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_第1頁
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_第2頁
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_第3頁
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_第4頁
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3章 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學習目標了解園林各構成要素的類型、功能和作用。掌握園林各構成要素的設計原則與方法。能夠進行園林各構成要素的獨立設計及其綜合設計。第3章 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學習目標第3章 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學習內容3.1 園林地形及設計3.2 園路與園林地面鋪裝設計3.3 園林水體及設計3.4 園林建筑與小品設計3.5 園林植物種植設計第3章 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學習內容3.1 園林地形及設計3.1.1 園林地形的功能3.1.1.1 分隔空間3.1.1.2 控制視線3.1.1.3 影響旅游線路和速度3.1.1.4 改善小氣候3.1.1.5 美學功能3.1.1.6 骨架作用3.1.1.7

2、景觀作用3.1 園林地形及設計3.1.1 園林地形的功能3.1.2 園林地形的主要類型及其景觀特性3.1.2.1 根據地形的形態特征進行分類(1)平坦地形(2)凸地形(3)凹地形3.1.2 園林地形的主要類型及其景觀特性3.1.2.2根據地形的坡度不同進行分類(1)平地:坡度一般為18,以利排水。(2)坡地:指坡度介于8%30%之間的地形.(3)山地:山地指坡度35以上的地形,3.1.2.2根據地形的坡度不同進行分類3.1.3園林地形設計原則3.1.3.1 因地制宜,順應自然3.1.3.2 利用為主,改造為輔3.1.3.3 滿足使用功能要求 3.1.3.4 符合園林工程的要求3.1.3.5 創

3、造園林植物的種植環境3.1.3園林地形設計原則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3.1.4 園林地形的設計方法園林地形設計主要有平地、坡地、堆山、疊石、理水五個方面。3.1.4 園林地形的設計方法3.1.4.1 平地(1)平地造景的特點3.1.4.1 平地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2)平地造景設計。平地要有0.5%2%以上的排水坡度,自然式園林中的平地面積較大時,可有17起伏的緩坡。(2)平地造景設計。平地要有0.5%2%以上的排水坡度,自(3)平地的地面處理。1)土壤地面2)沙石地面3)鋪裝地面4) 植被地面(3)平地的地面處理。3.1.4.2 坡地(1)坡地造景的特點。坡地具有動態的景觀特性 (眺臺

4、、挑臺 ),具有排水問題,斜坡具有創造很好水景(瀑布、溪澗等)的特性。(2)坡地造景設計。 1)緩坡地形(8%10%),疏林草地,觀葉、觀花風景林;面積不大的園林水體(長軸沿等高線)。3.1.4.2 坡地2)中坡地形(10%25%),坡度在12%以上。2)中坡地形(10%25%),坡度在12%以上。3)陡坡地形(25%)3)陡坡地形(25%)3.1.4.3 堆山堆山,又稱掇山、迭山、疊山。3.1.4.3 堆山(1)假山的類型。按堆疊的材料來分,有土山、石山、土石山三類。(2)假山布置要點。1)滿足功能要求。2)園林假山的高度,通常為1030m即可。(1)假山的類型。按堆疊的材料來分,有土山、石

5、山、土石山三類3)根據地形現狀,因地制宜確定山體朝向和位置。4)筑山應主客分明;未山先麓,脈落貫通;山觀四面而異;山水相依,山體最宜東西走向,山居北面,水于南面,山坡南緩北陡。5) 參照山水畫法,師法自然山3)根據地形現狀,因地制宜確定山體朝向和位置。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3.1.4.4 疊石疊石也稱置石或理石,是以山石為材料作獨立或附屬性的造景布置,主要表現山石的個體美,以觀賞為主。疊石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幾種(如圖3-8):3.1.4.4 疊石(1)特置:(2)群置:(3)散置:“攢三聚五”、“散漫理之”的布置形式。(4)人工塑石假山(1)特置: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

6、件3.1.4.5 理水(1)水體的分類。按水體的形式來分:有自然式水體和規則式水體。按水體的狀態來分:有動態水體和靜態水體,3.1.4.5 理水3.2 園路與園林地面鋪裝設計3.2.1 園路的作用園路是園林的骨架和脈絡,是聯系各景區、景點的紐帶,是構成園林景色的重要因素。其功能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3.2 園路與園林地面鋪裝設計3.2.1 園路的作用3.2.1.1 組織交通3.2.1.2 引導游覽3.2.1.3 劃分空間3.2.1.4 構成景觀3.2.1.5 其他功能3.2.1.1 組織交通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3.2.2 園路的分類3.2.2.1 按平面構圖形式分(1)規則式園路(2)自

7、然式園路3.2.2 園路的分類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3.2.2.2 按性質和功能分(1)主干道。指景區中心的道路,從入口通向全園通往各景區,路寬36M,橫坡1%4%,縱坡8%以下,水泥或混凝土為路面材料。中小型綠地一般設置35m,大型綠地一般設置56m,以能通行雙向機動車輛為宜(如圖3-17)。3.2.2.2 按性質和功能分(2)次干道。路寬23M,起到組織景觀的作用天然石塊為路面材料。(2)次干道。路寬23M,起到組織景觀的作用天然石塊為路面(3)游步道。路寬一般1.2m2m(如圖3-19);小徑0.8m1.2m(如圖3-20)。碎石、卵石、磚渣做路面材料。(3)游

8、步道。路寬一般1.2m2m(如圖3-19);小徑0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3.2.2.3 按路面鋪裝材料分(1)整體路面( 2)塊料路面3.2.2.3 按路面鋪裝材料分(3)碎料路面(4)簡易路面(5)特殊型園路(3)碎料路面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3.2.3 園路的設計3.2.3.1 園路規劃設計的原則(1)國路的設計應與園林的總體風格保持一致和協調。(2)交通性從屬于游覽性。(3)園路的布局應主次分明,密度得體在城市公園設計時,道路的比重可控制在公園總面積的1012左右。3.2.3 園路的設計3.2.3.2 園路的布局形式(1)棋盤式園路系統(2)套環式道路系統(3)條帶式園路系統(4)樹

9、枝式園路系統 3.2.3.2 園路的布局形式3.2.3.3 園路設計的要點(1)分清交通性與游覽性。(2)主次分明。(3)因地制宜,整體連貫。(4)園林道路的疏密要求,園林道路的疏密和景區的性質、地形、游人多少有關:3.2.3.3 園路設計的要點(5)園林道路的起伏曲折,園林道路的起伏曲折由地形和景觀空間的組織與使用功能等因素決定的(如圖3-25)。(6)園路交叉口的處理,園路交叉有正交和斜(如圖3-26) 。(7)處理好園路與建筑的關系,靠近道路的建筑一般面向道路,并應有不同程度的后退或形成建筑前廣場(如圖3-27)。(5)園林道路的起伏曲折,園林道路的起伏曲折由地形和景觀空間園林構成要素及

10、設計頁課件(8)臺階、園橋、步石、汀步設計。1)臺階臺階的尺寸標準一般踏面寬b=3038cm,高h=1015cm(如圖3-29)。(8)臺階、園橋、步石、汀步設計。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2)園橋2)園橋3)步石、汀步:是一種非連續的道路形式,一般主要設置在草坪上;設置在水面上稱為汀步,園橋的變異形式,石塊4040cm,間距15cm,高出水面610cm(如圖3-32、3-33)。3)步石、汀步:是一種非連續的道路形式,一般主要設置在草坪上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3.2.4 園林地面鋪裝設計3.2.4.1 園林地面鋪裝風格要求(1)寓意性。(2)裝飾性。3.2.4 園林地面鋪裝設計3.2.4.2

11、 園林地面鋪裝的作用(1)豐富景觀。(2)引導游覽。(3)識別方向。3.2.4.2 園林地面鋪裝的作用3.2.4.3 鋪裝材料(1)定義:(2)常見園林鋪裝材料主要有(如圖3-34):1)現代氣息:麻面花崗石、光面花崗石、廣場磚、大理石;2)古樸氣息:青石、瓦片、紅磚、卵石、水磨石;3.2.4.3 鋪裝材料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3)壓印混凝土:又稱“強化路藝系統”,是在施工階段運用彩色強化劑、彩色脫模劑、無色密封劑等三種化學原料對未硬化的混凝土進行固色、配色和表面強化處理后得到的一種混凝土,其強度優于其它材料的路面,甚至優于一般的混凝土路面;其圖案、色彩的可選擇性強,可以根據需要壓印出各種圖

12、案,產生美觀的視覺效果(如圖3-35)。3)壓印混凝土:又稱“強化路藝系統”,是在施工階段運用彩色強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3.2.4.4 地面鋪裝設計要素(1)質感與色彩。(2)鋪地色彩。3.2.4.4 地面鋪裝設計要素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3)鋪地圖案。(3)鋪地圖案。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和其他材料一起構成圖案時,鵝卵石可以用來堵塞道路的轉角部位。也可以單獨用鵝卵石鋪一些小路(如圖3-40)。和其他材料一起構成圖案時,鵝卵石可以用來堵塞道路的轉角部位。3.3 園林水體及設計3.3.1 園林水體的功能與景觀特性3.3.1.1 園林水體的屬性功能(1)具有調節空氣溫度和濕度的作用,又可

13、溶解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凈化空氣。(2)多數園林水體具有蓄存園內的自然排水,對外灌溉農田的作用,有的又是城市水系的組成部分。(3)園林中的大型水面,可進行水上活動。(4)是水生植物的生長地域,增加綠化面積和園林景色 ,還可結合生產進行水面養魚和滑冰。3.3 園林水體及設計3.3.1 園林水體的功能與景觀特性3.3.1.2 園林水體的景觀功能(1)基底作用。(2)系帶作用。(3)焦點作用。3.3.1.2 園林水體的景觀功能3.3.1.3 園林水體的景觀特性(1)有動有靜。1)靜:(如圖3-41)。2)動:(如圖3-42)。3.3.1.3 園林水體的景觀特性(2)有聲有色。1)聲:瀑布的轟鳴、溪水的

14、潺潺、泉水的叮咚,這些聲響給人以不同的聽覺感受,構成園林空間特色。2)色:水本身無色透明,但它會將周圍的環境色彩映入其中,還可以結合人工燈光,豐富色彩的變化(如圖3-43)(3)擴大空間。園林中的水面可通過“映借”將周圍的空間環境映入水中,形成另一層天地,使人感到視域擴大(如圖3-44)。(2)有聲有色。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3.3.2 園林水體的主要類型3.3.2.1 按水流的狀態分類(1)靜態水體。靜態水體反映出倒影,微波瀲滟的水光給人們明潔、清寧、開朗或幽深的感受。(2)動態水體。水景有湍急的溪流、噴涌的水柱、水花或瀑布等,給人們歡快清新、變幻多彩的感受。3.3.2 園林水體的主要類型

15、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3.3.2.2 按園林水體的布局形式分類(1)規則式水體。(2)自然式水體。3.3.2.2 按園林水體的布局形式分類(3)混合式水體。(3)混合式水體。3.3.3 園林水體的表現形式3.3.3.1 集中式(1)全園以水面為中心。沿水面周圍環列建筑和山地,形成一種向心、內聚的格局。(2)水面集中于園的一側,形成山環水抱或山水各半的格局。3.3.3 園林水體的表現形式3.3.3.2 分散式將水面分割、分散成若干個小塊狀、條狀,彼此明通或暗通,可以形成各自獨立的小空間,空間之間采取實隔或虛隔。3.3.3.2 分散式3.3.4 水體景觀構成的有關要素3.3.4.1 島位于水中的

16、塊狀陸地。 3.3.4.2 堤是將大水面分隔成不同景區的帶狀陸地。3.3.4.3 橋與汀步可使水面隔而不斷。3.3.4 水體景觀構成的有關要素3.3.4.4 水岸與水景的效果關系密切。3.3.4.5 水井是古老的取水方式。3.3.4.6 溪、澗在自然環境中是由山間至山麓、集山上的地表水或泉水而成。溪:淺、緩、闊;澗:深、急、狹。3.3.4.4 水岸3.3.5 水景設計原則3.3.5.1 滿足功能性要求(1)觀賞功能。(2)娛樂功能。(3)小氣候的調節功能。3.3.5 水景設計原則3.3.5.2 環境的整體性要求水景是工程技術與藝術設計結合的產品,它可以是一個獨立的作品。但是一個好的水景作品,必

17、須要根據它所處的環境氛圍、建筑功能要求進行設計,并要和建筑園林設計的風格協調統一。3.3.5.2 環境的整體性要求3.3.5.3 技術保障可靠水景設計分為幾個專業:土建結構(池體及表面裝飾);給排水(管道閥門、噴頭水泵);電氣(燈光、水泵控制);水質的控制。各專業都要注意實施技術的可靠性,為統一的水景效果服務。3.3.5.3 技術保障可靠3.3.5.4 運行的經濟性在總體設計中,不僅要考慮最佳效果,同時也要考慮系統運行的經濟性。3.3.6 各類水景設計水景的設計是景觀設計的難點,它需要根據園林的不同性質、功能和要求,結合水體周圍的其它園林要素,綜合考慮工程技術、景觀的需要等來確定水體在園林中的

18、體量大小和布局形式。3.3.5.4 運行的經濟性3.3.6.1 靜水設計(1)水池設計。水池指陸地表面凹陷蓄水的地段,一般面積不大,水體較淺。水池屬于靜水,面積可大可小,形狀可方可園。3.3.6.1 靜水設計1)水池的類型: 規則式水池:用于規則式園林中,水體的外形輪廓為有規律的直線或曲線閉合而成幾何形。 自然式水池:其外形輪廓由無規律的曲線組成,設計水體的岸線應該以平滑流暢的曲線為主,體現水的流暢柔美。1)水池的類型: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2)水池的設計:是注重形輪廓的設計(如圖3-52、3-53); 是與環境的有機結合也是水池設計的一個重點。2)水池的設計: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2)

19、湖的設計湖是指陸地上面積較大的水洼地。也屬于靜水,常用作園林構圖之中心,同水池一樣,可以獲取倒影,擴展空間。設計要點:湖體輪廓,島、橋、礁等分隔形成水體景觀。(2)湖的設計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3.3.6.2 動水設計(1)溪、澗。1)人們習慣上將從山谷中流出來的小股水流稱為溪流。溪:淺、緩、闊;澗:深、急、狹。2)溪、澗的設計:在平面設計上,應蜿蜒曲折,有分有合,有收有放,構成大小不同的水面或寬窄各異的河流。在立面設計上,隨地形變化,形成不同高差的跌水。3.3.6.2 動水設計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2)河流河是祖國大地的動脈,著名的長江、黃河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源地。(3)瀑布設計。1)

20、瀑布:指從山體的堅硬巖石或河溪(湖泊)的水道突然降落的地方,近乎垂直下的水體。(2)河流2)瀑布的設計。 瀑布構成部分:上游水流、落水口、瀑身、受水潭、下游泄水。 瀑布設計:通過水泵來設計水量,設定落水口大小,形成預期瀑布景觀。 瀑布的分類:按形象勢態分:直落式、疊落式、散落式、水簾式、薄膜式、噴射式;按大小分:寬瀑、細瀑、高瀑、短瀑、澗瀑。2)瀑布的設計。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4)噴泉噴泉是將水向上噴射形成的一種景觀,也屬于動水。1)噴泉的設計: 噴泉形式:直射形、編織形、集射形、放射行、散射型、鼓泡形、混合形,球形等。(4)噴泉 人工噴泉:水池噴水、旱池噴水、淺池噴水、舞臺噴水、自然噴

21、水、水幕影像等。 噴泉設計:做好噴泉與周圍環境的協調、合理使用噴泉水體景觀。 人工噴泉:水池噴水、旱池噴水、淺池噴水、舞臺噴水、自然噴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3.3.7 水岸的處理 3.3.7.1 自然式水岸(1)自然式水岸定義。通過使用植物或植物與土木工程和非生命植物材料的結合,減輕坡面及坡腳的不穩定性和侵蝕,恢復為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流特點的可滲透性的駁岸,3.3.7 水岸的處理 3.3.7.1 自然式水岸(2)自然水岸特點1)緩解內澇、補枯、調節水位;2)增強水體的自凈作用;3)促進水陸生態系統平衡。(2)自然水岸特點(3)自然水岸的分類1)原始緩坡型自然水岸2)砌塊型自然水岸(4)自然

22、駁岸做法在空間允許的情況下,河岸最好不要設計成筆直直立型混凝土護岸,適當運用塊石、鵝卵石、木樁等營造一個岸線曲折,岸坡起伏的形態。(3)自然水岸的分類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3.3.7.2 規則式水岸(1)規則式水岸,以石、磚、砼預制塊砌筑成整形岸壁。(2)人工駁岸分類:垂直駁岸,緩坡駁岸,階梯駁岸,帶平臺的駁岸,緩坡、階梯復合駁岸(如圖3-62)。 3.3.7.2 規則式水岸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3.3.7.3 水岸的處理(1)山石駁岸應有堅實的基礎,尤其是北方寒冷地區要防止凍脹。(2)自然式駁岸線要富于變化,但曲折要有目的,不宜過碎,較小的水面。3.3.7.3 水岸的處理(3)在建筑臨水

23、處可凸出數塊疊石和灌木,打破水岸的單調感。(4)水面寬闊的水岸,靠水邊建筑附近可結合基礎設施砌筑規則式駁岸,其余水岸為自然式。(3)在建筑臨水處可凸出數塊疊石和灌木,打破水岸的單調感。5)利用自然水系的水體,須設有進、出水口和閘門,控制水位。水深一般1.5米,最淺0.5米。進、出水口宜隱不宜露。(6)栽植水生植物時,設栽植床。(7)硬底人工水體的近岸2.0米范圍內的水深不得大于0.7米,達不到應設護欄。無護欄的園橋、汀步。附近2.0米范圍內的水深不大于0.5米。5)利用自然水系的水體,須設有進、出水口和閘門,控制水位。水3.3.7.4 水岸設計(1)自然式水岸計(如圖3-6366)(2)規則式

24、水岸計(如圖3-67)3.3.7.4 水岸設計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3.4 園林建筑與小品設計3.4.1 園林建筑的功能3.4.1.1 園林建筑的功能和作用(1)園林建筑的使用功能1)服務建筑:為游人提供一定的服務;2)專用建筑:如展覽館,展覽專用;3)休息建筑:為游人提供一定休息場所;如亭,提供納涼、避雨場所、觀賞等臨時休息場所。3.4 園林建筑與小品設計3.4.1 園林建筑的功能(2)園林建筑的造景作用:點景、觀景、劃分空間、組織游覽路線(2)園林建筑的造景作用:點景、觀景、劃分空間、組織游覽路線3.4.1.2 園林小品的功能和作用(1)園林小品的使用功能。1)服

25、務小品:燈柱、垃圾箱,具有服務功能;2)休息小品:圓桌、圓凳,提供休息功能;3)管理小品:圍墻、欄桿,具有安全防護作用;4)宣傳小品:宣傳廊、標志牌,宣傳科普教育。3.4.1.2 園林小品的功能和作用(2)園林小品的造景作用。1)組景:組織景觀,分隔空間,景墻(如圖3-70);2)服務功能:燈柱、垃圾箱等;3)烘托主景:作配景烘托主景(建筑)(如圖3-71);4)作為主景:園橋、雕塑(局部景觀主景)(如圖3-72);5)裝飾作用:裝飾性強、增強空間感染力(如圖3-73)(2)園林小品的造景作用。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3.4.2園林建筑的類型3.4.2.1 服務類為游人提供一定的服務,兼有一定

26、的觀賞作用。如:攝影部、小賣部、茶室、餐廳、廁所等。3.4.2.2 休息類也叫游憩性建筑,主要指具有較強公共游憩功能和觀賞作用的建筑。如:亭、臺、樓、閣、榭、廊、塔等。3.4.2園林建筑的類型3.4.2.3 專用建筑指使用功能較為單一,為滿足某些功能而專門設計的建筑。如:辦公室、博物館、陳列室、倉庫等。3.4.2.4 園林建筑小品指具有一定使用功能和裝飾作用的建筑構筑物。如:欄桿、花架、園墻、園椅、圓燈、門洞、指示牌、雕塑、園橋、垃圾箱等(如圖3-74)。 3.4.2.3 專用建筑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3.4.3 園林建筑的設計原則3.4.3.1 實用性原則3.4.3.2 經濟性原則3.4.

27、3.3 美觀性原則3.4.3 園林建筑的設計原則3.4.4 園林建筑小品創作技巧要求3.4.4.1 巧于立意3.4.4.2 注重尺度比例3.4.4.3 色彩與質感是環境小品內涵體現的保障3.4.4 園林建筑小品創作技巧要求3.4.5 主要園林建筑、小品的設計3.4.5.1 亭的設計(1)亭的分類1)按平面形態分類:三角形亭、四角形亭、五角形亭、正六邊形亭、正八邊形亭、扇形亭、圓形亭、矩形亭等。3.4.5 主要園林建筑、小品的設計2)按亭頂形式分類:根據亭頂形式的不同,休息亭主要分為攢尖頂(角攢、圓攢)亭、歇山頂亭、卷棚頂亭、懸山頂亭、硬山頂亭、開口頂亭、單檐與重檐的組合亭等。2)按亭頂形式分類

28、:根據亭頂形式的不同,休息亭主要分為攢尖頂3)按材料分類:按材料分,休息亭主要分為木亭、石亭、竹亭、茅草亭、磚亭、仿竹亭、樹皮亭、鋼筋混凝土結構亭、鋼結構亭、玻璃亭、膜結構亭等。3)按材料分類:按材料分,休息亭主要分為木亭、石亭、竹亭、茅(2)亭的設計要點。1)亭的造型:2)亭的體量:3)亭的比例:4)亭的裝飾:(2)亭的設計要點。(3)園亭的設計場所及方法1)山地建亭:2)平地建亭:3)臨水建亭:4)亭與植物結合:亭旁種植植物應有疏有密,要有一定的欣賞、活動空間(如圖3-78)5)亭與建筑的結合:亭與建筑相連,亭與建筑分離,自成一個獨立的單體(如圖3-79)(3)園亭的設計場所及方法園林構成

29、要素及設計頁課件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3.4.5.2 廊的設計廊是帶形的室內道路。游人在廊內可走、可停、可望,并能遮陰避雨。3.4.5.2 廊的設計(1)廊的分類1)按平面形式分:根據平面形式的不同,廊主要分為直廊(如圖3-83)、曲廊(如圖3-84)、爬山廊、抄手廊、回廊等。 (1)廊的分類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2)按結構形式分:根據結構形式的不同,廊主要分為: 空廊: 復廊:2)按結構形式分:根據結構形式的不同,廊主要分為: 雙層廊: 單支柱式廊 暖廊: 雙層廊: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3.4.5.3 花架設計花架又稱為綠廊、涼棚,由立柱和頂部構筑物的形式構成,是能使藤蔓類植物攀緣并覆

30、蓋的環境小品設施。花架可作遮陰休息之用,又可點綴園景,所以花架是最接近于自然的景觀小品。3.4.5.3 花架設計(1)概念:花架是指攀援植物的棚架,是建筑與植物結合的構筑物,因而與自然環境易于協調。(2)花架位置:花架的位置選擇較靈活公園隅角、水邊、園路一側、道路轉彎處、建筑旁邊等。(3)花架形式:單片式、獨立式、直廊式、組合式等。(4)花架的功能:組織空間、構成景觀、遮陽休息(如圖3-93)(1)概念:花架是指攀援植物的棚架,是建筑與植物結合的構筑物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3.4.5.4 水榭榭是一種臨水的建筑物。目前園林中的榭多居水邊,沿岸形挑出水面一部分,或有平臺挑出,設美人靠、桌椅,供

31、品茶觀水景,所以向水的一面應是開敞空間,靠陸地的一側可以是閉鎖空間,也可以是用花地或草地構成的開敞空間。水榭的形式:一面臨水、兩面臨水、三面臨水、四面臨水(如圖3-96)。3.4.5.4 水榭3.4.5.5 船舫舫也稱不系舟、旱船。是依照船的造型在園林湖泊中建造的一種船形建筑物。大部分深入水中的舫式建筑。沿水觀景的目的與水榭相同,但在視野的擴展上和室內外空間的變化上更勝一籌(如圖3-97)。3.4.5.5 船舫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3.4.5.6 園椅、園凳(1)功能:就坐休息、欣賞周圍景物、裝飾小品,點綴園林環境。(2)設計要點:選擇在需要休息的地段;園林景致布局上以及各種活動場所的需要;

32、要考慮地區的氣候特色及不同季節的需要(夏能遮蔭、通風,冬能避風,曬太陽等)。3.4.5.6 園椅、園凳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3.4.5.7 園燈(1)功能:照明、點綴、裝飾,烘托氣氛,點綴組景、指示和引導游人、強調特定景觀(噴泉、雕塑、建筑圖案)、突出組景重點等作用。 (2)造型要求:造型應與環境相協調,結合環境;賦予一定的寓意,成為富有情趣的園林建筑小品。3.4.5.7 園燈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2.4.5.8 景墻、漏窗、門洞(1)功能1)景墻功能:造景,圍護、限定范圍和裝飾環境。2)漏窗、門洞:采光、交通,分隔聯系兩個空間,組織游覽路線,構成框景、對景,同時也起著裝飾各種墻面,使墻垣

33、造型生動優美,使園林空間通透、富有層次。 2.4.5.8 景墻、漏窗、門洞(2)設計要求:造型要完整、構圖要統一、形象應與環境協調一致;造型根據取材和斷面的不同,有高矮、曲折、虛實、光滑、粗糙、有檐與無檐等。與周圍環境協調統一,要借助周圍的花草、樹木、山石、水池等為陪襯(如圖3-101)。(2)設計要求:造型要完整、構圖要統一、形象應與環境協調一致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3.4.5.9 其它建筑小品設計(1)雕塑小品設計雕塑泛指帶有塑造、雕琢的物體形象,并具有一定的三度空間和可觀性。(2)指示牌、標志牌的設計帶有指示或標志性質的牌匾,形式活潑、內容豐富(如圖3-103、3-104)。3.4.5

34、.9 其它建筑小品設計(3)垃圾箱設計。精美的藝術品都會在微妙處體現其人性化的一面,好的景觀也不會回避人在生活上的某種需要。(3)垃圾箱設計。精美的藝術品都會在微妙處體現其人性化的一面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3.5 園林植物種植設計3.5.1 植物在園林中的景觀效應與功能3.5.1.1 園林植物的生態作用(1)創造舒適小氣候(2)保持水土(3)阻擋風沙3.5 園林植物種植設計3.5.1 植物在園林中的景觀效應與3.5.1.2 園林植物的觀賞作用(1)種類豐富:喬、灌、花卉、地被、草坪等;(2)觀賞功能:觀形、觀花、觀葉、觀果、觀枝;(3)擬人性格:“松、竹、梅” 喻為“

35、歲寒三友”;(4)植物群體季相景觀:春天從化燦爛,秋天層林盡染;3.5.1.2 園林植物的觀賞作用3.5.1.3 園林植物的造景功能(1)單獨為主景進行造景。如孤植樹。(2)做其他要素的背景,突出主景。(3)利用植物阻擋視線,分隔空間,增強空間感。(4)利用植物引導視線,形成框、漏、夾景。(5)利用植物柔化建筑生硬的線條。(6)利用植物創造一定的園林意境。如,紀念性陵園種植松柏,表示烈士精神長青長存。3.5.1.3 園林植物的造景功能3.5.2 園林植物的類型與特點3.5.2.1 按植物的生態習性分(1)喬木類。(2)灌木類。(3)地被植物類。(4)草地類。(5)草本花卉類。3.5.2 園林植

36、物的類型與特點(6)蔓藤植物類。(7)水生植物類。(8)椰子類植物。(9)其他蕨類植物、苔蘚植物、多肉植物(6)蔓藤植物類。3.5.2.2 按植物的樹冠形態分按照植物樹冠形態,主要有一下幾種類型(如圖2-106):(1)圓柱形;(2)水平展開形;(3)圓錐形;(4)垂枝形;(5)圓球形(6)風致形。 3.5.2.2 按植物的樹冠形態分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3.5.3 園林植物種植設計類型3.5.3.1 根據園林植物應用類型分類(1)樹木種植設計。(2)花草種植設計。(3)蕨類與苔蘚植物設計。3.5.3 園林植物種植設計類型3.5.3.2 按植物生境分類(1)陸地種植設計1)山地,宜用喬木造林

37、;2)坡地,多種植灌木叢、樹木地被或草坡地等;3)平地,宜做花壇、草坪、花境、樹叢、樹林等。(2)水體種植設計。利用水生植物打破水面的平靜和單調,增添水面情趣,豐富園林水體景觀內容。3.5.3.2 按植物生境分類3.5.3.3 按植物應用空間環境分類(1)戶外綠地種植設計。是園林種植設計的主要類型,一般面積較大,植物種類比較豐富,以創造穩定持久的植物自然生態群落為主。(2)室內庭園種植設計。多用于大型公共建筑等室內環境布置。須考慮空間、土壤、陽光、空氣等環境因子對植物景觀的限制。(3)屋頂種植設計。非游憩性綠化種植和屋頂花園。3.5.3.3 按植物應用空間環境分類3.5.4 園林植物種植設計的

38、一般原則3.5.4.1 符合園林綠地的性質和功能要求3.5.4.2 考慮園林藝術的需要3.5.4.3 選擇適合的植物種類,滿足植物生態要求適地適樹3.5.4.4 種植的密度和搭配3.5.4 園林植物種植設計的一般原則3.5.5 園林植物種植設計的形式與方法3.5.5.1 園林植物種植設計基本形式(1)規則式:是指園林植物成行成列等距離排列種植,或做有規則的簡單重復,或具規整形狀。(2)自然式:植物景觀的布置沒有明顯的軸線,各種植物的分布自由變化,沒有一定的規律性。3.5.5 園林植物種植設計的形式與方法(3)混合式:是規則式與自然式相結合的形式。它吸取規則式和自然式的優點,既整潔清新、色彩明快

39、的整體效果,又有豐富多彩、變化無窮的自然景色;既有自然美,又有人工美。(3)混合式:是規則式與自然式相結合的形式。它吸取規則式和自3.5.5.2 園林植物種植設計方法(1)喬木的種植設計。1)孤植。是指喬、灌木的孤立種植方式,也叫孤立樹。3.5.5.2 園林植物種植設計方法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2)對植。兩株樹按照一定的軸線關系相互對稱均衡或不對稱均衡的栽植。對植的目的是強調園林、建筑、廣場的入口,對植永遠以配景的地位出現(如圖3-108)。2)對植。兩株樹按照一定的軸線關系相互對稱均衡或不對稱均衡的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 對稱栽植:常用在規則式構圖中,是利用同兩株同種同齡的樹木對稱栽植在

40、入口旁(如圖3-109) 非對稱栽植:多用在自然式構圖中,運用不對稱均衡原理,軸線兩邊的樹木在色彩、體形大小上有差異,但在軸線兩邊須取得均衡。 對稱栽植:常用在規則式構圖中,是利用同兩株同種同齡的樹木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3)行列式栽植。是指喬灌木按一定的株距成行成排的栽植。是規則式的種植方式,形式上景觀整齊一致,氣勢雄偉。3)行列式栽植。是指喬灌木按一定的株距成行成排的栽植。是規則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4)叢植。叢植是由二株到十幾株的喬木或喬灌木組合種植的類型。主要用于自然式園林中。 二株叢植三株樹叢四株樹叢五株樹叢4)叢植。叢植是由二株到十幾株的喬木或喬灌木組合種植的類型。園林構成要素

41、及設計頁課件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5)群植是指由幾十株樹木組合種植的一種配植樹形式。組成樹群的樹木株數一般在2030株。5)群植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6)林植。凡成片、成塊大量栽植喬灌木,構成林地或森林景觀的稱為林植或樹林。7)林帶。樹群的長軸與短軸之比達到41以上便成為自然式林帶。它屬于連續的風景構圖。6)林植。凡成片、成塊大量栽植喬灌木,構成林地或森林景觀的稱園林構成要素及設計頁課件(2)灌木的種植設計灌木的種植設計主要是綠籬和綠墻。凡是由灌木或小喬木以近距離的株行距密植,栽成單行或雙行,緊密結合的規則的種植形式,稱為綠籬或綠墻。(2)灌木的種植設計1)綠籬及綠

42、墻的類型 根據高度可分:綠墻:高度在人眼以上,通常在160cm以上人的視線不能通過;高籬:高度在120160cm,人不能過,視線可過;中籬:高度在50120cm,人能過,但費勁;矮籬:高度在50cm以下。 1)綠籬及綠墻的類型 根據功能要求與觀賞要求可分:常綠綠籬、花籬、觀果籬、刺籬、落葉籬、蔓籬與編籬等。 根據功能要求與觀賞要求可分:常綠綠籬、花籬、觀果籬、刺籬2)綠籬的作用與功能(如圖3-120)2)綠籬的作用與功能(如圖3-120)(3)草本花卉的種植設計花卉在園林中的應用是根據園林綠地的規劃布局及園林風格而定的。1)草本花卉種植布置方式: 花卉的規則式布置:花壇、花池或花臺、花壇群以及帶狀花壇等; 花卉的自然式布置:假山花臺、花鏡、花叢、花群和花池等。(3)草本花卉的種植設計2)草本花卉種植設計花壇。指在具有一定幾何形輪廓植床內,種植各種不同色彩的觀賞植物,構成華麗色彩或精美圖案的一種花卉種植類型。花壇主要類型有以下幾種:2)草本花卉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