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亡羊補牢》教案_第1頁
二年級語文《亡羊補牢》教案_第2頁
二年級語文《亡羊補牢》教案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二年級語文《亡羊補牢》教案

二年級語文《亡羊補牢》教案1

教學目標:

1、會讀課文中的4個生字,一個多音字;會寫“窟窿”“叼”等字。

2、能夠流利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亡羊補牢》的故事。

3、理解“亡羊補牢”“勸說”等詞語的意思,結合生活實際初步體會寓意。

教學過程:

一、提醒課題

(一)理解“寓言”的意思

1、可以說說我們學過哪些寓言故事。

2、也可以說說寓言故事有什么特點。

(二)揭題解題

1、今日我們來學習一則寓言故事,題目是《亡羊補牢》。

2、你知道每個字的意思了嗎?理解“亡”和“牢”的字意。引導理解題意。

二、初讀感知

1、自學課文:讀準字音,想想課文哪些句子寫“亡羊”,哪些句子寫“補牢”?

2、溝通:課文講那個牧羊人丟了幾次羊?

找出第一次發覺丟羊和丟羊緣由的句子。板書:發覺

指導:讀準多音字“圈”,范寫“窿”提示第11筆,“叼”的最終一筆是什么?

找出其次次發覺又丟羊和丟羊緣由的句子。板書:發覺

再次書寫“窟窿”和“叼”

3、找出牧羊人“補牢”的句子。板書:趕快沒丟過

4、講故事大意:用上“發覺……發覺……趕快沒丟過……”

三、體會寓意

(一)、抓“勸”切入,初知寓意

1、牧羊人第一次丟了羊,鄰居曾經怎樣勸他?找出句子,理解“鄰居”。

2、“勸”和“說”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勸”指發覺別人的問題,讓別人改正)

3、練讀對話。假如說第一次丟羊是個意外,那么其次次是什么緣由?

4、看圖說話,看到牧羊人用勁地修補羊圈,這回鄰居們在說什么?

(假如……幸虧……)

5、小結:牧羊人不聽勸說,連續丟羊,聽了勸說,不再丟羊。可見,做錯了事聽聽別人的勸說,準時改正是多么重要。

(二)、抓“勸”綻開,理解寓意

1、教師用白話講《戰國策》莊辛勸說楚襄王的故事。

《亡羊補牢》的故事最早來源于古時候的一個“勸說”故事。戰國的時候,有個叫莊辛的大臣發覺楚王成天不理朝政,東游西蕩的。莊辛很擔憂,對楚王說:假如再這樣下去的話,楚國必將滅亡。楚王不聽,結果5個月以后,秦國兵打進來了,楚王嚇得沒了方法,趕忙請莊辛出辦法,莊辛說了許多話,其中一句就是:“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p>

2、理解“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的意思

聽了故事,你說楚王丟羊了嗎?那么莊辛說的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

“亡羊”其實指?——有了錯誤“補牢”呢?——準時補救未為遲也——還不算遲。

楚王聽了莊辛的話,馬上改正了錯誤,最終是使楚國免遭了這次災難。

(三)、順“勸”回歸,學講故事

1、一個小小故事的轉變了楚王,轉變了楚國的命運,可見這個故事多么有意義,你們情愿把它講下來嗎?

2、你想把這個故事講給誰聽,為什么?(講給有缺點必需改正的人聽,講給自己聽,多想想自己的缺點,爭取改正。)

四、作業

1、抄寫生字

2、講故事

教學設想與反思:

寓言是一種文學體裁,學習寓言的一個目標之一就是通過對故事內容的學習懂得寓言所包含的寓意,從而給學生一些做人的啟發。因此,教學中必需考慮寓言的特點以及學習寓言的方法。由于寓言的題目往往是故事的主要內容,因此本課教學從解題入手梳理課文,從而避開了在內容上打轉,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習字、讀文,拓展運用,這是語文學習最重要的.工作。寓意的理解對于學生來說有肯定的難度,不能直白的告知。因此,本課教學,以“勸”為切入口,通過學生自身的學習,深切的感悟,將學習文本與追本溯源,學習語言與生活運用有機結合,從而讓學生真實地體會到故事所告知我們道理,并自覺地將它運用到生活中,最終根植于自己的心靈世界。

35分鐘來來去匆忙,還應留出時間讓學生又動筆寫字的大事。

二年級語文《亡羊補牢》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熟悉九個生字,學寫“窿、叼”兩個生字。正確認讀“寓言、亡羊補牢、羊圈、窟窿、叼走、鄰居、勸說、懊悔”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則寓言。

3、理解《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故事的內容,懂得做錯了事要即時訂正。

4、能用自己的話將這兩則寓言講出來。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故事的內容,懂得做錯了事要即時訂正。

2、能用自己的話將這兩則寓言講出來。

三、教學預備

1、學生預習課文

2、教師預備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直接揭題

1、談話激趣,提醒課題

同學們,今日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九課《寓言兩則》,請大家一起把課題念一念。

2、同學們,你們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就是一個小故事中有一個大道理。

二、理解題意,滲透學法

1、今日這節課上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則寓言故事《亡羊補牢》,齊讀課題。

三、初讀課文,檢查朗讀,書寫難字

1、提出初讀要求

要留意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遇到難讀的句子還可以多讀幾遍。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⑴指名讀,隨機正音

出示句子

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里狼從窟窿鉆進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①窟窿ong輕聲洞的意思

②圈,多音字,組詞

③指名讀生字,句子

④齊讀

⑵書寫難寫的字

窿叼

⑶生各書寫一遍

3、檢查二到五自然段

①指名讀其次自然段,課件出示,多指名讀

鄰居勸他說:“抓緊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

四、理解題意,滲透學法

1、教師在布置預習時,請小朋友們回家查一下字典,了解“亡”跟“牢”的意思,那現在哪位小朋友能來說說,這兩個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2、了解字詞的意思除了這個方法外,還有更有效的方法,比方在文章中找到藏了這兩個字意思的句子,誰找到了?

3、那在課題中,“亡”的意思是喪失。那“牢”的意思就是寶蓋頭是表示房子,以前牛、羊住在一起,“牢”就是給牛羊住的地方。課文中是指“羊圈”。

5、小結:亡羊補牢就是羊丟了,把羊圈修好

五、精讀課文

1、亡羊就是喪失了羊,故事中,這位養羊人共丟了幾次羊?都是怎么丟的?請小朋友們再讀一遍課文,邊讀邊從課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

(1)第一次:一天早上,他去放羊,發覺少了一只。

①第一次丟羊的緣由是什么?

出示:由于,所以養羊的人少了一只羊。

(2)其次次:其次天早上,他去放羊,發覺羊又少了一只。

養羊人丟了一只羊,為什么還會丟其次只?

依舊是那個窟窿惹得禍。這時你想對養羊人說些什么呢?

2、鄰居也像你們一樣的熱心,當他在第一次丟羊的時候,就在勸他了,找出來讀讀。

3、對著鄰居(解釋:鄰居)的好言相勸,養羊人卻是什么反響?(說出他的不在意,無所謂)

4、第一次丟羊后,假如你就是養羊人,你還會想些什么呢?

指導朗讀

他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呢?

5、出示:羊已經丟了,就不用修羊圈了。

比擬有什么不同?

6、其次次丟羊后,養羊人心情大不一樣,他特別地——懊悔!此時,假如你就是養羊人,你是怎么做的呢?

指導朗讀

7、思索:其次次丟羊的真正緣由是什么?

8、修好了羊圈后,以后,羊圈里的羊再也不丟了!那這時修好羊圈晚不晚?

因此,古人說: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六、聯系生活,體會寓意

1、試想,固然勸過他的鄰居正在好路過這兒,他會說些什么?

2、丟了兩次羊了,假如再不修羊圈的話,后果會?

3、由此可見,像養羊人這樣的錯誤,只要(),就()。

4、在生活學習中,你有沒有遇到過“亡羊補牢”的事情?(教師可以先舉個身邊的例子:比方不按時完成作業)

5、你能不能依據教師的提示來用自己的話來講一下這個故事呢?

6、總結:請小朋友們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我們的爸爸媽媽聽。

板書設計:

亡羊補牢

第一次其次次

丟丟

不補趕快堵

又少再沒丟

為時已晚為時不晚

二年級語文《亡羊補牢》教案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則寓言。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留意多音字圈的讀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故事的內容,懂得做錯了事要即時訂正。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在理解故事內容的根底上體會寓意,并能聯系學習、生活實際,談一談感想。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預備:

投影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

1、同學們喜愛聽寓言故事嗎?為什么?

2、今日,我們又要學習一則寓言??唇處煂懻n題:亡羊補牢

3、指名讀,齊讀。

二、理解題意。

1、亡羊補牢是個成語,這個成語中有不理解的字嗎?

2、指名解疑,并說說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喪失。牢:關牲口的圈,在課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話完整地說說亡羊補牢的意思。

4、看了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為什么丟羊?為什么補羊圈?)

5、再讀課題,從補牢這個詞你能猜出丟羊的緣由嗎?

三、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你的猜測對不對呢?讓我們來讀課文。留意:讀的時候要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聽,引導評議。

3、養羊人一共丟了幾次羊,為什么丟?

4、小結:可見讀書前我們的猜想是完全正確的,讀書就要這樣邊讀邊想,讀前要想,讀中也要想。

四、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課文哪幾個小節講丟羊的?

2、自由讀14節,思索:養羊人丟了一只羊,為什么還會丟其次只?

3、同桌互議。

4、集體溝通:

(一)羊圈破了個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讀,留意窿讀輕聲。

(2)窟窿就是(洞)。怎樣記住這兩個字?指導學生書寫窟窿。

(3)齊讀這句話。(第三句)

(4)第三句講了丟羊的緣由,那前兩句講了什么?引讀前兩句。

(5)理清這小節三句話之間的聯系,試背。

(6)指名背。(指導方法)

(二)鄰居勸說,他不聽。

(1)鄰居就是(鄰居),留意坊讀輕聲。

(2)鄰居是怎么勸的?指名讀,讀出勸說的語氣。

(3)引導評議,齊讀。

(4)可養羊人呢?指名讀,評議。(讀出他的無所謂,毫不在意)

養羊人是這樣說的,你猜他心里會怎樣想?

(5)你看,好心的鄰居情真意切,養羊人卻漫不經心,不聽勸說。同桌分角色朗讀。

(6)指名讀,評議。

(7)教師說提示語,學生試背對話。

5、讓我們來看看他不聽勸說的結果。

(1)指名讀第4節,評議。

(2)為什么要讀好兩個又字?聯系第一節,想一想。

(3)齊讀第4節。

(4)剛剛我們學習的片段,假如用題目中的兩個字來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這個片段,留意:可適當增加一些內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動可通過語言、動作來表現。

7、二次丟羊后,養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讀第5節,劃出有關句子。

8、爭論溝通:

(1)養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圖說話。

(2)指名讀文中句子,評議。

為什么要讀好趕快?能否去掉?(改正錯誤,不能拖延)。

(3)養羊人為什么會這么做呢?引讀描寫他心理的句子。

(4)指導讀這句話,讀出他的懊悔之情。

(5)將這句話換一種說法。(要是就假如就)

(6)但是他轉念一想,現在修還不算晚,為什么?

(7)他的想法對不對?從哪兒讀出?(從今,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8)從今是什么意思?指導學生用從今造句。

(9)理清句與句之間的聯系,背誦第5節。

五、體會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這個人在修補羊圈時,原來勸說過他的鄰居剛巧路過,想想鄰居又會怎么說?養羊人又會怎么答復?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臺演,并指導評價。

3、假如這個人再不修羊圈,會消失什么后果?

4、提醒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