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稅收第一課_第1頁
國際稅收第一課_第2頁
國際稅收第一課_第3頁
國際稅收第一課_第4頁
國際稅收第一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國際稅收概論考核標準期末總評成績平時成績30期末成績70考勤10%+平時成績20%閉卷考試案例分析GDP是一個重要的指標人的一生有兩件事逃脫不了,那就是稅收與死亡。本杰明富蘭克林稅收的歷史蘇美爾文明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中世紀近代美國國際稅收的起源 稅收本事一國政府憑借政治權利,對其管轄范圍內的納稅人所進行的一種強制課征。國際稅收的產生必須存在以下前提:跨國所得的大量形成。世界各國普遍征收所得稅并行使不同的征稅權力。想一下,我們國家從什么時候開始考慮國際稅收問題? 人們的需求在不斷增長,國家的經濟的發展是否能夠滿足其的需求往往用GDP這一重要的指標來衡量。從宏觀經濟的角度出發 國內生產總值(gro

2、ss domestic product, GDP)是在某一既定時期一個國家內生產的所有最終物品與勞務的市場價值。GDP即是一個經濟的總收入,又是用于經濟中物品與勞務的總支出?!笆杖搿钡扔凇爸С觥毕M(C)是家庭處購買住房以外用于物品和勞務的支出。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消費(C)+投資(I)+政府購買(G)+凈出口(NX)投資(I)是對于未來生產更多物品和勞務的物品的購買。政府(G)購買是政府用于物品與勞務的支出。凈出口(NX)等于“出口減進口”從宏觀經濟的角度出發封閉型經濟的稅收 在改革開放之前,中國是一種封閉型的經濟,因此GDP等式中的凈出口

3、部分可以省略:國內生產總值(GDP)=消費(C)+投資(I)+政府購買(G)稅收體現在什么地方?國內生產總值(GDP)-消費(C)+政府購買(G)=投資(I)GDP扣除消費和政府購買之后剩下的部分稱為國民儲蓄(S)國民儲蓄(S)=投資(I)國內生產總值(GDP)-消費(C)+政府購買(G)=投資(I)GDP扣除消費和政府購買之后剩下的部分稱為國民儲蓄(S)國民儲蓄(S)=投資(I)國民儲蓄(S)=(GDP-T-C)+(T-G)如果將GDP視為收入,那么“GDP-T-C”就是私人儲蓄部分。當“T-G”大于零時表示預算盈余,如果小于零就是預算赤字。封閉型經濟的稅收國民儲蓄(S)=投資(I)+凈出口

4、(NX)國民儲蓄(S)=(GDP-T-C)+(T-G)+凈出口(NX)“平價購買力理論”可以解釋國家貿易產生的原因,而“關稅壁壘”可以進一步擴大GDP的規模,想想這之間的聯系開放型經濟的稅收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消費(C)+投資(I)+政府購買(G)+凈出口(NX)資本凈流出(NCO)=凈出口(NX)=出口-進口國際資本流動的稅收問題 一個重要但微妙的核算事實表明,對整個經濟而言,資本凈流出必然等于凈出口。用途一:投資外國公司用途二:購買外國貨物用途三:存到銀行所得稅或者資本利得稅會阻礙國際資本流動,進口關稅會限制進口,報復性關稅會打擊出口,稅

5、收往往是國際貿易之間的圍墻國民儲蓄(S)=投資(I)+資本凈流出(NCO)關于國際稅收概念的分歧分歧一:國際稅收是否包括涉外稅收觀點1:國際稅收不包括各國的涉外稅收觀點2:國際稅收包括各國的涉外稅收分歧二:間接稅是否應包括在國際稅收的概念之內觀點1:認為國際稅收涉及的稅種范圍包括所得稅和財產稅等直接稅觀點2:認為國際稅收涉及的稅種范圍除所得稅和財產稅外,還應當包括關稅等間接稅稅種所以在本課程中,我們會討論一些關于自貿區的問題所以在本課程中,我們討論的話題包括特別納稅調整、中國所得稅中涉外條款等一些與國際稅收的基本觀點通過考察國際稅收的產生與發展,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國際稅收產生的基礎國際經濟的一

6、體化,或者說跨國經濟活動各國政府對跨國經濟活動的稅收協調根本目的在于促進本國經濟發展對商品稅的國際協調也是國際協調的重要內容國際稅收協調最終是通過一國政府與跨國納稅人之間的征納關系來實現的國際稅收研究要解決什么問題?國際稅收研究必須解決的問題重復征稅偷稅漏稅 國際雙重征稅的存在一方面違背了稅收公平原則,使納稅人承受了雙倍納稅義務,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國際經濟交往的發展,不利于發展國際經濟、貿易、投資等活動。 由于國際經濟活動的多樣性與復雜性以及各國涉外稅法制度的差異和國際稅務合作的缺乏,逃稅和避稅現象往往比國內更容易,也普遍增加。國際稅法是解決國際稅收問題的關鍵觀點1:國際稅法的宗旨在于建立一個公

7、平合理的國際稅收秩序,從而為國際經濟合作與經貿往來創造良好的條件。觀點2:國際稅法的宗旨在于建立一個公平合理的國際稅收關系,從而為國際經濟合作和往來創造良好的條件,尤其是國際投資活動創造良好的條件。觀點3:國際稅法的宗旨在于實現對跨國征稅對象的合理的稅收分配關系,促進國際貿易和投資的正常發展。以上的觀點是否能體現國際稅收的宗旨?宗旨究竟是什么?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稅漏稅的目的又是什么?國際稅法是解決國際稅收問題的關鍵 只有我們堅定不移的信念才能夠幫助伊拉克建立一個團結的、穩定的、自由的國家。我們懷著對伊拉克以及他們偉大人民和宗教信仰的尊敬來到伊拉克。我們在伊拉克沒有任何的企圖,我們只是想摧毀一

8、個威脅,使伊拉克人民恢復對國家的控制。你會相信布什攻打伊拉克是為了建立伊拉克民主新秩序嗎?國際稅法的根本目的根據該領域專家劉劍文教授的觀點國際稅法的宗旨有兩個:維護國家稅收主權是國際稅法的首要宗旨,稅收主權是國家主權在稅收領域的體現。維護涉外納稅人的權利也是國際稅法的宗旨,因為國際稅法也是法律,必須反映納稅人的利益。 法律的宗旨總是制定法律的主題的目的與意圖所在,而制定法律的主題的目的總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在國內層面,法律為了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在國際層面則是為了維護本國的利益,國際稅法當然也不例外。國際稅收的發展歷史(二戰前)所得稅制度在西方國家建立英國于18世紀末首創所得稅,經歷數次改革

9、,到1922年所得稅已經占英國稅收收入總額的45%。美國在南北戰爭期間,于1862年首次向個人收入征收綜合所得稅,1922年所得稅收入已經達到聯邦稅收收入總額65%。德國于1898年實施所得稅法。法國于1848年提出所得稅法案,1914年正式開征。日本所得稅法案初創于1887年,1922年日本所得稅占稅收收入總額20%。國際稅收的發展歷史(二戰前)國際投資和跨國公司的發展 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階段發展到壟斷階段,從19世紀后期起,西方國家的大公司開始從事跨國直接投資業務,到1914年,美國海外直接投資已經達到26.5億美元。同年,外國公司在美國的投資也已經達到13億美元;

10、英國1910年對外投資總額達到700億馬克。避免重復征稅首次登上國際討論焦點立法讓步瑞士率先在國內稅法中規定,對本國居民的境外機構的不動產所得稅免稅,美國和英國從1918年期,開始用抵免法單方面消除對本國居民的境外機構和不動產所得免稅。談判合作1899年,奧匈帝國與普魯士簽訂了世界第一個解決所得國際重復征稅的國際稅收協定。國際聯盟組織了專家工作組專門研究消除所得和財產重復征稅的問題國際稅收的發展歷史(二戰前)國際投資和跨國公司的發展與此同時,防止偷稅漏稅也成為西方國家迫切解決的問題母公司高稅國:40%低稅國:20%商品$1$ 5$4利潤轉移到低稅國ABCD 為解決這一問題,1915年,英國在世

11、界上率先制定了轉讓定價法律;美國則緊隨其后,于1917年也制定了相同的法律國際稅收的發展歷史(二戰后至今)發展中國家獨立并建立所得稅制度和涉外稅收制度所得稅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所占比重的大幅度上升發達國家相互投資大大增加1967年發達國家投資總額達到1050億美元,其中31%投資在發展中國家,69%投資在發達國家;1970-1980年2254億美元的國際投資中,只有23.3%流入發展中國家,其余全部流入發達國家。英國所得稅在稅收收入總額中所占比重上升到60.4%,美國所得稅占聯邦稅收收入總額比重達到86.6%,日本所得稅占稅收收入總額比重上升到66.9%。亞非拉殖民地國家紛紛獨立產生了新的稅收主

12、權。國際稅收的發展歷史(二戰后至今)跨國公司迅猛發展ABCIJKACBAHFCEBDNMLA1968-1969年,全世界公有跨國公司7276家而所屬外國子公司共有2.7萬多家。2013年,跨國公司主導的全球價值鏈占全球貿易的80%。2002年,跨國公司總數達到6.5萬家,所屬外國分支機構可能達到數十萬家。國際稅收的發展歷史(二戰后至今)稅收協定范本的制定OECD稅收協定范本UN稅收協定范本維護資本、技術輸出國征稅權維護收入來源國征稅權 稅收協定范本的發布以及隨后的不斷修改和完善,總結了簽訂國際稅收協定的經驗,便利了各國之間國際稅收協定的簽訂,對于國際稅收協定起到巨大的推進作用。著名的泛美衛星案

13、 1996年4月3日,泛美公司與中國中央電視臺簽訂了數字壓縮電視全時輸送服務的協議,泛美向央視提供壓縮數字視頻服務以及相關設備。央視預先交付4個月的服務費和設備費作為訂金,另支付196.1萬余美元的保證金,并于此后定期向泛美公司支付季度服務費和設備費,總計約2200萬美元。境內境外電視傳輸服務費和設備費無常設機構課程的架構國際稅收國際重復征稅(3、4章)國際避稅(6、7章)國際稅收抵免(5章)防范國際避稅的措施(8章)國際稅收協定(9章)一個重要的案例 強盛集團是一家專門從事國內外戰略性投資的特大型國有企業集團。 近年來強盛的投資重點主要是資源性產業和新興技術產業,其投資方式比較多樣靈活,包括

14、由集團或通過其設立在香港和新加坡的全資子公司直接投資設立新公司、并購境內外現有企業的股權或資產、購買投資對象的上市股票、或參股投資那些計劃在海內外做IPO的新興技術企業。針對國際資源市場和新興技術產業的飛速發展狀況和一年來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動蕩變化,強盛近期選擇了一批新的投資對象,同時也退出了一部分投資多年的海內外項目。一個重要的案例 集團投資部目前正在擬定與境外協力廠商資基金共同投資某種新能源事業,目前有類似技術基礎的候選國家有三個,分別是俄羅斯、捷克、以色列、土耳其。 投資部的人員建議在強盛集團和候選國的被投資企業之間采用第三地中間控股公司架構,以便在以后退出該投資項目時有利于新買家進入和強盛集團自身的資金運作安排。一個重要的案例 財務部人員對于通過設立第三地中間控股公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