瘧疾培訓精品課件_第1頁
瘧疾培訓精品課件_第2頁
瘧疾培訓精品課件_第3頁
瘧疾培訓精品課件_第4頁
瘧疾培訓精品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瘧疾培訓第一張,PPT共二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瘧疾是一種什么病瘧疾是由瘧原蟲寄生于人體、經媒介按蚊傳播、引起以周期性發冷、發熱、出汗等癥狀和脾大、貧血等體征為特點的寄生蟲病,分為間日瘧,惡性瘧,三日瘧和卵形瘧4種。WHO把它列為頭號熱帶傳染病。第二張,PPT共二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瘧疾是如何傳播的?當雌性媒介按蚊叮吸帶有瘧原蟲人的血液時,瘧原蟲隨血液進入蚊體,在適宜溫度條件下,瘧原蟲經過發育、繁殖形成子孢子。進入蚊子唾液腺的子孢子在蚊子再吸血時隨唾液進入人體傳播瘧疾。輸入帶有瘧原蟲人的血液、使用被帶有瘧原蟲人的血液污染的注射器等也可傳播瘧疾。瘧原蟲也可經胎盤傳給胎兒,但較少

2、見。 按蚊的種類很多,但在自然情況下僅有少數種類能傳播瘧疾。在我國已知的60余種按蚊中,中華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和大劣按蚊被公認為我國瘧疾的主要傳播媒介。第三張,PPT共二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廣東瘧疾流行現狀瘧疾是廣東省重點防治的傳染病之一。經過幾十年的積極防治,目前廣東省的瘧疾流行得到了控制,發病率已降至較低的水平。雖然如此,因廣東地處亞熱帶,其氣候、環境比較適宜傳瘧媒介的生長,再加上廣東省流動人口較多,輸入性瘧疾病例時有發生,所以其流行的基本條件仍然存在。為了在廣東實現消除瘧疾這一宏偉目標,我們需要各位居民與我們攜手合作,了解瘧疾的相關知識,積極做好個人防護,從而保障全體居民的

3、身體健康。 第四張,PPT共二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傳染源瘧疾是由瘧原蟲經按蚊叮咬傳播的寄生蟲病。傳染源 主要是瘧疾患者和帶瘧原蟲者。第五張,PPT共二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傳播途徑瘧疾的傳播媒介為按蚊,經蚊蟲叮咬皮膚為主要傳播途徑。極少數病例可因數帶瘧原蟲的血液后而發病。 傳播瘧疾最重要的是中華按蚊,為平原區間日瘧傳播的主要媒介。在山區傳播瘧疾以微小按蚊為主。在丘陵地區則以雷氏按蚊嗜人血亞種為重要媒介。在海南島山林地區發現其傳瘧媒介為大劣按蚊。第六張,PPT共二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人群易感性人群對瘧疾普遍易感。感染后雖有一定的免疫力,但不持久。各型瘧疾之間亦無交叉免疫性,

4、經反復多次感染后,再感染時癥狀可較輕,甚至無癥狀。而一般非流行區來的外來人員常較易感染,且癥狀較重 。第七張,PPT共二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流行特征瘧疾主要流行在熱帶和亞熱帶,其次為溫帶。這主要因為本病流行于生態環境與媒介因素關系密切。流行區以間日瘧最廣,惡性瘧主要流行于熱帶,亦最嚴重。三日瘧及卵形瘧相對少見。我國除云南和兩省為間日瘧及惡性瘧混合流行外,主要以間日瘧流行為主。發病以夏秋季節較多,在熱帶擠壓社帶則不受季節限制。第八張,PPT共二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瘧疾的臨床表現潛伏期:熱帶地區,間日瘧1017天,最長可達268284天;惡性瘧627天,平均11天。前驅期:疲乏、頭

5、痛、全身不適、肌肉酸痛、畏寒、低熱等。發熱期:一般持續26小時,患者面色轉紅,全身灼熱,頭痛加劇,體溫迅速上升,可達40以上。第九張,PPT共二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瘧疾的臨床表現瘧疾初發34天后,脾臟開始腫大、質軟、有壓痛。隨著發作次數增加,脾臟逐漸增大、質地變硬。肝腫發生在脾腫之后,程度較輕,肝功能大多正常。復發見于間日瘧,3個月左右為近期復發,超過69個月為遠期復發。藥量和療程不足可發生復燃,復燃多發生在初發后2個月內。第十張,PPT共二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瘧疾是如何診斷與鑒別診斷的?瘧區居民或非瘧區居民曾于瘧疾傳播季節在瘧疾流行區住宿、夜間停留或近二周內有輸血史,具有典型

6、或非典型周期性發冷、發熱、出汗等癥狀,發作多次后出現脾大和貧血,重癥病例出現昏迷等癥狀者: (1)經顯微鏡檢查血涂片查見瘧原蟲(間日瘧原蟲、惡性瘧原蟲、三日瘧原蟲和卵形瘧原蟲)或瘧原蟲抗原檢測陽性時,即可診斷為確診瘧疾病例; (2)具有典型周期性發冷、發熱、出汗等癥狀,發作多次后出現脾大和貧血,重癥病例出現昏迷等癥狀,未進行顯微鏡檢查瘧原蟲或瘧原蟲抗原檢測時,即可診斷為臨床瘧疾病例; (3)具有發冷、發熱、出汗等癥狀,但熱型和發作周期不規律,且未進行顯微鏡檢查瘧原蟲或瘧原蟲抗原檢測時,用抗瘧藥作假定性治療,3天內癥狀得到控制,可診斷為臨床瘧疾病例;約有1/3以上臨床表現不甚典型的患者,需與以發

7、熱為主要癥狀的其他疾病相鑒別,主要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敗血癥、假性急腹癥、附紅細胞體病、巴貝西蟲病、急性粟粒型結核、傷寒、回歸熱、敗血癥、艾滋病(AIDS)、鉤端螺旋體病、阿米巴性肝膿腫、病毒性肝炎、登革熱、日本血吸蟲病、絲蟲病、黑熱病等。第十一張,PPT共二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臨床診斷瘧疾三大癥狀:發冷、發熱、出汗;肝脾腫大;貧血瘧疾血象:白細胞數不高、血小板數偏少流行病學調查:最近來自瘧區或到過瘧區第十二張,PPT共二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二、瘧原蟲形態薄血膜瘧原蟲形態厚血膜瘧原蟲形態第十三張,PPT共二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瘧疾防治防治對策中華按蚊為媒介的地區采取以消

8、滅傳染源和防蚊為主,結合減少按蚊孳生地的綜合措施。 對出現當地傳播病例的疫點進行處理。 第十四張,PPT共二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防治對策嗜人按蚊或微小按蚊為主要媒介的地區采取以防制傳播媒介和消滅傳染源并重的綜合措施。第十五張,PPT共二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基本消滅瘧疾的地區 1病例偵查和疫點處理:及時發現和正規治療瘧疾病人,建立瘧疾病例個案卡,疫點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分析,對出現當地傳播病例的疫點進行處理;2.流動人口瘧疾管理:重點加強對來自瘧疾流動人口和從瘧區返回的當地居民的病例偵查和管理措施;3疫情和媒介監測第十六張,PPT共二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病例和疫點的處理對臨床

9、診斷或血檢確診的瘧疾病人均采用抗瘧藥正規治療,間日癥病人還應給以抗復發治療,對懷疑為瘧疾的病例都應給以假定性治療。 第十七張,PPT共二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疫情報告 嚴格執行傳染病防治法及其“實施辦法”中有關疫情報告的規定。 第十八張,PPT共二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疫情報告實驗室診斷病例臨床診斷病例:實驗室未能檢出,抗瘧疾藥治療有效。疑似病例:實驗室未能檢出,使用抗瘧疾藥治療后,效果未能確定。2012年以后,均應實驗室確診。第十九張,PPT共二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瘧區流動人口聚集地的防治工作在外來人口聚集地應提倡使用蚊帳,對兩年內有瘧史者進行登記,并給以正規治療。傳染源

10、管理參照上述病例偵查、病例和疫點的處理以及疫情報告的有關措施。 第二十張,PPT共二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瘧區流動人口聚集地的防治工作有暴發流行趨勢時應采用人群預防服藥,加強個人防護。在以嗜人按蚊、微小按蚊或大劣按蚊為主要媒介的地區,應使用殺蟲劑滯留噴灑全部工棚,或以菊酯類殺蟲劑處理蚊帳,清除駐地附近積水,減少蚊蟲草生地,夜間作業者使用驅進劑。 對有瘧史者隨訪一年。第二十一張,PPT共二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應如何預防和控制瘧疾?(1)及時發現、規范治療瘧疾病人,對間日瘧患者于第二年春季進行根治; (2)對進入高瘧區的人員必要時進行預防服藥,方法為每月1次服磷酸哌喹600mg; (3)對來自高瘧區的人員加強檢測,發現病例時應及時給予規范治療; (4)開展滅蚊,重要的是消除積水、根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