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圖書館的發展課件_第1頁
數字圖書館的發展課件_第2頁
數字圖書館的發展課件_第3頁
數字圖書館的發展課件_第4頁
數字圖書館的發展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數字圖書館的發展數字圖書館的發展1. 引言圖書館發展的挑戰:第一,來自科技進步的挑戰。互聯網、計算機及其相關技術的發展正在并將進一步改變圖書館服務的傳統方式。資源數字化、傳輸網絡化、管理自動化、應用個性化、服務知識化成為必然趨勢。第二,來自市場競爭的挑戰。商業性數字圖書館、數據庫服務商的挑戰。第三,來自服務需求的挑戰。獲取信息資源的渠道不斷拓寬,方式更加便捷。提供資源檢索的初級服務被技術系統逐步取代,用戶個性化、高端化的信息需求對圖書館提出了新的挑戰。數字圖書館建設成為應對上述挑戰的主要舉措。1. 引言圖書館發展的挑戰:2. 數字圖書館的關鍵技術文獻數字化與數字資源采集;數據的存儲和管理;數據

2、的發布和傳輸;數字資源服務;系統管理和版權保護。以上五項,既是數字圖書館的基本功能,又是數字圖書館進入實用化的五項關鍵技術。2. 數字圖書館的關鍵技術文獻數字化與數字資源采集;數字圖書館已進入實用階段上世紀90年代后期以來,數字圖書館進入了快速發展與實用階段:其主要標志是數字資源的大量涌現、可獲得性的迅速改善、共建共享的初步實現以及用戶利用數字資源的日益普及。數字圖書館已進入實用階段上世紀90年代后期以來,數字圖書館進3. 數字資源建設的發展3. 數字資源建設的發展文獻掃描文獻掃描掃描后數據加工掃描后數據加工數字資源(續)超星讀秀可提供228萬種中文圖書書目檢索,可閱讀100萬種以上的全文電子

3、書。Google Book Search已有100萬冊英文圖書。CADAL項目已掃描圖書資料107萬冊。CNKI中有中文現刊6642種,中文過刊8764種,全文2485萬篇。目前已有英文電子期刊4萬余種。數字資源(續)超星讀秀可提供228萬種中文圖書書目檢索,可閱數字資源(續)國內碩士博士學位論文已基本數字化。在未來10年左右時間內,國內外館藏的紙質圖書和期刊將幾乎全部被數字化。原生數字資源不斷增長。中國網頁總數已經有84.7億個,年增長率達到89.4% 。網站總字節數已經達到198TB。全世界有網頁數百億,文字容量相當于上億冊圖書。數字資源(續)國內碩士博士學位論文已基本數字化。4. 數字資

4、源存儲技術的發展無論是自建、購置還是網上搜集數字資源,都需要構筑龐大的存儲系統。存儲系統是數字圖書館建設的重要基礎設施和投資重點之一。浙江大學圖書館存儲系統4. 數字資源存儲技術的發展無論是自建、購置還是網上搜集低成本數據的生命周期Create創建Protect保護Access訪問Archive存檔Dispose處置Migrate遷移低成本數據的生命周期Create創建Protect保存儲介質的發展250G移動之星硬盤目前價格900元16GB的U盤(30GB的U盤已上市)存儲介質的發展250G移動之星硬盤目前價格900元目前上市的藍光DVD光盤容量50GB,美國在研究50TB容量的新型DVD光

5、盤目前上市的藍光DVD光盤容量50GB,美國在研究50T未來13年 iPod及類似裝置的存儲能力2019:一年的視頻信息(8,760小時)2019:歷史上的所有商業化音樂2020:歷史上的所有內容(所有媒體)Peter Kaufman: Online digital video, in JISC Digitisation Conference, 2019.07未來13年 iPod及類似裝置的存儲能力5. 電子閱讀技術的發展動態電子閱讀習慣將逐步形成。“數字化移民”(Digital immigrant)與“數字化原居民”(Digital native)。無線網絡與移動閱讀將不斷流行。手持式電子書

6、閱讀設備將逐漸普及。電子紙張和電子墨水技術發展迅速。5. 電子閱讀技術的發展動態電子閱讀習慣將逐步形成。無線網絡無線局域網WLAN,它是利用無線技術所構成的局域網絡,能利用簡單的存取架構讓用戶達到在一定區域內隨意接收信息的理想境界,且價格低廉,已廣泛應用于辦公室、家庭。無線廣域網,如目前的GPRS和CDMA 1X 的無線上網,只要有手機信號的地方都可以上網。由于價格昂貴,用戶群并不廣泛。全球有600多個城市正在建設無線寬帶網。上海計劃在2019年建成“無線城市”。無線網絡無線局域網WLAN,它是利用無線技術所構成的局域網絡到2019年底,中國有5560萬網民在使用無線網。到2019年底,中國有

7、5560萬網民在使用無線網。手持式電子書閱讀設備PDA、智能手機專用電子書閱讀器手持式電子書閱讀設備PDA、智能手機PDA/智能手機PDA/智能手機 iPhone智能手機,2019年6月上市。手機尺寸1156111.6mm 手機重量:135克 使用時間音樂播放16小時、視頻5小時無線數據Wi-Fi 、藍牙V2.0手機屏幕3.5英寸、320480像素、 160dpi攝像頭:200萬像素內存:4GB、8GB iPhone智能手機,2019年6月上市。手機尺寸屏幕尺寸:6.5英寸分辨率:800600顏色:4級灰度存儲器:FLASH 10M重量:190g Sony 電子書閱讀器屏幕尺寸:6.5英寸分辨

8、率:800600顏色:42019年11月26日出版的美國新聞周刊封面 Amazon Kindle電子書閱讀器, 6“ E-ink屏幕,無背光,重量292克。可利用無線網絡下載購書,可供書目9萬冊以上,還包括重要報刊。內置詞典,鏈接維基百科全書。內存容量200冊書,可擴充。充電2小時,可用30小時。售價399美元。2019年11月26日出版的美國新聞周刊封面翰林M型手持閱讀器方正科技-E312手持閱讀器翰林M型手持閱讀器方正科技-E312手持閱讀器數字資源管理平臺客戶端PC無線局域網WiFi/藍牙GPRS/3G移動閱讀將逐步普及數字資源管理平臺客戶端PC無線局域網WiFi/藍牙GPRS/電子墨水

9、公司與LG公司、Philips 公司開發的基于電子墨水技術的電子紙顯示器。電子墨水公司與LG公司、Philips 公司開發的基于電電子紙制作的時鐘電子紙輕薄、分辨率高、無背光,耗電省電子紙制作的手持閱讀器電子紙制作的時鐘電子紙輕薄、分辨率高、無背光,耗電省電子紙制6. Web 2.0與Library 2.0Web 2.0。Web1.0指用戶利用瀏覽器瀏覽網站上的信息,并享受網站提供的各項應用服務。而Web2.0除了具有Web1.0的功能外,還可以由用戶來參與網站的建設和維護。Library 2.0Web2.0Library,即Web2.0的理念與技術在圖書館的應用。 RSS訂閱服務,利用推送技

10、術,共享圖書館新聞、新書報道、新到數字資源等。Blog博客與Podcast播客WIKI維客或維基Tagging標簽與Folksonomy公眾分類6. Web 2.0與Library 2.0Web 2.0。WIKIWIKI是一種多人協作的寫作和建立網站的工具。利用WIKI,任何人都可以編輯網頁。在每個正常顯示的頁面下面都有一個編輯按鈕,點擊這個按鈕就可以編輯頁面。它的語法與HTML相比要容易得多,幾乎與普通寫字板編輯文字差不多,很容易上手。WIKI很適合做百科全書、知識庫、整理某一個領域的知識等知識型站點。幾個分在不同地區的人利用WIKI協同工作可以共同寫一本書。最著名的例子就是Wikipedi

11、a(維基百科全書)/。國內網站:allwiki/上海大學圖書館、廈門大學圖書館率先在國內圖書館應用WIKI技術。WIKIWIKI是一種多人協作的寫作和建立網站的工具。利用W維基百科全書,2019年1月15日正式成立,由維基媒體基金會負責維持。截至2019年11月,英文維基百科已有205萬個條目(32卷本的 大英百科全書 約有12萬個條目) ,每天至少增加1000個條目或文章;而所有252種語言的版本共有條目超過500萬條,其中,中文條目超過15萬條,并以每天200條的速度遞增。有超過10萬人在維基上編寫條目,其中,活躍編寫人員在1萬人以上。據美國自然雜志統計,維基百科的科學類條目的錯誤率與大英

12、百科全書不相上下。 維基百科全書,2019年1月15日正式成立,由維基媒體基數字圖書館的發展課件WIKI(續)如何不發生混亂:在哲學上:“人之初,性本善”。大家來編輯網頁是為了共同參與而非破壞。在技術上:采取一些規范,做到既堅持面向大眾公開參與的原則,又盡量降低參與者眾多所帶來的風險。這些技術和規范包括:保留網頁每一次更動的版本 、鎖定網頁、版本對比、IP禁止等。WIKI(續)如何不發生混亂:Tagging與Folksonomy目前,全世界的網頁總數達數百億個,相當于上億冊圖書的字數。如此膨大并且快速增長著的數字資源如何進行分類、組織和導航?顯然依靠有限的圖書館員或信息導航員是做不到的。用戶參

13、與為解決互聯網信息分類問題提供了一種解決思路。 Tagging(標簽)與Folksonomy(公眾分類)技術便應運而生了。Tagging與Folksonomy目前,全世界的網頁總數達Tagging與Folksonomy(續)Tagging是一種新的組織和管理互聯網信息的方式,是一種普通用戶運用自由定義關鍵字的方式進行協作分類的活動。用戶可以為每篇日志、每個帖子或者每張圖片等添加一個或多個自己認定的Tag(標簽),也可以看到網站上所有使用了相同Tag的內容,由此和他人產生更多的聯系。Tag體現了群體的力量,使得內容之間的相關性和用戶之間的交互性大大增強。Tags便于搜索引擎和基于Tags的分類軟

14、件更好的搜索和分類信息。普通用戶運用Tagging技術進行互聯網內容分類就叫做公眾分類 (Folksonomy)。用戶參與,將大大改善互聯網信息的無序狀態,有利于信息檢索與利用。Tagging與Folksonomy(續)Tagging是一7. 開放訪問(OA)與機構知識庫(IR)學術信息主要是由大學和研究機構產生的;學術信息交付出版商發表時,需要支付出版費用;當大學和研究機構需要利用這些學術信息資源時,還得向出版商支付越來越高昂的成本來采購這些信息。這顯然是不合理的。為了應對學術信息傳播費用昂貴的問題,國際上發起了開放訪問(Open Access)運動。7. 開放訪問(OA)與機構知識庫(IR

15、)學術信息主要是由大2019年12月1日至2日在匈牙利布達佩斯召開了16人的小型會議。會議通過了開放訪問(OA)宣言。目的是促使各學科領域的學術信息通過互聯網自由利用。目前開放訪問學術信息主要有兩部分組成:通過同行評議的開放訪問期刊( Peer-reviewed open-access journals )自存檔(Self-archiving)學術信息2019年12月1日至2日在匈牙利布達佩斯召開了16人的小型開放訪問期刊 Open Access Journals 目前開放訪問的電子期刊已超過1萬種,是圖書館服務的重要資源。瑞典隆德大學(Lund University)圖書館建立了一個開放訪問

16、期刊目錄站點 (DOAJ),該目錄目前收集、整理了經過同行評審的高質量的開放訪問期刊3309種,可獲全文176848篇,已成為開放訪問運動中最有影響的熱點網站之一。(訪問日期:2019.4.7)網址:http:開放訪問期刊 Open Access Journals 目數字圖書館的發展課件自存檔學術信息的長期保存、管理與服務問題人們普遍運用計算機來處理各種信息,使原生數字化資料(Born-digital material)急劇增長。如:已發表或未發表的期刊或會議論文、專著、學位論文、科技報告、教學課件、軟件、數據庫、PPT、聲像資料、動畫、圖片等等,它們通常分散保存于個人計算機上。不利于共享利用

17、;易丟失;在若干年之后,可能不為更新后的硬軟件所支持。如何長期保存、管理和利用這些學術資源,給圖書館提出了新的挑戰。自存檔學術信息的長期保存、管理與服務問題人們普遍運用計算機來解決之道機構知識庫(IR)既然大學和研究機構是學術信息的產生源,而且這些學術信息又分散存儲在研究人員和師生員工、院系或研究所室的計算機上,那么,大學和研究機構便可以將這些分散存儲的學術信息集中起來,構成所謂的機構知識庫(Institutional Repository,IR),再通過校園網甚至通過校際之間的協議,開放訪問或利用(Open Access,OA)這些學術信息資源。這構成了應對學術信息交流費用日益增長挑戰的基本

18、對策。解決之道機構知識庫(IR)既然大學和研究機構是學術信息的應用廣泛的機構知識庫系統DSpace應用廣泛的機構知識庫系統DSpaceDSpace doesCaptures數字資源采集Digital research material in any formats directly from creators Describes數字資源描述Descriptive, technical, rights metadataAssigns persistent identifiersDistributes數字資源發布Searches metadataDelivers via Web, with necessary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