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讀后感及心得600字5篇_第1頁
《文化苦旅》讀后感及心得600字5篇_第2頁
《文化苦旅》讀后感及心得600字5篇_第3頁
《文化苦旅》讀后感及心得600字5篇_第4頁
《文化苦旅》讀后感及心得600字5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文化苦旅》讀后感及心得600字5篇自從余秋雨先生走遍世界山河,以希奇的視角寫下《文化苦旅》這本書后,引起了全國人民出門旅行的浪潮,可是卻沒有出現其次本《文化苦旅》。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文化苦旅》讀后感及心得600字5篇,希望大家喜歡!

《文化苦旅》讀后感及心得600字篇1

《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先生的蹤跡遍布全球。然而,立中國越遠,思它、念它就越多,看得也越明白。走遍天下,所謂祖國,無怪乎《文化苦旅》是如此直擊人心,如此驚心動魄。

長歌當哭,獻予中國。

以歌召喚,獻予國人。

其實我喜歡《文化苦旅》的原因并非僅僅是我敬重那位與知道那是一本好書,更多的是它帶給我的還有高中的回憶——一個傻乎乎又很愛較勁的小女孩。

它對我的意義就像是人生的一個“逗號〞,看完合上書的那一刻我明白,這是一個過程的暫停和轉向另一個過程的開始。

蘇東坡終究從泥沼中爬出來了,盡管骯臟,精神卻是潔凈的。他在黃州這個小地方真誠地自省,“無情地剝除自己身上每一點異己的成分,哪怕這些成分曾為他帶來過官職、榮譽和名聲。〞這樣的蘇東坡才是真正的蘇東坡,他“成熟于一場災難之后,成熟于滅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窮鄉僻壤,成熟于幾乎沒有人在他身邊的時刻。〞

之后他的詩文,也宛如那被打磨了無數次的美玉,溫潤、厚重、大氣、古樸,成就了一代經典。我想,這樣的蘇東坡,才是我們后世所敬仰的。他并不完全潔凈,他身上還帶著沼澤中的污濁,但他在苦難中脫胎換骨,拋卻了銳氣與輕浮,不搭理周遭的喧囂,不在意他人的指示,真誠而瀟灑,冷漠而冷靜。

《文化苦旅》讀后感及心得600字篇2

看了很久,心里感想良多,但確實不只這樣表達,所以只能說說我的想法,更確切的來說是拼湊雜亂無章的想法,我喜歡有感而發,不喜歡太過造作,或是漫無目的的寫一些東西。那樣很枯萎。

我認為,中國歷史上最沖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

提起中國,首先想起的應當是長城,工程浩大,歷盡無數朝代依舊挺立在地球的幅員上,站遠了看,這個苦難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間修了一條萬里屏障,所以不能無視他的軍事作用以及人類意志力的表現。每每在電視上看到長城都會感覺到它賦予歷史,賦予民族的厚重感。

但說起都江堰,哪是在秦始皇修建長城錢數十年就已經建成的水利工程,雖說它的氣勢遠不如長城來的浩大,但,他卻穩穩當當的服務于四川人民數千年,滋養著這片沃土,造福人類的作用遠遠大于了長城。也是由于有了都江堰才有了諸葛亮,劉備的雄才偉略。也才有了,張飛,關云長,趙子龍的英勇善戰。以及李白。杜甫等詩人的文采。

當寫到初來都江堰看到水利工程時的情景,他以那樣的一種情懷稱贊都江堰的時候,我哭了,真的哭了,我看只能寫到這了,感動的毫無思緒了,也不知道怎樣來表達了,但我很理解作為一個當代的中國文人,心中所掛鏈的,對于當今社會所迷茫的。不俱千辛萬苦的苦苦追尋中國真正文化行為。也很感動和驚嘆描寫古跡所用的詞句。是那么平實而又不失大氣。確實寫不下去了。

《文化苦旅》讀后感及心得600字篇3

《文化苦旅》是一部陳述了許大量多在中國部位人們所重視的地方的書。

道士塔—建于莫高窟。它的所屬者王圓簏即使道士也是歷史中莫高石窟的罪人,是他從外國“冒險家〞手中接過極少的錢物,然后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也是由于他,如今敦煌研究所的專家們之得一次次確如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卷,嘆息一聲后走到放大機前……

敦煌莫高窟的悲劇,只是由于一個道士流浪至此并駐足引起的,由于他的私欲,從而導致外國“冒險者〞以少數的銀元換走我們住過大量的文化遺產,我好恨,恨當時政府官員的腐敗與王圓簏的無知與私欲,從而導致如今我們的可惜。

過去的輝煌早就我們如今的成就,但倘若過去的輝煌被竊取了,那后果將怎么樣……

因老一代創造的奇跡,才造就我們這一輩的高傲,才是我們擺脫令人屈辱發指的歷史。

但如今的我們仍以過去的光芒做明天,那真正的明天在哪里。歷史會倒轉輪回至當時,我們會不會再次面臨屈辱。

這個問題不要問別人,而要問你自己,你是否要為自己的出現創造一份價值或是為他人的路上做點點星光……假使你仍為自己的私欲而奮斗,我要問你,這些東西你有什么用你死后能帶走嗎?有一句形容人的價值及意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文化苦旅》讀后感及心得600字篇4

“烏臺詩案〞是中國文化史上毫無疑問的恥辱,一場由最淺薄的妒忌心編織的鬧劇,卻險些葬送了宋朝江山中最宏偉的詩人,蘇東坡。

被抓的時候,他幾乎完全不知事情的始末。一群小人在這位大詩人尚還悠閑自滿之際,無比牽強地在他的詩文中挑挑揀揀,臆測出一篇“流俗翕然,爭相傳誦,忠義之士,無不憤惋〞的對政府的譏諷,自此輿論在朝廷中大肆曼延,這盆臟水,也終究潑到了木秀于林的蘇東坡頭上,將原本處在青山綠水之間的他,一把拉進了污濁的泥沼。

泥沼中的蘇東坡,睜著一雙茫然的眼睛,聽一群小人將他的詩文狠狠地錯捏,最終完全變了形,面目全非地向他涌來、將他吞噬。這位可愛、高尚而有魅力的詩人面對這邪惡、低賤、粗暴的語言和行為系統,笨拙得說不出話來。

直到他經受不住這日復一日、通宵達旦的連續逼供,直到泥沼的污濁滯塞了他的胸口,蘇東坡只能伸出手去,捧起污泥,澆到他的詩文上去。“于是,他以前的詩中有‘道旁苦李’,是在說自己不被朝廷重視;詩中有‘小人’字樣,是在譏刺當朝大人。〞這樣的黑白顛倒,讓我看了,都覺得寒心。一段無比燦爛的文明,就這樣在骯臟的水中浸了又浸,被洗掉了原本的顏色。

幸好還有良知,幸好還有仗義,幸好那些敢于表露真心、不怕受到牽連的人向皇帝進言,救下了泥沼中奄奄一息的大詩人。也幸得如此,否則這一步之差,會讓整個文化歷史全盤改易,如今的我們,也不可能閱讀到這么多蘇東坡的筆觸了。

《文化苦旅》讀后感及心得600字篇5

時間造就文化的悠久,人類編織文化的魅力,而精神與品質便成就了文化的靈魂。余秋雨用他敏銳的雙眸和獨特的視角,穿越神州大地萬里河山,帶你感受著歷史的深邃。在他的眼里,一切嫵媚的景物都脫下綺麗的衣裳,還復了最初的本真,由于真正的山水不僅僅只是山水,更飽含著人情世故和文化良知。因此,在西天凄艷的晚霞下,我看見了王圓麓,那個敦煌石窟的罪人;在羅池廟里,我看見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旁,我看見了大智大愚的李冰,在天柱山上,我看見了華發蒼然的蘇東坡……

從他的書中,我更讀出了歷史人文其實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它同時擁有嚴肅與幽默的“雙重性格〞。歷史大膽的記錄著人類的一切與自然蛻變,從盤古開天辟地到不可預知的宇宙巨變,這一切的一切都被它悄無聲息的收入囊中,深不可測,令人神往。但它也有輕松愉悅的時刻,《洞庭一角》里有一則關于烏龜的奇事,它每年定時都會爬回家,從另一個角度折射出洞庭湖流域風土人情的光輝。

古人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