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病史回顧患兒,女,2個月,因“反復腹瀉1月余”于20091219入院。現病史:緣患兒于2009年11月初開始出現腹瀉,解蛋花樣大便,每日78,每次量少,無粘液膿血,無腥臭氣味,無伴發熱嘔吐等,11月13日于芳村區婦幼保健院就診,查大便常規提示白細胞1825個/HP,紅細胞01個/HP,輪狀病毒陰性,給予思密達、頭孢克肟等治療,腹瀉癥狀可減輕,仍解蛋花樣大便45次/天,此后多次復查大便常規提示有白細胞,遂于我院芳村分院就就診,多次大便常規提示有粘液便、白細胞陽性、潛血陽性,予媽咪愛、思密達及中藥湯劑口服,腹瀉癥狀反復。近日乳母進食牛肉后,患兒腹瀉癥狀加重,
2、每次解稀便4次左右,夾有粘液,便前哭鬧,便后緩解,門診查糞便常規提示白細胞3,粘液3,紅細胞03個/HP,潛血,為求進一步系統治療,由門診擬“腹瀉”收入我科。起病至今體重增長基本正常,進食基本正常。入院癥見:神清,精神可,昨晚至今日已解黃綠色蛋花樣大便5次,伴有粘液,無膿血,便前哭鬧,便后緩解,無伴發熱嘔吐,無咳嗽流涕,納差眠可,小便調。2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病史回顧患兒,女,2個月,因“反復腹瀉1月余”于20091有嬰幼兒面部濕疹病史;否認藥物及食物過敏史。第一胎第一產,足月剖腹產,出生時體重2.75Kg,身長、頭圍不詳(家長已忘記),出生時無產傷、窒息病史。出生后母乳喂養至1月,后間中人工
3、喂養,生長發育正常。按時按計劃免疫接種。否認家族遺傳病史。體格檢查:全身皮膚溫潤,彈性可,面部散在少許紅色丘疹,肛周皮膚潮紅,其余皮膚未見皮疹及皮下出血點。心肺聽診未見異常。腹平,全腹軟,無壓痛、反跳痛,右肋緣下可及肝臟邊緣,質軟界清,無明顯觸痛,脾肋下未及,肝區無叩痛,腸鳴音6次/分。舌淡紅,苔稍黃膩,指紋紫滯于風關之上。3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有嬰幼兒面部濕疹病史;否認藥物及食物過敏史。第一胎第一產,11月13日糞便常規白細胞:1825個/HP,紅血球01個/HP,輪狀病毒檢查陰性。11月17日糞便常規白細胞:02個/HP,紅血球。11月19日糞便常規白細胞:01個/HP,紅血球。11月23
4、日糞便常規白細胞:1018個/HP,紅血球。11月26日糞便常規白細胞:,紅血球,潛血陰性。11月28日糞便常規白細胞:02,紅血球,潛血弱陽性。12月1日糞便常規白細胞:35,紅血球02,潛血。12月8日糞便常規粘液,白細胞:35,紅血球,潛血。12月10日糞便常規白細胞:35,紅血球02,潛血。12月14日糞便常規粘液,白細胞:未檢出,紅血球未檢出,潛血。12月18日糞便常規粘液3,白細胞:3,紅血球未檢出,潛血。12月19日糞便常規潛血未見異常。12月20日糞便常規粘液少量,白細胞:1,紅血球未檢出,潛血。歷次糞便常規結果:4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11月13日糞便常規白細胞:1825個/H
5、P,紅血球01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血常規:ABO血型: B型,WBC: 9.9610E9/L,NE%: 26.8%,LY%: 60.2%,RBC: 3.3710E12/L,Hb: 98g/L,HCT: 28.9 %,PLT: 50110E9/L;急診生化:Na+: 133 mmol/L,TCO2: 19.3 mmol/L,Glu: 8.47 mmol/L(餐后),Urea: 0.83 mmol/L;肝功能:PA: 70 mg/L,LAP: 64U/L,ALT: 44U/L,AST: 47U/L,GLB: 16.5g/L,GGT: 59U/L,TBA: 17.2umol/L;CRP正常。肥達氏反應
6、、輪狀病毒檢測均為陰性;大便細菌培養:無沙門、志賀菌生長;胃腸道B超:腹腔氣體回聲增多。II號菌培養陰性。5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血常規:ABO血型: B型,WBC: 9.入院診斷中醫診斷:泄瀉(脾虛濕阻化熱)西醫診斷:遷延性腹瀉6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入院診斷中醫診斷:泄瀉(脾虛濕阻化熱)6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入院后予金雙歧、思密達口服,并加強補液支持,中醫以“健脾化濕,清熱止瀉 ”為法,予捏脊,補脾土、大腸,摩腹,推七節骨,揉中脘、足三里以補脾止瀉,并擬方如下:7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入院后予金雙歧、思密達口服,并加強補液支持,中醫以“健脾化濕目前情況:神清,精神可,汗出,動則
7、尤甚,面色萎黃, 每天解黃綠色蛋花樣大便24次,夾有粘液,偶有膿血,氣味酸臭,無便前哭鬧,無伴發熱嘔吐,無咳嗽流涕,納一般,眠可,小便調。8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目前情況:神清,精神可,汗出,動則尤甚,面色萎黃, 每天解黃引起該患兒遷延性腹瀉的原因:9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引起該患兒遷延性腹瀉的原因:9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感染性方面(1)輪狀病毒腸炎:發病來兩次查輪狀病毒陰性,可排除輪狀病毒感染;(2)腺病毒腸炎:該病毒引起的腹瀉經治療后,一般持續時間比較短,該患兒經治療后仍腹瀉,病程超過1個月,該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可能性不大;(3)細菌性腹瀉:大便可見粘液,偶可見膿血,大便常規多次發現白細胞、紅
8、細胞,雖細菌培養未發現致病菌,細菌感染可能不能完全排除。(4)真菌性腹瀉:大便未見豆腐渣細塊(菌落),多次大便鏡檢未見真菌孢子和菌絲,暫不考慮。10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感染性方面(1)輪狀病毒腸炎:發病來兩次查輪狀病毒陰性,可排非感染性方面(1)生理性腹瀉:患兒雖有腹瀉癥狀,但精神好,體重增加,各項生長發育基本正常,(2)過敏性腹瀉:患兒有嬰幼兒濕疹史,有待總IgE、食物組過敏原檢測結果回報以明確。(3)乳糖不耐受癥:可分為先天性和后天性兩種,先天性者可自開始哺乳即發病,后天者則可繼發于感染性腹瀉、重度營養不良、腹腔疾病及藍氏賈第鞭毛蟲病等疾病,可伴有脫水酸中毒,繼之出現營養不良及發育落后。大
9、便呈酸性,乳糖吸收試驗陽性可確診。目前尚不能完善上述檢查,不能排除。(4)食餌性腹瀉:多見于人工喂養患兒,由于喂養不定時;飲食量不當;突然改變食物品種,或過早喂給大量淀粉或脂肪類食品,果汁等引起,患兒尚未開始添加輔食。11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非感染性方面(1)生理性腹瀉:患兒雖有腹瀉癥狀,但精神好,體小兒腹瀉西醫論述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為特點的消化道綜合征。【概述】6個月-2歲嬰幼兒發病率高,1歲以內約占半數。是造成小兒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障礙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小兒腹瀉西醫論述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性病因內因(易感因素
10、) 嬰幼兒的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 機體防御功能較差 人工喂養外因感染性因素(感染性腹瀉)非感染性因素(非感染性腹瀉13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病因內因(易感因素)13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感染性因素病毒:輪狀病毒(Rotavirus)最常見,其他如腸腺病毒、諾瓦克病毒、埃可病毒、柯薩奇病毒、杯狀病毒、冠狀病毒、星 狀病毒等。細菌: (1)腸毒素性細菌:如霍亂弧菌、產毒性大腸桿菌(ETEC)、難辨梭狀芽胞桿菌。 (2)腸侵襲性細菌:如痢疾桿菌、侵襲性大腸桿菌(EIEC)、空腸彎曲菌、鼠傷寒沙門氏菌、耶爾森氏菌.寄生蟲:阿米巴原蟲、隱孢子蟲、藍氏賈第鞭毛蟲。真菌:白色念珠菌.14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感染性
11、因素病毒:輪狀病毒(Rotavirus)最常見,其他如非感染因素飲食因素:即食餌性腹瀉癥狀性腹瀉:過敏性腹瀉:其它:如乳糖不耐受、天氣因素15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非感染因素飲食因素:即食餌性腹瀉15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分類病程 : 2周以內急性腹瀉(acute diarrhea ) 2周2月遷延性腹瀉(persistentdiarrhea ) 2個月以上慢性腹瀉(chronic diarrhea )病因: 感染性腹瀉(病毒性腸炎 細菌性腸炎 其他:真菌 寄生蟲) 非感染性腹瀉(食餌性腹瀉 癥狀性腹瀉 過敏性腹瀉 其它:)16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分類病程 : 16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急性腹瀉臨床
12、分型 輕型 重型1.病因 飲食因素或 腸道內 腸道外感染 感染多2.大便次數及量 次數少、量少 次數多、量多3.大便性狀 水樣 水樣 重 蛋花樣 或粘液血便4.消化道癥狀 輕 重5.全身中毒癥狀 無輕 重6.水電解質紊亂 無輕 中重17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急性腹瀉17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遷延性及慢性腹瀉遷延性腹瀉:病程2周2個月慢性腹瀉: 病程2個月病因 急性腹瀉未徹底治療或治療不當 人工喂養 營養不良 長期濫用抗生素 過敏 免疫功能低下 吸收不良:乳糖不耐受18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遷延性及慢性腹瀉遷延性腹瀉:病程2周2個月18遷延性腹瀉的鑒別診斷(一) 生理性腹瀉16個月,虛胖兒多2大便次數
13、增多3 生長發育正常4 無水電解質紊亂5 大便鏡檢正常6 添加輔食后好轉(二)細菌性痢疾1.流行史2.起病急,全身癥狀重3.便次多,量少,膿血便伴里急后重4.大便鏡檢:膿C、RBC、吞噬細胞5.大便培養:痢疾桿菌(三)壞死性腸炎1.腹瀉、腹痛、腹脹、嘔吐2.大便呈赤豆湯樣,特殊腥臭味3.中毒癥狀重,易出現休克19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鑒別診斷(一) 生理性腹瀉19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治療(一)調整飲食嚴重吐瀉:可禁食46小時母乳喂養繼續哺乳人工喂養清淡飲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病毒性腸炎豆制代乳品(二)糾正水電解質紊亂(三)抗菌治療1.細菌性腸炎(口服為主)慶大霉素、氟哌酸、復方新諾明 金葡菌:萬
14、古霉素、新青霉素、紅霉素2.真菌 制霉菌素、克霉唑3.微生態治療 金雙歧、媽咪愛、培菲康、整腸生20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治療(一)調整飲食20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四)對癥治療1.嘔吐:冬眠靈、滅吐靈2.腹脹:低鉀補鉀,立其丁 肛管排氣,新斯的明3.止瀉:次碳酸鉍、易蒙停、 思密達、樂托爾4.護理:預防紅臀、尿布疹、 上行性泌感(五)遷延性腹瀉及慢性腹瀉1 明確病原后選用抗菌素2 加強支持療法3 調整胃腸功能:金雙歧、媽咪愛、培菲康、整腸生4 必要時輔以靜脈高營養21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四)對癥治療21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小兒泄瀉中醫論述2歲以下小兒易于發生泄瀉,引嬰幼兒脾常不足,易于感受外
15、邪、傷于飲食或脾腎氣陽虧虛,均可導致脾病濕盛而發生泄瀉。中醫角度看腹瀉多是因脾胃嫩弱,感受外邪,脾胃受納運化失調所致。以嬰兒出現大便稀薄或如水樣,次數增多為主要表現的新生兒疾病。一般預后良好,但若病情嚴重或治不及時,可發生傷陰、傷陽之重證,甚則產生危候。 22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小兒泄瀉中醫論述2歲以下小兒易于發生泄瀉,引嬰幼兒脾常不足,病因病機1、感受外邪 小兒臟腑柔嫩,肌膚薄弱,冷暖不知自調,易為風害暑熱諸邪侵襲而發病。2、傷于飲食 小兒脾常不足,運化力弱,飲食不知自節,若調護失宜,哺乳不當,飲食不潔或失節等皆會損傷脾胃,發生泄瀉。3、脾胃虛弱 小兒素體脾虛或久病不愈,脾胃虛弱,運化失施發
16、生泄瀉。4、脾腎陽虛 脾虛致瀉,先耗脾氣,繼傷脾陽,日久損及腎,造成脾腎陽虛。23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病因病機1、感受外邪 小兒臟腑柔嫩,肌膚薄弱,冷暖不知自調,證治分類1常證 濕熱瀉 風寒瀉 傷食瀉 脾虛瀉 脾腎陽虛瀉2變證 氣陰兩傷 陰竭陽脫24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證治分類1常證 24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濕熱泄 癥見瀉下水分較多如水注,糞色深黃而臭。或見少許粘液,時有腹痛,食欲不振,惡心、疲勞不愛動,有時可出現發熱,口渴,小便黃少,舌苔黃膩。本證是因濕熱之邪,蘊結脾胃,下走大腸而發。治法 清腸解熱,化濕止瀉。方藥 葛根黃芩黃連湯加減。常用藥物 葛根 黃芩 黃連 地棉草 豆卷 甘草推拿療法
17、清補脾土,清小腸,退六腑,揉小天心。針灸 常穴取足三里 中脘 天樞 脾俞 常用瀉法。25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濕熱泄 癥見瀉下水分較多如水注,糞色深黃而臭。或見少許粘液,風寒瀉 癥見腹瀉清稀,含有泡沫,臭氣不大,腸鳴腹疼,或兼見惡寒發熱,舌苔白膩。主要是由于肚腹受寒,寒凝氣滯,氣機不暢所發。治法 疏風散寒,理氣止瀉為法 。方藥 藿香正氣散加減。常用藥物 藿香 蘇葉 白芷 生姜 半夏 陳皮 蒼術 茯苓 甘草 大棗推拿療法 揉外勞宮,推三關,摩腹,揉臍,揉龜尾。26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風寒瀉 癥見腹瀉清稀,含有泡沫,臭氣不大,腸鳴腹疼,或兼見惡傷食瀉 本型癥狀主要有不思飲食,打嗝酸餿味大,甚則嘔吐,
18、腹瀉,腹疼,痛則欲瀉,瀉后痛減,大便酸臭,小兒夜睡不安,舌苔厚膩,或微黃。本癥是由小兒飲食不節,乳食積滯造成,脾胃運化失常。治法 運脾和胃,消食化積。方藥 保和丸加減。常用藥物 山楂 焦神曲 雞內金 陳皮 半夏 茯苓 連翹推拿療法 推板門,清大腸,摩腹,逆運內八卦,點揉天突。27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傷食瀉 本型癥狀主要有不思飲食,打嗝酸餿味大,甚則嘔吐,腹瀉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培訓課件氣陰兩虛證 瀉下無度,精神萎靡,眼眶、囟門凹陷,甚則腹部凹陷如舟,皮膚干燥,消瘦,啼哭無淚,口渴引飲,唇紅而干,小便短赤,甚則無尿,舌紅少津,苔少或無苔。治法 健脾益氣,酸甘斂陰。方藥 人參烏梅湯加減。常用藥物
19、人參 炙甘草 烏梅 木瓜 蓮子 山藥 29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氣陰兩虛證 瀉下無度,精神萎靡,眼眶、囟門凹陷,甚則腹部凹陷陰竭陽脫證 瀉下不止,次頻量多,精神萎靡,表情淡漠,面色青灰或蒼白,四肢厥冷,多汗,氣息低微,舌淡,苔薄白。治法 挽陰回陽,救逆固脫。方藥 生脈散合參附龍牡救逆湯加減。常用藥物 人參 麥冬 五味子 白芍 炙甘草 附子 龍骨 牡蠣 30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陰竭陽脫證 瀉下不止,次頻量多,精神萎靡,表情淡漠,面色青灰治療要點 脾常不足,健脾為先 小兒脾常不足,是容易導致腹瀉的主要原因。幼幼集成泄瀉證治說:“夫泄瀉之本,無不由于脾胃。蓋胃為水谷之海,而脾主運化,使脾健胃和,則水谷
20、腐化而為氣血以行榮衛。若飲食失節,寒溫不調,以致脾胃受傷,則水反為濕,谷反為滯,精華之氣不能輸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泄瀉作矣。”小兒臟腑嬌嫩,衛外薄弱,易為外邪所侵。且因脾常不足,脾胃薄弱,不耐受邪,外感風、寒、暑、濕均可致病。31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治療要點 脾常不足,健脾為先31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所以,治療小兒腹瀉,健脾升清必不可少,時時以顧護脾胃為要。各類型腹瀉均可施加一、二味健脾藥,如白扁豆、白術、山藥等。脾氣不足,必致運化無力,助運之法宜相兼而施,并且運重于健。“欲使健脾者,旨在運脾,欲使脾健,則不在補而貴在運”。可見運脾在健脾中的地位。只有正常的運化上熏 脾氣才能得以正常發揮。隨個
21、體的差異、脾虛程度的不同而妥善地處理好運脾和健脾的關系,也是提高脾虛腹瀉療效的一個重要方面。運脾之藥多選用蒼術、枳實、雞內金、陳皮等。在臨證之中,邪每祛一分,健脾藥則每進一分,終使邪盡、脾旺、瀉止而病愈。32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所以,治療小兒腹瀉,健脾升清必不可少,時時以顧護脾胃為要。各 肝常有余,抑肝扶脾 肝氣條達,疏泄正常,氣機順暢,則脾胃的受納、腐熟、吸收、運化、氣機升降等功能才能正常。反之,肝氣郁滯、肝失疏泄,肝氣橫逆就會乘脾犯胃,導致肝脾不調、肝胃不和,脾失健運,水谷腐熟運化失司,清濁不分,并走大腸而瀉下。此外,脾虛久瀉尚可引起肝氣犯脾,出現煩躁易怒、哭而便泄等肝氣橫逆、脾失健運的證
22、候。如久瀉不止,脾土受傷,肝木無制,肝旺脾虛則易受外風致內風易動,引起風證(外風、內風),表現腸鳴漉漉如風之作,腹痛陣陣,便青泡沫,甚或驚惕、抽搐、上吊、露睛之癥。33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 肝常有余,抑肝扶脾33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證偏寒者選用辛、甘、溫之祛風劑,因風能勝濕,辛能升陽散濕,可選用防風、羌活等藥;證偏熱者,選用辛涼之祛風劑,藥如蟬蛻、葛根、僵蠶等。陰虛風動者,治宜固脫、鎮驚、熄風,方如加減復脈湯;肝氣乘脾,腹痛陣陣,瀉青泡沫者,治從抑肝扶脾,藥用白芍、蒼術、白術、甘草、防風、木瓜等。抑肝扶脾之法在其證未顯露之前就應時刻注意應用。34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證偏寒者選用辛、甘、溫之祛風
23、劑,因風能勝濕,辛能升陽散濕,可 脾虛濕困,助運燥濕 祖國醫學認為泄瀉是由于小腸不能分清別濁,水濕注于腸道所致。病因以感受外邪及脾胃虛弱為主,病理以脾虛濕困為要。“濕勝則濡泄”(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暴注下迫,熏皆屬于熱”(素問至真要大論),“濕多成五瀉”(難經)。故認為“濕”、“熱”為患是小兒秋季腹瀉的主要病機。臨床分型也以濕熱證占大多數。醫學衷中參西錄云“用滑石與生山藥等上能清熱,下能止瀉,莫不隨手奏效。”故取山藥、滑石為主藥,淡滲護陰。醫衡押“如地上淖澤,風之即干,故風藥多燥,且濕為土病,風為木藥,木可勝土,風亦勝濕。”故取葛根、羌活勝濕、升清,且煨葛根可減其發散之力而專入陽明之里,以升
24、發清陽之氣而止瀉。35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 脾虛濕困,助運燥濕35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依據“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加用澤瀉、車前子利尿祛濕,黃連燥濕厚腸,炒炭后更具收斂止瀉之功,同時又用山楂炭(存性)、烏梅炭(存性)收斂之品以助止瀉為功(因山楂、烏梅雖為酸性收斂之品,但兼有消食化滯之功),石榴皮止瀉,甘草和胃顧中。小兒脾常不足,脾以陽氣用藥,喜燥而惡濕,濕易傷脾致脾虛運化失職,升降失調,水反為濕,谷反為滯,濕反困脾,使脾運更加無力。蒼術微苦而溫,芳香快胃助食,醒脾助運,苦溫燥濕,使濕濁內消于無形,堪稱助運燥濕止瀉之良藥。36遷延性腹瀉的中醫診治依據“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加用澤瀉、車前子利尿祛濕,黃連 扶正截邪,先證而治 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衛外無力,不耐邪侵,加之脾胃薄弱,一旦受邪,往往影響到脾胃的升降功能,每虛多實少,或虛實夾雜,故治療以扶正顧本為主,祛邪次之,重在調理脾胃功能,不輕易攻伐。小兒具有“稚陰稚陽”的生理特點和“易虛易熱”的病理特點,傳變迅速,暴瀉傷陰,久瀉傷陽。若小兒治療不當或不及時,導致氣液虧損,常呈現“傷陽”、“傷陰”或“陰陽俱傷”的變證,甚或出現陰脫陽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園林用地移交協議書
- 解除母親關系協議書
- 終止解除協議書范本
- 繼承父母房子協議書
- 馬上消費還款協議書
- 駐廠員工協議書范本
- 農田復耕協議書文案
- 簡單安全用電協議書
- 鹵菜物品轉讓協議書
- 樂團演員聘用協議書
- GB/T 10004-2008包裝用塑料復合膜、袋干法復合、擠出復合
- 核磁-波普分析課件
- 部編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合理消費》優質課件
- 吉林省吉林市2022-2023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調研測英語含答案
- 閩南建筑風格研究課件
- 小學美術 嶺南版 六年級 古代傳說中的藝術形象 ppt 課件
- 保潔投標書(范本)
- 幼兒園《插座電線我不碰》
- 生產線直通率統計表
- 常用有縫鋼管的規格及有關參數
- 大腸桿菌及大腸菌群計數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