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成文法的公布_第1頁
中國歷史上成文法的公布_第2頁
中國歷史上成文法的公布_第3頁
中國歷史上成文法的公布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歷史上成文法的公布相傳自奴隸制國家時期,中國就有了法律。夏朝制有?禹刑?,商朝制有?湯刑?,周朝制有?九刑?。在西周的時候已經制定有成文的法律。但是,這畢竟是奴隸社會背景下的成文法。在這樣的社會中,法律為少數奴隸主貴族秘藏和獨占,法律從制定、修改、解釋直到適用,都是絕對與世間隔絕,平民對此絕對是不能染指的。所謂刑不可知,那么威不可測就是奴隸制法神秘、恐懼色彩的忠實寫照。因此,這一時期的法律都是不公布、不為民所知的。進入春秋時期,由于社會消費力程度的進步,封建的消費關系開場沖破奴隸制的束縛。原來自西周所延續下來的禮制和禮儀所維系的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社會政治秩序逐漸瓦解。周天子只具天子之名,而

2、失卻了天子之實。與之同時,各諸侯的權力逐漸強大,繼而是大夫權力的開展。各諸侯、卿大夫僭越禮樂的現象非常普遍,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嚴重破壞。禮崩樂壞成為春秋時代的特色。在這樣社會控制日漸失序的背景下,想要穩固自己地位的新興地主階級自然是不能重拾破碎不堪的舊時禮制,于是就開場了變亂舊章的改革。制定條文準確而又標準劃一的法律制度成為治理國家的首要手段。文獻記載了當時各國的改革情況。以楚國為例,?左傳昭公七年?記載道,芋尹無宇曰:吾先君文王作仆區之法。對此杜預注疏說:仆區,刑書名。其中仆,隱也。為隱匿亡人之法也,盜所隱器,與盜同罪,可見其中規定的是,隱匿逃亡的人以及隱匿贓物都是有罪,應得處分的。?韓非子

3、外儲說右上?又記載說,荊莊王有茆門之法。茆門,也叫雉門,是宮門之一。這項法律是出于考慮保護君主的平安,制止諸侯、大夫以及公子的馬車進入宮門。此外,齊有憲法?管子首憲?,楚有仆區?左傳昭公七年?、茅門之法?韓非子外儲說右?,晉有被廬?左傳昭公二十七年?、夷蒐?左傳文公七年?之法等。在這期間,出現了引起極大爭論、獲得劃時代重大成就的歷史事件,即成文法的公布。最早的行動開場于公元前536年的鄭國。當時鄭國的執政子產在倡導都逼有章,上下有服,并在進展了作封恤和作丘賦等經濟改革后,又第一個打破了議事以制,不為刑辟的舊傳統,公布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刑書?。?左傳昭公六年?上記載道:鄭人鑄刑書,對此杜

4、預注曰:鑄刑書于鼎,以為國之常法。這是說,子產將鄭國的法律鑄在鼎上,用來向民眾公布。這一行為直接否認了千余年來法律不公開的制度,使得什么是犯罪,犯罪者處什么刑等,都有一定的標準,使奴隸主任意刑殺的司法特權受到限制。?刑書?的公布,引出了中國法律史上對后世有影響的一場爭論。這一舉動打破了以往法律內容為奴隸主貴族所壟斷,為所欲為的場面。對此,晉國大夫叔向在給子產的信中說道:昔先王議事以制,不為刑辟,懼民之有爭心也。這是說在以往,統治者是按照道義、禮法、忠信和仁道來引導人民,以道德防范,以賞罰來勸誘,以賢能、忠信的官吏來治理人民。人們只是知道作奸犯科,國有常刑,但終究何種言行將要構成犯罪,犯罪了將會

5、受到怎樣的懲罰就無從得知。罪與非罪之間的標準把握在統治者手中,平民就只有憑借著傳統的禮教意識去區分是非,從而檢點自己的言行,如此一來民不測其淺深,常畏威而懼罪。同時,不公開的法律也給了執法者議而定罪用刑,從而庇護貴族階層,肆意擅殺平民和奴隸的可能。但是成文法公布之后,以往自令民常懷恐懼的氣氛將消逝無蹤,叔向嘆息道棄禮而征于書,錐刀之末,將盡爭之,這就是說,這種拋棄了禮制而用書的做法,使百姓不再以禮為標準,不再害怕官長。百姓可以以書為是非,是為棄禮而征于書,據此可以知道罪與非罪,甚至并可以進而衡量官員裁判量刑的正確與否。最終,叔向告誡子產說道,這樣的結果就會是亂獄滋豐,賄賂并行,終子之世,鄭其敗

6、乎!國將亡,必多制,此其之謂乎。就是說這樣的法制會造成司法上的腐敗,賄賂成行,最終國家一定會滅亡。面對叔向的責問,子產的答復那么很是明了,他說:假設子之信,僑不才,不能及子孫,吾以救世也;即不承命,敢忘大惠。這是說就子產而言,也非常明白過去禮制的重要性,但是面對政治、經濟上不斷變化的社會趨勢,為了改變現狀,挽救鄭國的危亡,故不敢遵守舊制。子產鑄刑書的行為其實是通過成文刑法,固定了國家法律的內容,使官吏不能濫刑,平民可以理解法律,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奸佞之徒成亂世肆暴的時弊,從而保證了社會改革的推行。這些嚴重損害貴族利益的新事物,會受到頑固舊權力的反對,也就不難理解了。公布成文法之風并不會閉塞在一國

7、的國境之內。在距子產鑄刑書23年之后,在當初的反對者叔向的故土晉國也發生了效仿鄭國而鑄刑鼎的事件。這是在子產公布成文法后又一次大規模的行動。根據?左傳正義?的記載,這部成文法典當時已經在國內施行,只是未嘗宣示下民而已。到了昭公二十九年冬天,即公元前513年,是年冬,晉趙鞅、荀寅帥師城汝濱,遂賦晉國一鼓鐵,以鑄刑鼎,著范宣子所為刑書焉。對這樣的行為一再出現,標榜克己復禮和吾以周的儒家鼻祖孔丘又發出驚嘆:晉其亡乎,失其度矣!可見,在孔子看來公布成文法是一種失度和亂制的表現,認為刑鼎的制作違犯了禮制的精神,使得上下貴族和平民之間沒有了分別,要遵循一樣的規那么,孔子認為:今棄是度也,而為刑鼎,民立鼎矣

8、,何為尊貴?貴何業之守?貴賤無序,何以為國?孔子的擔憂多少還是與之前叔向有共通之處,認為法的公布會造成禮的秩序的潰散,但是這在當時已經并不能引起人們多少的回應。因為成文法的公布已經成為當時的大勢所趨。在這之后的幾十年間,中原各國相繼公布了自己的成文法,中國古代法制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開拓了一個以公布的法替代界限模糊的禮作為國家的統治形式的新時代。這當中,最有成就且影響最大的是公元前五世紀末由魏國改革家李悝制定公布的?法經?。這種新的統治形式,為后世法家所稱贊并進展了理論論證,將之稱為法治。戰國時代的法家在此之中獲取了不少可以借鑒的東西,推動了自身的開展。當然,這時候的鑄刑鼎或者竹刑算不上是以法

9、治國,而是因時制宜地對禮制的改革,但是卻拉開了后世曠日持久的禮治與法治之爭的序幕。欄目主持人:程新友jfyxysina.鑄?刑書?的子產子產?公元前522,即公孫僑,本名姬僑,字子產,又字子美,亦稱為公孫成子,是鄭國的貴族。公元前543年到公元前522年執掌鄭國國政,是當時著名的政治家。他崇尚周禮,認為禮是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實那么之,同時他執政期間主張為政必德,如此一來在當時被看作是知禮的典型,孔丘也屢次贊美他為惠人。其執政期間,在鄭國開展了一系列封建改革,以救衰亂。公元前543年,作封恤,成認土地占有的實現,重新劃定田界,以防止侵占和爭奪。五年之后,即在公元前538年,又作丘賦,即以丘為單位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軍賦。相關鏈接中國第一個律師鄧析鄧析公元前545前501,鄭國大夫,春秋末期思想家,名辨之學倡始人,與子產屬同時代人。鄧析是一個思想活潑、激進而又能言善辯的人。他代表著新興的地主階級的利益,反對效法先王,要求進一步的改革,是我國歷史上最早反對禮治的思想家。他私自開設學校,為人們教授法律知識并幫助人們訴訟,可以被認為是中國第一個律師。他對子產的改革并不非常滿意,對其?刑書?的內容也有所批評,?呂氏春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