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誰的現代,如何現代從魯迅早期文言文看其對現代化問題的構想一、前言 近代的中國歷史,也是社會逐步邁向現代化的歷史,在這轉型的過程中,許多仁人志士各自對現代及如何現代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不同時期的人們有不同的主張與回答。魯迅留日時期的早期文言文孕育了他對中國現代化問題及國人命運的基本思考,現代的問題始終纏繞于魯迅心里,他所提出的立人的思想,比較的方法,自覺的本根貫穿了他此后的文學活動,使其一開始就具備了世界性的眼光來思考中國的現代性。魯迅對現代問題的思考當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從斯巴達之魂到破惡聲論等早期文章中,我們可以發現魯迅的思想是在不斷批判、不斷吸收中發展的,然而其基本的線索卻是一以貫之的,比
2、較的精神、自覺的主體不僅是魯迅的個性要求,也是其文學、思想發生發展的內在動力與基本精神。這使得魯迅具有了與同時代人不同的超前意識,也構成了其思考中國現代性的起點。那么,現代性應如何理解呢?在魯迅那里,今之中國需要二十世紀之新精神,筆者認為,今立足于現在,而新則依托于現代。現代之新不僅新在科學、技術等實用之學上,更新在精神、方法等現在態度上,新在洞達世界之大勢后的別立新宗上。縱觀歷史,魯迅所處的時代,是東方弱勢文明被迫與西方強勢文明進行不平等對話的時代,也是中國面臨著向何處去的大抉擇時代,因此,誰的現代、如何現代就成為魯迅對于中國現代化問題整體構想的重要部分。 二、比較既周,爰生自覺的民族主體意
3、識 魯迅針對中國抱殘守闕,以底于滅亡1(p.45)的現狀,針對弱勢中國在世界大舞臺中岌岌可危的現實國情,提出今之中國要爭存于天下就必須實現現代化的變遷:中國在今,內密既發,四鄰競集而迫拶,情狀自不能無所變遷。夫安弱守雌,篤于舊習,固無以爭存于天下。1(p.57)而如何在世界之大勢中圖富強,即實現怎樣的現代化,就成為魯迅迫切關注的命題。魯迅提出了要首先培養具有個性的、能夠適應現代社會的新的民族主體,繼而建立一個獨立、統一、強大的現代民族國家的新設想:是故將生存兩間,角逐列國是務,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舉;若其道術,乃必尊個性而張精神。1(p.58)魯迅對當時流行的追逐實利的主流學說發出責難,聊
4、震崇實之士,使知黃金黑鐵,斷不足以興國家2(p.73),認為這些往往是引文明之語的耳食之說。不管是競言武事,還是制造商估立憲國會之說,魯迅認為這些是近不知中國之情,遠復不察歐美之實1(p.46),批評那些有學于殊域者1(p.4546)缺乏主體性的比較意識。他們或假力圖富強之名,博志士之譽;或誠痛乎外侮迭來,不可終日,自既荒陋,則不得已,故拾他人之緒余1(p.46),歸其原因,都是比較與自覺意識的主體性缺失,在魯迅看來,這也是呼維新既二十年,而新聲迄不起于中國2(p.101)的真正原因。所謂文明者,將己立準則,慎施去取1(p.47),魯迅強調通過內省諸己來進行自我反思,因此在魯迅那里,中國的現代
5、性問題也就直指民族主體性的問題。在反觀諸己的要求下,魯迅既反對抱殘守闕,以底于滅亡的現狀,更反對言非同西方之理弗道,事非合西方之術弗行1(p.45),完全膜拜西方文明的做法,因為心不受攖,非槁死則縮朒耳2(p.71),若本民族本根剝喪,神氣旁皇,則整個民族將走向心聲寂寞,以至精神淪亡2(p.101)。魯迅反思西方現代文明的弊病時說:諸凡事物,無不質化,靈明日以虧蝕,旨趣流于平庸,人惟客觀之物質世界是趨,而主觀之內面精神,乃舍置不之一省。重其外,放其內,取其質,遺其神,林林眾生,物欲來蔽,社會憔悴,進步以停,于是一切詐偽罪惡,蔑弗乘之而萌,使性靈之光,愈益就于黯淡。1(p.54)因此,民族文化的
6、危機也是人心的危機、民族精神的危機,心聲也,內曜也,不可見也,魯迅因此呼吁:今索諸中國,為精神界之戰士者安在?有作至誠之聲,致吾人于善美剛健者乎?有作溫煦之聲,援吾人出于荒寒者乎?2(p.102)可以說,亡國先亡人,亡人先亡心的認識導致魯迅形成救國必先救人,救人必先救心的思想邏輯,而他后來棄醫從文,就是為了利用文學來揭示病態社會不幸人們的精神病苦,以期引起療救的注意。 基于這樣的認識,魯迅后來提出的現今想要參與世界上的事業的中國人的心里的尺3(p.574)的命題,實際上就是如何重建民族主體性的問題。魯迅認同尼采等先覺善斗之士張揚主觀精神的做法,因而提出了掊物質而張靈明,任個人而排眾數1(p.4
7、7)的立人理念,在魯迅看來,人既發揚卓厲矣,則邦國亦以興起1(p.47),而最關鍵的還是國人之自覺。魯迅說,人之自覺可使沙聚之邦由是轉為人國,人國既建,乃始雄厲無前,屹然獨見于天下,更何有于膚淺凡庸之事物哉?1(p.57)這一思想不僅表達了被壓迫的東方落后國家追求富強的心聲,更表現了魯迅作為一個現代知識分子對本民族命運的現實關注與責任擔當,同時也體現了其現代化理念的內在精髓。顯然,對于魯迅來說,個人的主體性與民族的主體性是現代化最為首要的本根問題。魯迅的思想深處掙扎著一種不輕易信從的自我懷疑因素,這一點早已為眾多的魯迅研究者達成共識,筆者認為,這種不斷自我懷疑的精神也是一種本根和尺度的體現。有
8、學者指出,正是有感于日本這個亞洲優等生在脫亞入歐的現代化進程中民族主體失落的困惑與焦慮4,日本學者竹內好轉而在魯迅那里發現了落后民族在向西方文明學習的過程中最需要的一種態度抵抗,并在近代的超克中將其視為東方落后民族實現自己的近代化最可寶貴的精神資源。5從這一點上看,魯迅對現代化問題的思考在后發達國家的現代化進程中具備了一種普世性的意義。另一方面,這種主體自覺性還體現為魯迅對漢唐時代將彼俘來氣度的高度贊賞與拿來主義的高度自信。他說:漢唐雖然也有邊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為異族奴隸的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以外來事物的時候,就如將彼俘來一樣,自由驅使,絕不介懷。6(p.209)這種漢唐氣
9、魄實質上就是民族主體性意識高揚的反映,即以我為主,使中外資源為我所用。魯迅堅決反對閉關鎖國,閉目塞聽;同時又反對匍伏人前,盲目搬用的態度,他認為,一個上升的民族決不應墨守固有的成法,而應該有魅力地取用外來的東西,就如將彼俘來一樣,自由驅使,絕不介懷。因此,魯迅主張我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7(p.40),大聲疾呼要實行拿來主義。針對當時的實際情況,他提出必須要反對三種錯誤的拿來主義態度:一是不敢去拿,怕給他的東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進門。7(p.40)正如魯迅在看鏡有感中所列舉的一些神經衰弱過敏的人那樣,每遇外國東西,使覺得仿佛彼來俘我一樣,推拒、惶恐、退縮、逃避、抖成一團6(p.209
10、),魯迅稱這些人為孱頭。二是不愿去拿,這些人對中外資源采取虛無主義態度,一見它們便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燒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7(p.40)這種不分青紅皂白一律否定的作法,魯迅稱之為昏蛋。三是采取全盤繼承,統統拿來的態度,這些人因為原是羨慕宅子的舊主人的,而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進臥室,大吸剩下的鴉片7(p.40),這些人被魯迅稱為廢物。因此,發揚個人自覺與民族主體意識,魯迅認為正確的態度應該是運用腦髓,放出眼光去占有,挑選,并根據不同的情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7(p.41)。他用極其形象的語言說道:看見魚翅,并不就拋在路上以顯其平民化,只要有養料,也和朋友們像蘿卜白菜一樣的吃掉;看見鴉片
11、,也不當眾摔在毛廁里,以見其徹底革命,只送到藥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7(p.40);但我想,除了送一點進博物館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毀掉的了。7(p.41) 可以說,魯迅成為文化巨人的一個重要條件就在于他勇于吸收,善于創造,這也是他倡導民族自覺、重建民族主體性意識的內在選擇。歷史證明,只有勇于吸收,善于創造,中國的現代化才會走上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成為新宅子7(p.41)的道路。筆者認為,魯迅自己就是這種有擇取、有改革的拿來主義的先驅,他對中國現代化問題的思考不僅高于他的同時代人,而且對百年后的今天也具有原點的意義。事實上,這一思考也始終貫穿著魯迅自己的信仰,那就是以精神界之戰士反虛偽、反虛假的
12、求真精神及反抗絕望的韌性戰斗精神為理想,剛健不撓,抱誠守真;不取媚于群,以隨順舊俗;發為雄聲,以起其國人之新生,而大其國于天下。2(p.101)在這個意義上,魯迅對理想的持守,對于當下精神浮躁空虛、缺少信仰的國民精神仍具有不可估量的示范作用。 三、取今復古,別立新宗的現代開放意識 歷史已經表明,任何一種思想道德文化體系都是歷史的產物,它需要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不斷更新,否則就會成為社會發展的桎梏、文明前進的枷鎖。魯迅既然指出民族主體性意識的自覺是實現現代化問題的首要本根,那么怎樣自覺,也即如何現代就成為需要迫切回答的命題。魯迅已經意識到,夫國民發展,功雖在于懷古,然其懷也,思理朗然,如鑒明鏡,時
13、時上征,時時反顧,時時進光明之長塗,時時念輝煌之舊有,故其新者日新,而其古亦不死。若不知所以然,漫夸耀以自悅,則長夜之始,即在斯時。2(p.67)在這里,他嚴肅批評了漫夸耀以自悅的民族自大心理,指出要實現國民發展就必須時時反顧,即進行自我反思。古語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因此,欲揚宗邦之真大,首在審己,亦必知人,比較既周,爰生自覺。2(p.67)這里,審己是前提,只有先審己才能后知人;只有通過比較,才能爰生自覺。如果說審己是原則,那么比較則是方法,比較的方法論是建立在審己的主體性原則上的,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在世界之大勢中權衡較量,去其偏頗,得其神明,施之國中,翕合無間。1(p.57)在筆
14、者看來,比較也好,較量也罷,歸其目的還是在于比較中發現并認識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而對西方文明采取正確的拿來主義態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利本民族的發展。魯迅認識到任何文化都存在著偏至的一面,不能全盤否定也不能全盤肯定,比較的現代性態度要求我們有原則的審己、有選擇的知人。現代文明的發展既要擺脫過去屹然出中央而無校讎1(p.45)的以自尊大,又要結束言非同西方之理弗道,事非合西方之術弗行1(p.45)的盲目迷信,這種或頑固,或膜拜的心態,都是不能正視中西方不同文化的偏至,不注重權衡較量的結果。魯迅曾不無擔憂的說:往者本體自發之偏枯,今則獲以交通傳來之新疫,二患交伐,而中國之沉淪遂以益速矣。1(p.5
15、8)因此,只有取當時社會現實之所需、取近代西方文明之新成果,去其偏頗,得其神明,才能避免中國之沉淪。魯迅據此提出了取今復古,別立新宗1(p.57)的命題,新就新在它是一種現代性的態度,是基于審己原則之上的比較創造。這就是說,現代中國的文化理想既非回到傳統,也非復制西方,而是在兩種模式的互質中創造出一種屬于自己的獨特樣式。在魯迅看來,要推進本國民族的現代化進程,就必須取今復古,而民族文化最根本的立足點就是與時俱進的現實人生。因此,只有在中西方兩種文明模式的互質中別立新宗,創造出屬于自己的獨特樣式,才能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內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脈1(p.57);也只有這樣,本民族的原有文化才能得到
16、發展延續,現代中國才可能既是中國的,也是現代(亦即世界)的。 魯迅處在一個中國迫切需要文化、道德及思想更新的時代,作為一個處于現代社會轉型時期的知識分子,魯迅與其他有識之士一樣都在努力尋求民族文化現代轉換的新生之路。而歷史已注定這種尋求會變得如此困難,一方面,中國傳統文化作為一個歷史產物,在西方的價值參照下早已顯出歷史的頹勢;另一方面,魯迅這一代知識分子自身就內在于傳統文化的結構中,與傳統文化保持著無法割斷的血肉聯系。魯迅深切意識到,任何文化的自我批判與更新都是其自身延續血脈、獲得新生的前提,而中國傳統文化本身的歷史超越性又構成了其實現現代性轉換的基礎。面對這一歷史困境,魯迅以超前的主體性意識
17、和深遠的世界性眼光呼吁要取今復古,別立新宗,他深信只有這樣,中國的傳統文化才能在世界之大勢中與時俱進,才能從歷史邁向現代,從中國走向世界。而在這過程中,魯迅所顯示的那種執著現在,反思過去的韌性戰斗精神,那種與絕望進行反抗的悲涼與寂寞,使魯迅成為中國文化史上一個卓絕而有力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他對中國現代化問題的整體構想不僅為當時特定的歷史時期指明了方向,也為后世知識分子如何繼承歷史文化使命、自覺承擔歷史責任做出了具有啟蒙意義的典范。對于民族文化,歷來有國粹主義和民族虛無主義兩種看似相反而實則皆謬的態度,至今仍應注意避免。正確的態度只能是批判地繼承,在發展中繼承。8可以說,這些與魯迅一脈相承的思想在不斷現代化的今天仍然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1魯迅.文化偏至論A.魯迅全集:第1卷M.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公元知識課件
- 小學數學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圓柱的表面積教案
- 小學信息技術第二冊下冊 第21課 走進PowerPoint 1教學設計 蘇科版
- 商不變的規律(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上冊數學北師大版
- Module5 Unit1 Its big and light.(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外研版(三起)英語五年級下冊
-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教學設計:第十章 極地地區
- 小學英語 外研版(一起) 六年級下冊 Module 5 表格式教案
- 小學科學蘇教版 (2017)一年級下冊4.水是什么樣的教學設計
- 優勢化旅游產品解讀
- 樣板房展示之策
- 2025年有關“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日活動工作方案
- 2025中國新型儲能行業發展白皮書
- 海南省天一大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三學業水平診斷(四)語文試題及答案
- 旅游合同簽署委托協議
- 山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招聘筆試真題2024
- 家庭車輛掛別人名下協議書范文
- 新教科版小學1-6年級科學需做實驗目錄
- 組織環境、相關方分析及措施一覽表
- 中考物理專題43 純電阻電路與非純電阻電路電熱計算(解析版)
- 《不定期船營運管理模擬系統》實驗指導書
- 伍桂清 基于單片機的光電計數器的設計.doc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