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ZJ版八上科學期中復習(12章)助學測試卷(答題卷+解析卷)_第1頁
2021年ZJ版八上科學期中復習(12章)助學測試卷(答題卷+解析卷)_第2頁
2021年ZJ版八上科學期中復習(12章)助學測試卷(答題卷+解析卷)_第3頁
2021年ZJ版八上科學期中復習(12章)助學測試卷(答題卷+解析卷)_第4頁
2021年ZJ版八上科學期中復習(12章)助學測試卷(答題卷+解析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下載后可任意編輯 年ZJ版八上科學期中復習(12章)助學測試卷(答題卷+解析卷)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1年 ZJ版八上期中復習(1-2章)助學練習卷(答題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0分,每小題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題號 11 12 13 14 15 26 27 18 19 20答案二、填空題(本大題每空1分,共26分)21、(1) ; ;(2) ;(3) ;(4) ; ;(5) ; ;22、 ; ;23、(1) ; ;(2) ;24、 ; ;25、(1) ;(2) ; ; ;(3) ;26、 ; ;27、(

2、1) ;(2) ;(3) ;。三、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22分)28、(1) ;(2) ;(3) ;(4) ;29、(1) ;(2) ;(3) ;30、(1) ;(2) ;(3) ;四、分析計算題(共12分)31、(1) ; ;(2)解:32、(1)解:解:(3)解:學校 班級 學號 考號 .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清風明月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1年ZJ版八上期中復習(1-2章)助學練習卷(原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0分,每小題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在以下詞語中:陰轉多云冬暖夏涼鵝毛大雪秋高氣爽和風細雨長夏無冬冬雨夏干雷電交加,描述天氣的有 (

3、 )A. B. C. D. 2、下列關于水的認識正確的是 ( )A. 水是良好的溶劑,許多物質都能溶于水B. 通過電解水試驗,可知水是有氫氣和氧氣組成的C. 為了節約用水,提倡用工業廢水直接灌溉農田D. 用沉淀法、過濾法和蒸餾法凈化水,效果最好的是過濾法3、我國江河多年平均徑流量居世界第六位,但在時間和空間上分配很不均勻。下列有關的描述錯誤的是( )A夏季豐富,冬季欠缺 B我國華北地區供水充足C南多北少,東多西少 D江河徑流量的年際變化大4、人們用“晨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來形容我國西北廣大地區氣候的一個特點:氣溫的日較差遠比沿海地區大。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緯度位置的影響

4、B海陸位置的不同C地貌的不同 D人類活動的影響5、為了更好地證明大氣壓的存在,老師對覆杯實驗進行了改進(如圖甲所示),如果抽氣接近真空,你看到的現象將是( )6、如圖是電解水的過程示意圖。分析該圖,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B. 水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C. 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D.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7、小明要配制50g質量分數為14%的氫氧化鈉溶液制作“葉脈書簽”,下列關于配制該溶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若用氫氧化鈉固體配制,需稱取氫氧化鈉固體7.0g用托盤天平稱氫氧化鈉固體時,在兩盤各放一張質量相等的紙選用2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體積實驗中用到

5、的玻璃儀器有燒杯、量筒、玻璃棒、滴管和試劑瓶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讀數,配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A B C D8、4只相同燒杯中加入等量的水,調節水溫,使4只燒杯中的水溫分別為25攝氏度、35攝氏度、45攝氏度、55攝氏度。拿一塊玻璃靠近燒杯口,過一會兒看到下圖所示的現象,則水溫最低的是( )( http: / / . )A B C D9、已知t時,氯化鉀的溶解度為40g.在該溫度下,將25g 氯化鉀固體加入到50g 水中,充分溶解,形成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A. 25% B. 28.6% C. 33.3% D. 50%10、如圖是a,b兩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關系的圖象,分別用a,b兩種物

6、質制成兩個實心物體甲和乙。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將物體甲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B. 將物體乙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中C. 將體積相同的甲、乙物體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D. 將質量相等的甲、乙物體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11、將A、B兩只雞蛋分別放入甲、乙兩杯不同濃度的鹽水中,如圖所示。A雞蛋處于懸浮狀,B雞蛋處于漂浮狀態。可以肯定的是( )A. 甲杯鹽水密度比乙杯鹽水密度小B雞蛋A受到的浮力比雞蛋B受到的浮力大C. 雞蛋A受到的浮力與雞蛋B受到的浮力一樣大D. 雞蛋A如要漂浮需加食鹽,雞蛋B如要懸浮需加水科學研究中常用圖像來表示兩個量(X,Y)之間的關系,以使研究的問題

7、變得直觀明了。下列兩個量之間的關系不符合圖示的是 ( )保持溶質質量分數不變,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的關系B. 固體的溶解度與溫度的關系C. 物體受到的浮力與其排開液體質量的關系D. 同種材料制成的實心物體,質量和體積的關系13、如圖為北半球某地鋒面氣旋圖(其中數值為大氣壓值,且P1P2P3)。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鋒面甲為暖鋒、乙為冷鋒 B. 范圍為冷氣團控制,為暖氣團控制C. 該地中心被高壓區控制 D. 甲過境時氣溫升高,氣壓降低14、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制作潛水艇模型如圖所示,通過膠管從燒瓶中吸氣或向燒瓶吹氣就可使改變燒瓶的沉浮狀態(忽略瓶內空氣的質量、燒瓶體積),若通過膠管向燒瓶內吹氣,

8、則 ( )A.瓶內液面下降,艇將下沉,浮力減小 B.瓶內液面下降,艇將上浮,浮力不變C.瓶內液面上升,艇將上浮,浮力增大 D.瓶內液面上升,艇將下沉,浮力不變15、小明同學在學習了浮力后遇到這樣一個題目:“有一個實心金屬球,用彈簧稱測得在空氣中的重力為64牛,把它浸沒在水中,彈簧秤的示數變為34牛,g取10N/kg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求出哪些未知的物理量?”小明和幾位同學討論后得出以下一些結果,你認為錯誤的是()A金屬球受到的浮力是30牛 B金屬球排開水的質量是3千克C金屬球的密度是1.1103千克/米3 D金屬球的體積是310-3米316、 在沙灘上光腳走路,踩到貝殼時,腳會很疼。下列選項所涉

9、及的原理與此相同的是 ( )A. 廚房中的菜刀刀刃磨得很鋒利B. 手持自制氣壓計從山腳走到山頂,管內液面升高C. 在科學實驗操作中,將膠頭滴管的膠頭松開,液體進入滴管D. 臺風到來時某同學打開的傘面被吹“反”了17、配制70克16%的NaCl溶液,下列操作會使所配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大于16%的是 ( )18、下列關于四個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拔罐”既能說明大氣有壓強,又能說明人體內部有壓強某同學進行馬德堡半球實驗時,選用不同的直徑的半球時,拉開半球所用的力相同如圖所示的自制氣壓計,瓶內水柱升高說明外界大氣壓強增大醫生用注射器給病人肌注抗生素是利用了大氣壓19、科學實驗分為定性和定量實驗,通過

10、下列實驗操作不能達到相應目的是( ) A.配制蔗糖溶液 B.獲取純凈水 C.獲取氯化鈉晶體 D.配制10%的食鹽水20、4個邊長均為L的相同的立方體木塊,用膠水(膠水質量不計)粘在一起放入水中,露出水面的高度為0.5L,如圖所示。當膠水溶于水后,木塊散開,這時()A. a、b露出水面高度為0.5L,c、d為零B. a、b露出水面高度為0.5L,c、d沉入水底C. a、b、c、d露出水面高度都是0.5LD. a、b、c、d露出水面高度都是0.25L二、填空題(本大題每空1分,共26分)21、生活中處處有科學,請填寫以下的科學知識:(1)將少量橄欖油醋冰塊白糖洗衣粉面粉味精分別加入水中振蕩,其中_

11、形成懸濁液,_形成溶液。(寫序號)(2)夏季雷雨前魚會紛紛游到水面上來,這是因為氣壓_了,使得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下降。(3)用冰來冷卻海鮮食品或用來保鮮時,通常冰塊應放在食品的_(選填“上部”或“下部”)。(4)衣服上有油脂等臟物時,用水洗是洗不掉的,這是因為油脂在水中的_能力比較弱。烹煮牛肉湯時,為了解湯的咸味是否適宜,取鍋中少量湯品嘗即可,這是因為溶液具有_性。吸盤掛鉤能吸在豎直墻上,是_作用的結果。在向下的拉力作用下沒有掉下來,是因為受到_的作用。22、下圖表示甲、乙兩地的大氣運動示意圖,則甲地為_壓區,乙地多_天氣。(第22題圖) (第23題圖)23、請分析下列水資源的相關圖示,回答問

12、題:(1)右圖所示為“水循環示意圖”,圖中各序號分別代表水循環的各個環節,其中序號表示的環節是 ,表示的環節是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將長江水引至華北地區)已正式完成,這主要是通過改變水循環中的環節(填序號),來達成水資源的重新分配。24、把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別放入盛滿不同液體的甲、乙兩個溢水杯中,靜止時的狀態如圖所示。甲杯中溢出的液體質量是40g,乙杯中溢出的液體質量是44g,甲、乙兩杯中液體的密度甲_乙(選填“”、“”或“”);若甲杯中的液體是水,則小球的密度為_ kg/m3。(第24題圖)25、我市某學??茖W實驗考察操作。請回答此實驗操作相關問題:(1)粗鹽提純的過程是_、過濾、蒸發

13、;(2)溶解時玻璃棒的作用是 ;過濾時玻璃棒的作用是 ;蒸發時玻璃棒的作用是 ;(3)實驗室要配制100克溶質質量分數為15的硝酸鉀溶液,會導致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偏小的選項是_。A. 稱量時使用了生銹的砝碼 B. 硝酸鉀中有雜質C. 配制完成后移取液體時有部分濺出 D. 用量筒量取水時,仰視讀數26、用密度計測量液體密度時,如圖所示,它的重力和浮力大小 ;液體的密度越大,它排開液體的體積越 ,密度計的位置也就越 (選填“高”或“低”)。27、把一根兩端開口的細管浸入水中,充滿水后用手指把一端堵住,移出水面,如圖甲所示。(1)B端的水不會流下來是由于受到_作用;(2)把手指移開后管內的水會怎樣

14、流動,不同的同學會有不同的猜想,而檢驗猜想是否正確最直接的方法是_;把細管倒過來,如圖乙所示。如果把手指移開,管內的水會不會從A端流出? ;你的判斷的依據是: 。三、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22分)28、某化學實驗小組的同學要配制100g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下面是他們配制溶液的實驗操作示意圖,如圖1【版權所有:】( http: / / . )(1)該實驗正確的操作順序為_。(填序號)(2)同學們在稱量氯化鈉質量時,右盤未放紙片,則結果會導致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_。(填“偏大”或“偏小”或“不變”)名師原創作品在用托盤天平稱取氯化鈉的過程中,發現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同學們接下來的

15、操作應該是_。21*cnjy*com(4)同學們量取水的體積如圖2所示,則該小組同學實際量取水的體積為_mL。(取整數)29、小美同學從課外資料中了解到,莊子曾提出:如果水積得不夠多,那么承載大船就沒有力量也就是說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多少有關。莊子的說法有道理嗎?(1)小美從實驗室找來了燒杯、木塊(不吸水)、彈簧測力計等器材,研究浮力大小是否和水的多少有關。他先用彈簧測力計測出木塊的重力(如圖甲)。再將木塊放入燒杯內的水中,木塊處于漂浮狀態(如圖乙)。然后他 (填操作),發現木塊仍然漂浮。經分析可知,木塊兩次受到的浮力都為 牛,從而得出木塊漂浮時浮力大小與水的多少無關。(2)小美進一步開展了如圖

16、丙實驗,往兩個形狀相同的塑料盒A、B中各加入10牛的水,再將B盆放入A盆,B盆漂浮。這時B盆所示浮力:F浮=GB盆+10N10N。繼續往B盆內加30牛水,B盆仍漂浮,小美此實驗的目的是 。(3)結合小美的探究活動,你認為面對前人的觀點,應采取的做法是 。A、普通人的觀點可以質疑,科學家的觀點也可以質疑B、只要多數人認同的觀點我們就要全盤接受C、可以通過查閱資料、觀察實驗等方法去驗證觀點是否正確D、到目前為止沒人反對的觀點我們就可以放心接受30、課前,小科和小思對物體浸沒前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浸入水中的深度是否有關,有不同的猜想。于是用相同的長方體重物,分別以甲圖和乙圖的方式進行實驗,并獲得如下數據

17、:實驗者 實驗 序號 物體重 G(N) 浸入水中 深度h(cm) 彈簧秤 讀數F(N) 浮力大小 F浮(N)小科 1 4.8 2.0 4.22 4.0 3.63 6.0 3.0小思 4 4.8 3.0 3.65 4.0 3.26 5.0 2.8(1)分析小科測得的數據可以得出:浸沒前,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隨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而_,小思的數據也說明了這一點。(2)綜合分析兩個人的數據卻發現,第(1)小題的結論是不正確的,其中_兩次實驗數據可以證明這一點。(填實驗序號)(3)課后,小科和小思才知道,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隨_。四、分析計算題(共12分)31、(6分)如圖是某學校實驗室從化學試劑商店買回的

18、硫酸試劑的標簽上的部分內容,閱讀后計算:該硫酸未開啟前質量為 克(盛裝的瓶子除外);其中溶質的質量是 克。(2)欲配制600克溶質質量分數為19.6%的稀硫酸,需要這種硫酸多少毫升?32、(6分)小明同學注意到新聞節目中經常報道國際原油價格跌至多少美元一桶,又報道我國進口原油價格每噸降低多少元。他想知道原油的單位“桶”和質量常用單位“噸”之間有什么關系。經過努力,小明設法獲得“勝利原油”樣品若干,并將密度為0.6103kg/m3,體積為200cm3的立方體木塊放入原油中,木塊漂浮在油面上,經測量木塊有1/3的體積露出油面。求:(1)木塊受到的浮力;(2)原油的密度。(3)若每桶原油的體積為1/

19、6m3,1t原油等于多少桶? .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清風明月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1年ZJ版八上期中復習(1-2章)助學練習卷(解析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0分,每小題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在以下詞語中:陰轉多云冬暖夏涼鵝毛大雪秋高氣爽和風細雨長夏無冬冬雨夏干雷電交加,描述天氣的有 ( )A. B. C. D. 解析天氣指短時間內大氣狀況變化,氣候指長期的大氣變化規律;陰轉多云,屬于天氣;冬暖夏涼,屬于氣候;鵝毛大雪,屬于天氣;秋高氣爽,屬于氣候;和風細雨屬于天氣;長夏無冬,屬于氣候;冬雨夏干,屬于氣候;雷電交加,屬于天氣。答案A2、下列關于

20、水的認識正確的是 ( )A. 水是良好的溶劑,許多物質都能溶于水B. 通過電解水試驗,可知水是有氫氣和氧氣組成的C. 為了節約用水,提倡用工業廢水直接灌溉農田D. 用沉淀法、過濾法和蒸餾法凈化水,效果最好的是過濾法解析A. 水是良好的溶劑,許多物質都能溶于水;正確; B. 通過電解水試驗,可知水是有氫元素和和氧元素組成的,錯誤;C. 工業廢水含有害物質,不能直接灌溉農田;錯誤; D. 用沉淀法、過濾法和蒸餾法凈化水,效果最好的是蒸餾法。答案A3、我國江河多年平均徑流量居世界第六位,但在時間和空間上分配很不均勻。下列有關的描述錯誤的是( )A夏季豐富,冬季欠缺 B我國華北地區供水充足C南多北少,

21、東多西少 D江河徑流量的年際變化大解析我國水資源的特點:夏多冬少,南多北少,東多西少,且年際變化;所以華北地區供水并不充足。答案B4、人們用“晨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來形容我國西北廣大地區氣候的一個特點:氣溫的日較差遠比沿海地區大。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緯度位置的影響 B海陸位置的不同C地貌的不同 D人類活動的影響解析西北地區與沿海地區主要是海陸分布不同,生成氣候的明顯差異。答案B5、為了更好地證明大氣壓的存在,老師對覆杯實驗進行了改進(如圖甲所示),如果抽氣接近真空,你看到的現象將是( )解析覆杯實驗時,抽氣使硬紙片下方的氣壓減小接近真空,從而使其上方水產生的壓強遠大于下記

22、壓強,而掉下來。其中唯一變化的是下方空氣,所以能證明大氣壓存在的是D。答案D6、如圖是電解水的過程示意圖。分析該圖,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A. 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B. 水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C. 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D.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解析A、水在通電條件下,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由此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B、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故錯誤;C、水在通電的條件下,水分子變成氫、氧原子,氫、氧原子再重新組合成氫、氧分子,形成氫氣和氧氣故本選項解釋正確;D、水在通電的條件下,水分子變成氫、氧原子,氫、氧原子再重新組合成氫、氧分子,

23、所以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故正確。答案B7、小明要配制50g質量分數為14%的氫氧化鈉溶液制作“葉脈書簽”,下列關于配制該溶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若用氫氧化鈉固體配制,需稱取氫氧化鈉固體7.0g用托盤天平稱氫氧化鈉固體時,在兩盤各放一張質量相等的紙選用2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體積實驗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量筒、玻璃棒、滴管和試劑瓶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讀數,配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A B C D解析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配制50g質量分數為14%的氫氧化鈉溶液,需稱取氫氧化鈉固體50g14%7.0g,故選項說法正確。氫氧化鈉具有腐蝕性,應放在玻璃器皿中

24、稱量,故選項說法錯誤。溶劑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則所需水的質量50g7g43g(合43mL),應選用50mL的量筒,故選項說法錯誤。實驗室配制50g質量分數為14%的氫氧化鈉溶液操作步驟分別是:計算、稱量、溶解,量筒用于準確量取水、燒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玻璃棒用于溶解時的攪拌、試劑瓶用于盛放氫氧化鈉溶液,故選項說法正確。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液面,讀數比實際液體體積大,會造成實際量取的水的體積偏小,則使溶質質量分數偏大,故選項說法錯誤。故說法錯誤。答案B8、4只相同燒杯中加入等量的水,調節水溫,使4只燒杯中的水溫分別為25攝氏度、35攝氏度、45攝氏度、55攝氏度。拿一塊玻璃靠近燒杯口,過一會兒

25、看到下圖所示的現象,則水溫最低的是( )( http: / / . )A B C D解析 水溫越高時水蒸發越快,水珠凝結越多。答案D9、已知t時,氯化鉀的溶解度為40g.在該溫度下,將25g 氯化鉀固體加入到50g 水中,充分溶解,形成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A. 25% B. 28.6% C. 33.3% D. 50%解析一定溫度下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t時,氯化鉀的溶解度為40g,說明在t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40gKCl達到飽和,現將25g氯化鉀固體加入到50g水中,該溫度下不能全部溶解,只能溶解20g,所以形成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20g/

26、20g+50g100%=28.6%或40g/40g+100g100%=28.6%答案B10、如圖是a,b兩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關系的圖象,分別用a,b兩種物質制成兩個實心物體甲和乙。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將物體甲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B. 將物體乙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中C. 將體積相同的甲、乙物體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D. 將質量相等的甲、乙物體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解析如題A、甲的密度為2/1=2g/cm 水的密度,所以甲會沉下去,A錯;B、 乙的密度為1/2=0.5/ 水的密度,所以C會沉下去,C錯;D、相同m的甲乙假設質量都為2,v甲=1,v乙=4,總密度=總質

27、量/總體積=4/5=0.8g/cm h右,所以p向右p向左;因為F=PS,而液片左右的面積S相等;所以F向右F向左;液片將向右移動,管內的水從A端流出。答案(1)大氣壓 (2)實驗 (3)如果把手指移開,管內的水會從A端流出; 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三、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22分)28、某化學實驗小組的同學要配制100g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下面是他們配制溶液的實驗操作示意圖,如圖1【版權所有:】( http: / / . )(1)該實驗正確的操作順序為_。(填序號)(2)同學們在稱量氯化鈉質量時,右盤未放紙片,則結果會導致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_。(填“偏大”或“偏小”或

28、“不變”)名師原創作品在用托盤天平稱取氯化鈉的過程中,發現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同學們接下來的操作應該是_。21*cnjy*com(4)同學們量取水的體積如圖2所示,則該小組同學實際量取水的體積為_mL。(取整數)解析(1)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基本步驟:計算、稱量、量取、溶解、裝瓶貼簽,可知配制溶液的正確操作順序;(2)在稱量氯化鈉質量時,右盤未放紙片,則會導致稱量的氯化鈉的質量偏小,溶劑不變,則所配制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偏小;(3)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說明氯化鈉的質量小于砝碼的質量,即所取的氯化鈉偏少,應繼續在左盤上添加氯化鈉,直至天平平衡;(4)量筒讀數時視線要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

29、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由圖2可知,該小組同學實際量取水的體積為91mL,仰視讀數看到的讀數偏小,但量取的實際液體體積偏大,即量取的水多了,所以溶質質量分數偏小。答案( 1) (2)偏小 (3)繼續左盤加入食鹽,直至指針指向分度盤正中央(4)9129、小美同學從課外資料中了解到,莊子曾提出:如果水積得不夠多,那么承載大船就沒有力量也就是說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多少有關。莊子的說法有道理嗎?(1)小美從實驗室找來了燒杯、木塊(不吸水)、彈簧測力計等器材,研究浮力大小是否和水的多少有關。他先用彈簧測力計測出木塊的重力(如圖甲)。再將木塊放入燒杯內的水中,木塊處于漂浮狀態(如圖乙)。然后他 (填操作),發現

30、木塊仍然漂浮。經分析可知,木塊兩次受到的浮力都為 牛,從而得出木塊漂浮時浮力大小與水的多少無關。(2)小美進一步開展了如圖丙實驗,往兩個形狀相同的塑料盒A、B中各加入10牛的水,再將B盆放入A盆,B盆漂浮。這時B盆所示浮力:F浮=GB盆+10N10N。繼續往B盆內加30牛水,B盆仍漂浮,小美此實驗的目的是 。(3)結合小美的探究活動,你認為面對前人的觀點,應采取的做法是 。A、普通人的觀點可以質疑,科學家的觀點也可以質疑B、只要多數人認同的觀點我們就要全盤接受C、可以通過查閱資料、觀察實驗等方法去驗證觀點是否正確D、到目前為止沒人反對的觀點我們就可以放心接受解析(1)欲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是否和水

31、的多少有關時,應該讓水的多少發生改變,看物體受到的浮力是否隨之也改變,如果也改變,則證明有關,如果不改變,則證明沒關;題中先將木塊放入燒杯內的水中,發現木塊處于漂浮狀態,這時應該再往杯內加一些水或都只去掉一些水,通過改變水的多少,看浮力的大小是否改變;發現木塊仍漂浮,即浮力仍等于木塊的重力,故木塊的浮力不變,說明浮力大小與水的多少無關;(2)由于原來兩盆中所加的水量是相等的,后來讓浮起的物體的重力增加,即用重力較小的水也可以產生較大的浮力;(3)通過以上實驗可以發現,普通人的觀點可以質疑,科學家的觀點也可以質疑,A正確;光質疑還不行,判斷哪個觀點正確最終靠的是查閱資料、觀察實驗等方法去驗證,故

32、C也是正確的。答案(1)往燒杯中加入水或從燒杯中倒出適量的水;(2)2.5; (3)AC30、課前,小科和小思對物體浸沒前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浸入水中的深度是否有關,有不同的猜想。于是用相同的長方體重物,分別以甲圖和乙圖的方式進行實驗,并獲得如下數據:實驗者 實驗 序號 物體重 G(N) 浸入水中 深度h(cm) 彈簧秤 讀數F(N) 浮力大小 F浮(N)小科 1 4.8 2.0 4.22 4.0 3.63 6.0 3.0小思 4 4.8 3.0 3.65 4.0 3.26 5.0 2.8(1)分析小科測得的數據可以得出:浸沒前,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隨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而_,小思的數據也說明了這一點。(2)綜合分析兩個人的數據卻發現,第(1)小題的結論是不正確的,其中_兩次實驗數據可以證明這一點。(填實驗序號)(3)課后,小科和小思才知道,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隨_。解析(1)單獨比較1、2、3或4、5、6的實驗過程,物體在水中的深度逐漸增大,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逐漸減小,而物重一定,說明浮力是增大的,所以初步得到的結論是:物體在液體中浸沒前,受到的浮力大小隨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而增大;(2)將2和4比較,可以發現,同一個物體受到的拉力相同,即浮力相同時,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