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填空題《論語》主要是記錄
時期
和
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全書共
篇,內容涉及
、
、
、
等方面。宋代朱熹把它與
、
、
合為“四書”。春秋政治家教育家20哲學政治文化教育思想《孟子》《大學》《中庸》
主要觀點孔子:名___,字_____,春秋時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相關事件和思想:孔子擁護封建制度,思想核心是“仁”,他提倡“仁者愛人”、“克己復禮”,政治上主張“治國以禮”,“為政以德”。本文中,孔子從“仁”政的觀點出發,堅決反對“季氏將伐顓臾”這件事。
人物出場(1)季氏:季孫氏,當時魯國的貴族。這里指季康子(名肥,魯國的大夫)。相關事件和思想:春秋末期,諸侯兼并,當時把持魯國朝政的季康子,橫征暴斂,富比宮室。但他仍想借維護魯國利益之名,攻伐兼并顓臾(春秋小國,附屬于魯國,故城在山東費縣西北),以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
(2)冉有、季路:兩人都是孔子學生,當時是季康子的家臣。
冉有:名求,字子有,也稱冉求。季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相關事件和思想:冉有和季路雖然把“季康子想要吞并顓臾”的消息報告給了老師——孔子,但他們聽了孔子(反對“討伐”顓臾)的觀點后,并不服氣。其實,做為季康子的家臣,冉有和季路在內心里是很支持“季氏將伐顓臾”這件事的:“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于費,今不取,后世必為子孫憂。’”
朗讀第一段,試譯下列文句第一段翻譯(1)季氏將伐顓臾
(2)無乃爾是過與?(3)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4)何以伐為?
(1)季氏將伐顓臾季氏將要攻打附庸國顓臾。
“伐”,討伐,攻打。“伐”有旗鼓之意,就是公開地攻打。與之相反的是“襲”,就是趁人不備而進攻。
(2)無乃爾是過與?恐怕應該責備你吧?“無乃……與”是個固定句式,表示推測語氣,相當于“恐怕……吧”。無,不。乃,是。爾,你,指冉有,賓語前置。是,這,是賓語提前的標志。代詞,指代沒能勸說季氏放棄伐顓臾的想法。過,動詞,責備。與,疑問語氣助詞。
(3)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
以前的先王封他做東蒙山的主祭人。
“以為”是“以之為”的省略,之指顓臾。
(4)何以伐為?
為什么要討伐他呢?
“何以……為?”是疑問句式。孔子反對的理由是什么?
顓臾受先王之封,不可伐
(先王以為東蒙主)顓臾是魯國附庸,不必伐
(且在邦域之中)顓臾是社稷之臣,不當伐
(
是社稷之臣)
反問:何以伐為?態度?試背誦季氏將伐_____。______見于孔子,曰:“季氏_______顓臾。”
孔子曰:“求!______是過與?夫_____,昔者_____以為_______,且在_____之中矣,是__________也。何以_____?”
______伐______。________見于_____,曰:“_______有事于______。”
_____曰:“求!_________?夫顓臾,___________,且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朗讀和疏通文意陳、列、危、顛、相、押、櫝、過
夫子欲之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陳力就列,不能者止
(如果)能夠施展才能就擔任官職,(如果)不能施展才能就不要擔任官職。
陳,陳設,擺出來。力,才能。就,動詞,靠近,接近,這里有擔任,充任的意思。止,停止,這里是不要做官的意思。
且爾言過矣,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
況且你的話錯了,老虎和犀牛從籠子里跑出來,龜甲、寶玉毀在匣子里,這是誰的過錯呢?這句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比喻論證雙重喻義:“虎兕出于柙”喻指季康子去攻打顓臾,“龜玉毀于櫝中”喻指顓臾在境內遭到攻打,這是第一重喻義;老虎、犀牛從籠中跑出,龜甲和玉在盒中被毀皆因管理人員失職,因此來喻指季路、冉有失職,這是第二重喻義在上文中孔子含蓄地批評了冉有,但他辯解“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企圖推卸責任,孔子是怎樣批駁的?
①列名言。孔子先列史官名言,指出冉有、季路應在其位,謀其政,據理力爭勸其改邪歸正,否則,就應離去,不可一味茍同。
②用比喻。運用比喻闡釋深刻道理。
冉有曰:“_____欲之,_________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_______,不能者止。’危_______,顛______,則_______相矣?且爾言____。_____出于柙,龜玉______,是______與?”
冉有曰:“夫子欲之,___________。”
孔子曰:“求!_______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顛而不扶,__________?且爾言過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誰之過與?”
朗讀和疏通文意疾、辭、患、寡、均、貧、安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既來之,則安之。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做到這樣,遠方的人還不歸服,便發揚文治教化招撫他們。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若是財富平均,邊沒有貧窮;和平相處,便不會人口少,安定,便不會傾危。
“蓋”,表示語氣的情態副詞,常放在句首表示提示語氣。“無”,沒有,無所謂。“寡”,與“少”是同義詞。“傾”,傾覆。
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國家支離破碎,卻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國內使用武力。從文中找出孔子治國安邦的原則
孔子認為一個國家要達到“無貧”、“無寡”、“無傾”的地步,、只有采取“均”“安”“和”的治國原則,“修文德”則是實現這一原則的具體措施,這充分體現了孔子實行仁政、實行禮治、加強教化、以德服人的政治主張。
從孔子的政治主張可以看出,孔子對于季氏“謀動干戈于邦內”非常不滿,請同學思考,孔子認為季氏當前之“憂”是什么。
“今不取,后世必為子孫憂”只是漂亮的托辭,季氏之“憂”在于懼怕于魯君抗衡失利。故孔子言“在蕭墻之內也”。
背誦思路冉有為季氏辯護→孔子提出安邦原則→冉有季路有背原則→孔子指出季氏之憂
冉有曰:“今夫_____,固而_____。今不取,_____必為_____憂。”
孔子曰:“求!君子_______而必為之辭。丘也聞______者,不患寡而_____,不患貧而_____。蓋均____,和____,安_____。夫如是,故_____不服,則_____以來之,既來之,______。今________,相夫子,______,而不能__也,邦______析,而不能__也,而謀______于邦內。吾恐_____之憂,不在_____,而在_____之內也。”孔子曰:“求!君子____________。丘也聞__________,不患寡而患不均,_________。蓋______,和無寡,_______。夫如是,故遠人不服,________,既來之,_______。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________,________,而不能守也,_________。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___________。”1、
下列句中加點字用法相同的兩項是:A無乃爾是過與B是誰之過與C且爾言過矣D聞大王有意督過之2、
選出加點“而”表示關系不同的一項:A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B位尊而無功C今夫顓臾,固而近于費D后狼止而前狼又至3、
選出加點“者”用法不同的一項:A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B吾二者皆不欲也C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D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1.AD2.C3.A4、
選出加點“是”用法不同的一項:A是誰之過與B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C無乃而是過與D財用于是乎出5、
選出加點“焉”意義、用法不同的一項:A則將焉用彼相矣B若不闕秦,將焉取之C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D焉用亡鄭以陪鄰6、
選出加點“之”用法不同的一項:A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B且在邦域之中矣C夫子欲之
D太后盛氣而揖之4.C5.C6.B7.B7、
選出加點“于”意義、用法不同的一項:A虎兕出于柙B季氏將有事于顓臾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D青,取之于藍《季氏將伐顓臾》中產生或引伸出來的成語有(A,B,D,E)
A分崩離析B禍起蕭墻C井底之蛙D開柙出虎E季孫之憂
全文孔子批駁的三個靶子是?
冉有的三段話。“季氏將有事于顓臾。”“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今夫顓臾,固而近于費。今不取,后世必為子孫憂。”1.是例句出處釋義
世無孔子,誰能定是非之真正確,與“非”相對
是社稷之臣,何以伐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賠償責任劃分協議書
- 終止合作補償協議書
- 租車換車協議書模板
- 架線用地協議書范本
- 離異小孩探視協議書
- 贈與款項協議書范本
- 租賃房屋轉讓協議書
- 績效工資考核協議書
- 雙方賠款協議書手寫
- 林地農莊轉讓協議書
-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參考試題庫資料100題及答案(含單選、多選、判斷題)
- 宜家員工手冊
- 嬰幼兒行為觀察與分析郗倩講解
- 2024年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語文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性病防治知識講座》課件
- 醫療設備科的管理制度
- DG-TJ 08-2048-2024 民用建筑電氣防火設計標準
- 《客至》《賓至》課件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 2025年中智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游泳館全面管理承包協議
- 手持式電動工具安全操作規程(3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