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建筑史 參考_第1頁
近現代建筑史 參考_第2頁
近現代建筑史 參考_第3頁
近現代建筑史 參考_第4頁
近現代建筑史 參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多立克、愛奧尼、科林思三柱式兩種主要柱式比較 名稱DoricIonic 地區 西西里,農業為主,寡頭制城邦 小亞細亞,手、商業為主,奴隸主、自由民民主城邦 性格 強有力、粗壯的、壓抑的 精巧的、清秀、修長、柔美、輕快的 材料 粗糙的石灰石 細紋的大理石 特征 1.柱身:沒有柱礎、拔地而起、收 分、卷殺明顯、柱身斷面 成尖角,20道凹槽、柱身粗2.柱頭:倒置的圓錐臺3.臺基:三層樸素的臺基4.細長比:D:H=1:5.55.755.檐厚h/36.開間小1.21.5D7.線腳少高浮雕、強調體積感 1.柱身:有著富于彈性的柱礎、收分、卷殺不明顯、柱身斷面成圓角,多為24道槽2.柱頭:兩個柔軟的卷渦3

2、.臺基:比較自由4.細長比:D:H=1:9105.檐厚h/46.開間大2D7.線腳多淺浮雕、強調線條 象征 男性 女性 衛城布局特點:群體布局體現對立統一的構圖原則,根據祭祀慶典活動的路線,不對稱,自由活潑的布局方式,建筑安排順應地勢,主次分明,以雅典娜像作為構圖中心,延邊布置建筑,照顧了山上山下觀賞;突破了小城邦國家和地域局限,綜合了多立克和愛奧尼藝術。 羅 馬 與 希 臘 柱 式 比 較十字拱(Cross Vault)用兩個等跨筒拱在平面上胡成直角相貫,以覆蓋方形平面的空間,這樣可取消承重墻,僅四角共四個支點即可支承十字拱頂,使空間開放,結構重量減輕。筒形拱(Barrel Vault)覆蓋

3、平面為長方形的內部空間的拱頂,半圓形,單向的即稱筒拱,與筒拱走向平行的兩側墻為承重墻 中央的穹頂和它四面的筒形拱成等臂的十字的教堂,它使教堂內部空間得以最大限度的擴大 代表建筑:圣馬可教堂透視門:基督教時期教堂墻垣很厚,以致門窗洞很深,為了減輕建筑的沉重感,將門旁的墻壁作成一排排鋸齒形裝飾,得名透視門。 古典復興建筑1、古典復興建筑: 十八世紀60年代到十九世紀流行于歐美一些國家的,采用嚴謹的古希臘、古羅馬形式的建筑,又稱新古典主義建筑 。 2、興起原因: (1)人們受啟蒙運動的思想影響,崇尚古代希臘、羅馬文化。在建筑方面,古羅馬的廣場、凱旋門和記功柱等紀念性建筑成為效法的榜樣。 (2)當時的

4、考古學取得了很多的成績,古希臘、羅馬建筑藝術珍品大量出土,為這種思想的實現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3、采用古典復興建筑風格的建筑類型: 主要是國會、法院、銀行、交易所、博物館、劇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紀念性建筑。這種建筑風格對一般的住宅、教堂、學校等影響不大。建筑流派:4、概況 (1)法國: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法國是古典復興建筑活動的中心。法國大革命前的巴黎萬神廟這樣的古典建筑,拿破侖時代的雄師凱旋門、馬德蘭教堂等都是古羅馬建筑式樣的翻版。(2)英國、德國:以希臘復興建筑形式為主,典型實例為愛丁堡中學、倫敦的不列顛博物館等,德國柏林的勃蘭登堡門(以雅典衛城的山門為藍本),申克爾設計的柏林宮廷劇院和

5、阿爾塔斯博物館也都是復興希臘建筑形式的;(3) 美國:獨立以前,建筑造型為“殖民時期風格”。獨立以后,美國資產階級借助于希臘、羅馬的古典建筑來表現民主、自由、光榮和獨立,古典復興建筑盛極一時。美國國會大廈(仿照巴黎萬神廟,極力表現雄偉,強調紀念性)。希臘建筑形式在美國的紀念性建筑和公共建筑中也比較流行,華盛頓的林肯紀念堂即為一例。折衷主義建筑:十九世紀上半葉至二十世紀初,在歐美一些國家流行的一種建筑風格。特點:折衷主義建筑師任意模仿歷史上各種建筑風格,或自由組合各種建筑形式,他們不講求固定的法式,只講求比例均衡,注重純形式美。興起原因:隨著社會的發展,需要有豐富多樣的建筑來滿足各種不同的要求。

6、在 十九世紀,交通的便利,考古學的進展,出版事業的發達,加上攝影技術的發明,都有助于人們認識和掌握以往各個時代和各個地區的建筑遺產。于是出現了希臘、羅馬、拜占廷、中世紀、文藝復興和東方情調的建筑在許多城市中紛然雜陳的局面。折衷主義建筑流行地域:在十九世紀中葉以法國最為典型,巴黎高等藝術學院是當時傳播折衷主義藝術和建筑的中心 。而在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期,則以美國最為突出。評價:總的來說,折衷主義建筑思潮依然是保守的,沒有按照當時不斷出現的新建筑材料和新建筑技術去創造與之相適應的新建筑形式。代表作:巴黎歌劇院 羅馬伊曼紐爾二世紀念建筑 巴黎的圣心教堂浪漫主義建筑:18世紀下半葉到19世紀下半葉

7、,歐美一些國家在文學藝術中的浪漫主義思潮影響下流行的一種建筑風格。 特點:浪漫主義在藝術上強調個性,提倡自然主義,主張用中世紀的藝術風格與學院派的古典主義藝術相抗衡。這種思潮在建筑上表現為追求超塵脫俗的趣味和異國情調。發展過程:(1)十八世紀60年代十九世紀30年代 ,第一階段,又稱先浪漫主義。出現了中世紀城堡式的府邸,甚至東方式的建筑小品。(2)十九世紀3070年代,浪漫主義建筑的第二階段,它已發展成為一種建筑創作潮流。由于追求中世紀的哥特式建筑風格,又稱為哥特復興建筑。浪漫主義建筑代表作: 英國是浪漫主義的發源地,最著名的建筑作品是英國議會大廈、倫敦的圣吉爾斯教堂和曼徹斯特市政廳等。建筑類型: 主要限于教堂、大學、市政廳等。流行范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