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裂縫控制方案_第1頁
混凝土裂縫控制方案_第2頁
混凝土裂縫控制方案_第3頁
混凝土裂縫控制方案_第4頁
混凝土裂縫控制方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i t C L ( ) 混凝土縫制案 混凝土裂縫控制的重點部位通過認真學習招標文件和設計圖紙工程如下部位為混凝土裂縫控制重點 部位,針對這些部位的特點,制定專項混凝土裂縫控制措施。插表 混凝土裂縫控重點部一覽編號123部位描述本工程地下室結構墻厚 ,墻高 9700mm,局部高 。本工程單層面積較大,梁板混凝土屬于大面積混凝土。本工程承臺厚度達 2000mm3300mm,屬于大體積混凝土。 混凝土結構抗裂性能影響因素根據混凝土收縮拉應力計算公式(見下式中變量即為影響結構抗裂安 全度的因素。 2 ) M M ) S H 插表 混凝土收拉應計算公參數覽表i ( 式中變量即為影響混凝土抗裂安全度(t

2、)的影響因素 混凝土板厚或墻厚;Cx約束系數式中定量混凝土泊松比(t齡期各混凝土應力松弛 系數混凝土最終彈性模量; 混凝土線膨脹系數 ft 混凝土抗拉強度設計值y0標準齡期下混凝土收縮變形值t齡期;M6 齡期影響系數M10 配筋率影響系數; 截面周長與面積之比 影響系數設計圖紙已明 確或根據結構 圖紙而確定式中變量L結構長度M1 水泥品種系數;M2水泥細度系數;M3骨 料品種系數M5 水泥漿量系數M4水膠比系數Tt 水化熱 引起的溫差M7 環境濕度影響系數; 大氣溫度引起的溫差M9 操作方法影響系數;混凝土澆筑時入模溫 度引起的溫差長度影響因素材料影響因素配比影響因素環境影響因素操作影響因素從

3、以上影響因素看凝土結構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與材料的物理化學性 質有關、受設計構造措施及施工過程控制影響,因而需從設計、施工、材料等方 面進行綜合考慮,采取“放抗結合”的原則實施超長結構裂縫控制。插表 混凝土結抗裂全影響素分一覽表影響因素結構長度影響因素材料影響因素配合比影響因素環境影響因素操作影響因素原因分析結構長度越大收縮拉應力越大降低結構抗裂安全度。減少 M1 、 M2、 影響系數,即選擇合適品種、細度 大水泥和骨料品種,能提高砼的抗裂安全度。減少 M5 、 影響系數及 Tt即減少水泥漿量、較少 水較比、降低水化熱,能提高砼的抗裂安全度。減少 M7 影響系數及 Th,即增大養護環境溫度濕度

4、、減 少大氣溫度引起的溫差,能提高砼的抗裂安全度。減少 M9 影響系數及 T0,能提高砼的抗裂安全度。 大面積混凝土結構裂縫的控制措施(1)設置后澆帶在設計圖紙基礎上,對后澆帶的設置進行優化,沿平面每 30m 左右設置一 道 800mm 寬后澆帶,經過設計單位審查確認后方可施工。施工中后澆帶混凝土 應在其兩邊結構混凝土澆筑完成 60 天后進行澆筑。經過對后澆帶的合理布置有效避免超長混凝土結構由于混凝土凝結收縮 或溫度變化而被拉裂。(2)采取補償收縮混凝土技術施工中采取補償收縮混凝土技術以降低或抵消混凝土在收縮時產生的拉應 力。首先在普通混凝土中摻加一定比例的微膨脹劑,然后在鋼筋和鄰位限制下,

5、鋼筋混凝土中建立起一定的預應(0.7MPa而大致抵消混凝土在收縮 時產生的拉應力防止或減少混凝土構件裂縫的產生主體結構部(梁板及長 度超過 40m 的混凝土墻)混凝土內摻 6%的微膨脹劑。(3)設置加強筋盡量避免廣義的結構斷面突變(構件斷面、構件線剛度、結構層剛度等)產 生的應力集中嚴格控制應力集中裂縫在孔洞和變截面的轉角部位由于溫度 收縮作用,會引起應力集中,導致裂縫產生。采取有效的構造措施,如在轉角、 圓孔邊作構造筋加強,轉角處增配斜向鋼筋或網片,在孔洞邊界設護邊角鋼等。 混凝土施工(1)強度要求地下室外墻、底板、承臺等大厚度構件以及大面積梁板9.35m 高剪力墻所 采用的混凝土以 60d

6、 齡期的強度作為混凝土強度評定、工程交工驗收和混凝土 配合比設計的依據并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強度值施工完成后的混凝土強度值不 大于設計強度的 1.3 倍。(2)配制1)配合比設計應首先在滿足強度要求和工作性能的前提下,減少水泥用量 和用水量,降低砂率、提高粗骨料含量、控制含氣量,以減少混凝土的自收縮, 降低絕對溫升,延緩水化熱峰值,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密實性和耐久性等。應 根據本工程各部位的特點及設計要求和材料供應情況研究確定配合比設計試 配方案、實驗方案。2)本工程選用礦渣硅酸鹽、低堿、低水化熱水泥,并摻加 15 符合國 家標準的級粉煤灰以取代水泥以改善混凝土性能降低水泥用量摻加硅粉 以提高混凝

7、土強度,不應使用含鋁水泥。其水泥 的水化熱270kJ/kg。3)混凝土骨料選擇:強度高、級配良好、含泥量小的石子總表面積小,需 要包裹的水泥漿少能減少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密實性配制混凝土的粗骨 料含泥量控制在 1%;大體積混凝土粗骨料連續級配 540mm非大體積混凝土粗骨料連續級配為 530mm;細骨料采用天然河砂,含泥量 3%以內;配制 大體積混凝土的細骨料的級配為中粗砂,細度模數 ,平均粒徑 0.38mm。4)外加劑及混合料的選擇:對外加劑或混合料的品種和摻量進行試驗,滿 足規范及設計要求后方可用于混凝土中采用外加劑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 規定攪拌混凝土用水量比膠凝材料水化所需用水量多混凝

8、土中多余水揮發引 起混凝土更大的收縮摻加聚羧酸鹽高效混凝土減水劑有效降低水的用量以減 少混凝土的收縮用前對選用的水泥和各種摻合料做多種摻量下的相容性試驗, 尋找摻量飽和點和最佳摻量合料中煤灰摻量為膠凝材料 15%30%, 由混凝土配合比確定礦粉產量為膠凝材料的 15%粉煤灰、礦粉的質量應符合 現行國家標準的相關規定,其質量等級均為二級。(3)澆筑地下室承臺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需采用“斜面分層”澆筑,大面積底板、樓板 等構件澆筑從澆筑區域四周向中心分塊跳倉澆筑,改善混凝土的早期約束條件, 使混凝土底齡期失水收縮分期發生有利于收縮裂縫的控制分倉大小根據混凝 土的初凝時間澆筑速度確定避免分倉過大又不能在

9、混凝土初凝前及時覆蓋而 出現施工冷縫。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入泵前坍落度(140 20);豎 向結構嚴格分層澆筑分層振搗,一次下料厚度控制在 50cm 以內;混凝土澆筑時 自由下料高度控制在 2m 以內,超過規定時,采取接長泵軟管或使用溜槽或竄筒 下料;嚴格控制振搗插入間距在 40cm 以內,振搗時間控制在 15 ,采取二 次振搗澆筑和振搗過程中上浮的泌水和浮漿順混凝土面流到板底隨混凝土 向前推進嚴格掌握混凝土表面收光時機采取二次抹壓技術最后一道抹壓收 光控制在終凝前完成。混凝土的入模溫度控制在 10 ,保證混凝土入模后強度能正常增長, 同時避免由于入模溫度不合適帶來混凝土表面與大氣溫度間心

10、與表面溫度間 更大的溫差,引起混凝土更大的溫度裂縫和收縮裂縫。當檢測出溫度不合適時, 及時調整混凝土的出機溫度及運輸保溫方式。當溫度過高時,攪拌時加入冰水, 并在運輸車上和澆筑泵管上裹保溫材料進行保溫整混凝土出機溫度的冰水摻 加量及減少混凝土運輸與澆筑過程的溫度損失的保溫材料厚度通過計算確定。(4)養護要求水平結構采取覆蓋塑料薄膜密封保濕養護模后使混凝土的周圍環境相對 濕度達到 80%以上,地下室外墻采用掛麻袋片澆水或布設噴淋管定時噴水養護; 在施工操作上控制澆筑層厚度500mm ,并通過測溫記錄與保溫覆蓋,使內外 溫差控制在 25以內,總降溫差嚴格控制 30以;根據工程具體情況確定 混凝土拆模,但拆模強度應滿足施工規范要求,養護時間為 個月。(5)測溫上述混凝土裂紋控制的重要部位據需按照大體積混凝土要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