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樂點亮夢的“星火”-走進貴州大山里的“音樂課堂”_第1頁
用音樂點亮夢的“星火”-走進貴州大山里的“音樂課堂”_第2頁
用音樂點亮夢的“星火”-走進貴州大山里的“音樂課堂”_第3頁
用音樂點亮夢的“星火”-走進貴州大山里的“音樂課堂”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用音樂點亮夢的“星火”走進貴州大山里的“音樂課堂”“也許我沒有天分,但我有夢的天真”伴隨著歌曲追夢赤子心激昂的旋律,在校園舞臺上,12歲的楊喜和同學們一起熟練地敲打著架子鼓,節奏明快,一臉自信。為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在公益組織的支持下,地處貴州烏蒙山區的畢節市大方縣綠塘鄉恒大第十小學校園里文藝活動精彩紛呈,一個個精心編排的節目贏得臺下師生、家長陣陣掌聲。與此同時,文藝活動還通過社交網絡平臺直播,獲得不少網友點贊。有網友留言道:很難想象舞臺上的孩子們來自貴州偏遠山區,他們的表演精湛而自信。從遙不可及、一無所知到有機會學習并演奏一門樂器,有不少像楊喜一樣農村孩子的改變正在從大山里的“音樂課堂”

2、開始。據了解,“音樂課堂”項目是貴州省為愛黔行公益服務中心(以下簡稱“為愛黔行”)在基層教育部門、團組織等指導支持下,自主開發的品牌公益項目,主要通過為偏遠山區學校或易地搬遷安置點配套學校捐建音樂教室,將樂器和舞蹈融入學校音樂課堂,為鄉村孩子提供系統專業的音樂學習機會。走進綠塘鄉恒大第十小學的“音樂課堂”,里面劃分出了舞蹈、音樂兩個功能區,裝配著落地鏡、地毯等設施,其中一側墻上還安裝著兼具視頻播放和遠程教學的多功能電子屏幕。在類似的項目學校,“為愛黔行”會一次性投入3.5萬元至4萬元的改造經費,同時每年還會給予1萬元“音樂課堂”運行經費,用于教師培訓、舉辦文娛活動等。在綠塘鄉恒大第十小學讀五年

3、級的劉曉穎,今年11歲。“之前,縣城都沒去過幾次,更別說學樂器了。如今非洲鼓就是我的好伙伴。”談到學習樂器,這個自幼生活在貴州偏遠山區的小姑娘顯得落落大方,很難想象她曾是個孤僻怯生的孩子。從自卑到自信、從孤僻到開朗、從怯生到大方記者在采訪時感受到,在這所鄉村小學里,與音樂為伴而悄然改變的孩子還不少。“為愛黔行”創始人、理事長吳建林說,在偏遠山區,因父母外出務工,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兒童,來自父母或家庭的情感關懷較缺乏,而音樂教育以其獨特的創造性和娛樂性可以填補這些孩子心靈上的空虛。作為綠塘鄉恒大第十小學“音樂課堂”項目主要負責人,李華東把孩子們的改變看在眼里,記在心里。“這兩年,學校里很多留守兒童

4、浸潤在節奏明快的器樂學習和表演中,精氣神也不一樣了。”李華東高興地說,比起性格的改變,更多孩子燃起了夢的“星火”。在“音樂課堂”里,很多農村孩子不斷拓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有的還因表現出色常常登上校內外的舞臺,不斷在聚光燈下“閃耀”。從2018年第一個“音樂課堂”項目落地,到如今覆蓋貴州省32個縣162所學校。截至目前,“音樂課堂”項目至少為280名教師提供培訓,直接受益師生超過6萬人。參與探索這場“愛樂行動”的“為愛黔行”秘書長詹瑤說,在推行“音樂課堂”項目時,團隊也會嚴格考察項目學校,確保建一個成一個。并積極整合項目學校鄉村少年宮、所在地少數民族音樂、人才等,在努力盤活原有鄉村學校素質教育資源基礎上,讓“音樂課堂”活動更豐富、有特色。綠塘鄉教管中心主任、恒大第十小學校長祝靜說,音樂教育是鄉村孩子素質教育的短板,依托“音樂課堂”能不斷提升農村音樂教育水平,有效增強農村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