲絡證:宜食辛溫祛風散寒的食品,如大豆、蔥白、生姜等。忌食涼性食物及生冷瓜果等食品。2.風熱襲絡證:宜食疏風清熱的食品,如絲瓜、冬瓜、黃瓜、赤小豆等。忌辛辣燥熱的食品。3.風痰阻絡證:宜食通陽泄濁的食品,如海參、海蜇、荸薺、白蘿卜、百合、桃仁、蘑菇、柚子等。忌食肥甘厚味的食品。4.氣虛血瘀證:宜食益氣活血的食品,如桃仁等。忌食辛香行竄、滋膩補血的食品。31中醫飲食指導10

1、心理護理:患者多為突然起病,難免會產生緊張、焦慮、恐懼的情緒,有的擔心面容改變而羞于見人及治療效果不好而留下后遺癥,這時要根據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耐心做好解釋和安慰疏導工作,緩解其緊張情緒,使病人情緒穩定,身心處于最佳狀態接受治療及護理,以提高治療效果。

2、護眼:由于眼瞼閉合不全或不能閉合,瞬目動作及角膜反射消失,角膜長期外露,易導致眼內感染,損害角膜,因此眼睛的保護的非常重要的,減少用眼,外出時戴墨鏡保護,同時滴一些有潤滑、消炎、營養作用的眼藥水,睡覺時可戴眼罩或蓋紗塊保護。

3、局部護理:熱敷祛風:以生姜末局部敷于面癱側,每日1/2小時;溫濕毛巾熱敷面部,每日2—3次,并于早晚自行按摩患側,按摩時力度要適宜、部位準確;只要患側面肌能運動就可自行對鏡子做皺額、閉眼、吹口哨、示齒等動作,每個動作做2個八拍或4個八拍,每天2—3次,對于防止麻痹肌肉的萎縮及促進康復是非常重要的。此外,面癱患者應注意不能用冷水洗臉,避免直接吹風,注意天氣變化,及時添加衣物,防止感冒。3211康復護理之指導按摩面神經麻痹患者除了積極治療以外,還可以適當的進行一些面神經麻痹的康復護理,比如進行一些面部的按摩,幫助放松和鍛煉面部肌肉。1、下唇方肌。用拇指指腹從口角下方向內側及向下輕輕按摩、推拉,有助于下唇方肌、頦肌、三角肌功能的恢復。2、顴肌。顴肌分為顴大、小肌,起于顴骨止于口角。主要上提及向外拉口角,可沿著肌纖維,由口角旁向顴骨方向推拉或按揉。3、枕額肌額腹?;颊呋蛩擞媚粗富蚴局钢父寡刂眍~肌額腹的方向從眉弓向頭頂及從頭頂向眉弓方向輕輕地按摩。按摩時可以輕輕地從眉弓處向頭頂發際處推拉,或緩慢地揉搓。4、口輪匝肌。上口輪匝肌:用示指及拇指的指腹,沿著患側口角向人中溝方向,然后沿著人中溝向口角方向按摩。下口輪匝?。河檬局讣澳粗钢父?,沿著患側口角向中心方向,然后再向患側口角方向按摩。33康復護理之指導按摩面神經麻痹患者除了積極治療以康復護理之指導按摩

5、提上唇肌。提上唇肌又稱上唇方肌,起源于眶下孔上方、眶下緣的上頜部,此處位于眼輪匝肌的深部。提上唇肌的一部分肌纖維向下進入上唇外側皮膚,其他纖維與口輪匝肌纖維交織。因此,按摩時應在患側的上口輪匝肌向鼻翼旁及顴部按摩,然后沿著鼻唇溝或口角上向顴部按摩。用拇指或示指和中指指腹按揉顴部或沿著肌肉方向推拉按摩治療。

6、眼輪匝肌。大部分患者表現為閉眼功能障礙及流淚。主要原因是眼輪匝肌不能有效地收縮,將眼輪匝肌從凸出的眼球上方拉下閉合。先讓患者閉眼后,再用指腹沿著上下眼瞼或眶下緣間的凹陷處按摩。在上、下眼瞼上從內向外,再從外向內輕輕地推拉,有助于上眼瞼功能恢復。這種方法亦有助于閉眼。一般周圍性面神經麻痹主要表現為上眼瞼閉合障礙。重度病變型面神經麻痹,可以出現下眼瞼上提障礙。個別患者出現下眼瞼輕度外翻,主要由于面神經麻痹后下眼瞼松弛所致。亦可采用上述手指推拉的方法治療。囑患者閉眼,用拇指及示指的指腹,分別沿著下眼瞼皮膚從內向外,再從外向內輕輕地推拉。個別的患者在面部表情肌大部分恢復后,遺留上眼瞼閉合不全,采用此方法按摩治療,可避免或減輕恢復后的眼瞼攣縮。34康復護理之指導按摩5、提上唇肌。提上唇肌又稱上唇方肌,康復護理之指導訓練1.抬眉訓練:抬眉動作的完成主要依靠枕額肌額腹的運動。囑患者上提健側與患側的眉目,有助于抬眉運動功能的恢復。用力抬眉,呈驚恐狀。每次抬眉10~20次,每日2~3次。2.閉眼訓練:閉眼的功能主要依靠眼輪匝肌的運動收縮完成。訓練閉眼時,囑患者開始時輕輕地閉眼,兩眼同時閉合10~20次,如不能完全閉合眼瞼,露白時可用食指的指腹沿著眶下緣輕輕的按摩1次,然后再用力閉眼10次,有助于眼瞼閉合功能的恢復。3.聳鼻訓練:聳鼻運動主要靠提上唇肌及壓鼻肌的運動收縮來完成。聳鼻訓練可促進壓鼻肌、提上唇肌的運動功能恢復。4.示齒訓練:示齒動作主要靠顴大、小肌、提口角肌及笑肌的收縮來完成。囑患者口角向兩側同時運動,避免只向一側用力練成一種習慣性的口角偏斜運動。5.努嘴訓練:努嘴主要靠口輪匝肌收縮來完成。進行努嘴訓練時,用力收縮口唇并向前努嘴,努嘴時要用力。口輪匝肌恢復后,患者能夠鼓腮,刷牙漏水或進食流口水的癥狀隨之消失。訓練努嘴時同時訓練了提上唇肌、下唇方肌及頦肌的運動功能。6.鼓腮訓練:鼓腮訓練有助于口輪匝肌及頰肌運動功能的恢復。鼓腮漏氣時,用手上下捏住患側口輪匝肌進行鼓腮訓練?;颊吣軌蜻M行鼓腮運動,說明口輪匝肌及頰肌的運動功能可恢復正常,刷牙漏水、流口水及食滯癥狀消失。此方法有助于防治上唇方肌攣縮。35康復護理之指導訓練14面神經炎—兩份治療指南的比較摘要貝爾麻痹—以蘇格蘭解剖學家查爾斯·貝爾命名,是一種常見的急性單神經病,又稱特發性面神經麻痹或面神經炎。近兩年內,美國神經病學會(AAN)和美國耳鼻喉--頭頸外科學會(AAO-HNSF)均發布了各自的臨床指南,旨在為貝爾麻痹患者提高護理質量和改善疾病預后。本篇述評主要比較了這兩版指南中所涵蓋范圍及推薦規范的異同。美國耳鼻喉--頭頸外科學會近期發布了關于貝爾麻痹的臨床實踐指南(CPG),緊接著美國神經病學會也頒布了類似的臨床指南。為了兩版指南達成共識便于相關人群正確選擇,兩版指南的作者及核心成員一起協商后,共同努力發表了本篇述評,刊登在神經病學及耳鼻喉頭頸外科雜志上。本述評對這兩版指南進行了詳細比較,依次列出了其中的差異。36面神經炎—兩份治療指南的比較摘要15范圍兩版指南比較,最大的不同就是二者的涉及范圍。其中針對新診斷的貝爾麻痹患者,AAN版指南給出了激素和抗病毒藥物的推薦規范。實際上,AAN版指南是對2001版AAN治療標準分委會頒布的激素、無環鳥苷、外科方法治療貝爾麻痹的臨床指南的更新。而AAO-HNSF版指南涉及范圍更為廣泛,他們通過改善此類患者的診療,其護理質量也會得到相應的改善。AAO-HNSF版指南針對具體臨床診療情況做出一些推薦,包括評估患者的實驗(或者是反對使用這些常規實驗室檢查和影像的具體建議);認為眼部護理很重要;如果患者最終不能恢復正常功能,建議對其進行長期隨訪。37范圍16指南制定組成員組成參與AAO-HNSF版指南制定的成員,來自17個不同科室(神經病學、耳鼻喉--頭頸外科、神經耳科學、面部整形外科、急診科、初級保健科、耳科學、護理、醫師助理、患者),其中少于半數成員為耳鼻喉科醫師。而AAN版指南則是在20位神經病學家組成的指南制定分委會的監督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