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3高考化學模擬試卷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包括22個小題。每小題均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1、下列物質的名稱中不正確的是( )ANa2CO3:蘇打BCaSO42H2O:生石膏C:3,3-二乙基己烷DC17H35COOH:硬脂酸2、某學生利用NaOH 溶液去除鋁表面的氧化膜以后,進行“鋁毛”實驗。在其實驗過程中常有發生,但與實
2、驗原理不相關的反應是()AAl2O3+2NaOH2NaAlO2+H2OB2Al+2H2O+2NaOH2NaAlO2+3H2C2Al+3Hg(NO3)22Al(NO3)3+3HgD4Al+3O22Al2O33、用KOH為電解質的循環陽極鋅空氣二次電池放電時的總反應為2Zn+O2=2ZnO,工作時,用泵將鋅粉與電解液形成的漿料輸入電池內部發生反應,反應所生成的產物隨漿料流出電池后,被送至電池外部的電解槽中,經還原處理后再送入電池;循環陽極鋅-空氣二次電池工作流程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放電時,電池正極反應為O2+4e-+2H2O=4OH-B放電時,電解質中會生成少量碳酸鹽C電池停止工作
3、時,鋅粉與電解質溶液不反應D充電時,電解槽陰極反應為ZnO+2e-+H2O=Zn+2OH-4、 “封管實驗”具有簡易、方便、節約、綠色等優點,下列關于三個“封管實驗”(夾持裝置未畫出)的說法錯誤的是A加熱時,溶液紅色褪去,冷卻后又變紅色,體現SO2的漂白性B加熱時,溶液紅色變淺,可證明氨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C加熱時,上部匯集了NH4Cl固體,此現象與碘升華實驗現象相似D三個“封管實驗”中所涉及到的化學反應不全是可逆反應5、用化學沉淀法去除粗鹽中的雜質離子,不需要的操作是( )A溶解B過濾C分液D蒸發6、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1molNa2O2與SO2完全反應,轉
4、移2NA個電子B標準狀況下,12L乙醇中含有的極性共價鍵數目為25NAC18g的D2O中含有的中子數為13NAD1L31molL-1Fe2(SO4)2溶液中含有的陽離子數目小于3.2NA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將銅絲在酒精燈的外焰上加熱變黑后,置于內焰中銅絲又恢復原來的紅色B氨氣不但可以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還可以用排飽和氯化銨溶液的方法收集C向某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產生無色氣體,該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D為了使過濾加快,可用玻璃棒在過濾器中輕輕攪拌,加速液體流動8、三軸烯()(m)、四軸烯()(n)、五軸烯()(p)的最簡式均與苯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m、n、p互為
5、同系物Bn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n和p的二氯代物均有2種Dm生成1molC6H14需要3molH29、德國化學家利用N2和H2在催化劑表面合成氨氣而獲得諾貝爾獎,該反應的微觀歷程及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如圖一、圖二所示,其中分別表示N2、H2、NH3及催化劑。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過程中催化劑與氣體之間形成離子鍵B過程中,需要吸收能量C圖二說明加入催化劑可降低反應的活化能D在密閉容器中加入1molN2、3molH2,充分反應放出的熱量小于92kJ10、已知海水略呈堿性,鋼鐵在其中易發生電化腐蝕,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腐蝕時電子從碳轉移到鐵B在鋼鐵上連接鉛塊可起到防護作用C正極反應為O2
6、+2H2O+4e=4OHD鋼鐵在淡水中易發生析氫腐蝕11、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需求,口罩已經成為了2020每個人必備之品。熔噴布,俗稱口罩的“心臟”,是口罩中間的過濾層,能過濾細菌,阻止病菌傳播。熔噴布是一種以高熔融指數的聚丙烯(PP)為材料,由許多縱橫交錯的纖維以隨機方向層疊而成的膜。其中有關聚丙烯的認識正確的是A由丙烯通過加聚反應合成聚丙烯B聚丙烯的鏈節:CH2CH2CH2C合成聚丙烯單體丙烯的結構簡式:CH2CHCH3D聚丙烯能使溴水發生加成反應而褪色12、下列有關化學用語或表達正確的是A三硝酸纖維素脂B硬酯酸鈉C硝酸苯的結構簡式:DNaCl晶體模型:13、某恒定溫度下,在一個2L
7、的密閉容器中,加入4 mol A和2 mol B進行如下反應:3A (g)+2B (g)4C (?)+2D (?),“?”代表狀態不確定。反應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測得生成 1.6 mol C,且反應前后壓強之比為5:4,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增加C,B的平衡轉化率不變B此時B的平衡轉化率是35%C增大該體系的壓強,平衡向右移動,化學平衡常數增大D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是K=14、下列實驗操作不當的是A用稀硫酸和鋅粒制取H2時,加幾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應速率B用標準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來測定其濃度,選擇酚酞為指示劑C用鉑絲蘸取某堿金屬的鹽溶液灼燒,火焰呈黃色,證明其中含有Na+D
8、常壓蒸餾時,加入液體的體積不超過圓底燒瓶容積的三分之二15、垃圾分類并回收利用,可以節約自然資源,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與廢棄礦泉水瓶對應的垃圾分類標志是ABCD16、Calanolide A是一種抗HIV藥物,其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關于Calanolide A的說法錯誤的是( )A分子中有3個手性碳原子B分子中有3種含氧官能團C該物質既可發生消去反應又可發生加成反應D1mol該物質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時消耗1molNaOH17、設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數值為N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4.8gMg在足量的CO2中完全燃燒,轉移電子數目為0B0.1 mol葡萄糖C6H12OC常溫常壓下,4.48 L
9、 CO2和NOD10.0g質量分數為46%的酒精與足量的鈉反應產生氫分子數為018、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室溫下,下列關于 1 L 0.1 mol/L FeCl3 溶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溶液中含有的 Fe3+離子數目為 0.1NAB加入 Cu 粉,轉移電子數目為 0.1NAC加水稀釋后,溶液中 c(OH) 減小D加入 0. 15 mol NaOH 后,3c(Fe3+)+c(H+) = c(Na+) + c(OH)19、下列電池工作時,O2在正極放電的是( )A鋅錳電池B氫燃料電池C鉛蓄電池D鎳鎘電池AABBCCDD20、以柏林綠FeFe(CN)6為代表的新型可充電鈉離子電池,其放電工作原
10、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放電時,Mo箔上的電勢比Mg箔上的低B充電時,Mo箔接電源的負極C放電時,正極反應為FeFe(CN)6+2Na+2e-=Na2FeFe(CN)6D充電時,外電路中通過0.2mol電子時,陰極質量增加3.55g21、化學反應中,物質的用量不同或濃度不同或反應條件不同會對生成物產生影響。下列反應的生成物不受反應物的用量或濃度或反應條件影響的是A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B鈉與氧氣的反應C鐵在硫蒸氣中燃燒 D鐵粉加入硝酸中22、下列液體中,滴入水中出現分層現象,滴入熱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分層現象不會逐漸消失的是(不考慮有機物的揮發)()A溴乙烷B乙醛C橄欖油D汽油二、非選
11、擇題(共84分)23、(14分)煤化工可制得甲醇以下是合成聚合物M的路線圖己知:E、F均能發生銀鏡反應;+RX+HX完成下列填空:(1)關于甲醇說法錯誤的是_(選填序號)a甲醇可發生取代、氧化、消去等反應 b 甲醇可以產生CH3OCH3(乙醚)c甲醇有毒性,可使人雙目失明 d甲醇與乙醇屬于同系物(2)甲醇轉化為E的化學方程式為_(3)C生成D的反應類型是_; 寫出G的結構簡式_(4)取1.08g A物質(式量108)與足量飽和溴水完全反應能生成2.66g白色沉淀,寫出A的結構簡式_24、(12分)丁苯酞(J)是治療輕、中度急性腦缺血的藥物,合成J的一種路線如下:已知:E的核磁共振氫譜只有一組峰
12、;C能發生銀鏡反應;J是一種酯,分子中除苯環外還含有一個五元環回答下列問題:(1)由A生成B的化學方程式為_,其反應類型為_;(2)D的化學名稱是_,由D生成E的化學方程式為_;(3)J的結構簡式為_;(4)G的同分異構體中核磁共振氫譜有4組峰且能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的結構簡式_(寫出一種即可);(5)由甲醛和化合物A經下列步驟可得到2一苯基乙醇:反應條件1為_;反應條件2所選擇的試劑為_;L的結構簡式為_。25、(12分)實驗室利用硫酸廠燒渣(主要成分為鐵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制備聚鐵Fe2(OH)n(SO4)30.5n m和綠礬(FeSO47H2O),過程如下:(1)驗
13、證固體W焙燒后產生的氣體含有SO2的方法是_。(2)實驗室制備、收集干燥的SO2,所需儀器如下。裝置A產生SO2,按氣流方向連接各儀器接口,順序為a_f。_裝置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D裝置的作用_。(3)制備綠礬時,向溶液X中加入過量_,充分反應后,經過濾操作得到溶液Y,再經濃縮、結晶等步驟得到綠礬。過濾所需的玻璃儀器有_。(4)欲測定溶液Y中Fe2+的濃度,需要用容量瓶配制KMnO4標準溶液,用KMnO4標準溶液滴定時應選用_滴定管(填“酸式”或“堿式”)。26、(10分)鎳的全球消費量僅次于銅、鋁、鉛、鋅,居有色金屬第五位,常用于各種高光澤裝飾漆和塑料生產,也用作催化劑,制取原理:
14、Ni(CO)4(g)Ni(s)+4CO(g),實驗室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取 Ni(CO)4。已知:CO + PdCl2 + H2O = CO2 + Pd(黑色) + 2HCl;Ni(CO)4 熔點-25,沸點 43,60以上與空氣混合易爆炸;Fe(CO)5 熔點-20,沸點 103。回答下列問題:(1)裝置 A 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2)裝置 C 用于合成 Ni(CO)4(夾持裝置略),最適宜選用的裝置為_(填標號)。(3)實驗過程中為了防止_,必須先觀察_(填實驗現象)再加熱 C 裝置。(4)利用“封管實驗”原理可獲得(高純鎳。如圖所示的石英)玻璃封管中充有 CO 氣體,則高純鎳粉在封管
15、的_溫度區域端生成 填“323K”或“473K” 。(5)實驗中加入 11.50 g HCOOH,C 裝置質量減輕 2.95 g(設雜質不參加反應),E 裝置中盛有 PdCl2 溶液100 mL,則 PdCl2 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至少為_molL-1。27、(12分)碳酸鑭咀嚼片是一種不含鈣和鋁的磷酸鹽結合劑,有效成分碳酸鑭難溶于水,可用于慢性腎衰患者高磷血癥的治療。.碳酸鑭可由LaCl3和碳酸氫銨為原料來制備,避免生成堿式碳酸鑭La(OH)CO3,整個反應需在較低的pH條件下進行。化學興趣小組利用下列裝置在實驗室中制備碳酸鑭。(1)儀器X的名稱是_。(2)如下左圖裝置是啟普發生器,常用于實驗
16、室制取CO2、H2等氣體,具有“隨開隨用、隨關隨停”的功能。右圖裝置與啟普發生器原理類似,也可用于實驗室制取CO2的裝置的是_(填選項字母)。ABC(3)關閉活塞K2,_,說明如下裝置氣密性良好。(4)裝置乙用于制備氨氣,可以選用的試劑是_(填選項字母)。A、NH4Cl固體和Ca(OH)2固體 B、生石灰和濃氨水 C、堿石灰和濃氨水 D、無水CaCl2和濃氨水(5)實驗裝置接口的連接順序是:a接_。為制得純度較高的碳酸鑭,實驗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是_。II可用碳酸氫鈉溶液代替碳酸氫銨溶液,與氯化鑭反應制備碳酸鑭。(6)精密實驗證明:制備過程中會有氣體逸出,則制備過程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7
17、)制備時,若碳酸氫鈉滴加過快,會降低碳酸鑭的產率,可能的原因是_。III、碳酸鑭咀嚼片中有效成分測量。(8)準確稱取碳酸鑭咀嚼片ag,溶于10.0 mL稀鹽酸中,加入10 mL NH3-NH4C1緩沖溶液,加入0.2 g紫脲酸銨混合指示劑,用0.5 mo1L1,EDTA (Na2H2Y)標準溶液滴定至呈藍紫色(La3+ H2y2= LaY2H),消耗EDTA標準溶液VmL。則咀嚼片中碳酸鑭(摩爾質量為458 g/mol)的質量分數w_。28、(14分)氫能是一種極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以太陽能為熱能,熱化學硫碘循環分解水是一種高效、無污染的制氫方法。其反應過程如下圖所示:(1)反應I的化學方程
18、式是_。(2)反應I得到的產物用I2進行分離。該產物的溶液在過量I2的存在下會分成兩層,含低濃度I2的H2SO4層和含高濃度I2的HI層。根據上述事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選填序號)。a 兩層溶液的密度存在差異b 加I2前,H2SO4溶液和HI溶液不互溶c I2在HI溶液中比在H2SO4溶液中易溶 辨別兩層溶液的方法是_。經檢測,H2SO4層中c(H+):c(SO42-)=2.06:1,其比值大于2的原因_。(3)反應II : 2H2SO4(l)=2SO2(g) +O2(g) +2H2O(g) H=+550 kJ mol-1它由兩步反應組成:i.H2SO4(l)=SO3(g) +H2O(g)
19、H =+177 kJ mol-1ii.SO3(g)分解。L(L1, L2)和X可分別代表壓強或溫度,下圖表示L一定時,中SO3(g)的平衡轉化率隨X的變化關系。寫出反應iiSO3(g)分解的熱化學方程式:_。X代表的物理量是_。29、(10分)1,2一二氯丙烷(CH2ClCHClCH3)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工業上可用丙烯加成法制備,主要副產物為3一氯丙烯(CH2=CHCH2Cl),反應原理為:i .CH2 =CHCH3(g) +C12(g)CH2ClCHClCH3(g) H1=-134kJmol-1ii . CH2 =CHCH3(g) +C12(g)CH2= CHCH2Cl(g) +HCl(
20、g) H2 =-102kJmol-1請回答下列問題:(1)已知:CH2 =CHCH2Cl (g) + HCl ( g)CH2ClCHClCH3(g)的正反應的活化能Ea(正)為132 kJmol-1,則逆反應的活化能Ea(逆)為_ kJmol-1 。(2)某研究小組向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12(g)和CH2 =CHCH3 ( g),分別在 A、B兩種不同催化劑作用下發生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CH2ClCHClCH3的產率與溫度的關系如圖1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填代號)。a .使用催化劑A、B的最佳溫度:A Bb .p、m點分別是對應溫度下CH2ClCHClCH3的平衡產率c. 使用催化劑降
21、低了反應的活化能和焓變d. 溫度不變,增大壓強可使CH2ClCHClCH3的產率提高在250以后,A曲線中產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寫出兩條)。(3)T時使用選擇性更高的催化劑,在恒容密閉容器內充入等物質的量的C12 ( g) 和CH2=CHCH3 (g)進行反應i,測得容器各組分的分壓強(p分=p總體積分數)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2所示,回答下列問題:若用單位時間內氣體分壓的變化來表示反應速率,即= ,則t1t2時間段內平均反應速率(CH2=CHCH3)= _ kPamin-1(用相關字母表示);平衡時CH2ClCHClCH3的體積分數_。反應的平衡常數KP=_(用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相關字母
22、表示結果)。(4)如圖3是在酸性電解質溶液中,用惰性電極將CO2轉化為低碳烯烴的電化學裝置,回答下列問題:太陽能電池的負極是 _(填“a”或“b”)。生成丙烯的電極反應式是_。相同時間內,相同條件下,消耗的CO2與生成的O2 的體積之比為_。參考答案(含詳細解析)一、選擇題(共包括22個小題。每小題均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1、C【答案解析】A.Na2CO3的俗稱為純堿、蘇打,故A正確;B.生石膏即天然二水石膏,化學式為CaSO42H2O,故B正確;C.結構中主碳鏈有5個碳,其名稱為3,3-二乙基戊烷,故C錯誤;D.硬脂酸,即十八烷酸,分子式為C18H36O2,亦可表示為C17H35COOH,
23、故D正確;綜上所述,答案為C。2、B【答案解析】利用NaOH溶液去除鋁表面的氧化膜,發生的反應為Al2O3+2NaOH=2NaAlO2+H2O,然后進行“鋁毛”實驗即汞能與鋁結合成合金,俗稱“鋁汞齊”,所以鋁將汞置換出來,形成“鋁汞齊”,發生反應為:2Al+3Hg(NO3)2=2Al(NO3)3+3Hg,當“鋁汞齊”表面的鋁因氧化而減少時,鋁片上的鋁會不斷溶解進入鋁汞齊,并繼續在表面被氧化,最后使鋁片長滿固體“白毛”而且越長越高,發生反應為:4Al+3O2=2Al2O3,所以與實驗原理不相關的反應是B; 故選:B。3、C【答案解析】A. 放電時,電池正極通入空氣中的O2,在堿性溶液中得電子生成
24、OH-,A正確;B. 放電時,正極通入空氣中的CO2,會與KOH反應生成少量K2CO3,B正確;C. 電池停止工作時,鋅粉仍會與KOH溶液發生緩慢反應,C錯誤;D. 充電時,電解槽陰極(放電時,Zn轉化為ZnO)Zn表面的ZnO得電子,生成Zn和OH-,電極反應式為ZnO+2e-+H2O=Zn+2OH-,D正確;故選C。4、A【答案解析】A依據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和漂白效果不穩定性解答;B加熱時氨氣逸出,中顏色為無色,冷卻后氨氣溶解中為紅色;C氯化銨不穩定,受熱易分解,分解生成的氨氣遇冷重新反應生成氯化銨; D可逆反應應在同一條件下進行。【題目詳解】A二氧化硫與有機色素化合生成無色物質而具有漂白
25、性,受熱又分解,恢復顏色,所以加熱時,溶液變紅,冷卻后又變為無色,故A錯誤; B加熱時氨氣逸出,中顏色為無色,冷卻后氨氣溶解中為紅色,可證明氨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故B正確;C加熱時,上部匯集了固體NH4Cl,是由于氯化銨不穩定,受熱易分解,分解生成的氨氣遇冷重新反應生成氯化銨,此現象與碘升華實驗現象相似,故C正確; D氨氣與水的反應是可逆的,可逆反應應在同一條件下進行,題中實驗分別在加熱條件下和冷卻后進行,不完全是可逆反應,故D正確;故答案選A。【答案點睛】本題注意“封管實驗”的實驗裝置中發生的反應分別在加熱條件下和冷卻后進行,不一定是可逆反應,要根據具體的化學反應進行判斷。5、C【
26、答案解析】用化學沉淀法去除粗鹽中的雜質離子,步驟是溶解、加入沉淀劑、過濾、蒸發結晶,不需要分液,故選C。6、A【答案解析】A、Na2O2+SO2=Na2SO4,1molNa2O2與SO2完全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2NA,選項A正確;B、標況下,乙醇為液態,不能根據氣體摩爾體積來計算其物質的量,選項B錯誤;C、一個D2O中含有12+8=13個中子,18g D2O物質的量=3.9mol,含有3.9NA個中子,選項C錯誤;D、鐵離子是弱堿陽離子,在溶液中會水解,由于Fe2+水解,產生更多的H+,故含有的陽離子數目大于3.2NA個,選項D錯誤;答案選A。【答案點睛】本題考查了阿伏加德羅常數的計算和判斷,
27、題目難度中等,注意重水的摩爾質量為23g/mol,為易錯點。7、A【答案解析】A. 將銅絲在酒精燈的外焰上加熱變黑后,生成氧化銅,置于內焰中遇到乙醇,發生反應生成銅,又恢復原來的紅色,故A正確;B. 氨氣極易溶于水中,不能用排飽和氯化銨溶液的方法收集,故B錯誤;C.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產生無色氣體,該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原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HCO3、SO32、HSO3等,故C錯誤;D. 過濾時玻璃棒起引流作用,不能攪拌,會捅破濾紙,故D錯誤。故選:A8、B【答案解析】A.同系物必須滿足兩個條件:結構相似分子組成相差若干個CH2,故A錯誤; B. n含有碳碳雙鍵,能使酸性KMnO4
28、溶液褪色,故B正確;C. n的二氯代物有3種,p的二氯代物也有3種,故C錯誤; D.應該是m(C6H6)生成1molC6H12需要3molH2,故D錯誤;答案:B【答案點睛】易錯選項C易忽略兩個氯原子取代同一個碳上的氫原子。9、A【答案解析】A. 過程中催化劑與氣體之間是吸附,沒有形成離子鍵,故A錯誤;B. 過程中,化學鍵斷鍵需要吸收能量,故B正確;C.圖二中通過a、b曲線說明加入催化劑可降低反應的活化能,故C正確;D. 在密閉容器中加入1molN2、3molH2,該反應是可逆反應,不可能全部反應完,因此充分反應放出的熱量小于92kJ,故D正確。綜上所述,答案為A。10、C【答案解析】A堿性條
29、件下,鋼鐵發生吸氧腐蝕,鐵做負極,碳是正極,電子從負極流向正極,從鐵流向碳,故A錯誤;B在鋼鐵上連接鉛塊,鐵比鉛活潑,會先腐蝕鐵,起不到防護作用,故B錯誤;C吸氧腐蝕時,氧氣做正極,在正極上得到電子生成氫氧根離子,O2+2H2O+4e=4OH,故C正確;D淡水是中性條件,鐵在堿性和中性條件下發生的都是吸氧腐蝕,故D錯誤;答案選C。【答案點睛】鋼鐵在酸性條件下發生的是析氫腐蝕,在中性和堿性條件下發生的是吸氧腐蝕。11、A【答案解析】A. 由丙烯通過加聚反應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聚丙烯,故A正確;B. 聚丙烯的鏈節:,故B錯誤;C. 合成聚丙烯單體丙烯的結構簡式:CH2=CHCH3,碳碳雙鍵不能省,故C
30、錯誤;D. 聚丙烯中沒有不飽和鍵,不能使溴水發生加成反應而褪色,故D錯誤;故選A。12、C【答案解析】A三硝酸纖維素脂正確書寫為:三硝酸纖維素酯,屬于酯類物質,故A錯誤;B硬酯酸鈉中的“酯”錯誤,應該為硬脂酸鈉,故B錯誤;C硝基苯為苯環上的一個氫原子被硝基取代得到,結構簡式:,故C正確;D氯化鈉的配位數是6,氯化鈉的晶體模型為,故D錯誤;故答案為:C。13、A【答案解析】由題意可知反應的前后壓強之比為 5:4,說明反應正向是體積減小的反應,即C、D 物質中只有一種是氣體,列三段式: 由于(4+2):(2.8+1.2+1.6)=15:145:4,(4+2):(2.8+1.2+0.8)=5:4,所
31、以C物不是氣體,D物為氣體。【題目詳解】A.增大反應體系中物質的濃度,平衡向濃度減小的方向移動,但C不是氣體,增加C不能使平衡正向移動,所以B 的平衡轉化率不變,故A正確;B.B的平衡轉化率=0.8mol2mol100%=40%,故B錯誤;C.化學平衡常數只與溫度有關,溫度不變則平衡常數不變,故C錯誤;D.由于生成物C為非氣體,其濃度為1,所以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K=,故D錯誤;故答案為A。【答案點睛】注意掌握外界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和反應三段式的應用。14、B【答案解析】A鋅粒與加入的硫酸銅溶液發生置換反應,置換出單質銅,形成鋅銅原電池,反應速率加快,選項A正確。B用鹽酸滴定碳酸氫鈉溶
32、液,滴定終點時,碳酸氫鈉應該完全反應轉化為氯化鈉、水和二氧化,此時溶液應該顯酸性(二氧化碳在水中形成碳酸),應該選擇酸變色的甲基橙為指示劑,選項B錯誤。C用鉑絲蘸取鹽溶液在火焰上灼燒,進行焰色反應,火焰為黃色,說明該鹽溶液中一定有Na+,選項C正確。D蒸餾時,為保證加熱的過程中液體不會從燒瓶內溢出,一般要求液體的體積不超過燒瓶體積的三分之二,選項D正確。【答案點睛】本題選項B涉及的是滴定過程中指示劑的選擇。一般來說,應該盡量選擇的變色點與滴定終點相近,高中介紹的指示劑主要是酚酞(變色范圍為pH=810)和甲基橙(變色范圍為pH=3.14.4)。本題中因為滴定終點的時候溶液一定為酸性(二氧化碳飽
33、和溶液pH約為5.6),所以應該選擇甲基橙為指示劑。對于其他滴定,強酸強堿的滴定,兩種指示劑都可以;強酸滴定弱堿,因為滴定終點為強酸弱堿鹽,溶液顯酸性,所以應該使用甲基橙為指示劑;強堿滴定弱酸,因為滴定終點為強堿弱酸鹽,溶液顯堿性,所以應該使用酚酞為指示劑。15、A【答案解析】根據垃圾分類標志的含義判斷。【題目詳解】廢棄礦泉水瓶屬于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本題選A。16、D【答案解析】A選項,分子中有3個手性碳原子,手性碳原子用*標出,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選項,分子中有羥基、醚鍵、酯基3種含氧官能團,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選項,該物質含有羥基,且連羥基的碳相鄰碳上有氫原子,能發生消去反應,含有
34、碳碳雙鍵、苯環可發生加成反應,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選項,該物質中含有酚酸酯,1mol該物質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時消耗2 molNaOH,故D錯誤,符合題意。綜上所述,答案為D。【答案點睛】手性碳原子是碳原子周圍連的四個原子或原子團不相同為手性碳原子,1 mol酚酸酯消耗2mol氫氧化鈉,1 mol羧酸酯消耗1mol氫氧化鈉。17、A【答案解析】A. 鎂原子最外層只有2個電子,易失去,4.8gMg在足量CO2中燃燒,轉移的電子數為0.4NA,故A正確;B. 葡萄糖的結構簡式為CH2OH(CHOH)4CHO,一個葡萄糖分子中含有5個羥基,所以0.1mol葡萄糖(C6H12O6)含羥基(-OH
35、)數目為0.5NA,故B錯誤;C. 常溫常壓下,4.48LCO2和NO2混合氣體不是0.2mol,所含原子總數不是0.6NA,故C錯誤;D. 鈉與水也可以反應生成氫氣,故D錯誤。故選A。18、D【答案解析】AFe3+發生一定程度的水解,N(Fe3+)0.1NA,故A錯誤;BCu+2Fe3+=Cu2+2Fe2+,因加入Cu的量不確定,轉移電子數目N(e)0.1NA,無法確定,故B錯誤;C加水稀釋使平衡Fe3+3H2O3H+ + Fe(OH)3向右移動,(H+ )增大,但c(H+ )減小,c(OH)增大,故C錯誤;D加入0.15 mol NaOH后,溶液中必有2c(Na+)=c(Cl)(物料守恒)
36、、3c(Fe3+)+c(Na+ )+c(H+)=c(OH)+c(Cl)(電荷守恒),可得3c(Fe3+)+c(H+)=c(Na+ )+c(OH),故D正確;答案選D。【答案點睛】列出溶液中的2c(Na+)=c(Cl)(物料守恒)是解D項的關鍵。19、B【答案解析】A選項,鋅錳電池,鋅為負極,二氧化錳為正極,故A錯誤;B選項,氫燃料電池,氫氣為負極,氧氣為正極,故B正確;C選項,鉛蓄電池,鉛為負極,二氧化鉛為正極,故C錯誤;D選項,鎳鎘電池,鎘為負極,氫氧化氧鎳為正極,故D錯誤;綜上所述,答案為B。20、C【答案解析】A. 放電時,Mg作負極,Mo作正極,所以Mo箔上的電勢比Mg箔上的高,故A錯
37、誤;B.充電時,電池的負極接電源的負極,電池的正極接電源的正極,即Mo箔接電源的正極,故B錯誤;C.根據原電池工作原理,放電時Mg作負極,Mo作正極,正極反應式為FeFe(CN)6+2Na+ +2e - = Na2FeFe(CN)6, 故C正確; D.放電時負極上應是2Mg-4e - +2C1-=Mg2Cl22+,通過0.2mol電子時,消耗0.1 mol Mg,質量減少2.4g,則充電時質量增加2.4g,故D錯誤。答案:C。【答案點睛】本題考查電化學的相關知識。根據原電池和電解池的原理分析判斷相關的選項。抓住原電池的負極和電解池的陽極均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原電池的正極和電解池的陰極均得電子發
38、生還原反應,再根據得失電子守恒進行計算。21、C【答案解析】A 、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產物與二氧化硫有關,二氧化硫少量反應生成亞硫酸鈉,二氧化硫過量反應生成亞硫酸氫鈉,故A不選;B、鈉在氧氣中燃燒生成過氧化鈉,在空氣中放置生成氧化鈉,產物與反應條件有關,故B不選;C、鐵與硫反應生成硫化亞鐵,產物不受反應物的用量或濃度或反應條件影響,故C選;D、鐵粉與濃硝酸反應生成二氧化氮,與稀硝酸反應生成一氧化氮,產物與硝酸濃度有關,故D不選;故選C。22、D【答案解析】A溴乙烷不溶于水,滴入水中會分層,若再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溴乙烷能夠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乙醇和溴化鈉,分層現象逐漸消失,故不選A;B
39、乙醛溶于水,滴入水中不出現分層現象,故不選B;C橄欖油屬于油脂,不溶于水,滴入熱的氫氧化鈉溶液中發生水解反應,分層現象逐漸會消失,故不選C;D汽油不溶于水,不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滴入熱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時分層現象不會消失,故選D。二、非選擇題(共84分)23、a 2CH3OH+O22HCHO+2H2O 消去反應 HCOOCH3 【答案解析】一定條件下,氫氣和一氧化碳反應生成甲醇,甲醇氧化生成E為甲醛,甲醛氧化得F為甲酸,甲酸與甲醇發生酯化得G為甲酸甲酯,甲醇和氫溴酸發生取代反應生成一溴甲烷,在催化劑條件下,一溴甲烷和和A反應生成B,B反應生成C,C反應生成D,根據A的分子式知,A中含有醇羥基和亞
40、甲基或甲基和酚羥基,根據D的結構簡式知,A中含有甲基和酚羥基,酚發生取代反應時取代位置為酚羥基的鄰對位,根據D知,A是間甲基苯酚,間甲基苯酚和一溴甲烷反應生成B(2,5二甲基苯酚),2,5二甲基苯酚和氫氣發生加成反應生成,發生消去反應生成,和丙烯發生加成反應生成M,M的結構簡式為:,根據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分析解答。【題目詳解】一定條件下,氫氣和一氧化碳反應生成甲醇,甲醇氧化生成E為甲醛,甲醛氧化得F為甲酸,甲酸與甲醇發生酯化得G為甲酸甲酯,甲醇和氫溴酸發生取代反應生成一溴甲烷,在催化劑條件下,一溴甲烷和和A反應生成B,B反應生成C,C反應生成D,根據A的分子式知,A中含有醇羥基和亞甲基或甲基和
41、酚羥基,根據D的結構簡式知,A中含有甲基和酚羥基,酚發生取代反應時取代位置為酚羥基的鄰對位,根據D知,A是間甲基苯酚,間甲基苯酚和一溴甲烷反應生成B(2,5二甲基苯酚),2,5二甲基苯酚和氫氣發生加成反應生成,發生消去反應生成,和丙烯發生加成反應生成M,M的結構簡式為:,(1)a甲醇可發生取代、氧化反應但不能發生消去,故a錯誤; b甲醇分子間脫水生成CH3OCH3,故b正確;c甲醇有毒性,可使人雙目失明,故c正確;d甲醇與乙醇都有一個羥基,組成相關一個CH2;所以屬于同系物,故d正確; (2)甲醇轉化為甲醛的化學方程式為 2CH3OH+O22HCHO+2H2O;(3)根據上面的分析可知,C生成
42、D的反應類型是:消去反應,G為甲酸甲酯,G的結構簡式 HCOOCH3;(4)取1.08g A物質(式量108)的物質的量=0.01mol,與足量飽和溴水完全反應能生成2.66g白色沉淀,根據碳原子守恒知,白色沉淀的物質的量是0.01mol,則白色沉淀的摩爾質量是266g/mol,A的式量和白色沉淀的式量相差158,則溴原子取代酚羥基的鄰對位,所以A的結構簡式為:。24、+Br2+HBr 取代反應 2-甲基丙烯 CH2=C(CH3)2+HBr(CH3)3CBr 或或 光照 鎂、乙醚 【答案解析】比較A、B的分子式可知,A與HBr發生加成反應生成B,B的核磁共振氫譜只有一組峰,則可知D為CH2=C
43、(CH3)2,E為(CH3)3CBr,根據題中已知可知F為(CH3)3CMgBr,C能發生銀鏡反應,同時結合G和F的結構簡式可推知C為,進而可以反推得,B為,A為,根據題中已知,由G可推知H為,J是一種酯,分子中除苯環外,還含有一個五元環,則J為,與溴發生取代生成K為,K在鎂、乙醚的條件下生成L為,L與甲醛反應生成2-苯基乙醇【題目詳解】(1)由A生成B的化學方程式為+Br2+HBr,其反應類型為取代反應;(2)D為CH2=C(CH3)2,名稱是2-甲基丙烯,由D生成E的化學方程式為CH2=C(CH3)2+HBr(CH3)3CBr,故答案為2-甲基丙烯;CH2=C(CH3)2+HBr(CH3)
44、3CBr;(3)根據上面的分析可知,J的結構簡式為,故答案為;(4)G的同分異構體中核磁共振氫譜有4組峰且能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說明有酚羥基,這樣的結構為苯環上連有-OH、-CH2Br呈對位連結,另外還有四個-CH3基團,呈對稱分布,或者是-OH、-C(CH3)2Br呈對位連結,另外還有2個-CH3基團,以-OH為對稱軸對稱分布,這樣有或或;(5)反應的為與溴發生取代生成K為,反應條件為光照,K在鎂、乙醚的條件下生成L為,故答案為光照;鎂、乙醚;。25、將氣體通入品紅溶液,溶液褪色,加熱恢復原色 decb Cu+2H2SO4(濃)CuSO4+SO2+2H2O 防止倒吸 鐵屑 燒杯、漏
45、斗、玻璃棒 酸式 【答案解析】制備聚鐵和綠礬(FeSO47H2O)流程為:硫酸廠燒渣與硫酸、氧氣反應,得到濾液X和不溶物(S、二氧化硅等)W;濾液X中加入鐵粉生成硫酸亞鐵溶液,硫酸亞鐵溶液通過濃縮蒸發、冷卻結晶得到綠礬;將濾液X通過調節pH獲得溶液Z,在7080條件下得到聚鐵膠體,最后得到聚鐵,以此解答該題。【題目詳解】(1)檢驗SO2的一般方法是:將氣體通入品紅溶液中,如果品紅褪色,加熱后溶液又恢復紅色,證明含有SO2;(2)實驗室用亞硫酸鈉固體與硫酸反應制取SO2氣體,該反應為Na2SO3+H2SO4=Na2SO4+SO2+H2O,收集SO2前應先干燥然后再收集。由于SO2的密度比空氣大,
46、要從c口進氣,SO2是有毒氣體,在排放前要進行尾氣處理,然后再進行排放,所以最后進行尾氣處理。因為SO2易于氫氧化鈉反應,故D瓶的作用是安全瓶,以防止倒吸現象的發生,故儀器接口順序為adecbf;(3)因為在燒渣中加入了硫酸和足量氧氣,所以溶液Y中含有Fe3+,故應先加入過量的鐵粉(或鐵屑),發生反應:2Fe3+Fe=3Fe2+,除去Fe3+,然后過濾除去過量的鐵粉,得到溶液Y,再經濃縮、結晶等步驟得到綠礬,過濾使用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漏斗、玻璃棒;(4)KMnO4溶液具有強的氧化性,會腐蝕堿式滴定管的橡膠管,所以用KMnO4標準溶液滴定Fe2+的溶液時,要使用酸式滴定管盛裝。【答案點睛】本題考
47、查了制備方案的設計,涉及實驗室中二氧化硫的制取方法、常見尾氣的處理方法以及鐵離子的檢驗等,明確實驗目的、了解儀器結構與作用是解答關鍵,注意掌握制備方案的設計方法,試題培養了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26、HCOOHH2O+CO CO 及 Ni(CO)4 與裝置中空氣混合在加熱條件下爆炸 E 裝置中產生黑色沉淀 473K 0.50 【答案解析】A裝置中甲酸和濃硫酸反應生成CO,經B裝置中濃硫酸進行干燥,根據方程式Ni(CO)4(g)Ni(s)+4CO(g),溫度在5080是更有利于Ni(CO)4的生成,為了更好的控制溫度可選用水浴加熱,Ni(CO)4的沸點為43,所以反應生成的Ni(CO)4會變成氣體
48、,在D裝置中進行冷凝得到Ni(CO)4液體,之后利用E裝置吸收未反應的CO,同時為了防止Ni(CO)4與空氣混合加熱,需先通一段時間的CO,通過觀察E裝置中是否有黑色成生成可判斷裝置中是否充滿CO。【題目詳解】(1)裝置A中甲酸與在濃硫酸的作用下生成CO和水,反應方程式為HCOOHH2O+CO;(2)溫度在5080是更有利于Ni(CO)4的生成,為了更好的控制溫度,且可避免溫度過高,可選用水浴加熱,所以選用裝置;(3)CO 及 Ni(CO)4 與裝置中空氣混合在加熱條件下會發生爆炸,所以要先觀察到E裝置中生成黑色沉淀,再加熱C裝置;(4)323K是49.85,473K是199.85,根據方程式
49、Ni(CO)4 (g)Ni(s)+4CO(g)可知180200時生成Ni單質,所以高純鎳粉在封管的473K溫度區域端生成;(5)n(HCOOH)=0.25mol,則生成的n(CO)=0.25mol,C裝置中發生Ni(s)+4CO(g) Ni(CO)4(g),則C管減輕的質量即反應的Ni的質量,則反應n(Ni)=0.05mol,則消耗n(CO)=0.2mol,所以PdCl2 溶液至少要吸收CO的物質的量為0.25mol-0.2mol=0.05mol,根據方程式CO + PdCl2 + H2O = CO2 + Pd(黑色) + 2HCl可知所需n(PdCl2)=0.05mol,所以其濃度至少為=0
50、.5mol/L。【答案點睛】解答第(4)題時要注意單位的換算,方程式中溫度的單位是攝氏度,封管所給溫度時開爾文,0=273.15K。27、球形干燥管(干燥管) B 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向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若水不能順利滴下,在分液漏斗中形成穩定的液面 BC c 控制氨氣或二氧化碳的通入量 加入碳酸氫鈉過快,溶液的堿性迅速增強,生成堿式碳酸鑭 【答案解析】儀器X的名稱為球形干燥管。A裝置與C裝置當活塞關閉時反應不能停止,B裝置當活塞關閉時可以使液體和固體脫離接觸,反應停止。檢驗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關閉旋塞K2,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向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若水不能順利滴下,在分液漏斗中形成穩定的液面,說明
51、裝置不漏氣。裝置乙是固液混合不加熱型裝置,可以用濃氨水和生石灰、堿石灰等制取氨氣。a是啟普發生器產生二氧化碳的裝置,二氧化碳溶于水不會發生倒吸,可直接用導管通入,連接c即可;為避免生成堿式碳酸鑭La(OH)CO3,整個反應需在較低的pH條件下進行,需控制控制氨氣或二氧化碳的通入量,以免pH變大。和碳酸氫銨反應生成碳酸鑭。碳酸氫鈉水解顯堿性,當加入碳酸氫鈉過快時,溶液的pH值會迅速增大,影響碳酸鑭的生成。根據反應進行計算。【題目詳解】儀器X的名稱是球形干燥管簡稱干燥管,故答案為:球形干燥管(干燥管);A裝置與C裝置不具有“隨開隨用、隨關隨停”的功能,B裝置當活塞關閉時可以使液體和固體脫離接觸,反
52、應停止,所以B裝置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檢驗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關閉旋塞K2,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向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若水不能順利滴下,在分液漏斗中形成穩定的液面,說明裝置不漏氣,故答案為: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向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若水不能順利滴下,在分液漏斗中形成穩定的液面;裝置乙是固液混合不加熱型制取氣體裝置,可以用濃氨水和生石灰、堿石灰等制取氨氣,無水CaCl2 和氨氣發生反應,不能用來制取氨氣,故答案為:BC;a屬于啟普發生器,是產生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溶于水不會發生倒吸,可直接用導管通入,連接c即可;為避免生成堿式碳酸鑭La(OH)CO3,整個反應需在較低的pH條件下進行,需控制控制氨
53、氣或二氧化碳的通入量,以免pH變大;故答案為:c,需控制控制氨氣或二氧化碳的通入量;和碳酸氫銨反應生成碳酸鑭反應化學方程式為:,所以離子方程式為:,故答案為:; 碳酸氫鈉水解顯堿性,當加入碳酸氫鈉過快時,溶液的pH值會迅速增大,生成堿式碳酸鑭,故答案為:加入碳酸氫鈉過快,溶液的堿性迅速增強,生成堿式碳酸鑭;,滴定時消耗EDTA的物質的量,根據反應可知碳酸鑭的物質的量為,所以質量為,咀嚼片中碳酸鑭的質量分數為,化簡得,故答案為。【答案點睛】注意啟普發生器的使用條件必須是塊狀或顆粒狀固體和液體,且塊狀固體與液體接觸后仍為塊狀或顆粒狀。28、SO2+I2+2H2O=H2SO4+2HI ac 觀察顏色
54、,顏色深的是HI層,顏色淺的是H2SO4層 H2SO4層含有少量HI 2SO3(g)2SO2(g)+O2(g) H= +196 kJmol-1 壓強 【答案解析】(1)反應I為二氧化硫與碘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酸和HI,反應為SO2+2H2O+I2H2SO4+2HI,故答案為:SO2+2H2O+I2H2SO4+2HI;(2)a兩層溶液的密度存在差,才出現上下層,故a正確;b加I2前,H2SO4溶液和HI溶液互溶,與分層無關,故b錯誤;cI2在HI溶液中比在H2SO4溶液中易溶,則碘在不同溶劑中溶解性不同,類似萃取,與分層有關,故c正確;故答案為:ac; 辨別兩層溶液的方法是:觀察顏色,顏色深的為HI層,顏色淺的為硫酸層,故答案為:觀察顏色,顏色深的為HI層,顏色淺的為硫酸層;經檢測,H2SO4層中c(H+):c(SO42-)=2.06:1,其比值大于2的原因硫酸層中含少量的HI,且HI電離出氫離子,故答案為:硫酸層中含少量的HI,且HI電離出氫離子;(3)根據蓋斯定律:反應II=i2+ii,ii=II-i2,得ii的H=+550 kJmol-1-(+177 kJmol-1)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戶口注銷委托書寫作技巧3篇
- 工程水泵安裝施工合同書2篇
- 五角度空氣質量提升計劃3篇
- 律師聘請委托書的寫作技巧3篇
- 會議技術服務協議3篇
- 泵的智能故障診斷與預測維護考核試卷
- 橋梁工程的抗震性能評價考核試卷
- 管道工程法律法規更新與培訓考核試卷
- 機械設備行業發展趨勢預測考核試卷
- 禮儀用品企業市場競爭態勢分析考核試卷
- 公務用車分時租賃實施方案
- 全國AEFI監測方案
- DB3301∕T 0451-2024 醫學美容機構電子病歷系統技術規范
- 《大國浮沉500年:經濟和地理背后的世界史》記錄
- 水工維護初級工技能鑒定理論考試題庫(含答案)
- 運維項目進度計劃
- 商場中央空調租賃協議模板
- 十八項核心制度
-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學期期中模擬測試數學試卷(人教版)
- 國家開放大學《Python語言基礎》實驗4:條件分支結構基本應用參考答案
- OTA代運營協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