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學課件第一章緒論_第1頁
病理學課件第一章緒論_第2頁
病理學課件第一章緒論_第3頁
病理學課件第一章緒論_第4頁
病理學課件第一章緒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病理學1編輯版ppt病理學1編輯版ppt 病理學是闡明疾病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是一門極其重要的課程,是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之間的橋梁學科。在醫學科學研究中,病理學是重要的支撐點,各種臨床科研均需要以正確的病理學診斷為依據。 病理學在醫學教育、臨床醫療和科學研究上扮演著重要角色。美國著名醫生和醫學史專家William Osler(1849-1919)曾經寫道“病理為醫學之本”。前言2編輯版ppt 病理學是闡明疾病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是一門知識要點1.解釋病理學的概念。2.明確病理學的任務及其在醫學中 的地位3.學會運用病理學的研究方法及學 習方法。4.了解病理學的發展簡史,激發對 本門學科的學

2、習興趣3編輯版ppt知識要點3編輯版ppt導論一、病理學的任務和范圍二、病理學在醫學中的地位三、病理學的研究方法 四、學習病理學的指導思想 和方法 五、病理學發展簡史 4編輯版ppt導論4編輯版ppt一、病理學的任務和范圍1、病理學的任務 病理學是用自然科學的方法研究疾病的形態結構、代謝和功能等方面的改變,從而揭示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和轉歸的醫學基礎學科。在臨床醫學實踐中,病理學又是診斷疾病的重要的方法之一,因此病理學也屬于臨床醫學。 病理學的概念:是闡明疾病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5編輯版ppt一、病理學的任務和范圍1、病理學的任務5編輯版ppt病理學關注疾病的四個方面 病因 etiology

3、/cause研究對象 Dis-easedisease 發病機制 Pathogenesis 不 舒適 疾病 病理變化 Pathological change/morphology 轉歸與后果 Consequences研究目的 癥狀 本質 Why 理論基礎 疾病 防治疾病 體癥 發生發展規律 Wherefore 實踐依據 6編輯版ppt病理學關注疾病的四個方面6編輯版ppt2.病理學的范圍 病理解剖學:著重從形態變化角度闡明疾病發生、發展的規律(圖1) 病理生理學:則著重從機能和代謝的角度闡明疾病發生、發展的規(圖2) 但任何疾病都有一定的形態結構和機能、代謝的改變。 7編輯版ppt2.病理學的范

4、圍7編輯版ppt 解剖學 生物學 組織學 生理學 生物化學 微生物學 寄生蟲學 免疫學等 內科學 外科學 婦產科學 傳染病學 等病理學主干、橋梁學科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病理學在醫學中的地位醫療事故鑒定醫療質量的標準之一輔助診斷8編輯版ppt 解剖學 生物學 組織學 生理學 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之間的橋梁病理學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9編輯版ppt病理學一橋飛架南北,9編輯版ppt病因和 發病機制診斷和治療 功能、代謝和結構病理學臨床醫學基礎醫學10編輯版ppt病因和 發病機制診斷和治療 功能、代謝和結構病理學臨床醫學二 病理學在醫學中的地位(一).屬基礎學科,是橋梁課 病理學是一門醫學基礎學科,又是

5、聯系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橋梁課,病理學的創立和發展與其它醫學基礎科學和自然科學分不開。(二). 提高疾病防治水平 運用各種臨床診察、檢驗、治療等方法對疾病進行診治外,往往還必須借助于病理學的研究方法 “病理為醫學之本” 11編輯版ppt二 病理學在醫學中的地位(一).屬基礎學科,是橋梁病理學在醫學中的地位基礎醫學解 剖 學組 胚 學生物化學生 理 學微生物學寄生蟲學臨床醫學內 科 學外 科 學婦產科學兒 科 學口腔醫學預防醫學病理學12編輯版ppt病理學在醫學中的地位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病理學12編輯版ppt病理醫生為“醫生的醫生”(doctors doctor),是臨床醫生最好的咨詢者和合作者。

6、 13編輯版ppt病理醫生為“醫生的醫生”(doctors doctor),病理學的觀察方法1.大體觀察2.組織學觀察 3.細胞學觀察 4.超微結構觀察5.組織化學和細胞化學觀察14編輯版ppt病理學的觀察方法14編輯版ppt三、病理學的研究方法人體病理學研究方法1.尸體剖檢(autopsy,尸檢)2.活體組織檢查(biopsy,活檢) 3.細胞學檢查實驗病理學研究方法1.動物試驗2.組織培養和細胞培養 將某種組織或單細胞用適宜的培養基在體外加以培養以觀察細胞、組織病變的發生發展。如腫瘤的生長、細胞的演變、細胞的癌變、病毒的復制、染色體的變異等。 15編輯版ppt三、病理學的研究方法人體病理學

7、研究方法15編輯版ppt16編輯版ppt16編輯版ppt 在日本醫學院校學生入學第一課就是到刻有捐獻遺體者的碑林去掃墓,以記住他們為醫學事業所作的貢獻。事實上一個國家尸檢率的高低反映了其文明程度,世界上不少國家的尸檢率達到50%以上,有的國家在法律中對尸檢做出了規定,如香港入院24小時內死亡的病人必須作尸檢,在醫院內死亡的病人必須作尸檢。我國衛生行政部門也規定進入三級甲等醫院尸檢率必須達到15%。17編輯版ppt 在日本醫學院校學生入學第一課就是到刻有捐獻遺2、活體組織檢查 (活檢)( Biopsy )快速 手術中,30分鐘確定性質、手術范圍 鉗取、穿刺、搔刮、摘除等方法從病變部位取出組織制作

8、病理切片,進行病理診斷。常規 診斷病理學、外科病理學在醫院里病理科主要從事診斷病理學工作18編輯版ppt2、活體組織檢查 (活檢)( Biopsy )18編輯版pp 活檢的優點在于所獲取的新鮮組織保留了完整結構有利于正確診斷。對一些腫瘤來說,它還是外科治療的手段。 目前冰凍切片的應用最主要是進行術中快速診斷,因保留一些新鮮組織可進行一些其他特殊檢查。 永久性切片是指組織通過固定,脫水,石蠟包埋后切片并染色。雖然切片制作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通常12-24小時),但是永久性切片與冰凍切片相比有著許多優點。切片較薄(5微米),而且避免了冰凍切片上的偽跡,所以切片質量好,診斷可信度高。在永久性切片上可

9、以進行各種染色更好地顯示病變。 19編輯版ppt 活檢的優點在于所獲取的新鮮組織保留了完整結構有利于正20編輯版ppt20編輯版ppt21編輯版ppt21編輯版ppt22編輯版ppt22編輯版ppt23編輯版ppt23編輯版ppt24編輯版ppt24編輯版ppt3、細胞學檢查(1) 脫落細胞涂片 采集病變處脫落細胞,涂片、染色、診斷。如陰道、鼻咽等,或分泌物、尿、痰、溢液、滲出物(胸膜積液、腹水)等,設備簡單,操作簡捷,復查容易。25編輯版ppt3、細胞學檢查(1) 脫落細胞涂片 采集病變處脫落細26編輯版ppt26編輯版ppt1、大體觀察 主要運用肉眼或輔之以放大鏡,量尺等各種衡量輔助工具,

10、對檢材及其病變性狀(大小、形狀、色澤、重量、表面及切面狀態,病灶特征及硬度等)進行細致的觀察和檢測,方法簡便易行。圖3、圖42、組織學觀察 將病變組織制成原約數微米的切片,經不同方法染色后用顯微鏡觀察其細胞微病變,千百倍地提高了肉眼觀察的分辯能力,加深了對和病變的認識,通過分析和綜合病變特點,作出疾病的病理診斷。是臨床上最常用的基本方法。圖527編輯版ppt1、大體觀察27編輯版ppt大體觀察 觀察描述大體標本的外觀和特征。三維大小以及病灶邊緣。28編輯版ppt大體觀察28編輯版ppt顯微鏡觀察 顯微鏡檢查可以觀察組織的不同成分(如胞核,胞漿,膠原等)。 29編輯版ppt顯微鏡觀察29編輯版p

11、pt3.細胞學觀察(圖6) 采集病變部位脫落的細胞制成細胞學涂片,作顯微鏡檢查,了解其病變特征。4.超微結構觀察(圖7、圖8) 運用透射及掃描電子顯微鏡對組織細胞及一些病原因子的內部和表面超微結構進行更細微的觀察,即以亞細胞(細胞器)或大分子水平上認識和了解細胞的病變。5.組織化學和細胞化學觀察 運用具有某種特異性的,能反映組織和細胞內化學成分特性的化學試劑進行特殊染色,了解細胞組織內各種蛋白質、酶類、核酸、糖原等化學成分的狀況,加深對形態結構的改變的認識。30編輯版ppt3.細胞學觀察(圖6)30編輯版ppt 近年來,還可運用免疫組織化學和免疫細胞化學的方法及染色體檢查,致病基因的分析,了解

12、細胞的免疫學性狀,研究基因異常,揭示內外源性基因的突變,通過mRNA和多肽以及蛋白質來反映細胞的基因結構和功能異常,這對于病理學研究和診斷都有很大幫助。(圖12、圖13 )31編輯版ppt31編輯版ppt四、學習病理學的指導思想和方法指導思想要以生物心理社會的新醫學觀認識人的健康與疾病。 學習方法 1.正確理解和掌握病理專業名詞 病理學中有很多專業名詞術語,如淤血、機化、假膜、癌、肉瘤、酸中毒和堿中毒等,要正確理解其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對易混淆的名詞術語,如壞死與壞疽;肉芽組織與肉芽腫;栓塞和梗死等要認真加以區別,掌握其概念的本質及特性。32編輯版ppt四、學習病理學的指導思想和方法指導思想要以

13、生物心理社會2.學習病理學要重視四個聯系:重視形態變化與功能、代謝變化的聯系。重視病變局部與整體的聯系。重視病理學與相關學科的聯系。重視病理與臨床的聯系。 3.學會觀察病理變化病理標本:要認識病變器官,找到病變部位,觀察病變性狀(大小、形狀、色澤、質地、硬度和邊界等)特征。組織切片:用光鏡觀察組織學形態特點。4.注重病理生理實驗,加強能力訓練 33編輯版ppt2.學習病理學要重視四個聯系:33編輯版ppt五、病理學發展簡史病理學的建立和發展與社會發展,科技進步以及醫學發展相關。病理學的形成和發展大體有以下幾個主要階段:1.早期尸體剖檢 2.西方學說和古代病理祖國醫學病理學說:公元460377年

14、3.器官病理學:18世界中葉 莫爾加尼 4.細胞病理學:19世紀中葉 魏爾嘯 34編輯版ppt五、病理學發展簡史病理學的建立和發展與社會發展,科技進步以5.實驗病理學:19世紀法國生理學家Claude Bernard 6.亞細胞病理學: 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由于電子顯微鏡的誕生和生物組織超薄切片技術的建立,病理學便跨入了亞細胞和分子水平階段,使過去未被認識的許多微細病變和發病機理,逐漸得到闡明。 35編輯版ppt5.實驗病理學:19世紀法國生理學家Claude Berna導論 疾病概論知識要點1. 重要概念:疾病、健康、癥狀、體 征、病理過程、病理狀態、遺傳易感性、腦死亡等2.疾病的原因及

15、腦死亡的診斷標準3.疾病過程中損傷與抗損傷,因果交替規律4. 疾病的轉歸和結局36編輯版ppt導論 疾病概論知識要點36編輯版ppt第一節 健康與疾病一、健康 WHO關于健康的定義是:“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種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上的良好狀態。”亞健康或次健康(sub-health)概念 “心身輕度失調狀態” “潛臨床狀態” “前臨床狀態”37編輯版ppt第一節 健康與疾病一、健康37編輯版ppt二、疾病 疾病(disease)是機體在一定病因作用下,因自穩調節紊亂而發生的異常生命活動過程。疾病過程中,機體對病因及其所致損傷產生抗損傷反應,體內出現一系列功能、代謝和形態結構異常變化

16、,從而表現出種種癥狀、體征和社會行為異常,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下降,勞動能力減弱甚至喪失。(圖9)38編輯版ppt二、疾病38編輯版ppt 病因 機體 內穩態破壞 抗損傷反應 功 代 結 癥 體 行 能 謝 構 狀 征 為 異常 臨床 異常生命活動現象 39編輯版ppt 病因 癥狀:是指病人主觀上異常的感覺,如頭暈、頭痛、惡心、疲乏無力。這往往是病人就診時的主訴。體征:是指醫士通過各種檢查方法在患病機體發現的客觀存在的異常。如心臟雜音、肝脾腫大、肺部啰音等。(見圖11、圖14)社會行為異常:是指患者有目的的語言和行為發生異常,如煩躁不安、哭笑無常、活動不自如等。40編輯版ppt癥狀:是指病人主觀上

17、異常的感覺,如頭暈、頭痛、惡心、疲乏無力病理過程(pathoLogical process) 是指存在于不同疾病中的共同的、規律性的功能、代謝和形態結構的異常變化,如炎癥、發熱、缺氧、心力衰竭等都是病理過程。病理狀態(pathological state) 是指發展非常緩慢的病理過程或相對穩定的局部形態結構改變,如骨折愈合后遺留的骨痂,燒傷后的瘢痕形成,風濕病的心瓣膜改變等。41編輯版ppt病理過程(pathoLogical process) 是指第二節 病因學及發病學一、疾病發生的原因及條件 致病原因是指能引起疾病并決定該疾病特征的因素 . 致病條件(包括誘因)是指在致病原因作用于機體的情況

18、下,促進疾病發生發展的因素。 誘因是指能使病因加重的因素。42編輯版ppt第二節 病因學及發病學一、疾病發生的原因及條件42編 感染性因素 物理性因素 化學性因素 遺傳因素 機體因素 1必需物質的缺乏或過多 (營養性因素) 2免疫因素 3 先天性因素 4神經內分泌因素 5.性別、年齡因素 精神、心理、社會因素43編輯版ppt 感染性因素43編輯版ppt疾病發生發展的一般規律1.損傷與抗損傷2.因果轉化規律 在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原因和結果間可以相互交替和相互轉化。 是指在原始病因作用下機體發生的某種變化又可能轉化為新的原因,引起新的變化,而后者再轉化為原因,再引起新的變化,如此病因與結果交替

19、作用,形成一個螺旋式的發展過程, 3.局部與整體的相互影響44編輯版ppt疾病發生發展的一般規律44編輯版ppt二、疾病發生發展的一般規律(發病學)疾病發生的基本機制1神經機制 許多致病因素可通過影響神經系統而引起疾病的發生。有的病因刺激經神經反射引起相應系統的功能和代謝變化,如腹部鈍擊傷引起迷走反射,可致心跳暫停, 2體液機制 許多致病的因素可直接或間接地通過體液量和質的改變,造成內環境紊亂而發生引起疾病的發生。脫水、出血 3細胞分子機制 由于致病因子對組織細胞的直接或間接作用使某些細胞或基因的功能、結構發生改變,從而引發病理過程。 45編輯版ppt二、疾病發生發展的一般規律(發病學)45編

20、輯版ppt惡 性循 環血壓下降交感神經興奮微血管收 縮微循環淤 血回心血量減少組織缺氧毛細血管大量開放心輸出量減少外傷大出 血46編輯版ppt惡 性血壓下降交感神微血管微循環回心血組織缺氧毛細血管心輸第三節 疾病的經過和轉歸一、潛伏期 此期是指致病原因作用于機體到出現癥狀前的階段。 二、前驅期 此期是指在潛伏期之后到開始出現明顯的癥狀之前的一段時期。 三、癥狀明顯期 此期是指該疾病所特有的癥狀和體征相繼出現的階段。四、轉歸期 此期是指疾病走向終結的時期。疾病的轉歸有完全康復、不完全康復與死亡三種形式。 47編輯版ppt第三節 疾病的經過和轉歸一、潛伏期47編輯版ppt1. 完全康復2. 不完全康復 3. 死亡傳統觀念分為三階段。 瀕死期:(臨終狀態) 臨床死亡期:心跳呼吸停止、反射消失。 生物學死亡期:死亡的最后階段,整個機體已不可能復活 。 近年人們來對死亡概念又有了新的認識,提出死亡是機體作為一個整體的功能發生了永久性停止。實際上指包括大腦半球、間腦、腦干各部分在內的全腦功能發生了不可逆性的永久性停止,即所謂腦死亡(brain death)(圖10)。48編輯版ppt1. 完全康復48編輯版ppt判斷腦死亡的指征是:自主呼吸停止,需要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