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知識點總結:影響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主要因素_第1頁
高考歷史知識點總結:影響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主要因素_第2頁
高考歷史知識點總結:影響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主要因素_第3頁
高考歷史知識點總結:影響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主要因素_第4頁
高考歷史知識點總結:影響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主要因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歷史知識點總結:影響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主要因素(1)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束縛是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根本原因。(2)統治者大力推行“重農抑商”政策,實行專賣制度,對民營商業課以重稅,影響了擴大再生產的資金的積累和國內市場的擴大。(3)長期以來抑商和歧視商人的思想觀念根深蒂固,限制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4)嚴格限制對外貿易的“海禁”政策和“閉關鎖國”政策,阻礙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限制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高中歷史必修三知識點總結第四單元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化一、詩歌、小說和戲劇(一)(18世紀)浪漫主義1、特點:①富有幻想和激情,用豐富的想象對現實世界進行鞭撻②崇尚民主自由2、背景:①18世紀后半葉到19世紀中葉,是歐洲資產階級改革與革命的年代②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的歐洲并沒有出現自由、民主、平等、博愛的美好景象③人們對社會的失望和對現實的不滿催生了浪漫主義和批判現實主義文學3、代表作:①英國拜倫:《恰爾德·哈羅德游記》《唐璜》(被喻為“諷刺現代社會積弊”的百科全書,特色:辛辣地諷刺現實社會);創作特點: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猛烈抨擊封建專制與資本主義社會的丑惡現象,塑造一些追求個人幸福、愛情、自由的人物,人稱“拜倫式英雄”。②英國雪萊:《西風頌》,將人類的未來寄托于普遍的愛,詩中充滿幻想和憧憬,體現出一種真正的樂觀主義精神。③德國海涅:《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④法國雨果:《悲慘世界》《巴黎圣母院》4、影響:①通過心理描寫揭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他們的作品對下層勞動人民寄予深切同情;②有力地支持了法國大革命后席卷全歐洲民族民主革命運動;③盡管用人道主義去感化改變世界的愿望落空,但仍給人鼓舞;④為歐洲文壇樹立一面光輝旗幟。(二)(18世紀)批判現實主義1、特點:①真實地反映和再現現實生活②暴露社會黑暗,批判現實罪惡③追求人道主義理想④重視環境對塑造人物的決定作用⑤熱衷于塑造與贊揚英雄和正面人物2、背景:①社會生產力大大提高,社會財富迅速增加②廣大無產階級和勞動群眾赤貧化,資本主義帶來的社會罪惡現象驚人增加③文學上人們不滿足浪漫主義的幻想和激情,要求描寫現實生活3、代表作:①法國巴爾扎克(法國社會的“書記員“):《人間喜劇》(資本主義社會的百科全書)②俄國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③法國司湯達:《紅與黑》④英國狄更斯:《雙城記》4、影響: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剖析社會問題的本質。他們的作品提供了認識社會人生的鏡子,在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三)(19世紀中葉后)無產階級革命文學1、背景:19世紀中葉以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風起云涌,建立沒有階級壓迫和剝削的美好社會的要求轉化為各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的直接行動。2、俄羅斯高爾基:《母親》(革命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之作)(四)(20世紀五六十年代)現代荒誕派戲劇1、內容:強調集中表現自我2、形式:表現手法與傳統文學有很大差異:故事的開頭和結尾沒有一個明顯的理由,故事的背景不明確,很難理解其中的因果關系。3、背景:①19世紀末期以來,西方社會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工業化程度不斷提高。②人類在20世紀經歷了兩次世紀大戰和席卷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危機。③面對世界大站和經濟大蕭條等社會危機的沖擊,人們從理想主義的夢幻中驚醒,深深陷入懷疑迷茫和苦悶之中。文學藝術領域在深刻批判現實的同時,興起了反傳統、反理性的現代主義潮流。4、代表作:法國貝克特:《等待戈多》二、音樂與美術19世紀以來的音樂流派:(一)古典主義音樂與浪漫主義音樂德國貝多芬:①代表作品:九部交響曲(《英雄交響曲》《命運交響曲》《田園交響曲》《歡樂頌》等)②創作背景:啟蒙與革命——深受啟蒙思想影響,追求進步、自由和民主③作品特點:構思廣闊,形式宏大,洋溢著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的氣息④主要貢獻:將聲樂與器樂結合,開創了交響樂的新形式;賦予器樂反映社會重大題材的使命⑤樂壇影響:把古典音樂發展到登峰造極;開創了浪漫音樂的先河(二)印象派繪畫與音樂(19C)1、產生背景:①客觀:對歐洲原有藝術清規戒律不滿;19世紀科學技術尤其是光學和色彩學理論的啟發;工業革命拉近城鄉距離,郊外寫生方便。②主觀:畫家的觀察和實踐,他們主張戶外寫生。2、最具代表性的畫家:莫奈;其代表作:《日出·印象》《干草堆》《魯昂大教堂》3、印象派音樂:法國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影響:拓展了人們的審美領域,孕育了20世紀初對傳統藝術的全面突破。(三)現代藝術興起1、美術:后印象派:法國塞尚“現代繪畫之父”;法國高更現代派:荷蘭凡高“撲向太陽的畫家”;西班牙畢加索的作品《格爾尼卡》2、音樂:現代音樂(20C):派別眾多,各式各樣,風格獨特三、電視和電影(一)電影19C末1、背景:(物質、技術基礎)人類進入電氣時代,科技與生產力發展2、重要人物:法國盧米埃爾兄弟發明電影(1895.12.28世界電影發明日)美國格里菲斯(導演)“現代電影之父”“電影界的莎士比亞”美國卓別林(演員)“喜劇大師”(二)電視20C1、背景:第三次科技革命2、重要人物:英國貝爾德1926年發明電視3、特點:覆蓋面廣、時效性和現場感強4、功能:①傳播資訊②開展遠程將于的重要手段③娛樂④展示世界各點的優秀藝術作品5、影響:①豐富了人類的精神生活,擴大視野,提高素養②使人們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悄然改變③成為經濟支柱之一,從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推動社會進步第五單元近現代中國的先進思想時間線索:鴉片戰爭前后:林則徐、魏源“師夷之長技以制夷”→19C五六十年代洋務派“中體西用”;早期維新思想→19C90N:維新思想→1905年:孫中山“三民主義”→1915年:新文化運動“民主科學思想;1918年:馬克思主義的傳播→1924年:新三民主義

→1925年一、“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1、背景: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造成統治者愚昧無知;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侵略加劇(鴉片戰爭)和中西聯系的擴大;先進中國人為了解西方,抵御外來侵略,向西方學習。2、代表人物:地主開明派/抵抗派:林則徐《四洲志》、魏源《海國圖志》3、特點:沒有具體實踐,停留在著書上,但是具有啟迪作用。4、思想:開眼看世界;師夷長技以制夷(表達了時代主題)5、性質:反侵略的民族革命二、“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思想1、背景:19世紀60年代,西學更加廣泛地傳入中國;內憂外患;2、代表人物: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3、目的:“師夷長技以自強”、“求富”(鞏固清政府統治)4、論戰:頑固派vs洋務派5、實踐:洋務運動6、結果:19世紀90年代洋務運動的破產,說明“中體西用”思想不能使中國走向富強。對比——抵抗派和洋務派:抵抗派的目的只是抵御外敵,而洋務派則希望制外平內(太平天國、義和團等)三、早期維新思想1、背景:19世紀60年代,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加深和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2、代表人物:王韜、鄭觀應3、主張:最初持“中體西用”的思想,支持洋務運動,中法戰爭后主張改良政治,實行君主立憲制度。(從器物之學轉入制度之學)4、特點:尚未形成完整理論,未付諸實踐四、維新思想1、出現背景:①19世紀90年代,民族工業的初步發展和民族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②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民族危機空前嚴重;③西學的進一步傳播。2、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嚴復3、共同主張:發展資本主義;興民權、設議院、實行君主立憲;倡西學,廢八股;康有為:《孔子改制考》《新學偽經考》——為維新變法提供了合乎傳統文化價值的理論依據(體現了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保守性)梁啟超:《變法通議》變法圖存,伸民權,設議院——宣傳民權,用進化論闡述君主立憲的必然性。譚嗣同:《仁學》批判君主專制和綱常禮教,倡導自由、男女平等。嚴復:譯著《天演論》,“自由為體,民主為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4、與頑固派論戰——資本主義思想和封建主義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鋒焦點:要不要“變法”;要不要興民權行君主立憲;要不要倡西學,改革教育制度。5、實踐:戊戌變法,百日維新6、影響:起到思想啟蒙的作用,促進了人們的覺醒。五、新文化運動(民主、科學思想)1、背景:①(外部因素)帝國主義加緊侵略中國;②(直接原因)袁世凱加強專制統治,掀起尊孔復古逆流;③(經濟基礎)中國民資主義進一步發展,(階級基礎)民族資產階級隊伍壯大,要求在中國實行民主政治;④西方啟蒙思想進一步傳入中國,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⑤一批激進的民主主義者認識到中國需要進行思想革命。2、新文化運動概況:①標志:1915.9陳獨秀上海創辦《青年雜志》②代表: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吳虞、劉半農③思想陣地:《新青年》④活動基地:北大(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目的:鼓勵各種學術發展與新思想的產生⑤旗幟:“民主”“科學”(德先生、賽先生)⑥主要內容:(四提倡,四反對)思想解放+文學革命a.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愚昧、迷信:陳獨秀《敬告青年》;b.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儒家傳統道德):”打倒孔家店”、

陳獨秀《憲法與孔教》《孔子之道與現代生活》、魯迅《狂人日記》(中國現代小說奠基之作)、《我之節烈觀》;不足:全面清算過于偏激,全面否定了傳統文化;缺乏廣泛的群眾基礎。c.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胡適《文學改良縐議》d.平民教育思潮:通俗教育和社會教育初步發展,如平民教育演講團,白話小說和散文大量涌現,文學新形式。3、影響:①性質: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的延續,是一場民主主義的思想啟蒙和文化革新運動,形成了空前的思想解放。②進步性:

沉重打擊了專制主義,動搖了傳統禮教的統治地位,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創造了條件,推動了五四運動的發生;推動了自然科學的發展。③局限性:對于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全盤肯定和全盤否定的態度。六、孫中山“三民主義”(一)三民主義的提出1、背景: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民族危機的加深;各種救國主張的失敗;孫中山上書改革碰壁;同盟會成立,提出十六字綱領;

(1894年,創立興中會[團體];1905年創立中國同盟會[政黨])2、思想淵源:經濟:單稅社會主義,《資本論》;政治:西方資產階級政治理論;大同思想;科學:進化論3、內容: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4、三民主義的局限性:沒有明確的反帝要求;沒有徹底土地革命綱領。5、實踐:指導辛亥革命,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政府,制定《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二)三民主義的發展(新三民主義)1、背景:孫中山思想的轉變;俄國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帶來新啟示和希望;國民黨一大的召開,重新解釋三民主義2、內容: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與舊三民主義最大區別是:明確的反帝要求)3、評價:新三民主義是三民主義的繼承和發展,成為大革命的指導思想;它以三大政策為核心,是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推動了國民革命的發展。4、新三民主義是目的,三大政策是手段。(三)三民主義的特點:時代性、愛國性、綱領性。(四)評價:三民主義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迅速成為當時中國先進政治思想的主流和近代中國人民進行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圖存革命斗爭的綱領。第六單元現代世界的科技與文化一、相對論1、背景:19C,科學進步愈發顯示出轉化為生產力的巨大威力,經典物理學的危機2、時間:20C初,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3、內容:基本原理: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論原理4、影響:①提醒人們不要被常識和日常經驗所蒙蔽②相對論的提出是物理學領域最偉大的革命③為人們提供了辯證地看待世界的途徑④是核開發的理論基礎二、量子理論1、發展:德國普朗克:量子假說德國愛因斯坦:光的量子理論丹麥玻爾:原子的量子理論2、影響:①帶來了技術創新:半導體和激光器②直接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的物質生活三、電腦和網絡1、時間:20C美國發明電子計算機(代表數字化技術的產生)20C60N美國誕生網絡技術2、意義:互聯網打破了常規的空間和時間界限;改變了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為經濟發展提供了信得增長點,勞動生產率大大提高;推動全球化的發展,改變人們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四、生命的奧秘1、20C70N生物工程技術正式形成1993年第一種轉基因食品晚熟西紅柿在美國投放市場1990年“登月計劃”的國際扔了基因組計劃正式啟動(-我國1999年加入這項計劃)1997年克隆實驗成功五、登上太空1、1957年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標志宇航事業偉大的開端。1961年蘇聯“東方一號”載人宇宙飛船發射,加加林成為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1969年美國“阿波羅-11”登月飛船發射,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登上月球。2、意義:航天事業的發展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開辟了新的天地。六、新中國的科技成就(一)兩彈一星1、內容:1964.10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1965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成功;1966.10導彈核武器試驗成功;1967.6第一顆氫彈試爆;1970.4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長征一號”發射成功,標志著中國航天事業的開端;1975.11返回式遙感衛星發射成功;2、意義:提高國際地位,維護國家安全,成功打破核壟斷,核訛詐;發展高科技,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提供環境(二)東方魔稻1973年袁隆平雜交水稻品種“南優2號”培育成功意義:1、解決中國糧食問題;2、為世界糧食短缺問題提供戰略計劃。(三)”銀河”系列計算機1983年“銀河–I”型巨型計算機研制成功;1997年“銀河–III”型巨型計算機研制成功;意義:標志我國高性能巨型計算機的研制技術取得新的突破’;提出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戰略,實現了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四)飛船1999年第一艘“神舟”號宇宙試驗飛船安全返回;1999年中國加入人類基因組研究計劃;2003年“神舟五號”載人宇宙飛船發射成功;2007年首個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發射。1、意義:帶來巨大經濟效益,成為帶動高新技術及相關領域發展的強大動力。2、前提條件國家的獨立(保障);黨和政府的重視;經濟實力增強;科學家的努力;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3、發展科技的歷史意義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推動新中國生產力的進步;②為建設特色中國社會主義提供了保障;③增強綜合國力,振奮民族精神。七、新中國的教育(一)掃盲教育1、1950年召開全國工農教育會議,在全國開展掃盲教育;2、1982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確要求掃除文盲;3、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確定文盲率為5%以下。(二)義務教育1、含義:根據憲法規定,適齡兒童和青少年都必須接受,國家、社會、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2、發展義務教育的措施:①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②90年代,提出“科教興國”戰略;③實施“希望工程”3、成果:2001年中國實現了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目標;改變了中國的命運。(三)高等教育1、建國初,蘇聯模式的高等教育;2、1958年教育大革命,造成教育界很大混亂;3、1961-1963高等教育全面調整;4、高等教育遭到嚴重破壞;5、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6、80年代后,高等教育迅速發展,建立學位制度,擴大辦學自主權(1982年提出“三個面向”的指導思想)八、文化事業:“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一)雙百方針的提出1、背景①經濟: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②政治: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如何調動知識分子積極性建設新文化;2、文化方針制定:1956“百花齊放、百家爭鳴”3、成果:小說、散文、詩歌、話劇、電影、史學(二)遭遇曲折1、1957年反右派斗爭的擴大化,雙百方針受到嚴重干擾和損害;2、十年,雙百方針受到嚴重破壞(三)文藝的春天1、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重新落實雙百方針2、成果:①作品數量大增,題材更加廣泛②學術,科技領域也不斷創新③一度被撤銷的社會學倫理學政治學心理學等學科相繼恢復,并發展了不少新的學科④“三下鄉”活動⑤頻繁與外國學者交流學術經驗歷史選擇題答題技巧1.優先關注“阿拉伯數字”(關注歷史年代和數據)歷史選擇題的閱讀,快速準確提取信息是最重要的能力。歷史選擇題中的“阿拉伯”數字是很容易看到的信息。在一大堆漢字里面找到找到阿拉伯數字還是是很容易的。歷史選擇題中的“阿拉伯”數字往往就是解題的關鍵,就是解題的鑰匙。因為歷史選擇題中的“阿拉伯“數字,不是年代,就是與答案有關的數據。2.“穿衣戴帽”是重點(關注標點符號括號引號書名號的作用)大家知道在漢語言的表達中,標點符號占重要地位。這里的“穿衣”就是指括號和書名號。括號在歷史選擇題中的出現往往是用來解釋說明題目中的關鍵信息,書名號的出現意味著材料的出處已經告訴。材料的出處了解了,材料的作者、作者的立場等許多問題就得到解決。“戴帽”這里指的是引號,歷史選擇題中出現的引號,要么就是關鍵信息,要么就是強調的學科術語。在材料中運用標點符號的知識,進行快速解題是一種綜合能力的體現。怎樣快速提高歷史成績1.必要的課前預習認真閱讀教材,了解教材內容,思考內容重點,發現學習難點,做好聽講的準備。在認真閱讀材料的過程中,有不認識的字或不懂的詞語,必須查工具書爭取自己學會。不明白的內容用鉛筆劃出來,準備課堂上聽老師講解。2.培養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發現歷史的美妙之處。歷史的美妙之處在于歷史是人類的集體回憶;學習歷史,就像回憶我們的過去;如果你喜歡回憶過去,那么相信你一定會愛上歷史。歷史不是廢墟。而是一個個鮮活的靈魂。高二歷史《古代中國的發明和發現》期末知識點總結一、四大發明1、概況:火藥、指南針、造紙術和活字印刷術是中國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學技術成就。2、四大發明的產生與傳播:(1)造紙術。西漢前期,中國已經有了紙。東漢宦官蔡倫改進造紙術,人稱“蔡侯紙”。造紙術的發明與改進,是書寫材料的一次偉大革命。(2)印刷術。隋唐之際,中國出現了雕版印刷術。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黃金時代,人們已經使用了彩色套印技術。北宋平民畢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3)火藥。唐末,火藥開始用于軍事。最早的火藥武器有突火槍、火箭、火炮等。宋朝為了抵御遼、西夏和金的進攻,軍事上廣泛使用火藥。(4)指南針。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是中國在戰國時期發明的“司南”。后來,人們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指南針。北宋時,指南針應用于航海。(5)傳播。a造紙術經阿拉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