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導讀(第二版)(一卷)課件1-2-4_第1頁
資本論導讀(第二版)(一卷)課件1-2-4_第2頁
資本論導讀(第二版)(一卷)課件1-2-4_第3頁
資本論導讀(第二版)(一卷)課件1-2-4_第4頁
資本論導讀(第二版)(一卷)課件1-2-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資本論導讀課程 第二章 貨幣轉化為資本 授課教師:資本論導讀課程 第二章 貨幣轉化為資本 資本論第一卷第四章是承前啟后的一章,研究貨幣怎樣轉化為資本,說明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生產關系基礎雇傭勞動關系。資本主義雇傭勞動制度是在商品經濟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馬克思從比較商品流通與資本流通入手揭示一般的貨幣與作為資本的貨幣的區別,進而揭示一般貨幣轉化為資本的社會條件勞動力的買和賣。第二章 貨幣轉化為資本(第一卷 第四章)2022/10/2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 資本論第一卷第四章是承前啟后的一章,研究貨幣怎樣轉1.資本的總公式1.資本的總公式1.資本的總公式 商品流通是資本產生的歷史前提,貨幣是資本的

2、最初形式 “商品流通是資本的起點。商品生產和發達的商品流通,即貿易,是資本產生的歷史前提。”(171)在第一篇馬克思研究了商品流通,闡述了貨幣的產生過程及貨幣的性質。“貨幣是這一過程的最后產物。商品流通的這個最后產物是資本的最初的表現形式。”(171)2022/10/24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1.資本的總公式 商品流通是資本產生的歷史前提,貨幣是1.資本的總公式 歷史上,前資本主義社會的商人資本、高利貸資本都是貨幣形態的資本。在現實資本主義中,貨幣又是每個資本的第一形態。 “現在每一個新資本最初仍然是作為貨幣出現在舞臺上,也就是出現在市場上商品市場、勞動市場或貨幣市場上,經過一定的過程,這個貨幣就

3、轉化為資本。”(172)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51.資本的總公式 歷史上,前資本主義社會的商人資本、高1.資本的總公式 商品流通形式與資本流通形式 商品流通的形式:WGW,即先賣后買 資本流通的形式:GWG,即先買后賣 “GWG ,貨幣轉化為商品,商品再轉化為貨幣,為賣而買。在運動中通過這后一種流通的貨幣轉化為資本,成為資本,而且按它的使命來說,已經是資本。”(172)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61.資本的總公式 商品流通形式與資本流通形式20221.資本的總公式 兩個流通過程在形式存在著顯而易見的不同,這種不同反映著兩個流通過程在內容上的差別。 “在W-G-W循環中,

4、始極是一種商品,終極是另一種商品,后者退出流通,轉入消費。因此,這一循環的最終目的是消費,是滿足需要,總之,是使用價值。相反, G-W-G循環是從貨幣一極出發,最后又返回同一極。因此,這一循環的動機和決定目的是交換價值本身。”(175) 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71.資本的總公式 兩個流通過程在形式存在著顯而易見的不同,1.資本的總公式 貨幣作為交換價值的存在形式在質上是相同的,因此,資本流通公式兩端貨幣的區別必然是體現為量的不同。“GWG過程所以有內容,不是因為兩極有質的區別(二者都是貨幣) ,而只是因為它們有量的不同。最后從流通中取出的貨幣,多于起初投入的貨幣。”(176)20

5、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81.資本的總公式 貨幣作為交換價值的存在形式在質上是相同的1.資本的總公式 “可見,原預付價值不僅在流通中保存下來,而且在流通中改變了自己的價值量,加上了一個剩余價值,或者說增殖了。正是這種運動使價值轉化為資本。”(176) 由于運動中價值的增殖,所以資本流通公式應寫成: GWG或者GWG+G 馬克思把在運動終了比預付貨幣多出的貨幣額“G”叫做“剩余價值”。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91.資本的總公式 “可見,原預付價值不僅在流通中保存下來1.資本的總公式 資本流通是無止境的 “在為賣而買的過程中,開端和終結是一樣的,都是貨幣,都是交換價值,單是由于

6、這一點,這種運動就已經是沒有止境的了。”(177)“每一次為賣而買所完成的循環的終結,自然成為新循環的開始。”(178)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101.資本的總公式 資本流通是無止境的2022/9/28第1.資本的總公式 “作為資本的貨幣的流通本身就是目的,因為只是在這個不斷更新的運動中才有價值的增殖。因此,資本的運動是沒有限度的。”(178)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111.資本的總公式 “作為資本的貨幣的流通本身就是目的,1.資本的總公式 資本家是資本的人格化 “作為這一運動的有意識的承擔者,貨幣占有者變成了資本家。這種流通的客觀內容價值增殖是他的主觀目的,只有在越來

7、越多地占有抽象財富成為他的活動的唯一動機時,他才作為資本家或作為人格化的、有意志和意識的資本執行職能。因此,決不能把使用價值看做資本家的直接目的。他的目的也不是取得一次利潤,而只是謀取利潤的無休止的運動。 ”(179)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121.資本的總公式 資本家是資本的人格化2022/9/1.資本的總公式 資本是運動中的價值 資本流通作為一種無止境的運動,“價值”成為運動的主體,過程中貨幣、商品不過是價值在運動中的不同存在形式。“在G-W-G流通中,商品和貨幣這二者僅僅是價值本身的不同存在方式:貨幣是它一般存在方式,商品是它的特殊的也可以說只是化了裝的存在方式。”(179)

8、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131.資本的總公式 資本是運動中的價值2022/9/281.資本的總公式 在資本的運動中,價值成了在運動中自行增殖的主體,“在這個過程中,它不斷地變換貨幣形式和商品形式,改變著自己的量,作為剩余價值同作為原價值的自身分出來,自行增殖著。既然它生出剩余價值的運動是它自身的運動,它的增殖也就是自行增殖。”(180)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141.資本的總公式 在資本的運動中,價值成了在運動中自行增1.資本的總公式 “價值作為這一過程的擴張著的主體,首先需要一個獨立的形式,把它自身的同一性確定下來。它只有在貨幣上才具有這種形式。因此,貨幣是每個價值增

9、殖過程的起點和終點。”(180)貨幣作為資本運動中獨立表現價值的形式,使運動過程表現為GWG。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151.資本的總公式 “價值作為這一過程的擴張著的主體,首先1.資本的總公式 GWG是直接在流通領域表現出來的資本總公式 產業資本在流通以外進行生產活動,但不影響它在流通中表現出的形式;生息資本(GG)則是以簡練形式表現GWG過程,所以,GWG反映了一切資本運動的共同過程,所以,馬克思稱它是“資本總公式”。 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161.資本的總公式 GWG是直接在流通領域表現2.總公式的矛盾2.總公式的矛盾2.總公式的矛盾 資本總公式的矛盾是價值增殖

10、與價值規律的矛盾。 按照商品交換的規律,交換是等價進行的,交換中只發生價值在商品與貨幣之間的形態變化,不會發生價值量的變化。資本總公式不過是把商品流通公式的先賣后買變成先買后賣,沒有改變交換規律,因此從流通考察,價值增殖是無法用交換規律解釋。 這就是資本總公式的矛盾。2.總公式的矛盾 資本總公式的矛盾是價值增殖與價值規律2.總公式的矛盾 價值增殖不同于使用價值上的利益 庸俗經濟學混淆價值與使用價值,因而把交換使雙方在使用價值上得到的好處說成是價值增加。馬克思指出交換,第一,可使雙方得到自己所需的使用價值;第二,交換促進分工,分工可以提高交換雙方的勞動生產率。這些都是交換帶來的使用價值利益,但并

11、沒有使參與交換的價值增大。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192.總公式的矛盾 價值增殖不同于使用價值上的利益20222.總公式的矛盾 “那些試圖把商品流通說成是剩余價值的源泉的人,大多是把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弄混了、混淆了。”(185)區分商品交換中使用價值與價值的不同運動規律對我們今天科學地認識流通在國民經濟中的功能,正確發揮商品流通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202.總公式的矛盾 “那些試圖把商品流通說成是剩余價值的源泉2.總公式的矛盾 馬克思強調,“假如互相交換的是交換價值相等的商品,或交換價值相等的商品和貨幣,就是說,是等價物,那么很明顯,任何

12、人從流通中取出的價值,都不會大于他投入流通的價值。在這種情形下,就不會有剩余價值形成。商品的流通過程就其純粹的形式來說,要求等價物的交換。”(186)這一原則是政治經濟學始終要堅持的,離開這一原則就會陷入庸俗經濟學“流通創造價值”的窠臼。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212.總公式的矛盾 馬克思強調,“假如互相交換的是交換價值2.總公式的矛盾 商品流通中不等價交換不能產生價值增殖 為批判“剩余價值來自流通”的觀點,馬克思又舉出不等價交換的兩種情況,即商品加價、低價購買,說明商品生產者在商品流通中先后充當賣與買的角色,任何一個環節上不等價交換得到的額外價值都會在另一個環節上喪失。馬克思又假

13、定有只買不賣的階級存在,這時買者的貨幣只能從生產者那里掠奪或欺騙而來,生產者仍不能得到價值增殖。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222.總公式的矛盾 商品流通中不等價交換不能產生價值增殖2.總公式的矛盾 即使加上商品流通中個別生產者個人的精明與狡猾,也只能說明已有價值在流通中的再分配,也不能說明社會總價值的增大。“一個國家的整個資本家階級不能靠欺騙自己來發財致富。”(190) “可見,無論怎樣顛來倒去,結果都是一樣。如果是等價物交換,不產生剩余價值,如果是非等價物交換,也不產生剩余價值。流通或商品交換不創造價值。”(190) 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232.總公式的矛盾 即使加

14、上商品流通中個別生產者個人的精明2.總公式的矛盾 正因為剩余價值不能來自流通,所以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不能從流通中的資本形式商業資本、生息資本入手。資本主義商業資本、生息資本是產業資本運動派生出的資本運動形式。即使是前資本主義的商人資本和高利貸資本,其增殖原因也不能只從流通中得到解釋。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242.總公式的矛盾 正因為剩余價值不能來自流通,所以分析資2.總公式的矛盾 在流通以外的生產過程,商品生產者只能通過勞動創造價值,但不能使原有價值增大。因此,離開流通過程也不能說明價值增殖的原因。 “在流通以外,商品占有者只同他自己的商品發生關系。就商品的價值來說,這種關系只

15、是:他的商品包含著他自己的、按一定社會規律計量的勞動量。這個勞動量表現為他的商品的價值量,而因為價值量表現為計算貨幣,所以這個勞動量就表現為一個價格”。(192)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252.總公式的矛盾 在流通以外的生產過程,商品生產者只能2.總公式的矛盾 “商品占有者能夠用自己的勞動創造價值,但是不能創造自行增殖的價值。”(193) 解決資本總公式的矛盾的限制條件 根據對流通和生產的各自分析,馬克思提出“資本不能從流通中產生,又不能不從流通中產生。它必須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產生。”(193)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262.總公式的矛盾 “商品占有者能夠用自己的勞

16、動創造價值,但2.總公式的矛盾 具體說來就是:“貨幣轉化為資本,必須根據商品交換的內在規律來加以說明,因此等價物的交換應該是起點。貨幣占有者,必須按商品的價值購買商品,按商品的價值出賣商品,但他在過程終了時取出的價值必須大于他投入的價值。”(193-194)這就是解決問題的限制條件。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272.總公式的矛盾 具體說來就是:“貨幣轉化為資本,必須根3.勞動力的買和賣3.勞動力的買和賣3.勞動力的買和賣 勞動力的購買是資本價值增殖的條件 馬克思仍從流通中談起:資本運動GWG中,商品是按照價值出售的,所以WG環節不會發生增殖;購買也是按照價值購買的,所以增殖不是發生在

17、商品的價值上,只能發生在它的使用價值上,即價值增殖“從這種商品的消費中產生”(194)。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293.勞動力的買和賣 勞動力的購買是資本價值增殖的條件3.勞動力的買和賣 “要從商品的消費中取得價值,我們的貨幣占有者就必須幸運地在流通領域內即在市場上發現這樣一種商品,它的使用價值本身具有成為價值源泉的獨特屬性,因此,它的實際消費本身就是勞動的對象化,從而是價值的創造。貨幣占有者在市場上找到了這樣一種獨特的商品,這就是勞動能力或勞動力。”(194-195)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303.勞動力的買和賣 “要從商品的消費中取得價值,我們的貨幣3.勞動力的買和

18、賣 勞動力成為商品的歷史條件 “我們把勞動力或勞動能力,理解為一個人的身體即活的人體中存在的、每當他生產某種使用價值時就運用的體力和智力的總和。”(195)這是對勞動力的最基本解釋,從后面的論述我們還了解到,現實的勞動力還必須包括對相應勞動技術的掌握。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313.勞動力的買和賣 勞動力成為商品的歷史條件20223.勞動力的買和賣 歷代庸俗經濟學家總是混淆生產一般的要素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特有的社會形式,例如,庸俗經濟學家看到勞動者的勞動能夠創造財富,就把人的勞動能力說成是“人力資本”,這是對資本概念的濫用。從上一節中我們已經知道,資本是一個在運動中自行增殖的價值

19、,而不是任何神秘的使用價值。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323.勞動力的買和賣 歷代庸俗經濟學家總是混淆生產一般的要3.勞動力的買和賣 勞動力成為商品需要兩個條件: 第一:“勞動力只有而且只是因為被它自己的占有者即有勞動力的人當做商品出售或出賣,才能作為商品出現在市場上。勞動力占有者要把勞動力當做商品出賣,他就必須能夠支配它,從而必須是自己的勞動能力、自己人身的自由所有者。”(195)這就是說勞動者要有人身自由,能自主地支配自己的勞動力。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333.勞動力的買和賣 勞動力成為商品需要兩個條件:2022/3.勞動力的買和賣 勞動者自主支配自己的勞動力包含這

20、樣的內容:他“總是把自己的勞動力當做自己的財產,從而當做自己的商品。消費他的勞動力,而要做到這一點,他必須始終讓買者只是在一定期限內暫時支配他的勞動力,就是說,他在讓渡自己的勞動力時不放棄自己對它的所有權。”(195)勞動力的所有者始終只是把勞動力出賣一定時間,而不是徹底永遠出賣,而不像奴隸的出賣那樣是永遠的出賣。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343.勞動力的買和賣 勞動者自主支配自己的勞動力包含這樣的3.勞動力的買和賣 第二,“勞動力占有者沒有可能出賣有自己的勞動對象化在其中的商品,而不得不把只存在于他的活的身體中的勞動力本身當做商品出賣。”(196)勞動力占有者如果能出賣其他商品,就

21、必須有足夠的生產條件生產商品,還要有足夠的時間銷售商品,在這段時間他需要有足夠的生活資料維持自己的生命。正是由于他不具有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無法生產商品,才只能出賣勞動力。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353.勞動力的買和賣 第二,“勞動力占有者沒有可能出賣有自3.勞動力的買和賣 這也說明勞動力占有者出賣勞動力決不是因為勞動力是什么“人力資本”,而是因為他喪失了生產和生活條件,只能出賣自己唯一可支配的勞動力換取生存條件。 “可見,貨幣占有者要把貨幣轉化為資本,就必須在商品市場上找到自由的工人。這里所說的自由,具有雙重意義 一方面,工人是自由人,能夠把自己的勞動力當做自己的商品來支配,另一

22、方面,他沒有別的商品可以出賣,自由得一無所有,沒有任何實現自己的勞動力所必需的東西。”(197)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363.勞動力的買和賣 這也說明勞動力占有者出賣勞動力決不是3.勞動力的買和賣 勞動力成為商品的條件是歷史發展的結果 馬克思指出,“有一點是清楚的。自然界不是一方面造成貨幣占有者或商品占有者,而另一方面造成只是自己勞動力的占有者。這種關系既不是自然史上的關系,也不是一切歷史時期所共有的社會關系。它本身顯然是己往歷史發展的結果,是許多次經濟變革的產物,是一系列陳舊的社會生產形態滅亡的產物。”(197)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373.勞動力的買和賣 勞動力

23、成為商品的條件是歷史發展的結3.勞動力的買和賣 馬克思的這段話體現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給予各種唯心主義歷史觀以有力的打擊。持有唯心主義歷史觀的人總是力圖把工人和資產階級的階級劃分歸結為自然的結果,為剝削階級的存在尋找辯護理由,從理論上證明資本主義剝削關系是天然的,從而是永恒的。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383.勞動力的買和賣 馬克思的這段話體現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3.勞動力的買和賣 勞動力成為商品,固然要有商品貨幣關系的一定發展,“但是根據經驗,不很發達的商品流通就足以促使所有這些形式的形成”(198),可是,這種社會條件并沒使勞動力普遍成為商品。 所以,“有了商品流通和貨幣流通,決不

24、是就具備了資本存在的歷史條件。只有當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占有者在市場上找到出賣自己勞動力的自由工人的時候,資本才產生,而單是這一歷史條件就包含著一部世界史。因此,資本一出現,就標志著社會生產過程的一個新時代。(198)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393.勞動力的買和賣 勞動力成為商品,固然要有商品貨幣關系的3.勞動力的買和賣 對勞動力價值的考察 “同任何其他商品的價值一樣,勞動力的價值也是由生產從而再生產這種獨特物品所必要的勞動時間決定的。就勞動力代表價值來說,它本身只代表在它身上對象化的一定量的社會平均勞動。”(198) 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403.勞動力的買和賣 對

25、勞動力價值的考察2022/9/3.勞動力的買和賣 1.必要的生活資料首先是勞動力占有者自身生活所必不可少的生活資料 “生產勞動力所必要的勞動時間,可以歸結為生產這些生活資料所必要的勞動時間,或者說,勞動力的價值,就是維持勞動力占有者所必要的生活資料的價值。”(198-199)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413.勞動力的買和賣 1.必要的生活資料首先是勞動力占有者3.勞動力的買和賣 “所謂必不可少的需要的范圍,和滿足這些需要的方式一樣,本身是歷史的產物,因此多半取決于一個國家的文化水平,其中主要取決于自由工人階級是在什么條件下形成的,從而它有哪些習慣和生活要求。因此,和其他商品不同,勞動

26、力的價值規定包含著一個歷史的和道德的要素。但是,在一定的國家,在一定的時期,必要生活資料的平均范圍是一定的。” (199)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423.勞動力的買和賣 “所謂必不可少的需要的范圍,和滿足這3.勞動力的買和賣 2.必要的生活資料還包括工人扶養家庭所需要的生活資料 “因損耗和死亡而退出市場的勞動力,至少要不斷由同樣數目的新勞動力來補充。”(199)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工人階級不僅地再生產出來。“只有這樣,這種獨特的商品占有者的種族才能在商品市場上永遠延續下去。”(200)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433.勞動力的買和賣 2.必要的生活資料還包括工人扶養家庭所3.

27、勞動力的買和賣 3.培養勞動者獲得一定勞動技能的教育費用 “這種教育費用對于普通勞動力來說是微乎其微的包括在生產勞動力所耗費的價值總和中。”(200) 勞動力價值所代表的生活資料總是一定時間的需要,因此勞動力價值可分為日價值、周價值、月價值等。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443.勞動力的買和賣 3.培養勞動者獲得一定勞動技能的教育3.勞動力的買和賣 勞動力價值對于工人有著生死攸關的意義: “勞動力價值的最低限度或最小限度,是勞動力的承擔者即人每天得不到就不能更新他的生命過程的那個商品量的價值,也就是維持身體所必不可少的生活資料的價值。假如勞動力的價格降到這個最低限度,那就降到勞動力的價

28、值以下,因為這樣一來,勞動力就只能在萎縮的狀態下維持和發揮。”(201)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453.勞動力的買和賣 勞動力價值對于工人有著生死攸關的意義3.勞動力的買和賣 “勞動能力不賣出去,對工人就毫無用處,不僅如此,工人就會感到一種殘酷的自然必然性:他的勞動能力的生產曾需要一定量的生存資料,它的再生產又不斷地需要一定量的生存資料。”(202) 可見,勞動力決不象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宣揚的那樣,是工人保有的不會受到損失的“人力資本”。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463.勞動力的買和賣 “勞動能力不賣出去,對工人就毫無用處,3.勞動力的買和賣 馬克思關于勞動力價值規定的理論是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的體現,它為后面的剩余價值理論奠定了基礎,是政治經濟學十分關鍵的理論。同時,這一理論也為批判資產階級經濟學中形形色色的工資理論提供了有力的武器。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473.勞動力的買和賣 馬克思關于勞動力價值規定的理論是歷史3.勞動力的買和賣 勞動力買賣過程以及流通領域自由平等的虛偽性 勞動力買賣過程是在流通中進行的,但勞動力的消費是在以后的生產中。在資本主義實踐中,往往是資本家消費工人勞動力后再支付勞動力價值。這樣,如果資本家經營不善工人就得不到勞動力價值。2022/10/2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483.勞動力的買和賣 勞動力買賣過程以及流通領域自由平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