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印刷包裝印刷基礎培訓課件_第1頁
包裝印刷包裝印刷基礎培訓課件_第2頁
包裝印刷包裝印刷基礎培訓課件_第3頁
包裝印刷包裝印刷基礎培訓課件_第4頁
包裝印刷包裝印刷基礎培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 包裝印刷基礎1 包裝印刷概述 2 彩色印刷復制原理3 油墨轉移特點 第一章 包裝印刷基礎1 包裝印刷概述 2一、印刷的概念 印刷是指使用印版或其它方式將原稿上的圖文信息轉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藝技術。1 包裝印刷概述 印刷五要素: 原稿、印版、油墨、承印物、印刷設備 2一、印刷的概念 印刷是指使用印版或其它方式將原稿上的圖文3二、包裝與包裝印刷的概念國家標準包裝通用術語 包裝為了流通過程中保護產品及為了識別、銷售和方便使用產品,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輔助物等的總稱。 也指為了上述目的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和輔助物的過程中施加一定技術的操作活動。包裝印刷是以滿足包裝要求為目的的印刷。 3二、包裝與包

2、裝印刷的概念4三、包裝印刷的分類(一)按包裝材料,即按承印物種類分 (1)紙及紙板包裝印刷。(2)塑料包裝印刷。(3)金屬包裝印刷。(4)玻璃包裝印刷。4三、包裝印刷的分類5(二)按產品的用途分(1)包裝物的內部包裝,如紙盒等。(2)包裝物的外部包裝,如紙箱等。(3)單體產品所使用的“單體包裝”,如商標、標簽等。(4)商品宣傳品,例如廣告、產品樣本、產品說明等。5(二)按產品的用途分6(三)按包裝內容物分(1)食品包裝印刷。(2)飲料包裝印刷。(3)醫藥包裝印刷。(4)電子產品包裝印刷。(5)煙、酒包裝印刷。(6)化妝品包裝印刷。(7)玩具包裝印刷。(8)禮品包裝印刷。 6(三)按包裝內容物分

3、(四)按印刷方式分(1)凸版印刷(2)平版印刷(3)凹版印刷(4)孔版印刷(5)柔性版印刷(6)其它印刷技術(四)按印刷方式分(1)、凸版印刷 凸版印刷是歷史最悠久的一種印刷方法,起源于我國隋朝的木刻雕印。 凸版印刷的主要特征在于它的印版形式,凸版印刷的圖文部分凸起并在同一平面上,非圖文部分低于圖文部分而凹下。(1)、凸版印刷 凸版印刷是歷史最悠久的一種印刷方法,凸版印刷時圖文部分被均勻的油墨層覆蓋。非圖文部分不沾油墨,在壓印機構作用下圖文部分附著的油墨,便被轉印到承印物的表面而得到印刷成品。凸版印刷是一種直接加壓印刷的方法(和圖章類似)。凸版印刷原理示意圖 1油墨;2印刷;3印版凸版印刷時圖

4、文部分被均勻的油墨層覆蓋。非圖文部分不沾油墨,在凸版印刷的特點優點:印品的背面有輕微的凸痕,線劃整齊、筆觸有力、顏色飽滿;所使用的版材很廣,能滿足各方面的不同要求。 缺點:制版質量難以控制,費用昂貴;不適合印刷大幅面的產品。 凸版印刷的特點優點:印品的背面有輕微的凸痕,線劃整齊、筆觸有凸版電子刻版機工作原理示意圖液體感光性樹脂凸版制作工藝凸版電子刻版機工作原理示意圖液體感光性樹脂凸版制作工藝(2)、平版印刷 平版印刷由于制版速度快,質量高,印品層次豐富,色調柔和,成本低廉,所以發展很快。 平版印刷所用的印版,其圖文部分和空白部分無明顯高低之分,幾乎處于同一平面上,圖文部分通過感光方式或轉移方式

5、使之具有親油性,空白部分通過化學處理使之具有親水性。簡單地說,平版印刷就是利用油水相斥的原理。(2)、平版印刷 平版印刷由于制版速度快,質量高,印品平版印刷的油墨膜層較平薄。多用于印刷畫報、宣傳畫、商標、掛歷、地圖等,書籍、雜志期刊、報紙也逐步使用平版印刷。由于印版是通過膠輥(橡皮布)傳遞油墨的,所以這種方法又叫膠印。 平版印刷原理示意圖平版印刷的油墨膜層較平薄。多用于印刷畫報、宣傳畫、商標、掛歷(3)、凹版印刷 凹版印刷是用凹版施印的一種印刷方式。凹版印刷的印版,空白部分都處于同一平面上,文字圖像部分凹入版面而低于空白部分。圖文部分凹進得深,填入的油墨量多,壓印后承印材料上留下的墨層就厚;圖

6、文部分凹下的淺,所容納的油墨量少,壓印后,這部分在承印材料上留下的墨層就薄。印版墨量的多少和原稿圖文的明暗層次相對應。(3)、凹版印刷 凹版印刷是用凹版施印的一種印刷方式。印刷時,油墨先涂滿整個印版,然后用鋼質刮墨刀或刮墨機械,刮去附著在平面(空白部分)上的油墨,而填充在凹下部分的油墨在適當壓力作用下,轉移到承印材料上,完成印刷。凹版印刷過程示意圖 1印版;2油墨;3印刷材料;4復制圖文;5刮刀;6空白部分;7圖文部分印刷時,油墨先涂滿整個印版,然后用鋼質刮墨刀或刮墨機械,刮去(4)、孔版印刷孔版的印刷部分是由大小不同的孔洞或大小相同但數量不等的網眼組成,印刷時,油墨透過孔洞或網眼印到紙張或其

7、它承印物上,形成印刷成品。孔版印刷的成品墨量比凹版印刷的墨量更大。所用的印版主要有:謄寫版、鏤孔版、絲網版等。孔版印刷常用于印刷辦公文件、招貼畫、商品包裝、彩畫、印刷電路,以及在不規則的曲面上印刷,也用于少量的地圖印刷。(4)、孔版印刷孔版的印刷部分是由大小不同的孔洞或大小相同但絲網印版是由緊繃在框架上的細絲網作版材,緊貼在絲網上有漏空圖文的膜層組成印版。絲網版印刷原理1版框;2網版;3刮墨板;4油墨;5間隔;6承印物;7印刷圖文絲網印版是由緊繃在框架上的細絲網作版材,緊貼在絲網上有漏空圖絲網印刷的特點 (1)承印物具有較厚的墨層。隨著印刷方式的不同,承印物上墨膜厚度的變化較大,采用特殊工藝印

8、刷,膜層厚度可達數百m,因而遮蓋力強,可在全黑的紙上或金屬板上作純白的印刷。 (2)對油墨的適應性強。絲網印刷可使用水性、合成樹脂性、乳劑型及粉狀型等各種不同種類的油墨。 (3)版面柔軟、印刷壓力小。 (4)對承印物的形狀和尺寸無一定限制。絲網印刷的特點 (1)承印物具有較厚的墨層。隨著印刷方 (5)、柔性版印刷柔性版印刷是利用橡皮凸版和快干溶劑性油墨的一種輪轉凸版印刷方法,可看作是凸印的一種。目前我國國家標準把使用柔性版通過網紋傳墨輥傳遞油墨施印的方法稱為柔性版印刷。 (5)、柔性版印刷柔性版印刷是利用橡皮凸版和快干溶劑柔性版印刷屬直接印刷方式,柔性版印刷機的輸墨機構比較簡單,它一般是借助于

9、刮墨裝置,把油墨均勻地分布在網紋傳墨輥上,再由網紋輥把油墨傳遞到印版滾筒,最后通過壓印滾筒進行印刷。柔性版的印刷原理示意圖1墨斗輥;2傳墨輥;3印版滾筒;4壓印滾筒;5承印物柔性版印刷屬直接印刷方式,柔性版印刷機的輸墨機構比較簡單,它柔性版印刷的特點版材是柔性材料,印刷壓力可以非常輕,減少版材和機械損耗;裝版、墊版較鉛版容易;能適應在某些用平印或凹印無法印刷的印刷材料上進行印刷,如表面粗糙,吸收性較強的材料,也能在一些不吸墨的材料如臘紙、玻璃紙、鋁箔、塑料薄膜及其制品、玻璃及其制品、紙板及其制品上印刷;印刷速度比凸版輪轉機快,常用卷筒紙印刷;印刷機的成本低、廢品少,因而經濟效益好。柔性版印刷是

10、包裝印刷中的一種重要方法,用于商標、標簽、折疊紙盒(煙盒、酒盒、化妝品盒、藥盒、保健品盒等)、紙杯、商業表格等印品的印刷,其質量已能與凹印及膠印媲美。柔性版印刷的特點版材是柔性材料,印刷壓力可以非常輕,減少版材(6)、其它印刷技術(1)鐵皮印刷(2)貼花印刷(3)商標印刷(4)塑料印刷(5)凹凸印刷(6)立體印刷(7)全息照相印刷(8)發泡印刷(9)香料印刷(10)噴墨印刷(11)軟管印刷(12)磁性印刷(13)液晶印刷(14)金銀墨印刷(15)燙印電化鋁這里介紹的是不同于傳統印刷方式的其它印刷技術,也叫特種印刷技術。(6)、其它印刷技術(1)鐵皮印刷(9)香料印刷這里介紹的是23四、包裝印刷

11、的特點(1)一般印刷中的承印物主要是平面紙張,而包裝印刷中的承印物除了包裝紙、紙板紙外,還有塑料、金屬、玻璃、陶瓷等器物。(2)包裝印刷是印刷技術社會化的體現,具有商品屬性,除應用傳統的平、凸、凹印刷工藝外,還有自己的生產特點,即特種印刷工藝。 (3)包裝印刷有“多品種、多規格、多變化”的特點。在印刷時間上往往要求具有“新聞”那樣的時間性。需形成多層次印刷體系,加速技術改造,逐步實現“印前數字、網絡化,印刷多色、高效化,印后多樣、自動化,器材高質、系列化”的技術發展方針。 23四、包裝印刷的特點24五、包裝印刷產品的特點(1)后加工適性:如涂覆適性等。(2)耐熱封性:如用熱封板熱封包裝印刷品使

12、不發生剝離、粘連等。(3)耐摩擦性:如印刷品能承受自動包裝時的機械摩擦等。(4)包裝充填適性:在充填物料時不發生黏帶現象。(5)耐光性:能承受在流通、陳列時的光線照射。24五、包裝印刷產品的特點25(5)耐內容物性:不受內容物中油脂、酒精、界面活性劑等的侵害。(6)無臭性:印刷油墨氣味不得轉移到內容物中。(7)耐水性:蒸煮中不脫落墨層。(8)引人注目性:能準確地表達商品的特點和在短時間內很快吸引顧客注意。 2526一、顏色感覺(色覺)形成光源彩色物體眼睛大腦2 彩色印刷復制原理26一、顏色感覺(色覺)形成光源彩色物體眼睛大腦2 彩271.光光是一種能在人的視覺系統上引起明亮感覺的電磁輻射。 中

13、國國家標準(GB5698-85)射線射線紫外線紅外線無線電波交流電紫藍青綠黃橙紅380430470500560590620780(nm)電磁波中的可見光譜10-15nm1015nm可見光譜:380nm780nm271.光光是一種能在人的視覺系統上引起明亮感覺的電磁輻射。282.彩色物體光照在彩色物體表面時會產生透射、反射和吸收等物理現象。色散現象:白光白光三棱鏡凸透鏡當白光照在物體上,由于物體吸收了部分波長色光而使物體呈現顏色,這種現象叫做選擇性吸收。282.彩色物體光照在彩色物體表面時會產生透射、反射和吸收等293、眼睛結膜睫狀肌虹膜角膜前房晶狀體玻璃體視軸中央凹光軸黃斑盲點視神經鞏膜視網膜

14、脈絡膜人眼橫切面示意圖293、眼睛結膜睫狀肌虹膜角膜前房晶狀體玻璃體視軸中央凹光軸30視網膜三層結構示意圖眼球外部眼球內部錐細胞和桿細胞細胞核錐體細胞桿體細胞30視網膜三層結構示意圖眼球外部眼球內部錐細胞和桿細胞細胞核31明視覺與暗視覺暗視覺:桿體細胞,只能分辨出物體的形狀、明暗。明視覺:錐體細胞,能分辨物體的細節和顏色。明視覺和暗視覺是視覺器官的兩重功能31明視覺與暗視覺暗視覺:桿體細胞,只能分辨出物體的形狀、明324.大腦 人眼接受外界的光刺激后,使物體或光線在視網膜上形成圖像信息,這些信息通過視神經傳輸到大腦,經過記憶、對比與分析綜合,在大腦中形成關于物體或顏色的性質特征,將人眼感受的光

15、刺激轉化為知覺,完成視覺過程。324.大腦 人眼接受外界的光刺激后,使物體或光33二、顏色特性 1. 顏色三屬性: 色相、明度、飽和度(彩度)色相:顏色的名字明度:顏色的明暗程度。飽和度:顏色的鮮艷程度。非彩色(黑白灰)不存在色相和飽和度屬性,只有明度屬性。33二、顏色特性34二、顏色特性 2. 顏色空間: CIE1931RGB:顏色度量的基準空間CIEXYZ:可以反映與人眼看到紅綠藍三色相當三刺激值,但它不是均勻顏色空間。CIE1976L*a*b*均勻顏色空間:均勻顏色空間。L*定義了顏色的亮度值,范圍在0100;a*稱為紅-綠軸,+a*表示紅色,-a*表示綠色;b*為黃-藍軸,+b*表示黃

16、色,-b*表示藍色。 利用該空間可算人眼感知的兩眼色差E。34二、顏色特性35三、色彩再現原理1.色光三原色和色光加色法加色法三原色紅(R)、綠(G)、藍(B)。 R=700nm; G=546.1nm; B=435.8nm;R+G=YG+B=CR+B=MR+G+B=W35三、色彩再現原理362.色料三原色和色料減色法減色法三原色:黃(Y)、品(M)、青(C)。Y+C=RM+C=BY+C=GC+M+Y=K362.色料三原色和色料減色法 顏料和染料中的黃(Y)、品紅 (M)、青( C)三種顏色不能由其它顏色的顏料混合而成;而且,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合成各種顏色。 故稱Y M C 為色料三原色。

17、色料三原色: 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色料混合后會產生另一種顏色的色料的現象。YMCRGBK 色料減色法 顏料和染料中的黃(Y)、品紅 (M)、青( 減色法:我們的衣服只為什么看起來有不同的顏色? 白光中減去某種色光得到另一種色光的效果。減色法:我們的衣服只為什么看起來有不同的顏色? 39顏料和染料的呈色原理:色光的減色法 吸收某些光波,反射出的其它光波刺激人眼而感到顏色。 中性色 色料對白光中的紅、綠、藍三色光作等比例的吸收和反射。39顏料和染料的呈色原理:色光的減色法 吸收某40 具有不同色相的顏色 顏料和染料對白光中的紅、綠、藍三色光作不同波長范圍、不同比例的吸收和反射。40 具有不同色相的顏色

18、41色相相同但飽和度不同的顏色 顏料和染料對白光中的紅、綠、藍三色光作波長范圍相同、但比例不同的吸收和反射。41色相相同但飽和度不同的顏色42 加合方式:透明層疊合 顏料混合 混合后亮度降低。? 應用于印刷,繪畫不同比例色料混合得到不同顏色 彩色復制就是建立在色光加色法和色料減色法原理基礎上。42 加合方式:透明層疊合不同比例色料混合得到不同顏色 433、互補色指加色混合后可以生成白光或者灰光的兩個互補色光;或減色混合后生成黑色的兩個互補色料。 此原理被應用在印刷原稿分色中。433、互補色44四、印刷色彩再現原理要把彩色圖像原稿再現在印刷品上,必須經過顏色分解分色,再進行顏色的合成印刷。彩色原

19、稿在印品上再現的兩個條件: 顏色分解和顏色合成原稿印刷品?44四、印刷色彩再現原理彩色原稿在印品上再現的兩個條件:原稿45顏色分解: 使原稿組合的色彩進行分解,分別制成色料三原色印版。顏色合成: 對分解后的色料三原色版,用三原色油墨涂到對應顏色的印版上,再在紙張逐次疊合再現原稿色彩。45顏色分解: 使原稿組合的色彩進行分解,分別46(一)顏色分解濾色片R 濾色片 C 陰片G 濾色片 M陰片 B 濾色片 Y 陰片1.分色原理 根據減色法原理,用 R G B 三濾色片對原稿進行拍攝或掃描得到CMY三種分色信息。 46(一)顏色分解濾色片R 濾色片 C 陰片1.分色原47如何進行顏色分解?濾色片:透

20、過本色光,吸收其它兩種原色光顏料:吸收互補色光,反射其它兩種原色光濾色片入射光透射光47如何進行顏色分解?濾色片:透過本色光,吸收其它兩種原色光Y印版原稿濾色片Y陰片Y陽片 著墨印刷品MCY印版原稿濾色片Y陰片Y陽片 著墨印刷品492.底色去除與非彩色結構理想模型:用C、M、Y三色油墨再現彩色圖像實際生產:由于油墨、濾色片等材料不理想,需要 另外加一個黑版492.底色去除與非彩色結構(1)底色去除:底色去除UCR ( Undercolor Removal )是去除暗調區域灰色成分的彩色油墨,而用黑色來代替的一種制版技術。見圖(1-31) 底色去除不是去除圖像中暗調區域中性灰部分的全部彩色油墨,

21、而是從彩色油墨量中適當減少青、品紅、黃色油墨而代之以黑色油墨的一種分色工藝,一般的底色去除量大約為20。50(1)底色去除:50515152底色去除的目的 :提高印刷適性,加快油墨干燥 降低生產成本 強調純色 穩定中性灰 52底色去除的目的 :底色去除的作用范圍 :底色去除作用顯著的區域位于圖形、圖像或原稿中接近中性灰的部位,但飽和色和純色區域的底色去除量很小,甚至沒有。這樣,設計稿或原稿畫面中的明亮和鮮艷色調得到了保證,避免了因增加黑版而導致發暗和發臟的現象 。53底色去除的作用范圍 :底色去除作用顯著的區域位于圖形、圖像或(2)灰成分替代GCR ( Gray Component Repla

22、cement)是一種分色時去除全部或部分的青、品紅、黃色,并用黑墨來代替的技術,是非彩色結構復制技術的一種。灰成分替代分色方法利用加黑墨的技術來表現圖像的風格和細節,減少在圖像暗調部分所需要的青、品紅和黃色油墨。使用灰成分替代復制技術時,在較寬的色域范圍內將使用更多的黑色油墨。與UCR分色類型比較, GCR分色更趨向于再現深暗、飽和的顏色,在印刷或用打印機輸出圖像時可以更好地保持灰平衡。 54(2)灰成分替代GCR ( Gray Component R558575650201065去除100%去除62%45352540底色去除100%非彩色結構558575650201065去除100%去除62

23、%453556(3)兩者區別:底色去除只對圖像的暗調區域起作用,非彩色結構則可對整個圖像和復色系統起作用。底色去除范圍有局限性,去除量也受到限制,一般只能做30%40%的去除,非彩色結構可做全階調去除,去除量不受限制。底色去除工藝中,黑版的補充量一般由操作者經驗而定,而非彩色結構中黑版補充量和層次曲線可自動改變。56573.專色指預先混合好的特定彩色油墨進行印制。基于客戶的不同顏色要求再現混合四色油墨無法得到的顏色,如熒光色、珍珠色、金銀墨等。專色有固定色相,可保證印刷中顏色傳遞的準確性,一個專色一塊印版。573.專色58(二) 顏色合成 分色陰片轉拷成陽片進行曬版后,印刷時分別用各自的 C

24、M Y 三原色油墨著墨,在紙張上逐一疊加,再現原稿彩色。故:印刷時,可以由Y、M、C三色網點通過疊印再現原稿彩色。58(二) 顏色合成 分色陰片轉拷成陽片進網點套印在彩色合成時有兩種情況:疊合與并列兩個網點在疊合和并列時是否呈現相同的顏色效果? 相同的兩種色料在混合和疊印時是否呈現相同的顏色效果? 網點套印在彩色合成時有兩種情況:疊合與并列兩個網點在疊合和并60A. 網點疊合: 遵循減色混合原理紅綠藍黑60A. 網點疊合: 遵循減色混合原理紅綠藍黑61 另外:油墨吸收色光的多少與色料的濃度,透明度,墨層厚度,疊印順序有關,所以會產生偏色。青藍藍紫 通過網點疊合可以再現各種顏色,并遵循色料的減色

25、混合原理。61 另外:油墨吸收色光的多少與色料的濃度,透62B. 網點并列: 遵循色光減色法和加色混合原理(白)紅(白)綠62B. 網點并列: 遵循色光減色法和加色混合原理(白)63(白)藍(白)(白)灰B. 網點并列: 遵循色光減色法和加色混合原理63(白)藍(白)(白)灰B. 網點并列: 遵循色光減色64 另外:并列網點大小不同時,產生的顏色偏向大網點一側。 通過網點并列可以再現各種顏色,且遵循色料的減色混合原理。橙紅紫紅64 另外:并列網點大小不同時,產生的顏色偏向65(白)紅如果考慮到白紙反射和網點大小的影響注意!(白)紅顏色相同65(白)紅如果考慮到白紙反射和網點大小的影響注意!(白

26、)紅66如果考慮到白紙反射和網點大小的影響注意理論上,單位面積上大小固定的兩個網點無論重疊或并列,再現顏色效果相同!結論(白)(白)灰(白)(白)灰灰黑白顏色相同66如果考慮到白紙反射和網點大小的影響注意理論上,單位面積上67C.灰平衡指黃、品紅、青色版按照不同網點面積配比在印刷中生成中性灰。理論上是等比例混合生成中性灰,實際中由于油墨在色相、名都和飽和度方面存在各種缺陷,因此,等量黃品青混合得到稍帶褐色的灰色。因此在復制中,必須根據油墨特性,改變三色油墨的網點合成比例和墨量,以適應復制要求。影響灰平衡的因素:光源、濾色片、加網、感光材料、油墨、紙張等,加上操作人員主觀因素。確定灰平衡方法:印

27、制灰平衡表,印制色譜,直接法。67C.灰平衡68五、階調復制原理(一)網點對圖像階調的傳遞連續調圖像的明暗層次,在印刷品上有兩種表現方法:利用墨層厚度的變化(如凹版印刷);利用網點覆蓋率。(凸、平版、孔版等印刷) 網點是構成此類印刷圖像的基本印刷單元。68五、階調復制原理1)加網的必要性 a 如果用未加網的連續調底片曬版,印版上中間調部分的感光層得不到足夠的光量,導致感光層硬化不足,圖像建立不起來; b 凸版和平版不能通過墨層厚度的變化來體現濃淡層次的變化。2)加網照像: 照像時,把網屏置于感光片前面,利用網屏對光線的分割作用,將連續調原稿拍攝成由大小不同、間距相等的網點組成的圖像。3)網點的

28、作用: 網點是最基本的圖文單位。 由等間隔網點的大小變化改變著墨面積,來表現圖像的明暗層次。1)加網的必要性2)加網照像:3)網點的作用:70機器點網點70機器點網點71半色調:所謂的“半色調”,就是專指用黑白兩色的機器點進行加網后形成的深淺調子。 半色調加網方法目前主要有兩種:調幅加網和調頻加網。(二)網點的形成71半色調:所謂的“半色調”,就是專指用黑白兩色的機器點進行72 凸版和平版通過改變著墨面積率來體現原稿是深淺濃淡的不同層次。調幅加網調頻加網72 凸版和平版通過改變著墨面積率來體現原稿是73印刷品由等距網點大小的變化表現連續調原稿密度的連續變化單色連續調原稿的調幅加網復制原理73印

29、刷品由等距網點大小的變化表現單色連續調原稿的調幅加網復74原稿亮部 底片上 網點小,周圍空白面積大,顯得亮暗部 . .大小暗原稿印版74原稿亮部 底片上 網點小,周圍空白面積大,顯得亮751、調幅加網的參數(1)加網線數指單位長度內所容納的相鄰網點中心連線的數目。常用網點線數表加網線數越高,單位面積內容納的網點個數越多,表現圖像層次越豐富。751、調幅加網的參數(1)加網線數常用網點線數表加網線數越761、調幅加網的參數(2)網點大小網點大小用網點覆蓋率來衡量的。網點覆蓋率指網點覆蓋面積與單位面積之比,用百分數表示。761、調幅加網的參數(2)網點大小77(3)網點角度1、調幅加網的參數有公共

30、鄰邊的網格中心點連線與基準線之間的夾角。 77(3)網點角度1、調幅加網的參數有公共鄰邊的網格中心點連78網點角度選擇原則:盡量使網點的方向性不被察覺避免出現多色版網點角度搭配而產生的龜紋。莫爾條紋周期實踐證明:當兩色間的網角差大于或等于30度時,疊加在一起產生的龜紋不易察覺。78網點角度選擇原則:莫爾條紋周期實踐證明:79四色網線角度: 0 15 45 75 黃 青 黑 品紅 標準 黃 青 品紅 黑 暖色為主 黃 品紅 青 黑 冷色為主三色網線角度: 15 45 75雙色網線角度: 0 45單色網線角度: 45印刷常用網點角度79四色網線角度: 0 15 45 80(4)網點形狀: 網點形狀

31、是在一個網點中的曝光點(著墨點)的分布形態。常用的有方形、圓形、橢圓形、鏈形等80(4)網點形狀:81網點的搭接會引起:密度的跳躍性升高。網點形狀不同,相鄰網點搭接的網點面積率不同、 搭接的次數也不同, 圖像階調傳遞的狀況不同。純粹的方形網點在50%一次搭角,純粹的圓形網點在78.5%搭角,橢圓形網點在大約40%第1次搭角,大約60%第2次搭角。81網點的搭接會引起:密度的跳躍性升高。82印刷品由等大網點的疏密變化表現連續調原稿密度的連續變化2、調頻網點(FM)單色連續調原稿的調頻加網復制原理82印刷品由等大網點的疏密變化表現2、調頻網點(FM)831)調頻加網的定義 Frequency Mo

32、dulation Screening,簡稱FMS,也叫隨機加網(Stochastic Screening)。 是通過大小一定的“網點”出現的密度(即頻率)來改變印刷品的著墨面積率,從而體現原稿圖像的濃淡色調變化。 這里的“網點”不同于傳統調幅加網的網點,我們稱為子網點(Sub dot)。網點密 圖像密度大稀 小831)調頻加網的定義 Frequency M84調頻網點的優點:沒有網點角度問題,不會產生龜紋;FM網點比AM網點分辨力高,對圖像的階調還原性強;FM網點結構不規則,且網點小,漸變過程平緩效果比AM網點更理想。不足:網點面積小,當網點孤立出現時,容易在傳遞中丟失。調頻網點的網點擴大趨勢

33、強。AM(左):周長= 4*n*pFM(右):周長= 4* p * n* n84調頻網點的優點:AM(左):周長= 4*n*p853、混合網點調幅網點容易產生莫爾條紋,調頻網點的中間調網點密度極高,網點增大難以控制,可將兩者優點結合,因此出現混合加網技術。混合網點技術是在1%10%的高光和90%99%的暗調部分,采用調頻網大小不變的網點,通過變化的網點數量來再現層次。在10%90%的中間調部分,網點大小像調幅網點一樣變化,而網點分布和調頻加網一樣隨機變化,這樣就避免了龜紋。853、混合網點863 油墨轉移原理 印刷過程是油墨從印版向承印物表面轉移的過程。 要始終保持油墨傳輸和轉移的穩定、均勻和

34、適量,才能保證高質量的印刷品生產。影響油墨轉移的因素:承印材料的表面特性和狀況、油墨的流變性、印版的材質和圖文形式,印刷機的類型和結構、印刷的壓力和速度等。通過油墨轉移方程可知,在一定印刷條件下,為提高油墨轉移量,必須改善和提高承印物、油墨及其他材料的印刷適性。863 油墨轉移原理 印刷過程是油墨從印版向承87一、印刷過程中的潤濕 什么是潤濕潤濕就是指物體表面上的一種流體被另一種流體取代的過程。固相液相氣相從定義出發,必須涉及到:從這三相出發,又涉及到:氣液界面氣固界面液固界面液體表面固體表面87一、印刷過程中的潤濕 什么是潤濕潤濕就是指物體表面上的一88印刷知識回顧模擬印刷需要五大要素,它們

35、分別是:原稿印版印刷機械承印物油墨固體表面固體表面固體表面流體表面88印刷知識回顧模擬印刷需要五大要素,它們分別是:原稿印版印89印刷過程的實質就是:印版印刷機械承印物油墨油墨印刷機械上的墨輥、印版圖文部分、承印物表面的氣體都要被油墨取代印版印刷機械水印刷機械上的水輥、印版空白部分、承印物表面的氣體都要被水取代89印刷過程的實質就是:印版印刷機械承印物油墨油墨印刷機械上90潤濕?物體的界面性質物體的界面能的變化潤濕1、表面張力與比表面能2、水和油的化學結構與表面張力3、液體在固體表面附著條件4、接觸角與潤濕的關系90潤濕?物體的界面性質物體的界面能的變化潤濕1、表面張力與91當油墨的表面張力小

36、于承印物的表面能時,油墨能夠潤濕承印物,為印刷創造了必要條件;反之,在低表面能的表面印刷,如塑料,油墨不容易潤濕承印物,這時需要對承印物表面進行處理或改性后才能正常印刷。91當油墨的表面張力小于承印物的表面能時,油墨能夠潤濕承印物92液體在固體表面的潤濕條件當固、液接觸后,體系自由能的降低即為潤濕,也就是液體分子被吸引到固體表面。根據潤濕方程,通常我們以接觸角的大小來作為能否潤濕的條件:接觸角90時,叫做不潤濕;90時,叫做潤濕,角越小潤濕性能越好。=0時,固體被完全潤濕。92液體在固體表面的潤濕條件93二、承印材料對油墨轉移的影響(一)紙張紙張的印刷適性(1)紙張的絲縷:紙張朝著與絲縷成直角方向的伸縮率比平行方向的伸縮率大得多。(2)紙張表面強度:高速機印刷時應選擇表面強度大的紙張,防止掉粉掉毛故障。(3)紙張含水量:要適當(4)吸墨性:過快,墨跡無光澤,網點增大,透印;過慢,油墨干燥慢,引起背面蹭臟,嚴重時會發生印張粘連(5)紙張酸堿性:酸性紙張會影響油墨氧化結膜,是干燥減慢;堿性紙張會加快油墨氧化結膜干燥的速度;酸堿性還影響油墨乳化。酸會降低印刷品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