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節 區域的工業化與城市化 以我國珠江三角洲地區為例第二節 區域的工業化與城市化深圳的今昔對比深圳的今昔對比美麗的深圳夜景美麗的深圳夜景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工業化城市化帶來促進 發展中國家優惠政策實 施推 動局部率先工業化、城市化全國推 動推 動一、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概述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工業化城市化帶來促進 發展中國家優惠政策實 惠州珠海肇慶以我國珠江三角洲為例珠江三角洲地區就是我國改革開放以后,得益于優惠政策而迅速推進工業化與城市化的地區之一。惠州珠海肇慶以我國珠江三角洲為例珠江三角洲地區就是我國改革開海陸位置臨南海。緯度位置北回歸線穿過。相對位置位于我國南部沿海,珠江下游,廣東省中南部,緊靠
2、香港、澳門和東南亞。(一)位置我國“南大門”二、對外開放的前沿海陸位置臨南海。(一)位置我國“南大門”二、對外開放的前(二)珠三角的范圍 人口1700多萬,分別占廣東省的23.4% 和31.2%。珠三角包括9個市(廣州、深圳兩個副省級城市)S4.2平方公里,人口2000多萬,外來人 珠江三角洲包括廣州、深圳、珠海、東莞、中山、佛山、江門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慶兩市的部分縣。廣義的珠江三角洲還包括香港和澳門。(二)珠三角的范圍 人口1700多萬,分別占廣東省的2 合作探究 20世紀80年代之后,珠江三角洲工業化與城市迅速發展的原因是什么? 合作探究 20世紀80年代之后,珠江三角洲工業化與1發達國
3、家和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怎樣調整?第二產業所占比重不斷下降,第三產業所占比重不斷上升;在工業內部,勞動力和資源密集型產業所占比重不斷下降,技術、知識密集型產業所占比重不斷上升。有何影響?發達國家的勞動力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業要在世界其他地區尋找新的出路,為珠江三角洲地區迅速的工業化與城市化提供了契機。1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怎樣調整?第二產業所占比重2國家的對外開放政策 改革開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區作為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給予許多優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區優先于其他地區吸引外資。2國家的對外開放政策 改革開放以后,珠江3.良好的區位珠三角南部沿海、毗鄰港澳、靠近東南亞3.良好的區位珠三角南
4、部沿海、毗鄰港澳、靠近東南亞3.良好的區位3.良好的區位使本區得以發揮勞動力豐富、地價低廉的優勢,就近接受港澳產業的擴散,利用港澳貿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參與廣泛的國際分工。 3.良好的區位使本區得以發揮勞動力豐富、地價低廉的優勢,就近接受港澳產業的閱讀: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 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是中國目前歷史最長、級別最高、規模最大、商品種類最全、到會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綜合性國際貿易盛會,每年春秋兩季在廣州各舉辦一屆。閱讀: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 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4全國最大的僑鄉之一 珠江三角洲地區是著名的僑鄉。改革開放以后,廣大華僑和港澳臺同胞利用他們在海外的各方面關系
5、,通過投資、引商、引資,推動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經濟發展。4全國最大的僑鄉之一 珠江三角洲地區是中國第一僑鄉江門中國第一僑鄉江門發達國家和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國家的對外開放政策沿海、鄰港澳、近東南亞本區優勢為勞動密集型產業移入提供可能血緣關系和共同文化背景易產生民族認同感,便于投資、引商、引資二、改革開放的前沿國際經濟環境國內背景良好的區位條件全國最大僑鄉之一 發展的有利條件發達國家和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國家的對外開放政策沿海、鄰港澳、近深入探究1. 國際經濟環境、對外開放政策、區位、僑鄉是珠江三角洲工業化、城市化的有利條件。完成下表,對上述四個條件進行類比分析。2根據上表的結果,你認為珠江三角洲地區2
6、0世紀80年代以后工業化、城市化較快的關鍵條件是什么?對外開放政策20世紀80年代前后都有的條件與全國其他地區共同擁有的條件區位、僑鄉國際經濟環境深入探究1. 國際經濟環境、對外開放政策、區位、僑鄉是珠江三三、工業化與城市化的推進第一發展階段第二發展階段 改革開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工業化進程呈現出兩個發展階段。 三、工業化與城市化的推進第一發展階段第二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第二階段時間存在的問題優勢主導產業工業產值增長特點影響增長速度的原因合作探究第一階段第二階段時間存在的問題優勢主導產業工業產值增長特點影第一階段:起步外向型是它的主要特點主導產業:勞動密集型 中國的工廠與外商之間有明確的生產
7、分工,中國主要從事加工、組裝等勞動密集型的原料加工環節,生產附加值有限,大部分利潤為外商所獲取。第一階段:起步外向型是它的主要特點主導產業:勞動密集型 第一階段1979年至1990年 豐富_優勢改革開放初期主導產業_密集型產業_、技術、_引進_加工廠建立外商投資規模_附加值_ 吸引外資額增長_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增加值增長_主導產業:勞動密集型工業基礎薄弱礦產資源貧乏政策、僑鄉生活消費品較慢勞動較慢勞動力低資金設備小第一階段1979 豐富_改革開放主導產第二階段:產業升級高新技術產業比值在快速上升主導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第二階段:產業升級高新技術產業比值在快速上升主導產業:高新技第二階段1990年
8、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區_已不明顯經濟發展帶動工資水平_的優勢喪失_產業不能支撐該地區工業化的進一步發展抓住機遇世界:經濟_,發達國家與地區新一輪_。迫使 發展 全國最大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主導產業:高新技術產業政策優勢勞動力成本低產業升級高新技術產業提高勞動密集型全球化、信息化經濟結構調整第二階段1990珠_已不明顯經濟發展_第一階段第二階段時間存在的問題優勢主導產業工業產值增長特點影響增長速度的原因投資規模小,勞動密集型產業附加值低工業基礎薄弱礦產資源貧乏1979-1990年1990年以后政策和勞動力成本低優勢喪失勞動力豐富、政策和僑鄉優勢工業實力較強;恰逢世界經濟全球化、信息化和發達國家與地區新
9、一輪產業結構調整勞動密集型產業高新技術產業較慢較快投資規模擴大,高新技術產業附加值高第一階段第二階段時間存在的問題優勢主導產業工業產值增長特點影珠江三角洲的工業加快了城市化進程讀圖思考:1)珠三角的城市數目發生了什么變化?2)城市規模發生了什么變化?珠江三角洲的工業加快了城市化進程讀圖思考:1)珠三角的城市數城鎮數量猛增城市規模擴大城市人口比重提高 工業化進程加快 城市化進程加快珠江三角洲的工業加快了城市化進程城鎮數量猛增城市規模擴大城市人口比重提高 工業化 城市化珠江城市化的幾種發展模式比較各區域城市化推動力的差異。 外資企業建立個體私營企業鄉鎮企業發展邊貿發展國有大中型企業發展城市化的幾種
10、發展模式比較各區域城市化推動力的差異。 外資企業對外開放的前沿工業化與城市化的推進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第一階段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以我國珠江三角洲地區為例第二階段良好的區位國家的對外開放政策全國最大的僑鄉之一課堂小結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概述對外開放的前沿工業化與城市化的推進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結構調1. 在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工業化初期,哪些因素起了重要作用:勞動力僑鄉政策 科技氣候( ) A B. C. D. 2珠江三角洲地區在20世紀90年代,工業化、城市化進程較快的關鍵條件是( ) A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 B珠江三角洲長期積累的結果 C珠江三角洲地區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 D發達的工農業基礎條件當堂檢測D A 1. 在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工業化初期,哪些因素起了重要作用:3. 影響珠江三角洲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常見感染癥狀的微生物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注冊會計師考試深度備考試題及答案
- 固定收益證券的基本知識試題及答案
- 四川省雅安市本年度(2025)小學一年級數學部編版摸底考試(上學期)試卷及答案
- 財務會計應用實例借鑒試題及答案
- 課題申報評審書心得
- 項目管理考試的知識內部邏輯探索與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財務實踐應用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重要政策解讀試題及答案
- 課題研究申報書音樂
- 生物泌尿系統的組成課件-+2024-2025學年冀少版生物七年級下冊
- 馬鞍山職業技術學院馬鞍山技師學院招聘筆試真題2024
- 2025年中國協同辦公系統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70周歲以上駕駛員駕照年審換本三力測試題庫答案
- 2024年貴州省中考滿分作文《關鍵時刻我在這樣做》4
- 2024年社區工作者考試必考1000題含完整答案(全優)
- 手衛生知識考核試題題庫及答案
- 專項突破03四則運算實際問題(應用題)(8大考點)(學生版)-四年級數學下冊(人教版)
- 加油站的法規法律合規管理
- 2025年孝感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考試模擬試題
- 學生急救演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