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發言:淺析“兩個打造”視角下的中華文化符號與中華民族形象_第1頁
研討發言:淺析“兩個打造”視角下的中華文化符號與中華民族形象_第2頁
研討發言:淺析“兩個打造”視角下的中華文化符號與中華民族形象_第3頁
研討發言:淺析“兩個打造”視角下的中華文化符號與中華民族形象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討發言:淺析“兩個打造”視角下的中華文化符號與中華民族形象一、深刻認識“兩個打造”的內涵邏輯中華文化符號與中華民族形象作為中華民族所獨有的標識,其內涵邏輯是五千年文化浸潤與政治的歸屬與認同。在社會轉型時期,中華民族對共有精神家園的認同、尊重有著更為重要的作用和深遠的意義。民族的本質性存在是對主權的維護與追求,中華民族的符號和形象是億萬中華兒女共有的精神家園,這個“家園”是提供一個民族內生動力、激發集體歸屬情懷、凝聚國民團結力量、抗擊各種艱難險阻的核心保證。中華民族作為一個緊密的共同體,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更多是家國同構的情感模式。在日常生活中,從自然地理符號到生活活動符號,無不承載著中華民族共同

2、體意識的國家認同。黃河是中華大地上的自然地理形象與符號,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結構,被親切稱為中華民族“母親河”,其中河水的顏色 黃色“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形象識別標志和民族集體記憶的表象”。從歷史傳統來看,中國古代視黃色最為尊貴,這與中華民族的人種膚色、農作物、土地的顏色緊密關聯。黃色在我國傳統文化中象征著政治與權力、富貴與財富,極為尊貴。以烏達區原創泥塑作品“黃河泥娃”為例,利用地處黃河岸邊的地緣優勢,用黃河泥土塑造出各種主題的孩童形象,設計出以中華五岳為素材的山之戀系列,以茉莉、牡丹為素材的花之戀系列,以熊貓、巖羊為素材的動物系列,以載人航天為素材的圓夢系列等。用黃河的泥土塑造出具有顯著

3、記號和標識度的泥塑作品,承載著人們對于黃河的深厚感情,寄托著人們對于同宗同源的強烈歸屬,也蘊含著人們對于中華民族的強烈政治認同,作品一經推出深受人們喜愛,這體現出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與文化心理的聯想,表現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在認同。二、牢牢把握“兩個打造”的載體抓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建立和規范一些禮儀制度,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紀念慶典活動,傳播主流價值,增強人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兩個打造”的提出不僅強調中華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的文化心理,同樣是每個中國人對自己、集體、國家三者關系的認同和歸屬。從兩個維度分析,一方面通過增強傳統節日的儀式感加強人們的文化認同,另一方面將符號與地理環境、花卉植

4、物、節令節氣有機融入藝術創作意象中,讓這樣的認同更為內化于心,實現了對于“共有精神家園的認同”有形、有感、有效。國家將清明、端午、中秋、春節等這些傳統節日規范為法定節日就是要不斷增強民眾對于中華民族的政治認可、家國情感與集體認同。在這些傳統節假日中,中國人通過參與和節日主題相符的諸如踏青、掃墓、祭祖、吃粽子、劃龍舟、賞月吃月餅、貼春聯等儀式活動,傳承著歷史文化與加強情感認同。另一方面,自然地理符號是民族身份的認同與民族精神的又一重要載體。“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必然在其生活中與環境的植物花卉、地理地貌相依存。中華大地山川遍布湖泊縱橫,動植物群落豐富,形成瑰麗奇異的自然地理景

5、觀形象,這些形象一方面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另一方面也構建出獨特內涵的文化符號體系。所有對河流山川、動植物的人格化的意象,其內涵上是對“天下一家”統一思想的高度認同,在外延上則體現對山川等自然地理的謳歌與贊美。“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博大,“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豪情。北方植物四合木的滄桑堅韌,南方花卉梅蘭竹菊的秀美意蘊。南北文化差異的包容性突破了自然地理的界限壁壘,北方地區自然地理所哺育的厚重敦實的文化精神,南方地理所滋養的詩性開放的文化精神,二者相互融合、借鑒,被中國人內化為可貴品格和高尚情操,可見,差異并沒有成為一種無法溝通的隔閡,反而可以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相得益彰。三、深刻理解“兩個

6、打造”的深遠意義生活中的民族形象與文化符號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要組成部分。中華大地上的山川湖泊、草木花卉等自然存在物,節日習俗、吉祥物形象等文化存在,在歷史流變中不斷交流與融合,展現了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氣質、審美情趣與民族氣質,這些都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物質存在。在歷代戰亂與自然災害面前的大遷徙,諸如客家族南遷、闖關東、走西口等,不同自然地理區域的文化遷徙與交融,形成了中華民族包容性的文化特征,地大物博的中華大地因地理歷史因素形成了地區、民族之間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但通過比對我們發現,任何地域、民族對于人性中最本質的真善美、假丑惡的標準是相同的。共有精神家園核心就是一個“共”字,只有在“共”的前提下,中華民族在新時代才能持續不斷煥發出勃勃生機,抵御各種風險,戰勝各種困難。從“兩個打造”的內涵邏輯、載體抓手、深遠意義三個方面看,可以更為深入地在意識上明確中華文化符號與中華民族形象的概念、內涵與實質,這些意象與概念不再是空泛抽象的意念,而是能夠影響到每一個中國人的重要力量。在對中國古代文化符號挖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