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腹部(fùbù)檢查第一頁,共一百零二頁。腹部(fùbù)檢查準備病人取仰臥位,小枕置于頭下,使雙腿彎曲腹肌松弛正確暴露腹部,從乳房(rǔfáng)至恥骨聯(lián)合,對女病人應(yīng)蓋住乳頭囑病人解小便,排空膀胱第二頁,共一百零二頁。體表(tǐbiǎo)標志
認識下列解剖標志,有助于描述病變部位:肋弓下緣、胸骨劍突、臍、髂前上棘、腹股溝韌帶(rèndài)、恥骨上緣、腹中線、腹直肌外緣第三頁,共一百零二頁。腹股溝韌帶(rèndài)
腹部(fùbù)前面體表標志示意圖肋弓下緣髂前上棘劍突中線臍腹直肌外緣(wàiyuán)恥骨上緣第四頁,共一百零二頁。腹部(fùbù)分區(qū)為了便利(biànlì)于描述腹部器官的病變,通過幾條假想的線將腹部劃分成幾個區(qū)。第五頁,共一百零二頁。
腹部(fùbù)體表分區(qū)示意圖(九區(qū)法)右上腹部(fùbù)右下腹部(fùbù)右側(cè)腹部上腹部中腹部下腹部左側(cè)腹部左上腹部左下腹部由兩條水平線和兩條垂直線將腹部分為九區(qū)上水平線為:兩側(cè)肋弓下緣連線下水平線為:兩側(cè)髂前上棘連線
兩條垂直線為:通過左右髂前棘至腹中線連線的中點第六頁,共一百零二頁。左下腹腹部體表(tǐbiǎo)分區(qū)示意圖(四區(qū)法)右上腹右下腹左上腹
通過臍劃一(huàyī)水平線與一垂直線,將腹部分為四區(qū)。第七頁,共一百零二頁。
右上腹部
肝膽囊幽門十二指腸(shíèrzhǐcháng)胰頭右腎右腎上腺結(jié)腸肝曲
右下腹部
盲腸闌尾升結(jié)腸右輸尿管女性右側(cè)輸卵管男性右輸精管
第八頁,共一百零二頁。左上腹部
肝左葉脾胃胰體
胰尾結(jié)腸(jiécháng)脾曲左腎
左腎上腺
左下腹部
乙狀結(jié)腸部分降結(jié)腸
女左輸尿管第九頁,共一百零二頁。腹部檢查(jiǎnchá)內(nèi)容視診、觸診(chùzhěn)、叩診、聽診第十頁,共一百零二頁。
光線(guāngxiàn)充足、柔和、從前方入投射。一、視診:
醫(yī)生(yīshēng)站于患者右側(cè)
病人仰臥位、充分暴露腹部(fùbù)、注意避受涼。第十一頁,共一百零二頁。一、視診:病人(bìngrén)的體位第十二頁,共一百零二頁。一、視診內(nèi)容(nèiróng):
醫(yī)腹部外形呼吸運動腹壁靜脈胃腸型和蠕動波腹壁其他(qítā)情況第十三頁,共一百零二頁。
低平:消瘦(xiāoshòu)者腹部下凹低平正常
平坦:平臥位時腹前面(qiánmian)處于肋緣至恥骨聯(lián)合平面略低
飽滿:小兒(xiǎoér)及肥胖者腹部較圓,略高于肋緣。第十四頁,共一百零二頁。低平平坦飽滿(一)腹部(fùbù)外形正常(zhèngcháng)腹形
消瘦(xiāoshòu)者
健康正力型
肥胖、小兒、餐后
第十五頁,共一百零二頁。異常1、腹部(fùbù)膨隆:(明顯高于肋緣恥骨平面)(1).全腹膨隆:呈球形或扁園形,見于(jiànyú):
腹內(nèi)巨塊:(足月妊娠(rènshēn)、巨大卵巢囊腫、畸胎瘤)
腹腔積液:呈蛙腹(外形隨體位而變)
腹內(nèi)積氣:呈球形(不隨體位變化)第十六頁,共一百零二頁。
異常(yìcháng)全腹膨隆腹部(fùbù)外型第十七頁,共一百零二頁。局部膨隆:見于(jiànyú)臟器腫大、腫瘤、炎性包塊視診應(yīng)注意(zhùyì):
膨隆的部位、外形、與體位、呼吸的關(guān)系、博動等腹部(fùbù)外型第十八頁,共一百零二頁。囑患者做仰臥起坐動作,使腹壁肌肉緊張,
如腫塊更加明顯,說明是在腹壁上,
反之在腹腔內(nèi)(被收縮(shōusuō)變硬的腹肌所掩蓋)腹腔內(nèi)與腹壁上局部性腫塊(zhǒnɡkuài)的鑒別第十九頁,共一百零二頁。全腹部(fùbù)凹陷
局部凹陷
手術(shù)(shǒushù)后腹壁瘢收縮所致
見于消瘦、脫水、各種慢性疾病所致的惡病質(zhì)(舟狀腹)舟狀腹第二十頁,共一百零二頁。
正常人:
男性(nánxìng)及小兒以腹式呼吸為主
女性以胸式呼吸為主
腹式呼吸(hūxī)增強:見于癔病、胸水。
腹式呼吸減弱消失(xiāoshī):見于腹膜炎、腹水、劇烈腹痛、腹內(nèi)巨塊、妊娠、膈肌麻痹。第二十一頁,共一百零二頁。
檢查其血流方向有鑒別(jiànbié)意義
正常人:不顯露(xiǎnlù)、瘦者略可見。
腹壁靜脈曲張:見于(jiànyú)門靜脈高壓、下腔靜脈梗阻。第二十二頁,共一百零二頁。下腔靜脈(jìngmài)梗阻腹壁淺靜脈血流分布和方向門靜脈梗阻(gěngzǔ)腹壁淺靜脈血流分布和方向第二十三頁,共一百零二頁。
檢查(jiǎnchá)靜脈血流方向示意圖甲丙乙第二十四頁,共一百零二頁。胃腸蠕動(rúdòng)波胃腸梗阻時:可見胃腸輪廓及至(jízhì)左肋緣向右的蠕動波正常人:不見胃腸輪廓及蠕動波第二十五頁,共一百零二頁。
皮疹:充血性或出血性皮疹,常見于高熱性疾病或某些傳染病如(麻疹、猩紅熱(hóngrè)、斑疹傷寒)、及藥物過敏等。第二十六頁,共一百零二頁。
正常人腹部皮膚顏色較暴露(bàolù)部位稍淡
散在點狀深褐色素沉著(chénzhuó)可見于血色病
皮膚皺摺處(如腹股溝及腰帶部位)有褐色素沉著可見于Addison病(又稱原發(fā)性慢性(mànxìng)腎上腺皮質(zhì)機能減退癥,是由于雙側(cè)腎上腺皮質(zhì)萎縮、結(jié)核等嚴重感染或腫瘤等引起的嚴重破壞
)
色素:第二十七頁,共一百零二頁。
左腰部、臍周皮膚藍褐色斑:為血液自腹膜后間隙滲到側(cè)腹壁皮下所致(Grey-Turner征)、臍
周或下腹藍褐色斑(Cullen征)見于急性(jíxìng)出血壞死性胰腺炎。第二十八頁,共一百零二頁。
腹紋:白紋—肥胖(féipàng)、妊娠第二十九頁,共一百零二頁。
紫紋—皮質(zhì)醇增多(zēnɡduō)癥第三十頁,共一百零二頁。
嬰兒(yīngér)—臍疝
疝:由于腹內(nèi)壓增高,腹腔(fùqiāng)內(nèi)容物經(jīng)腹壁或骨盆壁的間隙或薄弱部分,向體表突出而形成。
成人(chéngrén)—腹股溝斜疝、股疝第三十一頁,共一百零二頁。
臍部臍疝第三十二頁,共一百零二頁。
臍部異常情況:
臍分泌物為漿液性、膿性有臭味—炎癥水樣有尿味—臍尿管未閉
臍部潰爛—結(jié)核
臍部潰瘍、堅硬、固定(gùdìng)突出—癌第三十三頁,共一百零二頁。
上腹部(fùbù)搏動:
正常搏動(bódòng):多由腹主動脈傳來,瘦者可見。
異常搏動(bódòng):上腹明顯搏動可見于:右室肥大,主動脈瘤,肝血管瘤。第三十四頁,共一百零二頁。
檢查時:態(tài)度和藹,手掌溫暖(wēnnuǎn),指甲剪短,動作輕柔,由淺入深。
體位:患者仰臥位,頭墊低枕,兩手平放于身體兩側(cè),兩腿曲起稍分開使腹肌(fùjī)松弛,做平靜腹式呼吸。醫(yī)生位于患者右側(cè),手前臂應(yīng)與患者腹部表面在同一水平。第三十五頁,共一百零二頁。
方法:右手四指并攏,手掌平放于腹部,利用掌指關(guān)節(jié)和腕關(guān)節(jié)的彈力,柔和地進行滑動(huádòng)觸摸。
順序:從左下腹開始(kāishǐ),逆時針方向,由下向上,先左后右,仔細觸診。
注意:觀察患者反應(yīng)與表情,對精神緊張者,通過(tōngguò)交談轉(zhuǎn)移注意力,減少腹肌緊張。第三十六頁,共一百零二頁。觸診(chùzhěn)內(nèi)容(一)腹壁緊張度(二)壓痛與反跳痛(三)包塊(四)波動感(五)重要臟器觸診(chùzhěn)(肝、膽囊、脾臟、腎臟)第三十七頁,共一百零二頁。
步驟:先行淺觸診(下壓約1CM左右),然后行深觸診(下壓約2CM),對大量腹水病人可采用(cǎiyòng)浮沉觸診。第三十八頁,共一百零二頁。基本(jīběn)檢查法淺部觸診法:腹壁緊張度、表淺的壓痛、腫塊、搏動和腹壁上的腫物深部觸診法:(2cm):壓痛、反跳痛、腹內(nèi)舯物,分為:滑動觸診:臟器或腫物雙手觸診法:肝、脾、腎、腹腔(fùqiāng)內(nèi)腫物深壓觸診法:壓痛、反跳痛浮沉觸診法:大量腹水時第三十九頁,共一百零二頁。
緊張度減低或消失:見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經(jīng)產(chǎn)婦,瘦弱的老年人,或剛放過大量腹水(fùshuǐ)的病人。
正常人:緊張度適中(shìzhōng)(觸之柔軟,雖稍有阻力但易壓陷)。
緊張度增加(zēngjiā):揉面感—結(jié)核性腹膜炎
板狀腹—胃腸穿孔所致的急性彌漫性腹膜炎第四十頁,共一百零二頁。第四十一頁,共一百零二頁。
反跳痛:如觸診腹部出現(xiàn)壓痛(yātòng)后,迅速將手抬起,腹痛加重,稱反跳痛。
正常(zhèngcháng)腹部觸診時:不引起疼痛,如由淺入深觸診發(fā)生疼痛,稱壓痛。一般表示該區(qū)域的臟器有病變。
壓痛(yātòng)點:局限于一點的壓痛如闌尾點、膽囊點、季肋點、上輸尿管點、中輸尿管點、肋脊點、肋腰點。第四十二頁,共一百零二頁。第四十三頁,共一百零二頁。
反跳痛(reboundtenderness)
-反跳痛是腹膜壁層已受炎癥累及(lěijí)的征象腹膜(fùmó)刺激征:腹肌緊張、壓痛、反跳痛第四十四頁,共一百零二頁。
⑴胃炎或潰瘍⑵十二指腸潰瘍⑶胰腺炎或腫瘤⑷膽囊病變⑸闌尾炎⑹小腸疾病(jíbìng)⑺膀胱或子宮病變⑻回盲部炎癥、結(jié)核⑼乙狀結(jié)腸炎癥或腫瘤⑽脾或結(jié)腸脾曲病變⑾肝或結(jié)腸肝曲病變⑿胰腺炎的腰部壓痛點第四十五頁,共一百零二頁。中輸尿管點肋腰點(1).腹面(fùmiàn)(2).背面(bèimiàn)季肋點上輸尿管點肋脊點
腎臟(shènzàng)疾病壓痛點示意圖第四十六頁,共一百零二頁。肋脊點壓痛點
背部第十二肋骨與脊柱夾角(jiājiǎo)的頂點第四十七頁,共一百零二頁。肋腰點壓痛點
第十二肋骨與腰肌外緣夾角(jiājiǎo)的頂點第四十八頁,共一百零二頁。
腹部包塊:多由腫大或異位的臟器、腫瘤、囊腫、炎性腫塊或腫大的淋巴結(jié)等所形成。為了鑒別包塊的性質(zhì):觸診(chùzhěn)時應(yīng)注意了解包塊的:位置、大小、形態(tài)、硬度、壓痛、搏動、移動度、與鄰近的關(guān)系。第四十九頁,共一百零二頁。
小結(jié):炎性包塊:質(zhì)中、壓痛、不移動良性腫瘤:質(zhì)中、光滑(guānghuá)、無壓痛、移動度大惡性腫瘤:質(zhì)硬、表面不平、無壓痛、移動度差第五十頁,共一百零二頁。方法:令病人平臥,醫(yī)生用一手掌面輕貼病人一側(cè)腹壁,再令患者或一助手(zhùshǒu)將其手尺側(cè),沿正中線壓于腹壁。醫(yī)生用另一支手輕叩擊對側(cè)腹壁,所產(chǎn)生的震動波,即可通過液體傳至對側(cè)被手感之震動,此法用于檢查大量腹水患者。此法檢查腹水,需有3000-4000ml以上液量才能查出液波震顫(zhènchàn)(波動感):
用手觸擊腹部可有液波震顫第五十一頁,共一百零二頁。第五十二頁,共一百零二頁。第五十三頁,共一百零二頁。重要(zhòngyào)臟器觸診第五十四頁,共一百零二頁。
醫(yī)生:站在患者右側(cè)。單手觸診肝臟時:右手掌平放在右側(cè)腹壁,腕關(guān)節(jié)自然伸直,三指并攏,與肋緣大致平行(píngxíng),使示指和中指前端的橈側(cè)緣指向肋緣,自右前上棘平面開始,逐漸向上移動觸診。
病人:仰臥位,兩膝關(guān)節(jié)屈曲,雙上肢(shàngzhī)置于身體兩側(cè),平靜呼吸。第五十五頁,共一百零二頁。
雙手法觸診肝臟時:
用左手托住受檢者的右腰部(yāobù),大拇指張開置于肋部。
右手(yòushǒu)的觸診方法同前
觸及肝臟應(yīng)注意:
肝臟的大小、硬度(yìngdù)、形態(tài)、壓痛、邊緣及表面情況。第五十六頁,共一百零二頁。
肝臟(gānzàng)觸診:觸診(chùzhěn)方法:單手觸診(chùzhěn)法雙手觸診法第五十七頁,共一百零二頁。
注意:觸診應(yīng)與呼吸配合,隨患者呼氣時,手指壓向腹深部,再次吸氣時,手指向上迎觸下移的肝緣,如此反復進行中,手指逐漸向肋緣移動,直至觸到肝緣或肋緣為止。觸診應(yīng)在右鎖骨中線上及前正中線上進行。當觸及肝臟時應(yīng)測量其肝緣與肋緣或劍突根部的距離(jùlí),以厘米表示。第五十八頁,共一百零二頁。肝臟(gānzàng)質(zhì)地一般將肝質(zhì)地分為三級:質(zhì)軟、質(zhì)韌(中等硬度(yìngdù))和質(zhì)硬。正常:柔軟,如觸吸起之口唇。質(zhì)韌: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淤血,質(zhì)韌如觸鼻尖。質(zhì)硬:肝硬化、肝癌質(zhì)地最堅硬,如觸前額。第五十九頁,共一百零二頁。肝臟:正常成人肝臟(gānzàng)一般觸不到,但腹壁松軟的瘦者深吸氣時可觸及肝臟(肋下<1CM、劍突下<3CM)、表面光滑、質(zhì)軟、無壓痛。
肺氣腫、右胸腔大量積液、內(nèi)臟(nèizàng)下垂時使肝臟下移,亦可觸肝下緣,但肝濁音上界下移。第六十頁,共一百零二頁。
肝臟縮小:見于急性(jíxìng)和亞急性(jíxìng)肝壞死,晚期肝硬化。
彌漫性肝腫大:見于肝炎(ɡānyán)、肝淤血、脂肪肝、肝硬化、白血病、血吸蟲病等。
局限性肝腫大:見于肝膿腫(nóngzhǒng),肝腫瘤、肝囊腫等。第六十一頁,共一百零二頁。
方法:
平臥位:
醫(yī)生的左手繞過病人前腹壁,將手掌置于左腰部第7-10肋處,試將脾從后向前(xiànɡqián)托起。
右手平放于腹壁,方向與肋緣垂直,自臍平面由下至上逐漸向肋方向移動,并呼吸配合,觸診要領(lǐng)與觸診肝臟方法相同。
右側(cè)臥位:如仰臥位未能觸及脾臟,應(yīng)囑病人右側(cè)臥位,再如前法檢查。第六十二頁,共一百零二頁。仰臥位雙手觸診(chùzhěn)法第六十三頁,共一百零二頁。右側(cè)臥位雙手觸診(chùzhěn)法第六十四頁,共一百零二頁。
第Ⅰ線
(甲乙(jiǎyǐ)線)
第Ⅱ線
(甲丙線)
第Ⅲ線
(丁戊線)
脾腫大測量方法第六十五頁,共一百零二頁。
脾腫大分度
深吸氣時,脾緣不超過肋下2cm為輕度腫大;超過2cm至臍水平線以上為中度腫大超過臍水平線或正中線(zhōngxiàn)為高度腫大,即巨脾。第六十六頁,共一百零二頁。
正常人的脾臟(pízàng)不能觸及
內(nèi)臟下垂、左胸腔積液、積氣時膈肌下降可觸及(chùjí)脾臟。
輕度脾臟腫大見于:
慢性肝炎、傷寒、粟粒性結(jié)核(jiéhé)、急性瘧疾、亞急性細菌性心內(nèi)膜炎、敗血癥和SLE。脾臟質(zhì)地柔軟第六十七頁,共一百零二頁。
中度脾臟腫大見于:
肝硬化,慢性(mànxìng)淋巴細胞白血病,淋巴瘤及慢性溶血性黃疸等.脾臟質(zhì)地一般較硬
高度脾腫大見于: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黑熱病、慢性瘧疾(nüèji)骨髓纖維化癥等。第六十八頁,共一百零二頁。
腫大膽囊呈梨形或卵園形、張力(zhānglì)較高的包塊,可隨呼吸上下移動,質(zhì)地視病變性質(zhì)而定:
可用單手滑行觸診,要領(lǐng)與肝臟觸診相同(xiānɡtónɡ)。正常時膽囊隱于肝之后,不能觸及。腫大膽囊可在肋緣下、腹直肌外緣處觸及
方法:第六十九頁,共一百零二頁。
第七十頁,共一百零二頁。
膽囊腫大,有囊性感、無壓痛可見(kějiàn)于壺腹周圍癌。
如膽囊腫大,有囊性感,明顯(míngxiǎn)壓痛者見于急性膽囊炎。
膽囊腫大,有實性感(xìnɡɡǎn)、可見于膽囊結(jié)石或膽囊癌。
膽囊明顯腫大、無壓痛、黃疸漸進加深,稱(Courvoisier)征陽性,見于胰頭癌。膽囊腫大的性質(zhì)第七十一頁,共一百零二頁。膽囊(dǎnnáng)觸痛檢查示意圖
醫(yī)生以左手掌放于病人(bìngrén)的右肋下部
將左手(zuǒshǒu)大拇指放在腹直肌與肋弓交界處(膽囊點)第七十二頁,共一百零二頁。Murphy征
用力按壓腹壁,然后囑病人緩慢深吸氣,如在吸氣過程中因疼痛(téngtòng)而突然停止,稱(Murphy)征陽性,可見于急性膽囊炎第七十三頁,共一百零二頁。醫(yī)生以左手掌托住右腰部并向上推起,
右手掌平放在右上腹部,手指方向(fāngxiàng)大致平行于右肋,于患者吸氣時雙手夾觸腎臟。如觸及光滑鈍圓的臟器,可為腎下極、此時患者常有酸疼或惡心不適感。第七十四頁,共一百零二頁。腎臟(shènzàng)觸診—雙手觸診法觸診右腎第七十五頁,共一百零二頁。腎臟(shènzàng)觸診—雙手觸診法觸診左腎第七十六頁,共一百零二頁。
腎腫大見于:腎盂積水(jīshuǐ)或積膿、腎腫瘤、多囊腎等。
正常腎臟:一般不易觸及。瘦長(shòuchánɡ)者、腎下垂、游走腎或腎代償性增大時,腎較易被觸到。第七十七頁,共一百零二頁。膀胱(pángguāng)觸診第七十八頁,共一百零二頁。腹部(fùbù)叩診第七十九頁,共一百零二頁。
叩診音響:正常情況下,除肝脾區(qū),增大的膀胱或子宮,兩側(cè)腹部近腰肌處為
濁音(zhuóyīn)外,其余均為鼓音。
腹部叩診目的(mùdì):可了解腹腔某些臟器的大小、
叩痛、充氣情況、積液、包塊等。
叩診(kòuzhěn)方法:直接叩診法與間接叩診法但多用間接叩診法第八十頁,共一百零二頁。
明顯的濁音(zhuóyīn)或?qū)嵰魹椋焊骨荒[瘤、腫大臟器、大量腹水等。
明顯的鼓音為:胃腸脹氣、人工氣腹(qìfù)和胃腸穿孔。叩診(kòuzhěn)的臨床意義第八十一頁,共一百零二頁。卵巢囊腫與腹水(fùshuǐ)叩診音的鑒別示意圖腹水(fùshuǐ)鼓音域(yīnyù)濁音域鼓音域濁音域卵巢囊腫第八十二頁,共一百零二頁。
在右鎖骨中線(zhōngxiàn)上,從肺部清音區(qū)(第2、3肋間隙)開始向下叩診由清音轉(zhuǎn)為濁音時,即為肝上界。從右鎖骨中線臍面開始向上叩診,由鼓音轉(zhuǎn)為濁音時為肝下界。估計肝上下界間距離,正常約9-11CM。正常肝上界于第5肋間隙,肝下界于右季肋下緣。肝臟叩診第八十三頁,共一百零二頁。肝臟(gānzàng)下界叩診肝臟(gānzàng)叩診第八十四頁,共一百零二頁。
讓患者(huànzhě)仰臥,自腹中部臍平面向一側(cè)叩診,叩由鼓音為濁音時,扳指不動,
令患者臥轉(zhuǎn)向另一側(cè),再叩如該處由濁音變?yōu)楣囊簦捶Q為移動性濁音。用同樣方法,再叩另一側(cè)。(表明腹水>1000ML)。
腹水(fùshuǐ)叩診
第八十五頁,共一百零二頁。
肝區(qū)及其它部位的叩擊痛:用左手置于肝濁音區(qū)上,右手握拳由輕到中等力量叩擊該區(qū),觀察病人表情并詢問病人有無疼痛(téngtòng)。肝區(qū)叩擊痛對診斷肝炎,肝膿腫有一定意義。膽囊位于深處,被肝臟遮蓋不能用叩診檢查膽囊的大小,僅能檢查其有無叩擊痛,膽囊區(qū)叩擊痛是膽囊炎的重要體征。
其他(qítā)區(qū)的叩擊痛檢查方法與肝區(qū)叩擊痛相同叩擊(kòujī)痛第八十六頁,共一百零二頁。肝臟(gānzàng)叩擊痛第八十七頁,共一百零二頁。用于檢查腎臟病變。檢查時,患者采取坐位或側(cè)臥位,醫(yī)師用手掌平放在其肋脊角處(腎區(qū)),右手握拳叩擊(kòujī)左手背。正常時肋脊角處無叩痛,當有腎炎、腎盂腎炎、腎結(jié)石、腎結(jié)核及腎周圍炎時,腎區(qū)有不同程度的叩擊痛。肋脊角叩診(kòuzhěn)第八十八頁,共一百零二頁。肋脊角叩診(kòuzhěn)第八十九頁,共一百零二頁。
聽診(tīngzhěn)方法:將聽診器膜型胸件置于腹壁上,有步驟地移動,仔細聽診全腹各區(qū)。
聽診內(nèi)容:腸鳴音、振水音、血管(xuèguǎn)雜音。第九十頁,共一百零二頁。第九十一頁,共一百零二頁。
腸鳴音:將聽診器放于臍部附近,聽診至少(zhìshǎo)一分鐘。注意腸鳴音的次數(shù)、音調(diào)強度,如未聽到腸鳴音,則應(yīng)延續(xù)聽到腸鳴音為止
或聽診至少5分鐘。
正常(zhèngcháng)情況下:腸鳴音約為4-5次/分。第九十二頁,共一百零二頁。
腸鳴音減少或消失:(續(xù)3-5分鐘以上才能聽到一次或聽不到)見于急性腹膜炎、電解質(zhì)紊亂(wěnluàn)或嚴重膿毒血癥所致的腸麻痹。腸鳴音活躍:(腸鳴音>10次/分)但音調(diào)不高亢(gāokàng)見于:饑餓狀態(tài)、急性腸炎、胃腸出血、服用瀉藥后等。腸鳴音亢進:腸鳴音頻率(pínlǜ)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石棉制品項目投資與風險評估考核試卷
- 砼結(jié)構(gòu)施工中的信息化技術(shù)應(yīng)用考核試卷
- 那一幕初二語文作文
- 家居紡織品的品牌形象塑造與市場競爭力考核試卷
- 電動機制造中的智能物流系統(tǒng)應(yīng)用考核試卷
- 精衛(wèi)填海初二語文作文
- 糖批發(fā)市場競爭力分析考核試卷
- 毛皮制品加工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考核試卷
- 上海高三語文秋天作文
- 管道連接技術(shù)考核試卷
- 建筑電工培訓課件
- 中班語言課件《章魚先生賣雨傘》
- 2023年成都市錦江區(qū)九年級二診語文試題(含答案)
- 感染性疾病臨床診療規(guī)范2021版
- 2023年承德縣小升初英語考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DL-T 748.8-2021 火力發(fā)電廠鍋爐機組檢修導則 第8部分:空氣預熱器檢修
- 2023年中石油職稱英語考試通用選讀
- GB/T 7705-2008平版裝潢印刷品
- GB/T 22864-2009毛巾
- GB/T 15923-2010鎳礦石化學分析方法鎳量測定
- 廣西玉林市容縣十里中學九年級化學 酸堿鹽復習課件 人教新課標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