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學會火災逃生課件-2_第1頁
人人學會火災逃生課件-2_第2頁
人人學會火災逃生課件-2_第3頁
人人學會火災逃生課件-2_第4頁
人人學會火災逃生課件-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人學會火災逃生-課件人人學會火災逃生-課件發生火災我們應該怎么辦呢?發生火災我們應該怎么辦呢?火災發生如果我們沒有撲滅小火,那么它就會發展成為大火,當火災變大時,我們就要逃生了,逃生后還要打電話求救,讓消防部門來滅火。火災發生如果我們沒有撲滅小火,那么它就會發展成為大火,當火災及時求救撥打119不論我們逃生還是等待救援,我們都要想辦法打電話報警,因為滅火,消防隊是最為專業的。那我們打電話都應該說什么呢?及時求救撥打119那我們打電話都應該說什么呢?報火警時要講清以下內容?1. 報警時要冷靜,應講清起火單位或街道名稱、詳細地址。2. 起火部位、燃燒物質、有無被困人員、有無爆炸和毒氣泄漏、火勢情

2、況。3. 報警人的姓名、電話號碼等,并說出附近有無 明顯的標志,然后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車。報火警時要講清以下內容?迅速逃生我們常見的逃生工具有哪些呢?迅速逃生我們常見的逃生工具消防繩索消防面具主要用于保護頭部及呼吸系統,比濕毛巾更安全可靠滅火彈主要用于在逃生時遇到區域小火,可以投擲瞬間滅火滅火毯主要用于在逃生時披在身上,阻隔火對自身的傷害,也可覆蓋撲滅區域火災主要用于在樓宇的下降或上升,可以從窗戶逃生消防繩索消防面具主要用于保護頭部及呼吸系統,比濕毛巾更安全可如果在家里,門口發生火災,門口出不去,你會選擇哪兒躲避?逃生原則如果在家里,門口發生火災,門口出不去,逃生原則3、廚房1、帶陽臺的臥室2

3、、封閉的衛生間逃生原則:3、廚房1、帶陽臺的臥室2、封閉的衛生間逃生原則:逃生技術逃生技術第一種技術:煙霧逃生:(1)將濕毛巾或者口罩擰干后捂住口鼻。(2)如果沒有毛巾,則可用身邊其他東西代替,手帕、手套、領帶、衣服等,然后將這些東西浸濕,捂住口鼻。(3)如果身邊沒有任何水可用,在緊急情況下,可以以尿代替。(4)如距離較短,可屏住呼吸,一口氣兒跑出去。第一種技術:煙霧逃生:第一種技術:煙霧逃生:(5)在煙氣中穿行時,應盡量降低姿勢。(6)不要往起火點上層方向逃生,因為煙氣垂直蔓延的速度是人逃生移動速度的3-4倍,這樣容易將自己置于后無退路、前無生路的“絕地“。(7)新鮮空氣容易聚積在靠墻的地方

4、,所以在逃生時應降低姿勢沿著墻壁爬,這樣容易辨情方向,有利于疏散。 (8)切莫哭叫。因為哭叫會增加有毒氣體的吸入量,大大提高人們中毒的危險性。第一種技術:煙霧逃生:被困高樓怎么辦?消防云梯車被困高樓怎么辦?消防云梯車第二種逃生技術結繩逃生: 火災中,我們可能會被困與房間內,我們可以用繩索下降的方式逃生。我們可以用床單、被罩、衣服等連接成長繩索來逃生。下面我們學習一下如何將繩索連在一起。第二種逃生技術結繩逃生:第一、平結:用于兩根繩索的連接。具體操作如下(結合左側圖):將一根繩索的兩端分別用左右手拿好;用左手繩索壓在右手繩索上;左手繩索圍繞右手繩索繞一下;用右手繩索壓在左手繩索上;右手繩索圍繞左手繩索繞一下;兩邊同時收緊,繩結完成!第一、平結:用于兩根繩索的連接。第二、布林結環:用于將繩索固定在物體上。具體操作如下(結合下方圖):先將繩索繞一個小環;用壓繩索的繩頭穿過小環;再繞過繩索穿回小環,收緊繩索,繩結完成!第二、布林結環:用于將繩索固定在物體上。第三、蝴蝶結:用于在繩索上進行攀爬、踩踏的著力點。具體操作如下(結合下方圖):用繩索在左手上繞一圈;第二圈時將繩索置于兩個繩環之間;提起最右側的繩環,穿過掌心的兩個繩環;抽出左手,收緊繩索,繩結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