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臨床血液學檢測第一節血液一般檢測血液細胞成分檢測即血常規檢測網織紅細胞檢測紅細胞沉降率檢測1.第二章臨床血液學檢測第一節血液一般檢測1.血液常規檢測(bloodroutineTest)
1、血紅蛋白、紅細胞計數、紅細胞平均值和紅細胞形態檢測
2、白細胞計數及分類計數
3、血小板計數、血小板平均值和血小板形態檢測2.血液常規檢測(bloodroutineTest)
紅細胞的生成3.紅細胞的生成3.4.4.5.5.一、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檢測人群參考值血紅蛋白紅細胞數成年男性120~160g/L(4.0~5.5)×1012/L成年女性110~150g/L(3.5~5.0)×1012/L新生兒170~200g/L(6.0~7.0)×1012/L6.一、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檢測參考值血紅蛋白紅細胞數成年男性12(一)紅細胞及血紅蛋白增多
指單位容積血液中紅細胞數及血紅蛋白量高于參考值高限。男性:>6.0×1012
/L血紅蛋白>170g/L
女性:>5.5×1012/L
血紅蛋白>160g/L
7.(一)紅細胞及血紅蛋白增多7.紅細胞增多臨床意義1、相對性增多2、絕對性增多(1)繼發性代償性增加非代償性增加(2)原發性
8.紅細胞增多臨床意義1、相對性增多8.1、相對性增多:因血漿容量減少,使紅細胞容量相對增加。見于嚴重嘔吐、腹瀉、大面積燒傷、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等。9.1、相對性增多:9.2、絕對性增多:紅細胞增多癥,分為繼發性和原發性(1)繼發性:紅細胞生成素(EPO)增多所致
1)EPO代償性增加
10.2、絕對性增多:10.血氧飽和度減低----組織缺氧----EPO代償性增加---紅細胞增多。可見于嚴重的慢性心肺疾患。病理性EPO代償增加11.血氧飽和度減低----組織缺氧----EPO代償性增加---2)EPO非代償性增加;如腎癌、肝癌、子宮肌瘤、腎盂積水等(2)真性紅細胞增多癥
是一種原因未明的以紅細胞增多為主的骨髓增殖性疾病。紅細胞持續顯著增多,全血總容量增加,白細胞和血小板增多。12.2)EPO非代償性增加;12.(二)紅細胞及血蛋白減少
(1)生理性減少:見于嬰兒出生3個月至15歲前的兒童、妊娠中后期孕婦及老年人等。13.(二)紅細胞及血蛋白減少
(1)生理性減少:見于嬰兒出生3個
(2)病理性減少:見于各種貧血。
貧血(Anemia)單位容積循環血液中紅細胞數、血紅蛋白量及紅細胞比積低于參考值低限。以血紅蛋白為標準。男性:血紅蛋白<120g/L
女性:血紅蛋白<110g/L14.
(2)病理性減少:見于各種貧血。
貧血(Anemia輕度:血紅蛋白<參考值低限-90g/L中度:90-60g/L重度:60-30g/L極重度:<30g/L15.輕度:血紅蛋白<參考值低限-90g/L15.根據病因和發病機制貧血分為三類:
紅細胞生成減少紅細胞破壞過多失血16.根據病因和發病機制16.(三)紅細胞形態改變17.(三)紅細胞形態改變17.病理情況下外周血中常見紅細胞形態異常18.病理情況下外周血中常見紅細胞形態異常18.19.19.20.20.21.21.
簡稱點彩紅細胞,指在瑞氏染色條件下,成熟紅細胞或幼紅細胞的胞質內出現形態不一的藍色點狀物,即核糖核酸(RNA),多見于重金屬中毒,常作為鉛中毒診斷篩選指標。22.簡稱點彩紅細胞,指在瑞氏染色條件下,22.
有核RBC只存在于正常成人骨髓中,見于外周血涂片上即為病理現象。多見于溶貧、急、慢性白血病及紅白血病、骨纖。23.有核RBC只存在于正常成人骨髓中,23.(一)白細胞計數成人(4-10)×109/L新生兒(15-20)×109/L6個月-2歲(11-12)×109/L24.(一)白細胞計數成人(4-10)×109/L24白細胞分類計數25.白細胞分類計數25.五種白細胞正常百分數和絕對值細胞類型百分數(%)絕對值(×109/L)中性粒細胞(N)
中性桿狀核粒細胞(st)0-50.04-0.5
中性分葉核粒細胞(sg)50-702-7嗜酸性粒細胞(E)0.5-50.05-0.5嗜堿性粒細胞(B)0-10-0.1淋巴細胞(L)20-400.8-4單核細胞(M)3-80.12-0.826.五種白細胞正常百分數和絕對值細胞類型百分數(%)絕對值(×1白細胞分類及功能27.白細胞分類及功能27.(二)中性粒細胞N
參考值絕對值桿狀核0%-5%
0.04-0.05×109/L分葉核50%-70%
2-7×109/L28.(二)中性粒細胞N參考值1、中性粒細胞生理性增多29.1、中性粒細胞生理性增多29.(1)急性感染(2)嚴重的組織損傷及大量血細胞破壞(3)急性大出血(4)急性中毒(5)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惡性腫瘤二、中性粒細胞病理性增多30.(1)急性感染二、中性粒細胞病理性增多30.2、中性粒細胞減少(neutropenia)白細胞減少:<4×109/L粒細胞減少癥:<1.5×109/L粒細胞缺乏癥:<0.5×109/L
31.2、中性粒細胞減少(neutropenia)白細胞減少:(1)感染(2)血液系統疾病(3)物理、化學因素損傷(4)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功能亢進(3)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性粒細胞減少病因32.(1)感染中性粒細胞減少病因32.3、中性粒細胞的核象變化核象指中性粒細胞的分葉狀況,它反映粒細胞的成熟程度。正常時,外周血N核以分3葉的居多,桿狀核與分葉核之間的正常比值為1:13。核象變化分為核左移和核右移,可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和預后。33.3、中性粒細胞的核象變化33.
核左移:周圍血中出現不分葉核粒細胞的百分率增高(超過5%)時。見感染、失血、中毒及溶血等核右移:周圍血中出現中性粒細胞5葉以上,百分率超過3%。見巨幼細胞貧血、造血功能衰竭等
34.
核左移:周圍血中出現不分葉核粒細胞的百分率增高(超過5%)
細胞類型末成熟中性粒細胞過渡型分葉核中性粒細胞原粒早幼中幼晚幼桿狀核2葉3葉4葉5葉上分布曲線左移右移明顯左移正常中性粒細胞的核象變化35.細胞類型原粒早幼中幼晚幼桿狀核2葉3葉4葉5葉上中性粒細胞核左移36.中性粒細胞核左移36.中性粒細胞核右移37.中性粒細胞核右移37.4、中性粒細胞形態異常(1)中性粒細胞的中毒性改變:在嚴重傳染病、各種化膿性感染、敗血癥、惡性腫瘤、中毒及大面積燒傷等病理情況下出現細胞大小不均中毒性顆粒空泡形成杜勒小體核變性
38.4、中性粒細胞形態異常(1)中性粒細胞的中毒性改變:38.大小不等:病程較長的化膿性炎癥,N大小懸殊,內毒素作用下骨髓前期細胞發生頓挫不規則分裂所致。39.大小不等:病程較長的化膿性炎癥,N大小懸殊,內毒素作用下骨髓
中毒顆粒:比正常中性顆粒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勻,染色較深,呈黑色或紫黑色。可能為細胞攝取細菌或血漿蛋白后發生變性,也可能是自噬體。40.中毒顆粒:比正常中性顆粒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勻
空泡形成:常為多個。大小不等,亦可在核中出現。被認為細胞脂肪變性或顆粒缺失。41.空泡形成:常為多個。大小不等,亦可在核中出現。被認4、中性粒細胞形態異常(1)中性粒細胞的中毒性改變:在嚴重傳染病、各種化膿性感染、敗血癥、惡性腫瘤、中毒及大面積燒傷等病理情況下出現細胞大小不均中毒性顆粒空泡形成杜勒小體核變性
42.4、中性粒細胞形態異常(1)中性粒細胞的中毒性改變:42.大小不等:病程較長的化膿性炎癥,N大小懸殊,內毒素作用下骨髓前期細胞發生頓挫不規則分裂所致。43.大小不等:病程較長的化膿性炎癥,N大小懸殊,內毒素作用下骨髓
中毒顆粒:比正常中性顆粒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勻,染色較深,呈黑色或紫黑色。可能為細胞攝取細菌或血漿蛋白后發生變性,也可能是自噬體。44.中毒顆粒:比正常中性顆粒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勻
空泡形成:常為多個。大小不等,亦可在核中出現。被認為細胞脂肪變性或顆粒缺失。45.空泡形成:常為多個。大小不等,亦可在核中出現。被認
杜勒小體:局部嗜堿性區域,呈圓形、犁形或云霧狀,界限不清,染成灰藍色,直徑約1~2m。常見于嚴重感染。46.杜勒小體:局部嗜堿性區域,呈圓形、犁形或云霧狀,界
(2)、巨多分葉核中性粒細胞:胞體大,直徑達16~25m,核分葉在5葉以上,甚至在10以上,染色質疏松。常見于巨幼貧、抗代謝藥物治療后。47.(2)、巨多分葉核中性粒細胞:胞體大,直徑達16~
(3)、棒狀小體:紫紅色細桿狀物質,長約1~6m,1條或數條不定。只出現在白血病細胞中,故見到棒狀小體即可確診為白血病。48.(3)、棒狀小體:紫紅色細桿狀物質,長約1~6(三)嗜酸性粒細胞
E
參考值0.5%-5% 絕對值0.05-0.5×109/L49.(三)嗜酸性粒細胞E參考值0.5%-5% 49.1、嗜酸性粒細胞增多過敏性疾病寄生蟲病皮膚病血液病腫瘤傳染病風濕性疾病、高嗜酸性粒細胞綜合征
2、嗜酸性粒細胞減少傷寒,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50.1、嗜酸性粒細胞增多50.(四)嗜堿性粒細胞B
參考值0%-1% 絕對值0-0.1×109/L51.(四)嗜堿性粒細胞B參考值0%-1% 51.嗜堿性粒細胞增多:過敏性疾病血液病惡性腫瘤糖尿病、傳染病52.嗜堿性粒細胞增多:過敏性疾病52.
(五)淋巴細胞L
參考值20%-40% 絕對值0.8-4×109/L53.
(五)淋巴細胞L參考值20%-40% 51、淋巴細胞增高生理性增多兒童期病理性增多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腫瘤性疾病: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傳染病的恢復期移植排斥反應2、淋巴細胞減少應用皮質激素、烷化劑等。54.1、淋巴細胞增高54.異形淋巴細胞
病毒感染或過敏源刺激下,可使淋巴細胞增生,并出現某些形態學變化,稱為異形淋巴細胞。增多見于:病毒感染性疾病最常見、藥物過敏、輸血、血液透析或體外循環術后Ⅰ55.異形淋巴細胞
病毒感染或過敏源刺激下,可使淋
(六)單核細胞
參考值3%-8%
絕對值(0.12-0.8)×109/L
56.(六)單核細胞
參考值3%-8%
絕對值(六)單核細胞病理性增多1、感染:瘧疾、黑熱病、結核病2、血液病:單核細胞白血病3、急性傳染病或急性感染的恢復期57.(六)單核細胞病理性增多1、感染:瘧疾、黑熱病、結核病57.類白血病反應
是指機體對某些刺激因素所產生的類似白血病表現的血象反應。感染及惡性腫瘤急性中毒、外傷、休克急性溶血或出血大面積燒傷過敏及電高輻射58.類白血病反應是指機體對某些刺激因素所產生的類似類白血病與慢性白血病鑒別類白血病反應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病因有原發病無計數及分類<100×109/L>100×109/L嗜酸、嗜堿細胞不增多增多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NAP)積分增高不超過0.10Ph染色體無有59.類白血病與慢性白血病鑒別類白血病反應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病因有原60.60.61.61.重點內容回顧概念:貧血、核左移參考值: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量白細胞計數、白細胞增多及減少臨床意義:有核紅細胞病理性白細胞增多及減少62.重點內容回顧概念:貧血、核左移62.一、名詞解釋:貧血中性粒細胞核左移Auer小體類白血病反應63.一、名詞解釋:63.1、貧血是外周血單位體積中:()A紅細胞數低于正常B紅細胞壓積低于正常C紅細胞、血紅蛋白量低于正常D紅細胞數、血紅蛋白量和紅細胞壓積低于正常E循環血量較正常減少64.1、貧血是外周血單位體積中:()A紅細胞數低于正常2、缺鐵性貧血時紅細胞呈現:()A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B正常細胞正常色素性貧血C大細胞性紅細胞D鐮形RBCE緡錢狀65.2、缺鐵性貧血時紅細胞呈現:()A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3、粒細胞減少癥是指:()
A白細胞總數<4×109/LB中性粒細胞數<0.5×109/LC中性粒細胞數<1.5×109/LD中性粒細胞數<2×109/LE中性粒細胞數<1×109/L66.3、粒細胞減少癥是指:()
A白細胞總數<4×109/4、30歲女性,頭昏乏力2月,發熱3天入院,體查:貧血貌,頸部可捫及黃豆大小淋巴結,胸骨壓痛,肝脾肋下未捫及。血象示Hb50g/LWBC50×109/L,異常細胞0.37Pt74×109/L,骨髓示增生極度活躍,可見Auer小體,最可能的診斷是:()A急性非淋巴細胞性白血病B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敗血癥D缺鐵性貧血E血小板減少癥67.4、30歲女性,頭昏乏力2月,發熱3天入院,體查:貧血貌,A中毒顆粒B嗜酸粒細胞增多C異形淋巴細胞D單核細胞增多E嗜堿粒細胞增多5、支氣管哮喘()6、化膿菌感染()7、流行性出血熱()8、急性感染恢復期()68.A中毒顆粒68.9、以下哪些原因可造成中性粒細胞增多:
A化膿菌感染B急性心梗C急性溶血D消化道大出血E非白血性白血病69.9、以下哪些原因可造成中性粒細胞增多:69.后面內容直接刪除就行資料可以編輯修改使用資料可以編輯修改使用資料僅供參考,實際情況實際分析70.后面內容直接刪除就行70.感謝您的觀看和下載Theusercandemonstrateonaprojectororcomputer,orprintthepresentationandmakeitintoafilmtobeusedinawiderfield71.感謝您的觀看和下載Theusercandemonstr第二章臨床血液學檢測第一節血液一般檢測血液細胞成分檢測即血常規檢測網織紅細胞檢測紅細胞沉降率檢測72.第二章臨床血液學檢測第一節血液一般檢測1.血液常規檢測(bloodroutineTest)
1、血紅蛋白、紅細胞計數、紅細胞平均值和紅細胞形態檢測
2、白細胞計數及分類計數
3、血小板計數、血小板平均值和血小板形態檢測73.血液常規檢測(bloodroutineTest)
紅細胞的生成74.紅細胞的生成3.75.4.76.5.一、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檢測人群參考值血紅蛋白紅細胞數成年男性120~160g/L(4.0~5.5)×1012/L成年女性110~150g/L(3.5~5.0)×1012/L新生兒170~200g/L(6.0~7.0)×1012/L77.一、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檢測參考值血紅蛋白紅細胞數成年男性12(一)紅細胞及血紅蛋白增多
指單位容積血液中紅細胞數及血紅蛋白量高于參考值高限。男性:>6.0×1012
/L血紅蛋白>170g/L
女性:>5.5×1012/L
血紅蛋白>160g/L
78.(一)紅細胞及血紅蛋白增多7.紅細胞增多臨床意義1、相對性增多2、絕對性增多(1)繼發性代償性增加非代償性增加(2)原發性
79.紅細胞增多臨床意義1、相對性增多8.1、相對性增多:因血漿容量減少,使紅細胞容量相對增加。見于嚴重嘔吐、腹瀉、大面積燒傷、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等。80.1、相對性增多:9.2、絕對性增多:紅細胞增多癥,分為繼發性和原發性(1)繼發性:紅細胞生成素(EPO)增多所致
1)EPO代償性增加
81.2、絕對性增多:10.血氧飽和度減低----組織缺氧----EPO代償性增加---紅細胞增多。可見于嚴重的慢性心肺疾患。病理性EPO代償增加82.血氧飽和度減低----組織缺氧----EPO代償性增加---2)EPO非代償性增加;如腎癌、肝癌、子宮肌瘤、腎盂積水等(2)真性紅細胞增多癥
是一種原因未明的以紅細胞增多為主的骨髓增殖性疾病。紅細胞持續顯著增多,全血總容量增加,白細胞和血小板增多。83.2)EPO非代償性增加;12.(二)紅細胞及血蛋白減少
(1)生理性減少:見于嬰兒出生3個月至15歲前的兒童、妊娠中后期孕婦及老年人等。84.(二)紅細胞及血蛋白減少
(1)生理性減少:見于嬰兒出生3個
(2)病理性減少:見于各種貧血。
貧血(Anemia)單位容積循環血液中紅細胞數、血紅蛋白量及紅細胞比積低于參考值低限。以血紅蛋白為標準。男性:血紅蛋白<120g/L
女性:血紅蛋白<110g/L85.
(2)病理性減少:見于各種貧血。
貧血(Anemia輕度:血紅蛋白<參考值低限-90g/L中度:90-60g/L重度:60-30g/L極重度:<30g/L86.輕度:血紅蛋白<參考值低限-90g/L15.根據病因和發病機制貧血分為三類:
紅細胞生成減少紅細胞破壞過多失血87.根據病因和發病機制16.(三)紅細胞形態改變88.(三)紅細胞形態改變17.病理情況下外周血中常見紅細胞形態異常89.病理情況下外周血中常見紅細胞形態異常18.90.19.91.20.92.21.
簡稱點彩紅細胞,指在瑞氏染色條件下,成熟紅細胞或幼紅細胞的胞質內出現形態不一的藍色點狀物,即核糖核酸(RNA),多見于重金屬中毒,常作為鉛中毒診斷篩選指標。93.簡稱點彩紅細胞,指在瑞氏染色條件下,22.
有核RBC只存在于正常成人骨髓中,見于外周血涂片上即為病理現象。多見于溶貧、急、慢性白血病及紅白血病、骨纖。94.有核RBC只存在于正常成人骨髓中,23.(一)白細胞計數成人(4-10)×109/L新生兒(15-20)×109/L6個月-2歲(11-12)×109/L95.(一)白細胞計數成人(4-10)×109/L24白細胞分類計數96.白細胞分類計數25.五種白細胞正常百分數和絕對值細胞類型百分數(%)絕對值(×109/L)中性粒細胞(N)
中性桿狀核粒細胞(st)0-50.04-0.5
中性分葉核粒細胞(sg)50-702-7嗜酸性粒細胞(E)0.5-50.05-0.5嗜堿性粒細胞(B)0-10-0.1淋巴細胞(L)20-400.8-4單核細胞(M)3-80.12-0.897.五種白細胞正常百分數和絕對值細胞類型百分數(%)絕對值(×1白細胞分類及功能98.白細胞分類及功能27.(二)中性粒細胞N
參考值絕對值桿狀核0%-5%
0.04-0.05×109/L分葉核50%-70%
2-7×109/L99.(二)中性粒細胞N參考值1、中性粒細胞生理性增多100.1、中性粒細胞生理性增多29.(1)急性感染(2)嚴重的組織損傷及大量血細胞破壞(3)急性大出血(4)急性中毒(5)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惡性腫瘤二、中性粒細胞病理性增多101.(1)急性感染二、中性粒細胞病理性增多30.2、中性粒細胞減少(neutropenia)白細胞減少:<4×109/L粒細胞減少癥:<1.5×109/L粒細胞缺乏癥:<0.5×109/L
102.2、中性粒細胞減少(neutropenia)白細胞減少:(1)感染(2)血液系統疾病(3)物理、化學因素損傷(4)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功能亢進(3)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性粒細胞減少病因103.(1)感染中性粒細胞減少病因32.3、中性粒細胞的核象變化核象指中性粒細胞的分葉狀況,它反映粒細胞的成熟程度。正常時,外周血N核以分3葉的居多,桿狀核與分葉核之間的正常比值為1:13。核象變化分為核左移和核右移,可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和預后。104.3、中性粒細胞的核象變化33.
核左移:周圍血中出現不分葉核粒細胞的百分率增高(超過5%)時。見感染、失血、中毒及溶血等核右移:周圍血中出現中性粒細胞5葉以上,百分率超過3%。見巨幼細胞貧血、造血功能衰竭等
105.
核左移:周圍血中出現不分葉核粒細胞的百分率增高(超過5%)
細胞類型末成熟中性粒細胞過渡型分葉核中性粒細胞原粒早幼中幼晚幼桿狀核2葉3葉4葉5葉上分布曲線左移右移明顯左移正常中性粒細胞的核象變化106.細胞類型原粒早幼中幼晚幼桿狀核2葉3葉4葉5葉上中性粒細胞核左移107.中性粒細胞核左移36.中性粒細胞核右移108.中性粒細胞核右移37.4、中性粒細胞形態異常(1)中性粒細胞的中毒性改變:在嚴重傳染病、各種化膿性感染、敗血癥、惡性腫瘤、中毒及大面積燒傷等病理情況下出現細胞大小不均中毒性顆粒空泡形成杜勒小體核變性
109.4、中性粒細胞形態異常(1)中性粒細胞的中毒性改變:38.大小不等:病程較長的化膿性炎癥,N大小懸殊,內毒素作用下骨髓前期細胞發生頓挫不規則分裂所致。110.大小不等:病程較長的化膿性炎癥,N大小懸殊,內毒素作用下骨髓
中毒顆粒:比正常中性顆粒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勻,染色較深,呈黑色或紫黑色。可能為細胞攝取細菌或血漿蛋白后發生變性,也可能是自噬體。111.中毒顆粒:比正常中性顆粒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勻
空泡形成:常為多個。大小不等,亦可在核中出現。被認為細胞脂肪變性或顆粒缺失。112.空泡形成:常為多個。大小不等,亦可在核中出現。被認4、中性粒細胞形態異常(1)中性粒細胞的中毒性改變:在嚴重傳染病、各種化膿性感染、敗血癥、惡性腫瘤、中毒及大面積燒傷等病理情況下出現細胞大小不均中毒性顆粒空泡形成杜勒小體核變性
113.4、中性粒細胞形態異常(1)中性粒細胞的中毒性改變:42.大小不等:病程較長的化膿性炎癥,N大小懸殊,內毒素作用下骨髓前期細胞發生頓挫不規則分裂所致。114.大小不等:病程較長的化膿性炎癥,N大小懸殊,內毒素作用下骨髓
中毒顆粒:比正常中性顆粒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勻,染色較深,呈黑色或紫黑色。可能為細胞攝取細菌或血漿蛋白后發生變性,也可能是自噬體。115.中毒顆粒:比正常中性顆粒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勻
空泡形成:常為多個。大小不等,亦可在核中出現。被認為細胞脂肪變性或顆粒缺失。116.空泡形成:常為多個。大小不等,亦可在核中出現。被認
杜勒小體:局部嗜堿性區域,呈圓形、犁形或云霧狀,界限不清,染成灰藍色,直徑約1~2m。常見于嚴重感染。117.杜勒小體:局部嗜堿性區域,呈圓形、犁形或云霧狀,界
(2)、巨多分葉核中性粒細胞:胞體大,直徑達16~25m,核分葉在5葉以上,甚至在10以上,染色質疏松。常見于巨幼貧、抗代謝藥物治療后。118.(2)、巨多分葉核中性粒細胞:胞體大,直徑達16~
(3)、棒狀小體:紫紅色細桿狀物質,長約1~6m,1條或數條不定。只出現在白血病細胞中,故見到棒狀小體即可確診為白血病。119.(3)、棒狀小體:紫紅色細桿狀物質,長約1~6(三)嗜酸性粒細胞
E
參考值0.5%-5% 絕對值0.05-0.5×109/L120.(三)嗜酸性粒細胞E參考值0.5%-5% 49.1、嗜酸性粒細胞增多過敏性疾病寄生蟲病皮膚病血液病腫瘤傳染病風濕性疾病、高嗜酸性粒細胞綜合征
2、嗜酸性粒細胞減少傷寒,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121.1、嗜酸性粒細胞增多50.(四)嗜堿性粒細胞B
參考值0%-1% 絕對值0-0.1×109/L122.(四)嗜堿性粒細胞B參考值0%-1% 51.嗜堿性粒細胞增多:過敏性疾病血液病惡性腫瘤糖尿病、傳染病123.嗜堿性粒細胞增多:過敏性疾病52.
(五)淋巴細胞L
參考值20%-40% 絕對值0.8-4×109/L124.
(五)淋巴細胞L參考值20%-40% 51、淋巴細胞增高生理性增多兒童期病理性增多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腫瘤性疾病: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傳染病的恢復期移植排斥反應2、淋巴細胞減少應用皮質激素、烷化劑等。125.1、淋巴細胞增高54.異形淋巴細胞
病毒感染或過敏源刺激下,可使淋巴細胞增生,并出現某些形態學變化,稱為異形淋巴細胞。增多見于:病毒感染性疾病最常見、藥物過敏、輸血、血液透析或體外循環術后Ⅰ126.異形淋巴細胞
病毒感染或過敏源刺激下,可使淋
(六)單核細胞
參考值3%-8%
絕對值(0.12-0.8)×109/L
127.(六)單核細胞
參考值3%-8%
絕對值(六)單核細胞病理性增多1、感染:瘧疾、黑熱病、結核病2、血液病:單核細胞白血病3、急性傳染病或急性感染的恢復期128.(六)單核細胞病理性增多1、感染:瘧疾、黑熱病、結核病57.類白血病反應
是指機體對某些刺激因素所產生的類似白血病表現的血象反應。感染及惡性腫瘤急性中毒、外傷、休克急性溶血或出血大面積燒傷過敏及電高輻射129.類白血病反應是指機體對某些刺激因素所產生的類似類白血病與慢性白血病鑒別類白血病反應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病因有原發病無計數及分類<100×109/L>100×109/L嗜酸、嗜堿細胞不增多增多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NAP)積分增高不超過0.10Ph染色體無有130.類白血病與慢性白血病鑒別類白血病反應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病因有原131.60.132.61.重點內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科學教科版課件
- 天府新區信息職業學院《大數據與智慧物流》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工程學院《物聯網技術理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藝術職業學院《籃球2》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商業地產租賃合同模板范本
- 嘉應學院《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合同法:合同終止條件與續約規定
- 臺州油漆廠房施工方案
- 2025至2031年中國多功能面波儀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高壓徑向柱塞泵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食堂應急預案管理制度
- 2025年健康管理師考試信息整合試題及答案
- 矮小癥的護理措施
- CISP-PTE培訓課件教學課件
- 2024年襄陽市樊城區城市更新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
- 2025年中國酸奶飲品行業市場深度評估及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 2025年新高考歷史預測模擬試卷黑吉遼蒙卷(含答案解析)
- 新增值稅法的變化要點與實務要領
- 2025年浙江省建筑安全員-A證考試題庫及答案
- 2024年電子商務物流挑戰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高考英語二輪復習專題05 閱讀七選五(練習)(解析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