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樣囊腫的影像學診斷_第1頁
膠樣囊腫的影像學診斷_第2頁
膠樣囊腫的影像學診斷_第3頁
膠樣囊腫的影像學診斷_第4頁
膠樣囊腫的影像學診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膠樣囊腫(Colloid cyst) 影像學診斷1概述膠樣囊腫也稱線粒體囊腫,腦上旁突體囊腫(paraphyseal eyst)或室間孔囊腫, 1858年wallmann首次描述本病,1890年selanka作了詳細闡述并命名。本病發病率占顱內腫瘤的0.14%2%。病人的年齡大多在30-60歲之間,男性為女性的兩倍。膠樣囊腫常出現于第三腦室前方,個別長于側腦室、四腦室、腦外、鞍區、透明隔。呈球形或卵圓形,直徑從幾mm至數cm,呈囊性、壁薄而完整。囊腫內壁有上皮樣細胞排列,囊腫含有黃綠色粘稠皎樣物質,無膽固醇物質,也可為肉芽性。部分可發生鈣化,囊內偶發出血。2概述常見癥狀為雙額或泛發性劇烈頭痛,

2、典型的表現為突然發病和停止,頭痛隨著運動和/或體位改變緩解或有強度變化。可伴有視覺改變,嘔吐,眩暈,共濟失調,短期記憶喪失,尿失禁,癲癇發作等。第三腦室膠樣囊腫應首選神經內窺鏡手術治療。 3CT特點CT平掃在三腦室室間孔附近可見一圓形或類圓形均質高密度囊腫,邊緣圓滑,境界清楚,小者直徑數毫米,大者直徑34cm大小,CT增強掃描一般不強化。囊腫呈高密度的原因可能與囊腫內含較多角蛋白、脫落上皮以及出血造成的含鐵血黃素增多有關。但少數囊腫也可呈均質等密度或低密度。4MRI特點MR檢查時,三腦室膠樣囊腫的信號變異很大,在各序列均可表現為高、等、低信號。最典型最多見者表現為T1WI呈高信號,T2WI呈低信號,也可表現為T1WI及T2WI均呈高信號,若囊內含有較多含鐵血黃素成分時,則在T1WI及T2WI均呈較低信號,囊腫也可在T1WI呈等信號,T2WI呈高信號。多數囊腫信號均質,但也可不均質,呈混雜信號。增強掃描時囊腫不強化或僅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