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班科學教案2022最新 大班科學教案2022最新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圓柱螺旋彈簧,嘗試用細鐵絲環繞成圓柱螺旋彈簧。 2、通過比對、溝通等方式,探索制作圓柱螺旋彈簧的方法。 活動準備: 閱歷準備知道生活中裝有彈簧的物品和玩具。 物質準備人手一份:細鐵絲若干、小棍棒一根(長20厘米)。 小組一份:紙、廢舊圖書、水彩筆、剪刀、膠帶、油泥、瓶蓋。 彈簧小玩具若干、已經繞好的彈簧一個。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幼兒玩彈簧玩具,體驗彈簧的特性。 1、老師導語:今天,老師帶了很多新奇的玩具,你們想不想玩一玩啊?在玩的時候,你仔細觀察一下,你發現了什么? 2、幼兒任選一個彈簧玩具玩。 3、老師提問:
2、你們在玩這些玩具的時候,發現了什么? 4、老師小結:這些玩具有的能一上一下的動,有的玩具能一左一右的搖擺,因為這些玩具上都有什么?原來是彈簧讓這些玩具動了起來,找一找這些彈簧在什么地方? 二、認識圓柱螺旋彈簧。 老師提問:我們來觀察一下,這些彈簧是什么樣子的? 老師小結:彈簧有很多種,這種圓柱形、螺旋狀的彈簧,叫圓柱螺旋彈簧。你們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物品上有這樣的彈簧?這些物品裝上彈簧,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和樂趣。 三、老師出示自己制作的彈簧玩具給幼兒欣賞。 四、嘗試制作圓柱螺旋彈簧。 1、介紹材料,幼兒邊猜想制作方法邊出示制作步驟圖。 老師提問: 1)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根小棍,一根細鐵
3、絲,我們怎么用它們來做彈簧呢? 2)小棍上有一個小洞,你們想想是做什么用的? 2、老師提醒幼兒注意安全:細鐵絲有一頭是尖的,有一頭是圓的。我們應該把哪一頭戳到小小棍里? 3、幼兒制作,老師觀察幼兒制作情況。 五、第一次制作后相互溝通、討論,探索制作圓柱螺旋彈簧的方法。 1、老師提問:誰來說說,你是怎么繞彈簧的? 你們覺得哪個小朋友的彈簧制作的好?為什么? 2、老師小結: (1)繞彈簧的時候,要細心,眼睛要看清楚,按順序一圈挨著一圈慢慢地、均勻地往前繞,不能重疊在一起。 (2)要把鐵絲緊貼著小棍,用點勁來繞。 (3)拔出小棍的時候,要輕輕的拔。 六、第二次制作,并和第一次制作的進行比較。 七、用
4、彈簧制作玩具。 1、介紹材料,講解制作方法。 老師:這里有紙、舊圖書、剪刀、彩筆、各種膠帶、油泥底座。小朋友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制作卡通人物固定在你的彈簧上,你可以畫畫、折紙、也可以將舊書上的圖案剪下來。做好后,你可以用膠帶固定在彈簧上,最后固定在底座上,可愛的玩具就制作好了。 2、制作彈簧玩具。 八、溝通分享: 1、與同伴之間、與客人老師之間相互玩一玩。 老師提問:我們可以怎樣玩這個小彈簧玩具呢? 2、出示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彈簧玩具。 3、到生活中找一找,還有什么材料可以做這樣的彈簧玩具。 活動反思: 通過讓幼兒自由探索彈簧玩具,發現彈簧玩具會自己動。然后又在組織溝通各自閱歷的基礎上,引導幼
5、兒集中探索彈簧的特性:能伸能縮,松手后能恢復原來的樣子,體現了“玩中學”的教育理念。 大班科學教案2022最新篇2 設計思路: 自從保健醫生將一支溫度計放到活動室里后,孩子們每天都會到那里看看今天幾度了?于是我們的“稚語心聲”里又多了新任務“天氣預報員”。漸漸地,孩子們從關懷溫度到關懷今天的天氣、想要了解各種形式的天氣預報等。為了進一步進展我班幼兒在相互交往中的合作意識,鼓舞幼兒自己結伴,共同合作探索天氣預報的秘密。 活動目標: 1、了解獲取天氣預報的各種辦法和途徑。 2、感受天氣預報與生活之間的密切關系。 3、培育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制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4、進展合作探
6、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記錄的天氣預報表圖片若干活動過程: 一、分組介紹了解天氣預報的不同途徑,分享閱歷 1、這幾天,我們大家都一起關注天氣預報,今天就來介紹一下你們組是從哪里知道天氣預報的? 2、幼兒分組介紹 二、感知天氣預報與生活密切相關 1、原來我們可以從很多地方收聽、收看到天氣預報,你們家里平時還有誰聽天氣預報的? 2、幼兒溝通 3、為什么我們大家都要聽天氣預報?有什么用? 4、我們看看除了你們說的,還有誰也很關懷天氣預報的5、出示暖棚的圖片:農民伯伯為什么這么關懷天氣預報? 6、逐一出示司機圖片、游客圖片,進一步感知天氣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小結:天氣預報真有用,
7、它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方便。 三、溝通天氣預報記錄表,提出問題出示幼兒幾天來的天氣預報記錄表,請部分幼兒溝通記錄表。 引導幼兒發現問題:為什么同樣是今天的天氣,但是有的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不同呢? 教學反思 1、應讓在配合說天氣與星期后,增加幼兒完整的用語言說明天氣和星期,讓幼兒學會完整表達 2、引出各種天氣時,可以用聲音引出,如錄音等 3、如何讓主題引出時應該更新穎 4、能帶幼兒在各種天氣模擬里去體會理解更好 大班科學教案2022最新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菊花、枸杞、胖大海等幾種生活中常見中草藥的名稱和特征,了解它們簡單的保健、治病作用。 2.觀察并說出中草藥的神奇,嘗試泡茶或搭配泡茶。(難點
8、) 3.感受中草藥的神奇以及與人們健康生活的關系,萌發對中草藥的愛好。 活動準備: 1.閱歷準備:提前請家長與幼兒溝通,了解有關常見中草藥的知識。 2.CD光盤。 3.幼兒(根據藥材的量和種類進行分小組)操作材料:杯子、勺子每人一份;常見的中草藥菊花、枸杞、胖大海、炒山楂、蓮子心、陳皮若干) 4.老師課前查閱一般中草藥的加工過程。 活動過程: 一、直接導入:觀看鹿茸救母的視頻,感受鹿茸的神奇,產生對中藥的愛好 老師(引導幼兒回憶“鹿茸救母”的故事)提問:故事中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是什么治好了母親的病? 老師總結:青陽是一個孝順的孩子,七彩鹿的鹿茸熬制的中藥把母親的病治好了,鹿茸真神奇。 二、觀
9、看ppt,認識菊花、枸杞、胖大海等幾種生活中常見中草藥的名稱、特征及來源 1.請幼兒運用視覺方法觀察中草藥,引導幼兒說出中草藥的名稱及外形。 老師總結:中草藥中有紅有綠,形狀也不一樣。 2.感受一般的植物經過加工能變成中草藥的神奇性。 老師提問:你發現它們是用什么做的? 老師總結:生活中一些普一般通的植物的花、果實等,經過加工居然可以做成中藥,真神奇。 三、結合CD光盤及ppt,知道中草藥的保健、治病作用 四、操作實驗,進一步觀察中草藥 1.發放材料:用聞、捏等多種感官方法,觀察中草藥的特點。加深孩子對中草藥的認識。 幼兒代表發言。 師總結:有的捏上去軟軟的,有的是硬硬的;味道有甜的也有酸的,
10、有的聞起來還有清香味呢。 2.嘗試泡茶。 要求:泡茶時,把握好水的位置;泡好后,仔細觀察中草藥在水里的變化。 3.幼兒觀察、品嘗,相互溝通中草藥在水中的變化。 活動總結:有的中草藥可以泡,是保健藥,但有些中草藥是不能隨便泡的,更不能亂吃。讓幼兒嘗試泡茶或搭配泡茶,感受中草藥與人們健康生活的關系。 活動延伸 1.開展區域:小小藥店。一個小朋友當醫生。其他小朋友當病人。 2.老師可以帶領幼兒到戶外尋找蒲公英、竹葉、引導幼兒進行觀察,采集、清洗、晾曬等活動,認識更多的常見中草藥。 大班科學教案2022最新篇4 預設目標: 1、發現動物為了生存而實行的幾種自我保護方法。 2、萌發探索動物神秘的愛好。
11、3、通過身體表演進一步加深對動物自我保護方式的認識。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音樂。 2、小動物頭飾,用縐紙編成的“尾巴”,吸吸果凍瓶4個。 活動過程: 一、游戲:捉迷藏。 1、我們一起來玩個捉迷藏的游戲,我數1、2、3小朋友躲起來。 2、討論: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3、師小結。 二、隱身妙招 1、了解小動物的隱身妙招。 師:小動物們也在捉迷藏,請小朋友仔細找一找,然后告訴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動物,它躲在了哪里? (觀看課件:枯葉蝶飛到樹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鉆到草叢中的動畫。) 2、 身體表演:枯葉蝶飛到樹枝上。 蜥蜴趴在土堆上。 青蛙鉆到草叢中。 3、這些動物
12、有什么樣的保護自己的本領? 小結:隱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動物為了保護自己更好生存,它們身體的顏色與斑紋,與它們生活的環境十分相近,用來隱蔽自己不被敵人發現。 4、啟發幼兒講述還知道哪些動物具有隱身的本領? 三、討論動物的防身絕招。 1、你知道動物還有哪些保護自己的方法? 2、觀看課件。在觀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動物,它們是怎樣保護自己的?” 提問:你看到了哪個動物,它是怎么保護自己的? (講出一種,點擊出現相應字寶寶和相應動物的頭像) 盔甲:烏龜 硬刺:刺猬 快跑:鹿 自切:壁虎 臭氣:黃鼠狼 裝死:狐貍 3、討論:還有哪些動物也用同樣的方法保護自己的? 小結:小動物們很聰慧的,想了許多
13、辦法來保護自己,有的-有的- 等。它們真是能干的小動物。 四、表演防身術。 老師出示各種動物頭飾,幼兒回答是誰?是用什么方法保護自己的? 現在我們來玩個游戲,小朋友可以變成任何一種小動物,戴上頭飾跟著音樂玩一玩,咦!怎么了?老虎出來了,怎么辦呢?你就要用你變的小動物的方法來保護自己,看誰仿照得最像! 大班科學教案2022最新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活動,讓幼兒感知空氣看不見摸不著的特點,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 2、培育幼兒學習探索事物的簡單方法和細致觀察的能力,提高動手動腦能力。 3、培育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愛好,進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
1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活動準備: 每桌一盆清水;每人一份操作材料;手帕、玻璃杯、塑料袋。 活動過程: 一、引起愛好老師做深呼吸,幼兒也仿照著做深呼吸。 提問:我們用鼻子吸到了什么?空氣在哪兒?能用眼睛看到嗎? 二、嘗試活動:裝空氣 1、幼兒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動室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氣。(告訴幼兒先張開塑料袋口,然后再捏緊袋口) 2、提問:你們在什么地方抓到了空氣? 引導幼兒初步感知空氣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 3、討論:想一想,你見過、用過、玩過的哪些東西里有空氣? 4、總結。 三、嘗試活動:手帕的變化 1、請幼兒每人拿一玻璃杯,讓他們看看杯子里有東西嗎?(杯子里沒有
15、東西,杯子是空的) 2、請幼兒將手帕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著壓入水下,觀察發生了什么現象?老師個別指導幼兒按要求進行操作,鼓舞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發現。 3、討論:手帕為什么沒有濕?水為什么進不了杯了?杯子里有什么東西不讓水進去呢? 4、請幼兒將手帕放入杯底,然后將茶杯倒扣傾余著放入水中,觀察有什么現象發生?同時提醒幼兒觀察手帕的變化,并鼓舞幼兒大膽講述自己觀察到的現象。 5、討論: 第一次手帕為什么沒濕? 第二次手帕為什么濕了呢? 6、總結。 四、活動延伸將一只昆蟲和一盆花分別放在密封的容器中,觀察它們的變化。 教學反思: 1、在活動導入部分,可以將戳破氣球這個環節更改為幫氣球寶寶打氣,讓幼兒能
16、更好的理解到氣球從憋到鼓是因為空氣進入。 2、提問的技巧需要改進,提出的問題要開放些。如把“空氣是什么顏色(味道)”改為“空氣有顏色(味道)嗎?”這樣幼兒的回答才有針對性。 3、在幼兒自由嘗試之前,老師不需要示范手帕掉進水這個動作。幼兒容易仿照,使幼兒的嘗試活動有了思維定勢,可以直接讓幼兒想辦法怎樣把手帕放進水盆,手帕不會濕? 4、在準備的工具中,一次性杯子太軟,使實驗不能精確性,應該換成玻璃杯。 大班科學教案2022最新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明白各種植物的種子是不一樣的,并能區分。 2、讓幼兒了解植物生長離不開陽光、空氣和水。 3、培育幼兒主動探索的習慣和體會成功的喜悅,
17、激起下一次探索的欲望。 活動準備: 1、事先搜集有關植物生長的資料和圖片。 2、準備各種植物的種子若干。 3、花盆、紙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說說植物是怎樣來的?請哦躍然把自我的想法說出來。 二、幼兒討論:植物為什么會長大?怎樣才會長大? 三、幼兒進行小實驗:植物無根和有根實驗。請幼兒看看實驗中哪種植物沒有死,了解根的作用。 四、幼兒做種植實驗: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 五、孩子的發現:植物是種子種出來的。不一樣植物的種子長得不一樣:黃豆的種子是圓圓的、黃色的;紅豆的種子是圓圓的、紅色的;芝麻的種子是黑黑的、小小的、像小花瓣;綠豆的種子是橢圓形、綠色的;向日葵的種子是尖尖的、圓圓的、有白色
18、又有黑色的。向日葵的種子能夠吃。雞冠花的種子很小。實驗中,兩種植物都有水時,無根的植物過兩天就死了,有根的植物一向沒有死;沒有水時,無根的植物很快就死了,有根的植物過了幾天才枯死。植物的生長需要水、泥沙、空氣、陽光、種子。之后孩子又提出了許多問題,有待于進一步的探索。為什么植物會越長越多?是先長根呢?長葉子呢?先長莖呢?為什么是先長根?為什么有些植物沒有根也能夠活的?是誰把種子放在泥土里的?為什么泥土里會長出植物來? 六、請幼兒把各種植物的種子記錄下來,并能對號入座。 活動延伸:鼓舞用各種各樣的種子拼出漂亮的圖案。 環境創設: 1、舉辦種子圖案展。 2、在種植角種幾棵易活植物,便于幼兒觀察。 大班科學教案2022最新篇7 設計意圖: 為配合“遠離禽流感”的宣傳,我園設計了“病毒”這一科學活動,指在激發幼兒探索的愛好以及自我保護的意識。 目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